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保險,與你相伴一生。」
.
心底不時翻起頻常彌漫又散落雙肩的迷霧。爛透腐壞的社會氣息滲進每毫米的空氣,如此氛圍讓人對於想像明天要怎樣走下去也難以忍受,說能看透數年後的光景更是笑話,於是就能想像一生平安是一個如何惹人發笑的概念。
渾身無力地被埋葬在這些思潮裡頭,源於一個巧妙的安排。住在交疊曲折...
「平安保險,與你相伴一生。」
.
心底不時翻起頻常彌漫又散落雙肩的迷霧。爛透腐壞的社會氣息滲進每毫米的空氣,如此氛圍讓人對於想像明天要怎樣走下去也難以忍受,說能看透數年後的光景更是笑話,於是就能想像一生平安是一個如何惹人發笑的概念。
渾身無力地被埋葬在這些思潮裡頭,源於一個巧妙的安排。住在交疊曲折橫街的經驗就是司機總是不懂在家門前放下我,從大道步回後街唐樓繼而掏開布袋找出銀匙推開閘門的短途上,是一段被夜色環抱的獨處散步時光。幢幢面臨拆遷的舊樓在日復日依靠緊貼間各自孤獨、任由行人日出離開、斜陽返地往返原點,怎樣移動都逃脫不了一城無法排解的悶氣。
習慣在回家路上開始去想明天要做甚麼,有時累得拒絕再與城市談這場難離難捨的戀愛,便感到根本難以承受平庸而徒勞無功的日常生活。一百年前走在這段短途上的人已消失得無影無蹤,我也在迎接自己的斷影將至。每一條路都是通往終將離去的時光。如是下車至回家的距離不曾變異,但多行一天也就少了段路。一種隱隱約約的厭惡感肆意滋長,存活在如此讓人乏力的城市,如同天天患上感冒。
每次鑽進閘門以前,總會瞄到那張擺在老舊髮廊前的凳子。不止一次,孤寂凳子都在黑夜裡頭把我送回女子監獄東翼操場,安放我在那處角落的長凳之上。
菲律賓媽媽知道一名因為抗爭入獄的香港女生被派到釘書工場,說想約我聊天,我們相約某個夏日無風的放風早上。8時30分,在侷促的飯堂吃過那碟醬汁黏爛如泥的霉氣乾炸秋刀魚飯後,七八十人洶湧走進後樓梯,步向操場放一個空。她坐在長凳等我赴一個約會。
我以最小步緩慢的踏速走過去,是因為不知談甚麼好。她看起來是一位安靜內斂而不動聲息的女子,手上捧著一本英文愛情小說,通常在入面看戀愛之書是讓人訓練散落失靈的情感觸覺,以致於不成為只懂「舉手投足」的機械人。她看起來是那種靜靜過活等待飛越高牆之日的人,不如那些靠著笑笑鬧鬧以度過刑期的同囚。坐下來後持續沉默都有兩三分鐘了,她看著遠方不發一言,我有點失措,難道開場白是要問她何以進來苦獄之地?她卻在緩了一口氣後徐徐在陌生人前道出一個毒犯背後的苦難。
她的故事,是並不知道自己所帶的行李暗隔藏有如此多毒品。起承轉合,「起」和「承」是斷片的,她跳至後來的「轉」,就是在那個如同世界末日粗暴襲來的機場,在慌亂無情之間眼前一黑,就被鎖上手扣,上了法庭,再編以一個號碼。我從不質疑她們對自己經歷的演繹,是真是假,只有她們知道,法律判了一個罪名,不用我的言說。
掛在胸口那張是我們身份證,印有名字、編號、背景為高度刻量的大頭照、罪名、刑期、入來之時、重生之日。我問准後翻看掛在她胸前的牌子,儘管墨水經已糊開化掉,還是看到一連串刺眼的數字。她進來之時,是2010年,出去之日,仍是不願想像的數字。那不是數字,那是人生。
有時忘了如何量度時間的跳躍,就會回憶那些年份的標示性事情以喚起何謂「時間」的概念。頓時想起2010年的我,正走在反高鐵的旗海之中,從一個埋頭唸書的機器到發現自己可以是一名重奪話語權的反抗者,在那個刻畫出自我分水嶺的年頭,我的世界突然變了,心裡發生了一場良性爆炸。
而她從那年開始所走進的世界,不再被光所眷顧。每天坐於長凳放風呆望遠方,生長出回到她人生分水嶺的重複記憶,堆堆疊疊離不開那被自己拖著過關的滄桑行李箱、與世界末日撞個正著時的驚恐無序、還有那位隨年月洗禮外表上已面目變異的兒子。
很快我經已知道,這場約會沒有甚麼目的,是一場陪伴,伴隨一句有一句無的對話。她喜歡談兒子,說他讀書好,從鄉村出來到城市的大公司工作,和我同齡。談到這些她的眉目開始跳動,綻現一個真的很驕傲的笑容,眼神篤定得如同想將這副笑臉從上水監獄遠洋送到菲律賓。
後來我出獄,找過她的兒子,我知道他一年一度來港探監後會稍住數天,便相約他到灣仔胡逛拍照。我們在一間舊式茶樓吃蓮蓉包,他邊問甚麼是蓮蓉邊說媽媽是農村裡的善良老師,他如此努力讀書是為了著她不用為自己憂傷。我給自己一個任務,要拍下他與母親有著同樣驕傲笑容的影像,寄到獄中作為她的聖誕禮物。
我在太原街買了一個聖誕鹿角,套到他的頭上。午後光影灑在米黃色的牆上,在那張定格的照片上他是一隻對媽媽微笑的聖誕鹿。在這麼兩個獨立的片刻,兩種各自孤獨卻懷有強大感應相通的笑容,都讓我無法忘懷。那片光照拂在他的鹿角上之時,我在鏡頭裡看到和知道滿滿的愛能擺脫城市的重感冒。
不用虛想明天沒有痛苦,我們沒有得到誰的保障。如果平安一生在殘酷淌血的社會已成了一份奢侈的盼望,那本應如此的安穩景象已成虛無機率不必自作多情。我們只能在藏有善意的靈魂裡,與美好赴一場約。不怕窮得就僅剩這塊斑斑駁駁的內心,因為那處歲月靜好。
刊於文學月刊《無形》,主題為平安。
謝 @tswtswtsw 邀稿。
文學平台 @formless.particles
女子監獄探監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失去自由的人,更能體會自由的可貴!今天的我想到的是受刑人、除了練琴、運動,今日連絡音樂會重點放在為受刑人演奏!
元冠檢查官是我認識的最熱血,最正直,最有藝術涵養!變成了朋友之後,去年的明陽中學音樂會就是請他幫忙安排的!才被關幾天,已經渾身不對勁了!想到他們....!我有窗子、有View,食物又好,還有大提琴及飛輪陪伴我,雖然探監的只有幾隻鴿子,而且我有手機網路可以跟外界聯絡,他們呢?我唯一比較差的是沒有放風時間!決定無論如何下半年一定要再去監獄演奏!元冠檢查官幫我在連絡,中鋼基金會一向都參與!此刻的我感同身受(已經太好命了)!與大家分享幾年前去女子監獄陳校長隨行的感受!
剛剛收到的信,新南國小陳淑蕙校長和我到女子監獄,她觀察到,有感而發所寫的!
給生命一次重新開始的機會~
今天觀賞了一場特別的演出。
是中鋼集團教育基金會與張正傑老師攜手,到高雄女子監獄舉辦的「張正傑老師的監獄公益音樂會」;第一次用這樣忐忑不安、緊張又好奇的心情聆賞藝術表演,更何況是充滿童心和創意的大提琴家-張正傑老師的演出。只是這次的演出地點和對象,對我而言是有距離及害怕的。其實音樂會的精彩和中西合璧的創新驚喜,對熟悉老師表演的我,早在自己的預期。剛開始我一直無法理解「為何要費心照顧做錯事、本應接受懲罰的人?」,但老師對受刑人的珍重和體貼卻讓一直在教育現場自詡為孩子提燈照路的自己,滿滿的感受和反省。
相信 從撤掉貴賓席開始~
典獄長和團隊很用心的在會場安排了貴賓席的桌椅及佈置;老師一到現場,為了讓受刑人有更好的觀賞品質和互動,希望撤掉貴賓席的桌子,並把受刑人的座椅往前方擺放,讓她們有最好的觀賞視角,用行動讓受刑人明白她們才是他今天音樂會裡最重要的貴賓。
尊重 從表演中履踐~
老師用幽默的話語化解了受刑人對古典音樂既陌生又拘謹的刻板印象,自然又親切的互動,讓在場的「觀眾」哈哈大笑,隨著笑聲和喜悅,在那當下,我竟忘了自己是在有重重鐵門鑰匙管控的女監。老師用他的專業和熱情,傳達給這些特別的聽眾,一個珍貴的價值-只要願意,每個人都有重新開始的機會,但前提是我們都要看重自己。
你是我的小寶貝~
老師說這首曲子,是她和謝老師在女兒出生時,特別寫給女兒的祝福。隨著琴音的流瀉,我看到了好多受刑人的眼涙。我知道,她們一定在心裏的角落,也希望自己是這樣的被別人珍惜和善待。
其實今天的演出,讓我驚豔的不是三位大師的精彩演出,而是這個演出背後教會我的事和意義。我開始有些明白,老師的熱情和堅持的價值。他總是試著為這些他看到需要的人做點什麼,相信一定比什麼都不做還好。老師也知道如果什麼都不做,世界依舊會無情地繼續迴圈下去。老師用他的樂觀和相信,傳達給這群受刑人生命中出現的每件事都是有意義的,沒有什麼事情是過不去的,不要放棄照顧好自己,這個世界還有很多美好的事,等著她們帶著勇氣去收集。所以他對每位受刑人都有好深的期待,希望下一次是在外面邀請她們去聽音樂會。
女子監獄探監 在 中天新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到底是探監還是???#咪編
新聞也能看這:bit.ly/3mh1FTE
女子監獄探監 在 Novel小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V好高興圓神出版.書是活的換了新封面📢
這樣新作放在一塊看起來也比較整齊💓
如果想知道更多消息,快到我愛紙本書注意最新訊息喔🌞
9/1有仇必報
By Mr.V
心神紊亂的剎那,她要自己鎮定,一次只專注一件事。
首先要找出真相,然後報仇。
對制度最不信任的莎蘭德,受困獄中……
對醜聞有絕佳嗅覺的布隆維斯特,墜入謎團……
入監兩個月,只因莎蘭德採取非常手段救了一名八歲男孩。她堅持不為自己辯護,讓律師只能無奈看著她進入高度戒護女子監獄。然而,即便低調無語,她卻觀察到一批惡名昭彰的女罪犯正蠢蠢欲動,密謀暴力攻擊。
布隆維斯特每週長途跋涉前往探監,卻只得到莎蘭德如謎團一般的答覆。對他,眼前有個隱隱然的金融界大醜聞在醞釀,卻摸不著方向;對她,這整件事不只關乎她龍紋身的秘密,更藏有童年時期最深切的痛苦──時常造訪倫達路家中的神秘冷酷女子,她脖子上有個如龍焰燒傷的印記。
失去自由的莎蘭德,仍無法坐視身邊的各種不公不義。她出手救了獄中長期受霸凌的少女,也暗中為布隆維斯特的報導提供線索,不過這一次,她揭露的真相卻直指自己身上千絲萬縷的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