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如何拜託別人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如何拜託別人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marswilliam (威廉)看板book標題[心得] 好好拜託時間Sat May 22 22...
如何拜託別人 在 ⋈馬克太太住英國亂亂說?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7 15:02:34
前幾天我私下收到一位太白粉的訊息,看了真的是非常的難受又心疼她,其實她也不是第一位來跟我訴苦感情事,也不是第一位面對懷孕不知所措的人! 親愛的所有女性朋友,拜託大家好好的保護自己,老實說我不是什麼道德魔人,聽到懷孕就會說一定要生下來,對我來說沒有準備好,要拿掉孩子我不會給予任何的評價,這是個人選...
書名:好好拜託:哥倫比亞大學最受歡迎的社會心理課, 讓人幫你是優勢,連幫你的人都快樂
才是本事!
作者:海蒂.格蘭特
## 這本書在說什麼?
「不好意思, 可不可以請你幫我個小忙?」你是否常常聽到這樣的句子?或是你求助的時
候總是這樣開場?
向別人求助是否讓你內心不自在?覺得自己在麻煩別人、浪費別人時間?擔心求助顯得自
己低人一等、同時又擔心丟臉之後對方還是不幫你?
求助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事情,也是群體社會每天到處在發生的事情,但如何讓人心甘情
願甚至樂意提供協助卻不是每個人都有的本事
這本書正是在嘗試解決這些跟求助有關的難題
作者藉由多個行為心理的研究及故事向讀者說明關於求助的心理迷思,並歸納出一些向人
求助時需要避免的地雷以及建議可行的做法
## 心得
### 人天生就怕被拒絕,但也天生就想當個英雄
書中提到社交時產生的 "社交疼痛"(俗稱心痛) 其實給大腦的反應跟身體真的受傷是一樣
的,所以我們會想避開向人求助時產生的不確定感,甚至會害怕被拒絕的可能性,這跟看
到危險會下意識避開一樣,是人類趨吉避凶的生存本能
但回想起真的踏出這一步去求助的時候,多數時候對方都是樂意提供協助的,恐懼其實很
少成真
書中也列舉多項實驗說明,我們通常過度放大這樣的恐懼,我們向他人求助時預估的成功
機率其實往往只有真實成功機率的一半
> 其中一個例子是讓受試者在圖書館找隨機的路人在圖書館藏書的某頁角落寫下
> "pickle" 這個單字,事前受試者預期的成功率是 28%,但實際實驗卻有 64% 的人願意
> 照著做,即使這種顯然不太對的事情,實際成功率依然高出預期許多
原因在於人類天生就想當個英雄,我們能從幫助別人的過程及成果中獲得自我肯定及自我
價值的提升,也會讓彼此的關係變得更緊密,從而增加生活的愉悅感
適當的向人求助,不但是件利己利人的雙贏事件,甚至有可能因此增進兩人之間的關係
### 求助時不要威逼利誘,也不要貶低對方的付出
雖然前文鼓勵我們勇敢求助創造雙贏,但作者還是整理了一些建議千萬不要做的事情給大
家
生活常見的標準地雷句型像是「我之前幫過你OOXX,可不可以換你幫我一個小忙」
不論是用人情壓力逼迫對方答應、把求助說成交易、用"小忙"貶低對方需要做出的付出或
是先等對方答應才提出真正的需求,這類型的技巧雖然當下有可能增加你求助的成功率,
但這類的做法不但不會帶來前述的愉悅感,甚至對方可能未來會選擇直接忽視你的訊息
簡單來說,人類天生就想當個英雄,但英雄是不會接受威逼利誘的
### 所以到底該怎麼做?
除了求助的時候要保留充分的選擇權給對方,讓對方認為這個協助是在為了兩人共同的目
標努力,或是讓對方認為這個協助隱含了他認同的價值觀,都會讓對方更盡心盡力的幫忙
感謝時也要記得把焦點放在對方身上,強化對方這次的愉悅感,而不是自己獲得了多少的
好處省了多少時間,下次對方也會更樂意再向你伸出援手
## 結語
多數人失去機會,是因為他們從沒開口
向人求助一直是我自己長久以來的罩門,雖然隨著年歲增長症狀逐漸減輕,也知道職場上
適時求救的重要性,但書中提到的求助前的恐懼不自在、小劇場及玻璃心我幾乎全部體驗
過,所以閱讀本書的過程中各種點頭如搗蒜及產生許多「原來如此」的感覺
除了釐清不少關於 "求助" 的盲點,書中也衍伸出對自我認知、身分認同或分散責任等行
為心理相關議題的一些探討舉例
不管你是心理因素難以開口求助、不知道如何求助,或是單純對行為心理感興趣,這本書
都推薦給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37.1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21694449.A.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