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OOXX】 【國峰並沒有在移除呼吸器後離開,我想他捨不得媽媽】
藝人劉真過世,獨留辛龍與4歲女兒,令人唏噓又不忍。
媒體報導他們曾請柯文哲市長去醫院看看劉真的狀況,而柯市長告訴辛龍:「以醫藥、醫學的一個專業角度,真的是沒有機會了。」勸著辛龍「放手」。 短短「放手」2個字,說出來是那樣容易...
【#編輯OOXX】 【國峰並沒有在移除呼吸器後離開,我想他捨不得媽媽】
藝人劉真過世,獨留辛龍與4歲女兒,令人唏噓又不忍。
媒體報導他們曾請柯文哲市長去醫院看看劉真的狀況,而柯市長告訴辛龍:「以醫藥、醫學的一個專業角度,真的是沒有機會了。」勸著辛龍「放手」。 短短「放手」2個字,說出來是那樣容易,但對辛龍及劉真家人而言,要做這個決定,要對醫生開這個口,那得下多大的勇氣,那又是多麼痛徹心扉,以及肝腸寸斷。
而即使下了這個決定,心頭卻又止不住的懷疑,是否自己再堅持一下,是否請患者要撐一下,就可能挺過這場生命風暴? 「放手」談何容易,而如果患者家屬「不放手」或「無法放手」,我們能不能試著去理解,那些家屬心中的煎熬?我們能不能試著去陪伴,與他們一起走過那些徬徨、恐懼及無助等各種糾葛心情?我們能否多給「不放手」或「無法放手」的家屬一些時間與空間?
我很喜歡台南奇美醫學中心謝宛婷醫師的一句話,她說:在「放手」中緊緊地牽住手,在「不放手」中,靜靜地醞釀道別。
她也說:「放手才是慈悲」這句話,即使再真切不過,對即將喪親者來說,仍舊是一種殘酷的理性。讓我們再縱容悲傷一點點,當陪伴的過程觸發了愛的能量,跨越了悲哀、憤怒、愧疚、焦慮、孤獨、疲倦、無助、驚嚇、渴念與麻木,我們將會發現,「放手」便是一種再自然不過的結局。 /
放上謝醫師的文章節錄,〈放手不是是非題〉
有關於生命的抉擇,不是只有「放手」與「不放手」那麼簡單。我從一個不忍看見苦楚而和別人談「放手」的醫師,到現在,我還是一個不忍看見病人苦楚的醫師,但我覺得一起和病家經歷「放手前」的痛與慟,遠比看到「放手」的結局更珍貴。那一段「難以放手」的擺盪掙扎,閃耀著生命中最動人的牽腸掛肚。
呼吸加護病房傳來一則會診。三十歲的國峰,車禍後嚴重腦出血昏迷,經過三次呼吸器脫離訓練都失敗,母親與姊姊要求撤除呼吸器。
安寧照護團隊與母親和姊姊開了一場家庭會議。我們的心,隨著家庭狀況的抽絲剝繭,俱皆糾結。
二十多年前,國峰的母親即與好賭的父親離異,父親逃躲債主到中部後失去聯繫,卻留下一筆債務,給國峰母子償還。
姊姊以保母為職,只要有餘裕的金錢與時間,全拿來照料自己的母親與弟弟。
國峰平常是個做粗工的工人。在上工前,他還在一個私人屠宰場多兼一份工作,但橫事無常,並不會因為一個人行善或是努力就有避禍的特權。
某天清晨,一輛卡車將國峰撞飛。在這風霜之際,國峰私人保險的理賠,因為父親賭債尚未償還完畢,只要是匯入國峰帳戶的保險金,就會立即轉還賭債,根本無法成為這場困境中的及時雨。 「對不起,弟弟好年輕,我們一開始也好難接受,他就要這樣離開我們了。可是如果他留下來,他的日子一定比走了更苦,我們無法負荷優質的護理之家,接下來,只靠呼吸器過完餘生,而媽媽也禁不起任何的操勞了。」
我的心萬般翻攪。該說對不起的,絕不是她們。此刻承擔這般艱難的決定,卻又擔心被醫療團隊視為冷血的家屬。
家庭會議開了三次,白髮的母親每次都出現。
最後,經由安寧照護的醫師、神經外科的醫師、呼吸加護病房的醫師,審慎判定國峰的腦部重度受損,即使數個月後,有微乎其微的機會,可以脫離呼吸器,也不可能有好轉的意識狀態。
於是他被接來了安寧病房。在燈光柔和的獨立房間裡,僅有的幾位家人相伴,我為他移除了氣管內管,關掉了呼吸器。
國峰並沒有如我們預設的場景之一,在移除呼吸器後離開,我想他捨不得媽媽。
他後來去了護理之家。堅強的生命力搏動著,長達一年多的時間,他都由護理之家的照護人員,偶爾是姊姊,帶著回我的門診。
兩年後,我又收到一則會診的傳呼簡訊。
我握握國峰的手,抬頭看向媽媽:「媽媽您希望我們怎麼樣在初次見面的兩年後陪伴國峰呢?」 國峰的媽媽愛憐地看著兒子對我說:「移除呼吸器的那一天開始,我就只希望他不要痛苦。不管他是在當天就離開我,還是兩年後的今天才要離開我,我都會記得,我們和他一起奮鬥的,以及奮鬥之後決定接受與共度的一切。謝醫師,我們想要去安寧病房,我們知道國峰也會想要去那裡。」
兩週後,國峰在滿滿的祝福下,走完了他的人生。
這一回的照護,沒有人落下眼淚,只有感恩,國峰曾經帶領我們走過的一切:決定放手的心如刀割與掙扎猶豫,放手之後重獲新生的訝異喜悅,以及慢性照護過程中甜蜜的負荷,到真正的終點來臨時,滿溢著毫無愧疚與遺憾的坦適。
讓我們把「放手」這件事,談得更柔軟一些吧,別把它當作會談的目的,就算這是個善意,驅策著尚未準備好的家庭簽下那張同意書,傷痛不會因為表象上的善終而釋懷。
這條困難的路,即便清楚的知道終點該往哪兒走,仍舊需要親自彎下腰,斬除那荊棘,甚至偶爾被扎中,鮮血淋漓,但彼此會從克服困難的過程中獲致勇氣。 「放手才是慈悲」這句話,即使再真切不過,對即將喪親者來說,仍舊是一種殘酷的理性。讓我們再縱容悲傷一點點,當陪伴的過程觸發了愛的能量,跨越了悲哀、憤怒、愧疚、焦慮、孤獨、疲倦、無助、驚嚇、渴念與麻木,我們將會發現,「放手」便是一種再自然不過的結局。
放手不是一個斷點,它是接納哀傷的安息之地,也是繼起生命的孕育之處。 ►►《因死而生──一位安寧緩和照謢醫師的善終思索》https://reurl.cc/MvbOpv
#在放手中緊緊地牽住手
#在不放手中靜靜地醞釀道別
#每一個最艱難決定的背後都是愛啊
奇美醫院門診表 在 Ingay Tali 穎艾達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請大家踴躍預約。響應週末的萬人打疫苗活動』
臺南市今日(7/9)維持無新增。
#7/13起部分鬆綁,地方政府得因地制宜。但鬆綁還是要按照包含實聯制、社交距離、全程口罩、人流控管降載等防疫指引進行(參考附圖)。
#大型疫苗接種站
各場次的大型接種站都採用預約制。昨日公布增設的「慈濟中學場」八小時內預約額滿(2,500人)、7/10「新營體育場」也已經約滿(2,500人)。除7/11的「#善化慈濟基金會」尚有額度外,市府加開7/10下午的「#善化慈濟基金會」(1,000人)、7/11「#慈濟中學場」(2,500人),並與佳里奇美醫院合作,7/10~11開設各500人名額的疫苗接種門診。請參考下方附圖使用「台南打疫苗」或網路掛號方式,完成預約(無預約現場不開放排隊施打)。請參考:https://tinyurl.com/ysre9xud
記者會中市府表示,整個週末疫苗施打量能充裕,『請大家踴躍預約。響應週末的萬人打疫苗活動』
【微解封可能造成疫情上升的對策?】
市府表示會由交通局加強車流監測管控,如有異常,會通知竟查局與主管單位注意,並且會透過AI智慧防疫系統監測人流,包含以高科技啟動大聲公,宣導發現的不戴口罩民眾。聽起來應該是很厲害的超前佈署吧!
【臺南市莫德納疫苗施打順位】
目前開放到: #65歲以上長者、 #55歲以上原住民、 #孕婦
提醒大家:請在接到通知後依照通知的時間地點前往施打,或者主動向地區的衛生所聯繫預約。戶籍不在臺南的大家,如果符合接種序列的,請主動與就近衛生所或區公所聯絡安排施打。(各區公所與衛生所電話請參考:https://tinyurl.com/n3834yh5 )
請大家穩定的照防疫政策與疫苗施打順位,不用特別「挑品牌」,盡快完成疫苗施打。依據CDC公布的資訊, #各類疫苗至少在第一劑施打兩週後才開始發生效力 (參 https://tinyurl.com/3yf4tay9 ),繼續擴大疫苗覆蓋率,共同建立起臺南的防疫安全網。
#疫苗與篩檢資訊,都可以到臺南市的平台(https://tinyurl.com/ydx3yyap )查詢。
#紓困措施 都可以到市府防疫專區網頁(https://tinyurl.com/4sns5r3n )或者紓困諮詢專線 06-2954293 查詢。
目前還在14天內的足跡資料如下(保留6/25以後的)。需要歷史足跡資訊,請上市府『臺南COVID-19儀表板』(網址:tinyurl.com/49v6f69k )。
【#安南區】
6/25 上午(11:00~11:30) @安南區果菜市場(怡安路二段)
6/25 上午(08:00) @診所(鳳凰里同安路)
6/25 上午(11:00) @天橋下賓仔虱目魚粥(安中路一段)
6/25 上午(11:30~11:40) @文雅排骨快餐(北安路二段)
6/25 下午(17:00~17:15) @北安利多黃昏市場(北安路三段)
#戴口罩 #勤洗手 #重清消 #少移動 #避近距
#理性防疫 #安心防疫 #用腦防疫 #動手防疫 #主動防疫
奇美醫院門診表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桃園醫院武漢肺炎群聚案,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午宣布啟動部桃專案,出院或轉院病人將列隔離對象,1月6日至19日由綠區(風險較低)出院病人將在健保卡註記自主管理。今天指揮中心則宣布擴大專案,曾在部桃看病的民眾,皆可透過遠距平台先諮詢,安排動線後再就醫。
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部桃門診維持只有複診,其他人希望去其他地方看,但是為了不要引起疑慮,所以我們也要建立平台,遠端專業醫師諮詢並安排就醫,幫助病和醫療機構都更安全。
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出院後同住家人,即日起給予「緊急醫療線上諮詢平台」,主要功能有兩個,一個是針對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期間有需要醫療協助,再到醫院前,由醫師評估確有需要到醫院協助時,通知衛生橘和看診醫院預作準備,以利就醫流程達到就醫要求。
石崇良指出,緊急醫療線上諮詢平台為去年10月開始試辦計畫,高雄、台中和桃園都在試辦範圍,這次因應部桃專案,擴大到健康自主健康管理病人,以及住院當中的陪病人員急同住家人使用。
緊急醫療24小時線上平台與急診醫學會共同合作,24小時都有兩線急診醫師值班,包含四家醫學中心:林口長庚、中國附醫、台南奇美以及高雄長庚的急診醫師。諮過程完全免費,但必須下載app,上網實名註冊,才能開通傳遞醫療資料,包括藥單都可以拍照上傳,提供醫師診療的參考。
但石崇良呼籲民眾,不要濫用佔用太長時間,諮詢後如果有開藥,部桃專案可以聯繫後續藥物的取得;如需要到醫院就醫,則由衛生局安排到指定醫療院所就醫和必要採檢。操作步驟包括:下載、登入Email開通序號,開通後可以隨時上網諮詢。
陳時中表示,陪病部分仍無法完全立刻掌握,因此所以除原先1922以外,也可以利用此系統讓醫師協助判斷,安排就醫。
奇美醫院門診表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南一名老婦想看診,卻把救護車當計程車使用,消防局今天送出首張收費單新台幣1400元,要求當事人收單後30天內繳費給公庫,避免救護資源被濫用。
台南市消防局指出,這名8旬老婦去年8月在家人陪同下,在新化區搭上救護車前往永康奇美醫學中心,老婦下車卻不是到急診,而只是要到門診,顯見老婦非急重症,卻把救護車當計程車,消防局依法開單收費。
消防局今天同時送出第二張收費單,當事人是名30幾歲的中年男子,去年11月因在永康區網咖喝醉酒,警方到場處理,男子卻宣稱腹痛,救護車獲報趕到現場載送,男子未拒絕,卻在抵達永康奇美醫學中心時拒絕就醫,依法得繳費。
台南市消防局緊急救護科人員表示,台南市消防救護車收費實施要點民國108年底修正後,109年上半年先行宣導,下半年開始執行,老婦是首張,中年男子是第二張,今天一併送出。
台南市消防局長李明峯說,申請消防救護車載至醫院後,卻前往門診或逕自離開者或非緊急傷病患、醫院急診檢傷分類為第五級者,出勤人員將開具收費告知單,經消防救護車收費審查小組認定後,當事人必須在收單後30天內繳納1400元,以嚇阻少數人濫用救護資源。
台南市長黃偉哲也表示,台南逐年增加的消防救護案件,不乏酒醉路倒或慢性病患因想省下計程車費,就把救護車當醫療專車使用,讓消防人員疲於奔命,收費是抑制濫用。
台南市消防局統計,消防局在全市31個行政區轄管53個消防分隊,每年救護出勤共逾9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