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天國的國歌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天國的國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天國的國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天國的國歌產品中有6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九個月前達明一派的演唱會) 【達明一派及《神經》 | 盧斯達 on Patreon】 我應該是二十來歲接觸達明一派。一開始是因為聽黃耀明。非自《春光乍洩》那堆首本名曲開始,第一隻聽的大碟是《若水》(2006) 。因為那個封套非常華麗和詭異,合眼緣,就開始聽。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摸過那隻真跡,封套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2萬的網紅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 A Laowai's View of China & Taiwan | 郝毅博 Ben Hedg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反送中運動 即將屆滿週年,港府和中共無視一國兩制承諾及香港民眾追求自由民主決心,繼續在香港強推國歌法和國安法。但港人無懼打壓,於昨天國歌法二讀當日,再度走上街頭。一起來看看現場的情況,以及美國和台灣政府對香港情勢的最新回應! #港版國安法 #一國兩制  - ?訂閱老外節目:http://bi...

天國的國歌 在 故事 StoryStudio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3 15:24:20

1979 年 2 月 14 日,中國時報刊出斗大的「鄧麗君在機場被擋駕」,爆出她持印尼護照從香港試圖闖關日本成田機場未果,被指控為偽造文件及身份,遣返回香港的消息。 一石激起千層浪,隨後幾天,國內外媒體像打了興奮劑般摩拳擦掌:「涉嫌持用偽造印尼護照 女歌星鄧麗君 在東京被逮捕」、「鄧麗君闖出了紕漏...

天國的國歌 在 陳惠敏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3 21:50:17

中國國民黨不分區無下限❗超越你對民主的想像❗  昨(11/16)天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投票確認不分區名單,在所提名的34名不分區中,這份從11/13週三曝光後就罵聲連連的名單,僅有張顯耀(替補邱毅,排名17)一人被否決,這讓我們確認了一件事情:已經當了四年在野黨的中國國民黨,監督執政完全不及格!他們...

  • 天國的國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04 20:18:22
    有 23 人按讚

    (九個月前達明一派的演唱會)

    【達明一派及《神經》 | 盧斯達 on Patreon】

    我應該是二十來歲接觸達明一派。一開始是因為聽黃耀明。非自《春光乍洩》那堆首本名曲開始,第一隻聽的大碟是《若水》(2006) 。因為那個封套非常華麗和詭異,合眼緣,就開始聽。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摸過那隻真跡,封套大得好像黑膠唱片。然後就往回聽,像《光天化日》(2000)、越夜越美麗 (1997);後來因為研究黃,聽了他某一次 live 翻唱的《Saturday Night》,知道了 Brett Anderson 此妖,進而栽進 Suede 之中。

    不是黃耀明,我應該不會聽那麼多英倫搖滾;不是劉以達那代老文青吹奏那麼多年,我也不會隨而接觸 David Sylvan、Japan、Culture Club 等等。達明一派那兩個人在三十歲左右就已經成為經典,受到一整樂迷和社會評論家禮贊,如此激烈和空虛。之後黃耀明單飛,劉以達則做幕後以及演出周星馳電影因而「大紅」,後來還信了基督教。

    很多的後來。後來黃耀明的音樂更加的電子化、更加的都市和華麗。達明一派相當「九龍」,而黃耀明則很港島。《越夜越美麗》當然有《春光乍洩》,但整張大碟是統一的精緻和迷離;後來《光天化日》有《下一站天國》這樣刻骨銘心的情歌,林夕「介入」之下,也真是掏心掏肺,一字一血。

    達明累積下來有很多中國歌迷,後來據說黃耀明經常跑中國,專輯也越來越多國語歌。到了《拂了一身還滿》(2011) ,國語歌去到接近一半的比例。然後時間去到 2014 之後,明先被封,之後達明也被封。距今九年,不禁會想如果香港沒有出事、黃耀明又不是那麼「敢言」,不知他以香港教父級歌手的地位,會在中國紅到甚麼程度。

    後來黃耀明終於出了櫃,在政治上也是。看得出他因為某些原因,非常關心苦難中國;但你又不能說他是「大中華膠」,因為歌迷就會看到,「著作等身」的黃耀明在後來還是孜孜不倦的改編翻唱香港黃金時代的粵語歌,顧嘉輝黃霑的一堆、黎小田盧國沾的又一堆,將香港的經典流行砌成了一個獨立體系。不是他,我學不懂欣賞那個老正年代的歌。當然用後來出現的政治觀念將他們歸類,也有點褻瀆。2014 年前後,你會覺得他們有點膠、太過金鐘,不過他們是藝術家,不是社評家不是政治人。就算他們曾和 Deadbody 一起出鏡,無論如何,他們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活遺產,活著的傳奇。

    近來達明的翻唱音樂會,我看的是尾場。他們翻唱《意難平》和《神經》這兩張在六四前後的唱片。我們這一代,對那時基本沒有記憶,對他們一直的紀念方法不是反感就是無感。這件事也十分奇怪,你問上年紀的人,都無法找到實感的六四。一些人非常激烈、情感滿瀉,而且假定所有人都應該有一樣的反應;一些人則閃爍其辭,總之時間將你隔開,你就無法真正經歷。聽《神經》這張達明告別作來研讀上一代的 psychohistory,也許比直接問上一代還要像真。

    《神經》音樂上非常濃烈,甚至驚悚;文本上,由英國殖民末期、移民、六四、政治運動的碎片等等形成一個時代劇場;意象上,中國的天、殖民地的皇后大道、「地獄荒土流離」的毀滅意象、夢魘與 PTSD 的指涉頻繁出現。我們不會知道具體上他們當年為何解散,但做完這張唱片,一定十分創傷,或者唱片本身就是創傷的反映。你還能做甚麼更加介入社會或政治的唱片呢?已經沒有更加,《神經》已經立下了難以超越的標準。

    後來當然有很多抗爭歌、或我後來才知道 Supper Moment 的《無盡》也被聽者寄托政治鬥爭的意味,但那些歌都是打氣,是身處於震央之中的人寫來為自己人打氣;《神經》則遙距一點、卻陰暗殘暴得多。可能是因為有距離,才能盡情描寫旁觀者特有的焦慮和痛苦。當你是經歷者,有時反而語塞。

    19 年到現在,大部份人其實都無法對自己、對他人言傳,究竟發生了甚麼,而自己又是甚麼感受。很多人渴求「黃圈」活動,是因為其有解氣和情緒互助的作用;但《神經》不是,你越聽,只會更覺如臨深淵,不會覺得有輕易的解脫。這才是我們需要聽的歌,它不令人舒服,它令人直面現實,像在一個斷癮的午夜醒來,滿身冷汗的恐怖感。

    訂閱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新書:https://tinyurl.com/eyd9258v

  • 天國的國歌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04 20:17:43
    有 48 人按讚

    (九個月前達明一派的演唱會)

    【達明一派及《神經》 | 盧斯達 on Patreon】

    我應該是二十來歲接觸達明一派。一開始是因為聽黃耀明。非自《春光乍洩》那堆首本名曲開始,第一隻聽的大碟是《若水》(2006) 。因為那個封套非常華麗和詭異,合眼緣,就開始聽。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摸過那隻真跡,封套大得好像黑膠唱片。然後就往回聽,像《光天化日》(2000)、越夜越美麗 (1997);後來因為研究黃,聽了他某一次 live 翻唱的《Saturday Night》,知道了 Brett Anderson 此妖,進而栽進 Suede 之中。

    不是黃耀明,我應該不會聽那麼多英倫搖滾;不是劉以達那代老文青吹奏那麼多年,我也不會隨而接觸 David Sylvan、Japan、Culture Club 等等。達明一派那兩個人在三十歲左右就已經成為經典,受到一整樂迷和社會評論家禮贊,如此激烈和空虛。之後黃耀明單飛,劉以達則做幕後以及演出周星馳電影因而「大紅」,後來還信了基督教。

    很多的後來。後來黃耀明的音樂更加的電子化、更加的都市和華麗。達明一派相當「九龍」,而黃耀明則很港島。《越夜越美麗》當然有《春光乍洩》,但整張大碟是統一的精緻和迷離;後來《光天化日》有《下一站天國》這樣刻骨銘心的情歌,林夕「介入」之下,也真是掏心掏肺,一字一血。

    達明累積下來有很多中國歌迷,後來據說黃耀明經常跑中國,專輯也越來越多國語歌。到了《拂了一身還滿》(2011) ,國語歌去到接近一半的比例。然後時間去到 2014 之後,明先被封,之後達明也被封。距今九年,不禁會想如果香港沒有出事、黃耀明又不是那麼「敢言」,不知他以香港教父級歌手的地位,會在中國紅到甚麼程度。

    後來黃耀明終於出了櫃,在政治上也是。看得出他因為某些原因,非常關心苦難中國;但你又不能說他是「大中華膠」,因為歌迷就會看到,「著作等身」的黃耀明在後來還是孜孜不倦的改編翻唱香港黃金時代的粵語歌,顧嘉輝黃霑的一堆、黎小田盧國沾的又一堆,將香港的經典流行砌成了一個獨立體系。不是他,我學不懂欣賞那個老正年代的歌。當然用後來出現的政治觀念將他們歸類,也有點褻瀆。2014 年前後,你會覺得他們有點膠、太過金鐘,不過他們是藝術家,不是社評家不是政治人。就算他們曾和 Deadbody 一起出鏡,無論如何,他們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活遺產,活著的傳奇。

    近來達明的翻唱音樂會,我看的是尾場。他們翻唱《意難平》和《神經》這兩張在六四前後的唱片。我們這一代,對那時基本沒有記憶,對他們一直的紀念方法不是反感就是無感。這件事也十分奇怪,你問上年紀的人,都無法找到實感的六四。一些人非常激烈、情感滿瀉,而且假定所有人都應該有一樣的反應;一些人則閃爍其辭,總之時間將你隔開,你就無法真正經歷。聽《神經》這張達明告別作來研讀上一代的 psychohistory,也許比直接問上一代還要像真。

    《神經》音樂上非常濃烈,甚至驚悚;文本上,由英國殖民末期、移民、六四、政治運動的碎片等等形成一個時代劇場;意象上,中國的天、殖民地的皇后大道、「地獄荒土流離」的毀滅意象、夢魘與 PTSD 的指涉頻繁出現。我們不會知道具體上他們當年為何解散,但做完這張唱片,一定十分創傷,或者唱片本身就是創傷的反映。你還能做甚麼更加介入社會或政治的唱片呢?已經沒有更加,《神經》已經立下了難以超越的標準。

    後來當然有很多抗爭歌、或我後來才知道 Supper Moment 的《無盡》也被聽者寄托政治鬥爭的意味,但那些歌都是打氣,是身處於震央之中的人寫來為自己人打氣;《神經》則遙距一點、卻陰暗殘暴得多。可能是因為有距離,才能盡情描寫旁觀者特有的焦慮和痛苦。當你是經歷者,有時反而語塞。

    19 年到現在,大部份人其實都無法對自己、對他人言傳,究竟發生了甚麼,而自己又是甚麼感受。很多人渴求「黃圈」活動,是因為其有解氣和情緒互助的作用;但《神經》不是,你越聽,只會更覺如臨深淵,不會覺得有輕易的解脫。這才是我們需要聽的歌,它不令人舒服,它令人直面現實,像在一個斷癮的午夜醒來,滿身冷汗的恐怖感。

    訂閱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新書:https://tinyurl.com/eyd9258v

  • 天國的國歌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06 16:29:05
    有 1,825 人按讚

    奧運東道主應支持台灣
    By Lindell Lucy / 刊載於Taipeitimes
    https://bre.is/Pvb7kN2k

    親愛的未來奧運會東道主:

    接下來的五屆奧運會中,有四屆將在民主國家舉行:日本(東京,本月);法國(巴黎,2024 年);意大利(米蘭科爾蒂納,2026);和美國(洛杉磯,2028 年)。民主國家是 2030 年奧運會的最大申辦者,而澳大利亞布里斯班是迄今為止唯一被考慮參加 2032 年奧運會的城市。

    你可能知道,我們的民主朋友之一台灣正受到中國專制統治者中國共產黨的無情騷擾。它聲稱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儘管它不是也從來不是。中共經常威脅要武力接管台灣。

    作為心理戰和外交戰的一部分,中共一直利用奧運會作為一種工具來羞辱台灣人,剝奪他們的基本權利,破壞他們的民主。令人震驚的是,我們讓中共逍遙法外。

    如果你過去一年一直在看香港的恐怖表演,我想你會同意,現在是集體對抗中共的最佳時機。我們必須確保台灣在奧運會上得到應有的尊嚴和尊重。

    由於中共的施壓手段,台灣是唯一被禁止在奧運會上使用真名、國旗和國歌的國家。大約 40 年來,它一直被迫以“中華台北”的身份進行競爭,這個國家並不存在,也沒有出現在任何地圖上。

    這是不尊重、歧視、荒謬和完全錯誤的。

    台灣於 2017 年舉辦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其運動員被禁止在自己的土地上以本國國旗參賽。這非常不公平,以至於阿根廷運動員在閉幕式上舉著台灣國旗進行抗議,以表達對東道國的聲援。

    荒謬的是,該活動的英文媒體指南刪除了所有對“台灣”的提及,而是將該國稱為“中華台北”。指南中包含了事實上不正確的陳述,例如:“中華台北是一個特殊的島嶼,其首都台北是體驗台北文化的好地方。”

    台灣人對這一切感到非常沮喪,以至於他們在 2018 年就台灣是否應該停止在國際體育賽事中以“中華台北”的身份參賽,而是以台灣的身份參賽。

    投票前幾天,國際奧委會(IOC)威脅說,如果公投成功,將禁止台灣參加奧運會。在幕後,獲得 2022 年冬奧會主辦權的中共可能會向國際奧委會施加壓力,要求其競標。

    由於國際奧委會干預民主進程,台灣人沒有公平的選擇。結果,55% 的選民選擇維持現狀,這樣他們國家的運動員就不會被禁止參加奧運會。

    重點不是公投失敗,而是高達 45% 的選民對這個問題 - 維護國家尊嚴 - 有如此強烈的感受,他們願意繼續更名,即使這導致台灣被禁止進入奧林匹克。

    大多數台灣人不喜歡他們的國家被稱為“中華台北”。取消該名稱得到廣泛支持,並且沒有爭議。唯一的爭議源於擔心運動員將被不公平地禁止參加比賽。

    台灣人不應該讓這種威脅一直懸在他們頭上。這不僅不公平,而且侵犯了他們的基本權利。

    《世界人權宣言》第 15 條規定:“人人有權享有國籍。不得任意剝奪任何人的[或她]國籍。”

    禁止台灣人表達他們的國籍就是剝奪他們的人權。如果我們不公開反對國際奧委會的脅迫和錯誤行為,那麼我們就是在同謀侵犯台灣人的人權。

    作為民主國家的公民,我希望你同意任何人——無論是中共、國際奧委會或其他任何人——都不應試圖重新命名整個國家或向其人民規定他們在奧運會上必須使用什麼名稱、旗幟或國歌。這是台灣人應該自己決定的事情,不受外來干涉。

    我呼籲日本、法國、意大利、美國和其他地方的國家奧委會發表聯合聲明,表達他們支持台灣選擇在奧運比賽中使用的名稱、旗幟和國歌的權利。

    我的希望,以及超過 130,000 人簽署了我和其他人創建的在線請願書 (https://www.change.org/let-taiwan-be-taiwan) 的希望,是台灣將被允許參與競爭就像台灣在幾週後開始的東京夏季奧運會上一樣。如果不幸沒有發生,請和我們一起繼續爭取台灣在巴黎、米蘭科爾蒂納、洛杉磯和其他未來奧運會舉辦地的權利。

    我期待著迅速和合乎道德的勇敢聯合回應。

    Lindell Lucy 是哈佛擴展學校的碩士生,並在東京的一所高中任教。他向 Thomas Bach 和其他七人發起了 change.org 請願。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