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在等你
沒送到的明信片,卻巧遇老闆
☕️:杉舞三生
📍:宜蘭縣員山鄉雙埤路35號
⛔️:目前暫停營業
昨日在宜蘭美術館參與 #影像宜蘭 紀錄片講座,發現同桌的與會人員在最後發表感言時,正好是在雙連埤經營衫舞三生的柯信淳老闆,她除了想拍攝雙連埤居民的故事外,對近期面臨的土地爭議也有話要說:...
#宜蘭在等你
沒送到的明信片,卻巧遇老闆
☕️:杉舞三生
📍:宜蘭縣員山鄉雙埤路35號
⛔️:目前暫停營業
昨日在宜蘭美術館參與 #影像宜蘭 紀錄片講座,發現同桌的與會人員在最後發表感言時,正好是在雙連埤經營衫舞三生的柯信淳老闆,她除了想拍攝雙連埤居民的故事外,對近期面臨的土地爭議也有話要說:
近日,由於 #荒野保護協會 經營生態教室的合約到期,以及雙連埤居民透過宜蘭縣雙連埤地區永續發展協會表達空間使用意向,結果,竟引發網路、媒體流傳大量信息,其中之諸多不實內容,更在爭相附和、轉傳之下,引導大眾產生誤解,且對雙連埤和村民造成莫大傷害。對此,在地村民深感痛心,爰以本聲明端正視聽、表明訴求。
雙連埤分校的歷史淵源 與 村民的處境
一般人所熟知的「雙連埤生態教室」,其前身為「大湖國小雙連埤分校」(以下簡稱分校)。在民國43年由村民集地、親手建造,並交由縣政府管理,定位為學校及當地活動中心之用途(目前現場仍可見這兩個立牌)。爾後,民國82年分校撤校,至民國91年3月荒野保護協會方才進駐。直到現在,分校土地仍屬於鄉公所管有,建物屬於宜蘭縣政府、法定管理者為大湖國民小學。
這個地點承載著~雙連埤人早年為社區公益而自力營造的情感,和當年一起學習和生活的記憶。試想,這個區內唯一的公共空間,若能依照既有的定位來經營,將會讓雙連埤這個資源薄弱的偏村,獲得較方便的學習,並能就近提供各種社區公共服務。然而近二十年來,在地居民並未感受到荒野保護協會良好實現敦親睦鄰的承諾,更不能接受其糾察隊式的「專業」表現,和不信任社區的態度和作法。
如今,我們仍然要感謝荒野,在過去廿年為保護雙連埤所做的努力。但是,失去這唯一的公共空間,已讓我們的社區經營困難重重:沒有固定集會、活動的場地,僅能露天搭棚、因陋就簡,常態借用住家空間做為臨時工作場所。特別是,社區持續自主辦理的各種生態保育、文化承傳等公益事務,已然益加頻繁,因而對公共活動空間的需求格外迫切。這一點,期待能獲得社會給予平衡的認知與體諒。
首先必須澄清外界對居民的誤解
這次由於分校經營權而引發極大的媒體、網路效用,其中大量的不實內容,在爭相附和、轉傳之下,已然形成資訊誤導之實,其抹黑和扭曲的程度,不但悖離事實、讓大眾產生誤解,更對雙連埤和居民造成莫大傷害,而荒野既未曾正面釐清,更放任擴大。對此我們在此嚴正抗議。
這件事,原本是單純的、關於「空間經營」的公共事務,各方應當就事論事、理性溝通,但為何從一開始,即迅速演變成,直接或影射「在地居民對生態保育的態度不佳,不支持保育」的謠言四起,並與「荒野在雙連埤的保育之功」的說法形成反差?這種以矮化他人來凸顯自我成就的作為,我們全然無法認同。
此刻,我們將暫不針對諸多「不實信息」做個案糾舉與控告,但,仍要嚴正聲明:
1. 各方皆不應藉此議題來另做文章,更不應放任、助長不實訊息的傳播。
2. 荒野應主動約束其志工、幹部及同溫的鄉民,並針對直接或影射雙連埤人是反生態保育、破壞環境…等破壞在地形象的信息,做出公開的澄清與道歉。而非僅以「網路上的言論自由」來與「應負責任」做切割。
否則,不但是在助長汙衊在地居民之勢,更在漠視~在地人及各路襄助者,近年齊力在雙連埤所做的努力。
相對於全台廣大的環保社群及環團網絡,雙連埤僅是一個近廿多戶人家的微小地方,我們能做的,是努力學習、成長,並盡我們最大的努力,來保護家園、保護環境,我們謹全心全意於此,而無餘力再去應付網路戰。但是,更不願意讓我們的努力和聲音,被淹沒在外力製造的荒謬資訊和政治運作當中。所以,必要時,我們仍將採取司法途徑。
此外,近日荒野保護協會在媒體採訪中透露~政府要提供空間給環團做保育工作,好讓「國家級的重要生態保育地區」有更好的保護。對此,我們感到相當疑惑:保有一個空間,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好嗎?一個用心耕作的農夫,就一定要住在他的田邊嗎?
不要忽視雙連埤人~我們愛鄉護土,正努力走在時代的尖端
雙連埤重要濕地劃設於民國92年,當時的社會背景,保育觀念尚未普及、成熟。廿年之後,當年的孩子已然成長、農夫也已年邁,如今,第三代、四代、五代青年陸續返鄉、投入友善耕作,年輕輩的愛鄉護土情感、意志和決心,已在世代之間產生了共鳴,以致每年有更多農地轉作有機或友善農業。
這個趨勢,讓一些原本即有心從事保育工作的村民,開始更積極地溝通,並已凝聚一群跨世代的有志者,在109年立案、創立「社團法人宜蘭縣雙連埤地區永續發展協會」,以保育在地生態永續發展為核心宗旨,在長期學習並信仰「里山倡議」的理事長的帶領下,努力推動友善農耕,結合政府計畫修復古水圳,常態、自發辦理村民老中青跨代共學活動…等,成果已獲得各界正面回響。凡此,更吸引旅外的雙連埤人,每個周末返鄉討論公共事務、共學、共做,一起勞動、一起生活,雙連埤正在改變當中。
我們的共同目標,是要營造「人與自然共生」的「雙連埤-里山村落」,讓保育能兼顧人與社區的發展,照顧到村民的生活與情感。在我們的願景當中,目前的「生態教室」將是以保育工作、環境教育為主的「里山村落推廣中心」,並涵融多元社區服務功能,包含:是學習、研討所在的活動中心,是照顧老人與兒童的保健、關懷據點,是在地友善農產品的行銷平台,更是返鄉人的生活支持與教育場所。
全文請看@宜蘭縣雙連埤地區永續發展協會 FB
天送埤由來 在 KellyLove 凱莉愛內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 名稱小故事
嘉義古名的由來?為什麼又名桃城呢? 嘉義古名「諸羅山」,相傳來由有兩個原因,一是嘉義地區諸山羅列,故取名「諸羅」。二是當年居住此處的平埔族語音近「諸羅」,因此漢人便採用這個稱呼此地為「諸羅」。 至於舊名又叫「桃城」的原因,是因為清治時期嘉義還是一個山城,在當時的地圖上,古城的樣子看起來很像一顆桃子,因此嘉義舊 名又叫「桃城」,是不是對嘉義又多一層認識了呢?!
二、台灣最珍貴的交趾陶工藝
嘉義新港有著台灣最珍貴的交趾陶工藝,幾乎90%以上的交趾陶師傅出自這裡。清末道光年間交趾陶傳入台灣,當時最有名的本土交趾陶師傅葉王是嘉義人,後來被尊稱為「台灣交趾陶之父」,致力推廣這門傳統工藝,並將它發揚光大,因此「交趾陶」又稱為「嘉義燒」,嘉義也成為了台灣交趾陶的發揚地。
三、嘉義管樂節
嘉義市國際管樂節,簡稱「嘉管節」,由嘉義市政府文化局主辦。從1993年舉辦第一屆管樂節至今,已一共舉辦了24屆,每屆管樂舉辦在每年的12月中下旬,是臺灣最盛大的古典音樂節。管樂節包含了室內外的管樂表演、管樂節踩街、室外管樂隊形變換表演,每年約有近百支隊伍參與演出,並且每年參與人數不斷增加,2011年更邀請了世界各國參加,成為了嘉義的代表慶典。吉祥物是管樂小雞,擷取嘉義市名產-火雞肉飯-以雞作為形象,搭配法國號的形狀,化為管樂節的象徵。
四、嘉義阿里山森林鐵路
嘉義市是阿里山的入口門戶,也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的起點。日治時期,嘉義因阿里山林業的蓬勃發展而快速繁榮,為了開發阿里山森林珍貴的木材,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營林所在嘉義市北門地區設置了包含阿里山森林鐵路、北門驛、動力室、製材所、修理工廠、貯木池…等林業相關設施,使嘉義成為臺灣最重要的木材集散地。當時周邊所建築的日式房舍,建材皆使用檜木,是日式建築的一大特色,也是阿里山林業發展的歷史見證。
如今阿里山森林鐵路已不再運送木材了,轉型為觀光遊憩性質。現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所有,並委託台鐵公司營運。鐵路主要由一條本線(稱為阿里山線)和末端的數條支線構成,本線起自嘉義車站,終點為阿里山車站,阿里山車站則是祝山線、神木線、沼平線等支線的起點。歷經九二一地震、莫拉克風災等天災重創,至今仍有部分路段尚在修復中。
阿里山森林鐵道由嘉義平地一路爬升到二千多公尺高的阿里山,沿途可看到熱帶、暖帶、溫帶三種林相變化;此外,為克服山勢障礙,採取螺旋型路線、之字形折返路線等建築工法,都是搭乘森鐵時觀賞的重點。遇到特殊節慶,還有機會搭乘國寶級的蒸汽火車哦! 阿里山森林鐵路
五、嘉農棒球隊
英雄戰場論輸贏,嘉農精神要傳承!
KANO是開啟臺灣棒球運動的重要之鑰。
「嘉義農林學校」創立於日治時期大正8年(1919)4月,是當時臺灣在日本殖民體制下,培養農業人才的搖籃。到了昭和3年(1928)設立野球部,起先是由代數老師安藤帶領,後邀請甲子園名校「松山商校」野球教練近藤兵太郎訓練指導。野球部的選手乃由日本學生、原住民學生及漢人學生所組成,不管是什麼族群,大家只有一個信念-贏得冠軍。
前嘉農野球選手們回憶當年近藤教練以斯巴達式的訓練過程,言談之間充滿崇敬與感恩,近藤是個了不起的教練,紮實正確的指導,有經驗、有方法,嚴格的培訓以及發掘球員的天賦,球員們付出的辛苦和血汗,一點一滴不間斷的練習再練習,慢慢地累積自信和力量。
昭和6年(1931)甲子園臺灣選拔賽中,「嘉農野球隊」的投手-綽號「麒麟手」的吳明捷創下臺灣野球賽第一場完全比賽,並勇奪臺灣區代表權。陳耕元、蘇正生、劉蒼麟表現非常稱職;拓弘山的打擊好、腳程又快,他也是臺灣棒球史上第一個從三壘成功盜回本壘的選手。最後「嘉農野球隊」代表臺灣勇闖日本甲子園,最終勇奪亞軍載譽歸國,從此也打響了KANO的名號。
後來陳耕元回臺東教小朋友打棒球,楊元雄也義務到臺東培訓紅葉少棒隊。嘉農精神的傳承和延續,無論是「嘉農棒球隊」或「紅葉少棒隊」兩個時代的棒球選手,以及職棒都盡力的扮演臺灣棒球傳承的精彩比賽。
2014年,嘉義市政府搭配電影《KANO》嘉義首映活動,在圓環噴水池立起嘉農隊王牌投手吳明捷投球雕像,成為嘉義市的亮眼新地標。
嘉農棒球隊
嘉義市古名諸羅,為一個建城三百多年的城巿,該地有著許多傳奇故事,是一個人文歷史以及自然景觀兼具的城巿,其充分展現了休閒遊憩的新魅力!
嘉義市位居嘉義地區的中心地帶,據歷史記載,在西元1624年荷人據台以前,顏思齊早已率眾自笨港登陸,而在今日嘉義一帶開墾,可見漢人有規模的開闢台灣,始於嘉義地區,嘉義始為嘉南平原開拓甚早頗具歷史淵源的城市。
嘉義市由於地理位置及歷史緣由,自古即為交通方便、氣候良好、風情淳樸、工商發達及人文聚集的中型都市,再加上獨具特色的古蹟,道地的傳統小吃,富人文色彩的遊憩景點,是充滿熱情與藝術的文化藝術之都。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近數十年來,嘉義市積極進行各種觀光特色的打造,包括【石猴】雕刻工藝、每年定期舉辦的管樂活動、阿里山森林鐵道傳奇等等,用不同的行銷特點,將嘉義巿推向國際舞台。
關於嘉義
位置:位於台灣西南部「嘉南平原」北端,北回歸線經過本市南邊約一公里處。
面積:東西寬15.8公里,南北長10.5公里,面積約60平方公里。
人口:二十七萬人。
氣候:年平均溫度攝氏23.3度,氣候溫和怡人,年平均雨量2000毫米。
嘉義沿革
1644年-荷蘭人將嘉義市納入「北部地方會議區」的行政區劃。
1661年-鄭成功設承天府,下轄天興與萬年二縣,嘉義市屬天興縣所轄。
1684年-(清康熙23年)台灣納入清帝國版圖,設台灣府及諸羅、台灣、鳳山等三縣,嘉義市即為諸羅縣治所在。
1787年-清高宗為嘉獎諸羅線民義勇守城,賜名「嘉義」,此為台灣地名唯一由皇帝親賜之特例。
發展歷程
嘉義市開發甚早,荷蘭人留有「紅毛井」、「紅毛埤」等遺跡。鄭氏時代,在屯田地設有營鎮,日漸形成聚落。清康熙43年(1704),縣署歸治諸羅山(嘉義市),並築建木柵城,是台灣最早的城柵。
日治時代於1895年在嘉義市設辦務署,統轄嘉義縣,為嘉義市繁榮的開始。
1945年二戰後,設嘉義市為省轄市。民國39年降為縣轄市,至民國71年恢復升格為省轄市。
旅遊特色
◆著名的「石猴」雕刻藝術
◆每年定期舉辦的管樂節活動
◆阿里山森林鐵道傳奇
◆台灣最珍貴的「交趾陶」工藝
◆獨具特色的古蹟,道地的傳統小吃,富人文色彩的遊憩景點......
交趾陶館
交趾陶
說到嘉義市旅遊特色,您應該要實際來一趟嘉義巿!
嘉義市是具有歷史淵源的城市、人文薈萃,擁有「畫都」的美譽,也是世界三大高山鐵路─阿里山森林鐵路門戶,台灣最珍貴的「交趾陶」工藝也發源於此,是充滿熱情與藝術的文化藝術之都。
獨具特色的古蹟,道地的傳統小吃,富人文色彩的遊憩景點,交織成為既知性又感性的情愫與風采。
近數十年來,嘉義市已創造出著名的「石猴」雕刻藝術,每年定期舉辦的管樂節活動,早已成為全國管樂界的盛事,阿里山森林鐵道傳奇,更博得國際媒體的讚譽。
#凱莉愛內衣
#逆境鬥士張賀森
凱莉愛內衣(台中五權店)
(04)23761363
凱莉愛內衣(嘉義民族店)
(05)2228908
凱莉愛內衣(台南東安店)
(06)2089809
凱莉愛內衣(高雄永樂店)
(07)3381373
天送埤由來 在 陳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3/15
「車程」
昨天到虎尾科大演講,下了烏日高鐵還要五十分鐘車程,演講過程很順利(雖然一開始看見滿場大多是男學生嚇著了,真是不知道如何跟年輕男生溝通啊),因為要餵貓,結束吃點東西就離開了,聽說有虎尾厝等老屋改建的文化空間,我很感興趣,也想到處逛逛吃點在地美食....只好下次了。
回程途中,學校的司機先生與我談天,他開車技術一流,平穩舒適,無論變換車道或變換車速,就像彈琴一樣流暢。我年輕時也遇過這樣的人,當時在送貨,我是助手兼會計,不會開車,但對於別人開車特別敏感,以前很容易暈車,車速不穩或急踩剎車或愛飆愛現的,我馬上頭暈想吐。
許久不曾這樣長時間在高路公路上奔馳,四周景物空曠,遠處的建築都小而零散,真像是要去遠方了,那些我曾經非常熟悉地名,西螺,埤頭,莿桐,彰化....有好多年的時間裡,我每天都是這樣坐在貨車助手席,一站一站停靠,每天近十個小時的往來。
或許因為想起往事,也因為車速太穩定了,我竟然打瞌睡了,就像往那樣,我總是上車就睡,下交流道前自然會醒來。
曾經使我痛苦的往事,那些不得不的辛苦謀生,渴望寫作卻沒有時間實現的焦急,離開後再回來,我去想念起那一切了。正如演講時我講著自己的過往,因為很喜歡現在的自己,喜歡自己看待世界,對待他人的方式,我想起過去種種,複雜深遠的由來,那是形成如今的我的路途,可以變成現在的自己,那麼年輕時的坎坷,孤獨,不安,浪蕩,甚至負心,那使我的生命轉了一彎又一彎的經歷,都得到了提煉,成為我自己獨特的斑紋。使我得以在變成宅女的中年之後,還可以理解複雜的人事,寫出小說。
夜裡我們在沙發上,都累了,看著早餐人彷彿仍年少的臉,最近她也較為輕鬆了,三花的病情穩定,六週看一次醫生即可,我們度過了十一月至二月的狂風暴雨期。我靜靜靠在她肩上,三花在她腿上,饅頭在一旁窩著睡覺,電視撥放著荒誕的談話節目。我們偶而會笑一笑,大多數時間都靜靜的。
或許是因為過去那麼苦,現在只要一點點平順,我們就可以感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