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如何把假分數化為帶分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如何把假分數化為帶分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如何把假分數化為帶分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如何把假分數化為帶分數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Kathy營養師 身營心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一個現象:當年在中小學成績最好的一群,在畢業多年之後,不一定是事業最有成就的。學校成績和事業成就的因果關係,其實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強。 望子成龍 催谷成績 香港市面上充滿各式各樣的小童學習班,當中很大部分是追求學術成績的補習班。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態容易理解,但最有趣的地方就...

  • 如何把假分數化為帶分數 在 Kathy營養師 身營心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22 11:00:47
    有 110 人按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一個現象:當年在中小學成績最好的一群,在畢業多年之後,不一定是事業最有成就的。學校成績和事業成就的因果關係,其實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強。


    望子成龍 催谷成績
    香港市面上充滿各式各樣的小童學習班,當中很大部分是追求學術成績的補習班。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態容易理解,但最有趣的地方就是,所有的催谷和教育,彷彿都是以入大學當成終點站。當考進心儀的大學學系之後,便算功德圓滿,完成了栽培的責任。

    大家又有沒有留意到,近大約十年來,愈來愈多青年人在離開學校之後對適應社會感到困難呢?結果不少年輕人用各式各樣的方法逃避面對現實:無止境和無目的的進修、「炒散」、終日待在家……總之就是不想真真正正的投身社會。為甚麼會這樣的呢?

    我認為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小朋友乃至於青少年由小至大的栽培都著重於學術成績,而忽略待人接物的做人技巧。於是他們離開學校之後,便對於投入社會無從入手。即使有工作的,也會因為缺乏所需的社交技巧、溝通技巧、應付上司同事技巧……等等,而處處碰壁,進而對現實感到氣餒。

    局限的考核制度
    在今天的中小學教育環境中,一個學生即使自我中心、缺乏自理能力,甚至自私自利,只須在考試中獲得好成績,便會在制度之下被評為優等生,考進心儀學系,繼續自我膨脹。

    自我中心甚至乎自負的態度,在學校教育制度中其實是可行的。因為在現實的學校中,分數凌駕於態度。你很難會見到一個名列前茅的學生品行那一欄是差的。那些被老師評價為品行欠佳的,通常都是成績較差的同學。總之成績好自然被假設品行好;成績不好自然被假設品行不好。這些慣例,都是不會宣之於口的。

    成績只一時 做人是一世
    一個年輕人除非畢業於享負盛名的神科,否則當投身社會之後,大部分僱主都會忘記他來自哪間大學、哪個學院。最令僱主有印象的,反而是他的工作態度和待人接物技巧。因為從僱主角度,著眼點從來不是一個員工有多厲害,有多聰明,而是他能否融入公司文化,為公司帶來貢獻。

    所以作為父母的,與其把精力和重點都放在催谷學術成績, 倒不如花多一點精神時間教曉小朋友如何做人。因為催谷成績只是一時,學懂做人卻是一世。

  • 如何把假分數化為帶分數 在 行政法林清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9-22 12:27:14
    有 933 人按讚

    108 社會行政 高普考雙榜狀元曹瑋庭
    很值得參考的準備心得!
    一、背景
    國立高雄科大非本科系,應屆畢業生,升大四時開始準備,認真準備一年,因為所有科目從來沒有接觸過,所以有報名補習班。
    二、時間規劃
    從決定報考到應試,總共準備時間約1.5年(107/3~108/7),時間大致分成:

    1、107/3~107/7 補習班正課開始前
    因為補習班還沒發書,所以先閱讀社工系大學用書,讓自己有一點初步認識,避免補習時聽不懂,也讓心態做一些調適,告訴自己也告訴大家要開始準備高普考。
    每日時間分配:以閱讀完這些書籍為主,雖然可能看不太懂,但重點是讓心定下來。

    2、107/7~107/12 補習班正課階段
    課前預習,把一個新章節或老師下次預計上課進度看過,大致了解內容,看不懂的地方做記號,上課時如果老師講到那裡,就可以提醒自己聽得更認真仔細,如果還是不懂,下課馬上問老師自己疑惑之處為何,不要糊弄過去。
    課後複習,在一些書裡面都有談到遺忘曲線,如果在上課中你聽懂,假設有90%的記憶,但是回家如果沒有馬上複習,那很快的就會忘記,可能隔2~3天再看一次上次上課的內容,只殘留一點點印象,所以我會在聽課之後24小時內馬上複習,確認自己理解,增加自己對該內容的熟悉度。
    上課前的等待時間再快速瀏覽之前的內容,不要浪費時間跟同學聊天。
    每日時間分配:分成早中晚,一天接觸3科,二天接觸全部的科目一次。跟著老師的進度走,每週進度如果讀完一次就再讀第二次第三次。
    每週各科至少練習一~二題申論,讓老師改,知道哪裡有進步空間。有空閒時間就做阿摩。 按照補習班進度的話,這個階段可以大概把所有書讀完一次。
    ps 如果能力很強可以用堆疊式讀書法,假設這次目標讀完第3章,如果還有剩下的時間就把1、2章也讀完,下次讀1234章,以此類推。讓印象加深

    4、107/12~108/3複習
    這階段就可以開始做筆記啦,但因為想有效一點利用時間,所以都用電腦打,內容就是大標、小標、關鍵字、圖案,筆記對於最後最後衝刺階段非常有用。
    大概1個月~1.5月讀完各科1輪,把歷屆考題整理好,可以依照主題分類,讓自己知道這個主題有多熱門、會怎麼出、思考如何作答,申論題每一段要怎麼寫。
    選擇:除了國文外,我有買各科選擇題庫書,因為內附詳解,可以釐清不懂的觀念,做錯的話除了看詳解也要在回去翻課本,把他弄熟+做一些記號,另外也有印4、5等跟其他類科的同考科題目,大概寫了快10年的考題,但有些修法或會異動的東西就靠智慧斟酌要寫幾年份的題目。

    5、108/3~108/7複習複習複習
    這時地特成績出來就可以了解各科弱點在哪,考完時心裡應該就有個底了,然後加把勁把每一科用力的讀熟,讀到知道什麼內容大概在書裡的什麼位置。 練習申論,把每個主題重要的題目都寫過一次,也可以看看解題書的冷門題,把他的大標記起來,知道自己要寫什麼內容進去,寫完對課本,看看有沒有遺漏重要的詞或句子,再標示重點。
    練習選擇,整份考題寫完時確實了解每一題的選項哪裡錯誤,最後再複習一次自己錯的題目,一直寫一直寫寫到剩下一些真的錯2~3次或是看起來很像的題目,把他抄進筆記本,最後接近考試時再拿出來看,不要讓自己重複錯誤。
    考前幾天把之前的筆記重點和總複習講義全部翻到熟,每一次讀就是讀完一本,不用字字句句都記得,但一定要知道什麼主題有什麼內容。
    每日時間分配:
    8:00-9:00 讀法條(社策法條)
    9:00-12:00(依考程表)A or B科
    12:00-13:00中午吃飯休息背個英文單字
    13:00~15:00 C or D科
    15:00~17:00 E or F科
    17:00~18:00 緩衝時間 但還是讀好讀滿
    18:00-19:00 吃飯散步
    19:00~23:00 練習各科選擇題(每科至少一份題目)
    坐火車通勤補習班會背名詞解釋

    三、準備心態
    高普考是一場心理戰,堅持到底、努力認真,相信自己,以及感謝每一個幫助過你的人事物就會考上。

    ※不要浪費任何時間,把零碎的時間拿來讀你認為比較不重要但還是要加減看的東西,讓自己心安,例如吃飯看英文單字。如果你認為一天不運動身體會變差,那就擠一個時間去運動,如果一天不看youtube會覺得空虛,那就洗澡的時候看,通勤的時候也可以拿來背一些法條、口訣。做到自己問心無愧就行了。

    ※不要自卑也不要自滿,不要被自己的心魔打倒
    備考期間會覺得自己沒朋友、考不上或是今天已經讀很多了不想再讀了,全部都是假的!! 書本就是你的朋友,你有幾本書就有幾個朋友,堅定的告訴自己盡全力讀,今年一定要上榜,堅持到最後一刻。像我後來也終於想通「反正本來就一無所有了,如果落榜也還是一無所有,不如就盡全力準備吧!」

    ※不要討厭老師
    補習班有些同學可能會說OO老師XX老師教得不好、書編的不好之類的,如果你也這麼覺得,那就去找一本你認為適合的書,上課還是認真聽,而且在怎麼樣那些老師一定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包括問問題啊、改考卷啊之類的,所以不要因為老師而影響自己的學習狀況。

    ※要不要背書?
    背書=一字一句的背下來,可是根本沒有那麼多時間來背,考試也不是把課本的東西背上去就有分數,所以就盡力看多次一點,看越多次跟他越熟,句子就寫得越順,申論構思和反應時間也會變快,邊讀的時候可以邊默念默寫,讓記憶更深刻,如果讀不下去也可以先播放上課的錄音檔作為收心工具,當你讀得很入神時,自然就不會聽到錄音檔聲音了,但如果太吵還是可以關掉。

    ※筆記&時間
    有些補習班會放上榜者的筆記讓考生參閱,但看這些筆記的重點是知道他寫筆記的邏輯在哪裡,為什麼他會把這些寫在一起,這樣自己作筆記的時候就會知道哪些東西有關聯,考試的時候也可以把有關聯的內容一起寫上去。另外筆記沒有固定的格式,就依照自己看得最順眼、自己讀得下去、最簡潔有力的就夠了。
    上課的時候,課本就是最好的筆記本,老師唸過的我會拿拿藍筆劃線,很重要(語調加強的時候)的地方用紅筆,非常重要就拿螢光筆。這樣複習比較容易找到重點。
    備考期間就要知道自己的作息,適時的調整時間分配、也可以跟著考場時間調整讀書順序,筆記寫法。

    ※自習室or家裡 選擇一個自己能定下心的地方讀書,例如初期我都在房間讀,因為書本重,後期都在學校自習室,因為吃飯比較方便省時、安靜、還有其他人認真的樣子可以刺激自己趕快讀。所以地點也是可以隨心態和需求來改變。

    ※還沒讀完要不要應考?
    去吧,考了才知道自己哪裡不足,誠實面對自己的弱點,讓慚愧化為拼勁,迎接下一個考試,也可以熟悉考場氣氛,考試需要帶的東西等等。

    四、各科準備方法
    1.國文
    公文:考前一個月每2、3天寫一次、依照郭雋老師書籍的分類把每一種主題都寫過一些。
    作文:考前背了一些名言,剛好主題配合到,所以寫得蠻順得XD
    2.法緒
    上課用程怡老師的書,把緒論的基礎打好。地特考完覺得太慘,買了伊藤的書,裡面有表格跟漫畫很適合沒基礎的人讀。但覺得還是不足,就買宏典題庫做,裡面是按照主題分類,每題認真看認真讀詳解,重要觀念統整起來。最後再把程怡的題目跟考卷寫完,培養一點選擇的法感。
    3.行政法
    跟著老師說的讀,沒有劃線到的地方就不要讀,把每一本書至少翻過5次,但行政法沒有考好,因為申論後來都沒練習。選擇方面,百分百寫了3次+歷屆試題,法條多看。
    4.社會工作、社會政策
    這兩科可以安排在同一天閱讀,把兩個內容連結在一起,寫申論時就能互相舉例或是寫出法條中的相關作法。但要注意時事和政策的變化,可以觀察社區發展季刊的主題,如果考到相關的就能把文章的內容寫出來。政策和立法要熟讀,最好能背得滾瓜爛熟,建議每天都看一點,選擇題勿失分。
    5.社會研究法
    書本裡面都是非常精華的內容,讀的時候以一個part為單位,看到這個大標就想到小標有哪些,如何解釋名詞,所以就理解、讀熟、背熟、想口訣,申論多寫多練習,訓練寫字速度和篇幅及運用專有名詞。
    6.社會福利服務、社會學
    這兩科沒有花時間準備,也不如其他科認真,因為原本的目標是放在普考,但重點還是讀多次看熟、多練習,所以就不贅述。

    五、結語
    這次能在高普考獲得雙榜首真的是跌破眼鏡啦,原本真的只把目標放在普考,謝謝一路上的批評與鼓勵和幫助,還有被我拒絕見面的朋友們、家人們(感謝你們的包容!),今年真的放棄了很多東西,例如送舊、畢業典禮、各種節日,也做了許多改變,整個備考期間吃素。最後祝福考生們都能早日上榜喔!!天助自助!!

  • 如何把假分數化為帶分數 在 Sky's NB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11-24 17:00:39
    有 188 人按讚


    早上終於跟到了Romeo Langford的比賽,感動到快要哭了...。゚ヽ(゚´Д`)ノ゚。
    .

    Langford即便他的聲勢一直不高,但我始終覺得他是本屆選秀最好的球員之一,而這場比賽實際跟完整場後,這樣的想法仍舊沒有改變。
    .

    當然,Langford不是沒有缺陷,最明顯的還是在於他的傳球。由於他非常擅長在肢體接觸下創造犯規,這可以說是他最大的特色之一,也因此他顯然拿捏不太好上與傳之間的差距。
    .

    當他進去遇到兩人甚至三人夾擊時,別人看見的是「隊友有空檔了」、Langford看到的卻可能是「有更多可以買犯的空間了」(笑)
    .

    這場幾次他接球後衝進去都有傳球的空間,不過他都會選擇直接擁抱人群。偶爾他獲得哨聲,偶爾則是撞牆收尾。
    .

    而這樣的打法上了NBA後,能否進一步的改善也將決定他能不能把球隊獨自帶到另一個高度,也就是決定他終極的天花板在哪,所以我想是非常重要的。
    .

    更別說上半場印大一度把比分追緊後,就是因為Langford開始持球單打、連續幾波外圍快速強投不進,讓整體進攻陷入停滯,連帶導致追上的分差又被擴大。
    .

    直到下半場把球導回控球後衛與主將Juwan Morgan手上後,整體球的流動才恢復,讓印大再次掀起反攻的攻勢。
    .

    不過倘若你有關注微笑牛牛大的文章的話,你應該知道在印大的體系下,Langford其實還是有在循序漸進改善他off ball的能力。
    .

    [延伸閱讀]
    微笑牛牛大的文章 -
    https://goo.gl/1zVYQp
    .

    過去高中時期作為持球者的他如今任務被簡化為終結者,事實上他接到球的時候往往都是有設計過的,已經創造出好的錯位或是切入空間,才給他持球的機會。
    .

    因此Langford一啟動後他的世界就只剩下自己與籃框,說實在也無可厚非,因為這恐怕也就是他接收到的任務。
    .

    至少在減少無謂的盤球時間與學習空手切入上,Langford確實看得出來成長。這場他其實非常多次空手跟進的時機與站位都很不錯,只可惜印大的控球後衛並沒有辦法非常有效率地將球給出去。
    .

    就期待隨著賽季進行,Archie Miller教練是否會給予Langford更多的進攻責任,進一步修改他傳球上的缺點吧!
    .

    回到他最優勢的進攻部分上,Langford我想他最大的特點在於節奏變換與善用肢體碰撞。
    .

    觀察比賽你就會知道他爆發力並不強,他沒有Cam Reddish那樣強勢流暢的第一步、也沒有RJ Barrett或Zion那樣衝出去就像裝了彈簧的爆炸力。
    .

    但Langford的變速非常靈活、變速後的再加速也很迅捷,所以他的進攻通常是這樣的。
    .

    持球後先給一個刺探步或是假動作,再啟動、再變換節奏,讓對手重心無法自持,然後再趁著他站不穩時與他創造身體接觸、清出最後所需的攻擊空間,進而選擇是要加速衝擊籃框,或是拔起跳投。
    .

    這乍聽之下容易,做起來實則困難。整個過程Langford令人眼睛一亮的地方在於他非常高水平的靈活度與協調性,讓動作顯得極度流暢,也讓對手很容易買他假動作與變速的帳,每每防守重心都會遭到無情的摧毀。
    .

    所以對手一方面得要繃緊神經不讓自己的重心被繁複詭譎的動作給欺騙掉、還要一方面注意身體不能欺得太近以免被他用肢體架開或買犯。
    .

    融合節奏變換與肢體碰撞,交疊來創造出他需要的空間,甚至是直接藉此上罰球線賺取分數。
    .

    這也造就出了Langford看似不具爆炸性,卻非常難以防守的進攻球路。
    .

    同時,近幾場比賽也越來越能看到Langford外線手感的回溫。這場更是有數球精彩的外線pull up。
    .

    根據官方給的數字,高中只有190磅的Langford現在已經來到215磅。而恢復外線手感是一件長途的事情,像國王的Buddy Hield便是整整花了上季整季至今才修回來。
    .

    而Langford雖然從罰球依舊看得出他沒走出適應期,但整體拔起跳投的腳步與流暢度還是很不錯的,值得期待季末時他外線的狀況會是如何。
    .

    不過再最終的啟動之後,Langford同樣不擅長煞車,只要一進入最終步驟,他就會只剩下攻擊一途,這是我認為他另一個需要持進精進的部分。
    .

    但整體來說,Romeo Langford的進攻技術仍然是近幾年我看到大學one and done之中數一數二細緻優秀的。甚至可說他現在這套招數,就算直接搬上NBA使用也完全是值得期待的。
    .

    Langford已經擁有作為一名NBA球隊得分搖擺人所需要的基本盤,剩下的就是他外線與持球進攻上細部技術的改善了。而決定終極天花板的,則是他的傳球能力。
    .

    也於是,我很好奇印大在賽季結束前,到底會不會慢慢地給予Langford更多的進攻權力?
    .

    倘若Langford能在離開大學前,先後修正好無球的走位能力與持球的分球意識,配合上他原有的高成熟度得分技巧,他將會是非常有趣的一名潛力股。
    .

    論天賦,他的確不如杜克三王,甚至在本屆側翼中他的先天條件不算最前段的。
    .

    但在NBA長期發展中,天賦也確實不會是決定最後終點的變因。Langford還欠缺不少東西,但我相信他擁有十年後成為本屆成就最高球員之一的條件。
    .

    只是最後的最後,我還是得提出一個不曉得是不是只有這場出現的幾個小問題。
    .

    那就是Langford有某些瞬間讓我感受不到他對比賽的積極度與專注度。
    .

    像是某次進攻隊友要傳球給他結果暴傳,球往中線跑,Langford幾乎是和對手同時開始往球起跑,但他沒有奮力去作爭搶,直接跑兩步就讓對手追到球後一直線上籃得分。
    .

    另一次則是他要把球傳給低位要位的隊友,隊友還沒卡好、甚至位置也根本不好,兩人之間的距離也太近,連Langford自己的防守者都明顯沉退有意抄球。
    .

    結果Langford傳出一個隨興到不可思議的傳球,高高的、軟綿綿的傳球,直接被輕鬆攔截後快攻。
    .

    這兩個play中,讓我撇見了Langford優秀穩重的進攻技術背後,他有時過度隨興或不專注的瞬間。
    .

    而這樣的瞬間,如果沒有受到遏止,或許往後會變成更大、更長期的問題。
    .

    希望這只是偶然出現的個案,畢竟這場Langford上場其實非常久 (39分鐘),或多或少可能也影響了他在場上的專注度。
    .

    畢竟說到底,他目前仍是本屆選秀中我最喜歡的球員啊!
    .

    #RomeoLangford #2019NBA選秀 #NCAA #Indiana #技術完成度 #進攻腳步 #買犯能力 #王牌潛質 #專注度 #NBADraft #2019NBA選秀分析 #2019側翼大亂鬥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