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如何減輕癌症疼痛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如何減輕癌症疼痛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如何減輕癌症疼痛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如何減輕癌症疼痛產品中有2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台灣65歲以上老人的已有5.4%是衰弱症,而41.5%的老人屬衰弱前期】:家住宜蘭礁溪的80多歲王奶奶,患有糖尿病,生活自理不成問題,每次回診都很有精神地走入診間。但上個月被診斷心血管阻塞,她被突如其來的消息擊潰,開始憂鬱、沒有胃口,家人一開始沒有注意,一個月後,社區診所醫師見到王奶奶竟坐著輪椅,...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NTDHealt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節目表 http://https://goo.gl/7fN6pB 線上直播請看 http://www.ntdtv.com.tw/live 或是加入我們的 談古論今話中醫FB粉絲團 https://goo.gl/H3jsDi 得到更多中醫調理的最新資訊。 ----------------------...

  • 如何減輕癌症疼痛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2-24 07:30:01
    有 79 人按讚

    【台灣65歲以上老人的已有5.4%是衰弱症,而41.5%的老人屬衰弱前期】:家住宜蘭礁溪的80多歲王奶奶,患有糖尿病,生活自理不成問題,每次回診都很有精神地走入診間。但上個月被診斷心血管阻塞,她被突如其來的消息擊潰,開始憂鬱、沒有胃口,家人一開始沒有注意,一個月後,社區診所醫師見到王奶奶竟坐著輪椅,呈現失能狀態。
      
    王奶奶的故事是輕忽衰弱導致的悲歌,衛福部國健署透過「長者衰弱評估」數據推估,台灣有近3萬名長輩可能成為下一位「王奶奶」。目前國內85歲以上長者每4人有1人可能衰弱,以去年39萬名85歲以上長者計算,我國可能衰弱的長者約為9.7萬人,其中恐有三成不自知。【註1】
      
    《台灣中老年健康因子及健康老化長期研究》分析指出:台灣65歲以上老人的已有5.4%是衰弱症,而41.5%的老人屬衰弱前期;衰弱可以說是一種身體不穩定的狀態,看似健康,一旦跌倒、肺炎等,身心狀況就急轉直下。
      
    ■老年症候群
    是指老年族群常見的健康問題,例如衰弱、譫妄、憂鬱、營養不良、多重用藥、認知功能問題、失禁、跌倒、壓瘡以及疼痛等,其定義為「多重因素的健康狀況發生在同一個老年人身上,累積的效應造成多重器官系統的功能受損,導致個人較不容易應對所遭逢的生理及心理挑戰」。
      
    ■常見的老年症候群表現為「衰弱症」及「肌少症」
    一、「衰弱症」
    是老年人進入失能前的徵象,包含非計畫性的體重減輕、做任何事情感到疲累、身體的活動量不足、手握力差、行走速度緩慢。
      
    ▶衰弱症有五大指標:包含「肌力下降」、「走路變慢」、「體重減輕」、「倦怠感」,以及「較低的身體活動量」。只要符合3項,就可稱為衰弱症;符合兩項則是衰弱症前期。
      
    二、「肌少症」
    肌少症指的是肌肉減少,造成骨骼肌質量與強度逐漸流失的症候群,其伴隨而來會造成生活功能下降、生活品質變差,甚至有較高的風險發生醫源性傷害,進而造成死亡。【註2】
      
    ▶肌少症: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老人肌少症男性為 23.6%,女性為18.6%。等於全台每4個男性長輩、每5個女性長輩就有一人,陷入跌倒、失能、臥床,甚至死亡的風險。【註3】
      
    ■何謂「衰弱症」
    老人家抱怨全身無力、越來越走不動,或是沒有活力,但病人大多數把這種疲憊感和虛弱現象當成正常的老化而置之不理,或雖然已經覺得身體很不對勁,但卻不知道該怎麼辦,求助無門。
      
    「衰弱」聽起來很抽象,即使聽到醫師提出此病症,卻還是不了解其中的含意。目前大多認為衰弱症(frailty)是一個臨床表徵,代表病人處於一個失衡的健康狀態,如果遭受外界壓力,就難以維持身體的恆定,進而導致後續的失能。
      
    許多國內外文獻都指出,處在衰弱狀態的老人,日常活動功能和認知功能退化較快、容易跌倒、住院率和死亡率也較高。台灣2010年的統計資料則顯示,患有衰弱症的國人有較高的機率罹患心血管疾病、肺臟疾病、腎臟疾病、糖尿病、關節炎、骨質疏鬆症和癌症。由此可知,衰弱症是老人功能退化的一個重要指標,對於老人的生活功能和生活品質也是巨大的威脅。
      
    ■如何早期篩檢衰弱症
    Fried學者在2001年提出衰弱症的主要5項臨床指標(Fried frailty phenotype),並以此為依據來定義衰弱症。
      
    這些臨床指標包含:
    1.非刻意的體重減輕
    2.自述疲憊感
    3.肌力下降
    4.行走速度變慢
    5.低身體活動量
      
    若以上5項指標之中:
    ▶符合0項為:健康(robust)
    ▶符合1~2項者歸為:衰弱前期(pre-frailty)
    ▶符合3項以上就認定為:衰弱症(frailty)
      
    目前的研究大多依據此評估工具來界定衰弱症,是目前最常用的篩檢方式。上述的每一項臨床表徵都會造成身體的功能下降,彼此更會互相影響而造成惡性循環,唯有早期辨識衰弱的表徵,並且早期診斷造成衰弱的原因,提早介入,才有機會讓病人的功能回復,避免後續的失能和衍生的疾病。
      
    ■衰弱症的治療方式可分為以下幾個方向來討論
    1.針對潛在可治療的病因來介入
    包括心臟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貧血、甲狀腺機能低下、癌症、感染、失智症、憂鬱症、疼痛、營養不良等,加強現有疾病的控制之外,也需簡化不必要的用藥。
      
    2.定期疫苗注射
    例如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預防可能的併發症。
      
    3.充足的營養攝取
    飲食中必須確保足夠的熱量以及六大類食物的均衡攝取,尤其要注重高品質蛋白質、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取。
      
    4.規律的運動習慣
    規律運動不僅改善身體的功能也有助於情緒的穩定,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運動:
    (1) 有氧運動:例如慢跑、快走、爬山、游泳,可以增加心肺功能,並強化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的控制。
    (2) 阻力運動:例如重量訓練或彈力帶運動,可以改善肌耐力,增加關節穩定度,預防肌肉萎縮、增加骨質密度、使步態穩定,減少跌倒的發生率。
    (3) 柔軟度運動:例如拉筋運動,加強肌肉伸展和維持關節活動度,改善肌肉疼痛。
    (4) 其他:例如太極拳可以增加平衡感,減少跌倒。
    (5).改善情緒,維持正向的心理狀態,若有疑似憂鬱症或其他精神科疾病應盡早就診給予適當治療。
    (6).加強社會的支持,親友的陪伴。【註4】
      
    近年來,「肌少症」和「衰弱症」都被認為是「老年病症候群(geriatric syndrome)」的表現,兩者可能都和肌肉骨骼系統的老化相關,也都會造成臨床的不利結果,但目前認為兩者仍有區別。
      
    衰弱症的主要表現是較差的功能儲備,且引起的原因範圍很廣,並非都跟骨骼肌的量與功能相關,還包括了心理及社會層面(例如認知、社會支持及環境因素)等。【註5】
      
    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醫學專家周明岳說,照顧長者健康除慢性病防治,應更多轉向於預防失能,包含預防肌少症及老年衰弱,以及住院後功能保持。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社區健康組研究員劉家秀說,透過運動方案可逆轉年長衰弱,從去年9000多人方案參與者,參與前有20%有衰弱狀況,但參與後衰弱降到17%,長者自閉、退縮的狀況也改善,也會鼓勵地方投入鼓勵長者社會參與、避免孤獨的健康方案。【註6】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註1】
    (元氣網)「鬱卒體衰,8旬嬤竟失能1個月!長者衰弱7警訊別輕忽」:https://bit.ly/3bPRAIb
      
    ∎【註2】
    (長庚醫訊) - 第四十二卷第一期 110年1月1日發刊)「銀髮族的養「肌」飲食」:https://bit.ly/3iye0Py
      
    ∎【註3】
    (天下雜誌)「年紀漸長,健康不是吃飽就好!台灣特色飲食法,同時抗失智、衰弱」:
    https://bit.ly/3bQ7jqH
      
    ∎【註4】
    (彰化基督教醫院)「衰弱症的早期篩檢與介入」:http://bit.ly/3bSW1Ca
      
    ∎【註5】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肌少症簡介:https://bit.ly/2LCj35z
      
    ∎【註6】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台灣將邁超高齡社會 預防肌少症老年衰弱成課題」:http://bit.ly/39ZeVVp
        
    ➤➤照片
    ∎( 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老人衰弱症-向衰弱SAYNO!」:http://bit.ly/3qyKhJ6
    ∎【註4】衰弱症的5項臨床指標 
    ∎衰弱症 – 你不可不知(一):http://bit.ly/2XPTrEA
    衰弱自我檢視共五個問題,可從衰弱的英文「FRAIL」來記憶。
    ▶Fatigue(疲倦):您是否感到疲倦?
    ▶Resistance(耐力):您是否能爬一層樓?
    ▶Ambulation(行走):您是否能走一個街區?
    ▶Illness(疾病):您是否有五種以上的慢性病?
    ▶Loss of weight(體重減輕):你是否體重減輕大於5%?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高齡長照 #衰弱症 #肌少症 #老年症候群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如何減輕癌症疼痛 在 麻醉醫師靈魂所在的地方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29 18:04:35
    有 1,463 人按讚

    放下

    朋友說她的姊姊肚子痛去開刀,一開始以為是卵巢腫瘤,沒想到開刀進去之後,才發現是胃癌轉移到卵巢,已經是癌症末期,他姊姊叫她幫忙念誦佛說阿彌陀經跟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這兩部經典,迴向給她,朋友問我說還能為他姊姊做些什麼?

    佛說阿彌陀經裡面敘述:一心唸誦阿彌陀佛名號,念七日念念相續,一心不亂,臨命終時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永不受輪迴之苦,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則說:唸誦觀世音菩薩名號,所有難治的疾病都會消失,觀世音之所以叫做觀世音,就是觀世間之音,不管在哪裡,只要稱頌名號,觀世音菩薩都聽得到,就會化身千手千眼,救度苦難眾生,這兩部經典因為比較簡易,大概就是佛教入門的經典

    我告訴他說:還可以念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裡頭對如何為病人消災延壽有詳細的描述

    之後他又說:姊姊現在肚痛難忍,已經服用嗎啡還有fentanyl貼片,每個星期要放腹水2000CC,不放的話肚子很脹,放完腹水人又變得虛弱,化療的標靶藥物似乎效果也不好,不知道要怎麼辦才好

    聽到這裡,我整個疼痛科醫師的職業病開始發作,在癌症末期的病人面前,我想所有的疼痛科醫師都只會傾向止痛,病人疼痛減輕之後,就有機會可以出院,讓病人有時間跟精神完成人生最後的心願,而不是只是一味得嘗試延長病人的壽命,而止痛的方式,除了服用嗎啡,還可以做腹腔內神經叢酒精溶解術,或是熱凝療法,用電流產生的熱能,將破壞神經之後,疼痛有時候會獲得某種程度的下降

    我開始勸朋友不要再讓姊姊接受治療了,我說像這種狀況,多活一天只是多受一天苦,標靶藥物或許可能可以延長病人的壽命,但是延長的壽命本身也會被這種藥物的副作用所摧毀,我並不知道這樣值不值得,但是根據我的經驗,很多時候,病人接受治療,只是因為家屬希望病人接受治療,甚至最後,病人已經筋疲力竭,想要放棄,但是家屬仍然不願放棄,最後變成病人多受很多的苦,然後家人多看病人多受很多的苦,倆倆互相折磨糾纏,我告訴他說你必須要放下,你不放下,姊姊沒有辦法安心的走

    我有時候覺得我講出這樣的話來,叫病人或是家屬放棄治療好像跟叫病人去自殺無異,這些話出去一個平常以拯救生命為業的醫師,有時候感覺很奇怪,我是不是犯下不可饒恕的罪?而這麼多年來,我已經不知道叫多少人放棄治療,提前結束他們自己的生命...我有時候以為,死亡是所有人世最後的解脫,最終得的和解,於是這兩種心理狀態常常在我心理交織著,一方面希望可以延長病人生命,有時候另一方面卻希望病人可以早點死去,有時候我以為當病人死去的時候,我的內心也可以得到自由

    他說他沒辦法接受,他姊姊才大他一歲...我想了一下朋友的年紀,那他姊姊大概就是三十七、八歲的年紀...

    我說你多念一些經,迴向給你的姊姊的同時,你的心也會得到寧靜...我發現我好像在治療我的朋友,在末期癌症的面前,一個疼痛科醫師除了要治療病人,還要治癒家屬

    我跟他說:我知道你沒辦法接受,但是人生有些事,你覺得捨不得,當下過不了的關卡,隨著時間過去,到最後那些讓你受傷,讓你覺得悲傷的事,都會反饋回來,讓你得到力量,療癒你的人生

  • 如何減輕癌症疼痛 在 逆齡抗癌汪郁榮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2-15 11:06:43
    有 10 人按讚

    #市售四種兒童米餅驗出含重金屬鎘

    孩子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然而兒童食安卻出現嚴重的問題!😓這則新聞請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注意(實際上含鎘超標的食物恐怕不止米餅)

    🤔重金屬鎘是什麼呢?

    鎘(Cd)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態存在,含量很低,大氣中含鎘量一般不超過0.003μg/m3,水中不超過10μg/L,每千克土壤中不超過0.5mg。這樣低的濃度不會影響人體健康。但環境受到鎘污染後,可在生物體內累積,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引起慢性中毒。

    😵鎘累積的毒害有哪些?

    鎘及其化合物可以經過呼吸道和消化道進入人體。長期接觸一定劑量的鎘主要導致腎臟損害,表現為尿中含大量低分子量蛋白,由於腎小管功能受損,造成鈣、磷和維生素D代謝障礙,進而造成骨質軟化和疏鬆,嚴重者極易發生病理性骨折,嚴重影響患者的勞動能力和生活質量。相關的流行病學研究還提示慢性鎘中毒患者可能出現 #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生殖系統損害,以及 #癌症發生。

    🤢慢性鎘中毒的症狀?

    慢性鎘中毒的初期症狀為倦怠無力、頭痛眩暈、鼻黏膜萎縮、咳嗽、胃痛和體重減輕。病情發展以後,患者會出現腰背及膝關節痛、牙齒上出現黃色的鎘環、周身骨骼疼痛、骨質疏鬆、活動時刺痛加劇等症狀,還會發生輕微外傷就可致骨折等。有些嚴重患者還出現肺氣腫、呼吸功能下降、腎功能衰弱、腎結石、尿蛋白、肝臟損害和貧血等病症。

    😓鎘汙染很難解決?

    多年前的鎘米事件,鎘毒害累積在關節,變成痛痛病,在台灣史、公衛史上是相當嚴重與有名的,但久了又被遺忘。鎘的半衰期長達7-30年,所以疑似種植出鎘米的農地,被依法強制休耕,直到土壤監測在安全標準以內,才同意地主復耕。但這些汙染過的土地即使監測降回標準內,恐怕也和未受汙染的土地有所不同。

    😊如何減少鎘中毒的機會?

    不要長期只吃一種品牌/產地的食物。多挑選幾種可信賴的商品,輪吃+雜吃。也要多吃具排毒力的食物,例如各種深色蔬果丶香菜丶芹菜丶大蒜等。運動排汗丶正常作習、減少其他傷腎的作息,也能減少如果真的有少量攝入鎘超標食品時帶來的影響。

    🧐有可以檢驗是否鎘超標的方法嗎?

    人體可以抽血/驗尿來檢驗是否有鎘中毒,也有相關的口服或針劑的螯合劑來排除重金屬。由於很多時候汙染源不是只有單一重金屬,所以如果擔心,建議可以同時檢測像汞丶鉛丶砷等高毒性高致癌性的毒素。詳細建議諮詢專業與有經驗的醫師。

    每次的食安事件,都應仔細追查一下產地的水源、土壤或原料是不是被汙染,消費者也要持續關注自己與家人的食安權益。

    以下節錄新聞:

    消基會表示,根據「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嬰幼兒穀物類輔助食品及嬰幼兒副食品鎘的限量是0.04ppm,結果發現包含「義峰糙米麩」、「旺仔營養精純米餅量販包」、「三立乳兒米餅」、「喜稼園米餅(糙米)」等4件,驗出鎘含量介於0.05至0.3ppm間,最高恐超出標準近7倍。
    經查產品包裝標示,包含「旺仔營養精純米餅量販包」、「三立乳兒米餅」都是由旺旺集團旗下宜蘭食品製造,4件商品標示都稱是台灣製造。消基會表示,鎘雖會從尿液、糞便慢慢排出體外,但長期攝入仍會累積在人體,會對腎臟造成傷害

    參考資料: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509168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E%98%E7%B1%B3

    https://kknews.cc/health/4vmexk3.html

  • 如何減輕癌症疼痛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1-22 00:24:37

    節目表 http://https://goo.gl/7fN6pB
    線上直播請看 http://www.ntdtv.com.tw/live
    或是加入我們的 談古論今話中醫FB粉絲團 https://goo.gl/H3jsDi 得到更多中醫調理的最新資訊。
    ----------------------
    1972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森率團訪問中國大陸,特別帶領醫療訪問團到北京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參觀針刺麻醉右上肺葉切除手術,且於返美後廣為宣傳「針刺麻醉」的神奇,引發針灸醫術的熱潮。近年來針灸用於輔助癌症的治療也越來越普遍,針灸的應用越來越受到國際的重視。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國際東洋醫學會新任會長也是台灣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講座教授林昭庚醫師來和大家分享中醫針灸在臨床上輔助癌症治療的優勢。

    這一集內容主題如下:

    1.西方醫學的癌症治療法常見哪些副作用?
    2.針灸對止痛、鎮定安神有何奇效?
    3.癌症治療法常見副作用
    4.針灸輔助治療癌症常用穴道,不同癌症如何配穴
    5.年歲大罹癌,治療不治療如何選擇?
    6.罹癌患者飲食上、藥材上如何選擇?
    7.針灸治療有何注意事項?
    8.若遇放療、化療的副作用,如何用針灸、穴位緩解?

  • 如何減輕癌症疼痛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09-03 10:00:02

    ◆〈播出時間 〉

    首播每週六晚上21:30 : 線上直播請看 http://www.ntdtv.com.tw/live

    重播 : 週一早 9:30、午13:30 ➔談古論今話中醫 http://goo.gl/p6v29w

    ◆談古論今話中醫FB粉絲團 https://goo.gl/H3jsDi
    -------------------

    肝癌晚期,患者常吃不下、疼痛難忍,怎麼做才能減輕痛苦?中醫針對晚期肝癌患者能夠減輕放化療所帶來的副作用,提高人體免疫機能,改善症狀,減輕肝癌晚期病人的痛苦。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施丞修中醫診所院長施丞修中醫師來探討肝癌中醫治療的優勢與保健。

    這一集內容主題如下:
    1.肝癌中醫如何治療?辨證論治,有哪些藥方?
    2.肝癌如何用針灸輔助治療?肝癌痛的針灸止痛法
    3.肝癌飲食注意事項
    4.肝癌藥膳

    ➤紅棗山藥薏仁粥

    材料:

    去子紅棗5顆,山藥100克,薏苡仁200克,鹽適量。

    作法

    將上三味一同入鍋中,加水適量共煮成粥。調味食用

    功效:補脾去濕消腫。對肝癌腹水患者食用尤佳。

    ※任何補品、補湯還是要先請教專業醫師指示再做服用

    5.肝癌茶飲

    ➤紅蔘密茶

    材料:高麗參1片、藏紅花0.3克、蜂蜜適量。

    作法:先將高麗參放入300 ㏄的熱開水中浸泡5分鐘,再放入臟紅花30秒,過渣取汁,加入適量蜂蜜
    即可飲用。

    功效:具溫補陽氣、提振精神、活血去瘀,通暢經絡的功效,紓緩氣虛血瘀肝功能不佳的症狀。

    注意:肝火甚者,改粉光蔘或太子蔘,吐血便血者去臟紅花。

    ※任何補品、補湯還是要先請教專業醫師指示再做服用

  • 如何減輕癌症疼痛[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5-10-20 11:59:01

    胰臟癌 專題 - 黃梓明内科腫瘤科專科醫生@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背景:60多歲的梁先生居於内地,有吸煙和飲酒習慣,近期腹部疼痛、體重減輕及食慾下降。初步檢查結果顯示他可能患胰臟癌。

    (一) 聽聞肝膽胰三個器官位置很近。如果腹部疼痛、體重減輕及食慾下降,會否是這三個器官生癌呢?會有什麼病徵? 0:26

    (二) 由於肝膽胰三個器官位置近且關連性大,若其中一個器官患上癌症,會容易擴散到其他兩個器官嗎? 1:17

    (三) 治療胰臟癌的方法如何?是否適合所有患者? 1:47

    (四) 近年治療胰臟癌有什麼新發展? 2:32

    查詢醫生資訊:
    https://www.finddoc.com/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