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女子半程馬拉松百傑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女子半程馬拉松百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女子半程馬拉松百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女子半程馬拉松百傑產品中有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20東京奧運,號稱是「性別平等」奧運,你知道為什麼呢? 這得從歷史來看。 前天我去參觀「探索明天:運動中的女性」展覽,看到一百年來女性在運動上的推進,相當感動。 #54年前女性仍被禁止參與馬拉松 Kathrine Switzer是一位熱愛跑步的女性,雖然她的教練堅持女性無法完成馬拉...

女子半程馬拉松百傑 在 · ᴇᴠᴇʟʏɴ ᴡᴀɴɢ 小渝 ·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3 19:51:28

🏃‍♀️這次來真的減量週📉 昨天早早下班吃晚餐,決定休跑一天去看腳。發現是左側比目魚肌過度緊繃,花了一番功夫(也難得把我按得唉唉叫😩)才把所有互相牽連的肌肉筋膜都放鬆,腳踝沒有偏、沒有長短腳,骨盆也沒有跑掉,真是虛驚一場😛!奇怪的是最近都以輕鬆跑為主,沒有拉傷撞傷或其他運動如登山🧗‍♀️,師傅說實在...

女子半程馬拉松百傑 在 蝦叔跑步 Uncle Shrimp Running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23 03:23:12

「千金」從來是對人家女兒的敬稱,但在香港跑圈,卻有另一層意義。 香港渣馬「馬拉松挑戰組」的參賽港人,男的跑進三小時,女的跑進三小時三十分,都有千元賞金,「千金先生/小姐」一名即由此以來。 但我一直都為「千金小姐」抱不平,因為「千金先生」年年有張熱血沸騰的合照。但「千金小姐」呢?來到三小時半,完賽...

女子半程馬拉松百傑 在 Jay Hsu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2 16:45:28

其實我有點猶豫這篇文該不該發,尤其對象客觀上來說,可能比我厲害得多了。我們第一次見面是在跑站、第二次見面還是在跑站,後來我發現她基本住在跑站⋯。 但在那之前我們私訊交流過幾次,多半是訓練相關的問題。第一次是她懷疑自己有 Overtraining 的跡象,我給了幾點建議,主要是要她去回顧進展的歷程,最...

  • 女子半程馬拉松百傑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20 12:03:54
    有 1,923 人按讚

    2020東京奧運,號稱是「性別平等」奧運,你知道為什麼呢?
     
    這得從歷史來看。
     
    前天我去參觀「探索明天:運動中的女性」展覽,看到一百年來女性在運動上的推進,相當感動。
     
    #54年前女性仍被禁止參與馬拉松

    Kathrine Switzer是一位熱愛跑步的女性,雖然她的教練堅持女性無法完成馬拉松,但她仍努力訓練並代表俱樂部報名1967年的波士頓馬拉松。
     
    Switzer以原本貫用的中性縮寫註冊成功、取得參賽資格,進行賽事。但跑到一半時,被賽事人員發現她是女性,試圖阻礙她、要將她趕出比賽,但Switzer仍堅持跑完全程(你可以想像那畫面嗎?)
     
    當時波士頓田徑協會主任對此表示:

    「女人不能參加馬拉松比賽,因為規則禁止這樣做。我們不遵守規則,社會將陷入混亂。…..如果那個女孩是我的女兒,我會打她。」
     
    這次賽事後,勇敢的Switzer和其他女選手努力與田徑協會溝通,希望開放女性參與的機會。

    在她們的努力下,五年後,波士頓馬拉松終於開放讓女性跑者正式參賽,而且,連之前努力要把Switzer趕出比賽的賽事人員也幫助推動女性參賽!
     
    #奧運的性別平等推進

    其實不只是田徑,許多現在大家習以為常、女性能自由參與的 #運動空間,都是這樣一步步辛苦爭取而來,並非從天而降。奧運中的女性,當然也經歷了這樣的過程:
     
    1896年 首屆奧運有女性運動員,但無參賽權。

    1900年 女性取得少部分奧運項目的參賽權。

    1928年 奧運首度開放女性參與田徑項目。

    1981年 國際奧運組織首次出現女性委員。

    1991年 奧委會制定的新規章,所有新增加的項目必須男、女選手都可參與。

    1997年 國際奧會首位副主席由女性擔任。

    2012年 首次所有奧運參賽國皆有女性參與。

    2014年 國際奧會改革議程中,將性別平等列為重要議題,將參賽選手男女性別比各佔50%列為目標。

    2020年 首屆「性別平等」的奧運。
     
    東京東奧在性別平權上的突破包含:

    ⁠🏅女性運動員達48.8%,為歷屆奧運最高。
    🏅增加9個男女混合項目,總數提升到18個。
    🏅獨木舟、賽艇、射擊、柔道、帆船、舉重項目,首次實現男子及女子項目一致。
    🏅首次開幕式上鼓勵各代表隊任命各一名女性及男性擔任掌旗官(以往旗手一位且多為男性)。
    🏅規定每個代表隊運動員至少有一位女性及一位男性運動員(過去曾有部分代表隊禁止女性參加)。
    🏅在《奧林匹克憲章》中通過納入禁止性傾向歧視。
    🏅為歷屆奧運中最多出櫃LGBTI+選手(據Outsports統計共168位)。

    本次東奧開始前,國際奧會便宣示:

    「不分性別、年齡或體育技能的高低,都能參與體育活動,作為奧運的領導者,國際奧會正不斷採取行動促進性別平等。」

    #台灣男女選手都傑出
    #台灣女性選手超亮眼
     
    台灣過去歷屆奧運共得到24面奧運獎牌,其中女性共獲15面(4金、4銀、7銅),佔62.5%。

    本次東奧,台灣68位參賽選手中有35位女性,人數超過一半。

    台灣獲得的12面獎牌中,女性獲得6.5面(1金、1銀、4.5銅,銅牌包含混雙),可見不分性別,台灣選手表現皆相當傑出,和東奧設定的標準比,台灣女性選手的表現,又更為突出!

    #從基層開始支持更多女性進入運動領域

    奧運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但 #體育深耕 不能只停留在奧運,更要從小且從基礎做起。

    我在立法院內多次對此質詢及提出預算案,便是希望能從基層體育開始,在學校教育、全民運動到選手培訓等面向,打造更加友善、更加平等、不受暴力傷害的運動環境。(歡迎參考:https://bit.ly/2XIX7v5 , https://bit.ly/3qk4cec , https://bit.ly/3D1BfLB , https://bit.ly/2N6a8Kf , https://bit.ly/2W7r3As , https://bit.ly/3D34ihN , https://bit.ly/3szL3rb

    只有每個孩子不分性別,都愛運動,都能擁有平等的機會以及支持來發展,台灣的體育潛能才是真正發揮!
     
    #遺憾與歧視仍然有
    #改革和突破要繼續

    這些年來,台灣體壇和奧運在性別平等上都有進展,我們很開心看到許多女性自在發揮運動專長,不再需要像過去許多女性選手,必須刻意隱藏自己的女性身分。

    但,性別平等這條路上,仍有許多需要努力的空間。像本次東奧籌備及舉辦期間便發生許多重要的性別事件:

    ⁠🔎⁠東京奧運主席因發表歧視女性言論,在輿論批評下辭職,改由前奧運選手橋本聖子接手,東京奧組委因而檢討將朝增加女性參與決策的方向邁進。

    ⁠🔎⁠美國體操隊核心運動員Simone Biles在比賽期間察覺需要先處理自己的身心狀態,所以在決賽前決定退出比賽。

    她的決定和說明,促使大家更加重視心理健康議題,以及體育領域的性侵害、性騷擾問題及 #MeToo 運動。(2017年美國體操隊爆出史上最嚴重的性侵案,上百位選手站出來指證遭隊醫性侵,Biles是其中一位長期受害者,也是唯一一位現在仍繼續參與國際賽事的倖存者。)

    ⁠🔎⁠為了抵制體操界性化女性的現象,德國體操隊選擇穿著覆蓋大腿的長褲型緊身衣上場。
     
    ⁠🔎⁠韓國射箭選手安山(An San),只因為剪短髮、就讀女子大學,便遭許多韓國網友列為「女性主義者」及「仇男」,並被嚴重攻擊。

    以上列出的,只是有被報導的部分事件。

    在台灣,我們偶爾還是會看到針對女性是否賞心悅目、男性運動員是否能有陰柔動作等各種爭論;也還是有女性運動員遭遇性騷擾等事件、從小訓練期間遭受性侵害的事件;各種數據也顯示女性在基層參與運動的比例仍然較低。

    這些現象都提醒著,我們不能只停留在當下,前方還有更多的路要大步邁進。

    就像勇敢「破壞社會秩序」報名參賽的女選手Kathrine Switzer在跑道上被驅趕的50年後,再度參與波士頓馬拉松時所說的:

    「看看過去50年我們做的改變,未來的50年,我們肯定會做得更好!」
     
    下一屆2024巴黎奧運的Logo已經揭曉,法國作為主辦國,決定用一張女性臉龐,向女性運動員致意,並呼應1900年的巴黎奧運,就是首度開放女性參賽的奧運!

    曾經是大學田徑校隊的我,親身體會過運動帶給我的許多挑戰、成長與快樂。期待三年後的巴黎奧運,以及未來台灣基層的各種運動場域,都能看到更多人,從小到大,不分性別,在運動場上自在翱翔,揮灑汗水,為更好的自我而突破。

    也提醒大家,帕運會緊接著將在8月24日開幕,歡迎大家和我一起關注,繼續為台灣選手加油!

    最後,一定要向大家推薦我去看的這個「探索明天:運動中的女性」展覽,花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時間,去了解與感受女性參與運動的突破過程。

    讓我們一起努力,讓台灣的體育發展更加平等、友善與茁壯!
     
    【探索明天:運動中的女性】
    展期:2021/08/05-12/12,09:00-18:00
    地點:國立中正紀念堂中央通廊
    費用:免費
    主辦單位:中正紀念堂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管理處、臺灣國家婦女館、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 女子半程馬拉松百傑 在 蝦叔跑步 Uncle Shrimp Runn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1-10 07:43:41
    有 560 人按讚


    「千金」從來是對人家女兒的敬稱,但在香港跑圈,卻有另一層意義。

    香港渣馬「馬拉松挑戰組」的參賽港人,男的跑進三小時,女的跑進三小時三十分,都有千元賞金,「千金先生/小姐」一名即由此以來。

    但我一直都為「千金小姐」抱不平,因為「千金先生」年年有張熱血沸騰的合照。但「千金小姐」呢?來到三小時半,完賽者漸多,大家熙來攘往,再難成功合照了。

    其實這是多麼的可惜。要知道,每年能成為拿到那千元的女中豪傑,應該不會超過三四十人。

    不過眼光放遠一點,相比起數十年前女跑手遇到的不平事,欠一張合照又不算甚麼了。

    哪怕在今天看來最開放的美國,在數十年前仍對女性跑步充滿偏見。不少男人甚至所謂醫學專家一口咬定女性不能跑得太長,否則會像男人那樣長鬍子,要不就是影響生育能力。

    所以,即使是奧運,也要遲到1972年慕尼黑才出現首次女子1500公尺賽事,到1984洛杉磯才首次容許女子馬拉松存在。今天看來不可思議吧?但這確實只是一件距離我們不太遠的事情。

    改變,不會因為你坐著抱怨就會突然出現。全靠一位接一位「不聽話」的女跑手,或明或暗地挑戰當時制度,才一步接一步地更正了偏見。

    女跑手群英之中,今天當以斯威莎(Katherine Switzer)最為有名。她在波士頓馬拉松被工作人員嘗試拉離賽道的照片,如今已成跑界逆權運動的一幀經典。

    但其實努力的又豈止斯威莎一人?大家也許不知道,斯威莎在那次跑完波士頓之後不過兩星期,又到了加拿大參與另一場全馬。在那場賽事,一位叫維薏頓(Maureen Wilton)的十三歲小女孩跑出3:15:23,還打破了當時的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

    今次要介紹的書名為Mighty Moe,出版於2019年10月,相當新鮮熱辣。兩位作者同為供職於美國著名跑步雜誌Runner’s World,寫作此書,正是希望把維薏頓於1967年勇破世績這段不為人知的過去公諸於世。

    在網上書店看到此書的目標讀者是青少年,也就是說在書店大概會給擱在「Teen」的那格書架上。但就我看來,此書三百頁全文字的篇幅,給成人閱讀也絕無不可。

    說來也巧,本書正式出版的前兩天,高懸十四年的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由肯亞跑手Brigid Kosgei所破。事後報導的鋪天蓋地,對比當年維薏頓破世績時的冷清,倍加令人感慨。

    那麼這段歷史為甚麼要到今時今日才被發揚光大呢?其實一方面是因為跑步現在更受人關注,另一方面是因為維薏頓本身也是一個非比尋常地低調的人。

    我們今天跑個長課都忙不迭要貼上網,但維薏頓呢?她破了世界紀錄之後幾年就不跑了,以前的跑友不見,連跑步也絕口不提,甚至「絕眼不看」。口密的程度,連她女兒長大了也完全不曉得自己母親原來曾經跑馬拉松。

    那麼事情是怎樣抖出的呢?事緣一位電台節目監製有次跑馬拉松,在隨選手包附贈的雜誌上偶爾看到一篇關於加拿大長跑精英的報導中提到了維薏頓,監製那刻才知道原來加拿大有過如此歷史時刻。有如發現新大陸的他,就算只得「維薏頓」這個名字,也不惜上窮碧落下黃泉都要把她找出來。結果他在電話簿一個挨一個的找,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給他找到維薏頓,其事跡也因此漸為人知。

    維薏頓出戰那場,斯威莎其實是獲邀陪賽,目的是令這場馬拉松不至於太少女參賽者。結果維薏頓除了勇破世績之外,其實也成為首位完成馬拉松的加拿大女跑手。賽後,她只得到隊友的祝賀及禮物。畢竟在那個年代,女人跑馬拉松實在比過街老鼠好不了多少,很多人看見只會皺眉頭。

    記述維薏頓短促的跑步生涯,其實等於記述了北美女性跑步受歧視的歷史。當時女性不只比賽,即使平日練習在街上也會給路人指指點點。這些不應有的壓力,一定程度上令到勇破世績後的維薏頓感到意興闌珊,遂於數年後悄然離場,歸於平淡。

    揭開了歷史,翻出了遺憾。無論是否為「千金」而戰,這書小姐都應該看:看看今天你們跑步自拍的幸福並非必然;這書先生更應看:看完告知妻子女友,奉勸她們齊齊去跑,因為這是現代女性才有的運氣啊。

    購書連結:https://amzn.to/2T8FdNZ

    原刊於2020年1月號《Sportsoho運動版圖》
    蝦叔專欄「巴克利一頁」

    原文連結:https://rs.sportsoho.com/en/rsuncleshrimp

  • 女子半程馬拉松百傑 在 蝦叔跑步 Uncle Shrimp Runn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1-10 07:43:41
    有 557 人按讚

    「千金」從來是對人家女兒的敬稱,但在香港跑圈,卻有另一層意義。

    香港渣馬「馬拉松挑戰組」的參賽港人,男的跑進三小時,女的跑進三小時三十分,都有千元賞金,「千金先生/小姐」一名即由此以來。

    但我一直都為「千金小姐」抱不平,因為「千金先生」年年有張熱血沸騰的合照。但「千金小姐」呢?來到三小時半,完賽者漸多,大家熙來攘往,再難成功合照了。

    其實這是多麼的可惜。要知道,每年能成為拿到那千元的女中豪傑,應該不會超過三四十人。

    不過眼光放遠一點,相比起數十年前女跑手遇到的不平事,欠一張合照又不算甚麼了。

    哪怕在今天看來最開放的美國,在數十年前仍對女性跑步充滿偏見。不少男人甚至所謂醫學專家一口咬定女性不能跑得太長,否則會像男人那樣長鬍子,要不就是影響生育能力。

    所以,即使是奧運,也要遲到1972年慕尼黑才出現首次女子1500公尺賽事,到1984洛杉磯才首次容許女子馬拉松存在。今天看來不可思議吧?但這確實只是一件距離我們不太遠的事情。

    改變,不會因為你坐著抱怨就會突然出現。全靠一位接一位「不聽話」的女跑手,或明或暗地挑戰當時制度,才一步接一步地更正了偏見。

    女跑手群英之中,今天當以斯威莎(Katherine Switzer)最為有名。她在波士頓馬拉松被工作人員嘗試拉離賽道的照片,如今已成跑界逆權運動的一幀經典。

    但其實努力的又豈止斯威莎一人?大家也許不知道,斯威莎在那次跑完波士頓之後不過兩星期,又到了加拿大參與另一場全馬。在那場賽事,一位叫維薏頓(Maureen Wilton)的十三歲小女孩跑出3:15:23,還打破了當時的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

    今次要介紹的書名為Mighty Moe,出版於2019年10月,相當新鮮熱辣。兩位作者同為供職於美國著名跑步雜誌Runner’s World,寫作此書,正是希望把維薏頓於1967年勇破世績這段不為人知的過去公諸於世。

    在網上書店看到此書的目標讀者是青少年,也就是說在書店大概會給擱在「Teen」的那格書架上。但就我看來,此書三百頁全文字的篇幅,給成人閱讀也絕無不可。

    說來也巧,本書正式出版的前兩天,高懸十四年的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由肯亞跑手Brigid Kosgei所破。事後報導的鋪天蓋地,對比當年維薏頓破世績時的冷清,倍加令人感慨。

    那麼這段歷史為甚麼要到今時今日才被發揚光大呢?其實一方面是因為跑步現在更受人關注,另一方面是因為維薏頓本身也是一個非比尋常地低調的人。

    我們今天跑個長課都忙不迭要貼上網,但維薏頓呢?她破了世界紀錄之後幾年就不跑了,以前的跑友不見,連跑步也絕口不提,甚至「絕眼不看」。口密的程度,連她女兒長大了也完全不曉得自己母親原來曾經跑馬拉松。

    那麼事情是怎樣抖出的呢?事緣一位電台節目監製有次跑馬拉松,在隨選手包附贈的雜誌上偶爾看到一篇關於加拿大長跑精英的報導中提到了維薏頓,監製那刻才知道原來加拿大有過如此歷史時刻。有如發現新大陸的他,就算只得「維薏頓」這個名字,也不惜上窮碧落下黃泉都要把她找出來。結果他在電話簿一個挨一個的找,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給他找到維薏頓,其事跡也因此漸為人知。

    維薏頓出戰那場,斯威莎其實是獲邀陪賽,目的是令這場馬拉松不至於太少女參賽者。結果維薏頓除了勇破世績之外,其實也成為首位完成馬拉松的加拿大女跑手。賽後,她只得到隊友的祝賀及禮物。畢竟在那個年代,女人跑馬拉松實在比過街老鼠好不了多少,很多人看見只會皺眉頭。

    記述維薏頓短促的跑步生涯,其實等於記述了北美女性跑步受歧視的歷史。當時女性不只比賽,即使平日練習在街上也會給路人指指點點。這些不應有的壓力,一定程度上令到勇破世績後的維薏頓感到意興闌珊,遂於數年後悄然離場,歸於平淡。

    揭開了歷史,翻出了遺憾。無論是否為「千金」而戰,這書小姐都應該看:看看今天你們跑步自拍的幸福並非必然;這書先生更應看:看完告知妻子女友,奉勸她們齊齊去跑,因為這是現代女性才有的運氣啊。

    購書連結:https://amzn.to/2T8FdNZ

    原刊於2020年1月號《Sportsoho運動版圖》
    蝦叔專欄「巴克利一頁」

    原文連結:https://rs.sportsoho.com/en/rsuncleshrimp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