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失去得到名言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失去得到名言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失去得到名言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失去得到名言英文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08的網紅江佩津 PeiChin Chiang,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前幾個月在讀《不當媽會怎樣?:無後生活的N種可能》,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就是無後人們的樣貌,以及能如何好死?在這本書裡面也被好好的討論了一番,雖然當時迦納的黑人抬棺舞還沒被各種模仿(甚至也還沒被川普發在推特上),但那總是我覺得最理想的葬禮模樣。 -- 「如果這件事情有SOP就好了。」我常這樣想,舉凡...

失去得到名言英文 在 ? 畫繪控圖趣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3 22:12:09

臺灣何時才能換國旗? 威斯康辛大學國旗事件: 當時為慶祝聯合國20周年 威斯康辛大學邀請外國學生們 手持自己國家的國旗 參加國際日國旗遊行 「威大臺灣同鄉會」裡「臺灣問題研究會」的會員 一致贊同要利用此機會 表達臺灣人的心聲 避免被中國人或被黨國教育洗腦的人搶去發言權 (至今臺灣依然很多滯臺中國人...

失去得到名言英文 在 SIXMOUTHS? SIXSUNS☀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1 02:27:27

臺灣何時才能換國旗? 威斯康辛大學國旗事件: 當時為慶祝聯合國20周年 威斯康辛大學邀請外國學生們 手持自己國家的國旗 參加國際日國旗遊行 「威大臺灣同鄉會」裡「臺灣問題研究會」的會員 一致贊同要利用此機會 表達臺灣人的心聲 避免被中國人或被黨國教育洗腦的人搶去發言權 (至今臺灣依然很多滯臺中國人...

失去得到名言英文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1 10:42:59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presslogic 應否給更生人士更多機會?⠀ .⠀ 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後,這次台灣公共電視再次推出探討社會議題的劇集《噬罪者》,英文名稱更加採用Mahatma Gandhi的名言「Hate The Sin,Love The Sinner」,講述莊...

  • 失去得到名言英文 在 江佩津 PeiChin Chi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7-05 22:37:44
    有 37 人按讚

    前幾個月在讀《不當媽會怎樣?:無後生活的N種可能》,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就是無後人們的樣貌,以及能如何好死?在這本書裡面也被好好的討論了一番,雖然當時迦納的黑人抬棺舞還沒被各種模仿(甚至也還沒被川普發在推特上),但那總是我覺得最理想的葬禮模樣。
     
    --
    「如果這件事情有SOP就好了。」我常這樣想,舉凡遇到工作不順、感情不睦、學習效能低落,總是希望能夠找到前人拆解過的歷程,只要按部就班就能安心破關——或許吧。有些路,是來自前人希望後人路少走歪了一點,好省去許多折磨。在《不當媽會怎樣?:無後生活的N種可能》這本書裡,受到不孕症所苦、無法生育的作者凱特・考夫曼(Kate Kaufmann)因著自己的際遇,前去訪談因各種原因而無後的女性,並描述無後的女子會面臨到的各種考驗,身體上的、宗教上的、社會觀感上的,幾乎是各種想像得到的威脅恫嚇,都由作者來一一拆解,告訴無論是基於甚麼原因而沒有生孩子的女人:妳不孤單,也無需因此擔驚受怕。
     
    生小孩作為一種社會責任
     
    除了描述西方社會中對於「不是母親」身份的女性處境描述,作者寫下了應對指南,來回應各種可能在社會中遇到的不友善言論,英文原書名寫成Do You Have Kids?: Life When the Answer Is No. 在西方大小聚會場合的small talk,有時也就像是在東方社會中年節團圓時,總是會遭遇到的殷切問候,甚至是有些過來人給予的諄諄教誨:「妳覺得自己不想生小孩,但妳會改變想法的。」或是「老了誰來照顧你?」其實,不只是女性,就連是男性,或許都能從中學到如何回應這些善意、卻總是帶有刺點的問候。
     
    前陣子,在新加坡留學上地緣政治(Geopolitics)時,教授與來自各地的學生討論世界各國生育率,不同於早就面臨少子化問題的台灣,來自印度的同學驚訝地發現,仍列在發展中國家的印度生育率從過去的5降到2.3胎(World Population Review: Total Fertility Rate 2020),往已開發國家如美國的1.886胎直線逼近。如果服膺於生育率經濟理論,那麼許多國家的經濟衰退都將被歸咎於少子化,那些不婚不生的世代。同時,也有許多研究,提醒著已屆生育年齡的女子們去測體內荷爾蒙,如AMH激素:「讓妳知道自己還剩下多少顆卵子。」常有年輕女性一測才發現自己其實已經卵巢早衰,彷彿自己的身體就此失去器用。
    占星學把子女宮當中也包括了毛寵物,說若是養了寵物,就形容有了子女——反過來說,代表將來不會生育小孩,因為在宮位的條件已然被滿足。如果沒有生小孩,誰會是你的家人?「當妳決定不生,或妳發現自己不能生,從那一天起,妳就開始學著擔起照顧自己的責任。」理解到「無後」這件事情,或許才能說是真正成人。
     
    理想的老後與好走
     
    我總是喜歡點開台灣殯葬資訊網,裡頭羅列了各種流程,甚至還有「好書共享」專區,讓人從故事中去理解臨終是怎麼一回事。只是在走向最後的終點前,總有許多迂迴的可能,諸如失智、失去行為能力,可能動輒數十年的臥床時光,無後的人們能如何自行處理這一切?安樂死可以解決部份問題,只是法條依舊在抵達的路上,若是想要不麻煩他人的老去,需要仰賴充分的準備。總是忍不住想起日劇《金八老師》的老哏名言:「『人』這個字是相互支持才成為了人。」如果追求好死一途,儘管我們不想麻煩親人(或已經沒有可以依靠的親人),最終仍是需要人的幫助,無論是從社區中的照護、臨走的請託,都得有人支撐。足夠的存款、保險,或許可以帶來更多幫助。好走,從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想像起一個人們可以一起老去的社會,在《彩虹熟年巴士:12位老年同志的青春記憶》記述了老同生活,而早有預備的日本社會,也有《一個人的老後》系列書籍來給予充分的引導。這些過程中,你需要幫自己做醫療決定的人、可以幫忙掌管金錢的人,以及一份具有效力的遺囑,這些繁雜瑣事要是處理起來,說實在的、也是十分費神,只是為了不給人添麻煩,做好這樣的預備也並無不可。
     
    創造是許多人生命的其中一項動力,或許承襲自造物主的意志,我們也想對自己的生命有掌握的權力。可能是前去創造出怎樣的作品,文章、音樂、豐功偉業、屬於自己的一座無人島,或是一個自己的部分複製品,只是並非所有人都想延續自己的基因,或實則無法,而許多物質最後在人離開後就不具意義,要怎樣證明自己來了這麼一遭?這陣子,黑人抬棺舞(Dancing Pallbearers)從國外迷因(meme)流行到台灣,雖然初看會有種宛如地獄哏的違和,但這組來自非洲大陸迦納的葬儀社則是讓人在最後一刻創造了價值——快樂與喜悅。無論有沒有子嗣,只要能笑著在每一個當下,直到自己被送走,或許就已經是最好的人生。

  • 失去得到名言英文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6-15 06:32:27
    有 724 人按讚

    #神父的鹽
     
    許多人對罷免似乎存在著誤解.
     
    罷免,是人民本來的權利,不是一個市長做到天怒人怨,爛到一個極致,人民才能勉強的提出一個罷免,去罷免他,好像上帝的恩賜一樣.罷免,是淘汰不適任的人選,只要做不好,市政做的差,人民自然可以提出罷免,來反制他.
     
    民選首長,最怕就是選前天花亂墜,選後一事無成,彷彿選上了,承諾就不用實現了,選上了,接下來就任我玩四年,人民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政見也不用兌現,選舉淪為一場儀式,每個政治人物端出的牛肉,只有選舉當天有效,而且是「看起來」有效,畫一個餅,假裝讓你聞香,選後,就把它收起來,當作沒這回事,連個影子都看不見.
     
    罷免,可以視為對政治人物的重新檢驗,檢驗他們的市政,檢驗他們的承諾,檢驗他們的政見,檢驗他們是否有資格做一個市長,罷免,是人民手中的武器,就如同議員監督市長可以砍預算一樣,如果你沒有一點反制他們的手段,你的需求,對方不會理,你的意見,對方不會聽,因為你們手中沒有任何權利,而他們正是權勢者,這是小蝦米對抗大鯨魚,也是主人開給僕人的成績單,如果你沒有實力,沒有一點能影響他們的東西,權勢者肯定會把你的話當作耳邊風,聽聽就好,說說就算,所有市民提出的建議,彷彿過家家酒,所有市民提出的不滿之聲,淪為「朕知道了」的橡皮圖章,主客逆轉,他們是統治者,而你是僕人.
     
    不是他作奸犯科,人們才得以罷免,不對的人,放在錯誤的位置上,也會是罷免的理由,如果把市政搞爛到一個沒有下限,人民才能拿起旗子吶喊「請你當個好人」,這就是放任一個惡棍在台上作威作福,或者讓一個晉惠帝在台上吃肉喝酒,這都是變相的在養「惡」、養「懶」,養「無能」.
     
    就是鼓勵無能的人上台去,胡搞瞎搞,鼓勵撈仔,踴躍參與選舉,就像賭博一樣,他們可以不擇手段的,上去分一杯羹,在市政廳拉屎,還不許其他人嫌臭,因為沒有人可以制裁他.
     
    罷免,就是為了讓台上的政客,戒慎恐懼.
     
    如果人人都得做到像韓國瑜那樣,人民才有資格去罷免他,那就是在鼓勵柯文哲這樣的人,為所欲為,因為還有更爛的,因為還沒爛到骨子裡,所以他就可以繼續擺爛下去,柯文哲之所以有恃無恐,在韓國瑜被罷免後,囂張地說,「市民身在福中不知福」,或者無端的攻擊蔡英文,「一黨專政」、「你的民主和大家不一樣?」,把自己遭受到的質疑,都轉嫁到民進黨身上,稱「只要與之不同調,就是破壞團結,就是中共的同路人.」、「如果當權者不能容忍不同的聲音,不知節制權力的擴張,只是把不同意見者,一律打成檳榔、叉燒包、紅心芭樂,要如何正常自在的發聲,又如何能對台灣的民主、政黨政治的正常化有所期待?」
     
    又明目張膽地說,「黨政軍退出媒體是民進黨過去大力宣傳的口號,現在卻大肆採購媒體、置入行銷,還有側翼粉專助攻,讓政策辯論幾乎失去空間.」
     
    彷彿中共同路人,是蔡英文罵的,而不是他的親中行為造成的,彷彿質疑他的市政,要求他兌現承諾的人,甚至被撕毀承諾,拆除各種文資設施又被貼上「文化恐怖份子」的受害者,這些,全部都是民進黨側翼,而他種種倒行逆施,惡意攻擊他人的言語,都只是「不同的意見而已」.
     
    柯文哲的民主,跟大家都不一樣. 
     
    為何他敢這麼大言不慚?因為他說這些話有用,因為他栽贓他人有用.
     
    因為沒有人敢罷免他.
     
    有人請他去把大巨蛋給蓋好嗎?沒有,說要解約、拆蛋,全是他自己的承諾,五大弊案,變成五大案,而後變成五大怪案,然後「不拆就是要蓋」,大巨蛋,居然長出了鱗片來,快成為破殼小雞了.
     
    有人叫他去酬庸嗎?台北市文化基金會,預算不斷增加,有8成人都是柯文哲任用,甚至還有他的愛將張益贍,上班時間去摩鐵,養一堆發言人、政二代,位居要職,排擠了其他部門的員額,以台北市,來養台民黨.
     
    有人叫他錢櫃大火時,氣喘吁吁的從高雄趕回來嗎?
     
    所以,神父不太懂某些人說的,罷免=鬧事,罷免=激化藍綠對立,罷免是在扯綠營後腿,幫藍營減輕壓力,罷免=製造不必要的衝突,寧願讓市政空轉,說這樣能引起選民不悅,又能凸顯藍營無能,這些主張的邏輯在哪.
     
    就是引起選民不悅,才會引起選民提出罷免,寧願讓市民陷入水深火熱,讓無能的人繼續敗壞市政,魚肉鄉里,這才是本末倒置,才是在政治操作的立場上思考事情,而不是為了市民、市政、民生、民主.
     
    而如今,反倒提出罷免的人,被說成是政治操作,甚至毫無根據的說罷免的人是藍營方操作的,藍營操作罷免藍營自己,這又是什麼邏輯?
     
    這種論述,台派才要小心.
     
    乃至於看到有人說,電影教父的名言,誰提議談判,誰就是內奸,所以誰提議罷免,誰就是內奸.
     
    這倒過來了吧?
     
    提出談判的人,就是妥協的人,就是準備利益交換,怎麼會是不肯妥協的,提出罷免的人呢?反倒是因為害怕被韓粉制裁,害怕民進黨被教訓,才算是妥協的一方吧?
     
    我說最近談論政治的風氣,顯得有點詭異.
     
    明明是靖綏主義,卻好像被當成激進的一方;不講道理,講陰謀,不說正論,老說反論,這就是被教訓過頭了,腦袋不清楚,心裡害怕,於是開始教訓自己人,擴大否定不該否定的事物.
     
    罷免,並沒有那麼容易,提出罷免,需要成本,需要代價,需要投入無償的人力,要擺攤,要在外餐風露宿,日曬雨淋,罷免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提議 (百分之一選民簽署);第二階段:連署 (十分之一選民簽署);第三階段:投票 (有效同意票數大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以上,即為通過)
     
    一個階段比一個階段還難,光提出這件事情,連署這件事,都是不簡單的任務.
     
    明明已經很困難的事情,還有人願意去做,做到一半,還被直接的否定,讓原本很難的事,變得難上加難,原本辛苦的人更加辛苦,不知這樣做,好處在哪,意義為何.
     
    原因光怪陸離,不是唱衰,就是說不會成功,不會成功所以沒必要做,連成立的必要都沒有,另一方面,又認為對方勢單力薄,沒有信眾,沒必要罷,感覺很容易成功的樣子.
     
    乃至於一下子說罷免會藍綠對立,一下子又搞不清楚發起罷免的人是什麼黨派,所以值得懷疑,一下子說發起罷免是在政治操作,一下子又說讓被罷免的人繼續做,政治上才會得利....
     
    這些論調,都是自相矛盾,牛頭不對馬嘴.
     
    先存在著定見,再去尋找合理的解釋,整體看起來卻是如此的不合理,說白了,就是反對罷免罷了,何須找一堆藉口?
     
    難道發起罷免的高雄人,他們是內奸?他們是藍營派來的?他們要陷害台派?
     
    罷免盧秀燕的行動,幾乎跟罷免韓國瑜同時,在去年就開始了,韓國瑜還沒被罷免的時候,這些人不覺得有什麼問題,韓國瑜被罷免成功後,卻急著阻止那些先前就在發起罷免的人,要阻止怎麼不在韓國瑜罷免前阻止呢?看到別人罷免成功才去阻止其他人,莫不是擔心其他人罷免也成功,就是口口聲聲支持罷免行動,其實心裡根本一點準備也沒有而已,當初只是喊爽罷了,跟跟風,其實不想要成功.
     
    見到了成功就害怕,反而說他人不會成功.
     
    或是看到罷免的結果不符合自己想像,所以要阻止其他人去罷免.
     
    「你可以不為自由而戰,但不要為高牆添磚」.
     
    那些提出罷免的人,都在默默努力,辛苦的耕耘,不要因為自己的謬論,自己災難性的想像,就去抹煞別人一路以來的努力.
     
    你可以不支持,但不要去阻擋他們,他們在實現自己的民主,他們有正當性的理由,他們是台中市民,他們不滿意他們的市長,不要整日圍繞政黨的利益而轉動,也不要繞著自己想像的政治利益,而轉動,付出代價的是他們,不是你.
     
    你應該聲援他們,就像當初聲援罷韓一樣,你要聲援的是,他們可以自己做決定的這件事,政客可以被公正的審視這件事,盧秀燕做的好,罷免自然不會成功,不用其他外縣市的人去替他分憂解勞,讓台中人自己做出決定.
     
    說到底,如果藍營要操作這件事,故意發起一個罷免行動,然後故意失敗,在栽贓給綠營是政治操作,或者消耗反對者的力道,這成本效益根本不符,藍營沒必要在罷免韓國瑜的同時,發起罷免盧秀燕,說,「這可以降低反對者的力道」.
     
    而罷免盧秀燕,照某些人的說法,他沒有信徒,很容易成功,那藍營根本無法負擔盧秀燕被罷免的風險,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風險效益評估的問題,如果要搞成政敵在政治操作,栽贓給對方,所以故意自己搞罷免盧秀燕的話,邏輯不通,我根本不會冒著失去兩席市長的風險只為了栽贓對方這一個陰謀,而且這個陰謀實現的機率不一定會成功,反而萬一盧秀燕真的被罷免掉,我損失才會慘重.
     
    一個簡單的經濟學模型,你有100%的機會得到100萬元,以及,10%的機會得到500萬元,89%的機會得到100萬元,1%的機會什麼也得不到.
     
    人們會傾向拿100%的100萬元,而厭惡1%的機率會什麼都沒有,對於藍營,對於國民黨,對於江啟臣這個領導者來說,他們是傾向保守的,一直以來都是如此,這是如同我跳下懸崖去,就會得到大量黃金或者失去生命一樣,我寧可站著,看著自己的財產逐漸失去,起碼我還活著.
     
    江啟臣如果是一個賭徒,也就不會禮讓盧秀燕,這是一個正常的判斷,各位brother,要進行天馬行空的推論之前,不要忽略常識.
     
    對於盧秀燕來說,他不應該被罷免,連罷免都不能提出,或者應該繼續做到完,理由都不會是她「不夠爛」,這是不充分的謬誤,如果一個市長,因為不夠爛,所以禁止市民提出任何反制的行動,或者因為不夠爛,所以不能罷免讓她繼續做,這就是在鼓勵其他人尸位素餐,我只要不像韓國瑜一樣爛就是好,我就理所當然地擺爛,連帶合理化我各種施政失敗的行為,而市民無從反駁杯葛,因為她「不夠爛」.
     
    說到底,當初盧秀燕能當選市長,是因為她夠好嗎?恐怕不是吧,而是1124那股教訓民進黨的氛圍,以及國民黨和地方派系妥協的產物,一個市長,不是因為她夠好,才選上的,被罷免卻必須要符合一定的「爛度」,要像韓國瑜這樣跑去選總統才行,台灣民主社會的標準,何時變得如此低劣?難道,不選總統,成為一種「好」嗎?成為一種優點嗎?成為一種不能被罷免的理由嗎?請冷靜想一想,總統大選四年一次,名額只有一個,所有直轄市長,有誰會得到那種提名資格,或主動去參選?這代表她的市政做得好嗎?永遠不能被罷免嗎?
     
    等到盧秀燕連任,到時再來說,恩,因為她有好好做完市長,所以可以連任,不能被罷免,這樣嗎?
     
    政治,不能老靠一股簡單思維,去做判斷.
     
    有人說,罷免盧秀燕失敗,反而會增加藍營的聲勢,這樣的觀點,也是杞人憂天.
     
    藍營的韓國瑜已經被罷免了,盧秀燕沒被罷免成功,只能說是守成,不能說得到冠冕,一個黨被罷免一次,不覺得羞恥,被罷免第二次,覺得得到了嘉獎,感覺到光榮,感覺自己勝利,甚至想以此嘲笑對手,這除了阿Q以外,沒什麼好形容的了,除了無恥以外,沒什麼好評論的,光被罷免,就是一件丟臉的事情,怎麼會把沒罷免成功,視為一種讚賞呢?
     
    如真要進行政治的計算,一個罷免過,沒成功的市長候選人,跟一個不曾被罷免,風光挑戰連任的衛冕者,哪一種,比較容易連任,顯而易見.
     
    「不要進入強暴者的邏輯」,這是一個政治上必須注意的點,計算對方的想法,思考如何應對的,這是正確的事,但如果擴大喧染對方的影響力,把對方的「不得已」,當作一種高明的算計,然後我們應該避免它,裁減自己的行動,這無疑就會落入「滿足對方意圖」的陷阱.
     
    台灣的政治很奇怪,一個人說抹紅,我們就為了避免被指控抹紅,所以不能說它紅;一個人說政治鬥爭,我們就為了避免被說政治鬥爭,所以放棄抵制它,連帶的抵制任何抵制它的行動,而不考慮它合不合理,是不是公民、市民自發的行動,這樣子的話,對方說一個影子,我們就要削去自己的身體,避免影子的面積過大給對方踩到;對方恐嚇說要報復,我們就為了避免報復,所以站得直挺挺的,任由對方上下其手,對方說罷免以後,我要做什麼樣的行動,我們就要阻止其他人發起罷免,這就是用不正常,去影響正常,跟著對方一起不正常,繞著他的思維旋轉,而不是自己實地去做什麼捍衛自己或者理性的決斷.
     
    原本,應該是要阻止他的不正常的想法才是.
     
    真相是,對方害怕被罷免,所以無所不用其極地去阻止,甚至想在罷免過後,斷尾求生,或施展各種權宜之計,他們的用意,就是在阻止罷免過後對自己的負面評價而已,頂多算是「減損」,而非「增益」,如我們將對方的斷尾求生,當作是吃人的計策,為了避免被吃,所以自動幫他闢一條逃生蹊徑,這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對方頂多只能做到減損罷了,我們卻為了避免他減損,所以不讓他損,換句話說,這其實是在幫對方「增益其所不能」而已.
     
    在歷史上,有兩個鮮明的例子,一個是曹操逃到華容道,另一個是漢尼拔大戰費邊,曹操看見華容道上,升起了煙火,說這是孔明的計策,故意讓我以為華容道有埋伏,要我選另一條路走,他偏向華容道行走,反而遇到了關羽.
     
    漢尼拔搞錯了遠征的路,被羅馬獨裁官費邊包圍,於是用了火牛吸引了他的注意,悄悄脫離包圍,費邊雖然見到了漢尼拔部隊的火光,卻自己胡思亂想,說是漢尼拔的詭計,於是按兵不動,讓漢尼拔安然的逃走了,此舉讓他的聲望下墜,他被羅民市民怒罵在佔盡優勢下讓敵人溜走,喪失了勝利,反被漢尼拔用來打擊費邊的名譽,最後他在怒罵聲中失去了指揮權.
     
    這些都是鮮活的例子.
     
    莫忘了1124敗選的原因.
     
    就是因為害怕被教訓,所以處處迎合所謂中間選民,連東奧正名,也不主動支持,甚至民進黨還限制黨員參與,結果就是本來最有可能通過的公投,反倒沒過了,自己打擊了自己的士氣,該支持的不支持,其他進步公投也更沒人支持了,反倒是對方各種奇形怪狀,違反社會主流民意的公投,全都過,牽一髮而動全身,你以為只是在避免麻煩,其實是在製造對方機會,讓自己被教訓的更為嚴重,本來可以抓住最後一根稻草,讓自己不至於輸得太多,不該輸的,也給輸掉了,這就是只看見表面的東西,失去了根本,也就是價值的緣故.
     
    要知道,就連台北市贊成票也高達54萬9973張,這剛好也就是柯文哲可以被罷免的門檻,同意數票達總選舉人數4/1以上. 
     
    而盧秀燕,更是「反空污公投案」的領銜者,題目為「你是否同意以『平均每年至少降低1%』之方式逐年降低火力發電廠發電量?」這公投有多荒謬,除了題目在玩文字遊戲,容易使人誤判,你「是否」同意,「降低」降低發電量,讓人容易勾選和自己意見相反的一方,而同意人們容易被誤導,降低1%好像很少的樣子,降低火力發電好像很環保的樣子,結果,根本是不可行的,學者稱若每年都減少,恐怕6年後就會面臨缺電危機,而藍營一面喊缺電,一面又說要降低發電量,又說要用核電,跟前面的以核養綠的公投對照,十足諷刺.
     
    而盧秀燕提交49萬多份連署書當中,屬於「有偽造情勢」達7萬7千多人,甚至死人連署有1萬1849人,盧秀燕當初靠這公投興風作浪,現在罷免台中市長也不過在連署階段,難道只准秀燕死人連署,不准台中人活人連署嗎?
     
    事實上,當台中人提出罷免的那一刻,罷免就已經成功了,因為那成功的撼動了盧秀燕,讓其他人知道他並不是一個好的市長,而盧秀燕也被迫必須誠實的面對市民,修正自己的政策,做得更好,他得看市民的臉色,學著低調,這純粹是因為,有人將罷免這個武器,交到人民的選擇身上,所以她得戰戰兢兢,像被槍口瞄準的兔子.
     
    無論成功與否,皆有利於台中市民,因為當他們市長做不好,有人提出罷免,讓她知道自己做不好;而正因為有人在連署,盧秀燕才必須避免自己變得跟韓國瑜一樣,不敢讓再往「更差」的路邁進.
     
    所以我們知道,一個罷免,光是提出,光是有人行動,就可以產生莫大的效用,不是盧秀燕「不夠爛」,而是罷盧團體阻止她變得更爛,這就是防鏽的效用,更重要,形勢逆轉,變成市長必須滿足人民需求,市長公僕,人民才是主人,市長要看市民臉色,而不是市民得看市長臉色,唾面自乾,如同台北市一樣,市政墊底,市民卻被反罵身在福中不知福,市民卻一點辦法也沒有.
     
    事實上,台北市更是需要提出罷免的那一方.
     
    看到台中人提出罷免盧秀燕,只有羨慕而已.
     
    近來,台中火車站淹大水,更是證明台中市政千瘡百孔,台中人憤怒,不是沒有理由,不去明白盧秀燕實際施政怎麼樣,反倒把罷免的人,想成跟韓粉一樣,是報復性罷免,看誰不爽就罷免誰,這是不太理智的想法.
     
    而當有人反對罷免盧秀燕的時候,另一方面,在網路上卻有人在責怪林佳龍,要他為台中火車站淹水負責,這般荒謬景象.
     
    罷免,要講求正當性,韓粉因為韓國瑜被罷免,去罷免其他無辜的議員,這是沒有正當性的;相反,台中人早在罷韓成功之前,就提出罷盧,這就證明,這不是看誰不爽就罷免誰,當然,不可諱言,罷免盧秀燕需要提出更多具有正當性的理由,這是台中罷韓團體必須做的,說服其他人,但其他人,也不應該連讓他們說話、發聲的機會都給剝奪,把對韓粉不正常的樣子,投射在正常的罷免團體上.
     
    而只是因為「罷免台中市長不會成功」罷了. 
     
    當初,在罷韓前夕,就有網紅說罷韓不會過,頂多拿40萬票,結果,韓國瑜被罷免,得到93萬票,他最後兌現承諾,用屁股夾筷子,得到許多人的讚揚.
     
    然而,事實上,推動罷韓成功與否,需要的是更多人的支持,而不是預期失敗,不是需要用屁股夾斷筷子,而是需要一股「容忍」.
     
    容忍他們行動的勇氣,就算不支持,也請讓他自然發生,由台中市民,自己決定自己的前途,brother.


    圖片來源:公民除銹工程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謝政強 #JohnV 的贊助
     
    贊助者可由brookianaalbescens@msn.com 索取電子書
     
    【贊助神父的菸 獲得絕版電子書】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 失去得到名言英文 在 指傳媒 Fingermedi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5-25 23:29:55
    有 3 人按讚

    【何文智:從臺灣中國人的角度看兩岸統一】

    作者:中華統一促進黨主席何文智
      2019年12月31日,民進黨藉由完全執政的優勢,強渡關山通過反滲透法,審視其粗糙的條文內容與立法品質,本人可能是全臺灣最易被羅織入罪的對象,但,我反對反滲透法的主因,不是因為它的針對性,亦非對我個人造成極大威脅,而是此一惡法將我們的祖國:『中國』當成敵對國!這點,讓我以及所有臺灣中國人悍然無法接受!
      在民進黨的執政之下,已然將臺灣的民主精神破壞殆盡,繼之而起的綠色威權,無所不用其極地打壓臺灣統派勢力,尤其,鎖定中華統一促進黨,透過司法手段和媒體管道,企圖全面性刨除臺灣追求統一的根基,以遂其法理臺獨的險惡用心,尤其2020大選中,有效利用仇共、恐共的選戰策略,一舉奪得政權,不可諱言的,民進黨善於選舉,但選舉的卑劣伎倆,卻已經為臺灣埋下重重危機,尤其去中國化的教育體制,讓年輕人主觀認知自己是臺灣人、而非中國人,更是兩岸統一之途危機中的危機!
      去年十一,個人在香港近距離觀察黑衣人的反修例運動,可以見得,透過境外勢力的策動以及網路平臺的渲染,將暴動本質包裝成時尚文化,因此,讓一些未具思辨能力的年輕人接踵走上街頭,否則會在同儕中遭到排擠,導致黑衣浪潮一發不可收拾。相同的,民進黨當局經由網軍1450將仇共如法泡製成流行文化,讓涉世未深的年輕族群產生同仇敵愾的共鳴,藉此巧取豪奪選戰利益,香港問題與臺灣問題說穿了就是中國問題,而問題的核心就在於年輕人的教育問題,有鑑於此,本黨總裁張安樂先生在深感憂心之餘,特別從『找回中國人的驕傲』的角度切入,積極舉辦和年輕人對話的講座,借由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對比,凸顯中華文化的優點,潛移默化中灌輸年輕族群我是中國人的觀念,張總裁的理論很簡單,只有主觀認定自己是中國人的意識成為主流,臺灣的未來不管是和統或武統,都能為中國萬世太平奠定深厚的基礎。
      蔡英文當局的親美立場從不避諱,但聯美抗中的做法在新冠疫情期間登峰造極,對於她520再就職的演說,說穿了,就如同劇本一般,照表演出、了無新意,甚至比不上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新聞來得有聲量,因為臺灣的媒體絕大部分為綠營所控制,輿論的展現猶如民進黨的政策傳達,此時此刻,罷免韓國瑜成了民進黨的首要任務,否則難保不會因為陳菊擔任市長期間的弊端,火燒了民進黨的整片江山!又因為貪腐集團的江山太過美好,只好緊抱美國大腿,大把撒人民的納稅錢,購買過時的武器充當保護費,這種行徑看在我等臺灣中國人的眼裡,絕對是嗤之以鼻,但是在臺灣司法不公與偏頗媒體助威的大環境下,統派猶如異類被極盡打壓、扭曲之能事,只能在臺灣惡劣的政治夾縫中,為求做一個有尊嚴、有使命感的中國人而挺直腰桿!
      大陸兩會對臺工作原則出臺,『反獨促融』成為對臺的最新方針,不提九二共識、沒了『和平』的前提,臺灣當局卻仍然在掩耳盜鈴,好像事不關己、己不關心似的,甚至還為『香港國安法』而義憤填膺!還記得前一陣子大陸媒體對臺釋放出『勿謂言之不預!』的訊息,民進黨簡直已經麻木不仁,自恃有美國當靠山就可以高枕無憂!這讓人不禁回想起陳水扁的一句名言:臺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理由很簡單,因為一旦貿然宣布臺獨,那麼就是面對武統,結果就是從臺灣最高領導人的位置滾下臺,一旦失去最高領導人的權柄,即便失去貪腐的權力,臺獨二字對於陳水扁、蔡英文之流,根本不是理念,而是人性的考驗,所以當他們位高權重之時,頂多搞搞小動作,卻不敢鏗鏘有力地宣布臺獨,其實無非就是利益使然,這可以從李登輝、陳水扁下臺之後,卻振振有詞高呼臺獨得到驗證。話說回來,蔡當局將臺灣獨立的老幹嫁接成仇共的新枝,凡事不問是非、逢共必反!為的還是大搞愚民政策,藉以鞏固政權,終極目的還是為了中飽私曩,至於臺灣人民的安全,早已被他們利慾薰心而蒙蔽無蹤了。
      只不過,臺灣人民、尤其懵懵懂懂的年輕人就吃這套,殊不知大陸的崛起已是不可逆的趨勢,中美角力的最後結果,就是將臺灣推向危險的邊緣,尤其新冠疫情期間,激發出大陸民族意識的抬頭,相較臺灣無情的表現,更讓兩岸關係雪崩式斷然滑落,統一已經是全中國大陸人民的共識,和平卻不再是唯一選項,這樣的轉折其來有自,民進黨的顢頇就是始作俑者,也因此在臺灣2020大選中,本黨的唯一政見,就是呼籲萬一兩岸將來發生武統的悲劇,臺灣要仿效日本大一統時、『勝海舟』的無血開城模式,以確保臺灣人民身家性命的安全!
      臺灣為何走到今天的困境?原因不外乎是太過政治!我曾經在公開場合闡述過一個論述:『臺灣如果沒有選舉,兩岸或許已經統一』!聞者多表認同,其實,這個理論很簡單,因為臺灣大多數的政客把政治看待成商業模式,所謂商業模式,就是唯利是圖,商業的語言就是話術,話術就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坦白說,這一小段文字揭露了臺灣政壇百態,喊獨的、不敢獨!喊統的,不敢統!一切以自身政治利益為最高考量,這就是臺灣進退維谷的主因,身為臺灣中國人,我們相信有朝一日歷史將會給這些政客一個評斷,但我們更堅信,在不久的將來,『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