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大陸好看連續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大陸好看連續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大陸好看連續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大陸好看連續劇產品中有2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詩聲字,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陳又津〈你媽媽是外勞嗎?〉​ ​ 「你媽媽是外勞嗎?」​ ⠀⠀⠀⠀⠀⠀⠀⠀⠀⠀⠀⠀​ 二十年前,那個連「外籍新娘」、「新移民」這些詞都還沒發明的時代,有一群孩子想盡辦法用自己的方式回答:​ ⠀⠀⠀⠀⠀⠀⠀⠀⠀⠀⠀⠀​ 「你媽才是台勞!」婚姻是人類最早締結的契約,所以妻子也是人類最古老的一種職業──這...

  • 大陸好看連續劇 在 詩聲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08 21:05:10
    有 88 人按讚

    陳又津〈你媽媽是外勞嗎?〉​

    「你媽媽是外勞嗎?」​
    ⠀⠀⠀⠀⠀⠀⠀⠀⠀⠀⠀⠀​
    二十年前,那個連「外籍新娘」、「新移民」這些詞都還沒發明的時代,有一群孩子想盡辦法用自己的方式回答:​
    ⠀⠀⠀⠀⠀⠀⠀⠀⠀⠀⠀⠀​
    「你媽才是台勞!」婚姻是人類最早締結的契約,所以妻子也是人類最古老的一種職業──這是小說家安潔拉卡特的說法,我只是加以延伸,幫我的印尼華僑媽媽辯護,如果我十歲就具備這種知識,絕對會用這種方式反擊。​
    ⠀⠀⠀⠀⠀⠀⠀⠀⠀⠀⠀⠀​
    「才不是!我家很有錢!」瑄瑄的媽媽是菲律賓人,爸爸是白領階級,「雖然我家人都叫我不要說」,但為了證明「我家不是你想的那樣」,小時候總有意無意透露「我用的東西很貴喔」,「我家的經濟狀況很好」,暗示著你根本沒資格歧視我。​
    ⠀⠀⠀⠀⠀⠀⠀⠀⠀⠀⠀⠀​
    「不是!你再說我打你!」傑克身高一百八十公分,可是「初」這個罕見的姓,讓他在客家庄備受欺負。長大以後到同學家玩,才知道同學母親也是講客家話的印尼華僑,大家都有一樣的媽媽,只是傑克的爸爸來自山東。​
    ⠀⠀⠀⠀⠀⠀⠀⠀⠀⠀⠀⠀​
    成年以後,我們因為新移民二代的身分相遇了。​
    ⠀⠀⠀⠀⠀⠀⠀⠀⠀⠀⠀⠀​
    說到外勞,我們都有一種熟悉又陌生的默契,害怕自己被以為是「他們」,但又不知道「他們」到底是誰。​
    ⠀⠀⠀⠀⠀⠀⠀⠀⠀⠀⠀⠀​
    瑄瑄常常被問:「你是原住民嗎?」​
    ⠀⠀⠀⠀⠀⠀⠀⠀⠀⠀⠀⠀​
    「不是。」回答之後,除非她覺得對方可以相信,那就有下一句:「我媽是菲律賓人。」但隨之而來「喔」、「很好啊」,一陣尷尬,明明自己好好回答了,反而造成別人的困擾。瑄瑄也說不出來自己到底期待什麼,但她最討厭別人說:「講幾句菲律賓話來聽聽。」「你是誰?我為什麼要講給你聽?」瑄瑄很想這樣回答,但她沒說什麼,只是今年九月跑來學菲律賓文,結果發現學的是菲律賓北方話,不是她父母說的那種南方話。​
    ⠀⠀⠀⠀⠀⠀⠀⠀⠀⠀⠀⠀​
    瑄瑄知道皮膚黑是沒辦法的事,乾脆曬得更黑,最好能像碧昂絲,結果曬了半天只是脫皮,「台灣原住民和碧昂絲都是帶紅的黑,菲律賓黑就是土的顏色,所以不是曬太陽的問題,是基因的問題。」原來皮膚黑有這麼多層次,聽瑄瑄講了我才知道。​
    ⠀⠀⠀⠀⠀⠀⠀⠀⠀⠀⠀⠀​
    小時候的我就知道了。只有成績贏過其他同學,才能回答「你媽媽是外勞嗎」這個問題,最好讓他們沒機會發出這個問題,只要我媽媽永遠不要出席家長會就好。​

    十年過去了。​

    張小弟跟我同樣住在台北三重,念私立國中,班上成績頂尖,差別是我母親來自印尼、他母親來自菲律賓,但只因為他的膚色比別的同學深,就被說是沒洗澡、身體臭,如果我晚生十年,是不是也必須證明自己「不是」什麼?​

    我記得某次月考前夕,同學神祕兮兮地說,那個誰誰誰說這次月考要幹掉你喔。我沒有因此特別準備,倒是發現「原來我一直是班上第一名啊」,沒人下戰帖的話,大概不會意識到這件事吧。現在我可以笑著講這件事,當然是因為我贏了這場遊戲。​

    但是傑克沒錢沒勢,「你媽媽是外勞」這句話一定會如影隨形,成為被欺負的理由。雖然欺負人也不用太認真的理由啦。​

    總之,傑克揮拳了。一百八十公分的身高,保障了他平靜的國中三年。​

    ※​

    我們成長的時候沒聽過「新二代」,不過我們不站出來的話,別人該怎麼辦才好呢?我們在這個暖洋洋的冬日下午,相約在燦爛時光書店,交換童年的記憶。 ​

    我記得另一個沒機會訪問的孩子,他現在三十多歲,還在照顧纏綿病榻的九十多歲父親,他的碩士論文就在寫自己的背景,其中一句話:「我們二十歲就在做別人五十歲才在做的事。」​

    難怪世界上有人說老靈魂,那不是詩情畫意的想像,而是我們的父母跟別人差了兩代,提早看到生老病死的進程。​

    我們也常常是獨生子女。有的是父親在幼稚園離世,有的久臥在床。​

    少子化、長期照護,這兩個同樣很新鮮的詞,突然明確描繪出我見到的一切。關於榮民與晚婚,我們是最後的見證者,但在企業經營婚姻移民浪潮襲來之前,我們又是最初的先鋒。​

    最後的,也是最先的。​

    農村長大的孩子說,他小時候最常參加廟會和葬禮,因為身邊都是老人,我的童年也一樣環繞著榮民阿伯,但我從未參加這些人的葬禮,也許他們不好意思通知我父親,也許我父親自己一個人去弔唁,或許他們早就斷了聯絡,或許阿伯最後孤伶伶躺在某個地方而我不知道。知道了又怎麼樣呢?我連他家在哪裡,叫什麼名字都不知道。​

    「後來怎麼了?」這個問題如今已經沒有意義,他們多半不在人世,就像新聞會下的標題:「無緣死」、「孤獨死」。​

    ※​

    在別人的故事裡,或許能看見自己的影子。​

    我們都曾傻傻地問自己:「我是台灣人嗎?」或者先被別人問了,才想到:「難道我不是嗎?」如今終於有機會面對面,把自己的答案說出來,這時候,我們發現彼此根本不一樣。把我們帶到這裡來的,只是一個微小的希望:「這個人說不定能聽懂我說的話。」​

    「你媽媽是外勞嗎?」「我是台灣人嗎?」「單身嗎?」「幾歲?」「你是男/女生嗎?」「你大陸來的喔?」這些問題都差不多,只想把我們劃出界線。當我們好不容易解決了「你媽媽是外勞嗎」這個問題,才終於想到,要繼續回答「我是誰」這個疑問。​

    換個時空,如果瑄瑄、傑克跟我同班,瑄瑄可能是那個班上最早拿新手機的女生,我還在討老師歡心,看不順眼瑄瑄那樣的人,以為這年紀只有課業最重要,傑克忙著練球,不想管那些自己無法改變的事,卻用無微不至的體貼,把流浪的小貓帶回家飼養──畢業以後,這三個人應該也沒什麼交集。​

    然而,我們現在一起扛起新二代的這面旗子,雖然有點沈重,但這個標籤至少讓我們這些先長大的孩子,在大人的這一端等待,告訴未來的孩子說:「你絕對不是孤獨一人,你看,我們都好好長大了,你一定也可以。」​

    天黑了,在書店相遇的那個下午之後,我們各自回家,回到那個我們來的地方,或許搭捷運,上網登入臉書,或許在夜市打包晚餐,或許跟朋友借上課筆記,打開聽說很好看的連續劇,跟旁邊的台灣人一樣,呼吸一樣的空氣,拿一樣的身分證(也可能拿不到身分證),思考自己未來要成為怎樣的人,不知不覺間,早就脫下了新二代的身分,這個時候,才成了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
    #陳又津 創作​,粉專 陳又津 YuChin Chen,Instagram:hubilieh
    #林依儂 襯圖,Instagram:writingxphotography​
    (照片為 #李蕪 攝影,2008年8月)​

    ※本篇收錄於陳又津文集《#我媽的寶就是我》(一球 ino lai繪,悅知文化,2020年5月)​,全文引見作家網路部落格「#少女忽必烈」。

    ※小編 李蕪 絮語​

    今晚我們分享陳又津的文章,作家以新二代的身分,書寫新二代族群。​

    以下為小編個人的絮語,與原文關連不大;唯照片中(當年)的蘿莉,亦是新二代。她曾經來我家(嘉義梅山)的攤位當過小幫手,主要是把裝好盤的熟食遞給客人及收錢。在梅山這樣的鄉下地方,恐怕有1/3左右的男子娶了外籍新娘,我母親用的誇飾法大約是:「全梅山的查甫郎,攏娶東南亞的某。」​

    後來我聽說她出過嚴重的車禍,躺在病床上經年,不能行走;再後來,我就不知情了,照說她現在也有二十歲了。​

    但願每一位「新二代」(本土男女與外籍配偶的孩子)、「新三代」,都在這塊島嶼上堅強地長大,「成了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台灣人。​

    #創作 #散文 #外籍新娘 #新移民 #新二代

  • 大陸好看連續劇 在 amy&anthony的網路日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7-30 09:00:57
    有 150 人按讚

    最近在追一部陸劇"三十而已",好看與否見仁見智,但amy覺得算是這兩年大陸連續劇拍得還可以的,當然跟以前那些經典大戲不能相提並論,但至少還不錯看,比起如今一些亂七八糟看不懂的連續劇好多了。對於家庭主婦而言,“連續劇”稱得上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夥伴,因為家庭主婦沒有同事, 一整天多是待在家裡忙家事,所以沙發上的小憩和相伴的連續劇對主婦而言是不能缺少的好時光。

    https://amy0313.pixnet.net/blog/post/47453786

  • 大陸好看連續劇 在 莉卡的泡菜煎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4-19 08:18:19
    有 18 人按讚

    / 省錢的味道 /

    不曉得有人跟我一樣在看韓綜真人秀「妻子的味道」嗎?從一開播我就看到現在,是會請出演者自己上節目觀察跟評論自己的節目,我個人覺得很有趣很好看。
    .
    其中有一組夫妻話題不斷,女的是韓國資深藝人咸素媛,老公則是小二十幾歲的大陸富二代陳華,跨國婚姻+年下戀的組合,衝突轉折超多,根本有如本土連續劇。
    .
    咸素媛的個性非常節省,也沒有說因為嫁給了富二代就大手大腳跟婆家伸手,一開始因為她實在太摳,生完孩子後,給老公一個月的零用錢才50萬韓元(相當約1.2萬台幣),韓國的物價頗高,所以一向大手大腳的老公受不了,再加上在家帶孩子,兩個人對於育兒觀念也有很多衝突,所以就屢屢爆發夫妻大戰,陳華說了一句:「你最讓我噁心的是,你賺了錢卻不花。」,觀眾可心疼死這大陸女婿,把女的給罵了個熱火朝天啊!
    .
    接著沒多久,婆婆離家出走來韓國投奔兒子,開啟了婆媳生活,文化差異大之外,這大陸婆婆食量大,花錢也是大手大腳習慣了,跟咸素媛的節省行為形成巨大反差,她有多摳呢?像是:

    1. 肉貴,所以很少吃肉
    2. 電費貴,晚上七點之後才開燈,大人孩子覺得不夠亮就去床邊
    3. 開冰箱前,想好要拿什麼,然後火速拿出關上,不能邊開邊找邊想,因為開的時間越長越耗電
    4. 自己剪頭髮,上節目都自己化妝,也不帶經紀人跟助理
    5. 平日的衣服一直穿,不太換也很少洗,十幾年來沒買過新衣服
    6. 洗衣服也盡量手洗,省電
    7. 粉絲跟他購買她的運動DVD,如果近的她還自己開車去面交,省運費,需要寄送的,也都自己包裝
    8. 當然孩子的玩具也是跟人買二手的,用完再用相近、或略高價再次轉賣
    9. 房子不裝暖氣 (韓國的冬天沒有暖氣真的會受不了)
    .
    反正節省的程度每次都能再次刷新觀眾的認知,看到最近,我反而默默地佩服她起來,覺得應該某種程度要跟她學習,因為最近我們又再次開始考慮泡菜姐的小學該念私校還是公立,參觀了某私校覺得很喜歡,甚至還考慮孟母三遷要換房,但最後掐指一算,這個成本有點驚人啊,雖然我們後來因為各種原因放棄那間私校,但是我開始下意識地打開了節約模式:盡量少開不必要的燈,冰箱趕快用完趕快關,在網路上逛衣服首飾逛了很久最後一刻還是關掉⋯
    .
    要開源,但也要節流,很多有錢人之所以有錢,不只因為多能賺,還是因為很會省,而小資如我們,沒有那麼會賺,起碼得開始學會省,尤其媽媽們 #口袋都嘛有個大洞😂
    .
    像下面這個就是我的大洞之一🤣🤣🤣
    .
    .
    .
    💰IG: lycapurplewild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