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有七萬個攤位的義烏國際商貿城
.
這個貿易城就是一個小型的城市,營業面積竟然有400萬平方,換算下來大約11個台北101的總樓地板面積。整個商貿城一共分為五個區,想得到的所有小商品這裡應有盡有,而且硬體設施很完善,光是第一區就有一萬三千個網路接口,無延遲連結來自全世界的訂單。
.
重點是冷氣...
✨傳說中有七萬個攤位的義烏國際商貿城
.
這個貿易城就是一個小型的城市,營業面積竟然有400萬平方,換算下來大約11個台北101的總樓地板面積。整個商貿城一共分為五個區,想得到的所有小商品這裡應有盡有,而且硬體設施很完善,光是第一區就有一萬三千個網路接口,無延遲連結來自全世界的訂單。
.
重點是冷氣幾乎無死角供應。
.
與旅伴們從一區逛起,一區一樓賣著玩具、花飾、二樓飾品、三樓工藝禮品、四樓家具擺飾。男人與女人看著樓層指引後即刻分離,女人直奔飾品,男人負責閒晃。各自找好伴,互道珍重待會見。
.
感覺莉姍來會跟著男人們,然後叮囑著不要亂花錢。
.
玩具層的小孩騎著自家的玩具橫衝直撞,不知道算不算是免費宣傳,但我知道這些小孩去學校絕對不會輸了氣勢,這裡根本是小孩的夢想集結之地,小時候最想要那種可以開的雙B電動車、海綿機關槍、遙控車等等這裡都有。要是別人小孩有電動轎車,那我家小孩就開法拉利賽車。
.
小王子別怕,以後幾個月爸爸帶你來看市場上最新貨色。
.
聽說全中國大陸80%的玩家,都出自義烏,但許多玩具不給零買(大部分商鋪都不零賣),因為這裡一格一格的小鋪子更多的功能是商品展示點,尋找要批發的買家,一次訂購足夠數量,再從各地的工廠直接發貨,如果零賣掉了,等於就沒有展示品了。但有賣168人民幣,4096高清畫質拍照錄影可以定高的遙控飛機。
.
要不是老闆太囂張叫我別吵他在忙,真的就給他直接買下去了。
.
這裡的商品不只是大眾想像的那種廉價塑料產品,也有很多有趣的小東西,像是可以量肛溫的聽診器(別問是什麼長怎麼樣,可惜商家不給拍照)、可以惡作劇偷吃別人東西的叉子(可以伸很長)。四樓還有很多有趣精緻的裝置藝術、工藝品,浮誇的一言難盡,有間店比鬼屋更像鬼屋,轉個頭一個逼真實體倒吊看著你。
.
還有賣著三千年古木做的椅子,兩層樓高,要價158萬人民幣。
.
二區經營著箱包、傘、小家電,人潮相對一區稀少了許多,箱包感覺也比較沒那麼精緻,小家電有興趣的可以掏寶掏寶,有一些設計有趣的酷玩意,像是專門洗玻璃的機器、電動按摩頭部儀等等。不過對還沒有成家立業的我們三個臭男生來說沒啥好看的。
.
亂買會被各自的女人臭罵。
.
三區主要是文具用品、化妝品、鐘錶。化妝品許多神奇的品牌對應完整的產品鏈,但我們也沒有鑑賞能力就只能走走看看。文具用品商務系列和小學生酷炫多功能產品都有,有的店鋪專門賣獎牌,以後可以任選樣式給自己頒發一個不小王子最佳成就獎,還有很神奇的店家賣一大袋一大袋黃色那種的橡皮筋。
.
可惜我們三個男人沒有勇氣問老闆,一條多少錢。
.
中午我們與迷失的女伴會合,他們一邊帶著好多個可愛的小娃娃,一個4.5元,一邊抱怨飾品要一次買十二個一樣款式只好作罷,作為男性的我在旁邊想著,不知道這樣的消費算不算失控。
.
但我知道要是我帶著這些玩具回家,肯定會被莉姍處決。
.
義烏因為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採購人,所以異國料理很是有名,我們一行五個人去吃大眾點評排行第一的土耳其餐廳。英式紅茶喝兩口配上一包糖、土耳其餡餅像是披薩、匍匐麵包是薄餅配上大蒜醬、土耳其烤肉有點油膩。
.
今天澱粉跟糖分是肉眼可見的超標…
.
下午接著去逛四區,到的時候四點多,大部分的商家已經開始關門,帽子店衣服店一整排幾乎都沒有人。我們只好往五區走,那裡聽說很多東西可以零買,日用品啊還有酒啊的等等。
.
結果店員說這一整座商貿城五點半斷電…
.
但還好在五區還是有所收穫,在一堆已經黑掉燈的鞋店日用品店之間,有一間神奇的印度商品店還亮著燈,飄著古老神秘的薰香味道,賣著印度的各式各樣東西,一千六百塊的華麗黃銅盤子、三千六百塊的佛教銅像,還有可以讓薰香煙霧順著蓮花手滑落,在底部繚繞成一團霧氣的擺飾(樣式可看圖),重點是買香送底座裝飾。
.
這個讓文青如我們能怎麼辦,只能毫無抵抗力的一人買一座。
.
晚上去了賓王夜市,在離開台灣之後,第一次看到這麼有活力的夜生活場所,這裡跟中壢夜市的感覺很像,一長條的攤商,有在地小吃有十塊錢一件的衣服,滿滿的煙火氣滿滿的人潮。
.
還有熱氣上湧脫掉上衣的男老闆。
.
回程的高鐵站,沒很多人帶著大包小包,感覺大部分的人都是來這裡簽單帶貨,而且來這裡感覺不太會揪團很多朋友一起來,因為一整天我們五個人各種時刻嘗試,叫一台六人座的商務車,沒有一次,真的沒有一次叫到,甚至連顯示排隊都沒有,只能一次叫兩輛車來。
.
希望下次來這座城市可以更包容一下散客。
.
然後我帶著有點多的東西回家,不知道怎麼跟莉姍交代,有廠家直送紅酒、頭部按摩儀、鬼滅火柱我大哥的公仔、兩件10元衣服、一頂花花帽子和一盒越南綠豆糕,呃…還有不知道該放哪裡的印度香台。
.
#snapshot #colorful #文字 #文字語錄 #likeforlike #lfl #like4likes #TFLers #旅行 #writing #隨筆 #寫作 #散文 #時間 #生命 #日記 #生活 #靈感 #謬思 #義烏 #貿易
大陸面積換算 在 謝金河 投資理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高房價已成香港萬惡之首
香港首富李嘉誠9月8日到大埔慈山寺上香,呼籲年輕人要共體時艱,當局也要對未來主人翁網開一面,乍看面面俱到,沒想到卻遭到中共政法委網痛批,指責他是炒高香港樓價的罪魁禍首,文章也指出李嘉誠單是在中國大陸單是一個樓盤就大賺168億人民幣,受到指責的李嘉誠回應他已習慣這些指責。
中共政法委出手,似乎在為反送中抗爭定調,他們認為香港潛藏深層的社會結構問題,年輕人對高房價、高租金的無奈,香港年輕人對未來看不到希望,這是港人抗爭的主要因素。中央定調後,立即有學者發表專文強調香港回歸22年,解決不了住屋問題。這篇文章指出,從2004到2018年,這14年中,所有職業的薪資增加63%,平均每年成長3.5%,但香港房價在這14年卻大幅漲420%,香港薪資所得遠遠跟不上房價的上漲。學者以香港最小單位的住房面積431呎來統計,2018年431呎房的售價,新界是12061港元,市區是16265港元(每呎價),平均每年上漲12.5%,近期新界又漲到13789港元,市區漲到16705港元,這種最小單位的住宅最少要價594萬港元,香港大多數的大學畢業生沒有能力買房子而住宅租金在過去14年也上漲177%,平均每年漲7%,而香港24到35歲的青年月薪中位數是21250港元,有七成以上的人月薪不到3萬港元,若擴大所有年齡,中位數降到11500港元⋯⋯香港人大多數買不起房子,目前房屋自有率只有49.2%,這跟台灣的86%相比,數字差得更大。
香港的呎約台灣的台坪0.028坪,台灣一坪約香港35.58呎,431呎約台灣12坪左右,買12坪小單位住宅要花捍衛2376萬左右新台幣,可以想見香港房價有多貴。最近香港地產界人士譚伯榮以3150萬港元賣掉半山壹號1500呎豪宅,換算新台幣一坪正好300萬。
香港高房價引來政治團體民建聯提案「收回土地條例起公屋」,要求土地改革。特首林鄭月娥也祭出一手空置稅條例,正式名稱是「2019年差餉條例草案」,這一刀砍下去,可能加速香港地產價格出現大幅調整,9/16香港地產股全面下跌,拉低恆生指數300點,香港經濟又添加一個新變數!
大陸面積換算 在 謝金河-數字台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高房價已成香港萬惡之首
香港首富李嘉誠9月8日到大埔慈山寺上香,呼籲年輕人要共體時艱,當局也要對未來主人翁網開一面,乍看面面俱到,沒想到卻遭到中共政法委網痛批,指責他是炒高香港樓價的罪魁禍首,文章也指出李嘉誠單是在中國大陸單是一個樓盤就大賺168億人民幣,受到指責的李嘉誠回應他已習慣這些指責。
中共政法委出手,似乎在為反送中抗爭定調,他們認為香港潛藏深層的社會結構問題,年輕人對高房價,高租金的無奈,香港年輕人對未來看不到希望,這是港人抗爭的主要因素。中央定調後,立即有學者發表專文強調香港回歸22年,解決不了住屋問題。這篇文章指出,從2004到2018年,這14年中,所有職業的薪資增加63%,平均每年成長3.5%,但香港房價在這14年卻大幅漲420%,香港薪資所得遠遠跟不上房價的上漲。學者以香港最小單位的住房面積431呎來統計,2018年431呎房的售價,新界是12061港元,市區是16265港元(每呎價),平均每年上漲12.5%,近期新界又漲到13789港元,市區漲到16705港元,這種最小單位的住宅最少要價594萬港元,香港大多數的大學畢業生沒有能力買房子而住宅租金在過去14年也上漲177%,平均每年漲7%,而香港24到35歲的青年月薪中位數是21250港元,有七成以上的人月薪不到3萬港元,若擴大所有年齡,中位數降到11500港元⋯⋯香港人大多數買不起房子,目前房屋自有率只有49.2%,這跟台灣的86%相比,數字差得更大。
香港的呎約台灣的台坪0.028坪,台灣一坪約香港35.58呎,431呎約台灣12坪左右,買12坪小單位住宅要花捍衛2376萬左右新台幣,可以想見香港房價有多貴。最近香港地產界人士譚伯榮以3150萬港元賣掉半山壹號1500呎豪宅,換算新台幣一坪正好300萬。
香港高房價引來政治團體民建聯提案「收回土地條例起公屋」,要求土地改革。特首林鄭月娥也祭出一手空置稅條例,正式名稱是「2019年差餉條例草案」,這一刀砍下去,可能加速香港地產價格出現大幅調整,今天香港地產股全面下跌,拉低恆生指數300點,香港經濟又添加一個新變數!
大陸面積換算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華爾街日報》8月16日披露,總統川普討論想買下格陵蘭島。消息一出,立刻被格陵蘭政府大潑冷水。這個隸屬于丹麥的自治島表示:「我們向各方生意廣開大門,但格陵蘭是非賣品。」,英國《金融時報》分析,格陵蘭島蘊藏著豐富的稀土礦產,已知有鋅、銅、黃金和鈾礦。在美國向中國進口產品徵稅,美中貿易戰的對壘中,中國方面暗示有可能動用的一張王牌,就是限制向美國的稀土出口。這樣的背景下,美國最近積極與格陵蘭島簽署了備忘錄,投資合作開採稀土礦】
(新聞旁白)
這片冰天雪地很快就會變成機會之地,地球暖化使得格陵蘭陸地顯現,投機者聞風而來。《華爾街日報》報導稱,美國總統川普詢問他的幕僚,美國是否可以向丹麥政府買下格陵蘭,格陵蘭首都Nuuk事實上離美國華府比丹麥首都近,離華府大概近了300公里。一開始聽起來像是個笑話,因為川普在推特上貼了這張,把川普大樓合成在格陵蘭上的照片,川普附上推文說,"我發誓不會對格陵蘭這麼做"。
(美國總統/川普)(2019.8.18)
丹麥實質上擁有格陵蘭,而我們和丹麥是非常好的盟友,基本上,格陵蘭是塊大的地產標的,而且還是丹麥政府沉重的負擔,因為丹麥每年要賠7億美元在格陵蘭上,留著格陵蘭就是留著一個累贅,但是格陵蘭對美國有戰略上的意義,我們很樂意買下格陵蘭
這次川普沒有誇大。格陵蘭是世界第一大島,人口約5萬6000人,國土超過八成被冰覆蓋。他是丹麥領土,卻有自己的自治政府,丹麥每年要支出7.4億美元的財政補貼,維持內政獨立的格陵蘭自治政府運作。不過川普當然不在乎丹麥的負擔有多沉重。認為全球暖化是一個騙局,川普當然更不在乎格陵蘭正在崩解的冰川。與之相反,川普真正想要的,正是因為冰層快速消失,而曝露出的土地底下,埋藏的稀土礦產。
(新聞旁白)
在廣大的冰蓋底下,格陵蘭蘊藏豐富的礦藏已知有鋅 銅 黃金和鈾礦,中國大陸礦業公司早已在這裡插旗,開採格陵蘭礦藏。這處位在格陵蘭南部的礦區,地底可能蘊含巨大的礦藏,目前中國大陸企業挹注巨額投資,希望能採到稀土礦產用來製造手機,或是其他高科技產品,這一區同時也富含鈾礦,此一礦區的幕後金主推估,未來這一礦區的年產值可達每年7億美金。美國在格陵蘭設有空軍基地,是美國長程飛彈預警系統的一環,以及提供太空監測等,隨著中國勢力進駐格陵蘭絕非美國所樂見。
(格陵蘭Kulusuk村長)
(川普要買格陵蘭您怎麼想) 這太瘋狂了
(新聞旁白)
這句話我們聽到好幾遍
(格陵蘭居民)
唉 我覺得這太瘋狂了,如果川普買下格陵蘭,他一定會融掉所有冰,把礦藏全部挖出來吧
毫無懸念,川普的這筆「大型房地產」買賣,註定不可能實現。
(新聞旁白)
格陵蘭外交部8月16日發出的推文說,"我們向各方生意廣開大門","但格陵蘭是非賣品"
美國想買格陵蘭,並非首次。
(新聞旁白)
現在 跟隨我們美國軍機,我們攝影團隊其中一位攝影,拍下了格陵蘭的冰山
(美國總統/杜魯門)
1946年曾出價1億美元要買下格陵蘭,後來格陵蘭和美國達成了交易,丹麥與美國簽署了防禦條約,讓美國得以在冷戰期間在格陵蘭建設空軍基地,空軍基地現在仍由美軍使用
杜魯門雖然沒能買下格陵蘭,但是得到空軍基地,不過川普,就不那麼擅長接受拒絕。
(新聞旁白)
丹麥首相清楚明白的向川普表明,格陵蘭自治區是非賣品,並且說買格陵蘭的想法很「荒謬」(absurd),川普猝不及防的取消對丹麥的國是訪問,並發推文說,"因為丹麥首相Mette Frederiksen","無意和我討論購買格陵蘭事宜","我宣布延後原訂兩周之後的會面","以後再說"。
(丹麥首相/Mette Frederiksen)
這著實令人遺憾且錯愕
川普也有怨言。
(美國總統/川普)(2019.8.21)
我一直很期待這次的丹麥行,但是我認為丹麥首相的發言,說我(買格陵蘭)的想法很「荒謬」,說這是個很「荒謬」的點子,實在有夠討人厭。她其實只需要說,"不 我們對出售格陵蘭不感興趣",或是"我們不想討論這件事",而不是說"多麼荒謬的想法",你不該這麼跟美國說話,至少在我還是總統的時候不可以
川普覺得提議買地,一點也不可笑,因為美國向外國購地,早有先例,最著名的是路易斯安那購地案(Louisiana Purchase)。
(新聞旁白)
路易斯安那購地案是在1803年向法國購地,這是美國外交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如今這塊地已布滿了城市與道路 農地與工廠。
時間是1803年,美國第3任總統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以1500萬美金,向法國買下面積82萬8千平方英里的法屬路易斯安那,面積相當於當時全美國領土。再來是阿拉斯加購地案。時間:1867年。花費:720萬美元。換算成今日約為1.25億美金,美國賺到了嗎?
(美國總統/川普)
這是筆不可思議的交易
阿拉斯加現值超過2000億美金,然而這些購地案,都是十九世紀的事了。
(美國總統/川普)
謝謝各位 謝謝
川普以十九世紀的歷史觀,強要買地,《紐約時報》直白的評論,這場格陵蘭買地風波:川普欲買格陵蘭開始是個笑話,現在這個笑話變得不堪入目。
(丹麥議員)
我認為把格陵蘭,當成一個可買賣的貨物,這對我們很不尊重
(丹麥居民/Anne Field)
我聽說他不來是因為不讓他買格陵蘭,如果他真的這麼蠢,我覺得他還是不要來好了
(英國Channel 4 News)
川普買下格陵蘭的構想遭到羞辱,卻以取消國是訪問來冷落丹麥,理由只是他想要買下一片,他永遠買不到的土地傷害更甚,川普冒犯一個正在準備歡迎他的王國,現在這個王國將要在9月底,迎接另一位美國總統前總統歐巴馬的到來
(英國Sky News)
川普下一站是赴法國參加G7峰會,在他再次粗暴對待美國盟友如此之後,其他G7各國恐怕都在想,誰會是下一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0es0gUGSh8&t=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