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大雪山看日出地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大雪山看日出地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大雪山看日出地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大雪山看日出地點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3萬的網紅培仁蔬食工作室,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最近固定每月的最後一週都會去台中上課,想著就趁這個機會多出去走走,看看台灣各地美景,這週就決定去大雪山放鬆下。 很巧剛好遇到全台下雨(希望水庫趕快補滿🙏)但是別有一番風情,帶著雲霧的山林,最是夢幻。 而且老人起得早,精神最好的時候都沒有下雨,太幸運了🥰 四點半就起床去啞口觀景台看日出,整個平台只有...

  • 大雪山看日出地點 在 培仁蔬食工作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29 17:10:14
    有 1,600 人按讚

    最近固定每月的最後一週都會去台中上課,想著就趁這個機會多出去走走,看看台灣各地美景,這週就決定去大雪山放鬆下。

    很巧剛好遇到全台下雨(希望水庫趕快補滿🙏)但是別有一番風情,帶著雲霧的山林,最是夢幻。
    而且老人起得早,精神最好的時候都沒有下雨,太幸運了🥰
    四點半就起床去啞口觀景台看日出,整個平台只有我們一行人,日光帶著雲海,可以看得好遠好遠,實在太幸福了!這段路也好好走,走在針葉林的步道上,真的極美。
    遊樂園區裡的餐廳素菜也給的豐富又好吃,雖然只是簡單的菜色,但是完全可以感受到餐廳的用心,讓我非常感動。
    可以說是心滿意足的一趟旅程了~

    活到70歲今年才開始看日出,上一次是幾個月前在合歡上看,那個感動到現在還記憶深刻,希望接下來還可以去很多地方繼續看,若有好的地點請大家推薦給我喔😄

    #人生第三次看日出
    #第一次是幾十年前在阿里山雲霧太大完全沒看到😂

  • 大雪山看日出地點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3-28 17:51:06
    有 3,826 人按讚

    《 天空的主人,熊鷹 》

    能高安東軍縱走的第二或第三天,是整趟行程磨難的最高潮:翻越能高南峰。那海拔3,349公尺的屏障,無論南北都是陡峭的坡面,甚至一小段垂直上攀的岩壁;毫無腳點的沖蝕溝考驗的不只是登山者克服地形的能耐,還有那飽經風霜的拉繩是否仍然牢靠的「運氣」。

    好不容易翻過3,210公尺的能高南峰前假山頭後,我們三人在能高南峰前最後鞍部找了一個小空地午休;眼前是遼闊的天、觸手可及的干卓萬山塊,還有左手邊矗立肅穆的能高南峰本人。

    頂著豔陽吃著雞絲麵,欣賞斷崖與群山的線條,忽然之間,我看見一隻大鳥從腳下的谷底迂迴升起,視線立即被牠帶走,拉到綴著白雲的遠方藍天。「1…2…3…3隻!」在那裡,三隻一模一樣,芝麻大的老鷹在天空互相俯衝、盤旋,我直覺認為是大冠鷲,繼續吃著我的麵,看著他們玩鬧。但忽然之間,我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在能高南峰前拍到大冠鷲打鬧,也是一件值得紀念的事欸!」於是不管麵了,從背包裡挖出我的400mm長鏡頭,喀嚓、喀嚓、喀嚓的拍著。

    漸漸的,其中一隻老鷹朝我飛來,好像在呼應我的愉悅似的,近到400mm也能拍到很清楚的程度,然後又忽然轉向飛往遠方,遠颺而去,留下心滿意足的我。

    在36小時後,我仍然以為我拍到的,只是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大冠鷲,頂多「能高南峰」這個地點比較特別罷了。

    沒想到,一切就在白石池畔的帳裡,有了翻天覆地的戲劇變化。那是兩天後的下午,我們在濃霧中抵達白石池畔,整個白石池只有我們三人,灰白侵蝕了一切,於是我們各自躲在帳內消磨時間,等待雲開再出去賞景。

    因為太無聊,所以我開始回顧前三天的照片。「恩~400mm拍的能高主峰好啊!大陸池的日出也讚!」我撥著轉盤,相機發出微微的喀喀聲。

    「恩~這個大冠鷲好清楚……恩!?!?」

    這個尾羽…這個毛色…這…這…這…
    我的額際微微出汗,掌心發燙,心跳猛然加速。

    「天啊!!!這是熊鷹啊!!!我這輩子第一次拍到這麼清楚的熊鷹啊!!!」

    隔壁帳篷的隊友覺得莫名其妙,怎麼會有人可以突然發出穿透帳篷響徹整個白石池的叫聲。但那不足以宣洩我的狂喜,不大叫幾聲,我怕我的胸口在那一刻炸開,讓我慘死池畔。

    我不是第一次看熊鷹,在大雪山、阿禮都看過,但每一次都像芝麻一樣,遑論拍到了。能在完全無心的狀況下,用400mm鏡頭加全幅機就把熊鷹當大冠鷲拍好拍滿,拍到看腳腳、對眼神,這還是我7年攝影生涯的頭一遭。尤其拍到三隻熊鷹同框互動的畫面,是我從來沒有想像過的:一次看到一隻就夠讓人興奮了,一次三隻哪能奢求?

    「登山就是人生,只有把握住每一個不起眼的機會,珍惜每一個稀鬆平常,才有可能得到珍貴的事物。因為每一個平凡,都有可能只是我們看走眼。」

    ---

    熊鷹,台灣最壯碩的老鷹,羽毛呈現美麗的象牙白,尾巴像漆著橫紋的巨大的扇子,翅膀打開可以到165公分,相當於一個女生的身高。牠和林鵰並列台灣最大的老鷹,只是熊鷹比較壯、比較短,林鵰雖然瘦一點,但翅膀打開比較長,可以到180公分。

    過去的調查顯示,台灣的熊鷹大約有1,000隻左右,不算太多,是種不常見的巨鷹,生活在巨木林立的原始森林裡。因為體型巨大,所以需要的生存空間也大,活動範圍有560公頃,比日月潭小一點,比永和區大一點。牠們一次只下一顆蛋,一旦遭到獵捕,族群的數量便很難回復。

    在南部,熊鷹與原住民文化息息相關,排灣族稱為「qadris」,魯凱族則是「adrisi」,都是非常尊貴神聖的象徵。在排灣族傳說中,人在神靈界會經歷三次死亡,第一次變成百步蛇,第二次變成熊鷹,第三次則變成水(胡台麗,2011)。由於百步蛇被視為神靈界的人,熊鷹身上有著與百步蛇相同的花紋,因此備受尊崇與敬畏,不可以亂打,打到帶回部落也有相應的祭儀與處置方式。在魯凱族的文化中,也能找到相似的神話傳說:百步蛇是族的守護神,而熊鷹身上有百步蛇的花紋,所以熊鷹是百步蛇蛻變而來,為了讓視野更廣而到天上繼續守護部落。(陳俊霖,2017)

    兩族傳統文化中,僅有頭目、王室貴族,或者結婚時可以配戴熊鷹羽飾,這個慣習約從120年前開始,數量也從一根、兩根漸漸演變到今天的樣貌。

    然而,由於通婚頻仍、傳統文化與階級制度的沒落,導致了兩族漸漸不再堅守配戴熊鷹羽毛的紀律,一般族人也開始想擁有這種「身份地位的象徵」;甚至衍生出交易市場,一根羽毛可以喊價到數萬元之譜,加上野保法立法前的馴鷹市場(寵物)需求,讓盜獵熊鷹的風氣在南部可說是蒸騰不息,熊鷹在台灣面臨了巨大生存壓力。

    屏東與台東的熊鷹盜獵活動,在2003年達到最高峰,每年獵捕量有60隻左右(孫元勳,2006),這也導致了在排灣族與魯凱族的傳統領域中,反而幾乎看不到這種傳統文化中的神鳥,無疑是對兩族的一大諷刺。

    所幸,近年來族人們漸漸發現不能再這樣下去,努力復興自己的傳統文化,加上保育意識抬頭、非法交易市場沒落以及2014年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 NPUST Bird Ecology Lab「熊鷹羽毛庫」的建立,讓族人們有了可以合法獲得羽毛的來源,使南部的熊鷹族群獲得了喘息的機會,得以繼續以守護神之姿,翱翔在台灣美麗的蔚藍天空之中。

    #能安的400mm記憶・能高南峰偶遇神鷹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