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好客相反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好客相反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好客相反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好客相反詞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潔媽和女兒一起浪跡天涯,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在別人的故事裡看到自己的夢想 在別人的生活裡羨慕那份遙不可及 . 那天跟米蟲聊天的時候,說到一個故事,一個朋友的女朋友是對岸的網紅,才剛開始經營自媒體初啼試聲就一炮而紅,很會製造話題、經營形象,但說穿了其實不過是”人設”+”套路”+”操作”與”帶風向”,螢幕前真誠的素人形象背後是多年媒體行銷的經驗。...

好客相反詞 在 HK Food Media《飲食男女》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3 09:28:01

撳Story睇更多! 詳情:http://bit.ly/2VEzD5g 社企餐廳一直致力輔助弱勢社群,其中銀杏館就積極推動長者就業,引來不少年輕人光顧支持。不過最近就有網民發文分享,早前到機構旗下餐廳「越老仔」食飯時,「有啲老人家侍應係咁撩啲食客講嘢,話啲後生攪亂香港,食個晏都背脊骨落!」記者就此...

好客相反詞 在 ??‍♀️疾走吃貨??‍♀️通通吃過??‍♀️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1 23:28:26

🔜Follow me for more🍴🥢(๑´ڡ`๑) tips 📮如果你都有食過又或者去左食,不妨comment⬇️話我知 . 廟街辣蟹 #旺角 #油麻地 #廟街 . 從未如此失望過,滿心歡喜去廟街試下同外國遊客一同感受節日氣氛,去左一間廟街辣蟹既店鋪,係出面睇佢地炒既菜式都幾似樣,就入左去試,...

  • 好客相反詞 在 潔媽和女兒一起浪跡天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05 18:11:30
    有 161 人按讚

    在別人的故事裡看到自己的夢想
    在別人的生活裡羨慕那份遙不可及
    .
    那天跟米蟲聊天的時候,說到一個故事,一個朋友的女朋友是對岸的網紅,才剛開始經營自媒體初啼試聲就一炮而紅,很會製造話題、經營形象,但說穿了其實不過是”人設”+”套路”+”操作”與”帶風向”,螢幕前真誠的素人形象背後是多年媒體行銷的經驗。
    .
    那些不明就裡的追捧者到底是打哪來的啊?有些明顯粗糙的套路竟然還有人會相信,我感到不可思議的對米蟲這麼說。
    米蟲回答我:大多數的人都是這樣啊,會自己幫她添加想像。(哇,這孩子開始會以人性為出發點來思考,想我自己20多歲的年紀大概都是以動物的本能來做反應吧。)
    於是畫面外成了無限美好的想像空間,畢竟我們都是讀著白雪公主的故事長大的,公主與王子的結局必定是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Happy ending,無一例外。(小時候讀童話故事、青少年看漫畫、青春期看瓊瑤小說,將這樣長大的孩子丟到現實社會中,會是怎麼樣的災難? 讓我想起為副不仁電影中,錢尼夫人跟副總統錢尼說過一句話:如果你不想女兒長大後成為silly girl,就不要用童話故事那一套混淆視聽來教育她)
    .
    思辨能力絕對不是長大後就自帶的功能。如果讓”殘酷的社會、現實的人類、看不透的虛僞來教,結果只有付出不忍卒睹的代價與說不出的心累,當然,世間沒有一定,有些人幸運一點,又有些人狠一點。如果自己不夠幸運也不夠狠,也別難過,這世界多的是跟你我一樣是芸芸眾生之一的同伴。得意時不用太驕傲,失意時也不用太喪志,誰的人生不是潮起潮落的波浪?
    .
    不用羨慕別人,世上哪有什麼女神? 只要是人,誰不是吃喝拉撒睡。
    不用追捧別人,人間哪有神? 人間只有那些吹噓自己,包裝自己,把自己神格化,試圖造就遙不可及的距離,讓人追星。
    .
    那個很會操作的故事到最後成了一篇:高學歷的職場美女贏家,想進一步塑造成人美心善來提升形象,所以亮出好多來自幫助流浪漢所寫的感謝狀。
    於是就有網民踢爆”一看就知道沒有真正接觸過流浪漢,哪個流浪漢這麼文青?
    連筷子都沒有了,還有筆?
    怎麼那些紙條比流浪漢的衣服還乾淨啊!
    .
    一時滔滔江浪,美女網紅的危機處理方式就是刪po文,聲淚俱下的說,其實她還有個小小孩要養,而且身患先天性心臟病,不能受刺激,因為這些事反覆入了急診,請大家饒過她,她只不過是想帶來些人世間的美好,自己的苦楚自己吞,但朋友間其實大家都知道,不久前美女網紅還去滑雪,平日也喜歡去攀岩,更酷的是”她還跳傘”,先天性心臟病患能高空跳傘嗎?
    .
    ///
    .
    有些人總喜歡打著宗教的名義來操控人心達成自己想要的目的,我並不是說人間沒有高僧,相反的我曾讀過些高僧的故事開悟的過程,令人感動到流淚不已的,一是蓮花生大士,二是六祖惠能,這些高僧與人間的距離何止千年! 偏偏世間總是少不了會唸幾句咒語,就覺得自己能渡化他人,念力無極限已達可以幫消災解厄,加持眾生。
    .
    有一次幫朋友買東西送去給她,她家裡剛好有客人就招呼我一起喝杯茶,那天搭電梯的時候被蚊子咬了包很癢,於是我用手抓了手背叮咬處,眼看已成紅腫一大包,席間有個60歲左右的男人,看到我用手抓癢,就跟我說: 你手伸出來,我用念力幫你止癢。
    .
    What the hell!!!!!我在心中大喊,這是打哪來的啊!!!但在朋友家裡,不好意思說出心裡的話,只好客氣的說: 謝謝你,不用了,我包包裡有止癢膏。
    .
    哈,這種人通常聽不懂拒絕,把宗教搞成直銷 (心中一嘆),竟說些奇怪的話:放心,我不是想摸妳的手,不然妳把手放在桌上。
    .
    一旁還有2男2女一起鼓譟著此男的”神蹟”,我很後悔坐下來喝這杯茶,對於生活上的往來關係,我總是沒法做到職場上的果斷,想說替朋友留個面子,我只好伸出手來放在桌面上,另一手結著金剛印,看你想幹嘛?
    .
    60歲的男人口裡振振有詞念著不知道什麼咒語,手掌攤開放在離我10公分的距離說是傳達念力,還一邊微微震動著,最後,問我”有效嗎”
    .
    我只想說”很好笑”!!!!!!
    .
    認識我的人一定沒有聽過我傳教,世間人的出發點總是不離利益,不明就裡想著功德,宣揚佛法救度眾生(連自己都救不了了..還救眾生),有時候反而適得其反造成對方的反感,真正講求因緣的,不會”強迫”別人。(為怕誤會,還是說明一下,這裡提到的不是真正的修行人或是高僧,而是一些不明就裡或是有心人)
    .
    再者,我願意相信咒語的不可思議,但,要看是誰來念,現在的人常常把自己當菩薩,以為念一句咒語就能超渡眾生。
    .
    持咒跟戒律是相輔相成的,但為何滿街跑的師兄師姐只見逢人宣揚持咒,而沒有要人講求戒律,很簡單,戒律對現代人太難守,沒有人會理你。
    .
    不要說十戒了,十善都很難了 (摘錄一下什麼是十善)
    1. 不殺生:不殺害人類以及畜生下至昆蟲等生命。
    2. 不偷盜:不偷取他人財物。
    3. 不邪淫:不與他人配偶及他人所監護之人發生性行為。
    4. 不妄語:不對他人說謊話、空話,不顛倒是非。
    5. 不兩舌:不對他人提是非,不挑撥離間。
    6. 不惡口:不用粗言令他人生起煩惱。
    7. 不綺語:不花言巧語、阿諛奉承他人。
    8. 不貪慾:不貪戀他人財富而欲求自身財富。
    9. 不瞋恚:不怨恨或憎惡他人。
    10. 正見(不邪見)
    .
    修行是修自己,不是修別人。

    .
    ///
    .
    至於凱伶的故事呢?
    “妳怎麼知道那是件舊衣呢? 我提出問題問了凱伶。”
    凱伶說:外套裡有繡花針法的補丁,而他老婆對裁縫刺繡有興趣。
    .
    那個男人自以為精明的打著如意算盤想用最便宜的代價來遊戲人生,剛好世界很小,凱伶說妹妹的同事剛好是那個男人婚外情的對象,打著多金白馬王子的形象,最後兩人關係結束是因為他買了假包來討好她,然後世界很小,她在才藝課裡認識了他的老婆,她說看著她只有一股辛酸的同情:那個你以為的白馬王子,其實背後瞞著妳做了很多事,把妳形塑成糟糠妻,用一輩子不敢在妳面前說的話來形容妳。她說她看著她陽光的笑容時,分不清笑容裡幸福的真假。
    .
    凱伶只淡淡地這麼說著,是不是有故事外的劇情不得而知,每個人總是有不想對人說的話,不要刨根究底,也不要咄咄逼人。
    .
    我們不過是別人人生的旁觀者,大多數的人面對別人的問題時,總是特別有智慧,因為不是自己面對,因為不帶感情,因為不用承擔輸贏,因為再怎麼好的情誼也不過是過客。
    .
    ///
    最近幾天看了對岸一對小夫妻開車橫越歐亞的視頻,有些片段特別讓我心有戚戚焉,尤其他們說到:想記錄真實的旅程時,我感受特別深。長途旅行真的是非常累的一件事,長達幾個月的時間每天都出門,不是跨國就是跨城。
    .
    但,雖然很累,卻依舊懷念,尤其是這種不能出門的日子。有點想挑幾張照片來做成無框畫,掛在牆上,讓我無時無刻回味那份美好,那些浪跡天涯的日子。
    .
    我看著這對小夫妻在冰天雪地裡野外煮食,從西伯利亞到挪威,通常是泡麵加上肉罐頭(聽說俄羅斯的肉罐頭特別實在,滿滿都是肉,沒有湯汁),雖然我沒有在俄羅斯買過肉罐頭,但的確印象中俄羅斯的商品讓人感到特別實在,或許是他們還沒有學會商業包裝手法那一套。
    .
    小夫妻為了節省旅費,通常都是在房車裡睡覺,零下20度也是如此,我感到佩服,因為我自己大概是做不到吧,但有點神往。
    .
    你知道的,在螢幕前看別人的冒險故事完全是另一件事,因為你只需要用嘴巴驚呼,用想像感受,自己的感官一樣的舒適,一樣的安全。
    .
    雖然是個大媽,但有時也很想體驗點瘋狂事蹟,做那些沒有做過的事,所以我跟老頭說,不如改天我們也開車去海邊或山裡住一晚吧,看看能不能找回一種屬於青春的浪漫。
    .
    老頭直接跟我說:可以啊,妳現在趕緊把枕頭棉被收一收。
    這麼快? 已經半夜12點了耶,現在就要出發嗎? (什麼時候老頭成了我不認識的行動派?)
    看他氣定神閒的說,對阿,現在就出發,妳先去地下室車裡睡一晚,可以熬過一夜我們再來討論要去哪個海邊或山裡住一晚吧。
    .
    我瞪他一眼,說了句:臭老頭。
    他嘻皮笑臉的說: 我只是太知道妳有多阿娘啊。
    (有將車開到深山林內裡睡過覺的趕緊告訴我,那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

  • 好客相反詞 在 Ingay Tali 穎艾達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13 01:12:26
    有 53 人按讚

    關於族群機關別的預算問題,有個背景還是不得不說。
     
    這兩天議會進行的預算審查來到原民會與客委會。當然,因為提交預算書時,臺南市政府還是「民族事務委員會」的架構,所以預算自然還是以「民族事務委員會」的架構編列。更精確的講,即便《臺南市政府組織自治條例》已經修改,但在中央正式核備下來之前,還是得按原來的架構編列。
     
    只是,對於議員同仁們質疑而提出「臺南原住民人數比客家人數少,為何客家預算比原住民少」的問題,Ingay覺得,恐怕對這個「族群」的命題有太多誤會。
     
    先講結論,Ingay認為就預算內容與金額來說,臺南的客家單位(目前的民委會客家科、日後的客委會)確實有更豐富的必要,這是毫無疑問的。
     
    這個預算,就算扣除掉其中原住民因特定法規而給予的社會福利性經費外,許多議員先進對兩會(或以「錯誤統稱」分類的原、客)預算,以「人數」來比較,其實是一個很不對襯的命題。原因在於「原住民」與「客家」的身份認定完全是兩回事,這恐怕也是大多數人從未注意到的問題癥結(先說明,這邊主牽涉的是「法定原住民身份」,所以尚未復名的平埔族親請原諒,以下行文裡「原住民」的指涉群不在其中)。
     
    根據《客家基本法》第二條一項一款:「#客家人:指具有客家血緣或客家淵源,且自我認同為客家人者」。從目前對客家的「法定義」可以注意到「開放性認同主義」的設定。在「血緣」上也許還有外顯的判斷基準,比方日治時期各類戶口、人口調查記錄,在種族別欄位註記以「廣」者,但要注意條文裡並未針對親緣與從姓做限定。而條文中寫定的「淵源」二字,更是極端開放狀態。最重要的是,採取了「自我認同」的寬鬆條件。
     
    而談到 #原住民 身份,必須先回到《原住民族身分法》。在這部法規中,原住民身分受到極端嚴格的規定:
     
    首先,根據《原住民族身分法》規定。所謂「原住民」已經被限定分類成兩種:「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而根據第2條規定,要「被認定」為原住民者,必須是在日治時期的《戶口調查簿》裡的種族欄位就已經明確登記(生/熟)者,或者是被登記者的直系血親卑親屬(希望看到這裡的人,能去翻翻這個原住民族身分法,也許會更瞭解Ingay為什麼特意強調「被規定」的意思。法條請參考: https://tinyurl.com/y32w8245 )。
     
    這還沒完,在《原住民族身分法》的規定下,並不是直系尊長是原住民、晚輩就一定是原住民,這還有「從姓」的問題。如果父親非原住民、母親為原住民,孩子沒有跟著母親姓的話,也「沒有」原住民身分。這個延伸線上,就會發生「原住民阿媽生不出原住民孫子」的荒謬問題(請參 https://tinyurl.com/y39kozxe )。並且,最關鍵處在於,就算符合上述的條件,還必須完成最重要的關卡:在戶政機關完成申請登記,也就是記錄在戶口名簿/戶籍謄本,白紙黑字的載明「原住民」,才會有原住民身分。且,如果一旦變更身分,就不能再回復(有點像《美人魚》的故事吧?!從內容到寓意都很近似)。
     
    從以上法規的限制,就可以知道要拿「原住民」與「客家」的「人數」來比較,會有多不可思議。亦即,原住民人數可以透過戶政機關的統計來確定,但客家人數呢?
     
    當然還是要講,就Ingay個人立場來說,並不認為要對「客家」做嚴格的法律限制,相反的,是希望被嚴格限制的「原住民」認定,該要鬆綁了。至少,不必刻意律定「從姓」限制,而多增加「自我認同」的成分。正如同研議中對「平埔族群」的採列,同時採納父或母系的血緣與認同主義。
     
    所以,在預算審查時,同事先進以「客家人數」與「原住民人數」為立論基礎,進而「計算」預算份額,這個算式顯然就有相當容疑的空間了。
     
    另一個影響預算份額的問題,事實上也同樣發生在臺南的原住民族群身上,那就是「地區」問題。有同事提問,為何中央客委會的經費臺南無從申請?
     
    這是因為客委會的經費裡有極大量是著重在「#客庄」,也就是《客家基本法》第4條規定的「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根據條文,所謂「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是指「客家人口達1/3以上之鄉/鎮/市/區」,目前被指定者包含11縣市70個區(參 https://tinyurl.com/yys2jdeb ),很遺憾的,臺南並不在其中(其實這條規定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客家人口達1/3」這個部分:正如前述,關於「客家人」的「認定」並非採戶政登記而是自我認定,所以所謂人口達1/3這個條件,恐怕又陷入另一個循環論證)。
     
    在原住民方面,中央原民會的經費也極大量的集中在「#原鄉」,也就是法律用詞的「原住民族地區」,目前被指定的包含12縣市55個鄉鎮區(參 https://tinyurl.com/y2qeoos2 ),很遺憾的,臺南也不在其中。(這邊也同時請大家注意,如果西拉雅族正式復名,對這個「原鄉」的認定又會有什麼影響,也請大家想想唷!)
     
    Ingay要再次強調,這篇貼文並不是要從法規角度去阻絕不同族群別的預算可能,相反的,應該可以理解為什麼包含Ingay在內的原住民運動者的主張之一,就是把身分認定/審定這個法律枷鎖給解開。
     
    身為原住民議員,我們自然堅持聲揚且主張族人的法定權益;同時身為臺南市議員,我們當然也要保守在臺南這塊土地上共存共榮、不同群體的權益。
     
    可,千萬別因為誤會、誤導,或者對於現實法制的認識不足,而錯紮稻草人猛打,那絕對不會是公平、也絕對不會是正義。
     
    #很多數字其實不是數字
    #臺南好原住民才會好
    #臺南好客家族群也才會好
    #這個給自己在現在工作上的提醒不是只有字面上的意義
    #真的請大家共同思考

  • 好客相反詞 在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Self-taught Gourme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4-14 22:30:41
    有 380 人按讚

    #疫情趨勢 #餐廳的本質

    今天台灣零確診,開心!但是開心一天就好,我們要繼續加油,不能鬆懈。

    不是為了慶祝,但,今天又寫了一篇新文章。最近許多「餐廳末日論」出現,而我不認為餐廳會被取代,理由是,我們必須回到餐廳的本質。

    ——

    餐飲業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COVID-19(武漢肺炎、新冠肺炎)打擊餐廳商家的此刻,行業中人心急如焚。

    前二天,我才節錄並翻譯了美國名廚David Chang與Corey Lee的對談,二人十分看壞美國餐飲業的前景,直言後病毒時代的餐飲業將與我們目前已知的世界完全不同。David Chang認為外送廚房、雲端廚房將取代餐廳而大幅興起,美國餐飲業將回到90年代的無趣與寂寥;Corey Lee認為升級的衛生規定將顛覆專業廚房的運作,廚師們可能必須再一次學習如何在專業廚房烹飪。

    丹麥名廚René‭ ‬Redzepi也看壞fine dining的未來。在與加拿大記者Marie-Claude Lortie的Instagram直播訪談中,René‭ ‬Redzepi認為疫情過後Noma將流失50%-75%的客人,因為人們將大幅減少旅行;他也認為吃一頓飯耗費四、五小時已經不合時宜,即便情況可能回到疫情發生前,也至少需要幾年。疫情過後餐廳重新開幕該呈現什麼樣貌?他與團隊已經在思考Noma 3.0。

    當然,台灣和國外要分開看。台灣還沒有必要實施封城,餐廳還不必強制歇業或只限外賣外送,但是保持社交距離的規定已經頒布下來,餐廳必須拉開座位距離、控制來客數量,並且加強環境消毒、戴口罩、量體溫等措施;消費者出門用餐的意願下降,在家做飯、網購餐食的比例上升。謹慎防疫、保持警戒可謂台灣社會共識,無奈的是,對於經濟活動的負面影響則不可避免。

    國內飲食媒體《食力》針對COVID-19疫情做了網路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34.7%的民眾選擇「增加自煮頻率」,「改成外帶」居次佔19.1%;其專題報導引用全球市調公司尼爾森(Nielsen)東南亞區總經理Vaughan Ryan的意見,‭ ‬「自2020年1月底以來,許多亞洲市場每週民生消費用品的銷售額超過過去平均的20~25%,雖然有搶購囤積的案例發生,但民眾的消費習慣已經演變成『非恐慌式』的搶購,而是轉為「家庭式消費」的趨勢,也就是說,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在家中利用網路購買商品或食物』。」

    疫情過後,不會「恢復正常」嗎?消費趨勢不會逆轉回去嗎?

    餐廳不再被需要了嗎?

    #回到餐廳的本質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回到餐廳的本質,回溯餐廳誕生的緣由。

    先說結論:餐廳不可能被取代。

    告訴我答案的人,是知名社會學家Stephen Mennell,其經典名著《All Manners of Food》精闢分析社會與政治發展如何影響法國與英國的飲食文化,其中有關餐廳的誕生與廚師行業的興起深具啟發性。

    雖然我已在自己的著作《Liz關鍵詞:美食家的自學之路與口袋名單》中簡單整理了餐廳在法國誕生的歷史背景,《All Manners of Food》的論述更加醍醐灌頂。先簡單說,「餐廳」在十八世紀末、法國大革命前開始萌芽後,進入十九世紀,法國才真正出現用餐的「公共領域」,正是這公共領域的誕生,形塑了我們如今所知的餐飲行業。

    想像一下,在餐廳出現前,人們除了在家自炊,還能上哪去吃飯?Stephen Mennel舉了幾個例子:中世紀的「煮食店」(cookshop),人們可把肉交給這樣的店家烹煮,或購買店家煮好的熱食;「客棧」(inn),客棧供應什麼食物旅客就吃什麼;英國的「酒館」(tavern),大概是最接近現代餐廳的場所,在那邊可以吃喝也能社交。然而這又與法國的社會環境不同,在法國,貴族都是在家吃飯,雇用廚師在家宴客,出去拋頭露面與人攪和是紆尊降貴。

    英國文學巨擘詹森博士(Samuel Johnson)在十八世紀一段關於「為何酒館在英國已經廣受歡迎」的敘述,透露了英法社會差異:

    「沒有任何私人宅邸能如酒館那般讓人愉快作樂。私人宴會即便再美好、再盛大、再優雅、再希望讓人放鬆,也永遠會存在謹慎與焦慮。宅邸的主人焦慮地娛樂客人,客人焦慮地迎合主人;而沒有任何人,除了魯莽的狗兒,能夠自由地在別人的家裡頤指氣使,把別人家當自己家。相反地,在酒館,有一種遠離焦慮的自由。你永遠都被歡迎,你製造再多吵鬧、再多麻煩,只會回收更多更好的對待。……不,先生,從沒有任何一處人們發明的地方,比得上一間好酒館或好客棧能帶來的快樂。」

    不覺得那段「免於焦慮」的敘述貼切極了?

    #用餐的公共領域

    那麼,餐廳在法國誕生的背景是這樣的:十八世紀末,同業公會(guild)被廢止,某種商家只能販售某些食物的限制被推翻,餐廳才能供應各種類型的菜色;法國大革命前,社會階級已開始崩解,已有貴族的家廚出來開餐廳;‭ ‬巴黎的皇家宮殿周邊形成現代商店街,提供新興的商業場域。

    革命後,政治新貴、布爾喬亞經常出入餐廳,上餐館成為一種時尚,廚師作為一種職業、烹飪作為一種技藝,也有了全新的舞台。除了討好一小群豪奢的雇主以外,廚師有了另一條功成名就的途徑:自己開餐廳,競爭更大一群走出家門用餐的客人。如同十九世紀的作曲家、作家、藝術家轉而仰賴大眾的欣賞維生,廚師也有了不特定的客人,一群出外用餐的大眾(dining‭ ‬public)。也就在此時,公共意見(public opinion)變得重要,一種本身不烹飪但很懂吃的意見領袖出現了,那就是美食家。

    在這般新的社會秩序下,一間餐廳可以如何透過用餐大眾建立名聲?有三種方法:口耳相傳、美食媒體、意見領袖。從十九世紀到現在都是如此。

    #用餐大眾將會消失?

    於是,疫情爆發後,各種「餐廳末日論」的一大恐懼似乎都指向「用餐大眾」的消失。人們都回家吃自己了,不論字面上或比喻上的意義皆然,疫情嚴重的地方,政府強制人民居家隔離,疫情稍緩的地方,人民即便可以外出也消費信心不足。餐廳作為一種社交的公共場所,空空蕩蕩。(特別指封城狀態中的餐廳)

    然而,我不認為用餐大眾會萎縮到永遠消失。現在許多專家預測的「趨勢」,再怎麼往回走,也不可能回到十八世紀以前雇用家廚的情境。我們再複習一下詹森博士說的那一段話,「沒有任何私人宅邸能如酒館那般讓人愉快作樂」,把酒館置換為餐廳,就是了。我們需要餐廳這樣的公共空間,我們回不去了。

    試想一想,如果沒有餐廳,人們該去哪裡一起吃飯?你不會只想跟家人聚餐,也不會只想在家裡宴客,娛樂賓客是一種高耗能高成本的活動。你會希望去一個有約定成俗的程序與標準、有合理期待的地方,那就是餐廳。等級高一點的餐廳,甚至提供面面俱到的多重感官體驗,想想看你走進一間好餐廳時,觸目所及的美感,穿過耳膜的聲響,你與服務人員的對話,你與主廚的互動—品嚐其手藝,理解其心思。那都是外帶、外送無法取代的。我無法想像一個外帶、外送完全取代餐廳的世界,那是文化的倒退,心智的衰弱。

    #疫情就是變數

    許多人將本次疫情比作第三次世界大戰,如果防疫有如打仗,確實,許多餐廳眼下只在乎活下去。外帶外送是求生存,募款、賣商品、賣餐券等等手段也是,我都樂意支持,也再次呼籲大家,只要能力所及請多多支持你喜愛的餐廳。當然,若要出門用餐,也必須遵守社交距離的規定,避免群聚,且繼續戴口罩、勤洗手。

    於是我們該擔心的是,疫情會持續多久,只要疫苗、特效藥一天不研發出來,疫情就不會真正獲得控制。在這專家預測至少二年的期間內,餐飲業會被打擊到多慘?變化會有多大?是否離復原越來越遠?如果可以展望復原了,復原的時間需要多久?這對於下一代廚師會有什麼影響?這不能單單看台灣,還必須看國際,經濟的狀況與疫情的控制綁在一起,台灣即便目前防疫有成,也還是必須如履薄冰。

    美國總統川普上個月被問及餐飲業慘況時,曾說這麼一句:餐廳將會復活,只是也許換上新業主。(Restaurants will make a comeback‭, ‬just maybe with new owners‭.‬)隔天,美國政府宣布2兆美元的紓困方案。其實川普那句話,根本不用說出來,我們都知道那很有可能發生,而且非常悲傷。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