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奇美醫院住院規定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奇美醫院住院規定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奇美醫院住院規定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5萬的網紅Icu醫生陳志金,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趁鬼門關前,重貼這篇2013年的文章 ===== 常聽到有人問:「你們在醫院工作久了,是不是變的很冷血?」 我都笑著回答:「只要我的心臟還跳著,血液應該就是溫暖的」 【感謝您活下來 】 by 奇美醫院8AICU 楊濘綺副護理長 07:55 揭開您病況變化的開始,老問題-呼吸喘和嚴重支氣管攣...
奇美醫院住院規定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趁鬼門關前,重貼這篇2013年的文章
=====
常聽到有人問:「你們在醫院工作久了,是不是變的很冷血?」
我都笑著回答:「只要我的心臟還跳著,血液應該就是溫暖的」
【感謝您活下來 】
by 奇美醫院8AICU 楊濘綺副護理長
07:55 揭開您病況變化的開始,老問題-呼吸喘和嚴重支氣管攣縮,處置過程給予緊急藥物治療及ambu bagging,但您的嚴重支氣管攣縮終究引發低血氧及心 搏過緩,看著您的心跳快速由86 次/分下降到35次/分,臉色發黑的厲害。那時我腦海閃過的是女兒們從你入院到要做氣切的艱難決策過程及期待您康復轉病房的表情。因為今天是您要脫離呼吸器滿24小時,而與您朝夕相處的護理師在脫離呼吸器時,扶您下床坐的影像,您開心的表情。我的心情隨著這些影像而難過,很擔心您活不下去了、很擔心超級關心您的女兒們是否能接受做了氣切手術決策後又出現病況惡化的您、很擔心 您會不會因此就成為植物人…。
猶記的第一次接觸到你的大女兒是您剛入加護病房的時候,因為擔心您的病況,立即從大陸回來。第一次的會談中,她突然哭了,我拍拍他的肩膀和靜靜的聽他訴說對您的不捨。或許您不知道有這一段吧,肺功能極差的您,正因嚴重支氣管攣縮而使用高劑量的鎮靜劑昏睡中;治療期間,卻因為無法脫離呼吸器,而須接受氣切手術,對於對氣切的認知不足及照護的無能為力,讓您拒絕!女兒們又困惑了,經過主治醫師的一再的耐心說明,護師們提供的相關訊息及傾聽,讓您們做了接受氣切手術的決策。還記得手術後第ㄧ天,二女兒開心的對我說父親的嘴巴笑到眼睛的地方,因為這是您住院以來睡的最舒服的一天,此時的您也在旁邊偷偷的笑著。接下來的時間,即使我並非是您的主護,女兒們總是在會客時主動打招呼、找我詢問照護問題或是在我放假後告訴我,父親的進展,而我也總是熱情的回應,鼓勵要正向面對病情及醫師安排的呼吸器脫離訓練計畫及未來照護重點。 用心的照護與提供資訊,除了讓我們建立良好的護病關係,也建立了一層仿佛是家人的情感,有著彼此的關 心,或許是這因素,讓我此時的心情是如此複雜。
還好,經過緊急處置,您的心跳過緩有隨著低血氧的症狀改善而恢復、您的發黑表情也漸漸有血色,而過了約莫15分鐘,您也虛弱的醒了,看著您從鬼門關拉回,我們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了。
臨床上,許多護理師除了照護病人外,也在意家屬的狀況,天氣冷了,幫病人加棉被外,也沒忘了提醒前來會客的家屬們多加件衣服;病況變化,也貼心的提醒家屬趕來醫院途中要小心交通安全…等,這些工作並不是院方或護理部規定的,但卻是護師們對病人及家屬的關懷。常聽到有人問:「你們在醫院工作久了,是不 是變的很冷血?」,我都笑著回答:「只要我的心臟還跳著,血液應該就是溫暖的」。心溫暖,護理活動及關懷舉動也就溫暖,我是如此,其他護師更是如此。亦或有人說:「你們面對別人生病時,看多了,應該都很看開或不在意!」其實不然,只是我們必須具備冷靜的思緒及安全的處置面對任何危急場面,因為我們在意任何ㄧ個病人,不論貧困或富有。
最後,我要說聲~~感謝您平安活下來!
奇美醫院住院規定 在 台視新聞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TTV焦點】14天內有中國旅遊史 奇美醫院謝絕探病
#伊編:禁止探病了😱
---
武漢肺炎疫情升高,台灣各大醫院如臨大敵。目前台南成大醫院已經規劃感染管制區域病房,一旦有疑似案例,就立即啟動防疫動線。而成大醫院也是被指定成為雲嘉南唯一武漢肺炎的檢驗醫院;另外奇美醫院也祭出新規定,凡是大陸返台者、或是曾經接觸過大陸返台人士,並有呼吸道症狀的親友,皆謝絕入院探病、陪病。而高雄榮總也要求探病限制兩人,住院期間只能留一名家屬陪病!
#奇美醫院 #武漢肺炎 #中國旅遊史 #探病
---
【聽說訂閱 #台視新聞 掌握更多焦點新聞】
奇美醫院住院規定 在 陳信諭 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爭取權益】
先前在奇美的內科部上班時,原本禮拜六規定要上半天班,抵半天補休。排休大多是沒甚麼問題的,許多同事利用累積補休的方次,一次休長假一次休個夠,所以沒有太多反彈的聲浪。
直到去年時,「一例一休」實施。原本在臨床上減輕醫師負擔的專科護理師,因要符合一例一休,周六專科護理師就變成僅支援、或是輪替的幫忙。減少當天人力下,多出來的工作,就轉移給住院醫師。
那時,一個住院醫師周六時甚至要負擔約平常1.5至2倍的工作量,有時加班到下午2-3點才能離開。醫院和科部也表示不傾向補人力,也不想增加加班費,希望維持這樣的輪替即可(反正,醫師沒有納入勞基法)。
這個制度維持幾個月,大家馬上反應禮拜六的工作量吃不消。在科部的住院醫師座談會上,一些同事和我強力反應這件事情;總醫師學長也非常相挺,和我一起收集可匿名問卷,詢問大家對於周休二日的意見。這些問卷最後都繳交給醫院和科部,當做決策的參考。
客觀上來說,當時奇美內科短收住院醫師,需要拋出誘因來招人。經過一番討論之後,最後內科也落實了周休二日。
*
提升勞動權益,還是得回到怎麼去捍衛和爭取。除了此次修法大家重視的個別勞動關係以外,我認為,我們更要看到集體的勞動關係。(我當時去看過了連續幾次的勞資會議紀錄,基本上沒談到一例一休制度實施後,醫院要怎麼因應的討論;而且很多同事也不知道勞資會議中,誰是代表我們的勞方代表。)
在目前如此高漲的勞動意識,但工會組織率卻只有7.3%,這是一個非常弔詭的現象,值得我們去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