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6/9 新聞概要
.
31/8 太子站一周年
-太子站外昨晚有人聚集,警方向36人發出違反限聚令告票
-被指8.31事件中死亡,韓寶生王茂俊稱已赴英國尋求庇護
-8.31傷者籲聚焦警方過分武力,警方稱使用最低武力
-市民太子站外擺放鮮花,警方拉起封鎖線
-太子道西有人徘徊馬路,警方多次舉藍...
31/8-6/9 新聞概要
.
31/8 太子站一周年
-太子站外昨晚有人聚集,警方向36人發出違反限聚令告票
-被指8.31事件中死亡,韓寶生王茂俊稱已赴英國尋求庇護
-8.31傷者籲聚焦警方過分武力,警方稱使用最低武力
-市民太子站外擺放鮮花,警方拉起封鎖線
-太子道西有人徘徊馬路,警方多次舉藍旗5人被帶入警署;一名孕婦被警方推跌及噴胡椒神情痛苦
-陳彥霖死因研訊繼續,證人稱調景嶺站外曾遇陳彥霖,當時對方無穿鞋;水警引述有督察當時認為案件有可疑;督察供稱陳彥霖遺體無明顯傷勢,右小腿有非致命傷痕;化驗師供稱無發現陳彥霖死前5天內吸食過大麻、2日沒服食過精神科藥物
-港大學生會發起儀式紀念香港重光日七十五周年
-非公屋非綜援3人住戶明起可申請一次過生活津貼12500元
-本港今個財政年度首4個月財政赤字1837億元
-楊潤雄:香港不論回歸前後均沒有三權分立制度
-訪台捷克議長演說提及支持香港
-王毅指中歐社會制度雖不同但不是制度對手
-法國及瑞典批評白俄政府取消傳媒記者證
-聶德權稱樂見52萬人登記檢測計劃,登記系統運作暢順
-民調:兩成一受訪者將參與普及檢測,五成半不會
-調查指逾7成受訪教師憂慮網上授課,逾4成人指應復課
-K3小一小五小六,中一中五中六9.23復課
-浸大系統以藍芽及二維碼技術追蹤確診用戶及接觸者行蹤
-本港新增9宗確診,包括7宗本地個案,累計4810宗,至今89人死亡
1/9
-昨晚8.31共拘捕14人
-31歲職工盟幹事承認管有攻擊性武器包括伸縮棍及膠索帶判囚4個月
-將軍澳港鐵站一男子被人用刀襲擊,疑兇當場被制服
-陳彥霖死因研訊繼續,化驗師供稱陳彥霖指甲樣本沒任何衣物纖維、解剖後不能確定陳彥霖死因;法醫:遇溺或是陳彥霖死因,懂泳術者跳海自殺不常見;陪審團欽向知專取更多片段,官憂研訊沒完沒了最終同意
-12港人被深圳拘留,林鄭:由該司法管轄區處理
-林鄭關注孕婦跌倒,稱如沒有衝突就不需警方執法
-7人涉走私及殘酷對待動物被捕,包括寵物酒店負責人
-林鄭:香港沒有三權分立,三權向司其職互相制衡
-郭榮鏗:「三權分立」是普通法下重要憲制原則
-民研:市民對特區政府好感淨值上升至負39個百分比
-考評局:明年文憑試4.23開考,中英文科口試取消
-蓬佩奧:特朗普或於數周內公布限制中國學生赴美細節
-美大學驅逐中國公費留學生,外交部稱最終損害自身利益
-聶德權:逾65萬人預約登記,至少69宗疑被他人登記
-康希諾:新型肺炎疫苗3-6個月可有三期臨床初步結果
-本港新增12宗確診,包括9宗本地個案,累計4822宗,至今90人死亡
2/9
-27人涉理大附近非法集結下周提堂,包括25名踢保者
-陳彥霖死因研訊繼續,法醫:僅能判斷陳彥霖遺體浸入水中,不肯定是否遇溺亡,但女屍赤裸裸已是很大疑點、遺體矽藻含量可判斷墮海狀況但衛生署法醫無測試;資深法醫不明白衛生署法醫為何沒即時檢視陳彥霖遺體
-湯家驊:三權分立爭論有點無謂,回歸以來三權互相制衡
-郭榮鏗稱香港制度一向三權分立,最重要是司法獨立
-陳文敏:似玩文字遊戲,特首向中央負責與三權分立無關
-中大民調:1成半人滿意政府表現,特首平均分25.4
-新一期居屋下周接受申請,明起可到房委會網頁下載表格
-印度禁用118款中國手機應用程式,稱危害印度主權
-聶德權:逾74萬名市民預約登記,昨日逾12萬人採樣
-健身中心按摩院有條件重開,晚市堂食延至10時
-本港新增8宗確診,包括8宗本地個案,累計4830宗,至今92人死亡
3/9
-黎智英涉恐嚇記者被裁定罪名不成立
-元朗7.21事年再拘一名25歲男子涉嫌參與暴動
-陳彥霖死因研訊繼續,精神醫生稱其父多次住青山醫院去年出席女兒喪禮;精神科醫生指陳彥霖去年8月首次出現思覺失調症狀;證人全部作供完畢,料下周五結案陳詞
-兩休班警在打撃非法賭博行動中被捕,一人被控另一獲釋
-教育局教肓主任涉為兒子取用學位分配系統數據庫遭起訴
-美國表明不會支付拖欠世衛的約8000萬美元會費
-回應美限中國駐美人員活動,華春瑩:美方有反華妄想症
-逾88萬人已預約普及檢測
-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金額縮減,月內提交財委會
-內地支援隊再多近200名成員抵港,特區政府感謝中央
-本港新增9宗確診,包括7宗本地個案,累計4838宗,至今92人死亡
4/9
-去年新城市廣場衝突,3人承認暴動罪押後判刑
-7.21事件41歲男被捕涉參與暴動及串謀有意圖傷人
-希望聯盟促獨立調查7.21及8.31
-李偲嫣兒子涉毆打繼父,獲撤控准自簽守行為18個月
-部分民主派去留民調於本月進行,胡志偉:完全服從結果
-聯合國人權專家憂港區國安法損自由,中方促停干涉內政
-律師稱維權律師余文生去年底至今年初長時間捱餓,右手有顫抖
-歐盟批評美國制裁國際刑事法院無法接受
-美國再有非裔男子疑被警員暴力執法致死
-逾94萬人已預約普及檢測,逾65萬人接受檢測
-聶德權:檢測系統容許再預約,強調只免費提供服務一次
-本港新增12宗確診,包括7宗本地個案,累計4850宗,至今92人死亡
5/9
-網民發起多區商場和你唱活動
-23歲男九龍城涉遊蕩及襲警被捕,4警受傷
-葵涌邨21歲智障男疑被勒斃,警方拘捕死者母親
-記協收警方信件,指發現自稱「記者」人士參與違法
大麻致死量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2本土2境外與幼兒園群聚相關,整起群聚已達27名確診;專家憂心:不明感染源且零星個案爆發,應強化公衛手段與疫苗加速接種併行】
台灣今(9日)新增6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確診個案,包括4例本土與2例境外移入。而今天的6例個案中,與幼兒園相關的有2例本土為確診社區大樓的裝修工人與其妻子、2例境外移入為埃及返台的幼兒父親親屬;其餘2例本土個案,則為新北市同住家人,目前找不到感染源;今日也新增一起死亡個案,為一名70多歲有慢性病的男性。
新北市市長侯友宜今日表示,因應今天再有確診個案,宣布再新增13所學校,共3,170位學生預防性停課,目前總計16所學校、7,369人停課,多數在板橋區,將等PCR檢測報告出爐後,若全數陰性,才會恢復上課。
長庚大學副校長、台灣流行病學學會理事長許光宏表示,目前社區接種一劑疫苗的狀況,沒有辦法應付高傳染性的Delta病毒,且光是戴口罩也沒有辦法阻擋病毒傳播,「現在看來病毒都是零星擴散,機師、幼兒園也不同病毒序列,需要做好心理準備,疫情若爆發恐比5月時大規模社區感染還要嚴重。」台大急診部主治醫師、品質管理中心主任陳世英則表示,提升公衛介入措施,尤其注意避免間接傳播,加速疫苗接種,是現下控制疫情、減少擴散的方法。
好消息是,今日上午6點多,91萬劑BNT疫苗抵台,目前共計184萬劑BNT疫苗到貨,封緘完成後即可使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接下來仍會優先提供給青少年、18~22歲年輕成人使用,其餘疫苗的接種優先順序仍在討論中。
■幼兒園再增一例「大樓裝修工人」確診,妻子也確診
今日本土個案中,兩例是台北市案例、兩例列在新北市。台北市兩例個案與境外案例與幼兒園群聚有關,目前相關確診者已達27人。台北市市長柯文哲表示,今日北市確診個案是一名裝修工人,曾3度前往新北市幼兒園群聚案的住宅大樓裝修,事後經由業主通知該大樓發生感染狀況,因此才決定與太太一起前往採檢,最後兩人皆確診。但陳時中表示,是否在該社區遭傳染,仍須後續調查才能確認。
境外移入部分,雖然歸類於境外,但與幼兒園群聚相關,即8月4日從埃及入境的幼兒家人,是兩名埃及籍男性。兩人因埃及父親確診而匡列居家隔離,9月7日採檢陰性,今日再次採檢轉陽性,Ct值分別為36.7與34.7(數字愈高、病毒量愈低)。
■侯友宜:擴大預防性停課,目前已16校、7369人停課
由於目前的疫情集中在新北市,市長侯友宜昨日也宣布,今起為期一週,新北市禁止餐廳內用、關閉運動、藝文場館等場所,強化二級警戒。
侯友宜表示,昨(8日)一整天已經將有確診個案的B棟社區大樓清空,該棟樓共785人全數送往集中檢疫所檢疫並採檢,除住戶外,經由新北市評估其他進入大樓的民眾,若有風險也已同時隔離;未有確診個案的A棟樓則採自主健康管理。今日一名B棟大樓的裝修工人,驗出陽性,這名個案的感染源與幼兒園其他個案是否有關仍在調查中。
學校部分,侯友宜表示,目前採取不等PCR結果出來,就預防性停課,現已有16所學校、7,369人停課,若PCR結果確定陰性就會復課,包括補習班、安親班也採此標準。停課期間則會加強清潔消毒、追蹤孩子健康狀況。自主防疫假部分,新北市共有2,386名學生昨日請假,多是幼兒園學生,佔所有學生的0.59%。
今日針對兩名埃及個案居家隔離中採檢確診,侯友宜表示,針對目前居家隔離的951人,5天後還會再做一次PCR檢驗。
另外,新北市三重區今日還驗出兩例確診個案,與幼兒園無關。侯友宜說明,該例個案是要去醫院就醫,採檢PCR發現確診,Ct值為30.5,匡列同住朋友也確診,Ct值31,研判感染一段時間,相關接觸者匡列一人。
■幼兒園群聚案中,驗出8人抗體陽性,感染源仍未確定
羅一鈞表示,目前幼兒園群聚案已針對其中18人進行抗體檢驗,結果發現有3名幼兒園小朋友抗體呈現弱陽性;另有兩位,即幼兒園老師、台大麻醉護理師也是陽性,但皆已打過疫苗;而埃及返台父親與其同住家人3位IgM、IgG皆呈陽性,可能在1~3個月內感染,推測感染時間較早,但仍不代表是感染源。陳時中也表示,感染源無法確定,其他抗體陽性者,如幼兒園教師夫婦,也都有傳播可能。
長榮機師部分,目前接觸者採檢皆為陰性,陳時中表示,看來風險較低,在可控制範圍內。他強調,目前沒有升三級警戒的考量,新北的案例雖然在發展中,但已在持續匡列中。
媒體詢問目前新北幼兒案是否已進入「社區傳播」?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則補充,目前針對感染源都在溯源中,到底傳了幾波還不確定,而民眾都有戴口罩,也確實降低不少感染,目前透過大量篩檢,親密接觸者也沒有發現更多的確診病例,應不會造成百人傳播鏈。
■流行病學學會理事長許光宏:呼籲將疫苗優先提供給50歲以上長者
但專家觀察這波Delta病毒傳播狀況並不這麼樂觀。長庚大學副校長、台灣流行病學學會理事長許光宏表示,因台灣目前二劑疫苗完整施打率的普及性不高。根據文獻,要抑制Delta病毒活性,要將中和抗體再拉高10倍,而接種二劑正好可以達到此程度,這也代表,只打一劑的民眾,跟沒有打疫苗者一樣,無法有效防範Delta病毒。
尤其,機師與幼兒園群聚案經過病毒基因定序後發現,不屬於同一群感染,「這讓人非常擔心,目前群聚案都是不明感染源、且從個案的Ct值看到,應該都已經傳染了一陣子,接下來也可能會有大規模擴散,若爆發,幅度會比5月Alpha病毒株造成的疫情大。」
雖然比較5月之前,台灣現在的個人與群體的防護措施,如戴口罩,都已經高出許多,但許光宏表示,Delta病毒株的傳播力很高,R0值約在6~7左右,意即在沒有防護下,一個感染者可以傳染給6~7人。「戴口罩確實可以阻擋飛沫傳染,但還有間接感染,再加上民眾無法長時間處在警戒狀態,一鬆懈就可能讓疫情再起。」而打完第一劑疫苗的人,心理上也會覺得自己有了部分保護而鬆懈,「這讓打完第一劑,跟完全沒打的人相比,行為防護面更糟糕,較可能會到處走、脫下口罩。」
針對現況,許光宏表示,呼籲政府應該重新分配疫苗施打對象,讓50歲以上高風險長者盡快打完第二劑,因為只要時間拖得愈久,疫情一但爆發造成的個案數、重症數都會增加,待高風險者全數接種兩劑後,剩餘疫苗再提供給年輕族群接種。
但陳時中昨日記者會仍表示,目前疫苗施打政策沒有變化,仍會以第一劑覆蓋率為主;針對混打開放,則表示日後各種可能都有。許光宏則呼籲,台灣民眾挑選疫苗的狀況嚴重,應該要有疫苗就去打,才能得到保護。
而91萬劑BNT疫苗今早抵台,目前共有184萬劑BNT疫苗,陳時中今強調,除了仍會優先提供給青少年、18~22歲年輕成人外,其餘疫苗的接種對象仍在討論中。
■台大急診部主治醫師陳世英:強化公衛防疫措施,避免間接傳播
台大急診部主治醫師、品質管理中心主任陳世英表示,Delta病毒的傳播力高、在社區中近乎造成如空氣傳播的狀況,此次新北社區同棟大樓不同樓層的感染,推測是接觸無生命物體(fomites)而被感染,包括電梯按鈕,或是上一個帶病毒者剛離開,空氣中仍有病毒,進而造成傳播。
侯友宜也在記者會中表示,此次社區大樓的確診分佈,針對居家的防疫,有幾點需要特別注意:
・居家開窗維持通風(含衛浴空間)
・落實三明治洗手法,養成碰觸公共場所物品前後手部酒精消毒習慣
・社區公共空間如電梯、信箱區、交誼廳等加強消毒頻率
・落實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個人防護措施
儘管目前邊境防疫已經加強,包括檢疫14天內採檢3次,陳世英說,但病毒同樣進化,可能需要加長檢疫期與採檢次數才有辦法更嚴密的阻擋,但若無法如此,病毒進到社區內要如何防範?則需要公衛介入措施(NPI)以及疫苗接種並行。
陳世英表示,單靠疫苗接種沒有辦法阻擋病毒,以新加坡為例,8成的民眾已經接種兩劑疫苗,依然造成大量個案確診;台灣如今兩劑接種率約5%,但疫苗有效性不是百分百,粗估群體免疫比率僅有3%左右,幾乎等於沒有群體免疫效果,因此更要維持NPI手段,包括勤洗手、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等。
陳世英說,目前即是加速接種疫苗,同時維持防疫強度,讓病毒無法大量傳播出去,才能阻止病毒像5月時造成大規模感染;也隨著疫苗不斷接種,降低確診個案重症率、死亡率。所幸民眾對於實施NPI的順從度很高,「只是辛苦民眾,加強防疫手段,也代表經濟上會受到一定影響。」尤其病毒會造成一定比例的無症狀感染者,如今不太可能再有清零,都會有個案持續發生。
許光宏也同樣強調,目前應該要加強實行「強化二級警戒措施」,在二級跟三級之間取得平衡,包含減少室內、室外的群聚人數、進行公共場所的人流管制規範,「不用做到第三級警戒,但還是要比現在的二級再嚴格一些,才能防疫且維持經濟熱度。」
(文/陳潔;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戴淨妍;攝影/中央社)
#延伸閱讀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3kpkwcI
【致死率變化教我們的事:加強防疫韌性,檢測與醫療量能如何長期備戰?】https://bit.ly/3tnXFC9
#報導者 #COVID19 #突破性感染 #本土案例 #疫苗 #AZ #莫德納 #BNT #高端 #幼兒園 #Delta #強化二級警戒
大麻致死量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那個台北司機失神車禍撞死路人,後續扯到毒品,輿論整個歪掉,變成在譴責司機毒駕。
由於法律系的習慣,我覺得啦,要討論事情第一件事,就是要把事情搞懂。
毒品這個稱呼,其實很攏統,毒品其實就是過量的管制藥物,每種藥物的效果都不同,這種看到黑影就開槍的做法,根本是來亂的。
這些被稱為毒品的列管藥物,效果大致分成幾大類。
1.強化體能類:感官放大、精神集中、提高反應能力、耐疲勞
2.致幻類:致幻、止痛、脫離現實、思維改變
3.鎮定類:止痛、生理趨緩、深層沉睡、嗜睡
安非他命就是純粹的第一類,二戰的時候,日德美士兵都有使用這類藥物的傳聞,基本上服用安非他命後開車,反而是會提升表現,反應能力增強,這也是他們使用的目的,你要說是因此肇事,其實有點鬼扯啦,真正的原因是疲勞駕駛,疲勞到連靠增強藥物都沒用的程度。
一般提到的毒駕,大多是指第二類,因為第三類吃完你會馬上在車上睡死,就強效到有可能致死的安眠藥,一般失眠患者也吃不到這個等級的,不是一般常見的那種安眠藥,這種都是一次只給你一顆,或者是滴點滴給你,大手術或是重傷到很嚴重的程度,最常見的應該是癌末安寧病房,在醫師監控下才能使用,第二類毒駕最常見的就是大麻,吃了致幻,以為自己在開馬力歐賽車或GTA之類的。
然後藝術家吃的也大多是第二類,會提升靈感,性愛毒趴吃的是第一類,有些會搭配二類,第三類主要是過量容易致死,還有用於迷姦。
另外還有就是,前陣子翻判決書翻到,大巨蛋工人在工作時被查獲使用安非他命,好像還不只一起,我覺得這個比起司機用安非他命,更需要仔細了解吧?都停工了,還可以超時工作超時到要吃安,狂哦。
好像沒看到什麼新聞在報(茶
#雨兒碎碎唸
一一一專欄推播一一一
莫羽静專欄|比特犬是什麼?談飼主與寵物的法律責任
https://reurl.cc/v1kArN
莫羽靜專欄|美國傳奇軍糧:席捲亞洲多國的豬肉罐頭SPAM
https://reurl.cc/e83mKM
莫羽静專欄|談館長槍擊案:中彈迷思和被誤解的律師
https://reurl.cc/Kjpq8m
莫羽静專欄|流竄全台的廢棄爐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https://reurl.cc/D6gWEQ
大麻致死量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渴望擁有「#靈魂出竅」體驗嗎?🤩🤩🤩那似乎是個打開通往其他世界的大門!
薩滿祭司釀造的「#死藤水(ayahuasca)」帶來靈魂出竅的非凡體驗?是愉悅幻覺?還是精神錯亂?
有人說他們見到了上帝;有人說他們造訪了外星世界與外星生物🌚交談;也有人提到自己能用一種奇怪的語言與貓頭鷹🦉溝通……
這是南美原住民以各種形式,甚至歷經幾千年、使用了數個世紀的釀液,可用來引導治療、引發幻覺和靈魂出竅的體驗。#死藤水釀液 通常以兩種熱帶雨林攀藤植物的浸漬液調製而成,主要為:#南美卡皮木(Banisteriopsis caapi)釀造而成,能按照薩滿祭司期盼的達到不同的釀造效果。南美卡皮木中所包含的生物鹼, 可抑制腸道分解 #快樂激素 的酶:5—羥色胺,有助於提升我們的幸福感、食欲、記憶力和睡眠,讓快樂激素可以大量抵達大腦活動中心。
而通常這種混合物的最佳夥伴是 #綠色九節木(Psychotria viridis) ,提供死藤水中有效的精神活性成分二甲基色胺(DMT,dimethyltryptamine),這種化合物讓你有靈魂出竅及其他各種非凡體驗。
然而,故事卻由此急轉直下!
警察拘留了16位共享薩滿儀式特調精釀的人,大多數人共度了一個完全可以預料的愉快時光,不過其中一人突然變得激動不安,甚至精神錯亂起來直至痛苦死亡…..
殘有艾科植物(mugwort)製成的混合物的各種燒瓶;臥室的一個抽屜裡放著一個完整的半裸蓋菇(Psilocybe semilanceata);迴腸樣本中的大麻花粉;點綴麵包和麵包卷罌粟(Papaver somniferum)的種子……種種線索都將再一次的利用生物多樣性協助斷案!
===
👉《每具屍體都會留下痕跡》 「靈魂出竅」體驗? 致死混合物的臨界點
https://e-info.org.tw/node/226550
===
《#環境資訊中心》全新的「#福爾摩斯系列」專欄,規劃由科學視角切入,用不同的故事探索「生物多樣性」的各種功用!
🖌圖:摸背鰭
==
🌍加入定期定額捐款,支持環境資訊傳播 https://goo.gl/phNqw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