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奇美風濕免疫科 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奇美風濕免疫科 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奇美風濕免疫科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新思惟國際,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論文經驗很少 #深怕獲得的收穫有限 #奇美醫院腎臟科陳鋭溢醫師 #講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讓統計不再陌生 第一堂課陳一銘醫師告訴我們 introduction、materials and methods、results、discussion 的 16 個架構,並以藥物對於肺結核治療為例,...
奇美風濕免疫科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論文經驗很少 #深怕獲得的收穫有限
#奇美醫院腎臟科陳鋭溢醫師
#講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讓統計不再陌生
第一堂課陳一銘醫師告訴我們 introduction、materials and methods、results、discussion 的 16 個架構,並以藥物對於肺結核治療為例,逐步拆解這 16 個架構應該要如何書寫,以及站在 reviewer 的角度,介紹這 16 個架構的重點與應該避免的錯誤。
我發現成功的人都有「快速、品質穩定」的特徵,無論是書寫文章的 16 個架構、投稿選擇期刊的 pathway,或是記得校長曾經提到當初一天可以打很多片子,也是有建立在自己的模組之下,如此才能兼顧品質、產量與速度。
統計教學是我覺得收穫最多,幫助我釐清統計概念的一門課,在課前研讀借來的上課手冊時,不大知道區分「常態分佈」和「非常態分佈」的重要性,結果竟然影響著後面接續的統計方法。陳醫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讓統計不再陌生。
#2018年新思惟之友共443篇論文發表!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多元文體與學術參與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 √
#實作統計讓完全無經驗者也能上手
新思惟口碑互動實作時間,再次改款,讓您在樂趣中學會統計應用,並在「您自己的電腦」實際完成,製成可投稿數據圖。過程中有任何問題,資深助教隨時幫你!
5/25(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協助超過 900 位醫學專業人士,學習時間管理,提升寫論文技巧,建立統計觀念。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講師陣容
【陳一銘醫師】與科內的實驗室、國衛院、老人醫學與健保資料庫的團隊均有合作,主題圍繞著老人醫學與免疫風濕專長,發表超過 100 篇 SCI 論文。四度獲得「青年醫師論文獎」。
【吳爵宏醫師】連續兩篇 original article 於頂尖期刊 Radiology 刊登,並獲邀與雜誌主編連線訪問,錄製 Video Podcast,向全世界讀者介紹研究成果,發表超過 40 篇 SCI 論文。
【蔡依橙醫師】SCI 文章超過 60 篇,聚焦在自己的專業核心、投稿命中率高達八成、標竿論文引用超過 100 次的策略型研究者。曾指導多位醫師發表 SCI 論文,並登上國際舞台。
只要一天時間,就能擁有發表 SCI 論文的能力。2019 最新梯次,接受報名中!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奇美風濕免疫科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只聽一天的課就能寫出論文嗎
#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陳建安醫師
#投稿新手上課更有感 #拿論文請講師給建議
不論是課前提醒、講者 Q&A、預習作業,都可以看見課程的規劃的用心,討論的面向也十分豐富。
從寫作架構怎麼鋪陳、圖表稿件如何讓 reviewer 開心、統計入門、投稿期刊選擇的策略、鼓勵嘗試各式文體的撰寫與技巧、甚至寫作時間的規劃等。
課餘拿著自己最近的半成品圖表,與被退件幾次的失敗品(希望有機會起死回生)請教講師。
講師們也直截了當的建議,點出失敗的盲點,發表不是要強調罕見性(當然這個也可能很重要),而是發表這篇文章要告訴人家什麼?對社會能有什麼貢獻。
但還是要再次提醒,事前準備的工作很重要。先對統計稍微有基礎的認識,試著寫過但寫不出來,投稿屢被退件,自己走過一次,來報名上課更會有茅塞頓開的感覺。平時也要培養大量閱讀期刊的習慣。
#2018年新思惟之友共443篇論文發表!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多元文體與學術參與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 √
#實作統計讓完全無經驗者也能上手
新思惟口碑互動實作時間,再次改款,讓您在樂趣中學會統計應用,並在「您自己的電腦」實際完成,製成可投稿數據圖。過程中有任何問題,資深助教隨時幫你!
5/25(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協助超過 900 位醫學專業人士,學習時間管理,提升寫論文技巧,建立統計觀念。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講師陣容
【陳一銘醫師】與科內的實驗室、國衛院、老人醫學與健保資料庫的團隊均有合作,主題圍繞著老人醫學與免疫風濕專長,發表超過 100 篇 SCI 論文。四度獲得「青年醫師論文獎」。
【吳爵宏醫師】連續兩篇 original article 於頂尖期刊 Radiology 刊登,並獲邀與雜誌主編連線訪問,錄製 Video Podcast,向全世界讀者介紹研究成果,發表超過 40 篇 SCI 論文。
【蔡依橙醫師】SCI 文章超過 60 篇,聚焦在自己的專業核心、投稿命中率高達八成、標竿論文引用超過 100 次的策略型研究者。曾指導多位醫師發表 SCI 論文,並登上國際舞台。
只要一天時間,就能擁有發表 SCI 論文的能力。2019 最新梯次,接受報名中!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