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天主教教堂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天主教教堂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天主教教堂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天主教教堂產品中有18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羅馬聖伯多祿大殿 Basilica di San Pietro》 「位於梵蒂岡的天主教宗座聖殿,建於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徵之一。作為最傑出的文藝復興建築和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其佔地23,000平方公尺,可容納超過六萬人,教堂中央是直徑42公尺的穹窿,頂高約138公尺,前方則為聖...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阿平電影院 i-PK MOVI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像時光機之【阿平朝鮮遊記第四集】 2018年9月9日是朝鮮建國70周年的國慶日,當天早上除了舉行閱兵典禮之外,最大的重頭戲就是晚上會前往全世界最大,可容納十五萬人的五一體育場,觀賞闊別五年規模超級盛大的「阿里郎」式十萬人大型團體操與藝術大匯演。金正恩也會出席觀賞這場首演。 停辦五年後,2018年以...

天主教教堂 在 hazy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5-17 12:31:43

/ 真的啊~ 口罩再不養成隨身攜帶的習慣 防疫的警覺心再不提高 不管是媽祖還是耶穌都救不了你餒! 為自己以身作則 別讓事態繼續惡化下去 好來~前面太嚴肅了! 你們覺得這個場景是公廟還是教堂 是不是給他傻傻分不清 第一眼真的會以為是道教的場所 其實他是天主教教堂 滿滿的中式元素在裡面 直接中西混搭起...

  • 天主教教堂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3 13:54:51
    有 348 人按讚

    《羅馬聖伯多祿大殿 Basilica di San Pietro》
    「位於梵蒂岡的天主教宗座聖殿,建於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徵之一。作為最傑出的文藝復興建築和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其佔地23,000平方公尺,可容納超過六萬人,教堂中央是直徑42公尺的穹窿,頂高約138公尺,前方則為聖伯多祿廣場與協和大道。雖然並不是所有天主教教堂的「母堂(英語:Mother Church)」、亦非羅馬主教(教宗)的主教座堂,聖伯多祿大殿仍被視為是天主教會最神聖的地點。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多位建築師與藝術家多納托·伯拉孟特、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和小安東尼奧·達·桑加羅等都曾參與聖伯多祿大殿的設計。聖伯多祿廣場的設計人是吉安·洛倫佐·貝尼尼。堂內保存有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許多藝術家如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的壁畫與雕刻。

    根據天主教會聖傳,聖伯多祿大殿是宗徒之長聖伯多祿的安葬地點,歷任教宗也大都安葬於此。

    聖伯多祿大殿由於其禮儀作用,是著名的天主教朝聖地點之一。教宗每年會在此舉行多個儀式,包括聖殿內外的人數,每次約有一萬五千人到八萬人參與。聖伯多祿大殿與基督教歷史上許多事件都有很強的關聯,包括早期教會、教宗國建立、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等等。

    在天主教傳統中這是最神聖的聖地之一,傳統上認為這裡是聖伯多祿(西門彼得)的安葬地點,他是耶穌的12個宗徒之一,第一任安提約基雅(安提阿)主教,以及第一任羅馬主教。」維基百科。

    真的深深的被這世界第一大教堂震撼到,裡裡外外的每個細節都讓人歎為觀止。以前在電視上才能看到的教宗儀式的教堂,我現在站在這,感恩🙏。

    🙏祈禱希望地球不要滅亡,才能再回來羅馬。

    因為40度真的很有感,科學家認為持續的地球暖化問題,地球將在2050年滅亡,但最近聽說已經提前到2030年。

    💪我們可以改變的🙌
    🙏一起加油、努力💪
    ✊我們都是地球人🌏🌎🌍

    《人生很難,但可以世界走透透而不枉此生》
    ————————————————————————
    《人生很難,但可以用自信的台步踢破鐵板》

    作者 金禧 @chinhsi
    時報 出版 @readingtimes_igofficial

    |博客來 @bookstw |https://bit.ly/2D8L3cI
    |誠品 @eslite_global |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110932866655
    |金石堂 @kingstone.com.twhttps://bit.ly/3gxVMeq

    #人生很難但可以用自信的台步踢破鐡板 #人生的台步用自信來走
    #我在巴黎走台步 #金禧 #chinhsi #法式人妻 #模特兒 #國際名模 #金挑禧選 #choixdechinhsi #巴黎 #paris #galerieslafayette #france #parisianne #international #model #modeling

  • 天主教教堂 在 Knowher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0:53:44
    有 51 人按讚

    [ 西貢是甚麼氣味 ]

    繼續寫,香港小店,香港設計,香港製造。
    BeCandle 讓西貢舊墟多了氣味。

    訪問時一直好奇:假如knowhere是一種香氣,應該是怎樣?

    原文刊 Pinkoi
    ———————————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氣味,穿過鼻孔竄上腦袋,記憶因此定型。
    西貢應該是海風的鹹,草地的清澀,咖啡的甘香。
    還有一種味道,凝固成蠟燭,封存瓶子裡。

    BeCandle。隱在西貢舊墟小巷的店,自設工房做手工蠟燭。店面摩登簡潔,空氣裡嗅出優皮的氣味,你會以為這是專門向遊人招手的店,販賣假日風情。
    「來幫襯的有一半都是西貢人。」冷不防店主Xavier搖搖頭,在地生產在地銷售,街坊生意是真像,也是理想中的姿態與面相。

    而這樣一家店,見證了設計師的一段旅程。
    品牌於2012年創立,其時Xavier是個家具設計師,工餘跟朋友抽空經營蠟燭品牌,帶點玩票性質,設計為先,創作過一系列造型蠟燭,異常天馬行空。

    喜愛吃深水埗合益泰腸粉的他,居然用拉腸粉的方法製作蠟燭,上面還放著甜醬,效果幾可亂真。
    小試牛刀後,接踵而來是幾款「點心」:燒賣、粉果、小籠包,利用五顏六色的蠟漿,模仿點心師傅的手藝,包出不能放進嘴巴的點心。

    也試過從婆婆家中翻出封塵的撥輪電話、硬皮字典、卡式錄音帶等,逐件倒模,一比一地製成蠟燭,說著關於時間、更替的故事,名叫Lost In Time。

    一路走了好幾年,五年前開始遇上每個創作人都會經歷的瓶頸:應該繼續製作更多亮眼造型的蠟燭?專注擺展覽,還是實實在在地銷售較好?
    滿腦點子,唯一肯定是需要突破,才能走下去——他選擇回到簡單,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重新開始。

    「我在西貢讀書長大,這裡一直是我屋企。」他曾在歐洲生活好幾年,留意到很多大品牌的本店,最初也是由小社區起步,聘請當地人,服務當地客人。

    他決定在西貢落腳,自設工場,經營社區獨立小店。
    心態同時有所改變:相比以往的純設計主導,他嘗試把蠟燭帶入實際生活,「畢竟香味才是重點,專業的蠟燭能夠用氣味去說不同故事,影響用家的生活。」

    亦強調Made in Saikung的在地性,帶領店子融入西貢,包括串起附近小店互作推廣,邀請街坊參與工作坊,提供自備玻璃瓶的「裸買」蠟燭服務等,貼近在地人的日常生活。

    其中一款蠟燭叫作Oud,那是特別為西貢調製的氣味,回溯當地歷史:「西貢從前是個漁村,後來傳教士來了,興建天主教教堂,而這裡本來都有天后廟,是個充滿宗教味道的地方。」

    當市場上已有許多人在做蠟燭,Xavier認真問自己:我的蠟燭語言會是甚麼?
    先由氣味出發,一口氣調校出六個味道:大浪灣,大帽山,油麻地,廟街,荷李活道,以及中環,嘗試用氣味將人的感官與記憶連繫。

    並且額外關注工藝,找來製作不銹鋼、黃銅、陶瓷和木工的香港職人與藝術家合作,生產容器和周邊工具,還工藝一個重要位置——有趣的是,店子身處的西貢舊墟,從前曾經充滿各種老工業,比如白鐵、木工等,隨時日式微,現已消失。

    設計固然不會草草了事,選用實驗室玻璃器皿,可承受高溫,容器本身的比例和闊度都經過小心計算,讓眼睛和手都感覺舒適。
    附帶的杯蓋,可於燃點時墊於杯下,阻隔瓶下散出的熱力;用完後蓋上瓶蓋,蠟燭便會隨之熄滅,是實用與漂亮兼具的設計。
    對美學的堅持仍在,只是偏向低調,需要細味,期望用過的人會察覺心意。

    BeCandle的命名,源於Xavier偶像李小龍的名言be water:蠟液是流動的,擁有不同形態。
    唯獨初心不變,將繼續挑戰蠟燭的各種可塑性。
    「想做一些自己喜愛的設計,然後分享給他人。」Xavier如是總結。

    —————————
    丨認真做無聊事 x knowhere 丨
    日期:8月21日-9月12日
    時間:星期二至日1-7pm
    地點:中環PMQ B座 H205 knowhere
    —————————
    丨knowhere丨
    ▪️中環鴨巴甸街35號PMQ元創方B座H205
    ▪️Tuesday to Sunday 1-7pm
    ▪️https://instagram.com/youknowhere

  • 天主教教堂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04 11:51:00
    有 504 人按讚

    在桃園市復興區有一個建立於民國52年的 #天主教教堂,那就是 #基國派老教堂►►https://tinyurl.com/jkyu9vze
    原為啟蒙泰雅原住民所興建,於1964年落成的臺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
    平常不易開放的基國派老教堂,是個很有特色的建築,一塊塊石砌而成的教堂外觀,有著「#石頭教堂」之稱🥰
    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來看看 #繡球花 限定版的 #老教堂,一起跟著 #丁小羽 來看看最美石頭教堂😄

  • 天主教教堂 在 阿平電影院 i-PK MOVI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5-29 12:00:28

    影像時光機之【阿平朝鮮遊記第四集】 2018年9月9日是朝鮮建國70周年的國慶日,當天早上除了舉行閱兵典禮之外,最大的重頭戲就是晚上會前往全世界最大,可容納十五萬人的五一體育場,觀賞闊別五年規模超級盛大的「阿里郎」式十萬人大型團體操與藝術大匯演。金正恩也會出席觀賞這場首演。
    停辦五年後,2018年以全新劇目「輝煌的祖國」重磅回歸,內容更加入金正恩、文在寅於2018年在板門店38度分界線會面的歷史時刻片段,這次也運用了無人機等現代科技,組成了一幕幕令人歎為觀止的演出! 當然其中最傳統最吸引眼球的,還是由數萬人在看台上組成的人體LED超大型螢幕。
    北韓阿里郎表演是官方的一個大型集體活動,2002 年第一次舉行,2007 – 2013 年期間每年舉辦,其後停辦。這場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大型匯演,是至今少數仍然存在的社會主義風格式表演,內容除了講述阿里郎的傳說故事外,亦有北韓的革命歷史進程,歌頌金氏家族的領導,以及現今的各項現代化發展等。
    「金正恩同志!」身旁的導遊突然指著遠方緩緩入場的身影,一剎那,全場掌聲雷動,五一體育場內十幾萬朝鮮人民凝視着同一方向,激動地大喊「萬歲!萬歲!」。
    這時我們從外國人觀眾席上大約距離觀禮台一百多米,親眼見到了金正恩本人。

    00:00 開場
    00:20 早晨的平壤科學家外賓住所房間和窗外景色
    04:14 輝煌的祖國十萬人大匯演晚會精彩片段1
    05:50 遊覽大巴車上看平壤市區景觀1 三褲導遊開講時間
    12:14 平壤光復百貨公司購物體驗
    21:22 朝鮮餐廳午餐時間
    23:55 平壤有軌電車 街景 人民群像
    28:05 平壤天主教教堂參觀
    32:07 遊覽大巴車上看平壤市區景觀2 三褲導遊開講時間
    34:53 平壤科學家外賓住所窗外景色
    35:32 回到酒店房間午休 吃朝鮮零食和飲料
    37:48 看朝鮮電視台節目
    39:04 輝煌的祖國十萬人大匯演晚會精彩片段2
    43:02 輝煌的祖國三等席USB隨身碟門票收藏卡

    系列影片:
    傳說中的北韓少女時代?|朝鮮可樂好喝嗎?|台灣大叔遊北韓EP.1【阿平遊記】https://youtu.be/zjBD2WxQRuU

    台灣大叔遊北韓 EP.2|北韓女神級空姐|體驗高麗航空商務艙+平壤機場貴賓室【阿平遊記】
    https://youtu.be/TkzkUVY0VXQ

    台灣大叔遊北韓 EP.3|飯店體驗平壤科學家外賓住所|朝鮮導遊唱中文歌好聽嗎?|街道不可思議的乾淨【阿平遊記】https://youtu.be/3MLCXmNnq8I

    台灣大叔遊瀋陽 EP.1|比百貨公司還大的書店 玖伍文化城|太原街步行街【阿平遊記】https://youtu.be/neW8WsjUfkQ

    台灣大叔遊瀋陽 EP.2|瀋陽最繁華青年大街摩天建築街景|盛京大劇院|K11購物藝術中心|中山廣場【阿平遊記】https://youtu.be/D6oRS8J0rNA

    台灣大叔遊瀋陽 EP.3|參觀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銘記歷史勿忘國恥【阿平遊記】https://youtu.be/HZ_X4n3Nwsk

    ===========================
    歡迎訂閱 阿平電影院 i-PK MOVIE ➤ https://goo.gl/nVBtxR
    記得按下小鈴鐺🔔,可以第一時間看到最新影片喔。
    ===========================
    阿平电影院打赏赞助💰 感谢大家的支持😊
    🧧 微信 扫码赞助 ➤ https://reurl.cc/gWkrZ4
    🧧 支付宝 扫码赞助 ➤ https://reurl.cc/4a5lQY
    Paypal 赞助 support ➤ https://paypal.me/iPKMOVIE
    ===========================
    訂閱與關注 ➤
    【B站 阿平电影院】➤ http://space.bilibili.com/97102435
    【微博 阿平电影院】➤ http://www.weibo.com/p/1005051918309433
    【西瓜視頻 阿平电影院】➤ https://www.ixigua.com/home/80120746896
    【今日头条 阿平电影院】➤ https://reurl.cc/2gYqDE
    【抖音(大陸版APP) 阿平電影院】➤ http://v.douyin.com/efrcRWL
    【FB 華語世界電影討論社】➤ http://tny.im/hWQ
    【阿平 FB】➤ http://www.facebook.com/thxac3dts
    【阿平電影院 FB粉絲頁】➤ http://www.facebook.com/APcinema
    【i-PK MOVIE 電影情報局 FB粉絲頁】➤ http://www.facebook.com/iPKMOVIE
    【i-PK MOVIE 電影情報局 官網】➤ http://i-pk.tw/
    【優酷 阿平电影院】➤ http://i.youku.com/ipkmovie
    ===========================
    #金正恩 #朝鮮平壤 #阿平遊記 #北韓 #North_Korea #Pyongyang

  • 天主教教堂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3-21 21:00:16

    「我很不喜歡以前的自己,我做出來的,是其他人認同的男生,不是我自己想做的自己。經過了三十多年自我探索,我開始作出了很大的改變。」其實早在兩歲時,恩恩已認定自己是女生:「那時我有種錯覺,以為長大後可以找另一個人跟我交換身份,我就可以當女生,讓那個人做男生,我以為可以這樣,兩歲人就是想到這些。」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1113/ZDE7ICBUCZBVPG6RGBBFSIIO3Y/

    自殺與抑鬱的議題,總感覺牽扯不到醫生身上,不過Zephyrus和Ming過去亦掙扎其中。25歲的Zephyrus去年畢業,在公立醫院任職醫生,24歲的Ming是醫學院的五年級生,二人是醫學院的師兄妹,亦是跨性別者的身份。跨性別者是泛指性別認同或性別表達與出生時性別不符的人士。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1114/BWMH55R3R5HXZPO4KWBIC53IBM/

    Henry和Edgar於3年前在英國註冊結婚,回到香港補辦婚禮,在教堂行禮,是全港第一對在天主教教堂成婚的同志伴侶。然而,這對新婚愛侶卻想不到,在香港的同志婚後生活比想像中艱難。家人朋友都十分支持兩小口,Henry不斷強調:「我們真的十分幸運。」可是兩人剛成婚不久,已面對很多白眼,「我們在英國結婚,當時已經有尷尬的狀況,就是應不應該將結婚照放到網上。其實真的很古怪,結婚那麼喜悅的事,我們卻會考慮應不應該跟人分享。」兩人決定回港後再公開婚照,好讓跟親朋好友解釋,怎料英國朋友率先把照片上載祝福,Henry說:「他們對同性婚姻沒有忌諱,就將照片放到網上,之後我們看到有人在照片按嘔嘔表情符號,按憤怒表情符號,有很多難聽的留言,令我們很傷心。」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1115/3VITHY5FEZHKNNK5BNEKLKRO4A/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LGBT #跨性別 #出櫃 #同志 #繼承遺產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 天主教教堂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1-17 18:30:13

    |同志婚姻 —已婚同志提繼承遺產司法覆核遭政府上訴 丈夫隨時被房署趕走 律師:配偶過世連屍體也領取不了
    Henry和Edgar於3年前在英國註冊結婚,回到香港補辦婚禮,在教堂行禮,是全港第一對在天主教教堂成婚的同志伴侶。然而,這對新婚愛侶卻想不到,在香港的同志婚後生活比想像中艱難。

    家人朋友都十分支持兩小口,Henry不斷強調:「我們真的十分幸運。」可是兩人剛成婚不久,已面對很多白眼,「我們在英國結婚,當時已經有尷尬的狀況,就是應不應該將結婚照放到網上。其實真的很古怪,結婚那麼喜悅的事,我們卻會考慮應不應該跟人分享。」兩人決定回港後再公開婚照,好讓跟親朋好友解釋,怎料英國朋友率先把照片上載祝福,Henry說:「他們對同性婚姻沒有忌諱,就將照片放到網上,之後我們看到有人在照片按嘔嘔表情符號,按憤怒表情符號,有很多難聽的留言,令我們很傷心。」

    而更令人傷感的,是兩人天主教徒和同志的身份,在婚後要面對教會的壓力。Edgar自小是天主教徒,Henry也因為他而信教、受洗,香港天主教教區得知兩人結婚後,派人聯絡,很急要見面。Henry說,那時他已心知不妙,「他說Edgar是香港天主教教區其中一個委員會的委員,當時由湯漢樞機任命。現在你們結婚了,所謂同性婚姻,有違教規,不能夠做委員。很大打擊,尤其是教會是一個家,一說結婚,就要趕你走,還要是很心急地趕你走。」Henry明白教會沒有選擇,也有自己的教義需要遵守,「別人指派他趕我們走,我覺得沒問題,但是他在過程中起碼可以跟我說:其實我也痛,你仍是我的兒子。」身邊的朋友也間中「施壓」,好像逼他們在天主教徒和同志身份中二選一,Henry覺得這樣很不公平,「每個人有很多身份,他碰巧有這個身份,而教會、身邊的朋友要持這個立場。對他而言就好像:你要左腳還是要右腳?怎可能選擇,突然說不要一隻腳?」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同志婚姻 #英國 #湯漢 #教堂 #天主教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