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太平洋垃圾漩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太平洋垃圾漩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太平洋垃圾漩渦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藝收納 居家整理顧問 Sasha 何安蒔,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嗯!這是可以漸漸努力的目標...❤ 「零垃圾」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一個法國人 Bea Johnson,和丈夫還有兩個孩子目前居住加州,她們實踐「零垃圾」生活方式,已經近十年。 Bea 每天在廚房做飯,但是廚房找不到食品包裝,因為 Bea 總是帶著罐子和棉布袋購買食材。 一家兩個孩子,...
太平洋垃圾漩渦 在 南聲生生難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09:52:23
《#複眼人》|#吳明益|#新經典文化 ⠀⠀⠀⠀⠀⠀⠀⠀⠀⠀⠀⠀ 再次讀過《複眼人》時隔三年,第一次讀的時候,有種置身東部海域邊界的錯覺,面對一片無盡頭的汪洋,內心被灌飽著憂愁與美麗,恍若是另一個世界般平靜,不敢輕易踏入;二讀多了幾分沈重的哀傷與批判,自己就好像將箭矢錯射到山羊耳的達赫,得面臨站在懸崖...
太平洋垃圾漩渦 在 CUP 媒體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23 20:18:21
【派膠不斷的人類】 人類每年排放至大海的塑膠垃圾多達 1,000 萬噸,日積月累,形成如濃湯般的巨大漩渦,其中以「太平洋垃圾帶」最為嚇人,但其實它們僅佔海洋塑膠污染的 1%,其餘 99% 一直行蹤成謎。有英、法、德三地學者最近在「科學期刊」(Science Magazine)發表論文,終於發現...
太平洋垃圾漩渦 在 寫小說的人,光風。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10:54:44
⠀ 【書櫃上的書】#台灣魔幻寫實小說 ⠀ 「死亡模仿出生,萬物沒有太大差異。」 ⠀ 終於看完了吳明益的《複眼人》,真的看了好久。 ⠀ 吳明益說,這部小說的念頭開始於2005年看見的新聞,太平洋上形成的垃圾漩渦。現在2018年,13年過去,垃圾漩渦沒有消失,它變大了,依舊存在。 ⠀ 👉了解海洋垃圾漩渦...
太平洋垃圾漩渦 在 藝收納 居家整理顧問 Sasha 何安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嗯!這是可以漸漸努力的目標...❤
「零垃圾」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一個法國人 Bea Johnson,和丈夫還有兩個孩子目前居住加州,她們實踐「零垃圾」生活方式,已經近十年。
Bea 每天在廚房做飯,但是廚房找不到食品包裝,因為 Bea 總是帶著罐子和棉布袋購買食材。
一家兩個孩子,整個兒童房只有四個玩具箱。隨著孩子逐漸長大,Bea 會把他們不再喜歡的玩具捐贈。而相比送給孩子這些玩具,她更鼓勵到戶外,陪孩子獲得一些有生命的體驗。
每次添購新衣時,Bea 會優先去二手店看看是否有心儀的。在美國很多地區都隨處可見優質二手店,把閒置物品置換給有需求的人,當然更是一種資源再利用。
浴室鏡櫃裡存放著整個家庭的洗護用品。Bea 十分精簡自己的化妝品,牙刷、化妝刷都是木質的。先生的剃鬍刀,是可回收又耐用的金屬材質。
幾年以來,這家人一直嘗試用各種辦法減少垃圾,體會最簡單的自由和快樂,也啟發了許多人。
為什麼要「零垃圾」?
「零垃圾」的英文原意是 Zero Waste,譯為零廢棄、零浪費可能更接近,但因為Bea的故事,「零垃圾」這種說法最被我們所熟知。
「垃圾」特別指那些難以降解的廢棄物,大多是塑料材質。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些只短短被我們使用過幾分鐘就丟進垃圾桶的塑料製品,正在囤積成地球已消化不了的結石,永遠不會消失的物質。
截止 2015 年,人類製造了 69 億噸的塑料垃圾,9% 循環利用,12% 被焚燒,79% 被掩埋或散落自然中。
超過 40%的塑料只使用一次便被丟棄,而它們填埋處理後,真正消失,則需要上百年。
除了堆積在陸地上的塑膠袋之外,這些垃圾正席捲海洋,太平洋海域就存在著相當於兩個美國德州大小的巨型「塑料漩渦」。
更為可怕的是,這些廢棄物會隨著時間破碎成為極細小的塑料微粒,人肉眼看不見,混合於水中被魚蝦貝類吸入,侵入食物鏈,最終端上人類的餐桌。
最後一張照片的怪物質,全部是從一隻信天翁幼鳥的胃中取出的塑料。類似誤食過塑料,或是被塑料纏繞以至生長畸形的海洋生物,已不勝枚舉。(圖片出自 Mandy Barker)
垃圾桶的底部並不通往另一個世界,從我們手中丟出去的垃圾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依然存在,最終還會換一種方式還給我們。正如那句話所說,地球不需要誰來拯救,需要被拯救的是人類自己。
太平洋垃圾漩渦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地圖之外》:人與地(place)的關係
這本 Goodreads 只有 3.47 分,又是旅遊主題,本來在閱讀順序是比較後面的。主要是順著《十二幅地圖看世界史》繼續沿著地圖主題看下來。
意外地,開開心心地讀完了。
這本書為什麼會低分?因為他講 47 個地方,每個地方又簡單講個故事而已。這些地方,作者雖然有分類,但這些分類並不主流,也不是一般的旅遊者會思考的面向。
但仔細思考,其實蠻有意思的。
整本書的主軸,是用世界上的許多特殊角落,跟你分享人與土地的關係。
例如國境邊界給人的感覺,可以嚴峻、可以自在,為什麼我們會有這些不同的感覺?
又如飛地,世界上有些地方,是幸運的飛地,甚至國界的混亂還造成當地社區的樂趣。但有些地方,是不幸的飛地,更有飛地中的飛地中的飛地,而當地人幾乎被困在裡頭,遺棄且遺忘。
再如,人類對於漂在海上生存的各種嘗試,包括巨富的私人郵輪,由一百多間公寓,大量的僕人,伺候著這些頂尖人士們,讓他們能「遠離塵囂」。也例如太平洋上的垃圾漩渦,或火山噴發的大片浮石,與東京灣的漂浮飛機跑道,概念其實相同。
或者,CIA 在羅馬尼亞的一棟大樓,官方都矢口否認,但其實太多證據指出,那就是 CIA 的關押、審訊秘密基地。這樣的地方,雖然在不起眼的街上,但他與周邊的環境是疏離的、隔絕的、孤立的,一種明明大家都知道但卻都不能說的存在。
這樣的地方,我們不可能專程去看,去看了也不會有人給我們適切的介紹,在冷氣房裡讀書,用平板查閱著街景與網友們上傳的照片,就是種獨一無二的神遊方式。
每個地點都有附座標,雖然輸入平板還是一件頗為費時的事情,但比起準備行李、過關登機、轉車找路,還是輕鬆得多,而且,跨越空間的我們,能從上方俯瞰一切,也能一次查閱大量網友的心得與照片,更有維基百科條目與各種報導可閱讀。
這不只是一本書,而是一個有趣的學者(雖然他的有趣,在 Goodreads 上多數人並不認同 XD),藉由他的策展,帶你在幾個小時內,走過 47 個非典型旅遊地,協助你思考「人」與「地(place)」的關係。
藉由想像力與思考,我們自由,我們更能用不同的角度,重新審視我們自己。
不管你是職業倦怠、剛被免職、還是正要遞出辭呈,我們都能更清楚,原來人是自由的,原來人有眷戀的,原來人有理想的。
太平洋垃圾漩渦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天的夢想驛站》Love Life News
【1.5億公噸垃圾汙染海洋 荷蘭少年立志淨化 發明海洋吸塵器 TED演講獲廣大迴響 海洋吸塵器效能高 10年可清太平洋一半垃圾】
我們經常勸很多人,你不要隨便丟棄塑膠袋,塑膠袋在你現在使用、隨意丟棄,你走了以後,塑膠袋還在。你兒子走了以後,塑膠袋還在。你子孫走了以後,這個塑膠袋可能尚未分解,它永久的汙染了大地。荷蘭的一名科學家,發明了100公里,非常長很壯觀的柵欄,攔阻在北海的塑膠垃圾。
塑膠袋,這是人類習以為常的生活
但是你可知道,像這樣千年不壞的塑膠製品,目前正高達1.5億公噸,載浮載沉於全球海域,汙染改變了水質。許多動物因誤食垃圾致死,更可怕的是經由食物鏈,汙染物最終回到人類身上。
4年前,18歲的荷蘭青年斯拉特,做起大夢,要將海洋清理乾淨。他開始進行塑膠汙染物研究,動手操作各項實驗,嘗試發明最有效能的裝置,他在TED論壇闡述理念後,獲得廣大迴響,成功募資200萬美元,成立了基金會Ocean Cleanup。
斯拉特想到利用海洋的天性,就可以透過洋流的帶動,將漂浮過來的垃圾收集起來。
漂流的塑膠物隨著海流帶動,形成巨大的垃圾漩渦,所以斯拉特發明了100公里長的飄浮柵欄浮在海面上。它可以截住漂過的塑膠品,但是讓海洋生物從下方通過,然後海流可以沖刷這些垃圾,把它們送到定錨裝置中心,最後由一個巨大的儲存塔收集起來。
斯拉特說,為什麼傳統的船隻和網撈方法不可行,因為海域太大,必須花上非常久的時間,大約7萬9千年才清得完,還要花上數十億美元成本,而我們的做法是被動式收集,洋流會自動把垃圾帶過來。
研究估計若測試成功,100公里長的清潔陣列可在10年內,將太平洋的垃圾清除一半。
斯拉特說,海洋吸塵器的所有成本,算起來大約是3億歐元,聽起來好像很貴,但卻是傳統方法成本的1/3,因為省去了人為操作的開銷。
「我認為以往提出的想法,和所有的嘗試都行不通,所以顯然當另一個清理海洋的構想出現時。第一個收到的反應通常是,這又是一個愚蠢的想法,不會有效的。我認為你可以選擇努力去捍衛自己,或是更實際去找出解決方案,我傾向選擇後者。現在我們的團隊有100多位人員,其中20%是工程師和科學家,他們確保我們目前計劃的品質。」
再製而成的書本封面,是回收塑膠的最佳成果。
斯拉特團隊與回收廠合作,將清理出的塑膠品分門別類,重新投入石油生產和再生品製造,成效良好,讓滿山的垃圾化腐朽為神奇。
2016年開始,海洋吸塵器的氣囊柵欄,將在北海進行為期1年的風浪耐力測試,2000公尺長的陣列將成為全球最長漂浮結構。
倘若測試成功,第一組設備可望在2020年正式運作,啟動史上最大的垃圾清理計畫。
儘管淨化海洋的大業,得靠全人類提升環保意識,但憑著一份對環境的許諾,勇於創新和挑戰,這位荷蘭青年已向世人證明,不可能,也能變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