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天主教生死觀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天主教生死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天主教生死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天主教生死觀產品中有3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雷司紀的小道投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宗教信仰不同,竟會影響投資組合?】 #論信仰投資 我自己很喜歡跟朋友探討各式各樣的話題,除了能增加自己的人生閱歷,有時候還會有意外的收穫&啟發。 還記得是在三月多的時候吧,跟朋友在討論生死相關話題時,居然開始講起不同宗教信仰面對死亡的觀點,最有趣的是,居然一路聊到了信仰對投資產生的影響,這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林鄭特首月娥鈞鑑: 本人年屆七十,早已退休,每天從心所欲,在自媒體議論時政。閣下身為特首,本來地位崇高,足以讓人仰視,可是本人觀察閣下多年,留下頗為差劣的印象。本人感覺閣下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目中無人,尤其令人髮指的是自恃當公務員三十多年,對條例爛熟於胸,於是利用條例之間的灰色地帶,漠視民情民意...

天主教生死觀 在 辣騎士的西文世界圖鑑 LASHEES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21:27:44

|🇲🇽 亡靈節 (Día de Muertos) 中| 清明掃墓、準備鮮花素果、壓墓紙、上香祭拜祖先、吃春捲,簡單莊重的儀式是我們追思祖先的方式。 而和我們遠隔一片太平洋的墨西哥,除了舉辦慶典,也會毫不忌諱地邀請親朋好友來參觀自家祭壇,《可可夜總會》裡才因此有這種生者和亡者在墓園載歌載舞、普天同慶...

天主教生死觀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9 13:40:45

《#驅魔使者》保持良善或放手墜入深淵 (7.6/10) ⠀ #主頁新網站請多幫忙點擊 @looryfilmnotes 《驅魔使者》是一部2019上映的韓國奇幻驚悚電影,由金柱煥執導,朴敘俊、安聖基、禹棹煥主演,劇情講述年幼便失去父親MMA格鬥選手龍厚,在一場比賽中被仇恨蒙蔽雙眼後,不僅右手掌出現無法...

天主教生死觀 在 輕煙飄過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2 15:43:20

《日落之前》--- 暖心關懷互動照顧,映照出人間餘暉最美的容顏。 https://petermurphey.pixnet.net/blog/post/227626961 生死終有數,傳愛滿人間。 隨著醫療科技發達與社會變遷,台灣已然進入高齡長壽化與少子化的年代,在我們的身邊,都可以看到許多步入...

  • 天主教生死觀 在 雷司紀的小道投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09 17:00:32
    有 36 人按讚

    【宗教信仰不同,竟會影響投資組合?】
    #論信仰投資

    我自己很喜歡跟朋友探討各式各樣的話題,除了能增加自己的人生閱歷,有時候還會有意外的收穫&啟發。

    還記得是在三月多的時候吧,跟朋友在討論生死相關話題時,居然開始講起不同宗教信仰面對死亡的觀點,最有趣的是,居然一路聊到了信仰對投資產生的影響,這也啟發我去提筆寫一系列宗教信仰相關的文章!

    我自己其實沒有什麼特別深刻的宗教信仰,倒是朋友一直信奉著基督教且奉為人生的圭臬,這也對他的投資產生了莫大變化。

    那時候他就跟我說,他在選股時會特別在意公司有做哪些業務,若是有碰到一些賭博、菸酒、成人相關產業的話,基本上他就會避開,就算有著潛在的報酬或成長,他也是不碰的。

    當然,也不是每一個有參加教會活動的人都跟他一樣連投資都信守這樣的紀律,這也激發我去看看其他宗教是不是有額外的投資規範?或是有哪些投資標的其實和宗教有關?

    我發現,原來還有這樣的一個專有名詞叫做「信仰投資」,其意指「投資人根據本身宗教信仰的教義,來約束自身的投資行為。」
    而每個宗教教義不同,其約束的投資行為也有所不同。
    -
    「#天主教與基督教選股都要看聖經?」

    這也叫做 #聖經責任投資,其投資規範就是和聖經教義有關,而即使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教義不同,但他們的投資規範沒差太多,都是會在挑企業時避免聖經禁止的產業,例如:

    ⚔ 向未婚伴侶或同性伴侶提供服務的產業
    ⚔ 支持墮胎、避孕的產業
    ⚔ 生物複製產業
    ⚔ 軍事或生產大規模殺傷武器的產業
    ⚔ 成人娛樂產業
    ⚔ 成癮性娛樂,如賭博與菸酒產業

    當然,在一些細節上,還是會因為教派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像是天主教基金 Ave Maria Mutal Fund 就沒有明文禁止對武器產業的投資,這從他們旗下多檔基金的投資組合就可以看得出來。

    -

    「#伊斯蘭教不吃豬,那可以投資跟豬肉有關的公司嗎?」

    不查還好,一查不得了,我發現在所有宗教之中,伊斯蘭教的信徒為數眾多,在 2015 年就突破十五億人口,列為全球第二大宗教,且多數伊斯蘭國家採行政教合一,對金融市場可說是有莫大的影響。

    最有趣的是,伊斯蘭教是禁止衍生性產品的投資,也就是說期貨、選擇權的交付日期因為都在未來,存在太多不確定性,所以都被列入禁止投資的名單當中。

    此外,在伊斯蘭教中有定義所謂的邪惡產業(Haram),這些邪惡產業也是伊斯教徒們不碰的投資產品,多數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菸酒、賭博和成人相關產業,卻有一項身為台灣人可能會每天接觸到的,竟也被放在邪惡產業的一環,那就是「豬肉」!

    伊斯蘭教可說是把教義淋漓盡致地實行在生活之中,甚至比其他宗教更為嚴格規範、約束力更大,已經到了法律的層級。

    那你可能會想,這樣伊斯蘭教的信徒們在投資上也太限制重重,他們還能投資哪些公司?

    -

    「#台積電受到伊斯蘭投資準則認可!」

    台積電在這點上也可稱為台灣之光,在 2020 年入選 MSCI 指數,變成了各個伊斯蘭國家的投資標的,吸引更多資金進來。(先說,這不是買入建議喔)

    MSCI 對多數台灣投資人可能都有點印象,但可能沒多少人會細細探究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指數,其實他的中文名稱為全球伊斯蘭指數,是由摩根士丹利於 2007 年所推出的指數,會從全球各股中找尋符合 Sharia 規範的企業進行投資。

    Sharia 就是伊斯蘭教法,也就是說台積電這家公司通過伊斯蘭教的法律規範,在其他基金或指數之中也能看到台積電的蹤影!

    這無疑對台積電來說也是好事,當有更多的投資者參與其中,就代表能夠獲得更多的資金,股價也會更加穩定!

    -

    「#投資報酬率和宗教信仰哪個更重要?」

    從這些宗教信仰的投資看下來,對於大多數追求投資報酬率的投資人來說,可能會覺得有點可笑,既然要做投資了,不就是要找出投資報酬率最好的公司或產業嗎?

    但基督教、天主教或是伊斯蘭教的信徒們卻因為執著在這些信仰的點,而讓自己投報率降低。
    其實,這只是價值觀不同罷了,雖然投資報酬率可能少一點,但若能不違背自己良心,在做覺得是對的事情,無悔於自己的人生,那也談不上是什麼損失,反而獲得了更多!

    投資的目的,不就是讓自己的生活、人生變得更好一些嘛~

    -

    說了那麼多,台灣的信仰投資是什麼?

    仔細想想,台灣多數投資人似乎沒有特別限制的投資產業,倒是宮廟的影響頗大,過年時不少人會到紫南宮跟土地公借錢去開公司或做投資。

    或許台灣的信仰投資就是「#宮廟投資」?XD

    -

    【歡迎追蹤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rayskyinvest/

    -

    【雷司紀 Linktree 免費資源大全】
    https://linktr.ee/raysky.investment

    -

    更多信仰投資的相關介紹連結放在留言處 👇

  • 天主教生死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31 00:43:10
    有 1,877 人按讚

    今天看完電影《愛·殺》,覺得有一種同時看完了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加上 #我們與惡的距離 的震撼感(這篇文是沒有雷的,大家可以安心觀看)。一邊看一邊在思考一個問題:

    當你對一個人有性的慾望,就代表你愛他嗎?

    「身體是誠實的。」我相信這句話大家都有聽過,經常用來描述當你嘴巴上面說不要,可是身體卻對某一個人產生慾望的時候。過往心理學的研究顯示*,性跟愛在某種程度上面並不同步,換句話說,你可能身體對某一個人有強烈的渴望,但並不代表你愛他。

    這件事情如果你覺得很難理解、挑戰你的三觀,那麼我們換個方式來說,你就會比較清楚了。把你的性欲想像成是食慾,我經常跟高中生舉的例子是:「大家每天中午都有吃桶餐嗎?你們喜歡吃學校提供的桶餐嗎?(台下一片哀嚎,都說不喜歡)那麼,你們每天中午11:50的時候,肚子會餓嗎?(會~)你們肚子餓的時候,就代表你很愛吃桶餐、超級愛吃的對嗎?(呃⋯⋯)而且當你吃完桶餐之後覺得很飽很滿足,就代表你真的很愛吃桶餐,是嗎?」

    通常講完這段話,學生就會一邊笑一邊鬧,並且霎時間突然理解,原來性跟愛應該分開來討論,就像肚子餓想吃東西,並不代表你很「愛」那樣東西。

    本來我是這樣想的,但是今天看完了這部片,有了比較不一樣的感覺。最近我稍微有認真念了一下書,關於前述性跟愛的分離,其實是基於科學「實證主義」觀點進行的實驗,這種觀點假設「世界上有一個唯一的真實」,心理學研究者的目的是想要了解這個真實、或者是趨近這個真實。換句話說,實驗數據表示,男性的性跟愛有50%重疊的,女生只有10%,就可以「證實」當你對一個人產生慾望,有50%到90%的機率,你只想跟他做愛而已,並不代表你愛他。

    帶著這樣的「前見」(現象學用語,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是一種成見),我幾乎是一開始看就全身發毛,完全坐不住,主角小鳳一直說:「身體是誠實的、你不要否認你愛我」,我內心一直吶喊:「不要幻想了,人家是慾望對你誠實,而不是愛你好嗎!?多唸點書再出來拍戲呀!」然後懷抱著這樣的心情把這部片看完——直到出了戲院之後,我才覺得有好像哪裡怪怪的。

    幸好最近有唸書,所以我發現當我們研究人類心靈的時候,「實證主義」(就是假設科學數據是真理)並不是唯一的一種思考世界的方式,尤其是愛情,有更多複雜的成分在裡面。我退了一步想,發現之前談的那個實驗採取的樣本是異性戀男女,但是這部片裡面的角色是很多元的性別,在近期的研究顯示**,相較於男同性戀,女同性戀似乎對於性與愛更不容易分離、更粘膩。

    所以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性跟愛,真的是可以分離的嗎?

    然而,這部片由於劇情的角色設定非常多元,所以更難歸類到「異性戀、同性戀或雙性戀」這種單純的類別裡面,當感情當中混雜了這麼多複雜的成分,我們是否真的能夠用「科學實證」的觀點,再來理解劇中主角之間的情慾糾葛?我突然覺得,好像不是那麼確定了⋯⋯

    於是我只好換了另外一副眼鏡。
    另外一種理解人類心靈的方式是建構主義:這個世界的知識是我們彼此互相建構出來的,每個人的眼睛裡面看出去的世界都不一樣,我們只能夠在彼此的建構當中,構築出世界共同的模樣,並不存在真實的真理。

    從這個角度來看,或許對某些人來說,性跟愛是可以分離的,但是對於某些人來說,性愛是無法分離的,甚至還有更複雜的組合情形;當主流論述都在說「我在說要的時候就是說要、我在說不要的時候就是說不要」(only yes mean yes),會不會有一群人,是懷抱著某一種罪惡感跟阻抗在說不要,但是他們心裡真正的聲音卻是:我很想要。

    這段話並不是跟大家我們可以合理去強姦別人(嘴巴上說不要但是身體很誠實啊),而是說我們必須審慎的去檢視自己每一個說出來的言語,有些時候並不完全表達自己真實的意思。例如:

    「你知道嗎,我根本不在乎你!」你覺得說這句話的人,在不在意對方?
    「你走啊!你走了就不要給我回來!」你覺得說這句話的人,到底是希望對方走,還是希望對方留下來?
    「你放心,我會忘記你的!」他是真的想忘記,還是不想要自己忘記?

    當然,在感情裡面我們會希望言行一致、直說無妨。可是有些時候,我們會不知不覺地做出欺騙自己的行為或者是語言。從這幾個例子裡面你可以發現,語言會背叛我們的心靈,像這樣一種時候,你就更要留意身體發出來的聲音。

    這樣的背叛有些時候是一種自我保護,保護那些更深的、不想要被傷害的東西,例如你可能害怕的是:如果坦白表現出自己真實的樣子,可能會被踐踏、被傷害。

    什麼樣的人會用這種方式「迂迴」表達自己的愛呢?或許是過去發生過一些創傷的人、或許是從小就被「否認」的人、或許是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承擔了很多「負面言語」的人,所以他們在這種負面當中獲得某種「熟悉的感覺」,反而要能夠誠實說出自己的渴望,變成了一種害怕。

    也或許,在座的你我每一個人都在生命的某一個時刻當過不誠實的人,不誠實的面對自己的渴望和身體。

    當你極度否認一件事情的時候,身體就是靈魂的出口。

    它懂你的渴望也懂你的失望,甚至有些時候,它會用流血、生病、疼痛、還有各種方式來提醒你,嘿!你該面對你生命當中真正重要的問題了,從這個角度重新來理解影片的副標題「身體是誠實的」,我突然覺得一開始的自己太傲慢了,或許影片真正要傳達的並不是「慾望等於愛」,而是有些時候被你用很多道德和束縛所枷鎖的、那些隱隱約約、模糊不清的東西,反而用「身體」可以看清。

    例如,你討厭你自己(這是第一個層次的討厭),可是你又討厭你討厭你自己(第二個層次的討厭,這句很難聽得懂舉手🙋‍♂️),在這種複雜的情緒組合底下,你開始拿起刀子割自己的手腕,然後從「感覺到疼痛」裡面、從別人的疼惜裡面,同時也感覺到自己的重要。然後事後你又開始非常討厭,自己用這種方式來尋求別人的關注和注意(第三個層次的討厭),儘管如此,下一次你的身體還是會「很誠實」用這種方式,再次換取某種上癮——你討厭反覆用這種方式來飲鴆止渴的自己(第四個層次的討厭,有人走到這裡過嗎?)。

    這裡並不是鼓勵大家割手,而是要我們停下來思考一件事——當你在一段感情裡面的愛混雜了更多的憤怒、嫉妒、甚至是互相傷害的時候,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慾望、愛情可以詮釋的了,更多時候,揉合了過往你所發生的一些經驗,換句話說,在你跟他躺著的這張床上,還躺著別人,這個「別人」,可能是曾用言語霸凌過你的同學或家人、可能是當年曾傷害你的人、也可能是早已經離開你的生命,但是還在你的生命裡面投射下大量影子的人。

    這部影片用非常驚悚的方式試圖刻劃上面我所談到的許多不同面向的東西,由於是限制級,所以沒有辦法推薦所有的人去看,但也由於是限制級,所以我會建議看的時候要結伴,不然一個人看可能會覺得相當的恐怖,那個恐怖,會把你推向某種地獄。儘管如此,這麼強烈的感情裡面,還是有許多值得玩味的主題,例如:

    —如果一個人不曾被好好愛過,他有可能好好愛人嗎?
    —如果一個人經常被丟掉,他有可能把自己撿回來嗎?
    —如果你的信仰讓你覺得自己總是有罪,那你有可能變成自己的救贖嗎?

    老實說我覺得這是一部非常精彩、而且也非常緊湊的片,看到最後我開始思考一件事:有些憎恨和嫉妒,表面上是想要殺死某一個人,但實際上真正想要殺死的,是自己。可是那個想要死掉的自己,在時空當中的某一個維度裡面,又好想要能夠好好的被愛、好好的活下來。

    如果我們生下來都是有罪的,那麼有些地獄,我們是必須親身走過的。可是,走過地獄並不代表我們是地獄本身,看起來像是個怪物,也不代表怪物就是我們。

    當我們經過那些業火、經過那些燒灼、經過那些生死交接的關頭,你會發現還是有些東西你會想要抓住、還是有些人你想守候、還是有些事情,你不想要就此撒手。

    你還是想要有一個家,一個真正的家。
    從此以後,你追求的不只是愛而已,還是一個家,一個能夠好好愛你,也能夠好好把你當一個正常的人的家。

    我經常覺得,看見黑暗的時候也會看見希望,這部片能夠帶你走到很深的一個地獄,走出戲院,牽著你愛的人的手,你會發現,地獄的另外一頭,有光。
    ——
    *實驗請參考《性愛好科學》p.245,Suschinsky, K. D., Lalumière, M. L., & Chivers, M. L. (2009). Sex differences in patterns of genital sexual arousal: Measurement artifacts or true phenomena?.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38(4), 559-573.
    ISO 690
    ** 許欣瑞(2014).同志開放/多重關係中的誠信與語言實踐策略 [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 天主教生死觀 在 籽想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28 10:00:00
    有 21 人按讚

    🚲尋遊香港|#街頭神像
    #有片睇// 歐洲立陶宛十字架山就大家都聽過啦,但原來喺香港嘅街頭,都有特別嘅「神像山」景觀! bit.ly/2O3xhwY

    〖#宗教在香港〗
    >全港最大解籤中心160檔任揀 實測解籤有幾準 師傅不怕透露天機:最嚴重係死啫 bit.ly/2MERc54
    >天主教聖堂修復師導賞本地教堂 堅道主教座堂尋螺旋鐵樓梯 香港仔聖神修院原為中式四合院 bit.ly/3uBWjnA
    >女記者14小時滴水不沾 潛入重慶跟穆斯林戒食戒色 bit.ly/3bZ5JkT
    >承載歷史訊息 宗教和平共存 歌連臣角生死之旅 bit.ly/2ZSJx6h

    #求神拜佛 #信則有不信則無
    =============
    體驗山系staycation 達人教執野營行裝+野炊料理
    即睇《野外露營 WILD CAMP STYLEBOOK》🏕 bit.ly/3pCpzXW
    ==============
    想知更多 #籽想旅行 活動👉🏻 bit.ly/35OmrRK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bit.ly/33tEOZC

  • 天主教生死觀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9-04 15:58:03

    林鄭特首月娥鈞鑑:

    本人年屆七十,早已退休,每天從心所欲,在自媒體議論時政。閣下身為特首,本來地位崇高,足以讓人仰視,可是本人觀察閣下多年,留下頗為差劣的印象。本人感覺閣下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目中無人,尤其令人髮指的是自恃當公務員三十多年,對條例爛熟於胸,於是利用條例之間的灰色地帶,漠視民情民意,以小道而行,專門舞文弄法,賣弄小聰明,以達成目的,無論清拆皇后碼頭如是,加建西九故宮文化博物館事件如是,通過高鐵一地兩檢亦如是,結果作法自斃,惹下今次修訂《逃犯條例》的大禍。

    昨晚本人聆聽了閣下閉門會議的錄音,開始對閣下有少許改觀,覺得閣下還是可以言的人。可以言而不言,是謂之失人。閣下提到若可以選擇,便會辭職,這等於是說北京不讓閣下辭職。事實上,閣下政務經驗如此豐富,想必亦有自知之明,就算留任特首之位,亦已無可為,皆因社會這麼動盪,閣下民望屢破新低,備受各界質疑,甚至公務員內部亦有反對聲音,政令根本不出特首辦,現屆政府已沒可能推動任何有關民生的事務。然而據閣下所言,由於考慮到國家安全和主權問題,情勢複雜,因此閣下無法辭職。

    可是,由反修例風波至9月2日下午,被捕人數已達1,117人,這還不包括9月2日晚被捕的人數。不少青年被控以重罪,重傷入院者不知多少,而重傷躲在家中不敢報警的人數,又難以估算。這種局面持續下去,每天受傷和被捕的人數只會增加,情況堪憂。再看看經濟方面,由於不少國家對香港發出旅遊警示,加上人們情緒欠佳,消費意欲低,令香港商店生意日走下坡,面臨倒閉者,比比皆是,怎不令人擔心?

    本人雖然人微言輕,但在此為閣下致以最誠懇的提議:目前唯一可以紓緩局面的方法,便是閣下立即辭職。有人說北京不會批准閣下這樣做,但如閣下意向堅決,稱病高臥,又有誰能夠強迫閣下繼續工作呢?閣下身為兩子之母,將心比心,何以面對數以千萬計的受傷青少年之母?閣下身為特首,眼見經濟日走下坡,百業蕭條,民生凋蔽可以預見,又如何向父老交代?當然今天閣下辭任離去,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但閣下正是部分問題癥結所在,下台至少是解開死結的第一步。以史鑑今,1957年,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岸信介強行通過《美日安保條約》,激怒日本民眾,紛紛示威反對,被政府聯同黑社會鎮壓攻擊,造成一名東京大學女大學生死亡,結果激發三十多萬人上街示威,其後岸信介被迫辭職,抗議因而消失。再如2003年,時任香港特首董建華宣布撤回二十三條立法,但他仍然留任,結果2004年七一遊行仍有數十萬人上街,次年3月董建華腳痛下台,換成曾蔭權上場,七一遊行人數立即大幅減少至數萬人。如果閣下願意辭職,一來可以減低社會撕裂的程度,二來顯示閣下不戀棧權位,履行閣下當日競選行政長官時的承諾:「如果港人主流意見令我無法再任特首,我會辭職。」未知閣下是否遵守諾言?

    亦有人說北京不想閣下辭職,故此閣下迫不得已,只能繼續龜縮禮賓府中。本人冷靜分析後,認為北京希望閣下留任,只有幾個原因:第一,閣下離去恐怕會造成政局動盪。然而閣下今天已形同朽木,只是表面坐於廟堂之上,無所能為,如此豈不反而是政局動盪的原因?第二,假如閣下離任,可能顯示北京被迫向反對派或外國勢力屈服。不過,閣下的錄音已傳出,顯示閣下辭職意向明確,政府內部脆弱,分崩離析,辭職與北京軟弱無關;第三,北京可能要留下迴旋的餘地,假如有任何錯誤,只須往閣下身上推,北京便可撇個一乾二淨。可是自錄音一出,原來閣下無自主權,只是替罪羔羊的功能便已消失,一切錯失皆被扣在北京頭上,閣下為人部下,應知所進退;第四,閣下為北京欽點,辭職豈非代表北京知人不明?然而,須知自古以來,身居至尊之位,便有相應責任,莫說造成這麼大的動亂,這麼多人傷亡,就算是無法控制的天災,只要出現災難局面,皇帝都要下罪己詔,所謂「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怎能因為護短而欺天下人!

    簡而言之,若閣下今天能夠堅決求去,對局面不無小補,亦算對香港人有一個交代。本人在此危急存亡之秋,期望閣下時刻提醒自己:一、假如繼續讓局勢糜爛下去,最終確認有人因衝突而死,歷史將會如何書寫閣下?二、閣下身為天主教徒,背負這麼多人的前途和生死榮辱,若不認罪贖罪,怎符合閣下的信仰精神?

    明亡時,大臣錢謙益的愛妾柳如是曾主動勸他自盡殉國。錢謙益率領家人到湖邊,貌似要投水自盡,結果卻由早站到晚,最終托辭水太涼而沒有投湖,後來更藉口說是柳如是不讓他行此壯舉。閣下想必不會像錢謙益般沒風骨。

    昔日周處除三害,斬虎、除蛟和改過自身。本人今天希望閣下能夠盡自己的能力,除了辭職之外,帶同鄭若驊、李家超、何君堯、盧偉聰、鄧炳強同步離去,則香港幸甚,中國幸甚!


    香港繼續繁榮穩定!




    一名草芥小民
    蕭若元
    二零一九年九月四日

    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