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大鐵人地球靜止之日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大鐵人地球靜止之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大鐵人地球靜止之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大鐵人地球靜止之日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龍貓大王通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70 年代初,「巨大機器人」還是一個陌生的單字,到了 80 年代至今,巨大機器人一直是流行文化裡的熱門議題,《鋼彈》、《蓋特機器人》、《新世紀福音戰士》、《環太平洋》等等名作,讓至今 40 年來的巨大機器人歷史,成為陪伴許多粉絲長大的難忘回憶。 而這一切,都是從塞車開始的:我們必須談談永井豪與他...

大鐵人地球靜止之日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3 21:49:35

《#天氣之子》選擇相信,還是屈服命運? (8.6/10) ⠀ (Part2) 全文太長分兩篇 @looryfilmnotes 主頁部落格會是你最好的選擇 ———————以下可能有雷—————— ⠀ 前文請閱讀上篇文章~ ⠀ 就我個人的理解,《天氣之子》講了這麼多、鋪陳了這麼久,新海誠原意不在告訴我...

  • 大鐵人地球靜止之日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30 09:42:29
    有 380 人按讚

    70 年代初,「巨大機器人」還是一個陌生的單字,到了 80 年代至今,巨大機器人一直是流行文化裡的熱門議題,《鋼彈》、《蓋特機器人》、《新世紀福音戰士》、《環太平洋》等等名作,讓至今 40 年來的巨大機器人歷史,成為陪伴許多粉絲長大的難忘回憶。
     
    而這一切,都是從塞車開始的:我們必須談談永井豪與他的《無敵鐵金剛》,這部 1972 年的電視動畫,奠定了巨大機器人的發展契機。
     
    70 年代以前,全世界最熱愛機器人的國家就是日本,手塚治虫大師創作了漫畫《原子小金剛》,橫山光輝大師創作了《鐵人28號》,這些力大無窮的機器人,是當時日本少年們的夢想。大家都喜歡它們、羨慕它們...同時與它們保持距離。在那個年代,「想跟機器人成為好朋友」已經是孩子們表達熱愛最露骨的說法了,這是為什麼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它們是「人」。 
     
    「機器人」也是一種「人」,是一種類似人類但有別於人類的人。它們有自己的意志、有自己的價值觀。作為人類,我們與這種族群最好的相處方式,就是和平相處。
     
    在 70 年代以前,娛樂作品裡的機器人可以是奴僕、朋友、同學,而不是工具、載具這種無生命的「用具」。就如同《鐵人28號》,主角正太郎拿著遙控器操縱鐵人 28 號,但某種程度上,鐵人仍然有著某種正太郎「無法操控」的意志存在,許多時候,他會自主地行動——你可以在後來的OVA《機械巨神:地球靜止之日》裡看到類似的描寫,機械巨神甚至還會「哭泣」。

    你會發現,在那個年代,機器人的概念,與如今的機器人動畫有很大的差距。在 70 年代以前,人類主角需要「拜託」機器人幫他們解除危機。例如壞人用花言巧語,詐騙小金剛幫他們做壞事。
     
    而這種概念,到了 1972 年的《無敵鐵金剛》,被徹底顛覆了——鐵金剛與其說是有思考能力的「鋼鐵人類」,不如說是主角兜甲兒的「武器」、「載具」、乃至於「手腳的延伸」。
     
    《無敵鐵金剛》,是史上第一部由人類「穿上」或「駕駛」巨大機器人的機器人動畫。
     
    【永井豪與偉大的《無敵鐵金剛》:創新機器人動畫歷史、讓孩子們一夜長大、解決塞車的完美方案】
    全文請參見下方留言連結~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