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太古歷史檔案庫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太古歷史檔案庫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太古歷史檔案庫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太古歷史檔案庫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萬的網紅StoryTeller 說故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特約故事:【歷史檔案守護者】 「午餐吃甚麼好呢?」「啊,就吃上星期五那間吧?」「上星期五⋯⋯我們吃了甚麼?」「你這麼快就忘記了嗎?」 放飯時間,總會很容易聽到類似的對話。香港人很善忘,彷彿連上星期發生的事情,都是悠久的歷史,當時間相隔愈久,記憶便愈見模糊。 但她相信,歷史是有價值的。幸好,她...

  • 太古歷史檔案庫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7 13:00:09
    有 299 人按讚

    #特約故事:【歷史檔案守護者】

    「午餐吃甚麼好呢?」「啊,就吃上星期五那間吧?」「上星期五⋯⋯我們吃了甚麼?」「你這麼快就忘記了嗎?」

    放飯時間,總會很容易聽到類似的對話。香港人很善忘,彷彿連上星期發生的事情,都是悠久的歷史,當時間相隔愈久,記憶便愈見模糊。

    但她相信,歷史是有價值的。幸好,她工作的公司也如此相信。十年前,她獲派新任務,替公司在香港建立歷史檔案庫。由一個人、一部電腦、一張枱開始,她一手一腳,從集團及旗下公司收集各式各樣公司歷史檔案,讓使用者能從檔案中發掘出不同的大小故事。

    我們是誰?有甚麼東西讓我們成就今天的自己?那就是故事 —— 我們每個人背後都有故事,她同時相信,每間公司背後都有歷史,影響香港不同的發展。

    人容易遺忘,所以我們需要守護歷史,讓下一代知道上一代大大小小的故事。

    「太古的歷史,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從以前的機票、機師接載過甘地的logbook、太古煉糖廠逾百年的廣告月曆 、太古工業城工人的照片等等。豐富的歷史檔案讓我看到,太古150年來如何與香港一起成長。」

    她是太古歷史檔案主管施清。如今,她開創的一人部門已發展成為一個團隊,繼續收集和訴說著太古以及香港的故事。

    Storyteller:Bonnie Sze & 太古基金TrustTomorrow
    illustrator:Yuki @iamyylee
    Text::StoryTeller Team @everyone.is.storyteller

    2011年,太古成立集團香港歷史檔案服務部 (現為太古歷史檔案部),為集團及營運公司提供專業收集和管理歷史檔案的服務,同時鼓勵員工認識和應用,令太古在香港超過一百五十年的故事得以傳承。

    太古將會在8月27日至10月12日舉行「信望香港 信望未來」展覽,展出珍貴的歷史文物、圖片讓大家更了解太古在香港的歷史。

    【展覽資訊】
    地點:香港中環8號碼頭香港海事博物館專題展覽及文化活動廳
    日期:2021年8月27日至10月12日
    開放時間:
    - 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時半至下午5時半
    - 星期六、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0時至晚上7時
    費用:免費入場

    👉🏻 了解更多展覽詳情:exhibition.swire.com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EveryoneisStoryteller

    📚 成為 Reading Club 會員,支持 StoryTeller 繼續創作:
    https://bit.ly/388NCaD

    ✨任何商業合作/廣告洽談,歡迎聯絡:info@story-teller.com.hk

    📻 收聽 StoryTeller Radio :https://store.story-teller.com.hk/pages/podcast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 太古歷史檔案庫 在 舊時香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6-13 09:00:00
    有 4,603 人按讚


    北角七姊妹曾經是香港著名游泳勝地。在英國一個檔案庫中,發現了一段短片,記錄了1935年七姊妹泳棚擠泳客迫爆的盛景。

    七姊妹泳棚的原來位置,正正是今天北角七姊妹道一帶,該處自上世紀二十年代前已有泳棚設施,三十年代全盛時期,沿岸就有多達7個海浴場。由於是華人體育會營運,其收費較便宜,因此到此暢泳的,多是華籍平民。

    同時,當年也有一些大企業在此設置游泳設施,作為員工福利,當中包括永安公司及太古糖廠等,因此有不少打工族下班後,便乘電車到這裡暢泳一番,看看維多利亞港日落美景。

    當年七姊妹泳棚有幾熱鬧?有媒體引述《華字日報》當年報道,1929 年每日約有 5000 人去泳棚游泳(1930年香港人口約80 餘萬,每日5000泳客數目存疑待考),電車公司甚至要加班應付人潮。
    但所謂加密車次,每班車都要相隔半小時左右。

    新文學時期作家巴金1933年旅港時曾目睹這盛況,並用文字記錄下來:

    「街中的兩層電車引起了我的興趣……我們在先施公司門前上車,一直坐到筲箕灣……我的眼睛所看見的景象不停地變動著:熱鬧的街市、花園、學校、樹木、海水……到了海濱游泳場區,全車的男女乘客陸續下去。最後車裡只剩了我們三個。」(旅途隨筆.香港)

    七姊妹泳棚更曾出過一位女飛魚。話說1933年,當年仍是民國時代,南京全運會一名來自香港、叫楊秀瓊的15歲少女,個人包辦4項游泳金牌,以及1項接力金牌。少女的父親,原來就是七姊妹泳棚職員,大概這原因,楊秀瓊有更多機會接觸游泳,終成大器。

    然而,港島東在三十年代中期開始城市化,港府在1934 年宣佈收回七姊妹泳棚,填海造地建屋。當時民間有不少反對聲音,計劃因此一度延遲,但泳棚最終陸續清拆;騰出的部份土地,建造了七姊妹道。

    未幾,香港淪陷,七姊妹泳棚撤底被炮火摧毀,泳棚歷史寫上句號。

    值得一提是,這段影片在1935年拍攝時,英皇道尚未建成,因此可見當年的電車路,是沿七姊妹海濱而建。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