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個失蹤在哪兒?】 《壹周刊》報導,「香港失蹤人口關注組」FB群組共接觸700多宗個案,有家屬主動聯絡管理員說已尋回,也有最終只找回屍體,大部分均不願透露有關失蹤者的失蹤原因,更有一個共通點:說與社會運動無關的。 //「反修例」示威運動持續近半年,根據政府新聞處資料,截至十一月二十一日,警方共...
【700個失蹤在哪兒?】 《壹周刊》報導,「香港失蹤人口關注組」FB群組共接觸700多宗個案,有家屬主動聯絡管理員說已尋回,也有最終只找回屍體,大部分均不願透露有關失蹤者的失蹤原因,更有一個共通點:說與社會運動無關的。 //「反修例」示威運動持續近半年,根據政府新聞處資料,截至十一月二十一日,警方共拘捕5856人,他們所涉及罪行包括「非法集結」、「傷人」、「刑事毀壞」、「襲警」、甚至「暴動」,當中大部分為年輕人,年紀最少的只得11歲。除了可數得到的被捕人數,同一時間,香港亦湧現大量失蹤人口,及不尋常的屍體發現案,數目難以估計。
自六月起,在社交平台上,幾乎隔天就能看到尋人個案,而失蹤者亦以年輕人為主,面對警方對這些失蹤事件的冷處理,市民惟有自組失蹤人口群組互相尋人,其中《香港失蹤人口關注組》就是其中一個較為集中的Facebook群組,「我開Group的原因是因為我找遍整個facebook都找不到有關尋找失蹤人口的主題,而我跟好多其他人一樣都見到好多人失蹤,尤其在831之後,屍體開始浮現各處,我就開始懷疑是另有內情。是否被自殺都好,希望由我做起令更多人關注呢個關乎人命的題目。」發起人Tony(化名)說。
群組運作僅兩個月 已有近萬名會員
Tony指,群組在兩個多月前開始運作,現已有過萬名會員,他們大部分都是身邊有朋友或家人失蹤,希望入Group找尋失蹤者的消息。而Tony與另外幾位管理員的責任,就是審核會員入Group,在尋人個案上載上Group,及查證一些聲稱已經找回的個案,把個案刪除,「我們盡可能會叫他們拿出一些證據,例如與失蹤者的合照,或者在那裏找回,然後我們會去判斷真偽,再去刪post。」 示威日後 常湧現大量失蹤者 「每一天都有人出post說不見了身邊人,如果有示威的日子,新聞上看到有人被警察拘捕,個group又會特別活躍,我想當天會出現不下十個個案。」自開Group至今,群組已經接觸約七百個尋人個案,而失蹤者一般都會在兩至三日內尋回,「失蹤時間愈短,有可能會在兩三天內聯絡到,可能他們只是被捕,但亦都有些是上街後,沒法證明他被人拘捕,但就失了蹤。」而失蹤時間愈長的,就愈難找回,一些長期失蹤達兩至三個月的個案,至今也未見回音,「我們當然希望能夠找回,但正常來說,一個人在市區失蹤兩三個月是不可能,除非他被人捉走了,或者有些事情發生了,被關起來。」 失蹤者多為年輕學生
他指,失蹤者範圍集中在年輕學生,亦有三四十歲的中年人,卻很少會看到老人家的個案,「聽尋人的人說,是突然間失去聯絡,而且他們都有提到是在市區內失蹤,而不是自己一個人去行山而失蹤勻勻,亦有一些最後發現自殺身亡,這些就是找不到,最終找回屍體。」 失蹤後尋回 家屬反應奇怪 「能夠找回的通常都是由家人找回,然後他們會強調與社會運動無關,請我們不要再騷擾他們。」Tony說。
關注組的管理員大多都能直接與家屬接觸,每當家屬尋回失蹤者,都會主動聯絡關注組內的管理員,要求他們刪除尋人帖文,但他們均不願透露有關失蹤者的失蹤原因,「他們常常有一個共通點,說與社會運動無關的,通常都說不出其他原因。我覺得正常來說,他叫我們或者別人幫手尋人,尋回後,應該都有責任告訴我們曾經發生甚麼事,即使不詳細講,但也應該透露少少,讓別人有個安心,但如果他只是說一句:『與社會運動無關,沒有補充。』反而連我們覺得可疑,是否有人叫他們不要出聲,或者簽了一些文件,說太多話會連他們有危險,所以他們才會這樣斬釘截鐵地不說。」 「雖然現在,在我的group當中,還未證實到有一位人士被警察殺害,現在還未有,但如果將來出現一個,事情已經很嚴重。」Tony說。
市民: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對於近半年來的大量失蹤人口,市民亦感覺到明顯的不尋常,「其實應該有更多的是我們不知道,報道了的個案也是不合理,例如有些脫去衣服跳樓就是不合理,一個人自殺,是不會脫光衣服自殺,這些我不會覺得是失蹤人口,而是一些不尋常的謀殺。我不去揣測為甚麼會出現這些事情,因為這應該交由警方去做,但每件事也不可疑來說,我覺得不合理。」蕭先生說。另一位受訪者陳小姐同樣認為,看到的數字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可能已經被刻意隱瞞。// 原文連結:https://hk.nextmgz.com/article/2_713105_0
影片:https://youtu.be/ZvZcFv4KTbk
#失蹤 #被失蹤 #反送中 #壹周刊 #逃犯條例 香港失蹤人口關注組 Hong Kong Missing population 香港失蹤人口資料庫
失蹤人士關注組 Telegram: https://t.me/FindingHKer
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享/投稿: bit.ly/2o8OsAu
#設定『追蹤/Following』為『搶先看/See First』,與『通知/Get Notification』一欄設定為開啟/On。
#數字會說話
失蹤人口資料庫 在 《海琪的天空》 陳海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失蹤人口
【失蹤人口?🧐】「反修例」風波持續近半年,這數個月來,社交平台幾乎天天都有新的尋人貼文,失蹤者亦以年輕人為主,消息有真有假,有些未必及時更正,令人擔憂這些年輕人的安危。
有記者完成了一個失蹤人口資料庫,找來區議員協助區區搵人,希望只有真相,才能令社會徹底安心。
#一個也不能少
#香港湧現大量失蹤人口嗎
#不見了身邊朋友或家人
#民間找尋失蹤者的消息
失蹤人口資料庫 在 Shadow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700個失蹤在哪兒?】
《壹周刊》報導,「香港失蹤人口關注組」FB群組共接觸700多宗個案,有家屬主動聯絡管理員說已尋回,也有最終只找回屍體,大部分均不願透露有關失蹤者的失蹤原因,更有一個共通點:說與社會運動無關的。
//「反修例」示威運動持續近半年,根據政府新聞處資料,截至十一月二十一日,警方共拘捕5856人,他們所涉及罪行包括「非法集結」、「傷人」、「刑事毀壞」、「襲警」、甚至「暴動」,當中大部分為年輕人,年紀最少的只得11歲。除了可數得到的被捕人數,同一時間,香港亦湧現大量失蹤人口,及不尋常的屍體發現案,數目難以估計。
自六月起,在社交平台上,幾乎隔天就能看到尋人個案,而失蹤者亦以年輕人為主,面對警方對這些失蹤事件的冷處理,市民惟有自組失蹤人口群組互相尋人,其中《香港失蹤人口關注組》就是其中一個較為集中的Facebook群組,「我開Group的原因是因為我找遍整個facebook都找不到有關尋找失蹤人口的主題,而我跟好多其他人一樣都見到好多人失蹤,尤其在831之後,屍體開始浮現各處,我就開始懷疑是另有內情。是否被自殺都好,希望由我做起令更多人關注呢個關乎人命的題目。」發起人Tony(化名)說。
群組運作僅兩個月 已有近萬名會員
Tony指,群組在兩個多月前開始運作,現已有過萬名會員,他們大部分都是身邊有朋友或家人失蹤,希望入Group找尋失蹤者的消息。而Tony與另外幾位管理員的責任,就是審核會員入Group,在尋人個案上載上Group,及查證一些聲稱已經找回的個案,把個案刪除,「我們盡可能會叫他們拿出一些證據,例如與失蹤者的合照,或者在那裏找回,然後我們會去判斷真偽,再去刪post。」
示威日後 常湧現大量失蹤者
「每一天都有人出post說不見了身邊人,如果有示威的日子,新聞上看到有人被警察拘捕,個group又會特別活躍,我想當天會出現不下十個個案。」自開Group至今,群組已經接觸約七百個尋人個案,而失蹤者一般都會在兩至三日內尋回,「失蹤時間愈短,有可能會在兩三天內聯絡到,可能他們只是被捕,但亦都有些是上街後,沒法證明他被人拘捕,但就失了蹤。」而失蹤時間愈長的,就愈難找回,一些長期失蹤達兩至三個月的個案,至今也未見回音,「我們當然希望能夠找回,但正常來說,一個人在市區失蹤兩三個月是不可能,除非他被人捉走了,或者有些事情發生了,被關起來。」
失蹤者多為年輕學生
他指,失蹤者範圍集中在年輕學生,亦有三四十歲的中年人,卻很少會看到老人家的個案,「聽尋人的人說,是突然間失去聯絡,而且他們都有提到是在市區內失蹤,而不是自己一個人去行山而失蹤勻勻,亦有一些最後發現自殺身亡,這些就是找不到,最終找回屍體。」
失蹤後尋回 家屬反應奇怪
「能夠找回的通常都是由家人找回,然後他們會強調與社會運動無關,請我們不要再騷擾他們。」Tony說。
關注組的管理員大多都能直接與家屬接觸,每當家屬尋回失蹤者,都會主動聯絡關注組內的管理員,要求他們刪除尋人帖文,但他們均不願透露有關失蹤者的失蹤原因,「他們常常有一個共通點,說與社會運動無關的,通常都說不出其他原因。我覺得正常來說,他叫我們或者別人幫手尋人,尋回後,應該都有責任告訴我們曾經發生甚麼事,即使不詳細講,但也應該透露少少,讓別人有個安心,但如果他只是說一句:『與社會運動無關,沒有補充。』反而連我們覺得可疑,是否有人叫他們不要出聲,或者簽了一些文件,說太多話會連他們有危險,所以他們才會這樣斬釘截鐵地不說。」
「雖然現在,在我的group當中,還未證實到有一位人士被警察殺害,現在還未有,但如果將來出現一個,事情已經很嚴重。」Tony說。
市民: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對於近半年來的大量失蹤人口,市民亦感覺到明顯的不尋常,「其實應該有更多的是我們不知道,報道了的個案也是不合理,例如有些脫去衣服跳樓就是不合理,一個人自殺,是不會脫光衣服自殺,這些我不會覺得是失蹤人口,而是一些不尋常的謀殺。我不去揣測為甚麼會出現這些事情,因為這應該交由警方去做,但每件事也不可疑來說,我覺得不合理。」蕭先生說。另一位受訪者陳小姐同樣認為,看到的數字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可能已經被刻意隱瞞。//
原文連結:https://hk.nextmgz.com/article/2_713105_0
影片:https://youtu.be/ZvZcFv4KTbk
#失蹤 #被失蹤 #反送中 #壹周刊 #逃犯條例 香港失蹤人口關注組 Hong Kong Missing population 香港失蹤人口資料庫
失蹤人士關注組 Telegram: https://t.me/FindingHKer
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享/投稿: bit.ly/2o8OsAu
#設定『追蹤/Following』為『搶先看/See First』,與『通知/Get Notification』一欄設定為開啟/On。
#數字會說話
失蹤人口資料庫 在 Shawn Chen 不為人知的都市傳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為人知的都市傳說(366):消失於未來的男人(下)
部落格圖文:http://shawnyhc.blogspot.com/2018/05/366.html
班傑明凱爾的事件,讓美國政府感到顏面無光。這是由於美國政府對於失蹤人口的掌控並不是太積極,但一旦找到,依照美國政府所擁有的資料,應該多少有可能會查出這些失蹤人口的身份。然而,班傑明凱爾的真實身份,卻像是不曾存在一般。
在收容所與班傑明凱爾熟稔的護理人員,曾試圖替他報案,也假設他被歹徒襲擊,讓他失去記憶。警方在一陣調查後,卻找不到在他出現的地方,有任何的犯罪記錄。簡言之,過去數年間,當地並未有類似的犯罪案件。喬治亞調查人員,也曾試圖再進到FBI,查詢失蹤人口的資料,當時全美國已有八萬筆失蹤人口的案件,但無一符合班傑明凱爾的情況。
收容所的護理人員進一步找媒體宣傳,讓他能夠透過媒體,大量曝光此一事件,甚至美國知名的電視尋人秀「我是誰(Who am I)」接受菲爾博士(Dr. Phil)的專訪,就是要讓全美國的人可以見到班傑明凱爾,並替他找到家人,或找出認識他的朋友等。此事件在當時震動美國,成為著名懸案之一。
到了2009年,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VA)調查內部記錄,發現班傑明凱爾應於1948年出生,並參加過越戰。不過他的護理人員朋友並不這麼認為,他們仍對於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的調查,存有高度疑惑。當然班傑明凱爾本人,則是對他失去的記憶與身份,並不是太在意,反而接受以班傑明凱爾的身份,繼續生活下去。
就在此時,一家私人的DNA資料庫公司,主動替他進行DNA比對。雖然這家公司的DNA資料庫僅有兩百萬筆,比FBI的規模小很多,但卻意外地找到與他匹配的家族。就在真相水落石出之際,班傑明凱爾則再度失蹤。過了一段時間,他又再度出現,並請求這家DNA資料庫公司,繼續幫他調查。
這家公司為了確保調查的資料正確,於是與美國知名的失蹤人口搜尋專家,西西姆爾(CeCe Moore),共同判讀所找到的資料。在幾經比對後,最後確認他就是包爾家族的一員,他的本名為威廉伯格斯包爾(William Burgess Powell)。
西西姆爾等人通知包爾家族,家族成員很高興地迎接威廉伯格斯包爾回來。他們說威廉伯格斯包爾年輕時,離開家裡獨自住在附近的車屋,只有他的母親,每日開車去看他。雖然他並不是一個孤僻的人,但也不喜歡處在多人的場合,他會感到不自在。
威廉伯格斯包爾渡過26歲生日後的某一天,突然失去蹤跡。最愛他的母親心急如焚。她透過各種管道,從報警到僱用私家偵探,仍是沒有他的蹤影。他的母親一直到死,都未放棄過找到他的希望,但始終一無所獲。直到西西姆爾團隊出馬,才讓他與家人們再度重逢。
雖然西西姆爾團隊,替他找到家人,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美國政府的資料庫中,居然沒有他的身份資料,反而是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調查出他的資料,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謎團,因為班傑明凱爾在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的記錄裡,是真有其人,但這名威廉伯格斯包爾,卻也是有他自己的記錄。詭異的是,他怎麼會以兩個真實身份活著,他又怎麼得知班傑明凱爾的一些細節。
再者,他的腦部並未受到創傷,但他卻失去1983年到2004年間的記憶,整個是空白一片。詭異的是,他卻記得1983年以前的大部份事物,2004年以後的事物,也是瞭若指掌,到底他這21年間的記憶怎麼消失,去了哪裡,連他本人都不知道。換句話說,他的記憶跟他的人一樣,人間蒸發了14年。也因此,他曾將1983年的時間點,直接連結到2004年。
最不解的一點,就是當班傑明凱爾失蹤後,他的家人已報警,警方也將他列為失蹤人口。然而,喬治亞調查人員進到FBI的失蹤人口資料庫時,卻未發現任何有關威廉伯格斯包爾的報案記錄,到底他的記錄被誰刪除,到現在仍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