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如何判斷月經結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如何判斷月經結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如何判斷月經結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如何判斷月經結束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林薇Vivi,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關於此次因應疫情的緊急專案,那些想記下來的工作小事。​ /​ ​ 「終於可以自由使用,不用撐到快不行了才換。」​ ​ 星期五的白天,我與團隊夥伴原本正結束統計這一期固定要服務的,全台青少女個案人數與資料,同時也開始聯繫包裝物資的場地、防疫注意事項與配送程序,並且一邊整理著社工回饋的個案狀況。​ ​ ...

如何判斷月經結束 在 林薇 Vivi Lin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31 04:00:00

疫情之下,那些想記下來的日常。 /  「終於可以自由使用,不用撐到快不行了才換。」  上星期五的白天,我與團隊夥伴原本正結束統計這一期固定要服務的,全台青少女個案人數與資料,同時也開始聯繫包裝物資的場地、防疫注意事項與配送程序,並且一邊整理著社工回饋的個案狀況。  此時夥伴突然傳給我一...

如何判斷月經結束 在 重量訓練/增肌/減脂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4 16:13:10

🙆月經3. 你排卵嗎?有PCOS嗎? . 你問「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排卵?」有以下身體的反應可以察覺: 1. 體溫:人家說的「基礎體溫Basal Body Temperature」,早上醒了但還未離開棉被與床的時候就要測量!基礎體溫可以偵測黃體素,黃體素對身體有很多影響,體溫上升是其一。譬如排卵前的體...

  • 如何判斷月經結束 在 林薇Viv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23 21:00:08
    有 1,143 人按讚

    關於此次因應疫情的緊急專案,那些想記下來的工作小事。​
    /​

    「終於可以自由使用,不用撐到快不行了才換。」​

    星期五的白天,我與團隊夥伴原本正結束統計這一期固定要服務的,全台青少女個案人數與資料,同時也開始聯繫包裝物資的場地、防疫注意事項與配送程序,並且一邊整理著社工回饋的個案狀況。​

    此時夥伴突然傳給我一則訊息說,「我好想哭」。​
    在收到訊息的當下,我沒有辦法馬上判斷,這是感動的想哭,還是難過的想哭,只能帶著擔心又焦慮的心情點開訊息與下方回饋表單的連結。​

    在表單上我看到的,是與我們協力的社工,在個案領取到生理用品物資與月經教育簡易版資訊後,持續追蹤著個案生活狀況的改變,並收到個案告訴他,​
    「終於可以自由使用衛生棉,不用撐到快不行了才換。」​
    「現在都不用再擔心還要留給媽媽、妹妹、或陷入沒有東西可以用的窘況了。」​
    「終於不用每次都要跟大姐拿錢,心理壓力很大,又都不敢用得太多。」​
    這一個又一個,雖然微小,但真真實實的改變。​

    看到這裡,我眼角的淚水,跟夥伴訊息中的狀況一樣,就快忍不住,滑落下來了。​
    這正是我們希望可以發生的事情,也正是我們每天每天工作,最最希望可以一步一步出現的改變。雖然都還很小,雖然要走的路還很長,但真的,這些話給了我們好多信心,我們知道,自己還可以再多做好多好多事情。​
    ·​

    「疫情讓許多孩子沒辦法過來據點,我們很擔心他們的狀況。」​

    然而感動的淚水並沒有持續太久,疫情延燒的速度,也快得將我們迅速從溫馨的氛圍中,抽離回現場——新的一場挑戰開始了。​

    社工與助人工作者們告訴我們,很多課後據點或是中心,因為疫情影響,現在都無法開放,許多以往可以提供的社福照護也被迫暫停。此時不僅孩子們的狀況比以往都令人感到憂心,他們的家長或家中照顧者,也因為疫情影響,收入銳減、失去工作機會,如果疫情繼續下去,不只房租堪憂,家中原先就拮据的經濟狀況,更會讓添購民生用品的經費完全不足。​

    正如我們平常服務的個案所說,當家中可以使用的錢就這麼多,要買食物、水,還有好多好多不可或缺的東西,衛生棉、生理用品,可以省著用,就省著用,一天用一片、兩片,還可以用就好了。生理用品,雖然必需,雖然無法正常更換容易造成長期的身心健康影響,但在危急的當下,確實常常都會成為第一個被犧牲掉的必需品。​

    於是團隊隨即開始集思廣益,思考該如何是好,也馬上聯繫這段時間一直在疫情熱區協助連結資源的立青一同商討方法。​
    300份物資包的計畫,便在緊急之中誕生了。​
    ·​

    「許多物資陸續送出,但,生理用品呢?」​

    許多人會疑惑,不是已經有很多物資進到熱區了,怎麼會突然提到衛生棉?​
    但現實情況是,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第一時間很直觀地會想到食物、水等維生不得缺少的物資,甚至是助人工作者需要的防護用具。然而,針對不同生理差異,其實也會有不同需求,也會有誠如生理用品這樣的必需品、月經這類過往較少被提及被想到的隱性需求,在危難當中存在著,需要我們一同納入考量範圍中。​

    因為疫情雖然讓很多的日常事務停止了,但月經,還是會來報到。​

    而就在我們如火如荼開始各方聯繫,一面採購,一面聯繫社工、機構,一面確定個案狀況,一面回覆讓我們感動到邊哭邊整理資料的支持者時,我們收到了平時就有在合作的,疫情熱區的工作者與我們聯繫,就在我們也正好要傳申請資訊給他的同時。​

    「我們今天晚上才正好在愁說物資裡面都沒有生理用品,你們就出現了!」​
    「我們想說平時就有服務你們的青少女個案,家中一定也有姊姊、媽媽需要!」​

    有時社區網絡裡的互助,真的就是如此,疫情之下更顯堅定。​
    這陣子我們也看到好多長期在中正萬華的一線工作者,像是 #人生百味、#芒草心、#社區實踐協會,還有. #最萬能的方里長,以及長期陪伴高風險高關懷青少年的 #逆風劇團、協助 #娛樂公關工作者的工會,不眠不休的在最危急的時刻,小心維護著,這個我們一直在努力建構的,不排除人的社會。​

    其實,此時此刻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的,真的很多。

    有時真的很謝謝每一個在社會安全網中,沒有放棄的工作者,因為大家長期合作,一起合力,才有機會讓我們的社會裡,那些不小心掉落的靈魂,也能一個一個被溫柔接住。​

    ·​

    此時此刻的小紅帽,正努力的在盤點好所有經期用品物資包的需求、物資與物流。​
    謝謝所有在第一時間就湧進協助的各界好友們,因為有你們,我們才能如此專注於服務上,讓需要物資的個案,得以在疫情下,不因與生俱來、無法選擇的生理現象,而深陷泥淖,也才能讓月經貧窮,不再成為不被看見的隱憂與傷痛。​

    我們的社會有很多縫隙,有些身在前方,容易被看見,有些不然。​
    光不一定都能那麼快照得進去每一個縫隙中,但慢慢來,一步一步來,總會有光,可以照亮每一個微小的縫隙,總會有人可以伸手擁抱,也總會有人能被接住。​

    團結抗疫,這一次,因為有大家,我們會一起撐過去。​

    *圖為先前 小紅帽Little Red Hood 包物資時的工作照,非此次*

  • 如何判斷月經結束 在 吳海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1-15 20:58:51
    有 1,341 人按讚

    以下是我影片內容的簡單總結:

    1. 歡呼聲不是真音
    2. 歡呼聲連接到講話的聲音不代表音色連貫
    3. 歡呼聲連接到講話的聲音不代表音域拓寬
    4. 林俊傑的高音不是歡呼聲
    5. Adele聲帶受傷不是因為唱假音
    6. Adele的混聲比某老師和她的學生都要好
    7. 發聲技巧好不一定代表聲帶不會受傷

    -
    以下是嘎老師回復的簡單總結:


    1. 混聲區不是一種音色
    2. 真假音是一種音色描述
    3. 我有很多學生從歡呼聲慢慢練到了扎實的高音
    4. 小賴跟我學了三個月高音唱得很好
    5. Adele受傷沒人能百分百確定原因
    6. 我對混聲的定義不一樣
    7. 我對事不對人
    8. 我們非常在乎教學品質
    9. 我要辦講座


    =======分割線=======

    還沒有看過嘎老師完整回復的朋友,建議先到影片的留言區去看一下,再回來看我的回復哦。好的,以下是我的詳細回復:


    1. Email我有收到,也有回復,我有詢問對方需要「當面交流」的內容會是什麼,為的是避免特別約了個時間出來碰面之後,結果聊的全都是雞湯,不過讀完回復之後,嗯... 我的想法是正確的。
    
-
    2. “不希望造成在公開平台好像是在吵架、對立的感覺”,我完全可以理解,不過好奇問一下,如果這一大篇的回復,您直接email給我的話,會不會更「私下」一點呢?不過沒關係,公開的我也可以接受,畢竟這次是為了粉絲,怎麼能讓粉絲失望呢?懂的。



    只是我個人有個小小的建議啦,就是... 這段話啊,你們選在我的影片下面表態,會不會... 稍微... 有那麼一點... 表錯情呢?因為... 這裡好像沒幾個喜歡妳的粉絲?我覺得啦,還不如直接轉發我的影片,然後再把這段話打在上面,這樣,您的粉絲又可以看到,而且還能達到教學效果,一舉兩得。你們覺得呢?

    -
    3. “我認爲歌唱教學的觀念或方法到今天都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這句話本身不就是一個「明確的觀念」嗎?所以當您言之鑿鑿地說:「唱歌的最高指導原則,就是唱歌要跟講話一樣」的時候,您不是在說一個明確的觀念?還有當您一臉誠懇地說:「正確的唱法應該是這樣」,然後示範給別人聽的時候,難道不是在給出一個「明確的方法」?



    您在影片或上課的時候,在針對某一個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法」的時候,難道不是基於您對於這個問題,是有一個「事實層面」的,「明確的」理解,您「才」有信心那樣子告訴學生嗎?那不然您是基於什麼在教學的呢?



    而且現在也沒有人要討論,「教•學•觀•念」,這個如此“宏~大~”的題目,到底要「應該」怎樣「明確」的定義吧?我認為我影片的訊息蠻簡單的,就是... you facts are WRONG。Period。


    
就算市面上每個人說的不一樣,教的也不一樣,so...? 在這堆「不一樣」的說法和教法裡面,你不可否認,有的好,有的差,有的吹牛頂呱呱,吧?所以你不能簡單說句“沒有明確的答案”,就想要試圖把「事實」與「非事實」之間的界限模糊掉啊。拒絕承認這件事情,是故意把房間裡面的大象視而不見而已。市場上的百家爭鳴,不應該是一個人可以隨意胡編濫造的藉口吧?大家覺得呢?

    -
    4. “所以關於海文老師影片裡的想法我們完全尊重” Well,no...! 我如果說得不對,你們又怎麼能尊重呢?不對的事情怎麼能被尊重呢?大家應該要尊重的是事實,我如果說的不符合事實,大家是不應該尊重的,同樣的標準放在您的身上也是如此。

    -
    5. “在我的頻道裡所說的「混聲區」 並不是一般坊間所認知的是一種「音色」,我所說的混聲區是一個「音高的範圍」” 簡單翻譯一下就是,林俊傑的歌之所以難唱,是因為他的key定得比較高。Well... thank you very much, 這個信息量有點大,大到我突然間都不知道要回什麼了。

    

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哦,就是... 有人在問,為什麼在游泳池裡面游泳還蠻順的,可是到海裡的時候就完全沒有辦法呢?請問這要怎麼解決?回答:「因為海裡面浪比較大。」驚不驚喜?意不意外?有沒有頓時覺得原來如此的感覺?

    

您說“不是一般『坊間』所認知的是一種「音色」” 看來要想法跟您一致的,才能算得上是「名門正派」,想法跟您不一致的,就都是「一般坊間」。好吧,那我接受我就是一般坊間。不過我們還是來看看您影片裡面的原話是怎麼說的吧。



    您說:「通常大部分的人會把聲音分成真音和假音,是因為這兩種『音色』非常明顯的不一樣。唱高音的時候和唱低音的時候『音色』一樣扎實的是真音,而和唱低音的時候『音色』有明顯不同,聲音比較虛、氣音比較多的是假音,如果唱歌的時候有聽到這兩種『音色』切換,坊間會說這叫做『真假音轉換』」1:37



    接著您在2:19的時候說:「當你混聲區混得好的時候,事實上你從高音到低音,或是從低音到高音的時候,不會聽到中間有聲音的轉換,而會是連貫的同一個『音色』,因此,也不會聽到有所謂的“真假音轉換”才對。所以其實真假音轉換(也就是坊間說的兩種『音色』的切換),是在你混聲區(某一個音高範圍)還沒有練好的時候才會出現的現象,當你混聲區(某一個音高範圍)練得好的時候,你從胸聲區經過混聲區一直到頭聲區,聽起來都會是同樣的一個『音色』。也就是聽起來都是『真音』。」

這不是很明顯就是在講音色嗎?還是我的理解有什麼問題?

    即便你影片不是在講音色,and then? 跟我影片說的有什麼關係?歡呼聲不是真音啊。林俊傑的高音也不是歡呼聲啊。歡呼聲能連接到講話的聲音,不代表你的音域就真的拓寬了啊,也不代表你就能因此唱出像林俊傑那樣扎實而有力度的高音啊。嗯?你的這個說明到底釐清了什麼?我是有看沒有懂誒。



    再來,當你說一個人的「混聲區」混得好的時候,不就已經預設了一種「音色的結果」了嗎?你不就已經預設了一個人的「聲音」必須要在「混聲區」這個「音高範圍」裡面,符合特定的規範,才會有「音色」的連貫性可言不是嗎?你現在又怎麼能偷換概念說,當你在說「混聲區」的時候,你其實沒有在特定形容任何一種音色呢?

    你在示範「頭聲區」的時候,不也有明確說明,必須是「這個聲音」,而不能是「那個聲音」嗎?所以你說的那三個「聲區」,事實上在你心中就是有一個標準模樣的啊,如果沒有你提出來幹嘛呢?既然每個「聲區」都有著它各自標準的模樣的話,那就代表當你提起任何一個聲區的時候,you’re also implying a tonal quality。這個邏輯沒有問題吧?



    那你現在又想要改變說法說,當你在說「混聲區」的時候,你完全沒有在隱射任何一種技巧,也沒有在預設任何一種聲音的結果,純粹就是為了方便形容E4~G4而提出來的?Seriously? 這不但沒有回應到我在影片裡面所反對的任何一個點,你還在這些原本就很複雜的概念上面,多加了一項需要另外特別解釋的東西,你是覺得你的學生還不夠懵逼嗎?

    -
    6. “在我的頻道裡我說的「真假音」並不是一般坊間所認知的這部分,其實在我關於真假音的下集影片就有說明,我所說的真音和假音代表的不是低音和高音,他是一種音色的描述”


    
一、坊間的認知什麼時候又變成真假音是低音和高音了?您在第一集不是才剛說完,坊間對於真假音的理解,是兩種『音色』的切換嗎?這自我打臉的速度會不會來得有點太快啊?二、您在第二集裡面對於假音音色的描述跟示範,跟坊間的認知有任何差別嗎?我想唯一的認知差別就是,您認為您的歡呼聲不是假音,我們認為您的歡呼聲也是假音。But even though... what’s your point?

    -
    7. “關於無法從歡呼的聲音練出林俊傑的聲音:事實上我的學生非常多人都是從歡呼的聲音一步一步練到扎實的高音(類似林俊傑的高音)”

    

歐嗚~!!! We would LOVE to see them!!! 大家應該會很想知道,這個非常多人是有多多人。大家也應該會非常的想要看一下,這些人能夠給我們這些來自坊間的人來示範一下,他們是怎麼樣用歡呼聲來唱出林俊傑的那種扎實的高音來的。我第一個敲碗,趕快!! 


    再來,你說這句話本身就是在偷換概念。我影片說的是你就算可以做到像我示範的那種聲區連接,(從歡呼聲連接到低音),你依然沒有辦法唱出林俊傑那種扎實而且有力度的高音來的,因為兩者是完全不一樣的「發聲方式」。現在你把概念偷換成是,有人曾經從A一步一步慢慢練到B過。咦?這不是廢話嗎?按照你的這個說法,A可以是任何一種發聲方式不是嗎?A可以是用力喊到破音啊。然後一步一步從破音開始,慢慢練著練著高音就上去了,難道我可以說,你只要可以做到把聲音喊破,你就可以唱出扎實而且有力道的高音來嗎?這不是扯淡扯大了嗎老師?這不叫釐清概念吧?



    況且,學生真正想要知道的是,歡呼聲跟扎實的高音之間的direct correlation到底是什麼,到底是什麼cause扎實高音這個effect的,而你的回答是你曾經有學生從音色A練到音色B過。(我都要中指推眉心了) 而且在你貼出來的那兩支影片裡面,你明明就是試圖想要讓人家以為,林俊傑那種扎實的高音的cause,是從歡呼聲連接到講話的聲音來的。This is exactly what I am refuting。拜託大家去看看小賴第一堂課的影片,看看他是在努力地想要把聲音唱得很像歡呼聲呢,還是他在努力的想要把聲音唱得不要像歡呼聲。

    -
    8. “而且如果很認真練的話,這個過程可以很快速,例如以下這個影片就是只花了3個月改造的聲音” 翻譯一下就是,「你們那些覺得我教的沒有用的,看看人家光花三個月就能夠練成這樣了,與其來質疑我,還不如質疑你們自己有沒有好好練。」我相信大家都是明事理的人,你們就自己品吧。



    最後,小賴,唱得真棒!我是真心認為的。而且只學了三個月,居然就能夠唱得比自己的老師要好那麼多,這是非常難得的人才。我想假如再多跟一些不同的老師精進一下教學方法的話,完全可以考慮自立門戶。我是誠心建議的,小賴你如果有看到的話,可以認真考慮一下,這一行需要天分,而你很有天分,而且我覺得你唱起來更像一位老師。

    -
    9. “事實上關於Adele的聲帶受損的原因,沒有人可以百分之百確定是因為什麼,只能「推斷」可能的原因,因為沒有人在他唱歌的時候一直照他聲帶的內視鏡” 



    你那也算不上是一種「推斷」啊,因為推斷是綜合考慮多方面疊加的事實,而做出的符合邏輯的推測,你那完全沒有。而且在我影片裡面所提出的資訊,一點都不難找,稍微google一下就有了。



    在您的影片裡面,當你提到影響聲帶健康之後立馬所提出的證明案例,就是Adele唱假音,接著就說人家聲帶受傷的事情了。老師,這不叫「推斷」,這叫特別為了證明自己 got a point,而刻意把人家的遭遇強加進去的。而且您影片製作的時間,又剛好是在Adele取消tour的那段時間,也是網路上一大堆“老師”正在熱烈討論她的技巧如何不好的那段時間。嗯... 我相信這應該只是個巧合而已啦,你應該真的沒有想過要蹭這個話題的熱度的意思,對吧?



    而且你說:“沒有人可以百分之百確定是因為什麼,因為沒有人在他唱歌的時候一直照他聲帶的內視鏡” 我來給大家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這種說法到底有多麼的不專業。



    一位廟祝李大媽,她很常到處跟別人說,女生月經來的時候去不要去拜拜,因為她的鄰居張大媽上個月中風住院了,就是因為張大媽去年二月,月經來的時候去拜拜了,結果就變這樣。直到張大媽的老公出來說,張大媽原本就有三高,而且很常熬夜打麻將,而且還有抽煙喝酒吃宵夜的習慣。然後有人把這些拿去問李大媽,李大媽就說:「我也只是推測而已啦!畢竟也沒有人可以百分之百的確定,她到底是什麼原因中風的啊!所以她還是有可能是因為拜拜啊!」驚不驚喜?意不意外?有沒有頓時覺得原來如此的感覺?



    世界上沒有多少事情是要等到百分之百的確定之後,再來下判斷的。你每天出門之前,有百分之百的確定你不會被車撞死才出門的嗎?而且Adele的遭遇,你根本不需要百分之百的確定,你只要動動手指,稍微google一下,你基本上就可以99%的確定,你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
    10. “關於Adele混聲沒練好:首先這邊海文老師的「混聲」跟我的定義不太一樣(上面影片趕快複習一下)同一個音高本來就會有輕柔或扎實的唱法,完全取決於個人的選擇,所以我影片裡說的只是Adele習慣「選擇」唱假音”

    

你影片的原話是這麼說的:「在2011年她已經因為聲帶長息肉動過一次手術了,在上個月也就是2017年7月,她又因為聲帶受損不得不取消她的演唱會,(關鍵字)『因為』她太習慣遇到高音的時候唱假音了」老師,這跟您在這邊的說法是完全是兩回事餒?而且您說的“太習慣遇到高音的時候唱假音”,很明顯是在呼應你前面提出的第一個點,“一遇到混聲區就都唱假音,混聲區會建立不起來”。跟您現在說的,“同一個音高本來就會有輕柔或扎實的唱法,完全取決於個人的選擇” 根本是兩個版本誒。

    再者,你不是說「混聲區」只是一個特定的「音高的範圍」而已嗎?如果當你說「混聲區」的時候,你只不過是在說「(女)A4~C5」而已,你完全沒有預設某種唱法或音色的話,又何來「建立」混聲區一說呢?

    -
    11. “關於說Adele應該怎麼唱:我的影片跟大家分享的觀點從來都不是為了要攻擊或抹黑任何一位歌手,只是出自跟大家分享怎麼比較好練,怎麼唱對你的演出或聲帶比較好,我是針對「事」而不是針對「人」”



    那我們再來看看你影片的原話是怎麼說的吧:「或是剛剛《Hello》原唱的唱法變成講話就是 (示範) ......嗯......是不是有股想賞我耳光的衝動呢?也就是說,如果你在講這些歌詞的時候不會有音色的轉換,那唱歌的時候這樣唱不是『很奇怪』嗎?所以你『應該』唱(示範)」

    你先說人家那樣很奇怪,然後再示範一個您認為「應該」的版本,然後現在又跳出來跟大家說,你那樣做是針對「事」而不是針對「人」?大家自己細品吧,看你們自己覺得,那樣是諷刺意味比較重,還是誠心分享的意味比較重。

    -
    12. “我認為大家都在各自為歌唱教學做努力,無論是不是「最對」的教學方式或觀念,學生能從中有所收穫才是最重要!” 翻譯一下就是,你有你教,我有我教,幹嘛糾正人家的錯誤?有些資訊不正確?不重要~ 示範不好聽?不重要~ 反正現在有人覺得我好,反正現在有人喜歡我,反正現在有人覺得跟我學獲益良多。好吧,也行,這點我反駁不了。

    -
    13. “如果後續我們又要繼續回應,這樣一來一往也會讓大家變成在關注我跟海文老師的互動,我還是希望大家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歌唱學習上。” 翻譯一下就是,大家不要再繼續關注這件事了,因為已經有很多人來問了,你們再繼續這樣關注下去,我的練習生都要來質疑我了。

    -
    14. 關於最後貼講座的事情啊,我是真的很好奇,這到底是老師您的idea呢?還是您的公關Joey的idea呢?還是你們全體員工在校完稿之後,上下一致的idea?To be honest? It’s a REALLY bad move。我完全可以理解你們想要扳回一城的感覺,但不要忽略了,這個視頻不但有很多同行的人有在關注,還有很多音樂圈的人也在關注,還有那些還在遲疑到底要相信你還是想我的其他民眾,也在關注你到底會怎麼回復。然而你們的這個舉動,徹底地消滅了那些人心中對您還存留的一絲尊重跟期望,也更徹底地加深了那些原本就沒有很喜歡你的人對你的分歧,更加地確定了他們心中對於你的想法是對的。It’s a lose-lose decision。

    
當我收到Joey的email的時候,我還跟我的朋友稱讚他說:「嗯!這個公關有點意思。」因為要是公開回應吧?有點小題大做,甚至還有可能會越描越黑。但要是不去回應吧?又有一大堆人在問。似乎最得體的處理方式,就是來找我私下解決。而我當時就有跟我朋友說:「你看,我如果去見面吧,哪怕觀念最後還是不合,一張合照加一行字,冰釋前嫌,那我第二支影片是不是力道就要縮小了?我如果不去見面吧,那他們就有可能拿email的事情出來回應說,他們其實很想跟我私下討教,只是我不願意而已。」你看,我猜對了吧?我只是沒有猜到這篇回復,會發表在我的第二支影片出來之前而已。





    好了,我的回復結束。

最後不得不說,Joey真是個人才,看來老師請你請對了。聽說前陣子有一批員工集體離職,但你沒有,看來,要嘛感情很好,要嘛待遇很好,希望嘎老師可以好好珍惜你。
    -
    #從前有個人我是吳海文

    #歌唱教學

    #歌唱迷思
    #嘎老師回應
    #回應嘎老師

  • 如何判斷月經結束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21 22:31:23
    有 2,610 人按讚

    一直以來我都很支持女性健身,除了四年前開始找教練訓練,也參加不少運動科學研習、自己也開始跟來自各地的教練分享孕期運動事項。
    只不過推廣至今,經常被問到,到底該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好教練?
    也有朋友反應,請了私人教練一年多,怎麼好像都沒進步?相反的,也有人和自己的教練默契十足,一起進化,甚至練著練著,自己也轉行變成教練。
    到底女性朋友該如何挑選適合的私人教練呢?靠運氣?緣分?還是專業證照和網路上的個人行銷?

    我先強調,不管性別、年齡,或健身目的為何,在我心中「好教練」的必備條件其實很多都相同,只是針對女性朋友,還是有些挑選的小細節可供大家參考。

    *** 自由重量安全有效但很考驗教練功力

    首先,我認為好的教練通常會以自由重量的訓練方式為主。

    因大多數自由重量的動作採直立,可同時訓練到呼吸法、核心力量、身體的動作控制,對應到日常生活需求也較實用,例如深蹲、硬舉都是多關節、大肌群、負重潛力高,因此不管妳想減脂增肌、強化體能、還是預防骨質疏鬆,都能同時達到,CP值很高。
    除了效率高,由於自由重量訓練更需個別化,比起只會教器械式訓練的教練,能指導自由重量的教練,功力通常也較深厚。
    因為自由重量的教學需更多耐心和細部觀察。比如深蹲時需注意膝蓋是否內夾、骨盆能否擺正,同時根據活動度和肌力調整動作的進退階。
    所以,如果有些教練跟妳說自由重量比較危險,女生得先從器材開始練,可能就要再想想,因為我認為重訓安不安全的關鍵在於教練的能力及用心,器材也沒有比較友善、安全。
    我看到很多好的教練,會針對學生的狀況循序漸進,從輕重量、甚至空槓、水管開始建立動作,並非一開始就上大重量。
    相反的我也觀察到不少教練常以口頭請學員「這個器材做幾組、那個器材推幾下」,就在一旁滑手機放空, 根本沒有幫學員看前顧後,忽略了許多健身房的器材都是國外進口,相對尺寸較大、握把較粗,嬌小的女生常有搆不到、握不到握把的情形,變成身體在配合器材,導致動作不標準發生代償。

    *****正確姿勢與運動習慣的養成比短期減脂重要

    好的教練,也不會喜歡設立短期目標,而是傾向安排能持續讓學生進步的長期計畫。
    訓練初期有些教練可能會為了留住妳,幫妳設下夢幻卻不切實際的目標,甚至違反職業規範,開飲食菜單,比如「三個月內減去八公斤」、搭配某種飲食法讓體脂從25%到20%等,但其實每個新手在剛開始接觸重訓時都會有「新手紅利期」,這個時候只要「有在練」,數據多少會進步。但太躁進的結果,反而容易讓身體壓力過大,,尤其女生,更可能因瘦太快導致賀爾蒙失調、月經大亂。
    所以,比起掛出改變inbody數據的保證,我認爲願意認真指導學生動作正確性、肌群有沒有用對力、希望培養妳自主訓練動機和習慣的教練更理想。畢竟運動是一輩子的事,並非短期改變體脂就結束的活動。

    當然訓練一定會遇到瓶頸,力不從心,這時妳可主動反應,觀察教練是否有適時調整課表、針對妳的弱項加強訓練。比如深蹲重量卡關,可能是核心不穩,有經驗的教練會利用腹部滾輪、縮短下蹲行程去補強,或是針對動作的細部做調整,而不是武斷地和妳說「女生本來就只能練到這樣」、「女生練這樣就夠了啦!」。

    反過來講,若妳練太兇、瀕臨過度訓練,有經驗的教練也知道幫妳踩剎車,安排減量期甚至主動要求妳停練,而不是一味的增加強度,忽略了恢復。

    教練本身是否有持續訓練進修,也很重要,因爲重量訓練絕非紙上談兵、也不是土法煉鋼,教學本身也需要科學佐證和實際練習相輔相成,才更容易解決學員訓練中遇到的問題,舉我自己為例,我的教練除了規律訓練外,我就注意到每個時期他都有新的教學技巧,有利於滾動式的修正我的姿勢和發力角度,課餘時間他會不斷鑽研新的運動科學,當我對課表安排有疑惑,他總能做出完整且合理的解釋,同時我也感受到他對教學的無限熱情,受到他的激勵我也不敢怠惰。

    **** 關鍵時刻不離不棄 一路陪妳練到生

    最後,回到我的專業,至今有太多科學研究顯示,孕期規律運動對母嬰都有好處,只不過孕期生理、身體結構、恢復都有不小的改變,指導起來得更花心思去觀察和調整,因此對女性來說,我覺得挑選教練還有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在懷孕這個關鍵時刻對妳不離不棄。

    我會建議女性朋友在挑選教練時可多問一句:「如果我懷孕了,你願意繼續指導我,為了陪我練到生,去熟悉孕期的改變、幫我安排適合的課表嗎?」如果教練的答案是否定的,那就要再三思囉!
    講了這麼多對教練的「要求」,最重要的還是得回到自身,畢竟規律且用心的上課,妳才能自己判斷教練好不好。如果自己上課都不規律、對課表討價還價,誤把教練當作陪聊天、打發時間的服務業,當然很難進步。因為人與人的相處都是互相,誠實的回報身體狀況、不懂就問,用溝通取代質疑,才能慢慢和教練建立好默契、一起變強壯。


    妳覺得好的教練條件有哪些呢?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