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太宰治風格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太宰治風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太宰治風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太宰治風格產品中有10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F代碼的襲擊 #成為一位憂鬱症患者 #過來人的真實紀錄 #心態的調適 F321,一個像數學公式般的代碼蓋在紙上。這是中度憂鬱症的代碼。病名代碼由F開頭,搞得好像我的人生學分得到F一樣。該死。咒罵著「F***!」的我走出了精神科大門。 就診之前,我煩惱了很長一段時間,一拖再拖,拖到再也不能拖了才...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小時候常聽到鄰居王杯杯罵他兒子說:「我在你身上砸了這麼多錢,讓你吃最好用最好的,還送你去補習,你怎麼可以考不好,你怎麼可以對不起我?」;長大之後聽到我同學跟女友撕破臉的時候說:「我在妳身上付出了這麼多,買了那麼多禮物送妳,妳怎麼可以跟隔壁老王搞在一起?」;現在做新聞居然又聽到某國元首對著國際組織說...

太宰治風格 在 柏原太賀 / 吳禮賢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9 21:56:53

友人知道我愛讀太宰治的作品,就介紹了被日本媒體稱為「現代版太宰治」—— 又吉直樹寫的《火花》給我。 這確是很合口味的小說,角色內心描寫得很用心。可是,期望太高難免產生一點落差。 首先,在主題上是香港讀者不熟悉的「相聲」。雖然在書內有註釋,但我相信沒有欣賞過相聲表演的讀者,實在難以細味對話內的深層...

  • 太宰治風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10:00:08
    有 527 人按讚

    #F代碼的襲擊 #成為一位憂鬱症患者
    #過來人的真實紀錄 #心態的調適

    F321,一個像數學公式般的代碼蓋在紙上。這是中度憂鬱症的代碼。病名代碼由F開頭,搞得好像我的人生學分得到F一樣。該死。咒罵著「F***!」的我走出了精神科大門。

    就診之前,我煩惱了很長一段時間,一拖再拖,拖到再也不能拖了才不情不願地,用我的腳親自踏上前往醫院之路。因為我實在是太害怕了。

    「滴哩哩哩,滴哩哩哩!」早上七點刺耳的鬧鐘聲響起,整晚大失眠的我根本不需要鬧鐘好不好。「啊,好不想上班,不對,是好害怕上班。直接……消失在這塊土地上怎麼樣?這樣會輕鬆一點吧?」極端的想法叩叩地敲打我的心房,我小聲嘟囔,怕被人聽到我的真實心聲。

    「這樣下去真的會完蛋。」

    自從我踏進職場以來,我不是沒有過辛苦的時期。人怎麼可能沒有討厭上班的時候,我偶爾甚至還想辭職轉行,或是移民海外,不過這次不一樣。這種極端的想法,是史無前例的,我覺得自己正面對一個「強敵」。

    我在外出採訪的時候,看到公司來電會被嚇到;我要非常努力專注,才能寫出一篇短短三行的報導;交稿的時候總是忐忑不安,「一定會罵我,說我寫得很爛吧。」;我擔心漏接上司的抱怨電話,十秒就確認一次有沒有未接來電或是工作相關訊息。

    不僅如此,我的自信心也跌到了谷底,過去即使再辛苦,我也從未喪失自信,如今我卻覺得自己無比渺小。每次向上司呈交報告,明明沒做錯什麼心情卻無比沮喪,就像搭超高速電梯幾秒內墜落到地下一百樓,或者說是像落水的人不停吃水。我被前所未有的心情嚴重衝擊,既恐慌又恐懼,所以腦中時時做好面對最壞情況的打算。

    我覺得再這樣下去真的會完蛋,於是開始上網搜尋精神科相關資訊。資訊是找到了,可是一想到就醫,我就覺得茫然。我憑感覺隨便挑了一家醫院,調整好呼吸節奏後撥出醫院電話。等待電話接通的時候,我的心臟撲通亂跳,就像剛進公司的新人打電話給上司一樣,超緊張。

    在這四天內,「去」和「不去」兩種念頭在我腦海中交戰不休。我試圖自欺欺人,告訴自己症狀好了很多,不去醫院好像也沒關係,但不安感總是毫不留情地衝擊我的心。

    #今天去精神科

    就診的日子到來,我的鞋底就像被膠帶黏住一樣,無法輕易邁出腳步。要被送往屠宰場的畜牲們也是這種心情嗎?我感到無比淒涼,但我明明還沒被確診,也許我根本沒事。

    「我瘋了嗎?」
    「一定要去醫院嗎?」
    「乾脆回家吧?」

    十分鐘的步行路程,十分鐘的心亂如麻。我到了醫院,發現這裡和我想像中的不一樣。我原本以為醫院裡會坐滿一大堆眼神渙散的患者,現在看來,只有「看起來很正常」的患者。患者年齡層滿廣的,且有男有女。

    「金正源先生,請進!」終於輪我進診間,主治醫生是一個看起來和我差不多年紀的男人。

    「今天為什麼會來這裡?」問題短歸短,但是很難回答。「我為什麼會來?我想知道自己有沒有瘋。」我超想這樣回答,終究開不了口。毫無顧忌地向素昧平生的人吐露心聲,不是我的一貫風格,如果可以,我甚至想掉頭走人,不過我又能如何?人都到這裡了。

    我花了十五分鐘大概描述了自己的近況,一邊講一邊突然莫名「哽咽」起來。我非常感謝用真摯眼神誠心誠意傾聽我說話的醫生。雖說「因為是工作,不得不在患者身上放心思」,不過我的感謝與醫生的誠意無關,單是專心聽我說話這件事,就夠讓我感動了。

    通過檢查和分析諮商結果,醫生確定我罹患中度憂鬱症──介於輕鬱症和重鬱症之間。

    #精神科的藥

    「我開抗憂鬱劑和抗不安劑給你,先服用一陣子看看。」

    就診的第一天,我本來抱著僥倖的心態,打算接受心理諮商就好,不吃藥。不過醫生以溫柔卻不失堅定的態度開藥給我,沒人愛吃藥,再說,更沒人會愛吃「精神科的藥」吧。

    「接受藥物治療之後,等狀態好起來,我們就正式開始心理諮商,你現在這種狀態,就算做了諮商也沒有多大效果。」

    醫生把人的身體、心理和想法三者之間的關係畫在白紙上,認真說明了好一陣子。

    「我……要吃多久的藥?」

    「抗憂鬱劑起碼要吃六個月以上,抗不安劑視情況而定,會慢慢地減輕藥量。」

    醫生對數百名、數千名患者都說過一樣的話,就像是一個教書教了幾十年,把書本背得滾瓜爛熟的老師一樣,一口氣解釋了為什麼不能一次大幅減藥的原因。這是由於如果藥吃到一半,病情有了好轉就馬上大幅減藥,有可能會復發,他也不忘告訴我藥物的副作用。

    「抗憂鬱劑和抗不安劑不一樣,不會立刻見效,至少要吃兩三個禮拜才行。下次我會稍微增加藥量。」

    結束看診的我走出診間等候,沒過多久,護士就叫了我的名字,給了我處方箋。

    「我真的變成精神科患者了。」

    拿完藥走出醫院的我雙腳瞬間發軟。我靠在走廊牆上,稍微喘了口氣,實在沒力氣搭公車回家,於是叫了計程車。在車上,我兩手緊抓藥袋,打給了妻子。

    「老婆,醫生說我是憂鬱症。」從此我和憂鬱症展開了非自願同居生活。
    --
    📖 本文摘自《那一天,憂鬱症找上了我》,作者金正源的第一本書,就是關於自己親身體驗的憂鬱症。高中時期決心成為改變世界的記者,如今領悟到連改變自己都很難。閱讀更多: https://reurl.cc/vg3Ajk

  • 太宰治風格 在 Jeff Machine 黃育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6 19:04:05
    有 136 人按讚

    加速了十年的世界(上)

    英國政壇怪俠George Galloway曾說:
    「有可能幾十年都沒事,
    接著幾星期內就過完了幾十年。」
    前陣子的疫情三級警戒
    讓大家的生活步調都出現巨大的變化,
    待在家的時間比正常情況多,
    經歷平常無暇注意或體會的事(不論好壞)
    所以大部分的人感覺都是步調慢了下來,
    但與此同時,世界的變化卻在飛快的加速,
    幾個月的時間內,許多現象都加速了十年,
    幾乎完成了一個世代的轉化。
    這就是疫情開始之後,
    世界趨勢變化的寫照。

    《疫後大未來:誰是大贏家?》
    這本書的作者Scott Galloway,
    (跟前文提到的的Galloway不是親戚)
    是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行銷學教授,
    是連續創業家,曾創辦過九家公司,
    也是另外兩本暢銷書《四騎士主宰的未來》與《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的作者。
    我很喜歡他立場鮮明、商業實戰經驗豐富、
    帶有一點點世故的自大、直爽的風格,
    他的書中可以看到很明確直白的論點。
    當然,立場人人不同,
    他以身在美國的視角出發,
    但我相信身在台灣的我們,
    一樣可從書中的分析得到很多想法。
    跟大家分享幾個我覺得有趣的論點:
    一、大加速
    二、強者恆強
    三、現金為王
    四、大分散
    五、品牌時代讓位給產品時代
    六、紅與藍
    七、四巨頭
    八、破壞性創新

    美國科技巨頭們對全球的巨大影響力,
    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現實。
    (以前看小說或是動漫,
    都曾經看到未來的世界是由企業統治,
    從我們現在生活的狀態來看,
    這些想像似乎成了神準的預言)
    在疫情開始之後,
    這些企業對世界的影響甚至有增無減,
    作者在書中有很多針對這個現象的探討
    身為一個連續創業家,
    他有跟這些巨頭們交手的經驗,
    所以分享的經驗都是活生生的,
    而不是象牙塔裡那種學者氣息與口吻。
    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上述的論點
    一、大加速:
    「這場流行疫情影響最深遠的衝擊,是它將
    扮演一個加速劑;它會啟動一些變化並改
    變一些趨勢方向,不過在此同時,疫情的
    主要影響是加速已經存於社會的動力」
    加速聽起來很厲害,但值得注意的是,
    這個加速的狀態並非對所有人事物都友善,
    而是對之前正在成形的社會/商業轉變、
    社會趨勢發展中強大的力量、
    相對強勢的族群,
    帶來更好、更多、更大的推動力量。
    但是,
    「負面趨勢可能以更高的速率加速」
    「每個危機必然存在機會;危機更大、更具
    破壞性,機會也就更大。…許多因疫情而
    加速的趨勢是負面的,削弱我們在『後疫
    時代』復原和發展的能力。」
    各種型態的不平等,
    包括教育、企業競爭、貧富差距...等,
    在這段時間更明顯的被曝露出來。
    以工作機會來說,
    Covid-19帶來衝擊的前三個月,
    美國失去的工作機會(13%)
    比起大蕭條時期兩年所失去的(5%)更多,
    美國用過去十年創造出兩千萬個工作機會,
    卻在十個星期內摧毀四千萬個工作。
    而且收入低於四萬美元的家庭受創最嚴重—
    2020四月有近40%遭解僱或休無薪假;
    相較之下收入超過十萬美元的家庭,
    失業的比例只有13%。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落差?
    因為疫情封城或是提高警戒的情況下,
    能夠遠距離的工作都是中高端的工作。
    有60%超過十萬美元的工作可以在家完成:
    相較之下,
    只有10%不到四萬美元的工作可以在家進行,
    低收入工作者被資遣或放無薪假的機率,
    是較高收入工作者的將近四倍。
    遠距工作所帶來的好處,
    流向原本就過得比較好的那些人。

    另外的例子是零售業的變化。
    在美國,二○二○年初,
    大約有16%的零售業是透過數位管道交易。
    二○二○年三月到四月中旬,
    疫情出現後的八個星期,這個數字跳增到27%,
    而且沒有退潮的跡象。
    而且看得更深入,
    會發現一個驚人的現象:
    電子商務在零售業的比例,
    從2000年扎根後大約每年成長1%,
    而從2009年到2020年初這十年,
    也才成長了10%,
    但2020年的短短八個星期就成長了11%!
    這就是大加速,幾個星期內,
    十年的發展就完成了。

    二、強者恆強(汰弱留強的無情殺戮)
    蘋果公司花了四十二年的時間達到一兆美元的市值,然後只花了二十個星期從一兆美元加速到達二兆美元(2020年三月到八月)。
    同樣在這幾個星期內,特斯拉(Tesla)不只成為全世界最有價值的汽車公司,甚至還比Toyota、Volkswagan、Daimler,以及Honda等公司的總和還有價值。
    至於資本市場,在2020疫情爆發期間,
    美國股市先是經歷一波巨大的跌幅
    (2020年2月下跌到3月低點,
    大約下跌了40%),
    但隨後也上演一波大反彈,
    乍看之下會覺得這是全球最強大市場所展現的韌性,但事實上,這是一幕強者更強的戲,
    所謂的「復甦」是少數公司超乎尋常的獲利所造成,特別是科技業巨頭和一些市場的重要參與者,而沒有反映在更廣泛的公開市場上。
    我們把公司規模分開來看,2020年1月1日到2020年7月31日,S&P500指數(美國五百大上市公司)維持年度的正成長,
    但是中型股下跌了10%,
    S&P600小型股指數則衰退15%,
    而受創最深的「BEACH」產業—預定(booking)、娛樂(Entertainment)、航空(Airlines)、遊輪(Cruises)、賭場、飯店與休憩(Casinos, Hotel, and Resorts),在這段時日內股價平均下跌50-70%...
    媒體被大型科技公司和大型股指數閃亮亮的表現所吸引,
    但是,一場汰弱留強的無情殺戮正悄悄進行。
    很多過去知名的品牌都在這一波宣佈破產:
    服裝品牌J.Crew、Brooks Brothers、True Religion;赫茲租車(Hertz);連鎖健身品牌Gold’s Gym、24 Hour Fitness;健身營養品公司GNC;高級食材超市Dean & DeLuca…名單還有一長串,這真的是會讓人下巴掉下來的名單,因為太多我們認識的百年老店知名品牌,就這樣在疫情期間默默的「確診死亡」,
    但是這些企業新聞並沒有引起太多波瀾,
    因為大型科技公司的發展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針對強者恆強、弱者加速淘汰這樣的狀況,
    作者在書裡提到一個務實卻也很心碎的思維:「如果品牌是你最強大的資產,但企業已陷入結構性的衰退,那就該認具思考在企業消亡前充分榨取品牌的利益。儘管我們盡可能把品牌人性化,不過品牌終究不是人—它們是要被變現的資產。一個品牌在消亡之前,沒有把握它的黃金歲月充分利用它的價值,才是唯一的罪過。」

    三、現金為王(淘汰賽中存活的關鍵之一)
    一家公司的價值是由它提供的「數字」(財務報表、營收獲利...等)和它的「敘事」(在大眾之間傳遞的公司文化、公司歷史,使命...等故事)所呈現的結果。
    「目前看來,規模大小給一家公司提供的敘事不
    只是能否度過危機,而是它在後疫時代能否蓬
    勃發展。擁有現金、擁有債務擔保、擁有高價
    值股票的公司,將可以接收陷入困境的競爭對
    手的資產,鞏固在市場上的有利位置。
    疫情同時也助長「創新」的敘事。被視為創新
    者的公司所獲得的估值,反映的將是十年之後
    估的現金流,並且以難以想像的低利率折現。
    這正是特斯拉的市值如今超越豐田、福斯、戴
    姆勒、本田總和的原因所在。儘管,事實上特
    斯拉在2020年大約生產四十萬部車,其他四家
    汽車公司總共打造出兩千六百萬部車。」
    當市場決定亞馬遜、特斯拉、以及其他被看好的公司(也就是市場上的科技巨頭們)是贏家,市場就會降低這些公司的資金成本(讓他們可以更容易而且用更好的條件拿到他們要的錢),增加它們的補償價值(透過股票選擇權),並調升它們獲取本身無法自行建構的東西的能力。
    而且,如今有多到難以想像的資金在尋找標的。(低利率、政府振興經濟方案這些寬鬆政策讓市場上有滿滿的錢想要找到好的投資方案或是公司,想當然的這些市場寵兒會是優先被選擇的對象)疫情衝擊之前表現良好的公司,在這場全球危機中將得到驚人的獲利。
    過去十年,市場判定一家公司價值的標準,已經用願景和成長取代獲利(舉例:Amazon、Tesla、Netfix…沒賺錢但股價市值卻仍然衝天)。不過在疫情流行期間,畢竟現金是王,成本結構則是新的血氧值,誰有更多現金,就站在更好的長期戰略地位上。(舉例:Costco可望在零售業逆勢攀升,其中一個理由是它坐擁110億美元的銀行帳戶;嬌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有近200億美元,它的地位也穩如泰山),因為手上有大量現金的企業,可以在競爭對手關門之後,好好挑選它們要變賣的資產跟留下來的客戶,因此在每個產業類別,權力都將更集中於資產負債表最搶眼的二或三家公司。
    「如果你的公司收支平衡不良,那現在已經無力為繼;如果你從事的是必需品零售業,那麼你的產品比過去更必需了;如果你在可選擇性零售業,你的產品比過去更顯得可有可無。」
    後疫時代損失最慘重的將是有眾多員工、但帳面成績不良的大型公司。比如傳統零售業,如果無法創新並吸引更年輕、更常在線上消費的族群,疫情期間無非雪上加霜。
    而餐飲業,特別是餐廳,也面臨艱困的挑戰,因為有大額的固定開支(房租),而且幾乎無能為力改變現況(房東降租是佛心,不降租也無計可施),再加上沒有緩衝的資金可以幫忙度過艱困時刻(大部分餐廳手上保留可以週轉的資金都不高)。紐約時報曾在一篇採訪餐飲界名人張錫鎬(David Chang,在全球有數間餐廳,同時也是Netflix紀錄節目《美食不美》(Ugly Delicious)的主持人)的文章中提到,疫情過後,餐廳或服務業可能消失,「如果政府沒有介入協助,未來服務業將不存在。」儘管當時的政府有與餐飲業代表商談援助計畫,但代表一字排開都是大型連鎖餐飲業者,很可能疫情下能生存的只有連鎖餐廳,David提到其它中小型餐廳時明顯的表現出擔憂。當然,還是有很多具有特色與知名度的餐廳可以生存下來(至少目前為止仍在苦撐),但是餐飲業的變化與整合,已經是進行中的必然,這個產業當然會繼續存在,但是過去很多獨立經營的個性化小店,很可能撐不過這一波衝擊紛紛停業。運動休閒產業也是如此。
    很多台灣的餐廳、健身房、個人運動工作室…等等,在三級警戒期間也是一路苦撐,最近陸續聽到自已認識的品牌要結束營業真的很心酸,而且雖然解封了,很多店家其實還沒止血,只是流血流得比較慢而已…即使現在已經陸續補充疫苗供民眾預約施打,但要能恢復到疫情前一切「正常」的生活,依然是無法預測且非常緩慢的過程。

    其他的,下次繼續跟大家分享

    #jeffmachine #puma #pumataiwan #pumaeveryday #postcovid #faang #大加速

  • 太宰治風格 在 生活在他處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02 01:11:35
    有 516 人按讚

    #謝謝小戴
    回想起第一次看戴資穎打球,應該是在 2016 年的里約奧運,那時候沒在看球,也根本不知道這號厲害人物,只記得有一位被寄與奪牌厚望的女選手因為球鞋事件上了新聞,後來在16強賽輸球了,可能就像這屆許多沒有無緣奪牌的選手,奧運過了就被遺忘。但小戴沒有立刻被大眾遺忘,她的排名積分在同年極速竄升,11月一舉攻頂成為球后而再度受到關注。說來很現實,但我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看她打球的,算一算快五年了。更因為看她球而跑去學羽毛球,迷上這項運動(雖然天份很差)。

    五年的時間應該夠格稱作半資深球迷了吧,從那時開始幾乎每場都追,甚至設鬧鐘半夜起床看球。如果你夠熟悉小戴,就會知道 2017 是小戴很明確的上升期,然後 2018 是宰制力極強的巔峰期,那時候幾乎打遍天下無敵手,一年拿了 8 個大賽冠軍,締造女單 30 連勝的高牆(這記錄連現今男單球王桃田賢斗都無法超越)。那時候小戴是所有選手研究和想破解的對象,尤其是作為羽球強國的中國。因為她的球風太特別,有點男孩子打球,而且有女單或幾乎所有選手通常不拿手的反手拍,有人封她是女版的印尼前球王陶菲克。因為擅長使用反手、假動作和時間差出手,使得小戴打球的觀賞性很高,如果再對上風格類似的選手(例如本屆八強賽的泰國選手依瑟濃),可說像變魔術般的神仙打架。這種打法雖然華麗,而且能有效克敵,但失誤率也極高,小戴在羽球迷中有個綽號叫做「戴浪」,她浪起來的時候,球迷就等著暈船嘔吐。

    2019 年小戴在女單的統治力些微下滑,幾度失去世界第一的寶座又奪回,但對於大多數來說,世界第一的頭銜不完全代表什麼,許多人只在乎的大賽成績,最重要的就是 #羽球世錦賽 和 #奧運羽球賽,如果攤開成績來看,小戴一個都沒拿過,兩屆奧運止步 16 強,五屆世錦賽止步 8 強,比較能拿來說嘴的大賽冠軍只有亞運,其實在當今能獲得亞運金牌幾乎等同世界冠軍,畢竟羽球強國大多集中在亞洲,歐洲唯一能打(而且很強)的女選手只有西班牙的馬琳(註:馬琳本屆因傷未參賽)。因此小戴常被酸民戲稱是無冕球后,大賽手軟。但那些酸民可能不知道,羽球的最高殿堂除了世錦和奧運,還有歷史悠久的「全英公開賽」,英國是羽球的發源地,全英賽事自然成為所有羽球選手最重視的巡迴賽,小戴曾經拿過三屆巡迴賽冠軍,也是該項賽事的紀錄保持人之一(最近一次是 2019 打敗今天的對手陳雨菲,但 2018 年也是被她中斷紀錄的)。

    說到今天的對手陳雨菲,她早期其實拿小戴完全沒辦法,記得初期是 11 連敗吧,直到第 12 次對戰才取得勝利,從那之後陳雨菲就蛻變了,變成一個非常穩定的對手,幾乎每次循環賽都打進四強或決賽,積分也一度超越小戴坐上球后寶座。所以今晚她心中的陰影面絕對不小於戴,況且還有國家機器的龐大壓力。

    常有人說現在是羽球女單的黃金年代,八位天才少女捉對廝殺,有日本的女王奧原希望、電動馬達山口茜、泰國的奶茶一姐依瑟儂、印度網美辛度(大賽變身鋅鍍)、中國何冰嬌、大帝陳雨菲、西班牙吼叫女王瑪琳,以及我們台灣的小戴。如果再加上近一年橫空出世的少女殺手韓國安洗瑩,檯面上就有九位高手。她們各自球風迥異,但又互相有點彼此的影子,真要比的話沒有誰有把握鐵定奪冠,爆冷是常有的事。每一場些微的狀態落差都可能決定輸贏。但這也是女單好看的地方,沒有一面倒的局面。

    說了這麼多,回到今晚的奧運決賽。比賽就是這樣,雖然身為球迷看見小戴最後一球沒翻過網而跪地沮喪的樣子真的很難過,但比賽真的就是這樣。可能少一點點的失誤,多一點點的球運,或者多一點點的氣勢,比賽就逆轉了,可惜以上都沒發生。對手很成功地運用策略一再逼出小戴失誤,前面說了,小戴的球風就是容易失誤(她自己也知道這個問題),說實在,今天的小戴已經算是失誤少的了,我反倒覺得是後段的體力下滑,控球開始變得不精準。體力這件事,就是運動員的硬傷,如果這屆奧運是辦在 2020 就好了,最好是 2018 小戴的巔峰時期就好了,那時候小戴滿場追球的速度跟現在真的有差,而且打三局也臉不紅氣不喘。可是現實就是這樣。雖然遺憾,但至少我們見證過那個美好年代,而且知道她是怎樣努力過來的。真的很棒!能夠有這麼多球迷為她加油。

    運動員的職業生涯真的很短,所以也希望這篇文可以讓大家多理解羽球比賽這件事,以及不要隨便認為球員們代言很多就誤了本業,她們能賺錢的時間很短,而且少數有人氣的才有那種機會,如果你支持那位球員,就應該樂見她在生命最輝煌的時期,用各種方式發光發熱。聽說今天街頭巷尾好多人在電視前面吶喊,而我們都記住了這一場心碎但經典的比賽,小戴本人都說她盡力了,所以球迷也要慢慢放下。

    謝謝小戴,妳早已拿過無數的金牌。

    --
    圖片出處: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20539998115039&id=1385922825

  • 太宰治風格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6-05 22:00:09

    我小時候常聽到鄰居王杯杯罵他兒子說:「我在你身上砸了這麼多錢,讓你吃最好用最好的,還送你去補習,你怎麼可以考不好,你怎麼可以對不起我?」;長大之後聽到我同學跟女友撕破臉的時候說:「我在妳身上付出了這麼多,買了那麼多禮物送妳,妳怎麼可以跟隔壁老王搞在一起?」;現在做新聞居然又聽到某國元首對著國際組織說:「我斗內了那麼多錢給你,你怎麼可以胳臂往外彎,害我做不好被大家罵?我要是連任失敗都是你的錯!」最後兩句是我自己加的,相信大家都知道這位領導人是誰,就是我們家川貴人。
     
    在美國死亡人數突破10萬大關後,美國總統川普5月29日在白宮記者會上,再度批評中國掌控了世界衛生組織WHO,同時無預警宣布,美國即日起退出世衛。
     
    川貴人最近兩個月頻頻槓上我們台灣的BFF世衛組織, 4月7日世界衛生日當天,川普在推特開罵「世衛搞砸了,美國明明是最大金主,這個組織卻以中國為中心。」;接著4月14日宣布暫時凍結對世衛的金援;5月18日登場的世界衛生大會WHA視訊會議,川普不但拒絕出席,隔天還公布了一份世衛秘書長「譚德塞」的罪狀,要求世衛30天內改善,否則美國就再也不給世衛銀兩,還會考慮退出組織。
     
    不過這30天大限只過了10天,川普就急著喊退,實在非常川式風格,但想想50年一國兩制都能變23年了,30天變10天好像…也不是太令人意外。
     
    川普在記者會上又再次強調,中國每年只付4000萬美元,卻完全操控了世衛,是把每年繳4.5億美元的美國當凱子削嗎?還指控這次疫情是中國瀆職加上世衛誤導,結果讓全球受害。不過川普真的可以幫美國退出世衛,完全不用經過任何人同意嗎?
     
    從美國法律來看,川普身為一國之君,當然有權帶著美國退出任何一個他想放棄的條約,但其實世衛章程裡是沒有規範退出機制的,可能是當初成立的時候,沒人料想到會有成員國做出這麼荒唐的事情。
     
    外界認為,川普很有可能把難題丟給國會,或是乾脆無限期凍結撥款世衛,理論上就失去表決權,不然就是依據當年美國加入世衛的條約,在正式退出前12個月通知國會,而且還是必須付清該給世衛的款項。
     
    但根據《外交政策》雜誌社論,2020到2021的財政年度,美國編列給WHO的預算是48億美元(約1440億台幣),外加川普拖欠2019年的8100萬美元會費(約24.3億台幣),以及今年的1.18億美元會費(約35.4億台幣),而歐巴馬政府時代承諾的9億美元(約270億台幣)金援,川普也還沒兌現,美國想跟世衛分手可能沒那麼容易,恐怕還得付一筆天價贍養費(約1770億台幣)。而且長達一年的緩衝期,會超過美國11月的總統大選,白宮還會不會是川貴人當家還是未知數,這項決策變數還很大。但萬一美國真的眼一閉、牙一咬退出了,會有什麼影響?
     
    川普抓世衛當替死鬼,又是一招七傷拳,傷人傷己。最直接的影響有兩個。
     
    第一:今後美國在這個全球最高級醫療公衛組織裡,將不再有話語權,反觀中國在5月18日的WHA上,承諾未來兩年,將向全球各國提供20億美元協助對抗疫情(600億台幣),一個抽資一個撒幣,國際會向哪裡靠攏,大家心知肚明。川普退出世衛恐怕如了中國的意,理所當然把美國空出來的位置「整碗端走」,專家表示,這根本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反而會讓中國更加肆無忌憚主宰世衛。
     
    第二:恐怕拖累全球抗疫進度、讓貧困國家公衛狀況雪上加霜。川普說接下來會跳過世衛,直接把錢捐給需要資金的國家或項目,但會不會給,怎麼給,都沒有交代清楚;美國退出很可能會干擾疫苗臨床試驗,導致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合作變得更加困難,將來病毒在到達美國前,恐怕也很難被阻止。而疫情過後可能導致世界上1.3億人口陷入赤貧,進而產生更多公衛需求,世衛原本進行中的全球瘧疾計畫,目前也因為蚊帳、藥品等供應鏈中斷而被迫暫停,外加全球還有8000萬名不滿週歲的孩童,尚未接種疫苗,暴露在罹患麻疹、白喉和小兒麻痺症的風險中,這些都還仰賴世衛大金主美國幫忙,川普選在這時候退出,被外界痛批:你是來亂的嗎?
     
    川貴人這項決定,不只讓「幾十億人都震驚了」,還引爆內憂外患,包括美國國內朝野兩黨,都傳出反對聲浪,國際間也砲聲隆隆。自家的共和黨參議員亞歷山大第一時間表示,他不贊成川普的決定,要檢討世衛等疫情過後再說;民主黨批評川普可恥不負責任,美國醫學會也批評,「你還嫌對抗疫情的挑戰不夠多嗎?」
     
    夾在美中之間的歐盟溫情喊話,希望華府重新考慮,現在是加強國際合作的時候;德國衛生部長史巴恩(Jens Spahn)可就沒那麼溫柔,批評川普的決定「令人失望」,也是世界衛生的挫敗;南非衛生部長(Zweli Mkhize)表示「不幸」;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音同歌)(The Lancet)總編輯何頓(Richard Horton)認為,川普的決定「愚蠢又可怕」。但這個舉動會怎麼影響未來的世衛以及國際組織運作呢?
     
    2017年川普上任後,就到處毀約、退出各種他認為「沒用又浪費錢」的組織,退出世衛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目前正在癱瘓世界貿易組織WTO,接下來遭殃的恐怕是北約,當然前提是他得連任啦!
     
    因為時間有限,我們就簡單列出「那些年,川普退出的國際組織」
     
    (2017/10/12)就職當年就為了挺以色列、抵制巴勒斯坦,而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18/06/19)指控「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存在政治偏見,讓中國等人權紀錄不佳的國家加入,美國決定退出。

    (2018/10/17)到了年底又把矛頭指向「萬國郵政聯盟」,說聯盟體制讓中國等開發中國家獲益,對美國不公平,後來聯盟通過新協議,美國才決定留下來。

    其他還包括《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巴黎氣候協定》等,但不是照常運作,就是被北京深深地補好補滿,中國現在甚至能遴選聯合國人權調查員。
     
    約翰霍普金斯衛生安全中心(Johns Hopkins Center for Health Security)資深學者艾達佳(Amesh A. Adalja)就表示,川普決定退出世衛,實際上不大可能改變世衛的運作。但會不會帶動其他國家尤其「五眼聯盟」跟進退出,轉而加入「美衛」呢?目前看起來,機率不大。
     
    英國政府發言人已經聲明表示,在領導國際公衛對策上,世衛可以發揮重要作用,英國沒有計畫撤出資金。德國總理梅克爾最近也說了,歐盟27個成員國與中國的關係將是「重中之重」,而歐盟與川普政府在貿易與WHO等議題存在分歧,「與美國合作比我們所想的困難」,顯示歐盟早已選邊站。
     
    想想看,小夫每學期都給班長很多錢,但班長卻都聽胖虎的,因為他又大又硬,我是說塊頭大、拳頭硬,然後小夫某天突然說:「我以後再也不給班長錢了!我還要自己另外選班長和幹部」,誰理你啊!
     
    目前國際間的態度是,世衛雖不完美、但有用,德國已經表示,世衛需要改革才能有所轉變,歐盟必須發揮領導作用、投入更多資金,這會是德國7月1日起,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的首要任務之一。
     
    你認為最該改革的是世衛,還是川貴人的脾氣呢?
     
    這週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川普嗆退世衛 #世衛何去何從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 太宰治風格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4-17 19:00:01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08/1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0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有沒有遇過一種人,好像在他的概念裡面,就只有「黑」跟「白」;「是非」是非常分明的。而這個「黑」跟「白」之間,是沒有任何的模糊地帶,沒有「灰階」。

    他不僅是這樣子看待世界、看待自己,他還把這樣的標準,套在他身旁能接觸到的每個人身上。

    有時候,你會覺得跟他在一起相處挺好的、挺有確定感的;但是有時候,你卻會覺得好像是被他綁架了,而這個綁架就叫做「道德綁架」。

    比如說吧,你可能去吃了一頓大餐,然後貼上社群網站。於是呢,他就在下面留言,他可能是一個非常關注社會福利議題、非常關注弱勢的一個人。

    他可能就留言說:「你知道嗎?你吃大餐所花的費用,可以餵飽多少個非洲的孩子,讓他們避免飢餓,甚至於活下來?」

    在你看到留言的那一刻,你的心情想必很複雜吧!你似乎沒有辦法說他是錯的,但是呢,你會覺得非常的不舒服,而且你也不知道他到底對在哪裡。

    如果你被這種人毒害過,或者是你不太確定,自己是不是那種人,有沒有毒害別人?沒有關係,先跟你講個故事。

    這個故事是這樣喔,有一個國王,非常重視幹部、非常愛惜人才。

    他就對宰相說:「古往今來,所有的政治幹部,都是拿著儒家的教材自修而成,但是過往的這些人才,都是自己閉門造車。」

    「所以呢,我現在要進一步要成立一個訓練機構,造就這些政治人才。」所以訓練班成立了,非常多人參與。

    國王呢,每隔十天就親自前往,跟這些人訓話。講的是三皇五帝啊、四維八德啊;過了一年之後,學員都結業了。國王親自頒發畢業證書,然後按照各自的狀況,去派與他們官職。

    國王還特別召見了第一名畢業的學員,這一個人25歲,形象非常的好、也非常的聰明、心地也非常的善良。

    他的每一個考試科目都拿了滿分,而且呢,他把國王的每一次訓話,一字不漏的記下來。如果你是國王看到這樣的人,當然是龍心大悅、印象深刻。

    所以囉,大家都公認這個學員是狀元,而這個狀元到了吏部,就是負責管理官職的這個部門來工作。

    他工作非常的努力,但是過了不久,他跟上級因為對於這些官吏的考績問題,發生了爭執;他認為上級的行事風格,違反了國王的訓示。

    那這件事情鬧到國王也知道了,於是國王就說:「他在吏部,沒有好好發揮的空間,那就把他調到戶部,管理戶口。」

    接著呢,他在戶部幹了幾年。每一年呢,因為稅賦公平的問題,而都跟戶部尚書、他的頂頭上司做很多爭執跟討論。

    他還引用了國王在訓練班講過的話,堅持要戶部改變很多的制度跟規則,讓這個戶部尚書喔,感覺到非常、非常的頭痛。

    所以呢,又鬧到國王那裡了。國王很無奈,所以呢,把他調到工部,負責工程建設的部分。

    他在工部又做了幾年,他訪查了很多的弊案,一口氣舉發了六件工程的舞弊,三件工程設計的錯誤。

    這工部尚書嚇壞了,以為國王派人來找自己的麻煩,所以呢,他連忙磕頭謝罪,還要辭職。

    而國王呢,慰留工部尚書,接著又把狀元掉到了兵部。就這樣子喔,這個狀元幾乎所有的大衙門都待過了,也到了四十多歲,可以說是一事無成。

    終於有一天,國王又召見了他,國王還是很疼愛他;所以,用一種家長的口吻開導他,跟他說:「你的年紀也不小了,經歷了這麼多的歷練,為什麼依然處處跟人格格不入呢?」

    你猜這個狀元怎麼說?他跟國王說:「陛下,我就是按照你的話在做的啊!這一切都是你教我的啊!」

    結果啊,國王一聽馬上板起臉孔,從此以後就不甩這個狀元了。這狀元非常的苦悶,於是呢,他找個算命師算命,把他心裡的話都對算命先生說。

    最後呢,他嘆了一口很長、很長的氣,他說啊:「我都照著國王的話去做,可是呢,我卻混不下去。」

    這個算命先生哦,看著這一個狀元看了很久,終於開口告訴他,他告訴狀元說:「國王他老人家,也不能按照自己說的那些話去做啊!他如果照著自己說的話去做,他老人家也混不下去喔!」

    好的,這個故事跟你說到這裡。如果回到今天的開頭,我談的那樣的人,用非黑即白的角度,看待所有的人事物;在心中呢,有絕對的標準、絕對的對錯。

    我說喔,這樣的想法,拿來當成是自己性格,跟修養上面的修煉非常的好。但是呢,如果把它拿來去要求別人,那他很有可能就會造成一個狀況。

    除了像這個故事裡面,談到的這一位狀元之外,其實他最重要、最關鍵的問題就是,他幾乎是活在一種叫做「真空的認知」。這個狀元他知道的對跟錯,他有放到實際的現場,去執行、去操作嗎?

    其實我自己是個創業者,我很清楚,我心中當然有所有事情的最好標準,最對、最應該要怎麼做。可是公司要前進,大家要活下去,我在過程當中,我是必須要妥協的。

    而妥協的過程當中,我怎麼樣不偏離自己的信念,又怎麼樣能夠維持我的方向,一直朝向我要去的地方。這中間需要有很多、很多的選擇,也需要有很大、很大的彈性啊!

    就像是一個醫生的訓練,為什麼要有實習?如果你把醫學院所有的書讀完,全部把它背起來你就會行醫。那我說實在的一點,現在的死亡率應該會很高吧!

    為什麼要實習呢?因為你只有實習,才會知道現場發生什麼事。

    今天你要幫一個病人去做治療,他有太多、太多現場的狀況,它不是傷口固定在那裡的。可能會有病人的感受、有他的喊叫、有家屬…等等的部分。

    那更不要說,這一個病人本身跟你在教科書裡面,學到的那些典型狀況有差異的部分。人啊,是有很多的個別差異;更不要說人群跟團體了。

    所以呢,千萬不要陷入一種「真空的認知」,更不要拿自己在真空認知底下,所學到的對或錯來要求別人;這樣子很容易就會變成是一種「道德綁架」。

    所以,希望你能夠把道德標準,你所學到的對跟錯,當成是一種自我的修養。這也就是「律己以嚴,寬以待人」的最重要關鍵。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程,在我們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我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 太宰治風格 在 米米瘋ViViFun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3-27 07:45:51

    #風格野餐日 #米米瘋 #美式炸雞
    風格野餐日快到!炸物聯盟來了😋
    波斯頓美式奶香炸雞,外脆內軟肉汁大噴發
    看影片直擊美式炸雞料理及試吃大會
    下次和孩子一起做做看,太麻煩就直接買回家喀吧😆

    關於美食攝影不是花俏的 food porn、炭火上的牛排、融化的起司、五顏六色的沙拉,雖然網絡上的食物圖總是這樣的需求,而遊走世界快30個國家的我,廚師的手更吸引我的注意及敬佩,只要有錢多高級的食材都買得到,但一雙用心的藝術神之手,新鮮平凡的食材都會成為高級的人間美味,老闆和老闆娘的職人精神讓炸雞超好吃的。

    也許我已經是三寶媽,雖然炸物就是好吃,但對於如何料理及食品安全非常在意,老闆說採用大成電宰雞,不用冷凍肉品,使用大成沙拉油,並天天更換新油,開放式廚房新鮮食材看得見,至於料理的過程米米不客氣的全程參與了😄 學習一下奶香十足外脆內軟的美式炸雞到底如何製作? 看影片介紹~

    也許老闆做在地顧客就夠忙了,並沒有想過外地遊客,但我常常為美食而任性,喜歡吹吹風散散步去淡水吃阿給、去北投市場吃鹹酥雞小籠包、去士東市場吃早餐、士林夜市吃炸臭豆腐豬血湯、八里渡船頭雙胞胎、寧夏夜市吃麻辣臭豆腐、通化夜市買芭樂、饒河夜市吃藥燉排骨、金山吃鵝肉、萬里亞尼克、基隆營養三明治、宜蘭礁溪桶仔雞,為吃亂亂跑當休閒娛樂,美式炸雞天母也有一間好吃裝潢美的網美店,胖老x也吃過的,推薦大家試試桃園出名的波斯頓美式炸雞,在台北萬華有分店了,地點就在桂林路上靠近環河快速道路,觀光客必遊的華西街夜市牌樓旁,看到7-11就看到了,所有炸物都是現點現炸約15分鐘,建議先提早電話預訂,門口暫停取餐OK。

    下午茶優惠時段 3:30-4:30
    1.雞翅5支100元(原價175元)
    2.雞腿3支100元(原價150元)
    3.雞塊3支100元(原價150元)
    4.雞排2塊100元(原價140元)

    華中露營區、華山大草原、各大公園、河濱公園野餐,或是買完環快直奔景區超方便,露營野餐看球賽必備霸王套餐,8-10人的炸雞份量有17塊,還有滿滿炸物點心,再送一瓶1.25L的可樂:
    雞排x2+雞腿x5+腿塊x5+雞翅x5+檸檬魷魚+花枝丸一串+大芋頭餅x2+麥克雞塊一份6個+黃金地瓜條+三角薯餅x4個+甜不辣+起司條x3條+一瓶1.25L的汽水,原價1100元套餐優惠價只要888元。

    波斯頓美式脆皮炸雞 萬華店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桂林路160號
    電話:02-23022585
    營業時間:11:00-23:00(周一公休)

    ⭐️米米瘋TV旅遊影音頻道
    ⭐️米米瘋家庭生活日常
    💙Line@ : nme@9829t
    💙YT:https://goo.gl/EwD5vX
    💙IG :https://www.instagram.com/vivifuntv
    🐷IG:https://www.instagram.com/lins3pig
    💙TikTok:http://vt.tiktok.com/JHMLj6/
    💙FB:https://www.facebook.com/ViViFunTV/
    💙Blog:https://vivifuntv.pixnet.net/blog
    💙旅奇玩家名人堂專欄:http://www.tripplus.tw
    💙米米瘋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34927899964856/?ref=share
    旅遊、景點、美食、必買、親子活動、專案優惠團購訊息🤗

    李筱維
    美食旅遊生活親子
    Line : @nme9829t
    合作邀約:vivifuntv@gmail.com

    攝影設備
    Canon 5D2
    Canon 100D
    Canon M5
    Canon M50
    Sony RX100
    Sony a7 3
    GoPro7black
    SJ7 STAR
    insta360
    Samsung grar360
    Iphone X
    MEITU T9
    DJI OSMO 1、2
    DJI MAVIC AIR
    麥克風 RODE VideoMic
    SJ / Sony無線麥克風
    閃燈 補光燈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