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如何應付沒禮貌的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如何應付沒禮貌的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如何應付沒禮貌的人產品中有8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從我們的角度來看,誤解、衝突、性格差異,甚至是憤怒的口角,這些都不是愛情的殺手。自我辯護才是。 自我辯護,並不是那種我們在犯錯或跟伴侶對小事意見不合時,傾向使用的普遍自我辯護,例如誰忘了蓋沙拉醬的蓋子、誰忘記繳水費。這種常見的自我辯護,能暫時讓我們覺得自己並不笨拙、不無能,也不健忘。不過,真正會侵...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PanSci 泛科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伯父:「雅婷啊!你現在在哪裡工作啊?薪水多少?今年年終領很多吼?!」 阿姨:「智傑啊!有沒有女朋友?什麼時候要畢業啊?」 舅公:「欣怡啊!什麼時候要結婚生小孩啊?」 #拜年 總會遇上排山倒海而來的「#長輩式關心」,讓人尷尬到不行。想逃避又怕自己失禮、想直接句點又怕氣氛冷到谷底,只好露出 #尷尬又...
「如何應付沒禮貌的人」的推薦目錄
如何應付沒禮貌的人 在 奶媽 Naima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14:01:02
【新年期間,學習溫柔地面對長輩吧】 新年快樂,這陣子滑文章,經常看到很多「春節如何應付親友」的相關主題,心裡有些感觸。 有的人一想到連假要和親友們共處一室,心裡難免有些憋屈感。 華人社會百年傳承下來的「長幼有序」觀念,使年輕一輩縱使再有想法,遇到長輩難免都要「縮」起來,被催婚不敢發...
如何應付沒禮貌的人 在 占星師?Patrick?|職業占星師|塔羅占卜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3 14:19:34
金星-摩羯♑️ 照理說金星是一個浪漫的行星 感性勝於理性 但當金星碰到摩羯也會變得清醒三分 表現稍顯保守 自負 老神在在 不為外界所動 整體氣質看來會流露出一種冷靜 樸素 古典的美感 所以金星摩羯通常討厭胖子 更沒辦法接受自己胖的事實 (沒有要得罪胖子的意思) 冷漠 冷淡是金星...
如何應付沒禮貌的人 在 Lance x Life Art Salon執行長/創辦人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2-04 15:06:10
♠️經營、徵才理念分享 最近面試滿多的 但我先突破一下盲腸先以一個設計師切入點 來分享一下關於保底這件事 假設在意的是永久保底或者保底2萬5保底4萬等等那其實很容易 時間到了就換一個保底的地方 保底是輕鬆能得到的 但這樣真的是自己要的嗎 應該追求的是如何突破 這個既有的保障與框架 還有想要再怎樣的...
-
如何應付沒禮貌的人 在 PanSci 泛科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2-05 20:00:10伯父:「雅婷啊!你現在在哪裡工作啊?薪水多少?今年年終領很多吼?!」
阿姨:「智傑啊!有沒有女朋友?什麼時候要畢業啊?」
舅公:「欣怡啊!什麼時候要結婚生小孩啊?」
#拜年 總會遇上排山倒海而來的「#長輩式關心」,讓人尷尬到不行。想逃避又怕自己失禮、想直接句點又怕氣氛冷到谷底,只好露出 #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活像個不會說話的招財貓 XD 到底該怎麼辦啊啊啊啊啊啊!
這回邀請到我們的好夥伴──雞湯來了的子喬,和大家一起聊聊那些不可不知的拜年說話藝術!
🎙想了解更多關於雞湯來了的二三事?歡迎走這邊:https://chickensoupfamily.com/
🎙覺得拜年應對小撇步很實用嗎?完整版在此:https://lihi1.com/e1Y84
🎙沒錯我們有 podcast 啦:
Apple Podcasts:https://lihi1.com/wUjjC
Spotify:https://lihi1.com/CHZgM
Google Podcasts:https://lihi1.com/D4lyQ
SoundOn:https://sndn.link/pansci-9527
📚 多本好書、精彩書單、豐富書摘......
由泛科學與 30+ 出版夥伴共同策畫的 #願讀力與你同在 線上書展
歡迎科夥伴和我們一起讀.力.引.爆:https://pansci.asia/reader
💙 加入泛科學,輕鬆玩科學!快點擊連結,一起加入討論科學的行列:https://lihi1.com/R8uxm
如何應付沒禮貌的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我們的角度來看,誤解、衝突、性格差異,甚至是憤怒的口角,這些都不是愛情的殺手。自我辯護才是。
自我辯護,並不是那種我們在犯錯或跟伴侶對小事意見不合時,傾向使用的普遍自我辯護,例如誰忘了蓋沙拉醬的蓋子、誰忘記繳水費。這種常見的自我辯護,能暫時讓我們覺得自己並不笨拙、不無能,也不健忘。不過,真正會侵蝕婚姻的自我辯護,目的並不是維護我們的實質行為,而是極力維繫自我形象。
這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我是對的,你是錯的。」再來則是:「就算我是錯的,那真是遺憾,但這就是我。」(伴侶吵架)之所以無法找出解決方法,就是因為他們都在替根本的自我形象辯解。他們非常重視這些屬於自己的特質,而且不希望有所改變,或是認為這都是與生俱來的性格。他們不是在告訴對方:「關於那件事,我的記憶是對的,你的記憶是錯的。」而是:「我是對的那種人,而你是錯的那種人。因為你是錯的,所以無法欣賞我的優點。更蠢的是,你甚至認為我的優點是缺點。」
每段婚姻都是獨一無二的故事。但婚姻也跟所有故事一樣,都受制於伴侶雙方各自扭曲的認知和記憶。這些扭曲的認知與記憶,能維繫雙方各自對這段關係的認知和解讀。(雙方)正面臨婚姻金字塔中的關鍵抉擇時刻,面對「我愛此人」跟「此人行為讓我抓狂」所引發的失調,他們為了消除失調跨出的那一步,有可能讓他們感情更融洽或是令關係徹底破裂。
伴侶的瘋狂行徑會引出一些關鍵問題,而他們必須決定該如何回答這些問題:他/她之所以有這些行徑,是因為性格中有無法改變的缺點嗎?我能忍受這些行徑嗎?這些行為會構成離婚的原因嗎?有沒有辦法找到妥協的方式?雖然想起來根本是天方夜譚,但我有沒有可能從伴侶身上學到什麼、或改變自己的行事作風?
此外,他們也要決定該對自己的處事作風抱持何種觀點。打從出生就跟自己相處到現在,他們難免會覺得「自己的作風,理所當然,而且是無可避免的。在自我辯護的阻撓之下,伴侶都不會捫心自問:「我有沒有可能是錯的?我有沒有可能犯錯了?我有可能改變嗎?」
婚姻問題越積越多,雙方各自發展出一套內隱理論(當事人通常不知道自己心中有這些想法),並用這套理論來解釋對方是如何破壞婚姻的。一旦我們發展出內隱理論,確認偏誤就會出現,使我們無法看見其他不符合理論的證據。針對自己與其他人的行為表現,我們的內隱理論有兩種版本。
第一種是將原因歸咎於外在情況或環境:「銀行櫃員對我發火,因為她今天工作量太大。銀行人手不足,沒辦法應付排隊人潮。」或者我們會說那個人本身有問題:「銀行櫃員對我發火,因為她本來就很沒禮貌。」
然而,解釋自己的行為時,自我辯護則是讓我們對自己拍馬屁,我們將好的行為歸因於自己,將壞的行為推給外在情境。做出傷害別人的舉動時,我們很少會講:「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我性格殘忍、沒血沒淚。」我們通常都說:「我被激怒了,換作是別人也會這麼做」、「我別無選擇」,或是「對,我是說了一些惡毒的話,但那不是我的本性,因為我醉了」。
不過做出慷慨助人或英勇的行動時,我們很少會說自己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被煽動、喝醉、別無選擇,或是因為電話那頭的男子讓我萌生罪惡感,所以才捐錢給慈善團體。我們之所以有這些善舉,是因為本來就很慷慨熱心。
感情融洽的伴侶會把這種寬以待己的模式,延伸應用在另一半身上。他們會原諒對方的過失,認為這些過失是外在因素所致,並且肯定對方體貼細心的舉動。假如對方做了一些未經深思的舉動或顯得心情暴躁,另一方不會認為這是對方的錯,而是情境所致:「他現在真的壓力很大,好可憐」、「我可以理解她為何對我發脾氣」、「她這幾天剛好背痛」。不過,假如其中一方做了特別貼心溫暖的事,另一方就會歸咎於伴侶天生的善良本質與溫柔性格。老婆可能會說:「親愛的老公無緣無故送我花,他真的是最貼心的男人。」
看待另一半時,幸福的伴侶總會往好處想,但感情不睦的伴侶則徹底相反。假如另一半做了什麼體貼的事,那都是因為一時僥倖或情勢所逼:「他是買花給我沒錯,但那都是因為他同事買給他們的老婆。」假如另一半做了什麼粗心或煩人的事,那就是性格缺陷使然:「她對我大發脾氣,因為她本來就是個賤人。」
內隱理論會造成強大的後續效應,因為除了影響各個面向之外,內隱理論會影響伴侶吵架的方式,甚至主導伴侶爭執的目的。假如爭執的前提是雙方仍是好人,只是做了件錯誤但可導正的事,或因為在一時情勢所逼之下做了一些蠢事,那一切都還有修正和妥協的希望。不過這裡也一樣,感情不睦的伴侶會顛倒這項前提。
為雙方都是自我辯護專家,大家都把對方不願改變的原因歸咎於人格缺陷,卻將自己不願改變的原因解讀成性格優點。如果他們不想承認自己錯了,或是不願調整造成另一半困擾或不快的習慣,他們會說:「我也沒辦法。我生氣的時候,講話本來就比較大聲,我就是這樣。」
大聲抗議說「我就是這樣!」的人,其實很少將這種寬以待己,的自我辯護用在伴侶身上。反之,他或她有可能將這種說法,轉換成令人惱火的侮辱:「你就是這樣,跟你媽一模一樣!」通常這種評論指的不是你媽精湛的烘焙技巧或跳探戈的才華。這種說法指的是你遺傳到你媽,而且已經改不了、無可救藥了。當人感到自己無法改變任何事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受到不公平的指控,就像被批評身高太矮或雀斑太多一樣。
社會心理學家朱鄧尼發現,比起因為你做的事情被批評,因為你是個什麼樣的人而受批評,會引發更深刻的羞恥和無助感,讓人想躲起來或消失。遭受批評而感到羞恥的人,因為無處可躲,也擺脫不了那股凄凉的羞辱感,導致他或她往往會憤怒反擊:「你讓我覺得自己做了一件罪無可赦的事,因為我很惡劣、很無能。但我根本不覺得自己有這麼糟糕又沒用,你才該因為羞辱我而被指責。」
等到爭執演變成羞辱和責備時,爭吵的根本目的就變了。雙方已經不是在努力解決問題,或是試著讓另一方改變他或她的行為。吵架的目的只是要傷害、侮辱、訓斥對方。這就是為什麼羞辱會讓人再次以更激烈的方式自我辯護,拒絕與對方妥協,並引發關係中最具殺傷力的情緒:輕視。
▫️▫️▫️▫️▫️▫️
本文摘修自社會心理學經典書籍《錯不在我:為什麼我們會替愚蠢的信念、錯誤的決定和傷人的言行辯解?》,作者卡蘿.塔芙瑞斯(Carol Tavris)與艾略特.亞隆森(Elliot Aronson)兩人皆為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本書不談艱澀難懂的心理學理論,而是從豐富多元的案例故事著手,幫助讀者了解,只要意識到自身偏誤、了解偏見的運作模式,並集中注意力在自己的心理機制缺陷上,我們就能發揮更多力量來控制認知偏誤,更聰明的決策、思考、看待世界。本次好書由 大牌出版‧出版大牌 發行。
閱讀紙本書 https://reurl.cc/43alYY
翻翻電子書 https://reurl.cc/q1gpaR
如何應付沒禮貌的人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恭喜
張淑惠抽中《女孩與性:好想告訴妳,卻不知道怎麼開口的事》乙本。請於2021年9月18日前傳訊息提供地址姓名電話給本專頁彙整,如未如期回覆,視同放棄。謝謝您!
女孩與性,了解自己比只能當工具人重要
結婚前,偶爾會有長輩或是前輩聊到夫妻生活。她們總是說「那件事」都是因為先生有需求才會配合,自己覺得沒甚麼意思。
我的行為比思想還保守,也沒辦法理解她們對「那件事」的想法是否是真的。
結婚快十八年的現在,我偶爾會想,當初她們說那些話,到底是騙我的?還是她們沒有真正的達到完整的兩性交流呢?
最近在看《女孩與性:好想告訴妳,卻不知道怎麼開口的事》這本書,我想我比較可以理解以前長輩們的處境和困境了!
早期大多是相親結婚,夫妻在先有肉體關係後也許才慢慢培養情愛關係。因為沒有避孕觀念,往往在肉體關係不久後就懷孕生子,甚至孩子是生完一個再來一個。在結婚一年後可能就從夫妻生活變成養兒育女的生活,女人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心力去分辨,除了妻子或母親之外,自己身為女人的想法與感受,而在忙碌的角色扮演中失去了自己。
傳統女人在親密關係中,像是一個傳宗接代或是讓男人洩慾的工具人。妳也是這樣的女人嗎?
從小到大,因為擁有一身被人稱讚漂亮的皮相,讓我備受關注和禮遇,但愈長大,也遇到愈多的騷擾和排擠。年輕時候的我,覺得女人的美麗像是藝術品,但女人卻不是物品,而且我沒有足夠的智慧去應付或反擊不禮貌的對待和追求,只會選擇逃避或是把自己藏起來。
但在親密關係的發展上,我跟先生算是很幸運的人,因為我們兩個歷經了十年的初戀才走入婚姻。從情愛關係開始,雖然相處的過程中難免爭吵與衝突,但也在愈來愈會溝通與包容下,慢慢的走向了身心的協調與一致,滿足了親密關係的需求。
以前人沒有機會談情說愛就先從婚姻開始,現在的人呢?為什麼這麼多經由自由戀愛結婚的人,在婚姻經營不久後就會選擇離婚呢?到底他們的情愛關係或是肉體關係出了什麼問題呢?才沒有發展成穩固兩人或家庭的親密關密呢?
西風東漸,現代的孩子性觀念甚至性接觸愈來愈開放,父母都有跟孩子聊過怎麼保護自己和他人嗎?
家長想保護成長中的女兒,不能只靠法律和道德,還需要女孩們有知識和危機意識。
當女孩們在展現自己的青春和美麗時,是否有排除危險和保護自己安全的能力呢?這需要學習的。
女孩很容易把自己對愛的幻想,混淆成對男孩滿足「性的追求」,以為男孩要,而女孩給,就是愛的連結,這根本就是平行時空的兩種思維。
在《女孩與性》這本書中提到「因為青少年間勾搭文化的流行,提供可靠的管道讓男生發洩,竟也變成了女生的責任」。在青少年的性接觸中,女生好像要負責煞車。但她的界線,卻常常變成男生想要突破的防線,這樣的攻守心態,真的健康與安全嗎?
在美國文化中,勾搭行為的發生,往往有著酒精的催化,這表示年輕人不僅是藉酒壯膽,也藉酒推卸自己要照顧好自己身體的責任嗎?
很多事不是要等到有不好的結果發生後才來補救。當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期,對性的好奇與衝動是一種物種想要繁衍的本能,父母應該可以選擇陪孩子一起想一想、聊一聊,如何建立自己的情愛關係?
當青春期的孩子,還不了解自己對情愛的需求和喜好前,卻因為好奇的性接觸而讓肉體關係先於情愛關係時,孩子有足夠的知識和智慧去承擔風險嗎?這樣對他日後發展親密關係的走向時,是健康的經歷嗎?
如果孩子只是從朋友間、網路上自己去搜尋與解讀,可能會掉入不可測的風險之中。買本好書來跟孩子一起解析,如何開始從了解自己來建立屬於自己的親密關係吧!
這次#高寶書版,提供一本贈書給本粉絲專頁的讀者抽獎,只要完成下列三步驟,就可以參加抽獎唷﹗
1、追蹤本粉絲專頁#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
2、在本篇貼文按讚留言:#我想讀《女孩與性:好想告訴妳,卻不知道怎麼開口的事》,因為......。
3、分享本篇貼文,分享貼文要記得設定公開唷﹗
#活動即日起開始至2021年9月15日24:00時止
#2021年9月16日會在本貼文處公布得獎名單
#得獎者請於2021年9月18日前傳訊息提供地址姓名電話給本專頁彙整,如未如期回覆,視同放棄。
#得獎者書籍會由#高寶書版一併寄出
#以台澎金馬讀者為限
購書連結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0074?sloc=main
很喜歡書後提到的「親密正義」。在親密關係中,女性不應該只是扮演讓男性歡愉的工具人角色,而是藉由對自己的了解和需求出發,在親密關係中發展出互惠共利的交流,才可以享受做自己,也讓親密伴侶跟妳可以真的滿足彼此。
親密關係,是幸福人生的基石。從小時候的子女和父母的關係做起,到孩子進入青春期成長慢慢要建立屬於自己的親密關係,父母不需要干涉,但也不可以讓孩子在懵懂無知下自己亂嘗試。
我們所做的每一個決定,不是交出權力,就是得到權力,父母在把孩子人生的權力交付給他時,也需要讓他有足夠的智慧和知識去做選擇和承擔後果,才不會讓親子陷入悔不當初的困境。讓孩子有健康與負責的知識和能力,是對孩子必要的協助與保護。
如何應付沒禮貌的人 在 世界級上班族 繪美理Emil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轉眼已經在家工作了快要一年半,這一年最大的變化,算是工作上企業內部改組,從倫敦團隊換到南美團隊,開始了南美,亞洲,歐洲遠端三個時區工作的新型態,從一開始遠端接新團隊沒日沒夜的初期,到漸入佳境團隊找到秩序。當時我一個外國人加入團隊,全組員還是習慣用西班牙文開會,因為我一個人得改成英文會議,其中一個組員不會說英文,私底下,我一直用翻譯器跟他溝通,他因此去報名了英文班,而我開始了西班牙文學習,到現在我們已經可以西班牙文和英文交岔的溝通,他也成為我最有信賴有幹勁的組員之一,我也可以不漏看任何重要的西班牙文郵件,當時真是血淚誰人知。
上周的遠端展會告一段落,看著微信上百個好友邀請和未知的訊息,接下來這周也得抓緊亞洲時間開始審查,作為B2B的剛需食品供應商,和以前貿易商腳色互換,每天都有未知的國企訊息或是中國公司所有人或獨立貿易商,希望開始合作關係。
如果一天收到十個需求通知,每間公司花二十分鐘談話,一天三小時就不見了。
如何在時間有限的狀況一下,開發長期可以值得經營投資的客戶?
想到去年剛入南美銷售組時,中國客戶開心了,終於有個小姐姐會說中文(其實不小了),在注意力時間稀缺的狀態下,每天都有接不完的電話,不熟人會裝熟,噓寒問暖,一開始還會很禮貌的陪聊幾句,但是人數太多時再應付不完。有些一開始吹捧自己採購量多少,跟多少工廠有直接合作,一開始還認真每個代表安排時間詳談,然而中國市場太大,姊姊時間有限。從一開始來者不拒,用心了解,到現在不要多說,名片和公司營業登記先來,先初步徵信後再來討論。推薦和中國公司有做生意的可以使用天眼查,股權架構關聯,訴訟訊息,勞務糾紛,註冊資金,看過以後再來討論。有中國經驗的前輩,也請補充說明~
幾個月在家工作,從初期沒有劃清界線,三個時區日夜顛倒的狀況,轉換到現在可以生活平衡,終於有點心得。(國際業務篇)
✅70/30法則,把最重要的70%時間,放在30%的重要客戶上。(業務工作得不斷提醒自己,不要被新來的給打亂步調)
✅每天固定時間開始,打造自己的儀式感。(晨跑或早晨冥想都很棒,甚至是一杯咖啡)
✅舒適的工作環境可以事倍功半。(我剛開始還用著小筆電,沒多久申請了WFH津貼,桌子,螢幕及鍵盤滑鼠印表機文具等等)電競椅也買下去,有利器真的事半功倍,心情也好很多。
✅再忙也要記得定時定量用餐,周末將一周食品買齊備餐,周間工作效率倍增。
(在家真的很容易花太多時間在廚房,要注意)
✅事情分輕重緩急,每天早上設定必辦事項。
有緊急事件需要專注完成的時候,設定三十分鐘為單位設鬧鈴和外界切斷聯繫,時間過後確認訊息後繼續開始。(我的狀況總有接不完的訊息和電話)。
✅設定工作開始和結束時間,在家的自由度大了,很容易分心,不知不覺沒效率加班到很晚,是在家工作的痛點,永遠沒有停的一刻。(超過一定時間不要看手機,這一點強迫正如我也在持續克制中。)
✅和不同時區的工作夥伴說清楚,自己的固定時間表,有需要對方完成的事項,在第一時間通知對方,給對方充裕的時間,不要逼死自己也放過別人。
✅休假的時候就徹底休假吧,不要放假在家還一直回工作郵件電話,世界沒有你還是會照常運轉。累死自己沒了健康可是誰也賠不了。
✅給自己安排線上社交以及學習,就算沒有實體線下,線上的活動讓你無國界,走遍全世界。親朋好友不用以往的舟車勞頓,也可以一起視訊晚餐下午茶,一起料理開起來。
✅遇到低潮的時候找尋協助,不管是一個人或是一家人,面對和以往生活型態不同的轉變下都是很大的挑戰,不要責怪自己,要崩潰也很正常,找個可以信賴的人或同溫層或是心理協助機構聊聊。
這一年半的得多於失,沒想到自己一個獨居者的狀態,從工作秩序一團亂到現在線上認識新朋友,也可以這樣走過來,你一定也可以~❤️❤️
大家有甚麼在家工作或國際業務的小撇步嗎? ✋🏼
歡迎分享~
#照片是今天和線上網友見面
在英國已經開放室內用餐的今天,大家還是頂著大雨選擇戶外用餐,餐廳經過這一波疫情,現在戶外用餐環境也越來越好,遮雨棚,戶外暖爐和毛毯都是必備~ 雨天戶外用餐也很浪漫。
簡單午餐搭杯酒,100英鎊約4000台幣,一年半在家工作,真的省了不少外食用餐的費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