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太陽光電決標公告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太陽光電決標公告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太陽光電決標公告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467的網紅桃園市議員 劉仁照,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經發局 & #地方稅務局 工作報告 經濟部規劃 #太陽光電 設置 目前本市轄內學校已設置太陽光電有104所! 另已針對轄內258間學校辦理太陽光電聯合標租案,現已完成南北區決標作業,預訂111年10月完成太陽光電併聯 ——————————————————————— 地方稅務局報告: ...
太陽光電決標公告 在 桃園市議員 劉仁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經發局 & #地方稅務局 工作報告
經濟部規劃 #太陽光電 設置
目前本市轄內學校已設置太陽光電有104所!
另已針對轄內258間學校辦理太陽光電聯合標租案,現已完成南北區決標作業,預訂111年10月完成太陽光電併聯
———————————————————————
地方稅務局報告:
房屋稅:
因應新冠肺炎的衝擊,地方稅務局主動辦理及輔導申請,協助各個強制關閉場所辦理減徵房屋稅。
牌照稅:
若因疫情影響不使用之車輛,可向監理機關申報停駛或繳銷,使用牌照稅按實際天數計算。
娛樂稅:
針對本市公告因疫情暫停營業之業者,稅務局將主動停徵及核減至恢復營業為止。
太陽光電決標公告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1/13韓國瑜國政顧問團「能源政策」記者會
環境資訊中心事實查核
🔗 https://e-info.org.tw/node/221357
出席者: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前總統馬英九、《台灣能源》部落格陳立誠、台大醫院前副院長王明鉅、前行政院副院長杜紫軍。
一、馬英九表示,815全台大停電,2018年台北、新北又連續跳電24次,蔡政府恢復運轉核二廠2號機。蔡總統說台灣現在不缺電是不爭的事實,卻沒有告訴大家,是因為政府繼續使用核電的關係。
#查核結果:含有錯誤訊息。
815停電是發生在傍晚,並不是因為電力不足而跳電,而是因為不當操作。2018年多起跳電,包括施工挖損、設備老舊等問題。
根據台電的歷年發購電量資料,核電在佔比在2018年達11.4%。如果現在立即停掉核電,缺乏配套下,有可能缺電。至於蔡政府主張的非核家園,指的是2025年,屆時停掉核電會不會缺電仍是未知。
-
二、陳立誠表示,2025年電價每度漲0.84元,一年就是漲快2300億。
#查核結果:正確。
經濟部2019年3月〈因應投結果能源政策評估檢討報告〉指出,在年均用電成長率1.86%的情境下,2025年電價與2017年相較,漲幅約為0.84元/度。同一份報告也指出,2025年預估總用電量為3029億度。3029(億度)與0.84(元)相乘結果為2544(億元)。
資料來源:立法院第9屆第7會期第13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因應投結果能源政策評估檢討報告〉
-
三、王明鉅表示,如果(彰濱光電場)要發像一個核四廠那樣的220億度電的話,要用到2萬4000公頃的土地,我們的水塘、土地、濕地、農田、屋頂,全部都要鋪上太陽光電板。
#查核結果:片面事實。
彰濱太陽光電場佔地134公頃,總裝置容量10萬瓩,預估每年可發1.3億度電。若以此計算,單一光電場要發220億度電,約需2萬2670公頃的土地。
不過,台灣的能源轉型並非完全依賴太陽光電,2025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達2000萬瓩,其餘還有風力、水力等再生能源。
行政院也訂出「設置地面型太陽光電設施景觀及生態環境審定原則」,排除國家重要濕地範圍等生態敏感區,並不會全部都鋪滿太陽能板。
參考資料:行政院《能源政策發展報告》(下載)
-
四、杜紫軍表示,昨天蔡英文在苗栗主持離岸風電計畫,他說那是他的政績。錯了!那是2013年核准、2013年完成環評。蔡英文只是收割馬總統。
#查核結果:含有錯誤訊息。
蔡英文12日在苗栗主持的離岸風電計畫,為「海洋風電」離岸風場(第一階段+第二階段),雖於2013年(馬政府時期)通過環保署環評審查,但二個開發階段皆於蔡政府任內完工。第一階段在2017年取得電業執照商轉,經過多項關卡,包含多家外商加入開發之後,第二階段20支風機才終於在今年順利完工。
-
五、韓國瑜說,可以把核廢料轉化為核的再利用,變成燃料。
#查核結果:片面事實。
國際間確實有核廢料再處理技術研究,不過即便委託國外進行用過核燃料再處理,再處理後產生的高放射性廢棄物,仍需運回國內進行最終處置,並無助於解決國內用過核燃料最終處置的問題。
法國核能專家馬里格納克(Yves Marignac)2015年受邀來台指出,寄望把核燃料送出國,很可能是一場空,因為再處理費用高昂,加上國際法規限制,世界各國已經很少把核廢料送去國外再處理,法國再處理公司AREVA也已經瀕臨破產。而且用過核燃料被萃取岀鈽與分裂鈾等元素後,還會剩下高階、中階與低階等不同成分的核廢料,成分更加複雜,20年後還是會送回台灣。
-
六、杜紫軍表示,(再生能源)應該等到便宜又好用的時候再買,但蔡政府卻是把一半以上的資源梭哈在最貴的時候。
#查核結果:片面事實。
國際機構資料顯示,國際再生能源(風電、光電)成本已經下降。但以爭議較多的離岸風電來看,國內成本仍高,國內外價格不同調,在於本土技術與產業鏈的差異。
海龍離岸風電開發商參與2025年風場併網容量競標過程中,並以每度2.2元的價格得標。海龍公司曾公開表示,能以低價競標的原因是政府先以補助價格(躉購)支持相關基礎建設、供應鏈、專案融資及離岸風電人才,加上達一定規模,所以才得以壓低價格。
-
七、馬英九表示,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的統計,馬政府時期,再生能源發電量成長54%,扁政府只有30%,蔡政府前三年竟是負成長(0.91%)。我卸任的2016年,再生能源發電的佔比是4.83%,去年反而降到了4.59%,今年也只成長到 5.56%。
#查核結果:片面事實
從台電開放資訊顯示:
馬英九105年卸任當年的再生能源共5.1%,其中,水力佔2.9%,其他再生能源(垃圾沼氣、風力、太陽光電)共2.2%。
蔡英文107年再生能源,再生能源共4.8%,其中,水力為1.9%,其他再生能源(垃圾沼氣、風力、太陽光電)2.9%。
從再生能源發電量佔比看,馬英九總再生能源較高;非水力部分,蔡英文較高。
水力發電與氣候、降雨量等因素有關,以105年為例,水力明顯高於其他年度。以太陽光電來看,馬英九任內八年(97-105)佔比成長0.5%。蔡英文執政至107年(106-107),佔比成長0.6%。
資料來源:台電
-
八、王明鉅表示,太陽光電會有100萬噸重廢料,使用20年後會堆給未來的人處理,處理不了怎麼辦?
#查核結果:錯誤
據環保署統計,太陽光電廢棄物在2035年會達10萬噸。為解決光電廢料問題,歐盟由非營利組織PV CYCLE回收。台灣則在2018年成立太陽能模組資源化產業聯盟。
光電廢棄物的處理並不是找個地方埋起來,而是將光電裡面的玻璃、銅、鐵等有價值的部分拆回收。但有些部分需要花錢額外處理,恐造成惡意丟棄。為避免產生問題,經濟部從2019年起開始預收回收費每瓩1000元,20年後光電板廢棄時不用再繳錢,並不是把問題留給未來。
-
九、陳立誠表示,核電六部機都運轉的時候,一度電一塊錢。而離岸風電去年有的用七塊錢來決標,用這個七塊錢來加上另外一些兩塊多的競標的,平均是5.2。
#查核結果:片面事實
核能電廠六部機都運轉的時候,一度電一塊錢,大致上沒問題。至於風力發電的購電費用,則有用片面資訊來刻意營造高價印象的嫌疑。
根據台電網站公開資訊「核能營運現況與績效」,核能發電成本從核一啟用至今,每度電在0.62~1.86之間波動,惟民國105年達2.34。但過往的成本如此,不代表未來核電的成本還能維持此低價。核電之除役費用估算已由1400億達到4700億元,且核廢料最終處置遲遲沒有去處,未來需要增加多少成本來取得場址,仍是未知數。
至於風力發電的購電費用,則需看購電制度而定。有的風場採躉購制度(20年保證收購,是為鼓勵廠商投資基礎建設),根據2018年公告費率為5.8498元,(前10年7.1177元、後10年3.5685元);2019年公告費率為5.5160元(前10年6.2795元 、後10年4.1422元)。有的風場採競標制度,2018年6月開出競標價格為2.2~2.5元。
陳立誠拿躉購價最高的前十年7.1177,再和競標價2.2元平均,有利用片面資訊來刻意凸顯高峰值的嫌疑。
-
※ 環境資訊中心已參與readr發起的「2020總統候選人之事實查核計畫」,未來將與合作媒體分工,針對所有總統候選人的公開言論進行事實查核,有興趣的讀者,您也可以參與,詳細洽計畫網站 https://www.readr.tw/project/fact-check-2020
太陽光電決標公告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北市府為率先以市有房地設置太陽能發電招商投資 打造綠能城市】
今(30)日早上代表市府主持「臺北市市有房地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記者會,此為市府首次針對市有房舍屋頂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辦理招商投資,提供民間太陽光電業者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北區太陽能板建置案於105年10月20日決標確定由大同股份有限公司承攬,今日由市府產業局與大同股份有限公司辦理簽約儀式,同時也宣告南區太陽能板建置案正式公開招標。
為加速台北市太陽光電設置成效,本招標案的優點為設備之設置、維護及出資全由得標廠商負擔,市府不但零出資,還可由廠商之售電收入中獲得回饋金,可達到減少碳排放、促進太陽光電產業發展及解決廠商無場地可設置太陽光電設備的目的,市府還可將回饋金收入用於推廣綠能活動,可謂民間、產業、官方三贏。
本案招商作業將臺北市區分為南北兩區分別進行招標,其中北區涵蓋士林區、大同區、中山區、內湖區、北投區、松山區等6行政區;南區涵蓋大安區、中正區、文山區、信義區、萬華區、南港區等6行政區。北區太陽能板建置由大同股份有限公司承攬,將會在北區14所學校、2個機關的屋頂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目標期達到4MW(即4000瓩)。未來20年發電量預計7,300萬度,減碳量達38,540公噸,相當於建置100座大安森林公園。另外,20年市府無須出資,並可收取約4,191萬元回饋金。若以每千瓦7萬元建置成本估算,將可帶動2億8000萬產值。
本案太陽能板建置採輕量化太陽能模組,其重量是一般太陽能板一半重量,且具自潔、防火、隔音、抗風壓、防破裂、不反光等特性,也是全台第一次使用的新建材。此外,除了設置太陽能模組外,另加裝PM2.5監測系統,以便機關學校除掌握發電狀況外,也能掌握空氣品質。
為響應政府新能源政策,市府各局處也積極推動,如:環保局的「台北能源之丘」計畫,把福德坑(前掩埋場)環保復育園區變身為太陽光電廠;產業局統整各機關學校閒置屋頂辦理招標,設置最低目標6MW;都發局推動的各個公宅專案亦將跟進設置太陽能板。
本計畫之南區的招標內容,產業局也已經於11月15日在官網公告(https://goo.gl/CwjtaJ),為期1個月,預計12月14日截標。歡迎有意願之廠商參與投標,一同打造臺北市成為綠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