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太宰中也同人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太宰中也同人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太宰中也同人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太宰中也同人文產品中有3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抽獎活動 🎁 我上次吃到和風食品的蔥油雞🐔 覺得也太好吃了吧🤤一定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現在醉雞和蔥油雞個人份🉐️特價延長到9/30 大家趕快訂起來🔥 和風食品主打全選用溫體現宰仿土雞 每天新鮮現煮後冰鎮 我最喜歡吃去骨的油雞了🥺🥺🥺 收到後退冰就能享用~真的太棒了啦‼️ 🐔我最...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週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不自由,毋寧死」,是人權還是毒藥? 我以前最討厭有人講什麼民情不同。比如民主在中國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禁槍在美國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禁掉蹲式馬桶在台灣,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那麼多民情不同,人不都是一樣的,認真想做就一定行得通。而且,沒錯,我真的很討厭...

太宰中也同人文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1-02 13:07:28

《#收屍人》人們對社會事件的漠視 (8.4/10) ⠀ (Part1) 全文太長分兩篇 @looryfilmnotes 主頁部落格會是你最好的選擇 ———————以下可能有雷—————— ⠀⠀ 《收屍人》是韓國犯罪喜劇電影,由洪意晶執導,劉亞仁、文勝雅、劉宰明主演,劇情講述泰仁和昌福平時跟黑道犯罪...

太宰中也同人文 在 芝麻棉花糖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0-08 01:24:00

🖍️ 這星期一起回到亞洲地區!🗾 這次介紹的是日本神社和寺廟中會出現的神聖動物使者!(=´∀`) 大家都知道日本有很多神社, 原來當中有不少是由動物守護的哦❤️ ⛩️狛犬(こまいぬ)是會一對出現的動物神使! 外觀看起來有點像獅子, 但其實不是現實世界的動物 他們是守護神明的差使 在神社和寺院的入口...

太宰中也同人文 在 Pobbi // 波比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7-09 05:20:32

《人間失格:太宰治與他的3個女人》 【#人類本應為了戀愛與革命而生】從這句台詞,大概就能完整說出太宰治的輪廓了吧!我曾經認識過一位喜愛太宰治、沈溺於他文字的女子,也或許在她與他身上重疊著許多的影子,面對這部電影的時候總是想起許多她的樣貌。孱弱的心用著貌似華麗的外表所包裝著,周旋在不同人面前,而幾乎...

  • 太宰中也同人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9:24:17
    有 489 人按讚

    🥢🥢🥢🥢🥢🥢🥢 #抽獎活動 🎁
    我上次吃到和風食品的蔥油雞🐔
    覺得也太好吃了吧🤤一定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現在醉雞和蔥油雞個人份🉐️特價延長到9/30
    大家趕快訂起來🔥
    和風食品主打全選用溫體現宰仿土雞
    每天新鮮現煮後冰鎮
    我最喜歡吃去骨的油雞了🥺🥺🥺
    收到後退冰就能享用~真的太棒了啦‼️

    🐔我最喜歡蔥油雞🥰
    個人份一個人吃剛剛好😋
    加上紅蔥油油雞變得油油亮亮的✨
    肉質吃起來非常有彈性 夏天吃非常的清爽🌞

    🐖古早味鹹豬肉也是熱銷商品🔥
    我在辦公室用氣炸鍋製作真的很方便💯
    選用溫體豬五花~份量非常多 CP值很高👍👍
    肉質不柴嫌度適中 但吃也很好吃😋😋

    🎁抽獎活動
    🎉和風食品要送出油雞(個人份)+醉雞(個人份)+鹹豬肉 一個套餐組合😍😍
    1⃣️按此篇貼文 & 和風食品 粉絲專頁👍
    2⃣️標記3⃣️位朋友
    (可重複留言需標記不同人)
    📅9/12抽出一位幸運兒寄出獎品🎉

    🥢和風食品
    🔗 https://reurl.cc/qgZqm0
    #宅配美食

  • 太宰中也同人文 在 夢幻光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08 20:04:26
    有 4 人按讚

    PSYCHO-PASS 心靈判官/心理測量者 第三季 1~8集(每集46分) 看完
    (2021 4/24看 4/25完
    劇場版 三部曲 Sinners of the System 1~3集(每集一小時):
    1.罪與罰
    (2021 4/27看完
    2.First Guardian
    (2021 5/1看完
    3.恩仇的彼方_
    (2021 5/1~5/2完
    第三季 完結篇 : First Inspector 9~11集(3集 一樣都46分) 看完
    (2021 5/4 看完
    第一季 新编集版 1~11集(也是每集46分左右) 看完
    (2021 5/5~5/8 看完
    ---
    第一季 1~22集 看完
    第二季 1~11集 看完
    劇場版(2015) 1集 看完
    (2017 6? 左右看的 不過這劇場版(2015)在2021 5/5再溫了一遍)

    劇情 優普(頗有深度的)

    品質 優下(品質極高 雖然有些細節的小崩 尤其是第一季 不過第一季部分已由"新編集版"修正)

    在開始分享心得前 我先講一下正確的觀看順序
    首先是:
    → 第一季 (注意! 要看"新编集版"的 修正了原版的崩臉和新加劇情 體驗昇華)
    → 第二季
    → 劇場版(2015)
    → 劇場版SS 三部曲(Sinners of the System)
    → 第三季
    → 劇場版(2020監察者) 其實就是第三季的最後三集

    這部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那把槍!
    可以探測出人的色相的槍,只要槍對的那個目標 犯罪指數測低於99 槍就無法射擊, 而100~299 就會開啟麻醉模式 讓擊中的目標麻醉無力化 , 而只要高於300 槍就會變形 轉化成殲滅模式 擊中的目標會當下爆炸!

    在看完第三季後 老實說 第三季有點太深了, 所以我幾乎看的都快睡著 但還是硬著頭皮看著 , 並不是說不好看 而是就..如果沒有很認真在看劇情的話 可能會跟不上
    所以在看完第三季後 我去查了查解說~ 好在B站有個UP主有解說 標題叫做"
    12年惨遭封杀的超高分动画,《心理测量者》1~3季全剧情解说"
    時常總共"4小時53分"
    當然為了理解這部神作到底在講什麼 ,所以又花了一個多禮拜時間 全部看完了!
    也更了解 原來~當時這地方是這樣啊~! 原來這部分的劇情要表達的意思 深意 內涵是這樣啊!
    要是沒看這部解說 , 我還真的可能看過 都還不知道在演啥..(指第三季)
    最深刻的只有那把槍而已~

    關於第一季來說 引用該UP主的第一季結尾一段話就是:
    心理測量者 是一部關於社會 犯罪等類型的作品,
    這個題材不算大眾,而且為了詳細介紹該作的世界觀 並引出主題,
    該作花了近一半的劇集來作鋪墊,因此前期棄坑的觀眾可能不少,
    但是該作在中期開始發力,主題也迅速展現,
    而該作的主題就是圍繞著秩序與正義的矛盾展開,
    整個社會被絕對權威的"西比拉"系統管理著,
    "西比拉"憑藉能夠"看穿人類靈魂"的能力,它一方面監控著所有人的犯罪係數,
    "西比拉"通過掃描生物立場 檢測人的心理和精神狀況,從而對一個人的各方面進行評價和判定
    這個功能在打擊犯罪方面得到了相當不錯的應用,
    通過檢測人的心理測量係數,能夠在犯人犯案前就將他們進行逮捕和制裁(提前抓捕有犯罪意圖的潛在犯),
    而除了犯罪,會讓社會動亂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各種競爭,
    而西比拉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首先"西比拉"封殺了一切會導致競爭的要素,包括體育運動 某些題材的藝術創作等等,
    而對於個人, "西比拉"通過檢測心理測量值,給每個人從小就安排好了最適合他們的人生,
    比如他們最適合從事什麼專業,做什麼樣的工作,甚至將來的結婚對象,"西比拉"都給你合理的分配好了,
    每個人不需要競爭,只需要嚴格服從"西比拉"安排的人生去生活,這樣的人生聽起來似乎無比美好, 但是 , 這僅限於被"西比拉"判定為成功者的人,
    如果你從小就被"西比拉"判定為是個沒才能的人,或者從小就被判定是個極有可能成為罪犯的人, 那麼你的整個人生就已經沒有了什麼希望, 你甚至沒有努力改變命運的機會 , 只能成為一個人人鄙視 被社會拋棄的人,
    而且 "西比拉"檢測心理測量值是通過檢測精神狀態來判斷的,所以說 你的精神狀態會影響"西比拉"對你的判定,
    比如說,你是個醫生 必須承擔著救死扶傷的巨大壓力,但是如果你稍不留意, 精神狀態因為這份職業時常變得非常糟糕,"西比拉"就會判定你精神異常,隨後就可能會被當作罪犯抓捕,甚至受到致命的制裁,
    這就導致了人們需要通過服用減壓藥物之類的方式來緩解壓力,表面生活幸福的人們,實則都在小心翼翼的活著,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卻不能表現出來, 稍有不甚 整個人生都會毀了,
    最終 很多人由於過度的減壓治療,最後變得精神麻木 成為了沒有思想的軀殼, 而以上這些就暴露出了"西比拉"的幾個問題,
    人的靈魂真的可以用機器檢測出來嗎?
    通過扼殺人性的方式來根除罪惡,這又是否是一種正確的方式呢?
    於是在第一季 就有了一位BOSS開始反抗"西比拉",他不斷煽動人性的惡,希望他們能釋放被壓抑的人性,找回自身的意志,不要成為被"西比拉"操作的魁儡,

    ----
    以上 跟第二季來做對比的話 第一季的主線就是 一步步揭露"西比拉"的黑暗面 , 讓我們知道 一直以來自詡神明的"西比拉" 其實是靠著(----不劇透-----)來維持著社會的秩序
    而第一季的boss,他的做法就比較直接和激進 , 他想徹底推翻"西比拉"創造出的社會 為了達到這目的 即使犧牲在大 他也在所不惜
    ------
    而在這之後就是第二季的劇情 比起第一季的BOSS 這季的BOSS的行動看起來似乎溫和了些(雖然第二季比第一季血腥),
    雖然還是避免不了流血事件的發生 ,但更重要的是 他的行動似乎更具目的性 ,
    他一開始策畫的幾起案件.看起來似乎只是在延續第一季的主題, 那就是引發混亂 反抗"西比拉"
    但隨著劇情的深入,故事的主題變得更加具體,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驗證一個問題,那就是"西比拉" 能夠審判自己嗎?
    作為審判一切的主宰者,"西比拉"的顏色是什麼樣的呢?
    他(第二季BOSS)作為一個特殊的存在,他無法被"西比拉"識別(因為他是----不劇透----),
    他憑藉著自己的特殊性,一步一步將"西比拉"逼入了絕境
    如果說第一季 是在揭發"西比拉"的問題,那麼第二季則是常事解決部分問題,讓"西比拉"得到逐步的進化,
    第二季的主題其實很明確,那就是"制定善惡標準 並且能制裁一切的"西比拉"系統 它本身是善是惡? 它又是否能夠自裁自己呢"
    ----(額外補充)---
    雖然第二季新女主(其實這女主第一季就出現了) 被不少人噴 但這位女主所做出的行為舉止 就是我們平時正常人的行為舉止,會反抗的才是"主角模板",而現實中幾乎不會有這種人的存在,換言之 雖然第二季新增的女主,看起來是作為一個反面教材展現出來的,某些地方真的挺討人厭的,但那是正常人的舉止
    即使她知道"西比拉"是(----不劇透----),知道"西比拉"存在著種種缺陷,
    她依舊選擇服從和維護"西比拉"
    而這方面很大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恐懼,
    因為這份恐懼而向強權屈服,
    她為了自保,她不惜蒙蔽雙眼,不斷用藉口撫慰著內心的罪惡感,
    這種既不向善也不向惡的旁觀著態度,或許會讓人反感,
    但實際上,她也可能是在體制下混的最好的那一類人 ,
    且第三季她也成長了不少 變得討喜了不少 (不是強行洗白 而是成長了)
    --
    第三季呢 真的比較深 且硬核 , 前兩季你可能會因為喜歡那兩季的BOSS 而追番,
    特別是第一季的BOSS 時不時說出幾句哲學式的台詞, 我們或多或少還是能理解他想表達什麼,
    但是相比之下 第三季的劇情就顯得有些硬核了
    在名為彩虹橋的神秘財閥下 , 三位國會議員參予賭局 時不時蹦出一些經濟名詞, 潛台詞 , 剩下的全部靠觀眾自己悟,
    這觀看體驗就比前兩季降低了不少, 但如果真的花時間去研究一下 , 你會發現它的劇情其實還是非常不錯的! 且比起前兩季 格局大了不少!
    第三季 日本解除了鎖國政策,因此大批的外國難民湧入日本
    通過次貸危機 知事選舉 還有宗教特區事件(三者都是以入國者(移民)問題為軸心),講述的其實是資本與權力的一次對抗
    前兩季中 我們看到的是"西比拉"獨攬社會權力,它用統一的規範和標準限制所有人,並以此實現了社會的繁榮與安定, 西比拉是獨裁者的噩夢,彩虹橋這種類似財閥一般的存在,西比拉出現之前 他們可以操縱政治 經濟 通過一切手段來剝削國民和整個社會, 但是權力歸西比拉集權統治後 , 他們也得遵循"西比拉"制定的絕對規則 ,這些資本的權力受到嚴重的制約,因此 他們想要繼續累積財富 就得躲在西比拉的盲點之下 於是便有了第三季的劇情,可以看這彩虹橋 利用龐大的組織架構 把它們的犯罪計畫分拆為各種小任務,再把任務分配到不同人手上,由於每個人都不清楚計畫全貌,他們根本沒有自己正在協助犯罪的意識,色相也自然不會混濁
    至於彩虹橋是什麼? 是西比拉最初進行除錯(debug)的副系統

    好哩 在我看完以上 即將寫心得 即將PO這文的時候
    透過查詢我發現竟然這部有"新編集版"這東西...(就第一季 將22集變成11集) 雖說是11集 但1集時長是兩話的時長~ 並且每集都有加入新的內容! 比如人物的心中對白 故事 BOSS等 這讓故事的體驗 獲得昇華! 並且修正了大量崩壞鏡頭! (尤其是後面 原版第一季後面崩的太慘了)
    所以我等於又再重溫第一遍了~ (且雙螢幕的關係 我還拿舊版一起同時對比)
    不過這次重看第一季 我有發現還是有些武打地方有些吐槽
    (比如第一季男主與白毛的鬥毆, 結果被女主一個安全帽打倒? 這期間跑過來都沒聲音? 如果這部分女主是用電擊或丟個科技閃光手雷之類的 還比較合理點,或是廠內的決鬥 不搶槍 互毆等)

    會無聊嗎?
    首先第一季 不會~! 很好看~ 尤其是後面 主線展開很刺激
    至於第二季嘛 畢竟是三年前看的了 我也忘了差不多 但我記得也是不錯吧 但可惜少了男主
    第三季呢? 怎麼說呢 這部比較硬核複雜 , 一開始由於我距離前兩季都已經要三年前的事情了, 直接打開看第三季 , 加上沒非常認真去看 所以幾乎都看不懂, 所以幾乎是強忍著睡意 看完的
    (所以之後才去又看了 那UP主的解說 然後再+看劇場版和重溫第一季劇場版以及第一季新編輯版)
    但第三季看的懂的話 細品起來 , 是非常不錯的 ,格局也更大 , 也可以看到第一季的男主 , 也是第四季的過渡

    推薦嗎? 非常推! 尤其是第一季! 超好看的~ 神作~~ (許多人也認為說100分都不夠)~
    我也非常期待接下來˙第四季的展開~ 畢竟新任局長+第一季男女主的回歸~ 有些伏筆也還沒收

    劇情簡介:
    計算人類的每個心理狀態和個性傾向所徹量的值·通稱:PSYCHO-PASS(心理測量者)而被引進未來世界。因此,為大眾達到「理想的人生」這個指標,實現這些數值變得非常積極。然而,有關犯罪的數值,作為「犯罪係數」也被測量,當然犯罪者是如此,既使如說沒有犯罪,但其規定值超過的人會被列為潛在犯,而受到制裁。這個故事是在描寫為了維持治安的工作,公安局刑事課一係的成員活躍的表現。

    #PSYCHOPASS #心靈判官 #心理測量者

  • 太宰中也同人文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22 22:21:08
    有 63 人按讚

    #電影藥方【記住昨日的世界】

    對一個地方擁有情感,往往因為那裏發生過的人和事,不論是喜歡或憎恨。記憶是私密的,也是共同的,同一個地方匯集了不同人的碎片的印象。

    相遇的場所是實實在在的連繫,既是人與人的連繫,也是過去和現在的連繫。那座華靡精緻的大飯店,後來變成古老凋零的廢墟,偌大而死寂,舊有的一切優雅美好隨時間褪色,他的世界在他進去之前已經消失。生命中其實並沒有什麼是有意義,因為一切都可以在瞬間消逝,而且往往是直至我們真正失去時,才能確切明白,生命原是脆弱得不堪一擊。當一場大時代的戰爭裏,死亡淪為一串數字,哀悼無法等於救贖,唯生者自有責任去傳承記憶,因為現在是從昨日走過來。

    在漫天大雪下,大飯店的華燈還亮着幽微亮光,如同人性在野蠻的屠宰場面前,是文明的微光。昨日的世界興許早已埋藏在白雪覆蓋的冬日裏,但多年以後,某個下雪的公園裏,還是會有人捧着書安靜地走到雕像前,凝視一段段不復在的故事。畢竟紀念之必要,就是不讓人忘記重要的東西。

    Storyteller: 美智子
    Illustrator: Stella Lam @stellathedreamcatcher

    ++++++

    #隔離時代的電影藥方

    今年十二月,文藝復興基金會與 StoryTeller及Vincdesign合作,為大家帶來「隔離時代的電影藥方」展覽。各單位共同創作了十四套電影藥方,以文字回應電影,以上是其中一道。展覽以電影作為藥方,以文字、插畫、裝置設計作為藥引,直視內心,從孤寂到獨樂,從不安到寧靜,探討非正常日子的種種情緒。

    近日疫情升溫,人心惶惶,更有人因為經常處於室內感到抑鬱。試幻想一下,假如你需要到隔離營,你會如何渡過這與世隔絕的漫長十四天?

    這次由各團隊合作精心設計的藥方,集合了十四位本地作家為此展覽而書寫的創作,已放於場內供大家免費取閱。各位記得於展覽結束前,前來取得屬於自己的十四天藥方,一日「服用」一劑故事。

    展覽詳情:
    主辦:文藝復興 RFHK @rfhk_official
    合辦:StoryTeller、VINCDESIGN
    策展人: 米哈 @misha.writing 、李凱儀 @a_slow_soul、Vince Cheung @vincdesign

    〖參與作家〗

    呂永佳、羅樂敏、美智子、方迦南、黃鈺螢、馮曉彤、李顥謙、律銘、關天林、葉曉文、游大東、趙曉彤、黃靖、米哈

    〖設計團隊〗
    Koan Tse、Kaman Kan、Ken Li 及 Vicky Ip

    〖參與插畫〗
    Pris Pong @pris_pong 、Kazy Chan @kazy_chan 、Siuloy @siuloy_ 、Stella Lam @stellathedreamcatcher 、Relly Coquia @rellygc 、John Ho @johnhohoo 及 Isaac Spellman @isaac.spellman

    #非正常生活節 《#隔離時代的電影藥方》展覽
    日期:12 月 2 日至 31 日
    展覽地址:House by Kubrick(港島東太古城中心一期 5 樓 MOViE MOViE 戲院內)
    開放時間:11:00 - 20:00

  • 太宰中也同人文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5-15 22:00:23

    這週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不自由,毋寧死」,是人權還是毒藥?
    我以前最討厭有人講什麼民情不同。比如民主在中國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禁槍在美國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禁掉蹲式馬桶在台灣,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那麼多民情不同,人不都是一樣的,認真想做就一定行得通。而且,沒錯,我真的很討厭蹲式馬桶,我每次蹲下去就站不起來,不小心還會尿不準。
    但是這一次肺炎疫情,我真的同意,民情真的不同。像台灣,在對抗疫情三個半月後,最近台灣終於傳出好消息,一個月沒有新增本土病例,社區安全第一階段達標,過去這段時間,大家犧牲了一部分個人自由,換取盡快回到原本的自由生活,才能有這樣的好成績,也就是以自由換自由,我好像在繞口令,不過對於許多西方國家的民眾來說,要他們犧牲一點點個人自由,就好像割肉一樣痛苦,連戴個口罩都不要,更別提保持社交距離,甚至還拿知名口號「不自由,毋寧死」,當作抗議政府封城行動的標語。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這句話來自1775年,美國當時還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一名美國人發表演說,喊出「不自由,毋寧死」這個口號,呼籲大家不要當奴隸苟且偷生,應該挺身而出,為自由奮戰,精神等同於「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咦!這好像是對岸的禁歌。
    總之呢,這句話現在竟然被當成歐美放仼自由主義者的示威標語,改編成「給我自由,不然乾脆給我Covid-19」,但偏偏這種個人自由凌駕一切的觀念,成為防疫工作一大絆腳石。我們先看美國。
    要談美國的自由,就必須從他們的憲法講起。1791年美國憲法修正條款,保障人民有1.言論、2.集會、3.宗教及4.結社的自由,也使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沒有在憲法中明文設立國教的國家,「自由」可以說是美國的建國基礎,也根深蒂固在老美的心中,不過隨著時代演變,美國個人自由主義也逐漸膨脹到不可思議的程度,我小時候有一首廣告歌非常流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現在聽起來「中二」到令人白眼翻到後腦勺,但這句話真的是美國這一派精神的最佳寫照。
    世界各地實施不同程度的封鎖政策,美國拖拖拉拉的終於在3月19日由加州開始,各州陸續發布禁足令,封城封得比別人晚,解封又解得比別人早。還有一堆人上街抗議政府封城令,包括賓州、密西根州、科羅拉多州、維吉尼亞州等地,都爆發反封城示威潮,說強制隔離違反憲法啦~影響他們的人身自由啦~還說1918年西班牙流感那麼嚴重,當時也沒封城啊!我們的川貴人還帶頭搖旗吶喊,推文「解放明尼蘇達」、「解放密西根」、「解放維吉尼亞」,這是嫌美國人太多啊?
    而示威者當然沒在戴口罩,也沒在遵守「社交疏離」政策,果不其然,北卡州的活動發起人(Audrey Whitlock)沒多久就確診了,直接打臉示威訴求。要自由還是要病毒?
    「小孩子才做選擇,他們全都要!」
    這就很像政府規定騎機車要戴安全帽、開車要繫安全帶,全都為了民眾的人身安全,但就是會有人覺得,哎唷~我才不會這麼衰咧,而且就算撞死了也是他家的事!
    I will do what I want. 是很多美國人的口頭禪,但很多美國人在這次疫情中,卻也真的就有這種態度。
    像一位三十歲的女性Katie Williams一個爆紅的推特,就說:我們美國人,本來就愛做什麼就做什麼,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如果我們給人們壓力要他們待在家裡,或是出門就像壞人,我們就失去了一些我們的民族性,我們對權利的概念。
    結果是什麼呢?截至台灣時間5月12日,美國確診人數137萬8548人,穩居世界第一。病毒甚至侵門踏戶,直接殺入白宮,川普隨從、副總統彭斯發言人、第一千金伊凡卡個人助理,都相繼確診,就連負責白宮維安的聯邦特勤局,也傳出至少34人感染。讓堅持不戴口罩的美國防疫指揮官彭斯,終於鬆口說他會開始保持「一咪咪的社交距離」,很多評論家就指出,這跟很多美國人這句:I will do what I want 很有關係。
    我們剛剛看到的是全球第一名,死亡人數第一名,我們現在再來看看歐洲的第一名。
    英國首相強生是自稱「自由」的擁護者,然後他就中鏢了。3月27日,強生宣布自己確診,10天後還把自己送進加護病房(4/7),帶頭免疫做得真成功啊。英國自由主義雖然不像美國那麼強烈,但1980年代後勢力逐漸抬頭,尤其近期右派崛起,今年的「脫歐」就被解讀為,英國重返放任自由主義懷抱,回歸小政府以維護個人自由。而病毒奪走全球28萬人性命,英國還是有示威者認為病毒根本不存在,甚至指控5G會傳播病毒,放火焚燒基地台。
    愛爾蘭政治評論家奧圖指出,個人自由被英國人視為民族的象徵,導致當局遲遲不肯實施社交禁令,例如上酒吧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古老且不可剝奪的權利」,也就是傳說中的「自古以來就是英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過英國目前確診人數已經衝破20萬大關,排名全球第三,死亡人數3萬2065人,甩開義大利成為歐洲最多。直到最近5月10日強生才終於宣布,未來入境英國的旅客必須居家檢疫14天,被網友大酸,「太好了!只慢了兩個月!」、「噢!原來是為了秋冬二次爆發的超前部署啊!」。
    但不只美國和英國,現在世界各地都爆發「反封城、討自由」的示威浪潮。
    歐洲模範生德國,因為歷經過納粹教訓,在政治上高度重視人民權益,最近就有部分民眾不滿政府封城令,趁著二戰紀念日發動示威,指控梅克爾是希特勒2.0。
    斯洛維尼亞則是發起單車示威,同樣指控政府假藉疫情限制人民自由。
    而澳洲逐步解封後,再度爆發屠宰場疫情,導致維多利亞州延後鬆綁,結果氣憤的民眾指控政府捏造疫情,企圖繼續掌控人民。
    《經濟學人》曾經指出,任何社會出現戰爭或瘟疫時,政府的權力都會擴張。在緊急狀態下,政府不會依照原來的法律、憲政體制統治,所以過去全球瘟疫恐慌後,人類往往都會迎來專制極權的時代。我們曾經討論過疫情衍生出的威權,人民擔心把權力借給政府防疫後,有去無回,但一味主張個人自由,難道不會釀成另一種危機嗎?
    在民主社會中,人民當然有權不受政府干預,但是在享受自由的同時,也有義務不要讓身邊的人暴露在病毒威脅中。自由的尺度,在個人與國家之間,一直存在矛盾,你認為在對抗大規模疫情的時候,個人自由應該要重於國家自由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個人濫權 #自由釀危機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 太宰中也同人文 在 Tree of Life生命樹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12-06 00:00:12

    「所謂合格,如何定義?」


    生命樹 Tree of Life 願始於時線 終能穿越無限
    絕境中的生之歌〈人間失格〉No Longer Human



    ➤線上收聽____https://treeoflife.ffm.to/nolongerhuman



    始終堅持用音樂面對生命難題的生命樹,將沿途的曲折伏線與信念的對峙掙扎歷時沈澱,溫柔地將痛苦淚水深刻體悟化成絕境中的生之歌〈人間失格〉No Longer Human。

    2019 生命樹化身「微光少年」出發的啟程單曲〈Knock Knock〉逆光而至矗立的黑色大門前,錯落記憶形塑成心牆,漸漸被自我設下的恐懼阻礙而無法前進,唯一的鑰匙是被現實埋藏的「相信」。全新單曲〈人間失格〉深耘脈絡,回朔心裡更深層自我懷疑的無限循環,墜得更深,墜進那片黑暗世界,無數次扎往心裡的聲音,說著:「我好失敗」,問著「我的存在有什麼意義」。逃避著:「我膽小到連幸福都害怕。」耳朵聽見的每個聲響與樂章都是懸浮記憶與遺憾後悔的對話。

    你聽 我們 是否已然成為 「不說一句真話的孩子」
    你說 我們 是否已然成為 「無法選擇喜愛和厭惡的模樣」
    你看 我們 是否已然成為 「能夠彼此欺騙 卻又神奇地 彼此毫髮無傷地活著」

    生命樹〈人間失格〉這首歌的創作靈感源自太宰治的經典著作《人間失格》。從意念、音樂、節奏、聲響、呼吸到詞曲,字字句句來自省思。歌曲中穿梭著許許多多不同人聲效果,象徵不斷扭曲、奔波偽裝、妥協改變而符合各種價值觀下的合格,那些聲音全都是自己也都不是自己。寫下認知已然〈人間失格〉的自己,「於是自己創造一個只有自己的世界,只能為所欲為。」如此孤獨的極限。卻又在副歌第一句「我生而為人不甘是人間失格」一擊中地道破了:就算失格的自我,對於 「生而為人」在心底深處仍舊是如此渴望的啊。

    〈人間失格〉這首歌並非在探討何謂「資格」與何謂「失格」,而是從追尋自我存在而理解愛存在的過程。那個「無法定義、沒有形狀卻環繞生命,讓我們有意義。」正如同樂團精神堅信著:「人,生來就是發光的。」在歷經無數次恐懼挾制,終邁開步伐與你我生命共振。



    〈人間失格〉
    如果說時間真的有一種歪斜的瞬間
    我會脫離時線
    如果說空間真的能被信仰支解分裂
    我會穿越無限

    因為 愛 愛 愛 愛存在

    可我早已厭倦已被空白填滿的世界
    而誰愛我愛誰
    於是自己創造一個只有自己的世界
    只能為所欲為

    我生而為人不甘是人間失格
    我哭著笑著證明了資格
    我孑然一身是什麼賴以維生
    原來犧牲才是所謂人生

    因為 愛 愛 愛 愛存在

    人的生命雖然是個孤獨成立的東西
    卻不應該孤立
    那個無法定義沒有形狀卻圍繞生命
    讓我們有意義

    我生而為人不甘是人間失格
    我哭著笑著證明了資格
    我孑然一身是什麼賴以維生
    原來犧牲才是所謂人生

    因為
    愛 愛 愛 愛存在
    愛 愛 愛

    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間失格 No Longer Human

    詞 Lyricist / 曲 Composer | 小王子 The Little Prince
    製作人 Producer / 編曲 Arrangement | 生命樹 Tree of Life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 | 小王子 The Little Prince
    混音室 Mixing Studio | 植光土壤音創 Light 2 Run Music Creation
    母帶後期處理製作人 Mastering Producer | 小王子 The Little Prince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 | 陳陸泰(A-Tai)LuTai Chen (A-Tai)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 | 原艾母帶工程錄音室 Mugwort Mastering
    OP | 植光土壤音創 Light 2 Run Music CreationSP | Universal Ms. Publ Ltd Taiwan



    音樂統籌 Production Supervisor / A&R監製 A&R Director | 小王子 The Little Prince
    製作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鄭聿 Yu Cheng@植光土壤音創
    企劃統籌 Marketing Supervisor | 吳易緯 Wu I-Wei @植光土壤音創
    企劃執行 Marketing Executive | 王韻茹 Sophie Wang @植光土壤音創
    媒體宣傳 Media Promotion | 林佳芬 aiine Lin @植光土壤音創
    日文翻譯 Japanese Lyric|林佳芬 aiine Lin @植光土壤音創
    英文翻譯 English Lyric|Jimmy Tu
    數位發行 Published by | 星火眏画有限公司 Fiery Star Entertainment Ltd.
    發行日期 Release Date|2019年12月06日 6th Dec.,2019



    影像統籌 Art Coordinator|吳仲倫
    製作公司 Production Company | 尖蚪映畫
    導演 Director|黃海恩
    動畫製作 Animation|黃海恩 黃榮俊
    平面設計 Graphic Design|畢展熒



    品牌贊助 | niko and…、誠品酒窖 eslite wine cellar
    特別感謝 | GaragePlay 車庫娛樂



    #生命樹 #人間失格 #太宰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生命樹最新消息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treeoflife.official.fanpage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treeoflife_official_ig/
    微博 Weibo | https://www.weibo.com/treeoflifeband
    官方網站 Official Website | http://www.treeoflifeband.com/
    官方Youtube頻道 | https://www.youtube.com/user/treeoflifetube
    Email | contact@treeoflifeband.com

  • 太宰中也同人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9-29 20:00:11

    本集主題:「山羊之歌:中原中也詩選」介紹
           
    訪問總編輯: 李進文
       
    內容簡介:
    「污濁了的悲傷之上
    痛楚且懷了恐懼
    污濁了的悲傷之上
    無所事事也迎來日暮……」
      
      活著,就是寫詩!
      早逝的天才,如彗星般閃現昭和詩壇
      燃燒的詩人,灰燼之舞的有情節奏
      他的詩呈現了意象固定之前純淨流動的原型
      如銀絲穿透、如飄雪沉吟
      日本家喻戶曉的國民詩人──中原中也
      生前唯一出版的詩集《山羊之歌》及遺作《往日之歌》
      繁體中文版首度問世!
      
      中原中也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他的詩作被收錄在教科書中,也經常被各種不同形式的創作延伸引用,因而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詩人,受到不同世代的讀者一致推崇。
      
      中也的創作深受藍波、魏爾崙等詩人影響,他的第一本、也是生前唯一一本詩集《山羊之歌》中收錄了早期的詩作,包括確立其創作方針的〈晨歌〉、人們琅琅上口的代表作〈污濁了的悲傷之上〉等,以獨特的感性告白生活中的所思所想,獨抒性靈、纖細自傷的詩風,即顯見法國象徵主義的影響。此外他亦擅於用典,王爾德的《莎樂美》、希臘神話中的海妖、歌德的《浮士德》、維吉爾的《牧歌》等,絕美而淒楚的意象,在詩中屢屢浮現。
      
      早夭的兄弟、無疾的戀愛、決裂的友情,生命的苦楚化為果實,飽滿了詩人羸弱敏感的心。1936年,長子文也夭折,為他帶來又一次的打擊。遺作《往日之歌》的副標題為「獻給亡兒文也之靈」,其中收錄了〈冬日的記憶〉、〈還會來的春天……〉等追憶幼子的詩作,向來對生命極為誠實的中原中也,於此呈現刀剜般的自剖。
      
      恆常無盡的悲傷,難以擺脫的宿命,中原中也詩中蕭瑟悲涼的抒情腔調,正如知名文學評論家小林秀雄所形容的,是「沒有窮盡無以名狀的悲哀」。然而,他卻不一味厭世,而是在死滅中探求生之欲,文豪太宰治的女兒太田治子曾評論道:「太宰治和中原中也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於太宰總是想著死,中也則是想著生……無論處在怎樣絕望的境地,他也會從絕望中萌發生之堅強,那種軟弱中的堅強,令人為之傾倒。」
             
    作者簡介:中原中也(1907-1937)
      1907年出生於山口縣,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也因為詩作收錄在教科書中,而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詩人。
      
      中也幼年早慧,被譽為神童,8歲那年弟弟不幸夭折,成為他詩歌創作的起點。中學時期傾心於達達主義詩歌,移居東京後,與河上徹太郎、大岡昇平等文友創辦同人雜誌《白癡群》,爾後入讀東京外國語學校學習法文,一心憧憬法國象徵主義詩人,全心全意投入創作,並陸續發表詩作。
      
      1934年,中也的第一本、也是生前唯一一本詩集《山羊之歌》,幾經周折終於問世。1937年9月,他將《往日之歌》詩稿託付摯友小林秀雄,未料隔月即染上結核性腦膜炎,入院後未幾便撒手人寰,享年30歲。
      
      戰後,中原中也的詩作重新受到重視。時至今日,他的作品仍經常被各種不同形式的創作延伸引用,不僅被譽為「日本的藍波(Arthur Rimbaud)」,更在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長久活在人們的心中。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