雖然這篇如何預防慢性病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如何預防慢性病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如何預防慢性病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6萬的網紅康健雜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年紀大了,父母常看不清楚?👀 👉10/17(六) 桃園活動講座,免費健診活動 ✨限時熱烈報名中>> https://bit.ly/30hEQU0 👀現代人眼睛使用頻率高,上班看電腦,下班追劇滑手機,各種因為老化導致的眼睛退化都提早來報到❗💥 📍現場還有免費眼睛健診,歡迎關心眼睛健康的你,一起保健...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7萬的網紅蒼藍鴿的醫學天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來賓: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胸腔內科主任 蕭世欣醫師 ➡ 台灣肺癌發生率為亞洲第2名,也為台灣主要癌症的死亡原因之一。若年齡55歲以上、有抽菸史、肺癌家族史、常曝露於廚房油煙、高汙染環境、肺部慢性病如肺纖維化、肺結核等,可考慮健康檢查項目加入「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若真的罹病該如何面對?醫生不...
「如何預防慢性病」的推薦目錄
- 關於如何預防慢性病 在 姜冠宇 醫師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如何預防慢性病 在 陳默君 彩妝保養|素人改造|創業教練|生命密碼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如何預防慢性病 在 DickyCheng |個人品牌| 健康生活| 個人成長|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如何預防慢性病 在 康健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如何預防慢性病 在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 Medical Taiw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如何預防慢性病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如何預防慢性病 在 YYTV 許洋洋媽媽說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如何預防慢性病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如何預防慢性病 在 姜冠宇 醫師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8:34:56
面對Delta的正確態度,接連在英國美國出現 這禮拜美國最大的新聞,就是在昨天FDA專家今天開會討論 #第三劑 投票結果認為高風險群可以接種第三劑,#但是一般大眾尚不需要。 待下周9/22-23 美國CDC會再開會給出詳細的guideline 美國定義的高風險族群如以下: 1️⃣高風險- 65歲...
如何預防慢性病 在 陳默君 彩妝保養|素人改造|創業教練|生命密碼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0:27:15
這本書的標題: #別讓不懂營養學醫生害了你 真的值得買回家好好讀一下! 書中提及﹕ 只有不到6%的醫生接受過正規的營養學訓練, 醫生們不願意接受營養補充品的另一個原因, 是因為多數從業醫生對退化性疾病的病因並不清楚, 醫生似乎滿足於讓製藥公司研發新的藥物,決定新的治療方式。 其實我們自己...
如何預防慢性病 在 DickyCheng |個人品牌| 健康生活| 個人成長|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15:24:41
🏋️ #89量腰日一起關心你我的健康📏 響應89量腰日,關心自己與家人 的健康,預防三高🚫(高血壓、 高血糖、高血脂),遠離代謝症 候群,維持健康體態,降低疾病 或慢性病等風險。 🚩如何預防代謝症候群, 我們可以從固定量測腰圍開始做起 ⚠️ #男性應小於90cm ⚠️ #女性則小於80cm ...
-
如何預防慢性病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9-07 18:00:11🎉本集來賓: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胸腔內科主任 蕭世欣醫師
➡ 台灣肺癌發生率為亞洲第2名,也為台灣主要癌症的死亡原因之一。若年齡55歲以上、有抽菸史、肺癌家族史、常曝露於廚房油煙、高汙染環境、肺部慢性病如肺纖維化、肺結核等,可考慮健康檢查項目加入「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若真的罹病該如何面對?醫生不是說開刀切乾淨了嗎?為什麼術後又會復發呢?
蒼藍鴿精選作品及健康好物推薦▶ https://campsite.bio/bluepigeonn
加入Youtube會員支持科普頻道▶ https://reurl.cc/j7lLdn
訂閱LBRY頻道以備不時之需▶ https://ppt.cc/fNJ2px
✨蒼藍鴿使用的保健品牌「藥師健生活」:
輸入折扣碼「bluepig」享全品項9折優惠!
點我購買▶ https://reurl.cc/N6Mb86
#肺癌 #標靶治療 #術後輔助治療 #癌症 #世界肺癌日 #戒菸 #防護 #篩檢 #警訊 #肺癌發生率 #肺癌高風險族群 #基因突變 #肺癌復發率 #術後復發 #循環腫瘤細胞 #放射性治療 #低劑量電腦斷層
「Kevin MacLeod」創作的「Breaktime - Silent Film Light」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授權使用
來源: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302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
【蒼藍鴿的熱門影片】
關於『癌症』的真相!
► https://youtu.be/tYKIhSoBIrg
大胃王吃了這麼多為何不會胖?網路真相揭密!
► https://youtu.be/StGteShJaLM
為何早餐店奶茶是「地表最強瀉劑」?網路真相破解!
► https://youtu.be/B37Dek2u1lY
實測挑戰!你看得懂醫生寫的病歷嗎?
► https://youtu.be/mgxRuDbSV88
失眠淺眠怎麼辦?這幾招讓你一夜好眠!
► https://youtu.be/28fdCrV6EKo
念醫學系真的好嗎?一路上的心境歷程有什麼變化?
► https://youtu.be/a9z4YK1qH38
癌症新療法「免疫治療」有多貴?原理是什麼?
► https://youtu.be/TJduprv5uhQ
【追蹤蒼藍鴿】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bluepigeonn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luepigeon0810/
歡迎蒞臨討論,別忘了按讚跟追蹤!影片也歡迎分享!
【關鍵字】
蒼藍鴿/醫師/醫生/醫學/醫學系/台大醫學系/健康/保健/工作細胞 -
如何預防慢性病 在 YYTV 許洋洋媽媽說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0-03 08:00:00✅ 免費送書
「5 個推薦 知識變現:
在家創業的洋媽 被動收入實戰心得」
歡迎領取 ❤️ https://yytv.tw/ebookfree
💯 幫個人品牌加分,出個人商品賺錢
💰 知識變現最簡單的方法!
🔥 0 成本出書 線上課程🔥 限時優惠
https://yytv.tw/ebookclass
■---------------------------------------------------------------
影片目錄
0:00 Q 心血管疾病年輕化該如何預防?
0:07 Answer
▬▬▬▬▬▬ 本集內容 ▬▬▬▬▬▬▬
https://yytv.tw/heart-disease/
小鬼才36歲就走了!心血管疾病年輕化,該如何預防? 現代人的生活真的要注意!
根據衛福部107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隨著生活型態改變,工作壓力大、少運動、外食族居多的年輕族群也要小心。
預防心管疾病
就是從「規律新生活運動」做起
1. 健康飲食與運動:
低油、低糖、低鹽及高纖飲食。
每週累積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 (例如快走、慢走、騎自行車)。
控制體重、好睡眠。
2. 戒除不良生活嗜好:
戒菸、戒酒,多喝水保健康。
3. 控制三高慢性病:
定期量血壓及血糖,按時服藥及回診。
4. 定期健康檢查:
國民健康署提供40到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
▬▬▬▬▬▬ 頻道介紹 ▬▬▬▬▬▬▬
大家好!我是「YYTV 許洋洋媽媽說」的洋媽。
現在是YouTuber和部落客,同時也是作家和老師 。
我想要讓我的「YYTV 許洋洋媽媽說」個人品牌
和「知識變現」相連,
就以「知識變現小學堂」為主題出發。
藉由問答的方式來製作成
IG 圖卡、 YouTube 影片,Podcast 音頻
從生活問題來學習108課綱核心「素養」
(因應社會之複雜生活情境需求,
所不可或缺的知識、能力與態度),
也能順便幫我的小學生兒子複習功課。
還能結合我所要推廣的「0成本出書」課程,
讓我的學員們當特別來賓出題,
宣傳他們自出版的電子書!
「YYTV 許洋洋媽媽說」自媒體
知識變現小學堂 生活問題學素養
歡迎大家訂閱喔!
▶︎影音版◀︎
‣‣ YouTube https://yytv.tw/yytv1
‣‣ 抖音 TikTok https://yytv.tw/tiktok
‣‣ BiliBili https://yytv.tw/B
▶︎圖文版◀︎
‣‣ 網站Site https://yytv.tw
‣‣ Facebook https://yytv.tw/FB
‣‣ Instagram https://yytv.tw/IG
‣‣洋媽的電子書 https://yytv.tw/ebook
▶︎聲音版◀︎
‣‣Podcast https://yytv.tw/podcast
聯絡信箱 [email protected]
#免費送書歡迎領取 #1分鐘問答 #手機直拿大螢幕 -
如何預防慢性病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8-15 08:07:50本集主題:「腦癒力:最強大的大腦神經功能鍛鍊術
」介紹
訪問作者:李政家
內容簡介:
重啟弱化老化的腦神經功能,
消除疾病與焦慮,增強記憶力、預防失智症
•脖子一碰到衣服標籤就靜不下來、坐不住,代表大腦發展出問題!
•手腳冰冷、整天昏昏沉沉、爬沒幾階樓梯就氣喘吁吁,是大腦缺氧缺糖警訊!
•眼睛發癢、容易有痰、鼻塞、有慢性過敏,是大腦發炎的反應!
•消化不良、坐不住或成人背部怕癢,長期容易導致脊椎側彎、腰痛!
☉「功能神經學」不使用藥物和侵入性治療
在台灣,「功能神經學」對許多人來說還相當陌生,生病了,只能求助傳統西醫的治療,但許多慢性病及文明病,實際上是科技進步與生活形態的改變,例如電磁波、藍光、加工食品、環境荷爾蒙等,使大腦無法獲得有效率休息及深層修復,導致大腦失衡進而弱化人體的自癒能力。
其實在國外,「功能神經學」已經有一套全人理論與實際作法,是融會大腦神經科學的獨特醫學,有助於避免大腦退化,同時活化大腦。換句話說,當大腦平衡了,疾病就會遠離你。
「功能神經學」主要是透過各種外在的刺激方式或特定的功能性復健運動,活化病人的大腦神經迴路,因而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也因為不使用藥物和侵入性的治療方式,因此著重在早期預防找出問題的根源。除了刺激活化、復健運動,還須配合改善日常生活環境和各種生活習慣,例如避免飲食、污染源、電磁波、光照、日常用品中的有毒物質等等。
☉大腦第一怕缺氧、第二怕缺糖
李政家博士指出,「氧氣」和「葡萄糖」是腦細胞所需要的基本養分,但過多或過少都不行!常見的手腳冰冷、正餐前感到焦慮恐慌、飢餓時會身體發抖,甚至貧血、睡眠呼吸中止症、氣喘等,都是大腦缺氧缺糖的警訊。
由於大腦和身體四肢都屬於身體的末稍,如果你有手腳冰冷的現象,將導致血管內血糖和胰島素過高,表示此時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進入身體的末端,包括你的大腦。
一旦葡萄糖供應不足,便會分解釋放出大量蛋白質,並且堆積在附近的大腦神經元,更多的腦細胞因此相繼死亡,於是造成大腦退化。同樣的,末稍循環不良會導致細胞氧氣供應不足,直接影響了大腦的功能,加速細胞退化。
☉隨時給大腦新刺激、攝取好油、排除干擾因子
身為青壯年的大腦,退化速度比起上一代情況更嚴重;青少年甚至更小的兒童,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已經是他們生活的必需品,造成情緒障礙、過動的孩子比率變得很高,這真可說是一種文明的代價。想要讓大腦回春、活化,務必將維持大腦系統健康的三大要素牢記在心。
●要素1:持續的外界刺激活化→例如減少依賴衞星導航和通訊軟體,練習使用地圖促進方向感,增加實際人際溝通互動的頻率,甚至要營造特定的環境,像是多去大自然走走。
●要素2:攝取好油,提供大腦神經細胞所需要的養分→像是夏威夷豆、胡桃等堅果,以及富含Omega-3的魚油,能抑制發炎反應,對於促進大腦的成長和修復受損的大腦具有關鍵效果。
●要素3:排除生活中干擾大腦細胞的各種因子→包括食物中的人工色素、阿斯巴甜、味精、裝潢或家具常見的甲醛,以及生活中不知不覺接觸到的重金屬等,都隱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分分秒秒影響大腦。
☉對衣服標籤敏感、怕癢,代表大腦發展出問題
大腦分為左右兩邊,左腦屬於邏輯、細節、理性、智商;右邊屬於藝術、創造力、感性、人際關係,雖然右腦具有控制身體兩側的能力,但左腦只具備右側身體的能力。
左右腦各自有發展的關鍵時期,例如0~3歲是右腦發展時期,大肌肉的運動、非語言的人際互動,都是強化右腦發展的活動;3~7歲是左腦發展時期,小肌肉的精細動作、語言學習、邏輯的訓練等。左右腦的發展有如爬樓梯般,必須一階一階、循序漸進。當大腦出現問題時,將導致身體肌肉張力異常,並且會伴隨自律神經失調的現象,影響內臟正常功能的運作
「功能神經學」提供幾個簡單的原始反射,來測試身體肌肉張力變化的形態,就能得知大腦發展時程是否完整,例如:戴手環或手錶時會坐立難安、對衣服標籤敏感坐不住、背部怕癢……等,容易導致注意力不集中,長期容易導致脊椎側彎、腰痛等脊椎問題。
作者簡介:李政家
旅美行醫20年,除了國內外完整醫學訓練外,還領有美國脊骨神經醫學博士學位。執業期間,融會脊骨神經學、功能神經學、免疫預防醫學和量子自然醫學,以及多年臨床經驗,不間斷地探索生活中的過敏原、干擾因子和環境因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同時並且從細胞粒線體產生能量的角度切入,探究如何透過充分的細胞能量供給達到活化細胞的目的,以期能不開刀、不吃藥,靠著一些非侵入性的復健治療與生活習慣的改變,幫助提高人體自癒力,並推廣正確的健康新思維。
學歷
• 中山醫學大學復健醫學系
• 美國南加州健康科學大學 脊骨神經醫學博士(Southern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Doctor of Chiropractic)
• 運用量子醫學(Applied Kinesiology應用肌肉動力學)300小時訓練,開課單位:ICAK-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Kinesiology
• 臨床量子心理學(Neuro Emotional Technique-NET)80小時,開課單位:AHHA-American Holistic Health Association
• 食物酵素療法(Loomis Enzyme Therapy)150小時,授課單位:Food Enzyme Institute
• 人體反射點療法(Total Body Modification-TBM)100小時,開課單位:courses by Dr. Victor Frank
• 南氏去過敏療法(NAMBUDRIPAD’S ALLERGY ELIMINATION TECHNIQUES-NAET)300小時訓練,授課單位:NAET Training Institute
• 功能醫學課程(Functional Medicine) 2010-至今,授課單位:Functional Medicine University
執照
• 美國加州脊骨神經科醫生、加州物理治療師(Karl C. Li, DC, PT)
• 台灣物理治療師
作者粉絲頁: 李政家 醫學博士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如何預防慢性病 在 康健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年紀大了,父母常看不清楚?👀
👉10/17(六) 桃園活動講座,免費健診活動
✨限時熱烈報名中>> https://bit.ly/30hEQU0
👀現代人眼睛使用頻率高,上班看電腦,下班追劇滑手機,各種因為老化導致的眼睛退化都提早來報到❗💥
📍現場還有免費眼睛健診,歡迎關心眼睛健康的你,一起保健眼睛,持續看見美麗精采的世界✨✨✨
✔活動時間:14:30 - 16:30 👉14:00(開放入場)
✔活動地點:桃園市婦女館 國際演藝廳 (桃園市桃園區延平路147號)
##眼科專家現場健診 #桃園活動 #免費報名 #合作推薦
如何預防慢性病 在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 Medical Taiw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慢性病為十大死因之首!多數慢性病是因為不良習慣或不健康飲食所致,積年累月下來慢慢造成的,且初期沒有明顯感覺,通常發現時已病症嚴重,需依靠藥物或調整生活作息等方式控制,讓病情不再繼續惡化。
什麼是慢性病?
👉慢性病是一種長期的健康狀況或疾病,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且不會自行痊癒。慢性病病徵相當多樣,沒有明確的單一病因;大多數屬於非傳染性疾病,但易引起併發症。
如何預防慢性病?
👉平時注意均衡飲食、少油少鹽多纖維、戒菸、少酒、多運動,並定期接受健康檢查,都是預防慢性病的不二法則。
隨者年齡不斷增長,罹患慢性病的機率大幅上升,快檢視現在的生活環境與行為。
❗❗國民健康署提供40歲至64歲民眾每3年1次,55歲以上原住民及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符合資格的民眾們千萬別錯過!
年輕的朋友也可以約身邊的人一起去健檢,守護彼此健康~
疫情過後,全民健康意識更加抬頭,#台灣國際醫療展 將與你一起打造健康生活,歡迎民眾10/17 10:00-17:00前來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