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天之驕女連續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天之驕女連續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天之驕女連續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天之驕女連續劇產品中有4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而武打場面寫的這麼仔細,就會因掛一漏百而構成另一個影響 : 內容趨空洞。 整部小說的前一半,即是第一回到第十一回(全部二十回)的二十幾萬篇幅,基本上可以說是"搶救文泰來大兵",大致劇情也就是文泰來被清兵抓去,紅花會舵主陳家洛跟十幾個武功卓絕、文韜武略在江湖無雙的兄弟們幾次想方設法的救..........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hallWeTalk 想當年,在別人眼中事業 #吳岱融 是滑落了,但他不覺得很慘。「朋友很關心我,之前是一線,他們有個畫面,覺得我們頗辛苦。我們很早到國內居住,一住十幾年,一開始時太太不喜歡,住在廣州番禺,路是爛的,我們住在一個新發展區的屋邨之中,好像馬鞍山那樣,設施齊全,有國際學校,較新的醫院...

天之驕女連續劇 在 陳美濤Tomato Chan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30 10:01:22

英雄與美人(下) . 時光飛逝,日子就咁樣勉強過落去,直到嗰一日,係阿邦四十五歲嘅生日。 . 我想送份禮物畀佢,又唔知送咩好,諗諗吓,佢好在乎三個師兄弟,於是我請咗假,去拳館探佢哋。 . 講起上嚟,我都幾年冇去過拳館。 . 但我去到拳館附近,我見到阿邦鬼鬼祟祟咁行入一間俱樂部。 . , 女人嘅敏...

  • 天之驕女連續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19 22:00:29
    有 31 人按讚

    而武打場面寫的這麼仔細,就會因掛一漏百而構成另一個影響 : 內容趨空洞。

    整部小說的前一半,即是第一回到第十一回(全部二十回)的二十幾萬篇幅,基本上可以說是"搶救文泰來大兵",大致劇情也就是文泰來被清兵抓去,紅花會舵主陳家洛跟十幾個武功卓絕、文韜武略在江湖無雙的兄弟們幾次想方設法的救.............然後救不出來。

    後半部救出文泰來了,劇情就落在 乾隆身世之謎,陳家洛希望以此讓乾隆迷途知返,然後自己去新疆遇到美女--香香公主,相知相愛然後替他們跟清兵打仗,最後香香公主被乾隆奪去,接著公主自殺雙方一場大戰............就沒了。

    #51萬字就講了這些。

    顯而易見的就是,因為很多武功場面講得非常仔細,壓縮了劇情;或者可以反向來看,其實劇情(相對後來非常有名的幾部)很簡單,但填充了大量過於仔細的武打場面,所以把可能20幾萬字能交代完的故事,撐充到51萬字。

    讀起來自然會讓人很難著迷深入,無法樂在其中了。

    (而且金庸小說,有好幾部都把 吸引眾人你爭我奪的根本設定為一個"天大寶藏",大家為了寶藏爭奪很正常,但飛狐系列、連城訣裡面都認為 得到一大筆錢就能驅逐滿清韃子,然後建立漢人帝國的這個想法,我認為還是草率了。

    雖然建國需要基金(不信的去問陳水扁),但只有錢就能推翻一個立國快一百年的大國,然後成就另一個國家的大業嗎?
    差遠了,那是要人、要糧、要組織、要支持度,還要運氣的事情,而且那筆錢能有多少? 能用多久? 只能說,單純的事情講起來比較簡單,所以閱讀時還是不要想得太複雜會比較入戲。)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就能體會我弟說的"很難看"的原因所在;這可能也是我到現在,遇過很多同樣也喜歡金庸的人,卻從沒聽說過誰自稱喜歡《書劍恩仇錄》這部書的原因了。

    #真的很難讓人喜歡。

    -----------------

    但我們做人要公平一點,也該了解一下當時的背景。

    首先,這是金庸先生第一部長篇連載小說,很多地方也不會這麼圓滑、角色也不會這麼豐滿、劇情也不會那麼複雜;拿後面作品來批評前面,自然不甚公允;要是我第一部就是《書劍恩仇錄》,然後一路看下來,我想一定會有倒吃甘蔗的感覺。

    另外,寫得很仔細(到妨礙流暢性)也是一個原罪。

    畢竟,金庸寫小說的背景發生在1954年,吳氏太極拳第二代嫡系傳人-吳公儀與白鶴派-陳克夫在澳門擺擂台比武之後。

    這場比賽雖然雙方打了一場王八拳,鬧的不勝不負不和的結果,但卻引發大家對武俠武功的幻想,所以之後金庸與梁羽生便拉開了武俠小說世界大戰的報紙連載序幕(金庸是《書劍恩仇錄》,梁羽生是《龍虎鬥京華》)

    在那樣資訊貧乏的環境裡,在這麼幻想滿點的情況下,而且當年香港普遍習武或是看醒獅表演風氣盛,自然寫得越是像樣、越有武俠風采,寫者跟讀者越能感到滿足。

    《書劍恩仇錄》作為這樣的時代產物與金庸的第一本連載小說,這樣的結果真的無可厚其非。

    -------------------

    而寫的仔細,也並非是亂寫。

    金庸雖然自稱自己全然不懂武術,但對武術倒也不是真的全無所知。

    例如,他自己說他自己是受到民國時期武俠小說跟說書的影響才有這麼多元素創作,但卻也聽說過金庸本身習練過太極拳,而且正是剛剛提到的"吳氏太極拳"。

    1980年,吳氏太極拳第三代嫡系傳人-吳公藻整理了先人傳授跟自己的經驗,編成了《吳家太極拳》一書,並且得金庸為其書作跋;金庸在跋文中用了不到700字,講述了他對太極拳的精要與理解。

    從那篇文章看來,我認為金庸對太極拳不是只有幻想,而是有一定認識與實踐的;另外從其小說中好幾次提到的太極拳使用情節(《書劍恩仇錄》的趙半山、《倚天屠龍記》的張三豐&張無忌、《飛狐外傳》的何思豪),其實就其描述場景來看,使用方式與時機也是大致正確的。

    所以,我個人認為金庸甚至可能練過,並以其養生;才有辦法在小說中寫出正確的用法,才能在現實生活中為太極拳譜作跋。

    但我憑甚麼這樣猜?
    我想可以援引另一部小說《飛狐外傳》來作證明。在第四章〈 鐵廳烈火〉裡金庸描述了太極門高手--趙半山(就是《書劍恩仇錄》裡面的那位太極拳+暗器高手)趁著與太極門孽徒陳禹對打的當下,出言點撥在旁觀看的小胡斐,其嘴裡講的「亂環訣」、「陰陽訣」與各種示範,確實是太極拳練習與使用的心得跟要義。

    再加上兩人後來的交戰敘述(已經沒有《書劍恩仇錄》裡的那麼繁瑣)兩人使用的招式與背景,確實是正確的理解與對拆,可以知道這不是金庸老先生的幻想空想;而提到用招發勁均需"冷、急、快、脆",更顯示他對太極拳的理解已經很深,才能讓拳理這麼深入淺出(有些理論歸結,甚至聽得我醍醐灌頂,身上寒毛直豎)

    由於這些敘述,不是抄來的,必定只能是自己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講述;而且這些招式的應對拆解,必須真的知道怎麼練、怎麼施展,才能組合的出來。

    所以要說他不懂武術,全憑幻想,我想是絕對不可能的;是不是高手不好說,但他肯定深深浸淫過。

    -----------------

    總之,《書劍恩仇錄》這部小說,雖然不能跟金庸其他作品相提並論,但也海放了很多其他人的武俠小說;況且,這還是金庸一個很具代表性的作品。

    至於我推不推?

    只能說,要看這部小說必須有很大的覺悟。裡面還是有很多胡攪蠻纏的人,跟個性頑固到不通人情、莫名其妙到智商可能有問題的人物設定(讓我一度以為我在看古龍的《絕代雙驕》),讓劇情很多都是基於簡單低級的誤會下開展的。(不信去看看 鐵膽莊的那場亂鬥,跨幅還很大.........也是視聽時的一個圓寂點)

    沒有愛,或是命不夠長,真的還看不完

    ------------------

    那看電視劇呢?

    youtube上能找到2002年中視拍攝的版本,主角是趙文卓,實在是英姿颯爽,但是人物對白劇情低能到我看了兩三集就很難支持下去了,但選角跟卡司還是一時之選的。

    另外也能找到2008年中國拍攝的版本,裡面的主角喬振宇我不熟悉,但鄭少秋扮乾隆卻早就是個專業戶了,那深入人心的定裝與英氣,就算他躺在那裏扮死去的乾隆,我還是覺得沒人可以取代。

    但我還沒看完,無法告訴你們好壞;但能肯定的是,《書劍恩仇錄》這部小說在原著上劇情不豐滿,所以電視劇如果要把集數拍個四五十集,劇本上勢必要大大改動跟撐充,所以大家就會面對偏離原著很多的幻想情節,除非他們忠於原著的重現武學(肯定沒人看懂),或是忠於原著的讓它繼續空洞下去..............

    但換個角度想想,反正小說劇情不豐滿,電視劇如果能改成大家能接受的版本,看得高興其實也未嘗不是好事。

    想想甄子丹的《葉問》吧,拍了四集亂七八糟的,打日本人、英國人、美國人,到處征服異邦人,差點沒打出地球征服外星人,最後只有主角的名字跟葉問有關(葉問除了葉準之外,其實還有葉正、葉少華兩子,也不只一個老婆),大家還不是看得很爽?

    總之,希望大家能享受其中囉

    (PS : 這篇寫到現在也"不過"四千字左右,其中講了多少東西? 你再想想陸菲青跟人家打架打了5548字,叫人看了聽了有多難熬了)
    .
    .
    .
    #寫完了耶
    #有沒有看過連續劇跟小說的人可以分享一下差異?

    #我也很多話題想跟大家聊
    #但是為五斗米折腰後真的只想睡覺然後工作
    #希望大家平安健康的度過難關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 天之驕女連續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03 04:15:23
    有 52 人按讚

    我常感嘆道 : 台灣人民,不管是否自願,都會被迫搞政治。

    因為從小在藍綠的環境下耳濡目染,我們學會了仇恨的觀點,然後以二分法來決定一個人的價值。

    我曾聽過某個媽媽很驕傲地說他小學低年級的兒子跟自己說 :「媽媽,我覺得韓國瑜不是一個好市長。」

    看著她神采飛揚的得意神情,我想她大概覺得自己的孩子"怎麼這麼小就這麼懂事!! 這麼明事理!!! 才小學幾年級就能知道韓國瑜不是好市長!!! "

    我心裡所想的是 : 「我在這個年級,心裡關心的好像是今天的連續劇男女主角會不會冰釋前嫌? ........七龍珠Z第二代的第四關怎麼打?......今天不寫功課,明天要編什麼理由給老師(當然,我每次都老老實實挨打了)?..........又或者是,輪到我玩電動時,我三國志裡面要攻下哪一座城?」

    不是說,所有的孩子都應該像我一樣愚昧愚蠢的只知道玩樂才正常,我當時也是有很正經的文藝活動的。(例如 我在馬桶上把"老人與海"看了兩遍,我跟我哥哥、弟弟會比賽誰能背出最多的梁山泊好漢的星宿、姓名、外號,例如天雄星 豹子頭 林沖)

    問題在於,我都無法請一個成年人,具體的敘述韓國瑜(或任何一個政治人物)的所作所為、中心思想、政治傾向與政見政績,然後總體評論這個人物的政治作為跟表現。

    所以當時我聽到她說,她兒子知道"韓國瑜不是一個好市長".........這件事,是不是很詭異?
    (她想表示的是 : 你看,我兒子這麼小,也知道韓國瑜不是好市長...............但我看到的是,你兒子這麼小,就被洗腦到能在所知不多的情況下,堅定說出這種話了..........)

    要是我聽到一個這個年紀的孩子跟我說這種話,我會很訝異的問他 :
    「是嗎? 那你可以說說你為什麼會覺得他不是個好市長?」

    因為,我關心的不是這個孩子表現出來的傾向,而是他為何會有這種表現?

    在我小時候,我可以清楚告訴你曹操是壞人,劉備是好人;但當我長得越大,甚至念了歷史系後,我越無法回答這樣的問題。

    毛澤東或蔣中正是不是好人?..............嗯.........我無法回答;因為一個人的一生很長,所做的事情多、做決定的時空背景也都不同,所以很難以一個結論,就概括一生。
    (只有在某些條件下,狹隘的領域中,才有可能。例如,李斯對法家理論的實踐,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但對他的為人跟生平,就不好說了........)

    但我可以針對他的所作所為逐項討論,把我所知道的說出來,把我的看法說出來;然後彼此交換討論後,得出一個當下的看法。

    所以,當一個孩子說出顯然不是他這個年紀可以"理解"的話時,我關心的是"成因",而非話的本身。
    (就如同如果今天五歲的孩子跟你說 : 媽媽我尿尿的地方痛。
    你不會說 : "痛就去擦藥,等下就不痛了。",而會問 : "為什麼是那個地方痛? 發生甚麼事了嗎?"........因為重點不是他哪裡痛? 而是,因為什麼所引起的?)

    他說這種話是甚麼原因造成的? 他是真的觀察過而產生的見解,還是單純耳濡目染下被影響? 又或是只是覺得講這種話,會讓爸媽覺得自己跟他們同一國,既然得到好評?

    如果是自己觀察的。我會聽看看我有什麼可以補充的? 有什麼可以反面思考的?有什麼是他不知道或誤解的? 又或是,哪個有心人士的挑唆?

    這樣能帶來的,是一種腦力激盪、觀點補充,來訓練出多面向的思考;重點是他要能在蒐集資訊跟思考後做出喜惡的選擇與原因,至於最後他到底是喜歡韓國瑜還是蔡英文,則無關宏旨。

    ------------------------

    但教育歸教育、養成歸養成、忍者龜忍者、傑尼龜傑尼,這件事反映出來的還是我一開始說的"台灣人民,不管是否自願,都會被迫搞政治。"

    如果從小就不分青紅皂白的、沒有理由的去愛或恨一個你根本不認識、了解不多的人事物,我們怎麼期待以後他能在其他面向中理性思考後權衡利害?

    這其實就是一種台灣政治上的悲哀,造成人民的悲哀。

    -------------------

    今年是2021年,也就是說,陳水扁當選時出生的孩子,今年21歲了。

    這二十年間,民選總統後的台灣玩政治已經爐火純青的玩出很多花招了。

    大大小小的選戰,讓大家花樣百出、機關算盡,且藍綠仇恨已經根深蒂固、不問黑白;不需要百年樹人,在20年中養成的孩子,其實已經造就了我們下一代的溝壑,而且他們會將這樣的政治撕裂,繼續交給下一代。

    就像我在上一份工作的同事們,很認真的在韓國瑜罷免開票的那天,興高采烈的停下手邊工作(反正生意很爛,沒什麼工作),聽著開票,然後確定韓國瑜被罷免後,很開心的慶祝。

    但當對此不解的我問他們 : 「你們對韓國瑜有哪些認識?他有那裡對不起你們? 可以說給我知道嗎?」

    身為彰化人、竹南人、苗栗人、後龍人(竟沒有任何一個是高雄人)的他們,看了看我、看了看彼此,想了幾十秒,最後說 : 「反正他就是白癡阿,看他被罷免就是爽。」

    身為一個住在苗栗縣的萬華人,我基本上不關心韓國瑜是不是高雄市長,但我想知道他們這麼痛恨韓國瑜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今天有個人跟我說他討厭民進黨的某人,我也會想聽看看原因)

    -------------------------

    說到這裡,大概有人納悶這跟我分享的影片有甚麼關係?

    (會這樣想的人,大概跟我不熟;熟悉我的人會知道,我文章看到後來常常會有髮夾彎.....感謝你們包容我這麼多年啊)

    這個影片裏面的街景跟過去的舊東西,我經歷過一點點,現在看來很懷念、很感傷,也覺得很有趣。(雖然後來唱起"中華民國頌",我有一點傻眼;看到老兵唱到流淚,也為之動容。)

    我是個念舊的人,這些情緒也正因念舊而起。(就像我會常常看著"英雄本色"裡面的小馬哥,在西門町天橋上看報紙,藉以懷念當年那個我還沒漲記性的台北...........也會聽著"東京愛情故事"的片頭曲,看著東京機場整排有人排隊使用的公共電話,遙想那時候忙碌東京的樣貌.....)

    我也會去翻老廣告,聽著郭元益喜餅廣告中"末代皇帝"(坂本龍一作曲)的音樂響起,而覺得百感交集又鼻酸的緬懷童年中的某一瞬間。

    但在幾年前,有一天我也是看到類似的影片,講述著幾十年前的台灣,我記得我留言說 : "好懷念那個時候的台灣,街道好乾淨;還有國慶日,熱得要命去看閱兵大典.........."之類的話。

    然後幾個小時後,有人標註我的名字,回覆我 : 「是喔,所以你很懷念國民黨威權時代喔?! 這麼奴?」

    我當時看著這種留言,想了一下,難道那個人在聽他爺爺談論當年迎娶他奶奶的逸事時,會反問道 : 「是唷,你在台灣娶老婆爽,但你有想過日本人當年在中國屠殺中國人嗎?
    還是當他朋友看到老照片裡的貼著“追夢人”老機車,兀自懷念幾十年前單純的民風時,也會指責他追懷黨國高壓政治?」

    但我又不能這樣說.........是以面對這種留言,我後來回覆 : 「我懷念的是過去某些生活的氛圍。像你這樣滿腦子政治癌的人,過生活不覺得可悲嗎?生命中沒有更重要的事可以記得了嗎?」

    我心裡想的是 :「欸~ 有病要去看醫生捏。」

    而這種人怎麼來的?

    台灣人民,不管是否自願,都會被迫搞政治。

    政治癌末期的人,看著這樣的影片,不是懷念過去的美好(過年的熱鬧、逝去的街景);而是鄙視國民黨在當年對台灣人民的迫害.........這種角度,深入骨肉、終其一生地充斥在他生命中的每個角落。

    我不是不能聊政治,至少要有個前因後果、有一些佐證資料跟若干事件,然後綜合評估後,彼此交換一下觀點看法;就如同其他話題一般。

    但面對某種政治癌的患者,我只能說 :「欸~ 有病要去看醫生捏。」
    .
    .
    .
    #我知道很久沒貼文
    #我也很多話題想跟大家聊
    #但是為五斗米折腰後真的只想睡覺然後工作
    #希望大家平安健康的度過難關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 天之驕女連續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07 12:36:25
    有 2,797 人按讚

    2021年了,還有人記得野澤尚嗎?
    ⠀⠀⠀⠀⠀
    不過,對於九零年代的日劇迷,這三個字,猶如充滿鄉愁的中華商場吧。當年的衛視中文台把他的《素晴らしきかな人生》翻成詩意的「相逢何必曾相識」,搭配井上陽水的主題曲正好對味。這齣戲是那時還不知將成為七瀨美雪的友坂理惠第一齣連續劇,女主角是那時剛演完《101次求婚》的淺野溫子,男主角是那時剛演完《東京愛情故事》的織田裕二。富田靖子(現在的日劇迷也許只知道她演過結衣的媽媽了),佐藤浩市,若再加上後來以《P.S.我很好,俊平》奠定人氣的瀨戶朝香的話,演員皆是一時之選。
    ⠀⠀⠀⠀⠀
    有人把《相逢何必曾相識》,與後一年的《為愛而活》(青澀的深津繪里),以及大名鼎鼎的《戀人啊》(當年還沒遇到宮藤官九郎的長瀨智也真的是超美形…),視為野澤尚的夫妻純愛三部曲,探討夫妻關係,對愛情的痴迷,也有人說九零年代是日本連續劇的巔峰期,我想,那是因為有野澤尚這個腳本家吧(還有那時的野島伸司,如今只可惜我們親眼見證到他的低迷)。
    ⠀⠀⠀⠀⠀
    一個從二十四歲就開始創作,到四十四歲結束生命,二十年的時間,若攤平野澤尚的創作史,在他創作最為旺盛的那幾年,每一齣作品都有令觀眾難以忘懷的角色:《美味關係》可愛的中山美穗,《青鳥》神秘美艷的夏川結衣,《沉睡的森林》的木村拓哉(是的,看過那齣戲的人都研究過充滿巧思的片頭了),《冰的世界》冷酷的松嶋菜菜子,以及《水曜日的情事》魔性的天海祐希(再也沒有見過日劇界有哪齣不倫戀能玩得過這齣戲)。
    ⠀⠀⠀⠀⠀
    野澤尚太懂了,太懂得在通俗的連續劇裡用角色去抓住觀眾的心,也懂得怎麼在故事裡將糾纏難解的角色身上寫出強韌的生命力。
    ⠀⠀⠀⠀⠀
    但,太懂得創作謎團的編劇家,最後留下至今仍無人能回答的自殺謎團就結束生命,他真的太早離開這個世界了。

    2002年,他受邀替《名偵探柯南》的第六部劇場版撰寫劇本,國民推理漫畫,加上他這位擅寫通俗推理的編劇家,確實也是一時之選,而他以厲害的想像力,為這部目標族群為兒童的劇場版,寫出了到目前為止可能仍是《名偵探柯南》劇場版系列作裡最優秀的劇本:「貝克街的亡靈」。
    ⠀⠀⠀⠀⠀
    為什麼?因為2002年的他,創造了一個以新概念去懷舊世界的故事:有如十幾年後史匹柏電影《一級玩家》的虛擬實境(他命名為聖經裡的「諾亞方舟」),演繹了通俗文化的推理源頭,有「福爾摩斯」的十九世紀末倫敦。而他別出心裁地,讓富家世襲的孩子們跟著主角柯南,除了要破現實世界的案件之外,還要追查百年來無解的開膛手傑克案。
    ⠀⠀⠀⠀⠀
    也許是因為青山剛昌刻意使用「柯南」這名字,驅始他想出這個故事,也許是二十一世紀初的當時,世界變遷猶如百年前的動盪,我們無從得知,只知道,這部刻意遠離主線的劇場版(博士的道具通通失效,怪盜基德沒有出場),是一部野澤尚要告訴日本孩子們:請創造出自己的未來。
    ⠀⠀⠀⠀⠀
    要創造出自己的未來,這話誰都能講,但我們也很清楚,天生資源豐富的孩子們,擁有更多的機會及本錢(事實證明,他一直是對的),可是野澤尚不仇富,他要告訴這些有可能改變日本的孩子們,最簡單的道理:不要驕矜自滿,要懂得互助合作,以及,你要相信他人。
    ⠀⠀⠀⠀⠀
    2021年,離這位擅於創造推理故事的編劇的逝世,已經十幾個年頭,他在二十世紀末創作的謎題,至今仍有可觀性及吸引力(數年前仍有電視台在翻拍他的作品,包括韓國),而這部要讓孩子解謎的《名偵探柯南》劇場版,我想,現在的觀眾應該仍還能體會到野澤尚的有趣,以及野澤尚的希望。
    ⠀⠀⠀⠀⠀
    ⠀⠀⠀⠀⠀
    --
    《名偵探柯南劇場版 貝克街的亡靈》現在CATCHPLAY+可以看到,也有其他劇場版作品:http://bit.ly/3beZgm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