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大陸暢銷小說2020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大陸暢銷小說2020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大陸暢銷小說2020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大陸暢銷小說2020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65的網紅看書的日常,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生日快樂] #10 陳舜臣(1924.2.18—2005.1.21)。 閱讀、觀賞、聆聽創作者的作品,是最有效力的生日祝福。 今天適合讀陳舜臣。 . 「我們台灣人接受日本教育,隨著『皇民化』的口號被教育成日本人。然而,台灣『光復』之後,我們就光明正大地變成了『中國人』。」 「成為中國人。——問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最長的一日:諾曼第登陸的英勇故事」介紹 訪問主編:區肇威 查理 內容簡介: 重現「二戰經典三部曲」的磅礡氣勢 非虛構寫作大師不能錯過的經典傳世之作 「D日」不是軍事史,而是人的故事 是一個普通士兵面對殘酷戰火 蛻變成勇士的故事 這是從此被人記得的「最長的一日」 同時...

  • 大陸暢銷小說2020 在 看書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18 23:03:27
    有 4 人按讚

    [#生日快樂] #10
    陳舜臣(1924.2.18—2005.1.21)。
    閱讀、觀賞、聆聽創作者的作品,是最有效力的生日祝福。
    今天適合讀陳舜臣。
    .
    「我們台灣人接受日本教育,隨著『皇民化』的口號被教育成日本人。然而,台灣『光復』之後,我們就光明正大地變成了『中國人』。」
    「成為中國人。——問題是,何謂中國人?」
    ——陳舜臣,《憤怒的菩薩》
    .
    「我常說的『台灣人云云』,恐怕是因為我對於自己是台灣人的身份很在意的緣故吧。自己應該是台灣人沒錯,不過周遭都是日本人,讓還是小孩的自己產生了錯亂。」
    .
    「自己到底是誰?或許長久以來,心中總是沒有拋開這個疑惑吧。年幼時期的自言自語,其實就是我成為作家的出發點,每次只要回頭展望,就能看到當初自己的起點,也能重新找到自己現在身處的定位。」
    .
    「但我已覺悟到,必須認清自己是少數派中的少數派並生存下去。」
    ——陳舜臣《半路上》
    .
    「台灣沒有好好傳承他,中國那邊認為他是台灣人,在日本,他的形象就是個華僑,三方都沒有好好評價過他。」
    ——陳舜臣姪女、日本兵庫縣立大學經濟學部國際經濟學科教授陳來幸
    .
    .
    今天想聊聊對陳舜臣的接收史。
    .
    出生於日本神戶的台灣人家庭、在神戶成長的陳舜臣,只在二戰後短暫回台三年,經歷二二八事件之後,選擇回到日本。他協助家中經商十年,直到起心動念要寫小說,轉身投入文壇。
    .
    1961年,《枯草之根》獲「江戶川亂步賞」;1969年,《青玉獅子爐》獲「直木賞」;1970年,《再見玉嶺》、《孔雀之道》獲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1992年,《諸葛孔明》獲「吉川英治文學賞」,陳舜臣以日文寫作,以推理小說進入日本文壇,以歷史小說與摯友司馬遼太郎齊名,一生獲獎無數。除此之外,尚有通史、隨筆、遊記、評論、漢詩集及翻譯作品。他曾自述:
    .
    「我每天寫五到六個小時,在寫《琉球之風》的時候,寫到手指抬不起來。」
    .
    他寫的中國歷史小說,以探索中國近代史為其重要貢獻。不僅樹立了日本文學裡中國歷史小說的一脈分支,也深深影響了日本人觀看中國的方式。有趣的是,戰後西川滿回到日本時曾二度改寫《西遊記》,而這也影響了邱永漢、陳舜臣再度翻寫《西遊記》。
    .
    陳舜臣在台灣的出版歷史約略可分為三階段,而這也可以和台灣日語世代作家戰後的命運相互映照。
    .
    第一階段,是戒嚴時期的暗流。
    .
    在這個階段,陳舜臣在日本文壇成名獲獎。但是,只有少數作品出現在台灣讀者的視野中,或有台灣日語世代作家如黃得時、楊熾昌(水蔭萍)、龍瑛宗關注他的動向。1963年6月至1976年1月,平鑫濤兼任《聯合報》「聯合副刊」主編,而劉慕沙說:
    .
    「(民國五十二年九月)在葛樂禮水災之後,平先生匯來兩萬元,西甯為了早日還債,開始著手寫醞釀多時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貓》,並於次年在皇冠上連載。我亦在聯副連載第一部長篇譯作,陳舜臣的《#黑色喜馬拉雅山》。這麼一來總算結束了不時得變賣下個月眷糧券貼補家用的日子。」
    .
    1965年,《黑色喜馬拉雅山》由皇冠出版,應屬皇冠創社第一年出版的書籍。之後,獲得直木賞的《青玉獅子香爐》也是在聯合報副刊連載。
    .
    然而,由於陳舜臣家族經商,和港、台、南洋、中國都有著貿易往來;加上他多次前往共產中國取材,根據他的自述,不只他的著作曾被列為禁書,他也上過黑名單,長年無法回台。
    .
    直到1990年,李登輝讓他從黑名單上移除,陳舜臣才再次踏上台灣這塊土地。他更引介司馬遼太郎進行「台灣紀行」,使日本文史學界開始對台灣有了新的視點。

    而這時,也迎來第二階段,戒嚴後的盛放。
    1990年代,遠流有系統地出版陳舜臣的歷史小說和推理小說,甚至有過暢銷十萬本的佳績,使台灣讀者逐漸熟悉這位歷史小說家。
    .
    但隨著時序進入2010年代,彼時的出版聲勢漸弱漸淡。我對陳舜臣的認識,便要到第三階段,陳舜臣的再發現。
    .
    2016年,游擊文化和內容力合作,推動「大時代下的陳舜臣三部曲:青雲之軸、憤怒的菩薩、半路上」系列出版;2018年,陳舜臣唯一以台灣新莊為推理小說舞台的《憤怒的菩薩》改編為公視四集電視劇;加上2019年出版野島剛《漂流日本:失去故鄉的臺灣人》,2020年出版笹沼俊暁《流轉的亞洲細語:當代日本列島作家如何書寫台灣、中國大陸》。
    .
    這個階段,出版者更著墨於陳舜臣小說和自傳作品中的「台灣經驗」與「在日台灣人經驗」。如游擊文化編輯群在Okapi專訪談陳舜臣三部曲時所說:
    .
    「藉由三本文類各異、虛實交錯的文體,將小說家的身世回歸到時代的洪流之中,在台灣與東亞歷史的脈絡之下,爬梳在日台灣人的無奈與掙扎、身世的飄零與歸屬,最後反問己身:何謂國籍?何謂國家?我是誰?」
    .
    然而,因緣際會整理逝世的外公外婆書櫃時,我和架上一整排陳舜臣寫的《阿片戰爭》、《太平天國》等日文文庫本面面相覷。原來,經歷過日本時代、受過日語教育的長輩,早就習慣透過閱讀台灣作家以日文寫作的中國歷史小說,作為接觸中國歷史的方式。若與陳舜臣在台灣、日本、中國之間流轉的身分認同和命運相互參看,實在心有戚戚。
    .
    牽涉到台灣、日本、中國三方之間的「翻譯」,在小說之外,陳舜臣也寫下了大量的文化隨筆。在這樣的背景下閱讀玉山社2017年出版陳舜臣和妻子蔡錦墩合寫的《#美味方丈記》,讀來津津有味之餘,格外感覺到複雜的情感。
    .
    台灣版搭配了食物插畫,書中寫了台灣的食物如肉圓、春餅、南北粽之爭等,也寫了海參、生魚片、海蜇皮、膽肝、豬腳、紅龜、艾草餅、彈珠汽水等。他們夫婦接龍討論、挖掘中日食物文化的差異,活用典故而不艱澀,再加上譯筆生動,讀來很能拉近和台灣讀者的距離。而在看似信手拈來的閒談中,窺見小說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勤於查考的歷史小說準備工夫。
    .
    讀陳舜臣、蔡錦墩的後記,或能稍稍領會他們鬥嘴吐槽的風格:
    .
    「 為什麼這本《美食方丈記》會變成夫妻共同執筆的作品呢?自從接下這份工作開始,我們兩人就不停思索,回想起來真是相當害臊的故事。《サンデー每日》當時的總編輯高原先生來訪提出這個想法時,丈夫喝得微醺一臉愉悅地說:

      食物平常由妻子負責,是她的領域。也該讓她嚐嚐截稿地獄的痛苦,才能體會我平時的苦啊。

      說得相當大膽。而妻子則表示,

      寫東西是他的工作。

      想得可簡單了。

      等到二人答應要共同執筆後,酒終於醒了,兩人面面相覷,才知道彼此都把負責推到了對方頭上,等搞清楚狀況時已來不及了,不過也沒有多想。

      ──總有辦法的吧。

      只能用大家熟悉的樂天主義貫徹下去了。」
    .
    是在歷史小說外,輕鬆的陳舜臣。
    .
    不過,在這個階段,還可以注意到中國的譯本。
    .
    陳舜臣所寫的文化隨筆,由中國畫報出版社在2019-2021年以「陳舜臣隨筆集」系列翻譯出版19冊。中國出版社在此之前也翻譯了他的歷史小說、歷史著作和推理小說。在目前台灣歷史小說出版動能衰退,且幾乎絕版的情況下,台灣出版社引進的簡體譯本,成為讀者不得不的接受媒介。這固然是現實所囿限,但難道不也是另一種弔詭嗎?
    .
    此外,陳舜臣的國籍曾經數度轉換,「1973年日中建交後,為了方便到中國取材考證而申請中國護照。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放棄中國籍,1990年正式歸化日本籍。」然而,根據野島剛的文章,遠流1990年代為了解決陳舜臣作品的版權爭議,向戶政事務所查詢的結果是:
    .
    「「1991年3月19日第81戶司發行8150103號」的文件裡是解釋:「台灣光復之初,居住在台灣者自動就視為擁有中華民國國籍,陳舜臣並沒有表明放棄國籍,因此現在仍擁有中華民國國籍。」
    .
    國籍之外,陳舜臣1999年也取得台灣戶籍,設籍淡水。只是,無論是曾經擁有哪一種雙重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雙重國籍;日本、中華民國雙國籍,這些在當代中國對陳舜臣的詮釋裡,自然是被抹去的存在。
    .
    陳舜臣的文學世界,根基於台灣、日本、中國三國糾葛甚深的歷史,其出版發表的歷程,也因於不同時期出版、以不同語言引介,讓不同世代、不同國籍的讀者閱讀,形成文壇曖昧殊異的風景。他的作品巍巍成山,能以多重面向來詮釋;字裡行間也可看見他心懷海洋,在島嶼和大陸之間遊走,波瀾壯闊的一生。1994年,他在《琉球之風》自序中說:
    .
    「《琉球之風》故事發生在一六○六年的琉球;《龍虎風雲》是由一六二三年的澳門展開;而《旋風兒:小說鄭成功》則是一六四四年,由長崎揭開序幕。
    .....
      其中,最重要的是,我所愛的故鄉台灣在這個時期開始浮出具體形狀。故鄉的誕生這件事情,一直留在後有的腦海裡,時時鼓舞著我。
      這三部曲的共通主題之一是「海」。毫無國界之分的海,不但是運輸物資和文化的通道,同時也象徵著自由。
    ......
      這三部曲也意味著從海來看東亞歷史。以後,這種視點大概會逐漸受重視吧!
      海,今後仍會是我寫作的主題。也許有一天我會試著著寫台灣的歷史。到那時候,這三部曲將會成為那本書的序章。」
    .
    可惜的是,文壇終究沒有等到這部作品。
    .
    延伸追想,從曹永和提出在海洋史乃至世界史架構中鋪陳的「臺灣島史」以來,台灣出版了不少以「海洋史觀」為中心,觀察台灣在世界史的地位的史學書籍。近期更有《風之帝國》、《海上傭兵》、《公司與幕府》、《巴達維亞號之死》,或許能稍稍和作家的未竟之志遙相呼應吧。
    .
    2017年到神戶旅行時,「陳舜臣アジア文藝館」當時休館中,沒有機會拜訪。而剛查找資料時發現,財團法人台北市南海文教基金會舜臣圖書館,不確定是否已廢館。在這些地點之外,淡水的「一滴水博物館」中設有「陳舜臣文庫」,決定再找時間去走走看看。

  • 大陸暢銷小說2020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15 19:58:59
    有 424 人按讚

    #中國地理 #中國民族 #雲南 #緬甸

    被稱為「中國最後一個 #原始部落」的雲南佤族翁丁村14日傍晚發生火災,由於村中幾乎都是草房,火勢迅速蔓延,村民說,「基本都燒完了」。

    圖為翁丁村火災前景象。(中新社提供)中央社 110年2月15日

    座標 23.2817, 99.1647

    (ㄨㄚˇ )佤族,主要分布在瀾滄江與薩爾溫江之間的山地,分屬於緬甸與中國。🇲🇲在緬甸境內超過60萬人,主要分布於佤邦,也分布於撣邦其他地區。

    🇨🇳在中國約43萬人,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南部的西盟佤族自治縣和滄源佤族自治縣,其餘分布在瀾滄、孟連、雙江、耿馬、鎮康等縣。傳統上佤族人信仰萬物有靈,現在則多信仰基督教或佛教。

    柏楊於1961年出版的暢銷小說《異域》講述孤軍的故事,其中包括國軍退到佤族地區,以及反攻大陸時岩帥王田興武、岩城王屈鴻齋率領大批佤族青年加入孤軍的事蹟。

    《孔雀飛來阿佤山》,中國電影,1976年峨嵋電影製片廠攝製。電影拍攝地點為雲南省景洪市,內容講述中國解放軍在1950年代進入阿佤山佤族居住的山寨、趕走國軍部隊的故事。

    被中國國家地理稱為「佤族傳統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村寨」、「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

    2015年,翁丁村被列入「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翁丁村也是一個3A級旅遊景區,名稱為「臨滄滄源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遊區」。

    2020年3月31日,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遊區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翁丁村保留有原始的佤族建築——干欄式茅草頂的「叉叉房」,沿襲著上面住人,下面關豬、關牛的生活習慣,還有曾經祭祀使用的人頭樁和牛頭樁,當地砍人頭祭旱谷的習俗直到1956年才被全部禁止。
    Zen大的時事點評:被燒光!被重建。被還原。

  • 大陸暢銷小說2020 在 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11 18:02:01
    有 1,736 人按讚

    📙【2020我們一起讀的書】誠品年度閱讀報告懶人包
     
    2020年對很多人都是特別挑戰的一年,抓不住世界的變化,走不出疫情設下的界線,仍能保持探索的初心,以閱讀的力量抵達無邊的想像。
     
    「2020誠品年度閱讀報告」,今年適逢百歲冥誕的文壇巨匠張愛玲,是唯一同獲台港陸讀者青睞的「年度十大作家」,而新世代作家「不朽」奪下台港年度作家第一名,蘇州則由獲科幻小說最高榮譽「雨果獎」作家劉慈欣連續三年奪冠!
     
    ▍誠品書店2020年度暢銷新書不分類TOP10

    ░ 台灣年度TOP 10
     
    1.這世界很煩, 但你要很可愛
    2.跟著柴鼠學FQ, 做自己的提款機
    3.所有溫柔都是你的隱喻
    4.每天演好一個情緒穩定的大人
    5.我的存在本來就值得青睞
    6 .我還是會繼續釀梅子酒
    7.祈念之樹
    8.大武山下
    9.後來的你, 好嗎?
    10.終於, 還是愛了
     
    ░ 香港年度TOP 10
     
    1. 元朗黑夜 - 我的記憶和眾人的記憶
    2. 天愈黑,星愈亮 ── 反修例運動的人和事
    3. 香港覺醒
    4. 離開以後, 你有沒有更自由
    5. 所有溫柔都是你的隱喻
    6. 馬田帶你解構甜點:從入門到進階,一本學會職人級烘焙技法
    7. 大時代的哲學
    8. SISTERHOOD: 門小雷精選作品集
    9. 這世界很煩, 但你要很可愛
    10. 後來的你, 好嗎?
     
    ░ 大陸(蘇州)年度TOP 10
     
    1.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2. 祈念守護人
    3. 東野圭吾: 沉默的巡遊
    4. 因為這是你的人生
    5. 墨菲定律
    6. 盜墓筆記十年
    7.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番外篇: 中國傳統節日
    8. 蘇世民: 我的經驗與教訓
    9. 中國經濟 2020
    10. 11字謎案
     
    ▍未來書店是閱讀需求的提供者、滿足者與創造者

    誠品自1999年起,啟動24小時閱讀服務,至今已陪伴讀者逾21年,今年6月由信義店延續敦南店的精神,計時裝置「誠品24小時書店.晝夜閱讀不停歇」即日起於信義店3樓正式啟動,細數每個不停歇的閱讀晝夜,陪伴您在誠品的每個時光,共創下一個閱讀時代。
     
    「只要台灣有誠品,就永遠有24小時的書店。」
    敦南店閉幕時對讀者的承諾,依舊不變。
    老話的感謝,我們明年繼續在書裡遇見!
    「謝謝大家喜愛讀書」
     
    ▍2020年度暢銷書TOP100
    三本75折/影音85折,滿$499再折$50
    >> https://bit.ly/3nbfSir折
    ▍2020誠品閱讀報告完整版
    >> https://bit.ly/3maBcU5
    -
    【誠品線上|全新開站】
    🔸 百萬購物金天天送>> https://bit.ly/37hoEF3
     誠品線上、誠品門市購物金,最高1000元,現領現用
    🔸 新會員入會三重送>> https://bit.ly/3mqec4o
     誠品線上$50折抵券、誠品書店單書77折券、誠品生活$200折抵券

  • 大陸暢銷小說2020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9-28 01:34:42

    本集主題:「最長的一日:諾曼第登陸的英勇故事」介紹
      
    訪問主編:區肇威 查理
      
    內容簡介:
    重現「二戰經典三部曲」的磅礡氣勢
    非虛構寫作大師不能錯過的經典傳世之作
        
    「D日」不是軍事史,而是人的故事
    是一個普通士兵面對殘酷戰火
    蛻變成勇士的故事
    這是從此被人記得的「最長的一日」
    同時也是決定世界命運的一日
        
      納粹德國的鐵蹄已經踏遍整個歐洲長達三年之久,「大西洋長城」從荷蘭起至西班牙邊界全長2700公里,把納粹的統治和自由的歐洲與西方相隔開來。艾森豪帶領12國盟軍的16萬名士兵、1萬架飛機、5千艘海軍艦艇,已經在英倫三島蓄勢待發了很久。該是時候反攻回去了。1944年的6月,這支巨大的武力——自由世界的青年,以及自由世界的資源——橫渡波濤洶湧的英吉利海峽,去登陸法國諾曼第,準備好突破希特勒用拒馬、地雷、碉堡、火砲陣地精心打造的堅固防線。
        
      諾曼第登陸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兩棲作戰,也是二戰重大轉捩點的關鍵時刻。《最長的一日》故事精彩、情節扣人心弦。從前線單兵的刻骨回憶:傘兵的驚險夜降、部隊的冒死登岸;到將領的領導統御:艾森豪的緊張到從容、隆美爾的輕鬆到緊繃,完整刻劃一場戰役不同面向的場面與環節。宛如小說情節的紀事文學,敘述個人在面對恐懼、無助的情境,如何克服、堅持,最後換得勝利與榮譽的故事。
        
      諾曼第登陸開啟了盟軍反攻歐洲大陸的重要一役,「大君主作戰」讓諾曼第這個日後成為歷史知名的海岸留下了勇者的足跡。海灘上、空降場、天空中,到處都有驚險的故事上演。這些不為征服任何土地,不為任何野心而戰的年輕自由戰士,今日有者長眠於俯視灘頭的墓地,有者帶著感恩的心慢慢凋零。本書留下了他們不朽的歷史,75年過去了,當年的人事物依然存活於文字之間。
        
      作者考李留斯雷恩經過兩年時間,在《讀者文摘》的協助之下,發動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廣告宣傳,徵集1150人的書面考證,親自訪問超過172人,並且翻查供詞、訪問、信件、日記、作戰日誌以及團級作戰史,方才撰寫出至今依然令人不可忽略的戰史經典之作,並且改變了新聞寫作的既定模式。即便後世許多作家撰寫更多的相關作品,但考李留斯雷恩所奠定的戰爭歷史非虛構寫作的典範,使得本書至今依然是諾曼第登陸最經典、無人能超越的暢銷著作。
      
    作者簡介: 考李留斯雷恩(Cornelius Ryan)
      著名戰地記者、編輯和作家。1920年6月5日生於愛爾蘭都柏林市。20歲那年來到倫敦擔任文員,但他的志向是成為一名文字工作者,因此於1941年加入路透社,進而在1943年成為《每日電訊報》的戰地記者,負責採訪第8航空軍及第9航空軍的新聞。
        
      他曾隨轟炸機隊深入德國上空參與過14次轟炸任務。D日當天,他先是從天空見證了盟軍對歐洲大陸的反攻,落地之後,再轉搭快速的巡邏艇橫跨波濤洶湧的英吉利海峽,前往還在激戰的諾曼第灘頭進行最直接的現場採訪。這一天他剛滿24歲加1天。隨後他跟隨盟軍尖兵——巴頓將軍的第三軍團橫掃法國、跨過萊茵河、挺進德國,直至納粹投降為止。歐洲戰事結束後,他又奔赴太平洋戰場前線採訪,並且開設《每日電訊報》在日本戰後的第一個辦事處。1946年轉戰耶路撒冷,擔任報社的中東區採訪主任。
        
      1947年移居美國,從此以北美為家。雷恩輾轉於《時代》、《新聞週刊》、《柯利爾》等媒體。「二戰經典三部曲」的出版使他享譽全球。《最長的一日》深獲肯定,也換來雷恩在著名文學雜誌《讀者文摘》的固定任職。
        
      雷恩一生得獎無數,深獲各界肯定。然而他最希望獲得的普立茲獎卻始終與他無緣。
        
      1970年被診斷出患了癌症,但他依然正面應對,正如同他在戰場上採訪一樣,並且把生命剩餘時間都用在完成他的最後著作《奪橋遺恨》。
        
      雷恩於1974年11月25日辭世,享年54歲。
          
     
    出版社粉絲頁: 燎原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