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大陆带狗去香港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大陆带狗去香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大陆带狗去香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大陆带狗去香港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劉樂妍,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因为飞机延迟。真的饿的不行了。所以只好在机场,吃了个面。 就在我吃面的时候,经过了一个打扫的工作人员她戴著口罩,往我手里塞了一张纸条。我给她嚇了一跳。抬头看着她,她却给我一个间谍传递情报的眼神,对我点头示意。 仿佛在表示:没错,就是给妳的。 我摊开这张纸条,纸条上面写着『请关注反堕胎法案』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萬的網紅Thomas阿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养了半年后,我有没有后悔在上海养大狗? 大家记得订阅哦 Please subscribe! https://goo.gl/yp7i1g 为了更多更优质的视频欢迎大家加入阿福大家庭: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89uDf0ryZniKpuSK9ESTw/j...

  • 大陆带狗去香港 在 劉樂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2-07 16:53:44
    有 121 人按讚

    因为飞机延迟。真的饿的不行了。所以只好在机场,吃了个面。

    就在我吃面的时候,经过了一个打扫的工作人员她戴著口罩,往我手里塞了一张纸条。我给她嚇了一跳。抬头看着她,她却给我一个间谍传递情报的眼神,对我点头示意。

    仿佛在表示:没错,就是给妳的。

    我摊开这张纸条,纸条上面写着『请关注反堕胎法案』

    老实说,我现在在大陆生活,台湾香港屁点大地方,反正你再怎么闹腾都必须得是中国人的地盘!我现在根本不关心。我真的不知道香港有什么反堕胎法案?

    但是她给我好像也给错人了,我是这世界上最支持堕胎的人!

    所谓的世界上不应该的意外,不被期待的生命都不应该被生下来!

    我就是支持堕胎,所以我才会吃饱没事干,天天追着我家楼下怀孕的流浪狗要把它抓去堕胎!

    因为我最讨厌『意外弄出来的人命』!

    世界上有很多人。根本是不配生小孩的。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责任,他们又不愿意带保险套。也搞不好根本买不起保险套,你让她把孩子生下来就是悲剧!!而且悲剧通常都会一直重演,人类的阶级都会一直复制。阶级要跨越是很难的,有些人的阶级,人生悲剧就应该要结束。根本就不应该让这种人再生了。

    真的就是害了那个孩子,祸害这个社会,给国家造成负担。

    人家说为母则强,你当妈妈就应该想办法把世界上最好的留给孩子。

    如果你没办法把小孩子生在一个很安全的环境,给他一个温暖的家。给他一个很好的父母,幸福的家庭。那当然要去堕胎啊,你還把他生出来干嘛?

    谁能告诉我香港那个反堕胎法案到底在干嘛?他在说什么?

    为什么香港人要像间谍一样给我塞小纸条?

  • 大陆带狗去香港 在 顏艾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07-04 23:38:10
    有 3 人按讚

    一本了不起的杂志
    ——《一行》创刊30周年纪念
    徐敬亚

    《一行》,就是那本刚刚还摆在我们桌上的“外国”杂志吗,就是那个一袭白衣皂靴的黑脸汉子吗,就是那一行行飘飞在太平洋上空的神秘幽灵吗……30年了,当鸡毛蒜皮也变成文物之际,我们翻开记忆,辨认它走过的每一页白纸,如同紧盯着一位失散多年的兄弟。
    我们也老到有资格纪念30年前的事儿了吗。
    30年有多长?二战光复到文革中止,几乎30年——内中的起伏逆折纠结,漫长得像100年;1889光绪帝亲政到五四,整30年——多少兴亡,多少荣辱,像跨越了古今百代;从五四到四九,又30年——刀光剑影,血肉贲张,如同天和地全翻全覆。30年,自然界可以把大河从东方移动到西方。30年,人类的沧海桑田里足以容纳一个甚至几个王朝。
    我不会去管什么狗屁文学史。我们是360行中最末的一行,我们是一行人中要么走在最前面要么走在最后面的那一行。我们只是摸着自己的脉,走回不耻于史的记忆。
    那不是一本普通的杂志。那不是官府的告示和文书。那是我们自己人凑的银子,自己攒的力气,是自己的纸自己的墨,自己写的诗,印上了自己的青葱生命与灵肉,那是一代人30年的刻痕与编年。

    缘起:它成为收割九十年代诗歌最大的一把镰刀

    30年前,诗歌猛然大热!
    先是朦胧诗用一个又一个瞬间点燃了中国。之后数年,官方动用国家宣传机器围剿——于是,历史上演了一幕“好产品+好广告”的巨大营销盛况。哪个民族能遭遇攀爬血泪上升的快感,又有哪个国家舍得用一版一版白银为诗歌积年累月地推销。
    对于当年诗歌,无论你怎样学术,也只能被迫使用“盛况”这个虚幻形容。中国历来没有理性与数据。几十年了,即使在大数据里人们只能也找到这一条:“全国2000多家诗社和千倍百倍于此数字的自谓诗人……至1986年7月,全国已出的非正式打印诗集达905种,不定期的打印诗刊70种,非正式发行的铅印诗刊和诗报22种。”——哈哈,上述统计,是我1986年举办“两报大展”时从一份记不清名字的民刊上转抄后发布。没想到,这组数字便成了后来被不断频繁引用的最权威数据。
    权威总是可疑的。没办法,历史上冒名顶替的东西太多了。
    不管怎样,它总算给了我们一组煞有介事的阿拉伯。我现在不关心诗集,我要的是民刊。按上述统计“打印加铅印”两种诗刊,总数99种。与“两报大展”公示的64个流派基本吻合。但,这些年我不断发现,当年被大展遗漏的诗人和流派太多太多了!
    怎么办,八十年代的诗歌民刊、民报,到底有多少?
    被当事者们模糊过的历史,后世能够给予补救的惟一方法,也许就是收藏。
    目前,中国两大诗歌民刊收藏馆,一个是“世中人汉诗馆”,一个是姜红伟的“八十年代诗歌纪念馆”。按收藏者统计的数据之大,足以令我们这些过来者震惊。
    世中人汉诗馆内收藏的非公开印行的刊物约3000种( 时间不限于八十年代。品类为综合统计)。这个数字是世中人刚刚微信发给我的。世中人称,他几乎攒全了《一行》,只差两期,严力已答应帮他补全。哈哈,这本宝贝杂志已经珍贵得达到历史邮票的地位了。
    “八十年代诗歌纪念馆”的收藏。按姜红伟发布的统计:全国大学生各类诗刊、诗报(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末)大约300余种。此外,八十年代全国各地中学诗歌社团创办的诗歌报刊大约200种。请注意:中学生社团报刊是一个极易被忽略的品类。
    好了,按上述两家诗歌馆的藏品计:八十年代诗歌民间报刊,种类应不低于500种。
    明晃晃的收藏品,以物理性的真实,无声地保留着历史,如同出土文物,考古证据般的权威性无可辩驳。
    我之所以统计这些遥远的数据,只是为了给《一行》杂志的出世,考证一个宏大的诗歌背景。我们的面前是:煌煌500种民刊,泱泱500乘N首诗、500乘N行诗……
    现在,我让一束强光只照亮那一行。
    相比于500家群峰并起的民间报刊,《一行》铺起摊位的时候,那个风起云涌的集市即将打烊——直到1987年,几乎在现代诗盛行于中国的10年后,这一行才在遥远的地方出现。但由于它混血般的出身和纯净编风,这本杂志犹如一只最强的聚光灯照亮了中国未来十多年诗歌的血灰色天空,在500家报刊中,成为收割九十年代诗歌最大的一把镰刀。

    发轫:一种美国式的AA制艺术公社

    1987年5月,诗画刊《一行》在纽约创刊。
    然而,无论从诗还是从画的内在视角,都纯属诗画之外的偶然——虽然历史向前挪了百年,大清国的年轻子民对遥远大陆的神秘向往不但没有减少,而且一窥究竟的愿望几达历史之最。一批又一批以留学方式远抛他乡的窥视者们,不经意地裹带了浓度不低的诗歌因子。正是生存背景的移动,意外地带来了中国现代诗一次额外的分蘖。
    作为《一行》的主创者及灵魂的严力,在苦苦的海外生存两整年之后,及时发现了自己体内的诗歌发酵,又在一座城市中与未来的合伙人相遇,并以合并诗画的恰当方式升华了一批流亡艺术家共同的内心愿望。OK,一个以汉语、汉文化为纽带的团体、一家以中文诗歌为主体的艺术季刊就登场了。
    在500家民刊中,这无疑是一家萌芽过晚的两栖诗刊。但谁也没想到在随后13年中,与大陆层出不穷但屡屡短命的民刊相比,《一行》展现了强大的生命韧性。从1987年至2000年共出版了25期(1994年之前为季刊)。加上全国各地诗人在每年的《一行》周年的10期纪念年刊,整整35期《一行》杂志,横跨了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在与新世纪相交后,完成历史使命般地恰当停止在一个明暗之间的节点。
    《一行》之所以能够完成了13年跨国绵延,并不事声张地成为彼时中国诗歌的高端集散地,有三点独特的内在依据:

    1、主导传统:朦胧诗派与星星画派的宿将合流
    诗歌辈份很高的严力,其实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作朦胧诗的一个艺术载体。空降异邦的孤独生存,使这位留学者几乎完整保留了此流派的执着、纯真的使命感信息。于是,朦胧诗的后期传播与升华,并不是由北岛、芒克等原创者完成,而恰恰是那位当年《今天》中的小兄弟,作为老牌诗歌的记忆载体,化成一柄得天独厚、飘扬过海的蒲公英。同时,严力的另一个《星星》画派的老牌双栖身份,使他准确地迎合了纽约这座诗画合璧的留学城市,并把这两股相得益彰的棉纱,搓成了一根美妙缠绕的长绳。正是主创者严力内心中诗画的高远传统,使《一行》自认死理地严格秉持着最高的诗歌准则,以一种国内混乱诗界无法达到的清静、单纯的高标,非世俗地照亮了一盘散沙的现代诗,成为九十年代中国现代诗最权威的集结舞台。

    2、艺术公社:美国式的AA制诗画基金
    和大陆现代诗人凌乱的生存相比,纽约人的生活几乎可以称为正人君子者流。稳定的生态背景,极易使人产生按部就班的稳定节奏,这与国内诗人们朝不保夕的动荡形成强烈对比,这其实是《一行》杂志恬淡、从容、持久的、类似哲学般的大背景与大依据。此外,《一行》杂志独有的、AA制的集资模式,使它具有了一种类似股份制、合伙人的某种艺术公社味道:20几位成员每个季度拿出一天的工资,有的每季度出50元,有的100元,还有两个医生,因为工资高,出200元——一举解决了每期1000册、1500美金的印刷费用。这真是纽约人才能想出的集资方式。应当记住这些被称为“离人”的名单:严力、王渝、郝毅民、艾未未、张伟、秦松、李斐、非马、斯仲达、艾伦金斯堡、安晨、王福东、姚庆章、方家模、张宏图、邢菲……严力说,有的成员每三个月甚至拿出5天以上的工资。
    近代,有军事学家拆解战争的制胜因素时指出,决定一场战争成败的,不仅是战略与战术,更常常是武器的较量,甚至是给养与后勤的比拼。当土八路们背着粮袋生火煮饭的时候,装备精良的八嘎牙路们吃的却是美味快餐与刚发明出来的鱼肉罐头。同样,在《一行》以丰盈稳固的资金运作之际,大陆的游击战士从来没逃脱艰苦卓绝的挣扎。《一行》创办4年后,由芒克、唐晓渡主编的《现代汉诗》横空出世。这个与《一行》并驾齐驱的著名民刊,最终倒在了日益匮乏的白银面前。作为其编委,1994年,我代表深圳出资1000元,由欧宁主办编辑了最后一期《现代汉诗》,宣告分封制式的各城市轮流作庄方式的中止。
    因此,《一行》证明:由若干合伙人共同集资的、同仁式的基金方式,可能是中国现代诗民刊的长治之道。

    3、代理人制:类似现代营销的集散中心
    勤勉而谦逊的严力曾写道:“在一行漫长的道路上,国内各地诗人组织及策划稿件的负责人包括:莫非、贝岭、李松樟、瓦蓝、梁晓明、伊沙、肖沉、古冈、孟浪、付维、朱凌波、杨春光、蓝皮等,没有这些诗人在创作之余的努力,一行就不可能完成如此的使命和对中国现代诗歌的贡献。”
    正是上述中国现代诗中坚力量的加入,使《一行》形成了一个遍及中国的集稿中心与发行基地。这其中的每一个名字,在当年都是一个恒星与行星环绕的诗歌星座。这种弟兄般的借力,由几个城市扩展到了十几个省市的辐射,北京、杭州、天津、大连、西安、长沙……这相当于《一行》在中国大陆同时开办了多省市的派出机构。诗人之间的江湖传播,常常以几何基数发展。
    据严力的精确统计:“13年间《一行》共集结了780位大陆、港台及海外诗人、画家。其中港台及海外诗人160名,中国大陆诗人535名,插图或插画作者85名。”这是一串长长的名单,几乎涵盖了当代两岸几地华语诗人的大部。这并不包括大量暗中的名单。大凡有据可查、显现出来的事物永远不是全部。可以想见,在经过严格筛选后的存品背后,它的外围是一个多么大的隐形落榜者与庞大的阅读群体。
    值得后世研究者们注意的是:《一行》不但形成了海外向大陆的派出,代理诗人们甚至还额外产生了一种扩展与再生的能力。只要严力一声令下,或者代理者们一个漂亮的建议,一本冠以“一行”全部符号标识的刊物便在大陆上印刷发行。当然,施发号令的严力还需要在纽约为这些印刷物寻找美金赞助。据严力统计,这些总名为“周年纪念版”的《一行》共策划、出版、发行了10种,自1994年一直延续到2000年。这件事有点怪,仿佛一个总部设立在纽约的海外诗歌出版社,莫名地赐出了一个个“书号”,代理者便获得了一种加盟者的主体地位,以《一行》的名义进行工作。这样的出版发行事实,证明当年的《一行》已经产生了一种全国性的品牌效应与加盟店的色彩。
    在我写此文的昨天,身在纽约的严力通过微信发来一句话:“这是众人的一行史,是众人的一行诗。”
    这是实话。没有一批诗歌力工、诗歌买办、诗歌编外股东,就不会有《一行》这家以最小诗歌细胞命名的民刊10多年的风行天下。

    辉煌:那条窄路上的一束强光

    我很喜欢本文标题中的“了不起”三个字。
    今年春“红皮书”再版,我写了一篇名为《一本了不起的书》的再版序言。我说:“一切了不起的事物,如同英雄。首先必备基础性的优秀因素,同时它还必须意外地得到历史的青睐。”
    1987年创刊,《一行》已显不同凡响。
    我可能是大陆较早的见者。从大胡子孟浪手里接过《一行》创刊号,见惯了民刊的我仍然为之一震。黑白分明的设计,使它那么洋气,那么现代,又那么另类。深圳与香港人熟悉的电脑繁圆体表明了它确凿的海外华侨身份。更有一堆又一堆没人细看的英文,让人想象着华尔街的阔绰与体面。在当年,我们哪里知道留学生和海外人士们精致而艰难的生活。在大陆青年人心目中,只要沾上了USA的人似乎百分百全是富翁。而严力、非马、艾未未、马德升、孟浪、郁郁、黑大春、李冰、金斯堡……这些诗人、画家的集体亮相,标明了这是一家语言标高线非常敏感的现代杂志。
    两年之后,一场从天而降的精神核爆吞噬了一切。《一行》开始发光。

    1、在最黑暗的时刻,它上演了辉煌
    “1989,肉体般致命的一击,重重地落在心猿意马的诗群上……内在背景被突然抽离,热度浓浓的脏器突然空空如也。诗人们一刹那站在原地发呆,“想”和“写”在根本方式上发生了犹疑……几乎所有的人暂时放下了笔,四散而逃,怀着凄苦、破败、无聊的心情……一种模模糊糊的倒塌,一种自怨自艾的无奈与悲凉,缓缓而升……人文主义的脖颈,在苍凉中微微挺起……诗的力度,在病弱中出现了一股伤残雄性的气息……”(本人作《隐匿者之光》)
    那一年,诗歌江湖崩盘。鸟与兽一哄四散。而此时,创刊两年的《一行》刚刚完善了它与大陆现代诗各路英雄们的秘密联络图。
    就在大陆地下民刊纷纷偃旗息鼓的时候,一期又一期的《一行》仍然如约而至。在诗人们遭受着复辟的革命词语重度侮辱的岁月,它像一行黑白分明的光,跨过太平洋那苦难之水,照亮了国家与诗歌共同的那条窄路。
    那是一束丝毫也没有中断的强光,处于鼎盛期的《一行》,在洪水肆虐的时候,充当了一次诗歌的诺亚方舟。随着《一行》在各省市的推广人逐渐到位,这本杂志在最黑暗的时刻达到了它的辉煌。
    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一本杂志带给诗人们的慰藉。它带来的几乎是死亡中的生命暗号,它使人们相信,即使在最苦闷的日子,只要天空中还有一行鸟在飞行,也足以使黑云重压下的天空充满了弹跳的想象。
    这是一次诗的幸运,也是族类的幸运:所幸的是,世界毕竟不只一个大清朝。所幸的是中国诗歌预先在远方埋伏了一彪人马……

    2、它参与了中国人重建日常精神生活的自救
    “被我称为“灰暗而平庸”的乏味的九十年代,可能恰恰是伟大的10年!……历史的辉煌都是英雄们创造,历史的创伤却是由平民百姓一天天愈合……整个九十年代,它的确是用一种正常生活困境中的苦闷感,默默消化着前朝的一切!”(本人《诗歌回家的六个方向》)
    1989之后的数年内,大陆一片萧杀。那是一段中外精神反差最大、意识形态对抗最激烈的岁月。仿佛从天而降的《一行》,带着一种异邦的人文尊严与艺术公正,无可替代地成为了中国诗人的诗歌集散地,甚至精神家园。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官员们哪里知道,再次引导精神航标的仍然是那些落魄的诗人。在禁锢的精神重压下,在窘迫的生存逼迫下,诗人一天天收拾着破碎的心情,重新编织着内心的秩序……翻看一下那些年的《一行》可以看到,无论老诗人还是新诗人们的作品中,充满细节的生活画面在苦涩中一点点缓慢升起,大量的日常经验一天天回归生活,而新鲜的口语逐渐不可阻挡地涌现出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一行》参与救助了中国人重建日常精神生活的履历。这不是救世主的恩赐,而是诗人的自救。像一块高挂在天空的诗歌告示,在中国现代诗被扼住喉咙的那些年,《一行》持续地发出它的独唱,带领着它从千百件诗稿中遴选出来的优秀诗人。
    十九世纪中叶,俄国流亡作家赫尔岑曾在伦敦建立了“自由俄罗斯印刷所”并出版《北极星》和《警钟》期刊。当时那些刊物也曾被大量秘密运回俄国——与这类流亡回流的政治宣传品迥然不同的是,《一行》的出版印刷基地虽设在异国,但它的作者与读者却都是百分百的华语诗人。它不是流亡者的观念输入,而是一种与母体息息相融鱼水关联。从刊物属性来说,《一行》不是一本大陆的民刊。同时,它也绝不是一家纯种的美国杂志。它发动的所有自拉自唱的战争,主战场其实一直在中国大陆。它只是把指挥所放在了遥远的太平洋彼岸。它有点像中国现代诗伸向海外的一只手,它收集的仍然在自己的雨水,然后它把这盆水再次泼回到中国的大地。
    这样的事,历史上还能再次发生吗——中国现代诗在美国安装了一台诗歌的透析机,由一支支自来水笔制造的汉字划痕,乘着飞机到达地球的另一端。似乎经过了某种化学药剂的过滤与溶解,它们再以铅字的形式飞回故土的时候,仿佛已经沾到了某种仙气与灵光,用来医治这个国家的精神创伤。一行行诗,一个个最微型流亡因子,在两大半球之间往返飞行、航行,经年累月,周而复始。

    3、它一直保持着诗歌的操守与尊严
    现在想,很有意思。《一行》独有的,不过是纽约的编辑与印刷,这一点儿小小的特殊身份,当年产生了无限的神秘感。不过是几张普通的纸,由于其背后的巨大普世权威,获得了诗人们由衷的信任。在举目无亲的九十年代,《一行》就这样成为现代诗一位海外归来的阔绰亲戚。据严力介绍,乘机飞回来的,只是作者的两本样刊。在太平洋的波涛中,每期满满的8大箱《一行》仍在向这块大陆缓缓移动——那是经严力周旋,由纽约佩斯大学东亚历史系主任郑培凯先生资助的海运美金在移动。它们要两个半到三个月才能抵达中国。
    奇怪的是,《一行》似乎从来没有被阻拦。它那莫名的假洋鬼子的出身和道貌岸然的纯艺术姿态,使它带上了一种类似外交官一样不可侵犯的神秘。它的存在,使人充满了想象,而想象往往通向神秘。有人曾跟我说,严力是不是有美国政府的背景啊。
    在那些最难忍受的日子,在“有一双眼睛注视着现代诗歌像注视着凶器”(严力)的险恶年代,这本刊物给中国诗人签发的“诗歌签证”,使囚禁者以另一种方式越洋布道,如同在蜡纸上一行行刻写黑暗中的《挺进报》。
    说到挺进,我一直敬佩《一行》的艺术定力与对诗沉浸的深度。只有《一行》自己知道,它必须怎样不挺进而才方得挺进。它默默地进行着战略上的自我说服与修正。在身边最严厉、最嘈杂的国际声浪中,他们小心翼翼地秉持着一种纯正的艺术理念,以一行行诗纠正着世界。这使《一行》一直稳稳地保持着诗歌的操守与尊严。

    道场:一次在国际背景下的华语诗歌盛宴

    我相信,即便没有《一行》,中国现代诗的脚步也不会停止。
    《一行》,是中国现代诗一个时空跨度最大的“道场”。假如没有《一行》,汉语诗歌至少缺失以下三种局面:

    1、罕见的诗歌道场:中国地下诗歌几代人同时在场
    《一行》的意义是,它不仅使诗通过了那条忧伤的窄路,顺畅地维系着应有的水准。同时,《一行》着意推举了一批新诗人,对下一个世纪的口语诗歌产生了首发式的推动。
    在《一行》连续35期、横跨13个年度的版面上,即使不是职业的评论家,读者也能非常清晰地看到一条由朦胧诗→第三代→口语诗→下半身……之间的流派过渡线索。
    创刊之初,《一行》的主力诗人阵容,仍然包含着一些朦胧诗和海外的老牌诗人作为支柱。很快,以孟浪、默默、黑大春等为代表的第三代诗人开始更多地占据舞台。再后来,伊沙、萧沉、梁晓明等口语诗人逐渐渗透而出。最后,下半身的诗人沈浩波等出现……也包括九十年代大放光彩的俞心樵。通过《一行》,也可以看到很多重要诗人在九十年代的转变轨迹,如于坚,如王小妮,如韩东。
    在中国现代诗门派分争的当年,很少有刊物能形成民间与知识分子等不同风格流派的汇集。同时,中国地下诗歌几代诗人的同时在场的版面,也显示了《一行》道场的最大包容。这的确需要一统天下的纯正诗歌气场。

    2、惟一的诗画道场:口语诗与现代画的大合奏
    对口语诗人的发现与扶植之功,应首推《一行》。
    当年,它一度作为中国第一权威诗刊,对口语诗的兴起充当了某种国家级伯乐的功效。而使诗人的年龄不自觉地呈现着由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嬗变。
    这些,并非《一行》有意为之。以严力为主体的编辑小群体,既不在国内的诗歌圈子之中,也没有足够的大陆诗歌经验,他们所秉承的是对中国现代精神本质的把握,对汉语诗意的执着寻找。高标与公正,这两点编辑宗旨一旦祭起,刊物上呈现的必然是大陆诗歌的原始自然生态。
    从诗歌美学上看,反英雄、反理性、反文化,是八、九十年代中国现代诗的主潮。而对日常生活的简化,对繁琐修辞的屏蔽等,正是口语诗的主导观念——这恰与《一行》的美术画风相吻合。严力、艾未未、马德升、曲磊磊等“星星画会”的主力画家赴美后,画风一直不断趋于抽象与超现实。正是由于艺术观念上的志同道合,才造就了中国当代诗人与画家在《一行》上演绎了一场历时数年的现代诗画大合奏。

    3、国际艺术道场:华语诗歌几大版块的融合
    朦胧诗后,中国现代诗与国际社会产生了更多的接轨。但在《一行》之前,华语诗歌的几大版块,从来各自孤岛,各行其是。
    《一行》是一个真正国际化的诗歌艺术道场。这个以诗歌为主凝点的刊物,以其足够的磁力,牢牢地吸附了中国大陆、港台、东南亚及部分国际诗人的创作。
    今天,重新浏览《一行》那洋洋780位诗人画家的作者名录,我想到的一个词是“史诗级的名录”。这是一张遍布全国乃至世界的华语文学地理版图。在电脑上,以五号字排版,它仍然达5页之多。当年,它不但发表了大陆地下诗人的作品,还包括了严力、艾未未等星星画派主力画家的最新画作,还有国际诗人金斯堡的诗,甚至崔建具有冲击力的歌词也是第一次在《一行》上发表。形成了大陆、港台、国际诗人、画家们频频的同台演绎与融合。
    伊沙说得好:“《一行》的使命在于度过黑暗期!它起于民刊兴旺之年,止于网络兴起元年,是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与诗歌大任!”台湾诗人陳克華写道:“于当时我这个蛰居台湾的年轻诗人而言,无宁是打开了阅读和创作的一扇视野开阔的窗,知道了华文现代诗的诸多样貌。”
    在这个意义上,《一行》称得上一本真正的国际诗歌杂志。几个大型汉语地理创作源的汇集,不是人为的邀稿、拼凑,而是出于一种千载难逢的时空凝聚。在纸媒日渐式微的当下,这种跨国的诗歌盛宴,后世几代人都不容易出现了。

    显性的历史,从来都是一惊一乍的变态。
    1986年由我发起并主持的“两报大展”,以典型的、惊悚的方式,冲破了主流意识形态禁锢,人为地使第三代诗人集团性地一夜间登上了诗歌舞台。现在看,这一暴动般的诗歌推广事件,不但基本结束了官方出版对于现代诗的封锁,也使中国现代诗一惊一乍的急切心理得到了相当大的缓解。因此大展之后的几年,诗歌水面一片平静、一片生长。数百家民刊民报相安无事地新陈代谢。
    历史其实有两种,一种是一惊一乍,一种是安步当车。
    安步就是两次惊乍的连线。在惊乍之间,流淌的就是正常的日子。正是在那些平常中一点点积累着不平、不常,才注定着下一次的历史惊厥。一条河流不可能全是瀑布与急流,在两条瀑布之间,就是历史的基本身份,是它的稳态。《一行》,像它的简约、朴素、多方向的命名一样,正是以最基本的诗歌单元,一行一行地稳步书写着历史。
    人间不太公平。爆炸性的大展,不但充分震荡了诗界,甚至还不断得到后世的宠爱。2006年起,大展不断地被纪念,20周年、25周年、30周年……真是纪念得让人嘴软笔软,连我这个早年爱出风头的人都不得不惊呼:“写诗人的这件事儿,不可能没完没了纪念下去吧!”(《大展30年后说》载《诗歌月刊》2016-11)。
    没办法,历史总是偏爱惊涛拍岸。而隔岸观火的后世人们,又总喜欢围观那些祼露着的伤口。这也是我执意要为《一行》写一篇长文的内心动因。仿佛为了洗清那莫名受宠的主观故意,仿佛为了从不公正者那里讨回一点过时的歉意。
    2000年,《一行》中止。
    我相信,它仍然活着。那一行黑白分明的大雁,只是恰如其分的收拢了翅膀。在完成了最有意义的使命后,默默地与诗、与生活、与生存构成特殊的同步。
    一定有一座纪念碑,向这本了不起的杂志致敬。它可能是声音的,可能是语言的,也可能是默默的,通向记忆的深处。

    2017-7-3深圳

  • 大陆带狗去香港 在 Jの背包旅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05-27 10:54:16
    有 800 人按讚

    【西澳-珀斯分享/指南/攻略】

    超实用的👍喜欢就分享吧‼️💕

    这一次和朋友旅行,我自己制作了这一段短片,把一路上所遇到的经历的都分享,照片呢我会陆续上载。这一团不包括买手信纪念品的话,总消费RM2656 (下面会讲解)就能够玩得尽兴,吃得开心。想看高清版或完整版的可以到以下youtube网址哦。
    PART 1- https://youtu.be/62Oc7ogL7pI
    PART 2- https://youtu.be/lsvW2T1zLmc
    PART 3- https://youtu.be/8ju2FHZ5Hzk
    PART 4- https://youtu.be/NknO3YuAP8I
    PART 5- https://youtu.be/hD8r15PQEKU
    PART 6- https://youtu.be/9jtcaWLPVTM
    龙虾- https://youtu.be/T2QzsPN38X8
    袋鼠- https://youtu.be/3dPnL9op2SU

    ✨《简介》

    虽说秋天,但天气比预期还冷而且气候也很干,所以能的话带唇膏。大部分澳洲人都很有礼貌,热情,还有礼让,尤其是在马路上行驶,当然马来西亚最新的执照是可以用的(已通过澳洲旅游局确认),不过得注意安全和行驶速度,根据租车公司分享,政府有雇佣私人司机带有监控器。珀斯主要是接触大自然,大马和澳洲汇率相差三倍之多,所以想低消费的可以自煮,我和我的朋友可是吃货,所以我们就不多煮,而是寻找美食,你们可以选择一起分享食物这样才可以品尝更多。当然如果想购物的朋友们除了市中心,可能这地方不适合你们,这团主要是享受郊外大自然,想去休闲,释放压力可以考虑哦。

    ##购物-经过我们这几天的对比,想买新鲜水果可以在Fremantle Market买,而且那边的手信最便宜。
    ##鱼油-如果想买去Chemist Warehouse 最便宜,Fremantle Market附近有一家。
    ##行驶-在郊外行驶速度最高到110,不过要注意野生动物如袋鼠,来自网友分享要自驾的话,副座也不可以玩手机的哦。
    ##天气-我们是在五月初旅行所以天气蛮冷的,担心太冷可以考虑四月中这样去。
    ##执照-大马只要驾车执照是有英文注明那就可以在在澳洲使用。
    ##时间-澳洲不是每个地方有时差,珀斯的时差和大马是一样的哦。
    ##电话卡-Telstra,Optus,Vodafone data 其实都不错,不过到了郊外几乎是没有线的,由于机场没有Telstra,所以我就买了Vodafone,他们还可以把多余的配套换成更多的data。
    ##租车-这一团我是用Perth-rent-a-car 公司,服务态度之类都很好,就只是没有包括保险,在最后一天停车场被人刮到车子结果得赔AUD165,我个人是推荐nobirds,那边保很多。
    [nobirds]www.nobirds.com.au
    [perthrentacar]www.perthrent-a-car.com.au
    ##住宿-前两晚是通过Agoda订,接下来的四晚都是通过Airbnb。
    [Airbnb]www.airbnb.com
    [Agoda] www.agoda.com
    ##KingPark-多谢网友分享,让我们知道那有个小惊喜,想知道的话可以来问我哦。

    🚘《关于行程》
    【第一天】
    凌晨12.05AM搭亚航到珀斯大概5.30AM,海关问了几句简单的问题(来这旅行还是公干,逗留几天之类的),安检也比想象中容易,让狗狗来闻行李,如果可以才开起来检查,咖啡,零食之类的都可以带哦。过了安检,买了电话卡,租车公司就来接我们,一切都很顺利,我们也开始小心翼翼驾车,第一站到全澳洲最长的码头-Busselton Jetty,那边有火车游览不过有点贵,我们则是买入门票而已,走到最后终点站还有个水族馆。走完拍完照就驾车去度假屋Discovery Park登记,接着看没事做也肚子饿就直上到珀斯最热闹的市集Fremantle Market走走逛逛,医治自己的五脏六腑。我个人是推荐那本的甜甜圈,鸡蛋仔冰淇淋(馅料草莓是全甜的哦),有个类似越南还是泰国档的炸鸡块,鸡肉串很不错吃,水果档的水果很鲜甜,而且还可以试吃。吃了有七成饱我们就到市集外逛逛,有些街头表演,然后有人介绍我们到摩天轮附近那尝试Fish & Chips,就在码头旁。晚上我们也到附近的便利店买些吃的带回度假屋,第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第二天】
    为了更多时间玩,我们到Fremantle B-shed码头搭了最早的船7.15AM出发到Rottnest Island,一座寥无人烟的小岛。

    提示:星期二的船票最便宜哦

    工作人员说大约45分钟才到,不过30分钟就到了,而且还行驶很稳,没有大风浪,完全不会晕船。抵达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短尾袋鼠,这岛上的袋鼠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地方才有的,它们都很可爱,目前为止都没被咬到,应该属于温驯的动物,那边有告示牌说明不可以喂它们(为了你的自身安全)不过还是有些游客偷偷喂。接着走着走着看到灯塔,那边的海景很美,海也开始清澈了。那岛其实很大,我们走累了,被迫妥协只好租了自行车,刚开始血气方刚一口气冲到一公里之外,然后就泄气骑到上气不接下气,还好到了另一个观光区,那边的海边是完全清澈了,拍拍些照,我们就找附近的野餐区吃吃面包之类的,吃完了就慢骑到钟楼参观,半途又遇到袋鼠,接着我们选择一个比较没人的地方游泳,我们就在那游游泳,潜下水发现好多鱼啊。游累了就骑回去码头附近吃吃Subway ,下午4.30PM这样我们就坐船回去,回到码头附近想说找找看附近有什么超市可以买些食物准备,哪知道被我们的美女看到那卖的衣服才AUD 3一件,所以她狠下心买了好几件衣服,晚上我们还是住同一间度假屋,第二天就这样结束了。

    【第三天】
    这一天算是我们驾车最久的,早早起床,准备路上的食物就开始驾车从南下到北上,一路上都唱着歌边看风景边拍照,路途太远,所以我们都轮流驾车,驾着驾着到了民宿,那个屋主对我们很好,她是一位年长的女人,身边还养了一只小狗,它好听话哦,屋主让我们任摘柚子和柠檬。她还教了我们怎么走到粉红湖,我们也就这样顺利到了粉红湖。一路上看到很多袋鼠尸体,可想而知驾车得注意安全,不然车子损坏是小事,危害到自己的生命可就不好了。本来打算去到Kalbarri参观世界之窗,哪知道那边暂时关闭,私人车子不能通过,只有巴士展览才可以,几番折腾下我们只好在附近拍拍照,看看海景,不过那边海边可媲美Rottnest Island,晚上就这样回去休息了。

    【第四天】
    这一天起得挺晚,我们为了品尝龙虾,早上吃些自己煮的早餐,就南下行驶一段路到了Lobster shack,那里龙虾都是现捞现煮,也是我多次品尝龙虾以来最有嚼劲,肉质鲜甜,鲜嫩多汁,不需要加任何料就已经很好吃了,忍不住又叫了一盘龙虾炒饭。吃得过瘾过瘾的,就到半小时车程的Pinnacle看一堆石阵,大自然的奇景,一粒粒的石头树立起来,当然不能放过拍照。拍完了就继续我们的行程到Lancelin,到达之前我们到附近的打油站租滑板,Lancelot本身是没有入门票,所以进去之后就来滑沙,别看那只是小山丘,你跑上沙堆上可累死,应该沙太细,所以也不会伤到,玩到肚子里的龙虾瞬间消化掉,饿着肚子去到新的一家民宿,就在市中心附近,这次呢只是租间房,所以是和屋主一起住 ,那女屋主也挺不错,是香港人不过是澳洲永久居民,所以沟通方便多,我们也到附近的档口吃些食物就回去了。

    【第五天】
    休息了一晚,能量充沛到Caversham wildlife park,那边的野生动物方便极了,可以公开也喂袋鼠,一群群的跟着你任你拍照,可以抱小羊,蛇之类的,还可以摸无尾熊还有挤牛奶,当然少不了剃羊毛表演。下午眼看没事做就跑到蓝屋拍照,接着Bell Tower就在附近,也顺便来个London Court 和ENEX100逛街,买了一些备用食物就到最后两晚的民宿租,这次的民宿可说是应有尽有,看得出屋主是喜欢煮东西的人,晚上就这样到附近走走就睡觉。

    【第六天】
    也是我最期待的一天,那就是到红酒庄品尝所以红酒啦。那边的红酒如果你想品尝就得付费,除非你有买,你可以问工作人员意见,我呢喜欢偏甜的,他们也介绍我喜欢的红酒,其实也不会太贵,最便宜AUD8都有了。喝完看着没事做又跑回Fremantle Market和London Court 吃东西逛街,旅行到了尾声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晚上我们刚好有个朋友也在珀斯旅行就接她过来我们那住一晚。

    【第七天】
    毕竟我们逛了两次,所以充当导游带了我那位朋友去买点手信纪念品之类的。千万不要贪小便宜,我们就是为了剩那点停车费,最后一天被人刮到车子,也可能纯粹倒霉呗。中午我们也交了车子检查准备回去机场回家。

    💰《关于花费》
    *第一天*
    $电话卡AUD35 /3位=AUD11.65
    $机场买矿泉水(大只)AUD6/3位=AUD2
    $Busselton Jetty 入门票AUD3
    $吃喝准备食物-AUD32
    $车油-AUD39.75/三位=AUD13.25
    $$总消费AUD88.40 $$

    *第二天*
    $停车费AUD10/三位=AUD3.35
    $船票 AUD79/位
    $Subway AUD5.50
    $自行车AUD30
    $晚餐与备用食物AUD16
    $$总消费AUD133.85 $$

    *第三天*
    $$总消费$$
    $车油和食物AUD14.20/位

    *第四天*
    $车油和食物AUD29
    $龙虾AUD 20.35
    $滑板 AUD 20/位=AUD6.65
    $Pinnacle入门票AUD12/位=AUD12
    $$总消费AUD68 $$

    *第五天*
    $MCD AUD7
    $入门票 AUD28/位
    $停车费 AUD 12/3位=AUD4
    $食物AUD26.90
    $$总消费AUD65.90 $$

    *第六天*
    $ KFC AUD8.7
    $鸡蛋仔冰淇淋AUD8.5/三位=AUD2.85
    $食物 AUD6
    $$总消费AUD17.55 $$

    *第七天*
    $食物AUD14
    $车油 AUD 35.20/三位=AUD 11.75
    $$总消费AUD25.75 $$

    全部消费AUD413.65 大约RM1365(当时汇率3.3)
    住宿 RM711
    飞机票 RM550(一年前买的)
    签证RM30(旅行社做)
    所以全部加起来只要RM2656

    **不包括租车RM410,之前忘了添加😙

    =============
    旅游达人: Jason Teoh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jasonteoh0526/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