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如何製造低頻噪音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如何製造低頻噪音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如何製造低頻噪音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如何製造低頻噪音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534的網紅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又要講風機葉片回收了】 #風機回收系列第三彈 #丹麥公司拿廢葉片做隔音材質 近五年來,隨著第一批上線的風機開始退役,各國浮現如何處理老化葉片的問題,說說能源也刊出兩篇風機回收專文討論,在前兩篇中,我們著墨了回收葉片的困難點與歐美的回收策略,第三篇來談談丹麥一家新創公司提供的解方:將廢棄葉片做成隔音...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陳寗 NingSelec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陳寗嚴選抗菌靜電濾網:https://lihi1.cc/x7Sse 陳寗嚴選除濕機:https://lihi1.cc/iIdRI 陳寗嚴選空氣清淨機:https://lihi1.cc/uXuie -- 2020年6月更新:惠而浦除濕機團購已結束,其他陳寗嚴選除濕機請看:https://lihi1.c...

  • 如何製造低頻噪音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4-01 12:10:00
    有 178 人按讚

    【又要講風機葉片回收了】
    #風機回收系列第三彈 #丹麥公司拿廢葉片做隔音材質
    近五年來,隨著第一批上線的風機開始退役,各國浮現如何處理老化葉片的問題,說說能源也刊出兩篇風機回收專文討論,在前兩篇中,我們著墨了回收葉片的困難點與歐美的回收策略,第三篇來談談丹麥一家新創公司提供的解方:將廢棄葉片做成隔音材料。

    根據彭博社的報導,總部位於哥本哈根的Miljoskarm公司,使用類似汽車報廢場的卸材機器,將風機葉片碎成直徑1~2公分的屑塊,再將屑塊顆粒摻入其他的回收塑料,合成新的隔音材料。與傳統的鋁金屬或礦物棉(mineral wool)等隔音材料相比,玻璃纖維的屏蔽效果一樣好,且維護成本更低。

    雖然塑料和玻璃纖維最後還是無法分解,但用於隔音材質性能不錯,因為可以使用很多年(不能分解的好處)。公司預計今年將可處理50~100噸的玻璃纖維,約等於一年3到6支葉片,現在正尋找投資者挹注100萬到200萬歐元的資金,期能擴大產量與設備的規模,考量到2022年前,每年會有3800支葉片要退役,未來只會更多。而製程上比生產傳統隔音板,大約可減少六成碳排,能源投入則減少了六成,整體而言都相對環保。

    市場方面,根據歐洲環保署的最新報告,由於全歐公路與航空運輸系統的擴張,愈來愈多人口會曝於噪音汙染之下,使隔音裝置的需求隨之上升,公部門成了這家丹麥回收商最大的潛在買家,主要業務是負責在大型高速公路兩側安裝隔音設備,做為鄰近社區的噪音屏障;也可向私人企業出售隔音板,價格從每平方公尺100歐元起跳。但是生產一平方公尺的隔音材僅需25公斤的回收葉片材料,風機葉片一支25噸左右就能生產1000平方公尺的材料,葉片也 #不可能單靠這方式解決。

    Miljoskarm不是這類新創公司的唯一:美國的Global Fiberglass Solutions(前篇有提過)開發出一種技術,可將葉片刨成顆粒,再混成地板和牆壁的建材;荷蘭建築商Superuse Studios則能把5個廢棄葉片重製,改造成鹿特丹兒童遊樂場內的攀爬設施。Miljoskarm的創辦人兼執行長Jakob Nielsen說:「幾年後,世界會出現成千上萬的廢棄風機葉片,堆在掩埋場不是解決之道,我們必須著手處理它們。」而丹麥的部分,該國最大的風機製造商Vestas與丹麥科技研究所(DTI)開創的Dreamwind計畫之一都在為開創減少廢棄物的風機葉片材料努力中。

    很想知道風機葉片做的隔音牆能不能擋風機產生的低頻噪音XD

    ▉參考資料
    彭博社:https://reurl.cc/3D5x2l
    風機回收美國篇:https://reurl.cc/9E5RMY
    風機回收德國篇:https://reurl.cc/WdXvjy

  • 如何製造低頻噪音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2-28 21:16:21
    有 251 人按讚


    【海上再生能源如何夠「綠」夠「藍」】
    #權威期刊關心風機對白海豚的影響 #生態不分藍綠
    綠能技術通常被認為對環境無害,使其生態成本被經常性低估,近日一篇登在CELL期刊(生醫界權威)上的論文(review)便透過文獻,檢視海洋再生能源設備(marine renewable energy devices)—簡稱MRED對海洋生物的影響,特別是離岸風機與潮汐渦輪發電機。該論文也以台灣白海豚在內的不同個案說明,雖然MRED可以緩解氣候變遷,但不同物種與生態系統間的敏感性差異,需透過嚴格的 #個案評估(而非一視同仁),才能充分理解使用MRED的後果。

    我們不能把「綠能」直接與「環保」劃上等號,這個概念很重要,因此本文象徵性使用一種顏色的符碼來評估再生能源:如果設施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愈良性,這種技術就愈「藍」,再生能源向來以「綠色」標示,可若要對環境友善,還需是一種「藍色能源」。以下是文章的重點摘要。

    完整全文連結:https://reurl.cc/GkRbMD

    ▇離岸風場
    離岸風場主要的生態問題來自風機在施工與運轉期間產生的噪音,因為海洋哺乳類幾乎所有的生命功能都依賴聲波執行,噪音會干擾牠們對音訊的判讀、屏蔽對獵物動向的掌握,使聽力受損或製造壓力反應。尤其因為風機的噪音屬於低頻,對於使用低頻訊號維生的生物如鬚鯨目(baleen whales)干擾最大。另外,離岸風場也會改變海底棲息環境,影響獵物群聚的規模與組成,對海洋哺乳動物的食物鏈結構,產生連鎖效應。

    ▇潮汐發電
    潮汐發電最大的問題是:最適合潮汐發電的水域,往往也是生物多樣性與豐度最高的生態熱區,部分是由於提供海洋哺乳類、魚類與鳥類大量養分的浮游生物或無脊椎動物的幼蟲,多會向透光帶集中,而潮汐能也是在這帶淺層水域所捕捉。有關海洋哺乳類是否會被發電機的渦輪葉片所傷,這部分的研究目前仍然很少,但除了物理碰撞,渦輪葉片製造的低頻噪音同樣可能干擾海洋哺乳類覓食,例如在蘇格蘭一個潮汐發電機附近做的研究發現,當地的港灣海豹(Phoca vitulina)會避開發電機,且使活動範圍距離聲源達500公尺之遠。

    總而言之,MRED的生態評估不僅需檢視設備對海洋物種的直接影響(干擾判讀、損害聽力或撞擊風機),還需考量間接效應,如獵物群聚模式的改變對海洋哺乳類食物網絡的影響。

    ▇MRED在更大尺度下的影響:積累式影響(Cumulative Impacts)
    MRED不會孤立進入海洋環境,而是代表人類足跡在海洋生態系統上的擴充,若與其他人類活動在海洋空間或生態上的重疊越多,積累或「增效(不同成分間的相互作用,其產生的效果大於各成分效果的總合)」作用就愈大。例如相比亞洲,歐洲的風機規模已大幅改造海洋生態系統,且使其承受生態壓力,若再補充風機,不能只獨立評估新風機本身的影響。

    因捕魚和發展風場帶來的「增效作用」很常見,例如興建風機的過程可能會迫使魚群進入風場範圍外的捕魚區,使捕獲更容易;同理,MRED設施基部的人造礁,容易吸引魚群等海洋生物的群聚,並引來海洋哺乳類,在無漁業活動限制下會使漁民獲利。在這兩種狀況裡,因空間重疊造成魚類被捕獲、或海洋哺乳類被漁網纏住的風險都會增加;相反的,如果風場半徑範圍內禁止捕魚,風機則可成為避難所,使海洋生物免受捕魚和漁具的傷害。

    ▇相對規模:小型群體與大型裝置
    對於一些生態敏感物種,如那些數量不多且只能在受限的棲地活動者,MRED的影響有可能會放大,特別是已因其他因素而減少的物種,例如風機的低頻噪音可將之逐出對其覓食有利的棲地,而使物種數目下降,如果物種失去的棲地相對於該物種的分佈比例很大,這種影響就特別令人擔心。對本文作者來說,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棲息於台灣西海岸窄小的長條水域、又很接近人口與工業密集區的白海豚了,台灣計劃中的大型風場主要位於中西部沿海的淺水區,與台灣唯一的原生海洋哺乳類—台灣白海豚的生存空間完全重疊,尤其白海豚的群體數太小(小於75隻且逐年下降,在IUCN紅皮書中被列為極度瀕危),使大裝置對小群體的效應特別明顯。

    離岸風場對白海豚的可能直接影響包括:(I)施工階段造成的活動干擾。(II)被臨時或永久逐出部分區域。(III)額外的棲地損失。(IV)被船隻撞擊的機率增加(因施工和維修船隻的進出)。(V)聽力受損。(VI)感受的壓力升高。

    ▇實現更藍色的綠能
    如果透過審慎評估,MRED與海洋生物可以共存。實際上,風場或其他MRED可能會對某些海洋物種有益。例如MRED的建置,使攜帶大量噪音與其他形式汙染源的船運必須避開風機,也就避開海岸線附近的海洋生物棲息地。MRED還可作為拖網的障礙,減少海洋生物纏網的風險。

    但若海洋生物要從MRED中獲得生態上的淨利益,須引進以生態系統為基礎的管理工具,考慮人類活動、地理特徵和區域物種在不同開發地點下的不同組合,幾乎可以確定評估需要採個案處理,因此,個別的環境評估與整體的緩解計劃之間的整合,非常關鍵,如此一來,再生能源才不只是綠色,還是藍色。

    ⊙延伸閱讀:之前提過的荷蘭的離岸風機生態計畫(Offshore Wind Energy Ecological Program) ,看看荷蘭人怎麼做 https://reurl.cc/nVj5Qn

  • 如何製造低頻噪音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2-28 21:16:21
    有 251 人按讚

    【海上再生能源如何夠「綠」夠「藍」】
    #權威期刊關心風機對白海豚的影響 #生態不分藍綠
    綠能技術通常被認為對環境無害,使其生態成本被經常性低估,近日一篇登在CELL期刊(生醫界權威)上的論文(review)便透過文獻,檢視海洋再生能源設備(marine renewable energy devices)—簡稱MRED對海洋生物的影響,特別是離岸風機與潮汐渦輪發電機。該論文也以台灣白海豚在內的不同個案說明,雖然MRED可以緩解氣候變遷,但不同物種與生態系統間的敏感性差異,需透過嚴格的 #個案評估(而非一視同仁),才能充分理解使用MRED的後果。

    我們不能把「綠能」直接與「環保」劃上等號,這個概念很重要,因此本文象徵性使用一種顏色的符碼來評估再生能源:如果設施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愈良性,這種技術就愈「藍」,再生能源向來以「綠色」標示,可若要對環境友善,還需是一種「藍色能源」。以下是文章的重點摘要。

    完整全文連結:https://reurl.cc/GkRbMD

    ▇離岸風場
    離岸風場主要的生態問題來自風機在施工與運轉期間產生的噪音,因為海洋哺乳類幾乎所有的生命功能都依賴聲波執行,噪音會干擾牠們對音訊的判讀、屏蔽對獵物動向的掌握,使聽力受損或製造壓力反應。尤其因為風機的噪音屬於低頻,對於使用低頻訊號維生的生物如鬚鯨目(baleen whales)干擾最大。另外,離岸風場也會改變海底棲息環境,影響獵物群聚的規模與組成,對海洋哺乳動物的食物鏈結構,產生連鎖效應。

    ▇潮汐發電
    潮汐發電最大的問題是:最適合潮汐發電的水域,往往也是生物多樣性與豐度最高的生態熱區,部分是由於提供海洋哺乳類、魚類與鳥類大量養分的浮游生物或無脊椎動物的幼蟲,多會向透光帶集中,而潮汐能也是在這帶淺層水域所捕捉。有關海洋哺乳類是否會被發電機的渦輪葉片所傷,這部分的研究目前仍然很少,但除了物理碰撞,渦輪葉片製造的低頻噪音同樣可能干擾海洋哺乳類覓食,例如在蘇格蘭一個潮汐發電機附近做的研究發現,當地的港灣海豹(Phoca vitulina)會避開發電機,且使活動範圍距離聲源達500公尺之遠。

    總而言之,MRED的生態評估不僅需檢視設備對海洋物種的直接影響(干擾判讀、損害聽力或撞擊風機),還需考量間接效應,如獵物群聚模式的改變對海洋哺乳類食物網絡的影響。

    ▇MRED在更大尺度下的影響:積累式影響(Cumulative Impacts)
    MRED不會孤立進入海洋環境,而是代表人類足跡在海洋生態系統上的擴充,若與其他人類活動在海洋空間或生態上的重疊越多,積累或「增效(不同成分間的相互作用,其產生的效果大於各成分效果的總合)」作用就愈大。例如相比亞洲,歐洲的風機規模已大幅改造海洋生態系統,且使其承受生態壓力,若再補充風機,不能只獨立評估新風機本身的影響。

    因捕魚和發展風場帶來的「增效作用」很常見,例如興建風機的過程可能會迫使魚群進入風場範圍外的捕魚區,使捕獲更容易;同理,MRED設施基部的人造礁,容易吸引魚群等海洋生物的群聚,並引來海洋哺乳類,在無漁業活動限制下會使漁民獲利。在這兩種狀況裡,因空間重疊造成魚類被捕獲、或海洋哺乳類被漁網纏住的風險都會增加;相反的,如果風場半徑範圍內禁止捕魚,風機則可成為避難所,使海洋生物免受捕魚和漁具的傷害。

    ▇相對規模:小型群體與大型裝置
    對於一些生態敏感物種,如那些數量不多且只能在受限的棲地活動者,MRED的影響有可能會放大,特別是已因其他因素而減少的物種,例如風機的低頻噪音可將之逐出對其覓食有利的棲地,而使物種數目下降,如果物種失去的棲地相對於該物種的分佈比例很大,這種影響就特別令人擔心。對本文作者來說,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棲息於台灣西海岸窄小的長條水域、又很接近人口與工業密集區的白海豚了,台灣計劃中的大型風場主要位於中西部沿海的淺水區,與台灣唯一的原生海洋哺乳類—台灣白海豚的生存空間完全重疊,尤其白海豚的群體數太小(小於75隻且逐年下降,在IUCN紅皮書中被列為極度瀕危),使大裝置對小群體的效應特別明顯。

    離岸風場對白海豚的可能直接影響包括:(I)施工階段造成的活動干擾。(II)被臨時或永久逐出部分區域。(III)額外的棲地損失。(IV)被船隻撞擊的機率增加(因施工和維修船隻的進出)。(V)聽力受損。(VI)感受的壓力升高。

    ▇實現更藍色的綠能
    如果透過審慎評估,MRED與海洋生物可以共存。實際上,風場或其他MRED可能會對某些海洋物種有益。例如MRED的建置,使攜帶大量噪音與其他形式汙染源的船運必須避開風機,也就避開海岸線附近的海洋生物棲息地。MRED還可作為拖網的障礙,減少海洋生物纏網的風險。

    但若海洋生物要從MRED中獲得生態上的淨利益,須引進以生態系統為基礎的管理工具,考慮人類活動、地理特徵和區域物種在不同開發地點下的不同組合,幾乎可以確定評估需要採個案處理,因此,個別的環境評估與整體的緩解計劃之間的整合,非常關鍵,如此一來,再生能源才不只是綠色,還是藍色。

    ⊙延伸閱讀:之前提過的荷蘭的離岸風機生態計畫(Offshore Wind Energy Ecological Program) ,看看荷蘭人怎麼做 https://reurl.cc/nVj5Qn

  • 如何製造低頻噪音 在 陳寗 NingSelec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4-03 19:42:05

    陳寗嚴選抗菌靜電濾網:https://lihi1.cc/x7Sse
    陳寗嚴選除濕機:https://lihi1.cc/iIdRI
    陳寗嚴選空氣清淨機:https://lihi1.cc/uXuie
    --
    2020年6月更新:惠而浦除濕機團購已結束,其他陳寗嚴選除濕機請看:https://lihi1.cc/iIdRI

    先前我們有一台很棒的惠而浦除濕機,非常小、非常便宜,唯一缺點就是他會有持續且大聲的低頻噪音。現在那台除濕機又多了一個缺點:停產買不到了!從二月到三月初,我們陳寗嚴選團購把台灣庫存快速清空,從台灣各個角落找來的最後庫存直接被掃光,現在台灣剩下的就只有那些大型電商入庫的庫存,以及現在買洗衣機送的贈品了。

    所以我們得要有一台新機器來替代!而這次獲選為陳寗嚴選入門除濕機的品項,就是惠而浦最新一代除濕機系列裡最小台的 WDEE061W,一級能效、超級安靜、觸控面板、液晶螢幕、萬向轉輪⋯等特色,一次解決上一代除濕機的所有缺陷問題。唯一讓人難以抉擇的只有一點:這台除濕機價格貴了一倍!!

    這台新來的小夥伴要價 NT$5990,價格比前一代多出一倍有餘。雖說先前那台是因為最後庫存出清才變得這麼便宜,但就算用原價 3990 來看,還是貴了許多。那麼到底我們該不該買這台除濕機呢?什麼樣的人該買這台呢?這些都是需要討論的問題,畢竟只要再加 8990 就可以直上美寧了,這個 5990 的價格著實尷尬了點。所以今天哥就來跟大家談談這台看起來長得好像 Balmuda 的惠而浦除濕機,看看它有何能耐得以成為陳寗嚴選的成員吧!

    #除濕機 #過敏 #惠而浦
    ──────
    喜歡這支影片嗎?
    請點下面連結加入本頻道的社群計畫,為影片上字幕/翻譯簡介/翻譯字幕:
    http://bit.ly/SubtitleNing
    感謝你的協力!
    ──────

    本頻道幾個原則跟你約定好:

    1. 開箱零業配:
    真實使用過後才發表心得,通常試用至少 1 個月,所以你通常不會看到我最早發表,但哥真性情的評論,保證值得你的等待。

    2. 理性討論:
    我有自己的偏好,你也有自己的好惡,我們互相尊重,時時用大腦,刻刻存善念,不謾罵,不矯情。可以辯論,不可以沒邏輯。

    3. 我團購我驕傲:
    我很愛買東西,也很愛比較產品,我自己使用過、多方比較過,還是覺得喜歡的東西,我才會辦團購。(簡單說就是挑品很嚴格,至今 80% 廠商找上門都被我打槍。)辦團購我一定有賺,但我跟廠商拿到提供給你的團購價,也會讓你一定有划算感。所以如果你品味跟我相近,或是剛好有需要,就跟我團購,我們互惠。如果你覺得跟我團購,你就是我乾爹,說話不懂得互相尊重,那就慢走不送,你可以去找一般店家買貴一點。

    看了以上,覺得可以接受就請你訂閱,訂閱順便開鈴鐺。我們每天晚上 6:00 見。

    我的網站連結在這:https://ningselect.com/
    也別忘了幫我的 FB 粉絲專頁按讚:http://bit.ly/ningfb

    如果有任何問題,包括團購等問題,都可以在影片下方留言問我,同一支影片下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會優先用留言回答,如果是比較大的題目,則有機會拍成 QA 影片回答~如果你想問的是針對個人的音響選購、配置問題,可以直接傳 Line 問我:http://bit.ly/ningline

    廠商合作請先了解相關原則:http://bit.ly/coopning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