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大陸人去日本要簽證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大陸人去日本要簽證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大陸人去日本要簽證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大陸人去日本要簽證嗎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期待京都迷訪談計畫文章的朋友,久等了。 從台灣到京都。還有德島。來自Yoriko的料理與心意 我和Yoriko認識也是非常有緣份的事,一樣與自己持續的京都書寫有關,2019年,我自費出版了京都散文-京都寂靜。也及散步時,Yoriko因為是粉絲團的讀者,所以和我訂購了兩本,當時因為我正好要帶家人回...

  • 大陸人去日本要簽證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3-10 18:51:23
    有 832 人按讚

    期待京都迷訪談計畫文章的朋友,久等了。

    從台灣到京都。還有德島。來自Yoriko的料理與心意

    我和Yoriko認識也是非常有緣份的事,一樣與自己持續的京都書寫有關,2019年,我自費出版了京都散文-京都寂靜。也及散步時,Yoriko因為是粉絲團的讀者,所以和我訂購了兩本,當時因為我正好要帶家人回京都,就和她說,不如我就在京都親自把書拿給她吧!

    於是,我們才有了見面的機會,Yoriko中文很不錯,在聊天後,才知道原來過去因為先生工作的關係,曾經來台灣生活好幾年,也因此學會了中文,喜歡料理的她,開始喜歡也學起了做台灣菜,甚至還考取了中餐技術士執照,令人佩服不已,回到京都後,與台灣已經有濃厚情誼與連結的她,決定把自己喜歡料理和台灣的心,分享出來,在京都成立了一間華語的日本料理教室。

    知道Yoriko的故事後,其實我蠻感動的,這是一份台日之間的濃厚之情,那次回京都,我和Yoriko約的地方正好就是我住的鈁屋(沒錯,就是已經停業的鈁屋,真的所有的事都是冥冥註定的),當天早上,Yoriko來鈁屋找我們,正好我就在門口招呼孩子,我們擦身而過,Yoriko問鈁屋裡的staff有沒有台灣人住這裡,後來,我們才相認,Yoriko是一位優雅開朗的女士,相認時,彼此都非常高興。

    當天,我剛好要帶孩子去京都鐵道博物館玩,Yoriko熱情地說,就順道開車載我們過去,孩子都現在都還記得。當天,我把書給了Yoriko後,她說要把一本留在嵐山的料理教室,一本要放在德島的民宿,知道後覺得好開心,她把費用裝在一個很可愛的小袋子裡,後來,我一直忘了打開袋子,直到回台灣,一打開小袋子,才發現,Yoriko誤會了書籍的金額,多給我了,讓我很不好意思,趕緊寫信給她,希望以後可以還她。

    然後,心中就訂下了一個想法,下回去日本,我一定要去住Yoriko在德島開的民宿Yue,Yoriko的父母是德島人,因為要照顧媽媽的關係,在德島用了自己家的房子,開了民宿,是包棟的,看起來非常舒服迷人,好想帶家人在裡面過上一陣子的德島日常生活,心中這麼期待著,只是沒想到,2020年,新冠肺炎就打斷了這一切。

    以下的文字,幾乎也都是Yoriko完成的,不過認真的她,自己寫完之後,還請她的中文老師幫她潤稿修正,真是很感動,寫出來的文字真摯溫暖,就像是Yoriko給人的感覺。

    1. 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大家好,我是代里子。我現在在京都開設一間日本料理教室。主要面向想要學習日本家常菜的外國人。 45歲時,我因為老公外派跟著一起到台灣,住了五年。 剛開始我一句中文都不會,於是到台北師範大學的國語中心學中文。雖然中文講得不好,班上的留學生和在台灣認識的朋友非常照顧我。當時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邀請大家到我家一起做日本家常菜,並將日本文化介紹給大家。通過這樣的事情來回饋大家的幫助。 中文學到第三年左右、日常會話沒問題後,我開始烹飪補習班上課,取得丙級中餐烹調技術士執照,後來還到台灣老師開設的烹飪教室學做台灣菜。

    當時我深深感受到就算來自不同的國家、使用不同的語言,一樣能夠享受透過食物交流的樂趣。也是在那個時候,我的夢想在心裡悄悄萌芽。 ——總有一天,我也要開設自己的烹飪教室! 回到日本後,我先在鎌倉一家小餐廳的廚房工作了兩年,後來先生退休,我們搬到京都和孩子們一起生活。我在京都一間專為外國觀光客開設的烹飪教室打工了一年,和來自台灣、大陸和香港的旅客有不少交流的機會。

    我的料理教室從三年前開始經營。上課的地點是我自己的家裡,距離嵐山只有10分鐘的車程。到目前為止,來過我的料理教室的大部分是華語圈的人,有台灣人、大陸人、香港人、還有華僑,他們多半都不會說日語。為此,我再開始學習了中文。 我的料理教室目前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大,很多人無法來到京都。希望疫情盡快結束,期待與大家在料理教室相遇。

    2. 談談您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何時在京都生活的?

    兒子小的時候,就對日本的歷史和寺廟很感興趣。他大學在京都讀日本歷史專業的時候,我們同時因為老公工作外派從東京搬到台北。 從那時起每次只要回日本,我都會先去京都和兒子度過幾天,雖然只有兩三天而已,但他每次陪著我去京都很多很美的地方,讓我感受到了京都的傳統文化之美。 老公退休之前,女兒也調動到京都的分公司工作。我們因為老公工作調動的關係,到現在為止搬過七次家。 孩子讀書的時候,總是在轉校。我的內心一直對孩子們覺得很抱歉。所以我們決定老公退休後,搬到京都和孩子們一起生活。 我現在在京都生活了三年多。我深刻體會到來過京都之後,就會喜歡上京都的感受。

    3.可以談談您在京都一天的生活(工作)嗎?或是和家人在京都的一天?
    我現在的日常是上午和老公一邊散步,一邊拍照片。照片的内容,大部分是京都的風景。回家後開始做料理並也會用照片紀錄。空閒的時候,就能把拍好的風景和菜的照片發到 facebook上面與大家一起分享,用来紀錄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 我想和大家說,雖然現在因為有疫情的關係,大家不能來京都,但京都的風景和人都不會改變,明年也一樣會很漂亮的!而在這段難熬的期間,我會透過網路,繼續和大家分享京都四季的美。

    4.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一個你和京都的故事?
    我在京都有過這樣一個難忘的事情: 去年我和老公我們一起去永観堂觀賞紅葉的時候,老公看著回首阿彌陀說:「代里子,我剛想到10多年前的事情,我們那時來這裡的時候,你看著回首阿彌陀突然哭了。你還記得嗎?」 我馬上回答他:「老公,我不記得了!」 他接著說:「哈哈哈,已經通通忘記了嗎?沒關係!那時候,孩子的身上發生了很多意外的事情。你一直擔心著他吧。」 ——啊!老公我想起來了。 那時候,我一直在心裡想著:車到山前必有路。 日子真的過得很快。現在除了需要照顧媽媽,沒什麼需要擔心的事情了。 回想到我年輕的時候,認為未來只有一條路。隨著年齡的增長,懂得了未來的道路,不只有一條,未來是值得期待的,所以才可以更加努力向前。 這樣想著看回首阿彌陀的時候,彷彿聽到了它說:你做的很好! 「老公、老公!回首阿彌陀跟我說了 :你做的很好!」 他哈哈笑著說:「你是笨蛋嗎?可能你聽自己的心聲,就以為是它的回答。」 謝謝回首阿彌陀,謝謝美麗的紅葉。 這是我在京都一次難忘的經歷。

    5.在京都,有甚麼樣的人事物,對您來說,特別深刻或是有意義的呢?

    在京都,有很多對我有特殊意義的人事物。 其中,讓我覺得最開心最快樂的是與來過我料理教室的四位台湾小姐成為了好朋友。我們一見如故,許多彼此跨國經驗相通的地方,讓我和她們能很快地熟稔起來。和他們相處讓我回想到我在台灣的時候,每次遇到困難,台湾的朋友都很親切地幫我想辦法解決。我能理解在國外、在不同國家生活的辛苦。她們每一個都很堅強,但我想讓她們知道:若發生解決不了問題,不必想太多,馬上跟我說吧!遠親不如近鄰,我想成為她們在日本的依靠。這對我来說,是一段奇妙的緣分。

    6.您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為什麼呢?

    我最喜歡京都的春天。 特別是櫻花開的時候,走在嵐山河邊看著漂亮的櫻花,風一吹櫻花花瓣飄落下來,樱花飄散的時候更美。看了它就覺得心裡很溫暖。在日本樱花盛開的季節是開學、畢業的季節。在日本,將樱花當作日本的代表。每當我們看著櫻花的時候,就會特別感動。

    7.您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若可以在京都停留比較長時間,我推薦住在guest house,如果持有打工度假簽證的話還可以一邊打工、一邊享受這裡的生活,更深入地接觸日本的生活文化。這樣做,可以更加了解京都。 如果不能長時間停留的話,我建議不一定要去很有名的地方,可以隨意走走。因為在京都的大街小巷。每個地方都可以發現很多的魅力之處。

    8.您最喜愛京都那個區域呢?為什麼?

    我最喜歡右京區嵐山附近。 向大家推薦一個從嵐電嵐山站走路15分鐘就能到達的地方,因為嵐山附近總是人很多,所以我們去觀光客不知道的小倉山的展望台野餐。 從嵐山站出發,選擇另外一條人煙稀少的路,沿途有綠色山林,穿過竹林,就是小倉山的展望台了。那裡風景秀麗,可以俯瞰到蜿蜒綿長的桂川。

    因為文章也很長,剩下的篇幅就請大家點下面網址看完整文章了,另外也附上Yoriko的嵐山料理教室與德島民宿網址,等大家回日本時,感受她的溫暖與心意吧!

  • 大陸人去日本要簽證嗎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6-17 17:08:02
    有 667 人按讚

    #今日疫情重點【6/22起部分境外鬆綁, 短期商務人士入境符合條件者可縮短居家檢疫時間;教育部開放11個國家/地區境外生來台;北京疫情爆發,來台班機人數無變化;確診者二採陰即可解除隔離】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召開記者會,宣布短期商務人士入境條件,其中15個國家地區的外籍人士,可以有條件縮短檢疫時間;教育部也宣布開放11個國家地區境外生來台,第一波先以108學年應屆畢業生為主。
     
    截至今日,台灣疫情穩定,連續66天沒有本土案例。一共445人確診,包含7人死亡,434人解除隔離,4位在院治療中。
     
    ■符合4條件,短期來台商務人士可縮短居家檢疫時間
     
    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為了促進境外商務活動展開,今天宣布部分境外鬆綁,並從6月22日開始執行。目前所有外籍人士抵台,都需要居家檢疫14天,這次鬆綁,若商務人士符合下列4個條件,就可以申請縮短居家檢疫時間:
     
    1.指揮中心宣布可入境的人士
    2.來台停留時間需小於3個月(超過3個月則維持檢疫14天)
    3.短期來台目的為從事商務活動
    4.出發地為指揮中心公告的11個低感染風險、4個中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登機前14天沒有其他國家/地區旅遊史
     
    指揮中心宣佈可入境的人士,包含有居留證的外籍、港澳、大陸人士;無居留證,但有外交公務、商務履約、其他特別許可的外籍人士,以及無居留證但因商務履約、跨國企業內部調動而需來台的港澳人士。這些商務人士在申請時,必須要備妥邀請廠商的相關證明資料、在台行程表、防疫計畫,以及登機前3天的PCR陰性檢驗報告。
     
    而過去這些人入境時,一律必須居家檢疫14天。指揮中心考量商務活動,應盡可能縮短檢疫時間,因此進一步規範,若這些商務人士,出發地為指揮中心核定的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入境時仍須入住防疫旅館,但可申請在入境後第5天自費篩檢;若為中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則可在入境後第7天自費篩檢,取得陰性報告,就可以不必檢疫,改為自主健康管理至入境21天。
     
    其中,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為:紐西蘭、澳洲、澳門、帛琉、斐濟、汶萊、越南、香港、泰國、蒙古、不丹;中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為: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
     
    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感染風險的分類,是依據該地區過去14天來,平均每一天的疾病發生率、病例數、本土病例與境外移入病例的比例,不明原因病例數,以及資訊透明程度、鄰近國家的交通情形都會納入考量。
     
    陳時中表示,風險國家的名單每2週會檢討一次,不過原則上除非有重大突發狀況,否則不會輕易變動、剔除。此外,這次將新加坡納入中低感染風險國家,是因為新加坡的確診個案,9成以上都是移工,在當地也有集中管理,因此對社區的影響相對較小。
     
    ■開放11個低風險國家/地區應屆畢業境外生來台
     
    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經過政府多次跨部會討論之後,決定第一階段先開放指揮中心名列的11個低風險國家/地區的境外生來台,同時必須是108學年度的應屆畢業生優先入境,待入境檢疫等狀況穩定後,再依序開放舊生、109年度新生入境。此外,入境後,境外生將優先入住校外防疫旅館,其費用需自行負擔。
     
    學校準備方面,在境外生抵台前,各大學須先提送學生的入境名單、檢疫場所規劃,教育部也須完成班機調查、簽證核發等作業;抵台後,確認機場邊境管制、設立單一境外生報到櫃檯,做好防疫交通接送等。
     
    潘文忠說,目前所有還未入境的應屆畢業境外生,一共有8,199位,而這次第一波先開放,符合資格的境外生共有2,238位。至於第二波、第三波開放的進程,將觀察接下來境外生入境後,防治工作的落實程度,希望學校能用最嚴謹的態度做好學生返台相關準備,再依照指揮中心定期公告的國家/地區,逐步通知學校依序進行。
     
    ■北京疫情緊張,陳宗彥:北京來台班機人數無變化
     
    北京近期疫情升溫,近一週已經確診通報數達137例,北京市在16日晚間新聞發佈會上,宣佈
    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別,從三級升至二級;同時,學校停課、小區實施全面封閉管理,航班也大幅取消。
     
    有媒體提問,從北京飛往台灣的班機是否班班爆滿?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目前北京來台班機沒有特別的變化,針對北京入境的民眾也沒有特別的措施,一律都是抵台後居家檢疫、有症狀者前往集中檢疫所,都不會對社區造成影響。
     
    陳時中也表示,這一波看到北京或其周遭有一些疫情,世界衛生組織也列為重大事件,指揮中心會繼續觀察,目前沒有新的措施,不會特別針對北京返台民眾有註記、或包機。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北京的狀況多數也都是從報導得知,當中都提到在鮭魚砧板上有病毒,但魚不會感染COVID-19,僅可能是在漁貨輸出時,魚的表面、包裝有污染,但傳染給人機會不大,較有可能是確診者帶著病毒污染環境。
     
    ■確診者解隔離出院條件改成2採陰
     
    張上淳表示,過去專家諮詢小組參考國內外資料,認為病人在二採陰之後,幾乎不會傳給其他個案,若偶爾出現陽性,也都已經培養不出病毒。三採陰會讓病人在醫院住院很長的時間,但其實已經不會對外界造成影響,因此建議指揮中心,確診者若二採陰就可以出院。
     
    張上淳說,確診者二採陰之餘,也有附帶條件,確診者臨床症狀緩解需要3天以上,從發病到二採陰也至少要10天。而今天指揮中心已公告採納,代表目前仍在院的4名患者也適用新規定。(文 / 陳潔 ;攝影/蘇威銘 )
     
    #延伸閱讀
    【專題|後疫情時代:明天過後,世界還好嗎?】https://bit.ly/3huXKxx
    【圖文故事|終於來到解禁這一天,疫情下台灣百工心內話】https://bit.ly/2MAuO9f
    【COVID-19災情盤點】10個數字快速掃描後疫情世界https://bit.ly/2A7m87K
     
    ★《報導者》帶您貼近現場,看見深層價值,#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關注最新疫情,即時接收推播,立刻追蹤 #報導者推特: http://bit.ly/2YeHAOP
     
    #報導者 #疫情 #COVID19 #武漢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 #境外生

  • 大陸人去日本要簽證嗎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1-19 13:06:04
    有 19 人按讚


    前往投票的路上,看到投開票所外的這塊小看板。讓我想起了很多故事。

    這些都是我經歷過的真人真事

    過境

      我去過76個國家,除了歐洲美加紐澳等17個國家和日韓泰新馬這些離我們比較近且關係密切的國家以外,無論從海陸空入境,多多少少都會遇到一些問題。小則護照多看兩眼,看著內頁問句China?然後不在護照上蓋入境章,耽誤個數秒到數分鐘;大則百般刁難,不認那本綠色護照,必須要先準備好相關規定文件,或是長時間等待邊境人員確認能否入境。時間久了,與其說習慣這種狀況,不如說每次要入境一個國家前都得繃緊神經,事先擬定好各種說法。

      我在中南美洲旅行時,有幾個關係不錯的朋友,他們幾乎都來自歐洲。我們幾乎不會搭飛機,過境都是從陸路的邊境跨國。但是,每當遇到跨國日的時候,我總會特別焦慮。這種焦慮是出自過去無數的經驗累積。我幾乎可以肯定,大家一起通過邊境,我一定會成為拖延大家時間的那個人,甚至在排隊過關的時候,我都會為排在我後面的那幾個人默哀,因為他們會因為我卡在前面而只能眼睜睜看著隔壁的隊伍一一通過。對歐洲人(還有日本人)來說,通過陸地邊界幾乎不用做什麼功課,只要確定是免簽就好。而我們,拿著這本綠色護照,即使知道免簽,也必須先上網努力爬文,看看先前是否有「台灣人」從「相同邊境」成功跨國的經驗。很多時候,根本找不到有人分享過,或是年代久遠,所以通過這些冷門邊境的時候,都只能繃緊神經,然後先跟同行的人打好預防針。探究原因後,這些外國朋友幾乎都很厭惡「那個國家」,而且都能同情我的處境。”fuck One China Policy”是我許多朋友每次等到我過境以後說出口的話。

      台灣是島國,我知道大部分的人都習慣從國際機場出入一個國家。在這種網路發達的時代,即便是相對未開發的國家,機場海關人員也可以透過網路連線查詢到每個國家護照的入境規定。然而,把眼光放到全世界,其實國與國的出入境口岸,有更多是在高山荒野、或是島嶼港口。這很容易理解,因為大部分的國界,都是依據天然屏障劃分的,像是湄公河隔開了泰國跟寮國,庇里牛斯山隔開了法國和西班牙。

      從智利北部到阿根廷的西北高原,有一個邊境叫作Paso de jama,中文可以譯作哈瑪山口。這個地方海拔4200公尺,我和兩個很好的朋友,一個法國和一個比利時女生,我們在智利的阿塔卡馬試圖搭便車通過這個邊境。攔了兩天好不容易找到幾個在拼車的阿根廷人。上了車固然很開心,但心中的焦慮很快又出現。邊境常常只是一個關卡,前後可能有數十公里或是數百公里的無人地區。所以最好的情況是:從阿塔卡馬上車後,在Paso de jama入境後,再一路開到第一個城鎮歇腳,而從邊界到下個城鎮Susques有著一百多公里的路程。

      我們的車不是跨國車輛,所有人在關卡前的幾公里路就下了車開始步行。那幾個阿根廷人已經在關卡後找好接應的交通車,雖然揹著20多公斤的背包行走在海拔四千多公尺的山口,頂著冷風也要跟著他們。事情的發展基本上就照著我心中焦慮的那套劇本上演,我在海關被卡了很久。我手上的「阿根廷簽證」是在玻利維亞的一個小城鎮拿到的,他沒有貼在綠色護照上,因為這個行為等於是承認了中華民國或是台灣的存在,所以阿根廷發給台灣的「簽證」基本上是一張「價值250美金的A4紙」。在這4200公尺的邊境移民官根本不知道這種事情,光是要確認他的真實性或是效力就花了超過一小時。當我狼狽地揹著沈重的背包踏上阿根廷領土,走出關卡建築物,那些阿根廷人早就已經搭車走了。我的兩個朋友自然是很有義氣地在外面等著我,同樣沒搭到車,而此時天色也逐漸暗下。在這空氣稀薄的高原上,我們必須想辦法度過今晚⋯⋯

      這不是特例,尼泊爾、摩洛哥、緬甸、肯亞等等我現在能想到的幾個國家,簽證都是不會在綠色護照上留下痕跡,有些甚至在離境時還要把那張很可笑的紙收回去,好像深怕「那個國家」看到一樣。即便很多免簽證的國家,在入境後也要船過水無痕地不把入境章蓋在護照上。我還記得在我在奈洛比機場付了幾十塊美金買了肯亞簽證後,過關時請移民官幫我蓋個入境章,他笑著回答我說”If I put the stamp on you passport, I will lose my job”,這句話至今我依舊印象深刻。

      而且你知道嗎?有些國家甚至完全不給持有這本綠色護照的人入境噢!我能想到的至少亞塞拜然、委內瑞拉和喬治亞都是如此。

      如果要把我人生的痛苦過境經驗都寫完,大概可以寫一年份的文章了吧不誇張。

    友邦

      我去過不少台灣的邦交國,無論是做志工或是旅行。原本我以為,這些少數願意承認我國主權存在的國家,台灣在他們心目中應該是地位很重的,畢竟我過去的印象是:政府花了很多心力在經營這些邦交國。

      我國確實在這些國家投入了很多心力,這點毋庸置疑。我曾經誤闖了中華民國駐巴拿馬大使館的非開放區,沒錯,就是兩年前跟我們斷交的巴拿馬。我跟一位秘書長談了很久,深聊以後我才知道這些駐外人員肩負多大的事務,壓力有多大。他們除了要服務當地的台商僑民以外,還要用非常有限的資源維持兩國關係,在跟「那個國家」資源極其不對等的情況下生存,還要面對各種輿論和斷交危機。除了要有實質的援助和投資計畫以外,還要深入了解一個國家的政治結構、派系,從中斡旋以維繫關係。

      然而,我行走在中美洲這些邦交國中,我看到的又是什麼?我以為大家都知道台灣,我看到許多農技團和一些技術轉移計畫看板上的國旗,我以為比起中國,那裡的人們更認識台灣。不是的,入住旅館時、購買船車票時,任何有需要身分確認的場合,當他們看到綠色護照第一頁上的Republic of China,幾乎都還是問了China? 這些國家雖然也有不少台灣人,但中國人開的商店、投資的企業、以及在國際上的宣傳,卻是遠遠多過於我們的。他們不一定對中國有多大的好感,但對中國的認識卻是遠多於台灣。

    名字

      就我的經驗,美國人和日本人算是「相對」比較了解兩岸關係的國家。如果沒有經過耐心解釋,其實連歐洲人很多也沒有很清楚這個關係。最常遇到的問題是「既然你們不一樣,為什麼你們叫作Republic of China? 你的護照上就是這樣寫的啊。」

      中國在某種程度上會稍微默許Republic of China 這個名字存在,就因為China這個字。早期,我真的發自內心覺得正名是一個假議題,論述很簡單:我們是個主權獨立的個體,繳稅給我們的政府,有自己的國防,對岸完全無法干預,而且先進國家都知道,叫什麼名字有差嗎?不過是某些政黨用來操作的政治手段罷了,蠻令人厭惡的。隨著對岸用One China Policy在世界做宣傳,加上那個國家的世界能見度很高,China這個字在外國人腦中會浮現的輪廓是一隻母雞,而不是一塊蕃薯,也不會讓人想到母雞旁的一塊蕃薯。換句話說,你拿Republic of China去外面,沒太多人會想到台灣。

      根據我的經驗,我跟外國人講Taiwan的時候,知道的人都會想到我們的產品,因爲我們用Made in Taiwan出口的產品應該遠多於Made in R.O.C. 。他們可能不知道Taiwan在哪,但同時也不會想到Taiwan和China有什麼關聯。換句話說,Taiwan是千真萬確的一個品牌,拿這個名字出去反而不會造成混淆,這是千真萬確的。當中國的霸權越強大,他的宣傳品越多,其實造成的效應是Republic of China這個名字一點一點的被淡化,最後就會被和People Republic of China混在一起。所以,不要覺得One China Policy是個可笑的假議題,以為全世界明眼的人都知道我們不一樣,只是羈絆於和中國的貿易利益。有那麼多人正在幫助我們,包括布拉格市長、台德建交公聽會、歐洲議會的友台小組,這是我們的民眾和政府努力的成果。但不要忘了,如果抱著ROC這個名字,持續被PRC的宣傳給稀釋,當他的力道比你強時,有一天全世界會看不出你們的差異性。這就是對岸一直在打的如意算盤。

      名字有這麼重要嗎?對岸雖然訊息封鎖的很用力,但高層官員會不知道台灣的民意嗎?為什麼用Chinese Taipei可以,用中國台灣可以,但用Taiwan就是不行?對岸很清楚:只要跟China勾上邊,再加上他的稀釋大法,最終就能夠把Republic of China給徹底邊緣化。試想:當你很努力每天榨出一公升的超純柳丁汁,有人每天倒入十加侖的水。十天後,這工廠生產出來的果汁喝起來還有柳丁味嗎?

      世界為什麼忘了台灣?如果世界真的忘了我們,那他們忘掉的是Republic of China,不是Taiwan。默許中國台灣、Chinese Taipei這些名字一直出現在國際版面上,世界才會真的以為我們是一樣的。試問:你知道剛果共和國和剛果民主共和國是兩個不一樣的國家嗎?如果你在國際場合看到剛果,你會去查他是哪個剛果嗎?同樣地,如果有個外國人在國際比賽上看到了Chinese Taipei,或是在買機票時,選擇國籍時瞄到了有一個Taiwan, China的選項,他會真的上網去搜尋Taiwan或是Chinese Taipei代表什麼嗎?還是跟我們大部分的人看到剛果一樣,就大概當成是一樣的就好了?人性如此,共產黨最了解的就是人性,所以看似很愚蠢的One China Policy的影響力就是那麼強。

    香港

      我去過香港不少次,雖然都沒有做很長時間的停留,但這個地方幾年來的變化卻是明顯的。十幾年前香港回歸之初時,和近幾年差異真的很大。以前我覺得香港的氛圍跟台灣很像,在這裡走跳好像不用顧忌太多,就當做是去日本韓國旅行一樣。但上次造訪香港,那些知名的店家幾乎在用餐時間都要大排長龍,多的是操著內地口音的大陸人。點餐時用普通話溝通讓我覺得跟香港人的距離很遠,但牆上卻貼著標語:店內請用普通話,切勿使用家鄉話,以免造成誤會。看得出香港人和大陸人之間存在不少矛盾,這不是用幾條規定、勸告可以化解的。

      香港有幾家媒體是很不錯的,其素質可以媲美國際媒體。但在尖沙嘴碼頭等船時,牆上的電視全部都是播放宣揚中國的電視台頻道。那種灌輸式的播報,和處在中國的感覺頗為類似。這些廣告、宣傳和灌輸,力道不下廣大的中國本土。

      走過的世界越多,越會發現那個國家的打壓力道之強,不是看那些名嘴在政論節目上講的口沫橫飛就能體會到的。共產黨最厲害的武器不是那些核導彈和戰機,而是鋪天蓋地的宣傳手段。很多在我們眼中近乎可笑的手法,其實久了還是會深植人心。以前我看到這些作法會嗤之以鼻,笑著說明眼人怎麼可能會相信這些東西,應該只有整天浸在這種環境的大陸人會信吧。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幾年在世界走跳下來,我發現這個影響力遠遠超乎我的想像。

      這不是政治表態,也不是想帶風向,不然我也不會選完了才發這篇。故事很多,可以一直連載。很明確的是:現狀已經維持不住了,因為不斷在改變現狀的一直都不是我們,幾十年來「我們以為的現狀」其實已經完全改變了。

    哪有什麼假議題?只是你看過的世界不夠多罷了。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