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如何督促自己讀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如何督促自己讀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如何督促自己讀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如何督促自己讀書產品中有7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家有國三生之晚自習篇 對隔年五月要會考的國三生來說,九月一開學,會考就剩下不到九個月了!哇!眼看人生中的第一場大型戰役就迫在眼前,除了上課認真聽講,還有什麼事是更重要的事呢? 告白?你是來亂的吧!言歸正傳。晚上的自習效率是最重要的事。 剛開學,國三的幼子就在跟我商討,要不要留在學校的圖書館進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哈克翻過來看世界》系列工作坊(三)~為生命整地,結出新果實~03/09(六) & 03/1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

如何督促自己讀書 在 ??????? |學韓文西文的建中阿魚|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19:11:52

[About讀帳] 經驗談 哈囉我是阿魚! 我認真經營讀帳已經一年多 來不專業分享個經驗 順便正式回應一下讀帳風波 也希望能幫到你們 也可以留言你們的想法💙 — 1.我當初帳號的原因? 答:我當初是想要就是分享我自己做的筆記也想利用創這個帳號來督促我讀書。 2.給想創讀書帳的人必備的特質: 答:適...

如何督促自己讀書 在 Janet Lin | 那些學校沒教的事?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17:37:57

你還朝著你想要的理想前進嗎? 2021年已經進入八月了,還記得今年初你給自己的期許與願望嗎、它們現在進展得如何? 今天看到這句話很喜歡跟你們分享 Commitment separates those who live their dreams from those who live their ...

  • 如何督促自己讀書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9 09:21:29
    有 46 人按讚

    家有國三生之晚自習篇

    對隔年五月要會考的國三生來說,九月一開學,會考就剩下不到九個月了!哇!眼看人生中的第一場大型戰役就迫在眼前,除了上課認真聽講,還有什麼事是更重要的事呢?

    告白?你是來亂的吧!言歸正傳。晚上的自習效率是最重要的事。

    剛開學,國三的幼子就在跟我商討,要不要留在學校的圖書館進行晚自習呢?

    等到看到學校晚自習的意願調查表,我們考慮了幾個點進行討論:

    1、從三點五十分放學回家,到五點三十分去學校晚自習,來回奔波浪費時間。但跟著大家一起讀書,就環境來說,不但有約束力,也會刺激唸書的執行力,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2、晚自習一節固定七十分鐘,然後休息十分鐘,再自習七十分鐘後放學。孩子覺得不自由,如果其他時間累了也不能休息一下,好像還是在家裡好。

    3、家裡自在舒服,誘惑也多,要靠什麼來督促自己專心讀書呢?要靠自己設定目標,完成任務,端賴自律和效率。

    4、除了參加學校的圖書館晚自習,或是在家裡自習,還有什麼選項嗎?孩子說:「我也可以去圖書館唸書。」長子跟幼子都去圖書館唸書過,差別在長子喜歡在自修室內唸書,幼子喜歡在圖書館裡找地方唸書。相同的是在圖書館唸書時的績效都還不錯。

    5、晚上的時間很珍貴與稀少,要如何安排才不會浪費呢?孩子說:「先寫功課,再複習明天的考試,再念自己安排的進度。我如果去圖書館念書,騎單車去也可以當作運動。」

    跟孩子討論了這幾個大項下來,孩子對自己的晚自習時間,是不是有了輪廓和執行步驟呢?

    國三的孩子夠大了,不要再事事由父母說什麼才做什麼,這樣他進入升學壓力更大的高中時,可能會適應不良。雖然會考的時間快到了!但從現在開始,讓孩子認清楚自己面對會考的責任是什麼,目標是什麼,選項是什麼,執行面又是什麼時,這樣孩子才會承擔起自己學習的責任與日後要面對的結果。

    當孩子開始執行晚自習的計畫時,父母不用干涉太多,但還是需要觀察與監督,畢竟國中孩子的心性還不定,偶爾還是需要父母的善意提醒和幫忙。

    這幾天高二的長子跟國三的幼子,都各自騎著單車去圖書館念書。側邊觀察長子大多有在10點半時睡覺,隔天六點起床。幼子大概到十一點多才睡覺,隔天六點半起床,這樣睡眠時間好像有點少,我需要叮嚀他晚自習回家會,還是要注意一下時間與效率。

    教養孩子,
    是深層自我探索的生命歷程。
    在辛苦中偶爾有痛,
    在愛中也生產甜蜜。

    我們不能幫孩子過他的人生,但可以提供他需要的幫忙和引導。讓他尊重與珍惜自己的生命和時間,過著有感受、有覺知的生活,就需要他投入熱情的參與、選擇、執行和承擔後果。

    延伸閱讀請參看我的新書:
    #剛剛好的管教:放心與放手,讓孩子長出自信和力量
    博客來:https://bit.ly/36sxboH
    誠品:https://bit.ly/2VspZ9H
    金石堂:https://bit.ly/2T48eg5
    momo:https://bit.ly/3k7Inz9
    讀冊:https://bit.ly/3hxZhVJ

  • 如何督促自己讀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07:00:01
    有 679 人按讚

    【主動學習:從挫敗中,點燃內在動力2】

    昨天寫了三三從失敗中學會接納與引發學習動力,這讓我想起了妹妹川川三年前也有一個印象深刻的失敗故事。

    川川當時六歲,大班畢業時,因種種因素陰錯陽差的成為畢業生致詞的代表。

    當時川川代表畢業生致詞,以六歲年幼的年紀,站上600人的大禮堂,對所有的來賓,秀了一場長達三分鐘的演說,精彩的內容,穩健的台風,落落大方的姿態,讓所有家長與孩子都看見了她的魅力,紛紛發出驚訝與讚歎。

    當時許多人都說,川川六歲就能表現如此傑出,肯定是川川父母的血統傳承,更歸功川川天賦優異。

    但只有我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川川的堅持,是她自己先有了願意,才能咬牙苦練出來成果來。

    故事一開始,川川是正向積極的。每天放學,她和我到學校後面的步道,一起討論演講的內容,由她口述內容,我在一旁記錄。等一切都擬定稿子內容之後,川川開始進入背稿狀態時,她就出現散漫了。

    川川的記憶不是頂尖,即便是自己擬的稿子,在背誦時仍然頻頻出錯。
    反覆數十天的練習,川川只能記得三成。

    當時川川不著急,我也就不急,因為我知道,川川還沒啟動她的想望。在她還沒啟動想望之前,一切都是白搭。

    於是我們兩有一搭沒一搭的練習,偶爾我若催練習催的急了,川川練習的意願立刻降的更低,我很明白這是教養的槓桿原理,在還沒喚醒她的學習動力之前,一切只能默默的等待守候她,等待主動的契機到來。

    在斷續陪伴練習一個月之後,老師突然介入稿子內容,大肆刪除與修改一番之後,川川的背誦就更顯的困難了。

    畢業典禮前兩週,川川大致將稿子背妥,但並不算熟悉,因為文章順序經常前後掉換,接續不順暢。儘管如此,川川覺得自己背的很好,不肯再花時間背誦,我也就順從她的意思,不介入她的學習。

    於我而言,孩子願意上台,就值得我欽佩,若上台時出糗忘詞,這反而才是六歲孩子正常的表現,也是可愛的回憶。

    畢業典禮前一週,學校安排畢業預演,那天放學去接她時,她便躲在我的背後,抱住我的大腿。

    當時老師在她面前,告訴我:媽媽,今天川川的表現,說真的,非常差。

    我很訝異老師會這麼直白的表述,我開玩笑的回應:這是誇示?還是真的很差?

    老師非常嚴肅的說:真的很差,不只我覺得,而是所有老師和園長都這麼認為。

    我困惑的提問:川川表現得不理想,那中班的孩子呢?他們表現得好嗎?

    老師:喔,這個就不得不說,中班的孩子,表現的超級好,園長都讚嘆,每個老師都很驚訝,川川跟她們比起來,真的落後一大節。媽媽,我們要好好的幫川川練習了,不然當天上場,落差太大了。

    我不知道自己當時是怎麼走出幼兒園門口的,我只知道當我聽見老師說得這番話時,自己有多受傷,更何況是六歲的川川?

    川川緊緊牽著我的手,依偎在我身邊。

    走出校園門口沒多久,川川便哭了。

    川川:媽媽,中班在校生致詞,講的比我好,我講的好爛。

    我蹲下來,看著她哭泣的臉。

    我:你也覺得中班講的比你好嗎?

    川川:舞台上面好高,我站上去覺得好可怕,然後我就忘了要講什麼了。中班的弟弟妹妹都比我勇敢,他們都不怕。媽媽,我好爛,我真的很糟糕對不對?

    我:也許我們確實講的不好,但是你也有努力了,對吧?

    川川:我覺得我不夠努力,媽媽我想要講得好,但是我真的做不到。

    我:不,我們當然可以,我們只是需要一點時間,但你真的想要講的很好嗎?

    川川:當然想,媽媽你幫我好嗎?

    我:我當然願意幫你,但是在幫你之前,我得讓你知道,媽媽確實可以讓你變得很厲害,這部分你可以相信媽媽,但是這過程,需要你付出很多努力,會很辛苦哦,你願意嗎?

    川川:媽媽,我願意。

    我:練習的時候,就得照著我練習方式練習哦,不能再按照你的方式了,一天至少要練三遍,很困難哦,你真的願意嗎?

    川川:我願意。

    因為受挫過,川川更清楚明白自己要什麼,經過我再三的核對,認為川川真的已經將練習的意願打開了,這會讓她跨越過去的學習方式,晉升為「主動學習」的人。

    有了這份主動學習的動力,要引導她,就更為容易了,因為我們有一致的「目標」,而且這個目標,是她自己想要的。

    這就是「挫敗」帶而「學習動力」的最好示範。

    在那之後,在畢業典禮到來之前,每天,川川會主動背稿三遍,其中一遍還要背誦給全家人聽,藉此練出上台的膽量。

    在真正典禮來臨前兩天,老師在放學時又告知我,四所聯校的園長及其他高層來訊,告知川川的分校,要求老師務必要嚴格訓練川川,因為川川致詞在預演時的表現實在太差了,比起中班弟弟妹妹的表現落差太大了,川川聲音太小,速度又太快,希望老師督促川川修正。

    川川也在場聽見老師的話語。當天回家,川川的練習便走樣了,每練習一次,川川就哭一次,每哭一次就自責焦慮一次。

    川川:媽媽,我還是講太快了,對不對?我講的好差,怎麼辦!其他分校的中班弟弟妹妹她們是四個人上台,我只有一個人,她們台詞都沒我多,她們講的很好,我講的都不好,媽,怎麼辦?

    這份焦慮,直到畢業典禮前一天晚上都持續著,我只能陪著她不停練習。

    畢業典禮前一天,我帶著孩子學游泳,在遊戲間休息時,趁著裡頭沒人,川川跳上休息的椅子,又做了一次上台練習。

    看著川川一次又一次自主的加強練習,我有著感動,我明白這已經是我們所能做到最好的狀態了。

    為了鼓舞川川的認真,我將練習的影片傳給舅舅們欣賞,獲得舅舅們一致讚賞,這讓川川得到非常大的力量,川川終於安定下來。

    川川的最後一次練習,是在漆黑的房間裡。當時我已經躺著入睡,她突然堅持要再練一次。

    我挺心疼孩子的焦慮,但焦慮是她的,身為父母,無法替代,唯一可做的,僅僅只是陪伴。川川在黑暗中,站在床角,大聲朗朗的背誦著畢業生致詞。

    在畢業典禮當天,我開車的路上,川川練習了最後一次致詞演說。

    當天的練習,她心情平穩許多,或許是舅舅們的稱讚發揮功效,或許是她自己也感覺自己真的非常努力,演說出來的感覺也非常的好,就這樣,川川帶著自信與甜美的笑容,登上她人生中第一個艱難的舞台。

    最後她有沒有如她所願表現得出色,這一直不是我追求的,我珍惜的是,我帶領孩子從挫敗中,學會「接納」,從接納中學會「面對」,從面對中啟動了「學習意願」,這一切的開端,都因為有了「失敗」,所以失敗,是孩子成長過程,最重要的成長關鍵。

    至於當天川川上台致詞的結果如何,底下的影片可以見分曉,大家可以各自斟酌給分。

    ─────
    ☞桃園獨立書店舉辦:《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讀書會分享,報名連結請點 https://www.beclass.com/rid=254647e61173a4cf3470

    ♬教養工作坊:
    🔥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EgL6Z
    🔥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e9g8rb
    🔥2022年工作坊日期出爐:4/23-24(台北)、6/4-5 (台中)、9/17-18 (台北)、12/10-12/11 (高雄)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已額滿)

  • 如何督促自己讀書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12 12:48:21
    有 259 人按讚

    【幫助孩子找到讀書的理由,讓孩子從不願到自願】

    (((緊迫盯人,孩子就會用功讀書?)))

    對於怎麼都不肯用功的孩子,父母成天到晚叫他「快去念書」,到底有沒有用呢?以阿德勒心理學做理論依據的案一郎《不教養的勇氣》的作者岸見一郎明明白白的表示:不可能突然就能改變孩子!

    在暢銷書「一流的教養」中,不少韓國的菁英學生都明白表示,他們最感謝的就是爸媽不太會嘮嘮叨叨叫他們「快去念書」;針對日本東大高材生的調查也有相同的結果:父母不會太過頻繁地叮囑他們念書。

    研究動機強度與效率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指出在一般的狀況下,動機愈強烈,工作當然就會愈為積極,潛能就發揮得愈好,效率當然愈大;相反的,動機愈低落,成果當然就愈差。

    但是當動機的強度達到某一個程度時,工作的效率不增反減,也就是過了一個頂點之後,動機愈強,效率反而愈差,這是因為過強的動機會使得人們過度焦慮、緊張,因此干擾到大腦記憶、思維的過程。
    .

    由此看來,父母叮囑孩子「快去念書!」在某個程度之內會有提醒作用,但若是過於頻繁,超過了動機刺激的頂點,就會讓孩子焦慮厭煩,最終一聽到這句話反而不假思索的反彈,因為父母急急如律令的叮嚀已經讓他們將「念書」和「痛苦」畫上等號,還沒打開書本,就直想辦法推拖逃避。

    所以,不斷叫孩子「快去念書!」確實於事無補,反而會趕跑孩子的讀書意願,不少孩子一聽到父母叨念就會反射性的頂撞:「你愈唸我,我就愈不想念書!」,此言並非氣話!
    .

    (((只有孩子自己願意,才可能產生有效的動力)))

    如何讓孩子產生讀書動機?所有的研究都指出,「學習有樂趣、有成就感」最能讓孩子自動自發的讀書。然而,進入到高年級、國高中之後,學習再有樂趣,學習的胃口都難免被艱難的學習內容與接踵而至的考試所破壞,所以師長無不想方設法,多管齊下,只要能提振孩子的讀書動機都是好方法。

    即便如此,根據研究,在尚未進入升學壓力之前,孩子若是能經常性的感受到單純的求知樂趣,在進入中學以後,確實比較願意親近書本,產生讀書的動力。

    因此,從幼時就不斷引發孩子的求好奇心、求知慾,並且誘導他親近文字、喜愛閱讀,是為孩子往後願意認真讀書奠下最棒的基礎。
    .

    一旦進入高年級,孩子願意用功讀書的動機就變得更加複雜多元。

    有些興趣特定的孩子對某些科目有強烈的求知慾,自然而然就能產生學習動機;有些好強的孩子則會鞭策自我乃是基於榮譽心、不服輸的心態;

    有些孩子則可能希望獲得父母持續高度的關愛而用功;有些孩子則會為了得到同儕的友誼而持續努力。

    以上的動機有的根本與求學的目的無關,甚至可以說只是短視近利,但不論孩子的動機為何,我們發現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出於孩子自己的意願。

    不論讀書的過程有樂趣或無樂趣、是如魚得水或是辛苦難耐,如果不是孩子自己願意,那麼再多的壓制與強迫,都不會產生任何正面的效果,只會引起反彈。
    .
    (((唯一讓孩子持續不斷努力的動機是:知道為什麼要讀書)))

    在引導孩子提起精神讀書這件事情上,父母無可推諉的責任就是,要幫助孩子找到讀書的理由。

    為什麼要讀書?在孩子有限的人生經驗裡,這個問題非常抽象而遙遠,你跟孩子說「是為了讓自己的人生充實、有意義」,或者非常務實的讓孩子提前認知到「社會取用人才的殘酷面」、「擁有學習力對往後進入社會有絕對的優勢」,孩子可能根本沒興趣聽,甚至根本聽不太懂。

    對大部分的孩子而言,未來的優勢完全抵不過眼前放鬆玩耍的誘惑,為了達到立竿見影的果效,父母只好採取非常手段,也就是採取能直接誘發孩子讀書行動的方式---紅蘿蔔與棒子,也就是獎賞與處罰。

    唯一徹徹底底能讓孩子自己起而行動,而且持續不斷行動,最終只有一個動機: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讀書。

    孩子會為了得到獎賞而讀書,也可能怕受罰而不得不用功,當孩子願意讀書,也得到了好成績,父母可能就高枕無憂,但千萬不要忘了引導孩子去思考「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讀書對未來人生很重要」這最頂層的目標。
    因為總有一天,再多的獎賞或再嚴厲的處罰都可能都失效。
    .

    我有一位親戚的兒子在國中時只對一件事情有興趣,那就是打籃球。每天一下課就迫不及待衝到操場,打到天色昏暗還捨不得回家。

    這位親戚有時會問問兒子:「明天有沒有考試?」,兒子當然說「有」;接著親戚關心兒子:「那你書讀了嗎?」,兒子總是一派輕鬆地應付過去:「我都讀得差不多了啦!」,但再進一步詢問要考什麼時,兒子竟支吾其詞達不上腔。

    這位親戚當然知道兒子根本連書都懶得碰,他看在眼裡非常憂慮,但是他非常清楚,說得再多、罵得在兇都沒有用,因為眼前的兒子只聽得進與「籃球」有關的事情。

    親戚說:「我非常清楚罵他、逼他,只會讓他覺得讀書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一點效果都沒有,只會把青春期的孩子愈罵愈遠,我不斷提醒自己一定要忍住,但我總是會找機會和他分析『讀書與不讀書』的現實差別』,其他講再多真的都沒有用,我只能默默等他自己想通。」
    .

    當然,這個孩子考高中時考得糟透了,放眼望向身邊的同學,他便不免自慚形穢起來,爸爸過去理性的分析此時自動地跳了出來。想著別人或許都擁有燦爛的未來,他開始為自己擔心起來。

    於是進了高中之後,不待任何人催逼,這孩子完全的大轉性,每天一下課就鑽到圖書館裡讀到筋疲力竭才回家,最後,他考上一個還不錯的大學科系;

    而進入大學之後,他又發現大家都來自排名不錯的高中,這更促使他自我鞭策不能停止不努力,甚至期許自己要更上一層樓;大學畢業後,他又考進了一所非常優質的公立科技大學研究所。
    .

    根據研究,若要在某個領域學會並且精通,至少必須花費1~2萬個小時的持續專注學習,這長期的抗戰絕對需要源源不斷的學習動機,也就是孩子自己想通,打從心裡願意。

    有多年輔導青少年經驗的暢銷作家盧蘇偉在讀高職時喜歡上寫作和哲學,所以決定要報考大學的哲學系,但沒想到聯考卻一再挫敗,竟然七年內考了五次才考上,支撐他的最大力量,就是自己想要,因為他對夢想有極強大的執著:「我不只是『想』,而是『我一定要做到!』,我為我自己出征,我為我自己的夢想在打拚。」

    獎賞或處罰,或是為了贏得父母或同儕的關注,都可以非常有效的誘發孩子用功讀書,並且也能展現強勁的毅力,但若是沒有好好去理解為什麼,一昧死命的拚成績,即使考上了好大學,也很可能彈性疲乏,或是因頓失目標而失去讀書的動力。

    (((讓孩子自然而然想讀書:身教、塑造情境、一起努力的好夥伴)))

    「一流的教養」一書歸納了許多優秀青年的教養歷程,發現有不少才智品格均優、採取「自由放任」教育的父母,還是能教養出熱愛學習、努力讀書的孩子,書中歸納出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這些父母雖然不會叨念孩子念書,但是卻會「讓孩子看見自己經常閱讀、學習身影」。

    父母以身作則,比嘴巴強迫來得有效果,熱愛學習的父母,絕對能帶動孩子也投入學習;喜愛閱讀的父母,孩子自然能受到潛移默化;

    喜愛學習與思考的父母還有一個非常值得借鏡的地方,就是常常會問孩子問題,以刺激好奇心、思辨力、求知慾,自然而然就帶動孩子的學習力。

    除了展現榜樣,父母還需要為孩子打造一個能安於學習的環境,比如能安靜端坐、不受資訊產品干擾的書房、無多餘物品的桌椅,同時,全家若能在每天同一時段一起專注讀書,由整體情境來帶動孩子,自然而然能養出孩子的好習慣。

    有些孩子無法久坐讀書乃是因為耐不住孤單寂寞,幫這類孩子找到讀書動機強烈的好朋友,一起做功課、彼此激勵,會是好方法。

    我家第三個小子從中年級開始,每週三讀半天時,就會號召四、五個同學來家裡一起寫功課,為了能爭取更多玩樂的時間,他們會彼此叮嚀要儘快完成作業,而且寫完之後還會彼此對答案,看看誰能全對、誰又錯得多,無形中塑造出一股督促作用。

    沒想到,好幾次的期中考、期末考,這幾個一起讀書的孩子都考得很好。我私下偷偷打聽才知道,原來每個人都很怕丟臉,成為這群學伴裡表現最差的,所以比以前更加用功。這結果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延伸閱讀】
    •誰說分數不重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9220?loc=P_br_r0vq68ygz_D_2aabd0_B_1
    •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7768?sloc=main
    •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3165

  • 如何督促自己讀書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1-10 19:00:04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哈克翻過來看世界》系列工作坊(三)~為生命整地,結出新果實~03/09(六) & 03/1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85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可能在今年有一些目標跟計劃,當你把它整理下來、寫下來,把它具體化之後,你有試著跟自己身旁的幾位朋友分享,或者是在你可以的範圍之內,訴諸於公眾嗎?

    可能你聽到這邊會覺得有一點困惑,這個目標是我自己的事情,我為什麼一定要讓別人知道,或者是訴諸於公眾呢?

    當然了,可能有一些人又就會覺得說,我又不是業務員,為什麼要搞得好像業務表揚大會一樣,要對大家喊出自己的目標?

    我想喔,你的目標是不是要大聲喊出來,這的確是值得討論的。但是有一個部分是,如果你願意試著跟自己身旁,可以信任的幾個朋友明確的分享出來,可能對於你的目標的執行跟達成,會很有幫助。

    心理學家針對於這一點,其實是做過實驗研究的。他們在美國的愛荷華州,那個地方哦,冬天是非常冷的。

    所以呢,他們找了一些人,到一些使用天然氣取暖的住戶家裡進行訪問。這些人教住戶一些節能的技巧,並且請他們將來要節約能源。

    所有的住戶都答應,這可以試試看;因為在環保意識抬頭的今天,有人邀請你要節能減碳、愛地球,有誰會說不呢?

    可是經過一個月之後喔,研究人員核對了這些家庭的天然氣表,他們發現沒有人真正注意了節能的問題。也就是說喔,大家使用天然氣的狀況,跟沒有經過宣導之前,其實是一模一樣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不管是推廣者還是接收者,都有很好的出發點;但是,距離能源真的能夠被節省下來,還是有一段很大的差距。

    後來,心理學家就做了第二次的操作。這一次呢,他們同樣造訪了這些家庭,告訴他們怎麼樣節約能源。

    在宣導完之後,宣傳人員提出了另外一個條件,就是呢,要在本地的報紙上登出,這些答應要節約能源家庭的名字,去表彰他們對於公益精神的付出,和環保態度。

    結果只光這樣的介入,整個效果就非常的明顯。因為經過一個月之後,天然氣公司上門檢查他們的天然氣表。這一組居民,平均每一戶節省了422立方英尺,相當於12立方米的天然氣。

    這是一個很大的數量哦!所以,可以瞭解到有機會讓自己的名字見報,激勵了這些居民,在為期一個月的時間裡努力的節能。那接下來呢?畢竟這只是個研究嘛!

    所以呢,這些研究人員找了一個理由跟藉口,跟這些用戶說,基於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他們的名字沒有辦法在報紙上面刊出來了。結果你猜猜看喔,這些人還會繼續節能嗎?

    答案就是整個冬天過去了,研究人員調查這些天然氣的用戶,他們就算沒有上報的機會,他們的習慣,還是繼續維持節約能源的狀態。

    對比於同一個冬天的其它月份,這些家庭節約能源狀況,比他們被宣導的第一個月,也就那個時候,以為自己名字能夠見報的那個時候,他們之後的節約還要更多。

    如果按照百分比來看,在以為自己能夠見報的第一個月,他們節省了11.2%的天然氣。

    但是呢,在知道自己的名字沒辦法上報之後,他們並沒有回到過去的習慣;反而接下的數據裡面,呈現出他們省下了15.5%的天然氣,比原本的11.2還要來得高。

    所以,透過這樣的研究,呼應我今天開頭跟你分享的,如果你有些計劃,有一些目標,何不試著跟幾個朋友分享?透過這樣的動作,不管這些朋友會不會督促你,至少你的自發性的動力會更強、會更大。

    就像我自己做「一天聽一點」,如果你是在2016年底,那個時候就聽我所製作內容的話。你可能還會記得,我最初這個專欄的名稱,其實不叫「一天聽一點」。

    那為什麼後來我把它改成「一天聽一點」呢?因為很簡單,當這個專欄已經是「一天聽一點」,當我告訴你,我一天會讓你聽一點的時候,請問這是不是就是一個公眾的承諾?

    因為這樣的承諾,我再怎麼樣都會督促自己,每天都要有東西分享給你。所以有一句話喔,當作是今天最後的結尾,叫做「承諾一旦做出來了,它自己就會長出腳來支撐它自己。」

    你要讓你的承諾能夠長出腳,其實告訴別人、跟別人分享,或者是訴諸於公眾會是個好方法,就像我一樣。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呼應今天所分享內容,你要讓自己的目標、想做的事情,能夠更有效的達成。

    除了立下公眾的承諾之外,或許你怎麼樣去調整自己的時間,去讓自己的效率極大化,也是你所必要的一個能力。

    所以呢,我們近期推出了一門線上課程,叫『時間駕訓班』。

    它會回到根本,除了提供給你「時間管理」的工具之外,它會回到你大腦運作的核心機制。讓你透過自己狀態的調整,讓你能夠在生命當中,更游刃有餘的完成自己的目標跟夢想。

    我常常覺得喔,凡事你一定要先回到「根本」跟「核心」。不管你今天使用的工具是什麼,如果你沒有先弄懂使用工具的關鍵,使用時間管理工具的關鍵,不就是你的心智運作,不就是你的大腦嗎?!

    這一門『時間駕訓班』,會用很簡單而有效的方法,讓你掌握效率的關鍵,我很期待在線上跟你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