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女兒三年沒回娘家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女兒三年沒回娘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女兒三年沒回娘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女兒三年沒回娘家產品中有8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睡前故事| 睡前,我另一半要我說個故事給他聽。有沒有搞錯?都多大了?真不好意思,睡前聽故事是我們家的習慣,不過通常說故事的人是我另一半,說給女兒聽也說給我聽。他只要說量子學、黑洞的故事,伴隨著一堆數據和理論,我三分鐘不到就可以入睡。 要我說故事?說什麼?「說妳童年最快樂的回憶好了!」喔,我想想...

女兒三年沒回娘家 在 阿映 Sarah Lu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16:46:26

三年多來,育兒這條路上最要感謝的 除了我的老公,應該就是我的阿嬤跟媽媽了 尤其是我阿嬤,真的是人生中的神隊友 - 雖然我很少發家人的文,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太常發 但我的娘家真的在我的生命中佔了很重要的位置 尤其在我生小孩後,更是體會到什麼叫家人才是最重要的 - 在我成為新手媽媽的第一年,我一直是...

女兒三年沒回娘家 在 Linchze?林蓁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05 13:44:53

#我是最讓家人擔心的孩子 是生完孩子後才知道長大💁🏻‍♀️ 不愛讀書對自己沒有規劃 叛逆叫我往東偏要往西 沒做什麼讓家人放心的事 還在22歲就在0存款的狀況下 把自己帶著肚子嫁掉了 #生完孩子才知道「孝順」有多麼重要 開始努力賺錢過好生活 開始賺了錢帶媽媽逛街吃飯 開始買禮物送家人 家裡換家電裝...

女兒三年沒回娘家 在 林公子有四下巴x捲毛媽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2-17 04:36:08

『結婚』是兩家人的結合,不是一家人的犧牲 男人有自己成長的家庭,女人也有重要的家人 所以我們每年才會這裡期待 #回娘家 女人是嫁,不是被賣。 同樣有著幸福的大家族兄弟姐妹 要女人放棄和原生家族一年就一次的團圓 是絕。對。不。平。等。的對待 記得生產前幾個月 我的阿嬤癌症病危 那時候我和林老北達成...

  • 女兒三年沒回娘家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2 17:21:03
    有 754 人按讚

    |睡前故事|

    睡前,我另一半要我說個故事給他聽。有沒有搞錯?都多大了?真不好意思,睡前聽故事是我們家的習慣,不過通常說故事的人是我另一半,說給女兒聽也說給我聽。他只要說量子學、黑洞的故事,伴隨著一堆數據和理論,我三分鐘不到就可以入睡。

    要我說故事?說什麼?「說妳童年最快樂的回憶好了!」喔,我想想⋯⋯

    ————————————————————————————

    我小的時候,台灣有些人向寺廟祈願,願望實現之後,就會在寺廟前的空地拉一塊很大的布幕播放露天電影,這是要給神明看的,一個晚上播二部電影,有時候是連著二天播放。

    我家在台北市中心,小時候連廟宇神壇都是在公寓裡。所以播放露天電影還願的時候,就是在二棟公寓間拉起布幕。晚餐過後,大家各自帶著板凳、涼椅坐在馬路上看電影(哇!都放些什麼電影?)。

    那時候我年紀很小,還看不懂電影的內容。不過我還是很開心,因為我母親會給我一些錢買零食吃。我會買一根有酸梅的棒棒糖、足球包裝的圓形巧克力,還有幾包海苔(就是你們家巷口的7-11?),在我家樓下轉角的雜貨店。

    但我最喜歡的是賣「把哺」的小販,炎熱的夏天,我會要芋頭和花生口味的。常常還會有賣烤香腸的攤子,可以跟老闆玩彈珠或洗芭樂賭香腸,那個是大人玩的,我當時年紀太小,沒有賭過香腸(妳說的這個我有看過,很台灣!」。

    那你小時候最快樂的童年記憶是什麼?

    ————————————————————————————-

    我小時候最快樂的童年回憶,是在南法的鄉間騎腳踏車(就這樣?)。

    那說小時候最恐怖的回憶好了⋯⋯

    ————————————————————————————-

    以前台灣的小學生到三年級和四年級的時候都要養蠶。買回家時,小小的一個盒子裡擠滿了小小隻蠕動快速的蠶,然後沒多久,這些蠶寶寶就會快速長大,變得又白又肥,然後行動遲緩。

    蠶寶寶的食物是桑葉,我們家對面有一顆桑樹,所以只要家裡有三四年級的小學生,媽媽們就會拿著掃把在樹下跳呀跳的幫小孩子採桑葉。

    有一年,我一覺醒來,一整盒白色的蠶寶寶全都變成綠色的,而且僵直不動。我母親說,可能是夜裡被什麼昆蟲咬了,這大概是我童年最恐怖的回憶了,你呢?

    ————————————————————————————

    我曾經殺死一隻青蛙(什麼?),是在六年級的課堂上,老師要我們解剖青蛙的大腦(在活生生的青蛙頭上下刀嗎?),現在想想,要年紀這麼小的學生做這些,實在沒什麼意義。

    ————————————————————————————

    我們童年最快樂的回憶,似乎都和一些傳統文化有關,我是台灣播放電影的習俗,我另一半是他母親鄉下娘家的田邊小徑。而我們最恐怖的回憶,都和死亡有關。

    今天的討論主題:最快樂與最恐怖的童年回憶。以下歡迎留言~

    下圖:我很喜歡這種義大利麵的口感。

  • 女兒三年沒回娘家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03 00:32:10
    有 23,515 人按讚

    孔雀東南飛

    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這是一首很有名的長篇敘事詩。原名《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因為開篇第一句「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回~」太有記憶點了,所以後來這首詩就直接稱為「孔雀東南飛」。

    人物:
    焦仲卿/職業是府吏,一位基層公務員,經常外派不在家。

    劉蘭芝/姿容姣好,知書達禮,裁衣織布彈箜篌,才藝雙全。三年不育,婆媳不和。

    焦母/寡婦。辛苦養大兒子和女兒。多少有些戀子情節。會槌床駡兒子,逼他休妻,希望兒子改娶東家秦小姐。

    劉母/內宅婦人,丈夫已逝,夫死從子。

    劉兄/性行暴如雷。逼妹妹改嫁太守之子。

    臨演/媒人,縣丞,太守和跑龍套角色。

    故事大綱:

    劉蘭芝嫁到焦家,為焦母所不容而被休回家,大哥逼她改嫁,新婚之夜劉蘭芝舉身赴清池,投水自盡。焦仲卿自掛東南枝,自縊殉情而死。

    這隻孔雀經過一千多年的風雨冲刷,依舊鮮活!停不下來,因為婆媳問題千古難解。

    身為兒子,面對愛情和孝道衝突時的困境也是千年無解。
    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母親不負卿。

    詩中用大量筆墨描寫劉蘭芝,特別提到她確定被休棄時,一大早起來梳化,化了正妝,穿上最體面的衣服,精妙世無雙的樣子上堂拜阿母!辭別婆母時,一滴眼淚都沒掉,在她人生最低潮時,還能光彩照人。撐住自己的尊嚴。

    焦仲卿犯了天下兒子的通病,應該兩頭瞞的事情,他兩頭傳。事情搞砸了,就先逃避!奉母命休妻,又對妻子發誓,還必相迎娶,一定再把你重新娶進門。
    最幼稚的一幕是當他聽說劉蘭芝要再嫁太守之子時,立刻請假回來,不是想辦法挽回,竟然跑去説氣話。
    「恭喜你嫁入豪門。説好的誓言呢?哼,沒關係!吾獨向黃泉! 我自己去死!」

    劉蘭芝拉著對方馬鞍的手突然放開,感覺什麼都抓不住了⋯你⋯⋯你⋯⋯我們同樣是被逼迫,你是被母親所逼,我是被兄長所迫,何意出此言?為什麼要這樣諷刺,挖苦我? 行! 你要死?好! 我們黃泉下相見!

    無法阻止的悲劇,真是令人悲催。兩人就這樣執手分道去,各各還家門,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

    焦仲卿收道劉蘭芝的死訊後,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同學看出來了這首詩的前後呼應嗎?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劉蘭芝娘家在夫家的東南方,因為不捨離開而頻頻回首。

    「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焦仲卿特別選東南方向是代表生死相隨!

    後來兩家求合葬,特別記下這段故事,希望後人戒之慎勿忘,不要忘記他們的悲劇。

    全文340多句,紙短情長,留給各位發揮,如果勾起你的回憶,讓它隨風而逝,都過去了!

    我們要在沉默裡慢慢地學會堅強(林徽音)

    晚安

    PS孔雀為什麼往東南飛,有很多種説法,此處取其一而已)

  • 女兒三年沒回娘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25 11:08:13
    有 2,379 人按讚

    你們知道嗎?在國際上,6月份除了是關心人權的「同志驕傲月」(起源來自1969 年 6 月 28 日發生於美國的「石牆事件」)以外,在台灣,也是關心家中暴力的「家庭暴力防治月」喔。

    1993年,發生鄧如雯殺夫案。

    1995年9月,法官高鳳仙完成《家庭暴力防治法》草案。而後由現代婦女基金會、婦女救援基金會、晚晴協會等婦女團體聯合推動。
    1998年5月28日,立法院完成三讀。1999年6月,全面實行民事保護令制度,台灣正式成為亞洲第一個實行家暴法的國家。

    而這個值得我們驕傲的里程碑,則來自於無數家暴受害者的受難與犧牲,以及社會工作者、法治相關人員....等數不清的救援者的努力與堅持。

    ----
    1993年10月27日臺灣發生了一起刑事案件,鄧如雯因長期遭受家庭暴力、鄧母、婚內本人及妹均被性侵害,最後殺夫,在受審過程中,受到婦女團體的支援,最後被判刑三年。並促進《家庭暴力防治法》於1998年6月24日立法通過,使中華民國成為亞洲第一個有家庭暴力防治法與民法保護令的國家。(維基百科資訊)
    -----

    在這案件中,從最開始母親在關係中的求助無門,到女兒也成為受害者,並且被脅迫成婚,與加害者生下的孩子、娘家的家屬們也被暴力對待,綿延三代的身心壓迫與絕望,令人難以想像。

    我們都知道,孩子有一天會長大,會成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也知道,一個人成長過程,會帶給未來的他什麼樣的影響。美好的回憶會留在心頭,陪伴人長大,在往後艱難的時刻,這些溫柔會陪你撐過難關;而那些被傷害的時刻,也一樣會如影隨形,不曾離開,在午夜夢迴時突然席捲而來。

    我想你也跟我一樣,不希望未來的希望,是在恐懼、暴力與絕望下成長;為了社會的和諧、甚至是進步,關注並支援家庭中的暴力問題,是刻不容緩的。讓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把愛的保護傘撐好、撐大,讓有需要的人在絕望之中,能在你撐的傘下躲雨。

    婦女救援基金會
    ❤ 捐贈地址:台北市大同區寧夏路18號3樓
    ❤ 捐贈電話:02-2553-7133 # 33
    ❤ Line Pay 捐款捐點數幫助:https://reurl.cc/l0gokQ
    ❤ 立即捐款:https://reurl.cc/6yeR7O
    ❤ 更多訊息:https://www.twrf.org.tw/info/title/1092

    -------------------------------------------------------------------------

    《家暴防治月》

    童年目睹家暴 77%成年後曾想輕生
    婦援會攜手藝人林予晞 呼籲重視目睹家暴後遺症並投注資源
    每年六月是台灣 #家庭暴力防治月,今年是家庭暴力防治法實施22周年,正逢疫情期間,據衛福部統計,自5/15全台防疫三級警戒後,家暴通報量比起去年同期增加約15%。家庭暴力或是親子間的衝突行為,除了近期因疫情改變家庭成員相處模式,婦援會發現「#童年目睹家暴」的影響更是不容忽視,根據婦援會《童年目睹家暴經驗之影響與需求調查問卷》統計結果顯示,受訪者中有77%曾有自殺念頭,有49%曾有過自傷行為,如此驚人的比例讓我們不禁開始思考,是否目睹家暴兒少需要更多關懷與協助?且有80%受訪者第一次目睹家暴經驗年齡在12歲以前,更顯示及早伸出援手,對目睹家暴的兒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問卷調查中,婦援會亦發現有將69%的受訪者,童年除了目睹暴力外,本身也遭受家庭暴力行為,其中遭受言語羞辱、謾罵、威脅、恐嚇、等精神暴力比例最高,其次是肢體暴力。由於從小籠罩在各種樣態的暴力行為之下,目睹家暴兒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有80%以上的受訪者容易出現負面的自我價值感,如:易怒、沮喪、憂鬱、容易自卑,時常擔心自己不夠好,也害怕面對衝突的場景,沉浸在諸多負面的情緒下導致身心俱疲。

    為了瞭解童年目睹家暴成年者創傷影響狀況和需求,婦援會於110年針對童年時期曾目睹過家庭暴力經驗之18歲以上的成人,進行「童年目睹家暴經驗之影響與需求調查」網路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共分為三大部分,一是童年目睹家暴經驗;二是童年目睹家暴經驗對成年的影響,包括自我價值感、家庭關係、人際/同儕關係、就業與職場狀況、親密關係和生理影響;三是過往接受求助經驗及需求。網路問卷調查進行時間110.03.29~5.31,共回覆448份樣本,有效樣本共371份。

    除了上述的調查結果,童年目睹家暴的兒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人際關係以及職場的就業情況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由於童年目睹暴力,為了降低暴力帶來的傷害或是避免更多衝突,長年壓抑自己情緒導致與他人或同儕相處的過程中出現隱忍、迎合、逃避等行為;在職場上做事情總是小心翼翼,一但犯錯或是事情進行不順利,時常覺得是自己的錯、責備自己,且四成以上的受訪者有失眠、作惡夢、頭痛等生理影響;三成五有服用過精神科藥物。

    婦援會長期關注別暴力防治議題,提供家暴被害人社工專業服務與暴力防治推動,今年六月的「家庭暴力防治月」,婦援會特別邀請長期關注女性人權與社會議題的知名藝人 林予晞 Allison Lin 擔任守護婦女兒少的公益大使。透過影片,林予晞表示:無論是施暴者或是被害人,都應該察覺、正視看待與處理自我的情緒壓力。人就像汽球,雖然有彈性承受身心的壓力和傷害,但如果壓力巨大到真的無法解除時,就需要尋找專業人員協助釋放壓力。無論是言語的暴力或是身體的侵害,都不是愛的表現。

    林予晞 Allison Lin 呼籲大眾:
    愛孩子,請停止用暴力對待家人。
    愛孩子,不應讓孩子生活在家庭暴力環境。

    同時,婦援會也提出以下四點訴求,希望民眾、政府都能更重視童年目睹家暴的影響:

    💪家暴傷害家庭、親子關係和孩子未來,愛孩子,請停止用暴力對待家人。
    💪政府要編列預算,並將童年目睹、受暴的成年人納入 #家暴防治法,提供創傷復原的資源。
    💪疫情下,家庭衝突高,深呼吸調整情緒,家庭暴力可避免。
    💪童年目睹、受暴不是你的錯,勇於求助,#婦援會接住你。

    童年目睹家庭暴力的受訪者在小時候接受過社工的服務的比例不到1成,一直到成年之後也有50%的人完全沒有尋求過任何資源或幫助,如何讓更多目睹家暴的兒童或是童年目睹暴力青年得到適切的幫助將是婦援會努力的目標。為此婦援會今年六月開始提供個案輔導會談、經濟支持、心理諮商、資源轉介等各項直接服務,同時也會持續倡議修法,期盼將童年目睹、受暴的成年人納入家暴防治法,打造更友善、資源更充足的服務環境,提供暢通的管道,讓需要幫助的人不再求助無門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