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 clubhouse 是時間小偷,的確是如此,有時候聽了3小時你會不知道自己在衝三小(比方說我前幾天參加的一個印象深刻的房間「橡皮擦掉到地上為什麼會不見」,我竟然還用心理學來分析橡皮擦我真的是瘋了 謝東霖 Hsieh Tung Lin出來面對 ),但有時候只是3分鐘就會讓你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有人說 clubhouse 是時間小偷,的確是如此,有時候聽了3小時你會不知道自己在衝三小(比方說我前幾天參加的一個印象深刻的房間「橡皮擦掉到地上為什麼會不見」,我竟然還用心理學來分析橡皮擦我真的是瘋了 謝東霖 Hsieh Tung Lin出來面對 ),但有時候只是3分鐘就會讓你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早上因為要去廟裡面拜拜,所以在等排隊的時間,聽了 #我的新創時代YouTuber讀書會 ,裡面有很多不同領域的YouTuber分享他們喜歡的書, #愛莉莎莎 分享了一本書叫做《卡內基快樂學》,她覺得有一段話非常受用,書裡面談到「人生的不快樂大多來自於憂慮」,這裡的憂慮不是憂鬱,而是「擔心未來還沒有發生的事情」。
我想到古時候的老師好像跟我講過三句很類似的話:焦慮的人活在未來,憂鬱的人活在過去,快樂的人活在當下(有出處麻煩告訴我🤗)。
我們都知道活在當下最快樂(很多研究都得到了類似的結果我就不引用文獻了)。但問題是要怎麼活在當下呢?尤其是如果你本來就是那種 #習慣性未雨綢繆 的人,出門都背一大堆東西,天氣晴朗不只會想你也會帶兩把雨傘,考試會帶一打橡皮擦之類的,難道就只能人生砍掉重練了嗎?
愛莉莎莎舉了她自己的例子(這是用我的口吻寫的,如果有筆記錯誤麻煩莎莎跟我說):「我在韓國唸書的時候,由於我去讀書的錢是很不容易才存到的,所以一定要唸完,學期快要結束之前,收到了奶奶癌症的訊息,那時候我很崩潰,然後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為待在韓國只能夠焦慮,可是回到台灣好像也不能夠做什麼。
那時候我的人生真的是瀕臨崩潰,覺得努力了這麼久最後竟然是這樣,生命如此短暫,念這麼多書有什麼用?
我想了很久,最後決定還是要留在韓國,我想最糟糕的情況就是我回台灣的時候,奶奶可能已經病危了⋯⋯然後我就回想小時候奶奶希望我做什麼,我都有做到嗎?我記得她會叮嚀我們好好讀書、認真賺錢,這個我都有做到了⋯⋯還有一個就是我們全家都是天主教徒,小時候她常常會帶我去上教堂,但是我都不相信這個⋯⋯於是我就在韓國做了我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去韓國的教堂,還拍了一段影片,送給家人。
很奇怪的是當我做了「那時候我可以做的事情」,把影片做完之後,那個憂慮的心情突然緩解了。那時候還覺得有點罪惡感,因為奶奶明明在台灣都已經生病了,為什麼還可以這麼放鬆?但後來看了這本《卡內基快樂學》才知道,原來我們很多的痛苦都是來自於憂慮,擔心那些未來不一定會發生的事情,就會讓你的每一個當下都過得很不快樂。
——
我自己聽完之後覺得很感動,莎莎不但談了很有用的「乾貨」,還舉了自己很切身的例子讓這個知識變得印象深刻——而且這個例子還很可能會是一個「政治不正確」的例子,畢竟在崇尚孝順的文化裡面,當初如果飛回家似乎也是一個「順應文化」的選擇。不過就像我常說的所有的選擇都有代價,不論是留在韓國都或者是回台灣,都可能會面臨一定程度的心理壓力(對了,後來我還有看到他跟奶奶一起吃麥當勞的影片,所以應該奶奶健康狀況還好?)
但讓我感覺到有很大共鳴的地方在於,我也當過那個「等待親人臥床/臨終」的晚輩,其實除了悲傷之外,最大的感覺是,你只能夠等待,而且在等待的時候會有一種「好像什麼也不能夠做」的無力感(不知道有沒有人曾經有過類似的感覺)。當你經歷過這種無常之後,你會一夜長大。我學到的跟莎莎一樣:當你什麼都不能做,想想那個在病床上或在天上的親人,會希望你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可以為自己也為他們做點什麼?
我記得我爺爺過世之前,他送了我一頂帽子,是他當年反共抗日的時候當兵的帽子。他一邊幫我把帽子戴在頭上,一邊跟我說:「你要堂堂正正做人,出人頭地。」
爺爺是一個話很少的人,這是我少數記得他跟我說過的話。後來,每次面臨道德兩難,當我覺得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都會想起我是不是有變成爺爺心中那個堂堂正正、出人頭地的孫子?然後盡可能,做出比較溫柔的選擇。
#takeaway
面對人生的無常還有憂慮,如果可能的話,練習盡量活在當下,如果不可能的話,試著想想最壞的情況,然後練習接受那個最壞的情況。如果無法接受的話,想想現在的自己可以為那個最壞的情況做一點什麼,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做可以改變的事情。
畢竟我們都是有限的,但也因為這樣的有限,讓我們變得更無限。
#備註
我覺得CH有趣的地方在於你在裡面可以聽到一個真實的立體的人,不過要聽到有用、而印象深刻的內容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比較像是分散學習,一邊聊天一邊獲取一些可能有用或可能沒有用的知識。
當然,也可能和你選擇的房間有關係,我自己覺得獲益比較大的是這種「聽完之後的筆記」,有一些人幫你整理在他在哪一個房間裡面聽到的東西,經過整理之後的資訊其實更容易吸收,也比較不浪費時間。
雖然這次我只聽到3分鐘我就去拜拜了,但離開之後我還是覺得這段內容很值得寫下來,於是把它記錄成文字。
我覺得可以藉這個機會做一個筆記分享。如果大家這幾天有聽到不錯的內容,也歡迎記錄成文章(你可以用 方格子 medium等等部落格平台) ,在這篇下面分享連結給大家。
#clubhouse #筆記
#有註冊的朋友可以來下面簽到id
天主教可以吃拜拜的東西嗎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人說 clubhouse 是時間小偷,的確是如此,有時候聽了3小時你會不知道自己在衝三小(比方說我前幾天參加的一個印象深刻的房間「橡皮擦掉到地上為什麼會不見」,我竟然還用心理學來分析橡皮擦我真的是瘋了 謝東霖 Hsieh Tung Lin出來面對 ),但有時候只是3分鐘就會讓你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早上因為要去廟裡面拜拜,所以在等排隊的時間,聽了 #我的新創時代YouTuber讀書會 ,裡面有很多不同領域的YouTuber分享他們喜歡的書, #愛莉莎莎 分享了一本書叫做《卡內基快樂學》,她覺得有一段話非常受用,書裡面談到「人生的不快樂大多來自於憂慮」,這裡的憂慮不是憂鬱,而是「擔心未來還沒有發生的事情」。
我想到古時候的老師好像跟我講過三句很類似的話:焦慮的人活在未來,憂鬱的人活在過去,快樂的人活在當下(有出處麻煩告訴我🤗)。
我們都知道活在當下最快樂(很多研究都得到了類似的結果我就不引用文獻了)。但問題是要怎麼活在當下呢?尤其是如果你本來就是那種 #習慣性未雨綢繆 的人,出門都背一大堆東西,天氣晴朗不只會想你也會帶兩把雨傘,考試會帶一打橡皮擦之類的,難道就只能人生砍掉重練了嗎?
愛莉莎莎舉了她自己的例子(這是用我的口吻寫的,如果有筆記錯誤麻煩莎莎跟我說):「我在韓國唸書的時候,由於我去讀書的錢是很不容易才存到的,所以一定要唸完,學期快要結束之前,收到了奶奶癌症的訊息,那時候我很崩潰,然後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為待在韓國只能夠焦慮,可是回到台灣好像也不能夠做什麼。
那時候我的人生真的是瀕臨崩潰,覺得努力了這麼久最後竟然是這樣,生命如此短暫,念這麼多書有什麼用?
我想了很久,最後決定還是要留在韓國,我想最糟糕的情況就是我回台灣的時候,奶奶可能已經病危了⋯⋯然後我就回想小時候奶奶希望我做什麼,我都有做到嗎?我記得她會叮嚀我們好好讀書、認真賺錢,這個我都有做到了⋯⋯還有一個就是我們全家都是天主教徒,小時候她常常會帶我去上教堂,但是我都不相信這個⋯⋯於是我就在韓國做了我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去韓國的教堂幫奶奶禱告,還拍了一段影片,送給家人。
很奇怪的是當我做了「那時候我可以做的事情」,把影片做完之後,那個憂慮的心情突然緩解了。那時候還覺得有點罪惡感,因為奶奶明明在台灣都已經生病了,為什麼還可以這麼放鬆?但後來看了這本《卡內基快樂學》才知道,原來我們很多的痛苦都是來自於憂慮,擔心那些未來不一定會發生的事情,就會讓你的每一個當下都過得很不快樂。
——
我自己聽完之後覺得很感動,莎莎不但談了很有用的「乾貨」,還舉了自己很切身的例子讓這個知識變得印象深刻——而且這個例子還很可能會是一個「政治不正確」的例子,畢竟在崇尚孝順的文化裡面,當初如果飛回家似乎也是一個「順應文化」的選擇。不過就像我常說的所有的選擇都有代價,不論是留在韓國都或者是回台灣,都可能會面臨一定程度的心理壓力(對了,後來我還有看到他跟奶奶一起吃麥當勞的影片,所以應該奶奶健康狀況還好?)
但讓我感覺到有很大共鳴的地方在於,我也當過那個「等待親人臥床/臨終」的晚輩,其實除了悲傷之外,最大的感覺是,你只能夠等待,而且在等待的時候會有一種「好像什麼也不能夠做」的無力感(不知道有沒有人曾經有過類似的感覺)。當你經歷過這種無常之後,你會一夜長大。我學到的跟莎莎一樣:當你什麼都不能做,想想那個在病床上或在天上的親人,會希望你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可以為自己也為他們做點什麼?
我記得我爺爺過世之前,他送了我一頂帽子,是他當年反共抗日的時候當兵的帽子。他一邊幫我把帽子戴在頭上,一邊跟我說:「你要堂堂正正做人,出人頭地。」
爺爺是一個話很少的人,這是我少數記得他跟我說過的話。後來,每次面臨道德兩難,當我覺得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都會想起我是不是有變成爺爺心中那個堂堂正正、出人頭地的孫子?然後盡可能,做出比較溫柔的選擇。
#takeaway
面對人生的無常還有憂慮,如果可能的話,練習盡量活在當下,如果不可能的話,試著想想最壞的情況,然後練習接受那個最壞的情況。如果無法接受的話,想想現在的自己可以為那個最壞的情況做一點什麼,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做可以改變的事情。
畢竟我們都是有限的,但也因為這樣的有限,讓我們變得更無限。
#備註
我覺得CH有趣的地方在於你在裡面可以聽到一個真實的立體的人,不過要聽到有用、而印象深刻的內容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比較像是分散學習,一邊聊天一邊獲取一些可能有用或可能沒有用的知識。
當然,也可能和你選擇的房間有關係,我自己覺得獲益比較大的是這種「聽完之後的筆記」,有一些人幫你整理在他在哪一個房間裡面聽到的東西,經過整理之後的資訊其實更容易吸收,也比較不浪費時間。
雖然這次我只聽到3分鐘我就去拜拜了,但離開之後我還是覺得這段內容很值得寫下來,於是把它記錄成文字。
我覺得可以藉這個機會做一個筆記分享。如果大家這幾天有聽到不錯的內容,也歡迎記錄成文章(你可以用 方格子 medium等等部落格平台) ,在這篇下面分享連結給大家。
#clubhouse #筆記
#有註冊的朋友可以來下面簽到id
天主教可以吃拜拜的東西嗎 在 張定瑋老師-全球姓名學陽宅風水權威大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俗話說:慎終追遠、飲水思源!
神可以不拜,要拜可以去廟裡拜,但是祖先一定要拜!
✔神代表外人
✔祖先代表親人
拜神不拜祖先,由此可見:代表只重外人不重內人!
📍拜神和拜祖先哪個比較好?
當然是拜祖先比較好!
拜神祂不一定會幫助你,因為祂要幫有緣之人!
並非有拜神就會保佑!為什麼呢?
若是作奸犯科、殺人放火都拜神,神不會幫助他,神會幫助有積德的人。
拜祖先是最好的,祖先是沒有條件的會幫助你。
祖先就如同自己的父母親一樣,就算孩兒有困難或是壞事,父母親還是會想辦法救你!
所以拜祖先比拜神好!
🙋♀️什麼樣的情況在家需要安祖先?
✔有結婚
✔有生孩子
✔有自己的房子
半年之內在家中一定要安祖先,
祖先能夠庇佑家中健康、事業錢財的流動!
如果沒安祖先又會有什麼樣的狀況發生呢?
就算再會賺錢,錢財依然會留不住
神代表陽、代表事業
祖先代表陰、代表錢財且會影響女主人
🙇♀️家中若無祖先,每當五大節日,
女主人的健康脾氣就會特別差,錢會留不住,尤其會破財!
建議大家,只要符合
『結婚、有生孩子、有自己的房子』都要安祖先。
😨如果只安神不安祖先會有什麼現象?
只幫外人不幫內人,都在打江山給別人!
代表對外人都特別好,只教人家賺錢、幫人家賺錢、自己卻看不到錢!
就算賺再多的錢也會守不住。
祖先牌位一定要安,不能只安神不安祖先。
兩者皆安,稱為神主合供。
不安神安祖先可以嗎?可以的!
💡神主合供時,神不能小於祖先牌位,神代表男主人,祖先代表女主人!
神的高度要大於祖先牌位的高度。
一般客家人的祖先牌位跟閩南人的牌位不一樣!
客家人安祖先,幾乎牌位高度、體積、面積都高於神,那會有什麼現象呢?
代表客家女人都要當家要掌權,女人也會特別辛苦特別累。
所以當神主合供時,神像大要於祖先牌位,目的是不要讓家中的女人這麼辛苦。
女人只要會享福家中就會有錢!
女人若是勞碌家中就會沒有錢!
以前我的祖母她是客家人,她說的話是全家的聖旨,大家都要聽她的話。
以上安客家人的祖先牌位會造成這特別的現象!
哥哥有安,只要有人安祖先就行,其他人就不須安,這是不正確的!
閩南人有句話:一人一家代、公媽隨人拜
兄弟爬山各自努力!!
如同你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孝順、其他兩個可以不孝順嗎?
當然不行,全都要孝順!所以三個都要安祖先。
以為沒安祖先,祖先就不會來我家!
那就大錯特錯!
每個人一生下來都留著世世代代祖先的血緣,沒安祖先祂也會到你家坐,只是你沒位子讓他坐!
💰舉個真實例子:
在十年前有個李姓客戶,家中有五兄弟,各自有各自的事業!
老大沒安祖先,其餘四個弟弟都有安祖先。四個弟弟都過得很好又買房買車買土地!
但是只有老大租了一間小房子住。跟子女關係也不是很好。
奇怪的事情來了!四個弟弟做的生意沒有哥哥大,但是過的都比大哥好!
以前我不懂時也沒安祖先,賺了很多錢都是一場空,等到我懂了時候,就安了祖先。後來就開始賺了很多錢!
安祖先要特別留意,有安祖先有保佑,沒安祖先會修理你!
但是又有人說,安祖先保佑的沒有,搗蛋的比較多!
事實上:真的是在冤枉祖先!!
為什麼安了祖先沒安沒事,安了更糟糕?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況呢?
責任不在祖先!
在於安的人身上!
⚠️安祖先方向不對、位置不對、擺設不對都會讓祖先修理你!
💢祖先先後面不可有廁所!
💢後面不能有廚房!
💢後面不能有樓梯間....等等
不能隨便安祖先,以為有安就好。這是不對的!
【祖先位置很重要嗎??】
如果你是租的房子,
自己也會不好意思請父母親來!
但是,如果你是自己買的房子,就會請父母親到家坐坐。就算你不請他,他也一定會來!
到家中後,往往我們都會留孝親房!有來時,可以給父母住!
沒來時可以當書房!但是如果父母親來了之後沒房間睡,那你要他睡哪?
客廳沙發?浴室?還是門口?
若是當場沒發飆,那父母親回去一定會劈哩啪啦跟左鄰右舍抱怨,說你不孝順、不肖子等等~
如同祖先一樣!祖先來了沒位子坐。那一定也會很不開心!
有人問:那祖先在哪裡?其實祖先一直跟在你身上!
💁♂️古書記載:
人有三魂七魄,三魂去投胎,七魄留人間。
那七魄是留在哪?
留在你的身上的血脈、骨灰、墓碑、墓地....等等
血緣代表著中國人崇尚的倫理孝道,重視慎終追遠的精神!
如同你們買了房子留了孝親房他不一定會住。
但是他來了就能開心住下!
祖先牌位也是一樣的道理~~
當你成家立業之後就務必在家中一定要安祖先的牌位!
但是切記!
安祖先時有祂該要有的格局、方向、擺設!
如果方向不對,那也沒用!
讓祖先坐了不舒服,他如何幫助你?也一樣會修理你!
所以很多人在不順遂時都會怪祖先沒幫忙,其實是你自己沒把他放好,甚至沒安!
🙅♂️有人又問:天主教基督教沒安祖先就沒事?
其實你錯了!天主教基督教他們安的比你好!
天主教、基督教是把祖先安在心裡,起床、睡覺、三餐前,都要禱告!
感謝上帝賜我吃賜我穿賜我借錢不用還!
一天禱告還有五次!
他們的上帝指的是『天、地、親、經、師』,包含神、父母
所以天主教基督教天天都把祂們放心裡拜五次!
我們拜祖先拿香拜拜是早晚一炷!也才兩次
甚至有人一次都沒拜!
那祖先不修理你才怪呢~~
🙅🏼有人問,老家有安!我家不用安祖先!
那是不對的!一人一家代、公媽隨人拜。以前有分家二字,現在沒有分家,因為現在賺錢也不會給兄弟花,也不會全部交給父母。
以前都是大家庭社會,現今社會的不同,都是以小家庭為主!
沒安祖先錢財賺再多也會留不住,另外會傷害女主人,會讓女主人脾氣、情緒、健康不好,是因為沒有安祖先牌位!
以後,我們每個人都會當別人的祖先,如果今天不安,以後你的孩子也會不懂安祖先了!以後老了都會被送到養老院,跟子女就會比較沒緣也比較沒感情!所以慎終追遠、飲水思源!你做個榜樣給子女看,也會有孝道的傳承!現在人,越來越現代化,也比較不重視親情。
何謂尊師重道??
叫做尊敬長輩、尊敬長上、尊敬父母,都是因為以前人都很守規矩。該安祖先就安祖先,現在大部分的人眼中沒長輩只有自己,也是因為沒安祖先的關係!
🙌何種狀況需要重新安祖先?
現在祖先牌位都是許多用玻璃盒子裝起來,比較安乾淨比較好保養。
但凡被蟲蛀、裡面東西寫錯、或是祖先牌子太大(比神大),祖先金漆掉的嚴重、玻璃盒破損以上這些狀況都要重新安祖先!
中國文化的傳統習俗,『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祖先都會追隨在自己的身邊庇佑我們的~
天主教可以吃拜拜的東西嗎 在 張定瑋老師-全球姓名學陽宅風水權威大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俗話說:慎終追遠、飲水思源!
神可以不拜,要拜可以去廟裡拜,但是祖先一定要拜!
✔神代表外人
✔祖先代表親人
拜神不拜祖先,由此可見:代表只重外人不重內人!
📍拜神和拜祖先哪個比較好?
當然是拜祖先比較好!
拜神祂不一定會幫助你,因為祂要幫有緣之人!
並非有拜神就會保佑!為什麼呢?
若是作奸犯科、殺人放火都拜神,神不會幫助他,神會幫助有積德的人。
拜祖先是最好的,祖先是沒有條件的會幫助你。
祖先就如同自己的父母親一樣,就算孩兒有困難或是壞事,父母親還是會想辦法救你!
所以拜祖先比拜神好!
🙋♀️什麼樣的情況在家需要安祖先?
✔有結婚
✔有生孩子
✔有自己的房子
半年之內在家中一定要安祖先,
祖先能夠庇佑家中健康、事業錢財的流動!
如果沒安祖先又會有什麼樣的狀況發生呢?
就算再會賺錢,錢財依然會留不住
神代表陽、代表事業
祖先代表陰、代表錢財且會影響女主人
🙇♀️家中若無祖先,每當五大節日,
女主人的健康脾氣就會特別差,錢會留不住,尤其會破財!
建議大家,只要符合
『結婚、有生孩子、有自己的房子』都要安祖先。
😨如果只安神不安祖先會有什麼現象?
只幫外人不幫內人,都在打江山給別人!
代表對外人都特別好,只教人家賺錢、幫人家賺錢、自己卻看不到錢!
就算賺再多的錢也會守不住。
祖先牌位一定要安,不能只安神不安祖先。
兩者皆安,稱為神主合供。
不安神安祖先可以嗎?可以的!
💡神主合供時,神不能小於祖先牌位,神代表男主人,祖先代表女主人!
神的高度要大於祖先牌位的高度。
一般客家人的祖先牌位跟閩南人的牌位不一樣!
客家人安祖先,幾乎牌位高度、體積、面積都高於神,那會有什麼現象呢?
代表客家女人都要當家要掌權,女人也會特別辛苦特別累。
所以當神主合供時,神像大要於祖先牌位,目的是不要讓家中的女人這麼辛苦。
女人只要會享福家中就會有錢!
女人若是勞碌家中就會沒有錢!
以前我的祖母她是客家人,她說的話是全家的聖旨,大家都要聽她的話。
以上安客家人的祖先牌位會造成這特別的現象!
哥哥有安,只要有人安祖先就行,其他人就不須安,這是不正確的!
閩南人有句話:一人一家代、公媽隨人拜
兄弟爬山各自努力!!
如同你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孝順、其他兩個可以不孝順嗎?
當然不行,全都要孝順!所以三個都要安祖先。
以為沒安祖先,祖先就不會來我家!
那就大錯特錯!
每個人一生下來都留著世世代代祖先的血緣,沒安祖先祂也會到你家坐,只是你沒位子讓他坐!
💰舉個真實例子:
在十年前有個李姓客戶,家中有五兄弟,各自有各自的事業!
老大沒安祖先,其餘四個弟弟都有安祖先。四個弟弟都過得很好又買房買車買土地!
但是只有老大租了一間小房子住。跟子女關係也不是很好。
奇怪的事情來了!四個弟弟做的生意沒有哥哥大,但是過的都比大哥好!
以前我不懂時也沒安祖先,賺了很多錢都是一場空,等到我懂了時候,就安了祖先。後來就開始賺了很多錢!
安祖先要特別留意,有安祖先有保佑,沒安祖先會修理你!
但是又有人說,安祖先保佑的沒有,搗蛋的比較多!
事實上:真的是在冤枉祖先!!
為什麼安了祖先沒安沒事,安了更糟糕?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況呢?
責任不在祖先!
在於安的人身上!
⚠️安祖先方向不對、位置不對、擺設不對都會讓祖先修理你!
💢祖先先後面不可有廁所!
💢後面不能有廚房!
💢後面不能有樓梯間....等等
不能隨便安祖先,以為有安就好。這是不對的!
【祖先位置很重要嗎??】
如果你是租的房子,
自己也會不好意思請父母親來!
但是,如果你是自己買的房子,就會請父母親到家坐坐。就算你不請他,他也一定會來!
到家中後,往往我們都會留孝親房!有來時,可以給父母住!
沒來時可以當書房!但是如果父母親來了之後沒房間睡,那你要他睡哪?
客廳沙發?浴室?還是門口?
若是當場沒發飆,那父母親回去一定會劈哩啪啦跟左鄰右舍抱怨,說你不孝順、不肖子等等~
如同祖先一樣!祖先來了沒位子坐。那一定也會很不開心!
有人問:那祖先在哪裡?其實祖先一直跟在你身上!
💁♂️古書記載:
人有三魂七魄,三魂去投胎,七魄留人間。
那七魄是留在哪?
留在你的身上的血脈、骨灰、墓碑、墓地....等等
血緣代表著中國人崇尚的倫理孝道,重視慎終追遠的精神!
如同你們買了房子留了孝親房他不一定會住。
但是他來了就能開心住下!
祖先牌位也是一樣的道理~~
當你成家立業之後就務必在家中一定要安祖先的牌位!
但是切記!
安祖先時有祂該要有的格局、方向、擺設!
如果方向不對,那也沒用!
讓祖先坐了不舒服,他如何幫助你?也一樣會修理你!
所以很多人在不順遂時都會怪祖先沒幫忙,其實是你自己沒把他放好,甚至沒安!
🙅♂️有人又問:天主教基督教沒安祖先就沒事?
其實你錯了!天主教基督教他們安的比你好!
天主教、基督教是把祖先安在心裡,起床、睡覺、三餐前,都要禱告!
感謝上帝賜我吃賜我穿賜我借錢不用還!
一天禱告還有五次!
他們的上帝指的是『天、地、親、經、師』,包含神、父母
所以天主教基督教天天都把祂們放心裡拜五次!
我們拜祖先拿香拜拜是早晚一炷!也才兩次
甚至有人一次都沒拜!
那祖先不修理你才怪呢~~
🙅🏼有人問,老家有安!我家不用安祖先!
那是不對的!一人一家代、公媽隨人拜。以前有分家二字,現在沒有分家,因為現在賺錢也不會給兄弟花,也不會全部交給父母。
以前都是大家庭社會,現今社會的不同,都是以小家庭為主!
沒安祖先錢財賺再多也會留不住,另外會傷害女主人,會讓女主人脾氣、情緒、健康不好,是因為沒有安祖先牌位!
以後,我們每個人都會當別人的祖先,如果今天不安,以後你的孩子也會不懂安祖先了!以後老了都會被送到養老院,跟子女就會比較沒緣也比較沒感情!所以慎終追遠、飲水思源!你做個榜樣給子女看,也會有孝道的傳承!現在人,越來越現代化,也比較不重視親情。
何謂尊師重道??
叫做尊敬長輩、尊敬長上、尊敬父母,都是因為以前人都很守規矩。該安祖先就安祖先,現在大部分的人眼中沒長輩只有自己,也是因為沒安祖先的關係!
🙌何種狀況需要重新安祖先?
現在祖先牌位都是許多用玻璃盒子裝起來,比較安乾淨比較好保養。
但凡被蟲蛀、裡面東西寫錯、或是祖先牌子太大(比神大),祖先金漆掉的嚴重、玻璃盒破損以上這些狀況都要重新安祖先!
中國文化的傳統習俗,『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祖先都會追隨在自己的身邊庇佑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