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同時把衣服弄那麼羞恥像包裝紙,再把外國人弄得那麼像公司的美術午覺剛醒恍神P圖P錯臉,也蠻人定勝天的(但真的很便宜很心動)
#質感生活 #質感詐術
把根本沒打折的衣服換個字體,騙殺純情少年俏電子錢包
3. 戴套給人看
#質感生活 #質感二外速成
在講英文時,在唸每個單字的第一個音節時,用力把眼...
能同時把衣服弄那麼羞恥像包裝紙,再把外國人弄得那麼像公司的美術午覺剛醒恍神P圖P錯臉,也蠻人定勝天的(但真的很便宜很心動)
#質感生活 #質感詐術
把根本沒打折的衣服換個字體,騙殺純情少年俏電子錢包
3. 戴套給人看
#質感生活 #質感二外速成
在講英文時,在唸每個單字的第一個音節時,用力把眼睛睜大!這樣看起來會超像外國人,很像在…講母語…什麼的…掰不下去,但大概是醬
btw如果每個字節都把眼睛睜超大,會很像外星人
今天去西門吃一間叫兩餐的店,意外聽小白說一個新觀念:海苔包冬粉理所當然會很搭,而且店家還把它拿去炸耶,味道超好,其他的東東普通偏上,也不算貴一個人330,在西門算蠻推的。但我已經憋到把樓梯口的Outlet看成Toilet,店員還在帶我店內導覽,細說鐵盤裝熟食、鐵碗裝熱食之類超難的指令,兩個盤子都一樣銀銀的監獄的便當盒,超難分,但服務態度什麼的超好,因為便宜所以也很多高中生會去吃
#質感敷衍商務餐會選址
我有個理論是:在沙盤推演時,發現自己不知道餐敘時要和對方聊什麼的時候,就會選擇帶對方去吃韓式料理,有一堆任務要解,要翻肉、要點餐blabla,或是有時店員會來幫忙烤,大家就只能看肉滋滋滋,然後說一些飄渺無邊的啊!看起來好好吃之類的瞎話
要不是因為密室逃脫不能吃東西,不然我一定帶兩盒桌遊+巫婆eats+不用道具的天黑請閉眼進去,看你還能講什麼
冷商品知識:電子菸(我以前只有玩一小下下,而且是玩沒有尼古丁的)
這世間有的商品雋永、經典不變,如老皮包的經典設計、老機械錶,雖然錶的機芯會演進,但部份外觀設計及品牌價值,也差不多固定了,所以價格不易變;有些商品則變化超快,最顯著的就是3C產品。今天想補充一個冷的:電子菸,一個玩家們會緊跟流行的東西,雖然舊款還是可以用、用起來還是不錯,但新款有改良許多新優點,所以大家會漸漸轉移去抽新款,而且每次的轉移都超級革命性
2015年時的第一代、第二代電子菸,是一支有點一體成形的,品質不佳且時常傳出爆炸之類的問題,後來出現第三代電子菸,靠桿子裡面的電池把電力往上送,讓嘴巴旁邊那顆霧化器加熱,把油變成霧再吸入嘴裡
玩家間的流行,從一開始的兩款,RTA 在霧化器那邊能儲油,可以不用一直加油,但口感不佳;RDA 口感很好,但不能儲油,要頻繁加油,不太適合外出使用。後來在2017年年中開始流行BF(Bottom Feeder),在主機那邊加一個超大根的儲油槽,可以把油注進RDA裡面,這樣不就解決口感跟攜帶性間的麻煩ㄌ!! 但電子菸始終有個根本性的問題,抽紙菸的人,是為了把體內尼古丁衝到某個高峰值,帶給他開心舒服之類的感覺;但電子菸衝不了那麼高,只能稍微解癮,穩穩地處在某一個值,無法衝到笑傲飛鷹那樣
但今年開始,不知哪個天才把液體的尼古丁油改成結構不同的固體尼古丁鹽形式,讓體內尼古丁能迅速衝到跟紙菸一樣高,菸油放在菸彈裡面也小小一塊,主機超級大幅縮小,煙也很小,不會引起旁人側目。整個聽下來就很奇蹟的產業
歌:花香、愛我你會死、被愛是幸福、期待你的愛、Toni Braxton 的Breathe Again
天黑請閉眼代儲 在 台北,獨立生活指南 IndietpLif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明治40年(1907)臺北興建了現代化的自來水設施。有別於從前使用的溪水、井水,自來水是經過集中處理後透過水道運送而來的,因此把當時這種初次見面、來自水道的水稱做「水道水(tsuí‑tō‑tsuí)」。
到了1920年代臺北市人口暴增,原本老神在在、可以穩穩供給12萬人用水的臺北水道系統守備範圍內,突然多了快一倍的人口嗷嗷待水。因此第二波「水道擴張工事」便速速展開了。
這次「草山水道」的方案是使用大屯山區的天然泉水,水質良好、水量又大,高低落差間運送大量儲水的途中還夠用來發電(也是臺灣第一座水力發電!),怎麼想都划算。不過因為工程險峻,山區範圍又大,在引爆開鑿與斷崖攀爬的過程中,有非常多的技術人員因為這次的工事而殉職犧牲了。
草山水道竣工後,水道課的員工們便在圓山貯水池的旁邊捐建了一座規模小小、但形制完整的「水神社」,除了祭拜水神保佑水道往後平平安安,也紀念撫慰在此捐軀的先輩同事。
從參道步行上水神社的樓梯中段,有一對石狛犬。
日式神社外常常設有石狛犬,是神社的守護獸,類似臺灣民間寺廟門口的石獅那樣。狛犬的樣子像是狗與獅子的綜合體,沒有石獅那麼穩重威風,看起來帶點狗狗的靈活可愛。傳統上來說,神社前的兩隻石狛犬是面對面放置,嘴巴分別一開、一閉,沒有性別特徵。不過建造在臺灣的神社,狛犬雕像常常也會受到「臺灣製造」的在地影響,被製作成臺味十足的石狛犬!像是水神社這兩隻,一方面保留了面對面、嘴巴一開一合的道地和風,一方面也有像石獅那樣的明顯性徵,是標準的臺日混血兒。
從水神社落成開始算,祂們兩隻已經乖乖的站在這邊八十年。難得八十年不吵不鬧不亂跑,於是狛犬先生與狛犬小姐在2004年時就被跟著草山水道系統一起指定為市定古蹟,成為市民一起愛護的好狗狗。
但這禮拜二,大家停電的那天,張大嘴的狛犬先生不!見!了!
古老的石座上空空如也,剩下對面的狛犬小姐。現場只留下了寫有「皇民賤種三腳仔」的紙條,顯然不是狛犬先生自己跑掉,是有人蓄意撬挖抱走祂的啊!
Hello?What’s wrong with your 腦子?!
與之前北投國小那次不同,這次的石狛犬破壞(竊盜?)事件的受害狛犬擁有古蹟文物身份。根據文資法,毀損或竊取古蹟文物是半年到五年的刑責,併科罰金也有五十萬元到二千萬元,大概是史上最高的尋狗金額了。
雖然八十年間經歷改朝換代,在去日化的過程裡,即使水神社被改造成中式廟亭形式、祀奉的神明也從水波能売命等日本水神改祀中國水仙尊王,但這兩隻狛犬都沒有被動到一根狗毛。畢竟祂們是幫忙守護了臺北八十年輸水發電的好孩子啊!
是誰是誰?狛犬不發威,把我當病貓蛤!
--
在台北住這麼久,還是因為透過 城市遊戲工作室 City Game Studio的探險遊戲才知道捷運劍潭站旁『 水神社』的存在,也才知道這樣一個重要的古蹟及歷史遺跡就這樣被荒廢,缺乏管理。『水神社』當初設立的原因並非是個人偶像崇拜或神化,而是為了撫慰在水道建造過程中犧牲的技術人員。
還沒來得及回去留下更多照片,卻在一場大停電後,石狛犬就這樣被砍被偷了。這種一味仇日,卻搞不清文化脈絡地破壞,是令人不解且憤怒的。
--
#天黑請閉眼
#殺手快現身
[協尋愛犬,嗷嗚]
電不夠用跟水不夠用,哪個比較崩潰呢?
前天突然啪的一個停電,「電不夠不夠啦」的大呼小叫瞬間充斥各種版面。一百年前的臺北,也是被「不夠不夠」問題轟得迎面衝來,只是那時的極缺的必需品是水啊水!
明治40年(1907)臺北興建了現代化的自來水設施。有別於從前使用的溪水、井水,自來水是經過集中處理後透過水道運送而來的,因此當時把這種初次見面、來自水道的水稱做「水道水(tsuí‑tō‑tsuí)」。
到了1920年代臺北市人口暴增,原本老神在在、可以穩穩供給12萬人用水的臺北水道系統守備範圍內,突然多了快一倍的人口嗷嗷待水。因此第二波「水道擴張工事」便速速展開了。
這次「草山水道」的方案是使用大屯山區的天然泉水,水質良好、水量又大,高低落差間運送大量儲水的途中還夠用來發電(也是臺灣第一座水力發電!),怎麼想都划算。不過因為工程險峻,山區範圍又大,在引爆開鑿與斷崖攀爬的過程中,有非常多的技術人員因為這次的工事而殉職犧牲了。
草山水道竣工後,水道課的員工們便在圓山貯水池的旁邊捐建了一座規模小小、但形制完整的「水神社」,除了祭拜水神保佑水道往後平平安安,也紀念撫慰在此捐軀的先輩同事。
從參道步行上水神社的樓梯中段,有一對石狛犬。
日式神社外常常設有石狛犬,是神社的守護獸,類似臺灣民間寺廟門口的石獅那樣。狛犬的樣子像是狗與獅子的綜合體,沒有石獅那麼穩重威風,看起來帶點狗狗的靈活可愛。傳統上來說,神社前的兩隻石狛犬是面對面放置,嘴巴分別一開、一閉,沒有性別特徵。不過建造在臺灣的神社,狛犬雕像常常也會受到「臺灣製造」的在地影響,被製作成臺味十足的石狛犬!像是水神社這兩隻,一方面保留了面對面、嘴巴一開一合的道地和風,一方面也有像石獅那樣的明顯性徵,是標準的臺日混血兒。
從水神社落成開始算,祂們兩隻已經乖乖的站在這邊八十年。難得八十年不吵不鬧不亂跑,於是狛犬先生與狛犬小姐在2004年時就被跟著草山水道系統一起指定為市定古蹟,成為市民一起愛護的好狗狗。
但這禮拜二,大家停電的那天,張大嘴的狛犬先生不!見!了!
古老的石座上空空如也,剩下對面的狛犬小姐。現場只留下了寫有「皇民賤種三腳仔」的紙條,顯然不是狛犬先生自己跑掉,是有人蓄意撬挖抱走祂的啊!
Hello?What’s wrong with your 腦子?!
與之前北投逸仙國小那次不同,這次的石狛犬破壞(竊盜?)事件的受害狛犬擁有古蹟文物身份。根據文資法,毀損或竊取古蹟文物是半年到五年的刑責,併科罰金也有五十萬元到二千萬元,大概是史上最高的尋狗金額了。
雖然八十年間經歷改朝換代,在去日化的過程裡,即使水神社被改造成中式廟亭形式、祀奉的神明也從水波能売命等日本水神改祀中國水仙尊王,但這兩隻狛犬都沒有被動到一根狗毛。畢竟祂們是幫忙守護了臺北八十年輸水發電的好孩子啊!
是誰是誰?狛犬不發威,把我當病貓蛤!
#還我狗
#犬派
#咬你全家
--
題外話,關於水道水!延伸閱讀:
北投公園有大小兩座噴水池,建造時就被規畫在北投自來水道上方的地面。這樣水道洩壓孔就可以直接連上噴水池的噴水孔,用自來水道的洩壓把水噴上來。
如果有機會到新北投,不妨好好觀察一下它們,水舞畫面常常會隨著洩壓高低而有角度不同,跟一般用馬達的呆板噴水池很不一樣唷!是保存了臺灣公衛史的活化石 :)
摘撰自五花鹽專題No.006《浴場線》>> https://baconpress.waca.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