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香港運動員,謝謝你們在無比艱苦的黑暗日子,為香港人帶來的堅持,鼓勵與感動。
也謝謝各國的所有運動員,你們展示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體育精神,友愛,人類文明的互相抵勵與進步。
今次奧運是很多人都非常投入的一屆,畢竟這兩年,開心的時間太少。除了香港歷史性創下最多獎牌的一金兩銀,可以為香港及其他國家打...
感謝香港運動員,謝謝你們在無比艱苦的黑暗日子,為香港人帶來的堅持,鼓勵與感動。
也謝謝各國的所有運動員,你們展示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體育精神,友愛,人類文明的互相抵勵與進步。
今次奧運是很多人都非常投入的一屆,畢竟這兩年,開心的時間太少。除了香港歷史性創下最多獎牌的一金兩銀,可以為香港及其他國家打氣,為牆國減油,心情實在振奮。也可能因為疫情,大家少了外遊,留在家中,增加了觀眾收看直播支持打氣的意欲。
是屆奧運有很多精彩又溫暖的畫面,真的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只有牆國選手才會在比賽途中大操髒話,技不如人,出征贏了比賽的日本乒乓球手和體操選手。真是柒出國際,有夠小氣)。
游泳選手在獲勝後互相擁抱道賀,日本韓國台灣射箭選手開心合照,吉里巴斯舉重運動員動作失敗後跳出的可愛開心舞,一舉讓世界知道這個冷門的國家,也增加了其他國家對家鄉面對陸沈危機關注。香港風帆選手陳晞文,在重大傷患切除胰臟後,竟然成功回到運動軌道之上,這兩屆奧運都做出不錯的成績。這次比賽是她最後一屆出賽;實在慚愧太遲才認識這位拚搏的運動員,祝福她引退後的生活平安順利。
還有許多激勵人心故事,包括為了兒子醫療費用努力比賽的46歲的體操媽媽,危地馬拉的34歲羽毛球選手哥頓,從賽前無人當回事,最後歷史性進入四強。還有田徑比賽的女子選手,已屆32或34歲,但仍能贏過年輕很多的二十出頭選手。邊看邊佩服。
最壞的年代,也是最好的年代,香港運動員排除萬難,在今屆大放異彩,對香港人來說實在激動。張家朗的金牌,何詩蓓的兩面銀牌,最令人動容的是碰池一刻的美麗笑容,因為贏了昨日的自己,認真享受比賽,那種魅力實在感動人心。還有羽毛球混雙謝影雪,鄧俊文,一分一分都不放棄追回來的拚勁,已經是大家心中的冠軍。我們也繼續支持伍家朗,希望他盡快走出灰暗。香港人會永遠記住罪魁禍首。所有的香港運動員,無論有沒獎牌,你們都是香港的驕傲,我們以你為榮。
看到選手們哭,也跟著一起感動流淚。再次證明奧運會的意義,在於連結全人類,我們手牽手一起進步,一起翻下世界的新一頁。
昨日看了台灣的幾場比賽,都甚為投入。我通常開兩個mon,一個看香港賽事,一個看台灣賽事。恭喜戴姿穎殺入羽球四強,羽球男雙王齊麟李洋擊敗世界第一印尼,年輕的小林在乒乓球球的精彩表現。昨晚一邊吃晚餐一邊看,實在太緊張差點噴飯。
還有郭婞淳在舉重獲得金牌,在奪牌之後仍要挑戰個人紀錄,失敗躺地那刻的燦笑簡直像是海報般唯美。享受比賽,超越自己。這才是運動家精神。
回到香港,同樣是24歲的年輕人,命運卻大不相同。同樣為了香港奮鬥,一個為香港奪金,一個換來了完全不合理的九年判刑。不足24小時,心情已是天堂與地獄,作為香港人真的艱難。但年輕人還能叫律司代傳話,「多謝咁多位既關心同埋支持,時間會過得好快,佢會撐住,大家都要撐住,好似香港運動員一樣。」
借今次機會,也希望大家以後多多支持關注香港運動員,讓不是很盛行的體育風氣和新聞成為主流。比如多現場觀看香港的足球比賽。
運動員面對資源缺乏,政府不支持,高層的迂腐 ,還有整個社會的拜金功利,無論在香港和台灣,做運動員都要放棄主流價值,遭受很多白眼,要跨越很多很多障礙。沒錢沒支持,薪水也低得嚇人。如果不幸在訓練後受傷,也沒有任何補償。只有在贏了之後,政府才出來收割抽水,說支持運動員,辛苦了一類的虛偽噁心言詞。比如台灣的小林,小時候已展現天份,得到一名中國教練看中裁培,但每個要付出十萬台幣薪金,沒有官方任何支持,一開始是舅公支援的。不是人人都有伯樂,可惜現在舅公已不在,但相信他在天上也會感到驕傲。
但願這些美好畫面都成為以後前進的動力,沒錯我們一直在打逆境波,但謝謝運動員用身體力行,告訴我們希望的最大意義。
願榮光歸於香港與所有的運動員。
前路艱難,雖然是匍匐前進,我們仍要緊記,總要超越昨天的自己。
加油,共勉之。
#東京奧運2020 #香港加油 #台灣加油
順序,
-pics by Topick,
-CHRIS GRAYTHEN/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BrianChing 程詩詠
奧運金牌最多國家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夜.語錄.王建煊的溫度計》
* 人永遠都無法知道自己該要什麼,因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生加以修正。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驗哪種抉擇是好的,因為不存在任何比較。一切都是馬上經歷,僅此一次,不能準備。—-——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 在夢中的城市裡,他正值青春,而到達依西多拉城時,他已年老,廣場上有一堵牆,老人們倚坐在那裡看著過往的年輕人,他和這些老人並坐在一起。當初的慾望已成記憶。 —-卡爾維諾 《看不見的城市》
* 世界上有不絕的風景,我有不老的心情。—-汪國真《我喜歡出發》
* 那就折一張闊些的荷葉,包一片月光回去。回去夾在唐詩裡,扁扁的,像壓過的相思。—-余光中《滿月下》
* 長大了以後,你才會知道,在驀然回首的剎那,沒有怨恨的青春才會無遺憾,如山崗上那輪靜靜的滿月。——席慕容 《無怨的青春》
* 愛主要是給予而不是接受,給予比接受更快樂。——艾里希·弗洛姆《愛的藝術》
* 我的溫度計 隨著她升降——王建煊2021/09/27
我和妻子蘇老師結婚58年,一直是「無子西瓜」。我年輕身體健康,工作一帆風順,工作忙碌。家務大小皆由妻子蘇老師一手包辦,蘇老師是真正的一家之主。
失智的她
日子很快,現在我們都已83歲,我有攝護腺癌,蘇老師患失智症,雖都不嚴重,但總是在末日陰影中。
蘇老師失智雖甚輕微,但仍時露失智特徵,看在我的眼裡,心中感覺不是滋味。很難想像,一個活潑能幹的人,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他常問我:「我媽呢?」我說:「她已過世,去天家了。」我爸爸呢?「也去天家了。」他們什麼時候來看我們?「他們不會來看我們的,但有一天我們會去天家看他們。」我們什麼時候去呀?我說:「這個我們不知道,只有神知道。」那你去問神呀!我說:「我怎麼有辦法去問神呀!」蘇老師很輕鬆的說,你就說是我叫你去問祂的不就可以了嗎?
蘇老師是我的溫度計
類此看似笑話的事,時有發生。你可能會覺得好笑,但對我來說,有時真想哭。
跟我在一起生活了58年,這麼能幹的人,現在怎麼變成這樣了呢?我的心立刻回到她健康時代,過往的一切都歷歷在目了。心情十分低落,我的心情溫度計的溫度隨著她的身體狀況下降。
蘇老師是我的溫度計。
新冠肺炎期間,我們幾乎是足不出戶。有時間,就讀聖經,終於把整本聖經完整地讀了一遍。我經常在教會站講台,但始終沒把聖經完整的讀過一遍,真是慚愧,這次終於一了心願。
在讀聖經時,有的字不認識,蘇老師認識,有讀錯的,蘇老師會糾正我,我心中溫度計的溫度又上升了,因為這表示她的認知仍然清晰,我十分欣慰。
蘇老師食慾甚差,一餐只吃一點,有時幾乎是意思一下。看醫生,吃開胃藥也沒有甚麼用。每到用餐,我的溫度計就降溫,心情低落。但偶而她也有多吃一點的,溫度計立刻增溫。
患失智症的人有時會嗜睡,動不動就睡,一天可睡15個小時,看到心裡,溫度計降溫。有時中午蘇老師睡了一小時就自動起來了,太好了,溫度又上升。
愛是溫度計的指標
有天晚餐時,我要牽蘇老師去餐桌用餐,她把我臭罵了一頓,拒絕用餐。我很難過,不是因為她罵我,而是因為這種現象,在失智症裡稱為是「黃昏症候群」。就是到黃昏時刻,不知是陽光問題,或是其他原因,病人會出現怪異行為。
想到可憐的蘇老師,情不自盡,會傷感好一會,溫度計降溫了。
當我們愛一個人,關心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就會變成那個人的溫度計,愛得越深,溫度計的靈敏度愈高。
人世間除了夫妻之愛外,就是父母子女之愛。孩子學業成績變差或進步,孩子生病或痊癒,父母心中溫度計,溫度都會立刻變化。
為了所愛之人升溫
東京奧運結束不久,自己國家運動員金牌,全體國人歡呼,溫度計溫度躍升,因為人民愛國家。
有對夫妻,妻罹癌,夫有小三,一直以為妻病,最多一年就要離世,但妻子活到第三年還沒走。小三打手機留言給男的說:她怎麼還不走呀!我們要等到甚麼時候呀?留言剛好被病妻看到,妻子哭到沒有聲音,她心中的夫妻溫度計,已降到冰點。
盼望我們大家心中都充滿了愛,以致所愛者的一舉一動,我們都關心不已,深同感受,都會使我們的溫度計,敏感的跳動。
奧運金牌最多國家 在 傑拉德-知足常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喀麥隆國家足球隊於1959年成立,並在1962年加入了FIFA,一直是非洲足球的前列份子。
喀麥隆是打入世界盃決賽圈最多次的球隊,足有6次,分別是1982、1990、1994、 1998、2002、2010及2014年,是成績最好的非洲國家。喀麥隆在1990世界盃分組賽爆冷1:0小勝上屆冠軍阿根廷,後來又以2:1擊敗東歐勁旅羅馬尼亞以首名進入十六強,再在十六強加時2:1贏哥倫比亞。該屆八強,喀麥隆加時以2:3不敵當屆殿軍英格蘭,但已經成為首支晉級八強的非洲球隊。
90世界盃之後,喀麥隆此後5次都是分組賽出局,2018俄羅斯更是未入決賽圈。雖然如此,喀麥隆仍然是非洲足球的重要力量,五次贏得非洲盃冠軍、2000年贏過奧運足球賽金牌,實力不容忽視。
這支非洲雄獅盛產射手,90世界盃大發神威的前鋒Roger Miller、贏過2000及2002年非洲國家盃的前鋒Mboma、曾經效力巴塞隆納(Barcelona)的射手Eto'o,全部都是一級前鋒。不過,球迷最記得的球員可能是2003年洲際國家盃比賽中途心臟病發離世的中場Foe。正是因為這宗悲劇,令到足球界別自此加倍重視球場上的緊急醫療措施。
奧運金牌最多國家 在 邱志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4
駐美代表處正名是好事,藍營不要再替中國製造恐懼
邱志偉,立法委員
本月8日,我在立法院舉行「善用國際社會友我力量 全力爭取駐外館處以『台灣』為名」記者會,呼籲外交部應該針對我們非邦交國的駐外館處進行正名,將各種商辦或經文處一律更名為「台灣代表處」。我當時呼籲,應優先針對駐美國、日本代表處正名為:「台灣代表處」(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
11日,外媒便報導美國有意讓我國駐美代表處從「台北」正名為「台灣」。然而,消息一出,有藍營人士宣稱此舉恐對台灣有害,針對這些擔憂,本文將提出正名的三點優勢,希望藍營若作為台灣政黨,應為台灣前途發言,為台灣消除疑慮,而非替中國發聲。
首先,美國代表處正名,修正九四年台灣政策檢討基調
我國在和美國結束邦交關係之後,我們駐美館處名稱更改為:「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駐美國辦事處」,不但看不出和台灣關聯,連國家相關名稱都沒有。直到1994年柯林頓總統上台之後,重新針對美國對台政策進行檢討,同意我國駐美代表處更名為:「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the United States,簡稱TECRO)至今。
此刻,若能將駐美代表處從「台北」正名為「台灣」,並將名稱修正為更全面的「台灣代表處」,將是暌違27年後,調整柯林頓政府至今的對台政策,對台美關係是實質成長。
再者,有望帶動台灣的國際名稱修正,提升台灣實質國際地位
台灣在國際組織或活動的名稱,不是叫「中華台北」就是「台北」,這都和台灣早期在國際社會的妥協名稱有關。台灣為了保有奧運出賽資格,簽署洛桑協議時將奧會名稱改為「中華台北」,原先只是純屬奧會,與我參與國際組織無關。
然而,這項更名運作,最後竟發展為我國參與國際組織的「奧會模式」,不論是APEC或是我國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民航組織、國際檢察官協會、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甚至是前幾年的航空公司正名,台灣都被更改為中華台北,影響層面相當之大。
因此,此刻由美國代表處正名為台灣代表處,鑒於美國的國際地位,台灣未來在國際組織上的名稱,才有望提出更有說服力的說法,遊說各國協助將台灣的駐外館處或是國際組織名稱予以更正。我們絕不能輕忽每一項更名行動所能帶來的實質效益,也希望美國代表處的正名,成為取代奧會模式的新常態!
最後,美國代表處的正名,提升台灣人對國際的信心
台灣因為長期參與國際社會的經驗不愉快,不但「名不正、言不順」,連參與機會都遭「挑三揀四」,政治性不能參加,與我國切身相關的組織,如衛生醫療教育,也都不能參加。久而久之,台灣人民自然難對國際活動有熱情,更難對國際新聞有期待。
我在國會長期呼籲,國人對國際新聞重視度不夠,本人雖努力深耕國際新聞的評論,但常感國人對此熱情不足,歸根究柢,仍是因為台灣的國際地位長期遭漠視,國人難感受這些資訊有切身相關。但若有更多正面消息,自然就會提升國人的重視度。
例如此次東京奧運,台灣成績優異,國人對奧運重視度也就超乎以往。戴資穎東京奧運羽球女子單打金牌戰高達775萬人收視,其他羽球、體操等收視人口都高達2-300萬人。
國人需要的是信心,唯有我們在國際社會取得更多正面消息,提升國人的國際觀才有望,國人也才會更願意收看國際新聞,媒體獲得正面回饋,才更有動力做出更多產出,如此良性循環,才有正面效果。這部分需要外交部多加費心,本人在國會必定給予最多協助,為國人的國際信心做最大努力。
以上提出駐美代表處正名台灣的三大好處,本人也相當感謝外交部與國安單位,在這項議題上所下的功夫。也希望藍營不要再針對正名議題,發表不利台灣的言論,應該站在台灣角度發言,別再為中國政府製造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