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大量的英文不可数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大量的英文不可数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大量的英文不可数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大量的英文不可数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粘拔的幸福碎碎念,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無碼的中國,大部分人此生像個屁,只聞聲響,徒留腐臭味。 捷克議長率領龐大代表團訪問台灣,是特別重大的事件,之前數日,我在捷克的出版社編輯托馬斯受一份專刊委託,通過譯者李素採訪了我——我曾多次訪問布拉格,無疑,捷克當代影響最大的人物,依舊是瓦茨拉夫 哈維爾。作為捷克首位民選總統,他也曾访问台灣,這...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萬的網紅Spark Liang 张开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元崩盤是真的嗎?什麼原因導緻美元崩盤? 】 今年全球經濟受創 而美聯儲實行無限量化寬鬆QE 大量地印鈔票 使得很多的新聞報導都說 明年美元有可能會崩盤 如果美元崩盤的話 那就就等於全世界的金融系統崩盤 美元崩盤全球都遭殃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美元崩盤到底是不是真的? 有什麼原因導緻美元...

  • 大量的英文不可数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9-01 08:42:34
    有 967 人按讚


    無碼的中國,大部分人此生像個屁,只聞聲響,徒留腐臭味。

    捷克議長率領龐大代表團訪問台灣,是特別重大的事件,之前數日,我在捷克的出版社編輯托馬斯受一份專刊委託,通過譯者李素採訪了我——我曾多次訪問布拉格,無疑,捷克當代影響最大的人物,依舊是瓦茨拉夫 哈維爾。作為捷克首位民選總統,他也曾访问台灣,這在當年的西方,可謂驚世駭俗——可惜蔡英文總統的臉書沒有提到。

    下面是中文採訪原稿,詩人貝嶺在華文世界推廣哈維爾的書籍,功不可沒。圖片是我訪問布拉格時,與哈維爾最為推崇的蛙人樂隊同台演出。
    -

    问:老廖,你在中国做过各种底层工作,在酒吧里吹笛谋生,属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你自认为自己属于所谓的弱势群体的人士吗?

    我屬於弱勢群體中的特殊人物,因為我坐過牢,比較受警察關注。普通的底層民眾,是被整個社會所遺棄,他們的聲音,警察不願意聽。而我的行踪,想法、牢騷,警察都要主動掌握。

    问:生活在社会边缘、底层或体制外的人,日子过得怎么样?

    獨裁中國一直是兩個世界,地上的:財大氣粗的、經濟騰飛的、一代一路的中國,這也是你們的澤曼,一個貪婪的大胖子總統最為著迷的;地下的:我的書中的世界,人們都像老鼠一樣,生活在不見天日、毫無希望的下水道裡。新型冠狀病毒來了,這些人隨隨便便,無聲無息地倒下、死去,得不到“確診”,甚至沒人關心他們是不是“疑似”。人生就像一個臭屁。別提日子這個詞彙了。

    问:你为什么离开中国,为何选择逃亡?

    為了出版我的監獄自傳《為了一首歌和一百首歌》。2010年,我在默克爾總理的親自關注下,在15次出境申請被拒之後,終於到德國參加文學節,逗留了近50天,稍後,謝絕了赫塔 .米勒、沃爾夫 比爾曼等人的挽留,回國了。可安全部門獲知,我將在德國和台灣同時出版監獄自傳,就突襲查抄我的家,警告我:出版這本書,將判處10以上有期徒刑。我不得不通過中國和越南邊境逃亡。

    问:在你的看来,社会中的边缘或底层的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主流社会有何意义?

    就是一群下水道的老鼠,一個屁,對主流社會沒任何意義。

    问:你的好朋友刘晓波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赫塔.米勒是你的朋友,你自己也获得过不少很重要的奖项,媒体喜欢采访你。你也成为了西方体制的一部分了吗?成为了体制内的人吗?

    我可以自由地寫作和說話,我到德國9年了,出版了11本書,大約獲得了10多個獎。但是語言障礙時時在提醒我是一個流亡者,一個祖國和家鄉都被蹂躪和強暴的文學證人。我是體制的一部分嗎?不,我沒有能力介入西方的政治體制,我只能提供批評的聲音。

    问:1989年写了长诗《大屠杀》,结果被关进4年监狱。这个后果你当时料到了吗?

    6月4日凌晨,收音機裡傳來槍聲和慘叫,我只有憤怒,沒去想後果。

    问:之前你属于异议人士吗?做地下工作?

    之前從精神上追隨美國垮掉一代,不關心政治,熱衷辦地下詩刊。

    问:监狱经验怎么改变了你?你怎么活下去的?怎么可以写这种经历?

    我31歲因《大屠殺》詩案被捕,而後坐牢4年,人不如狗,曾自殺2次,錐心之痛,令我放棄詩人,立志做歷史證人。

    问:中国监狱什么样子?

    中國監獄是一個籠統的詞彙,中國監獄分:收審所、收容所、看守所、勞改監獄、勞改農場、少管所、勞教所、勞教農場、勞教工廠。目的是洗腦。

    現在又有了新疆那種利用互聯網進行監控的集中營,以及在全國普及的人臉識別技術。中國是一個無形的監獄,監獄長就是敬愛的習近平同志。

    问:在监狱承受拷问,绝望的两次试图自杀。知道外边有人努力救你,对你是个鼓舞吗?國際特赦組織或其他非政府组织的请愿书和活动给你鼓励吗?还是一点都不知,也想不到?

    不知道,也想不到。出獄後知道了,是一個相當大的鼓舞。

    问:中国地下世界生活什么样子?

    老鼠洞。億萬隻老鼠有一天突然鑽出地面,地基就崩塌了。

    问:反抗是你的生活方法吗?

    寫作是我的生活方式,因為寫作使反抗變成了審美。憤怒的詞彙比憤怒的聲音更加耐看,更加不容易消失。

    问:经過各种磨难,最后你还是逃到国外,定居在德国。你的现在生活怎么样,习惯了吗?喜欢欧洲生活方式吗?感觉社会气息有所不同吗?作为作家,对你创作来说更好一些,还是觉得自己是个“外人”?

    我在德國讀者眾多,要么讀過我的這本,要么讀過我的那本,大家都知道我很多產。對於一個中文作家,還有什麼比這更值得珍惜?我沒有時間來考慮是不是外人。我只知道我應該對我的譯者更多的體諒和尊重。漢斯 彼得 霍夫曼,中文名何致翰,和我一塊做活動時,我往往會說:你們是老何的讀者。

    问:从监狱出来以后,你有几年时间混在底层,收集了大量的《中国底层访谈录》的资料。这本书的想法怎么产生的?中国底层什么样子,可否概括描述吗?

    寫底層從監獄就開始了,出獄之後,還是在沒有牆的監獄裡。所以寫了300多個底層人物。

    问:你会写关于欧洲底层的书,还是根本不想或做不到?中国底层和欧洲的底层有所你看得到的差别吗?

    我經常看到一些街頭流浪漢,但無法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我會經常去台灣,中國夠我寫一輩子。

    问:你的采访里经常会涉及到不远的历史,尤其是在中国属于敏感的或回避的话题。但《中国底层访谈录》里很多人,虽然是私人对话,还是讲得相当妥协,有种認命的口气……

    “聽天由命”這個詞彙,是老子發明的,在古代是正面的,順應天道的意思;而現在卻是負面的,逆來順受、活一天算一天的意思。

    问:中国地下,从你离开中国以后,变化很大吗?

    習近平稱帝了。捷克總統澤曼大胖子都去陪同檢閱過皇帝的儀仗隊。

    问:除了数多重要奖项以外,你也获得过哈维尔图书馆基金會颁给的作家奖。对你有何意义?

    這是以哈維爾自傳命名的一個獎項。我,還有我的朋友劉曉波,都和這個偉大的歷史人物有冥冥中的精神聯繫。

    问:2008年,08宪章问世。對启发08宪章起草都有些什么影响?和七七宪章有关吗?七七宪章的全文,你从哪里得到的?

    是一個叫貝嶺的流亡詩人寄到國內的,當時我們在地下刊物《知識分子》,開闢了一個哈維爾的專輯,那時1996年。我還得到香港出版的一本哈維爾選集,譯者張勇進,上面有《七七憲章》全文。至於對劉曉波起草《08憲章》的影響,我就不太了解了。作為第一批簽名者,出於對劉曉波的支持,任何他起草的東西我都簽。

    问:你对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时期的情况了解多少?

    是從米蘭 昆德拉的小說和哈維爾的散文和戲劇中了解的,不算多也不算少。

    问:瓦茨拉夫•哈维尔这个名字对你本人意味着什么?听到哈维尔这个名字,你会联想到什么?

    這是超越語言和文化差異的一部精神史。一部反抗獨裁的作家啟蒙讀物——我還會想到我出獄不久,第一次看到那本香港出版的黃皮的書:《無權者的權力》。接著我會想到劉曉波到我家,偷走了這本書,帶回北京,打電話給我。。。。沒幾天他就坐牢,去監獄行使《無權者的權力》。。。。,

    问:在布拉格,你去听地下摇滚乐队宇宙塑料人的演出,而且听得非常感动。为什么?

    因為我在哈維爾的書中,讀到過他們。可歲月匆匆,他們都一把白鬍鬚了。。。。

    问:偶尔你不太赞成诺贝尔委员会的选择,也会去给他们看屁股。为什么?

    2012年我陪同一個藝術家去裸奔抗議,當時赫塔 米勒和一些德國作家同行都寫信勸阻過。他們說,瑞典《每日新聞》已經全文刊登了我的抗議信,並且瑞典還將同時出版我的監獄自傳和<上帝是紅色的>。他們會明白我是怎樣背景的作家。但是那個藝術家是我的好朋友,我不願意讓他失望。

    但是2013年我被激怒了,因為莫言說“言論審查像飛機安檢,你雖然不願意,但必須接受”。他還抄寫毛主席語錄,公開吹棒這個大獨裁者,給諾貝爾獎造成歷史上最惡劣的負面影響。

    所以我去莫言的發獎單位裸奔抗議,要求他們向中國政府提出“釋放劉曉波夫婦”。

  • 大量的英文不可数 在 旅游达人Rx Yap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7-04 22:24:50
    有 22 人按讚


    每次去旅行知道要带什么吗???

    【自助旅行要带什么?(看看你有哪样忘了带)】
    出外旅行,穷游也好,豪华游也好,即使有人给你抬行李,带了一大堆还是很麻烦的。不管带了多少行李,
    我们或许会发现最后真正有用到可能只是半数。而需要的反而忘了带。
    今天,我把自己去旅行带的东西列出,以供大家参考。大家可把这篇贴子收藏好,以后要旅行时,可拿出来
    看一看,看你是否有遗漏任何重要物品。我也分享一些简便行李的小贴士和该注意事项。希望其他有经验的
    朋友也留言分享贴士!:)
    背包/行李箱
    先说背包或行李箱。背包一定要揹起来舒服和适合自己的体型的。最好是可背、提两用和多袋兜,以便于物
    品分类的。我自助游时,通常揹背包。最近,去欧洲时,却用有轮子的行李箱,也很好用。在欧洲,马路平
    坦宽阔,也有另设的行人路,交通设备方便,所以我拉着行李上下公共交通,和在市内行走都没问题。难得
    不用揹着一个重重的背包。在那里我见到很多像我一样拉着有轮子行李的旅人,奇怪却很少见到背包客。

    【旅行必备品】
    收拾行李要看目的地的气候、文化、时间长短和所进行的活动。可是,不管你去哪里,除了衣物和洗刷用
    具,以下是重要的必备品:

    1. 重要证件 – 护照、签证、身份证和驾驶执照。这不用多做解释,唯一想提,也提过的是,最好附带几份
    副本,以防遗失正本时用上。

    2. 现金和信用卡 – 必须换好一些小钞和硬币,以备买小物品或给小费。住酒店、上较高尚餐厅用餐的话,
    当然是以信用卡付钱,以免大量现金露眼。

    3. 机票、火车票、旅店等各种已预定的交通和住宿证明和收据

    4. 一本资料齐全的旅游指南– 就只一本哟!带太多书很重,除非是去好几个不同的国家。

    5. 一些药物 – 在安全和健康手记,已提过,如止痛药、晕车药、止泻药、感冒药、胶布、消毒水、防晒膏
    等。

    6. 旅游和医药保险单和其热线电话。也需备有副本。还有就是你国籍在目的地的大使馆地址和电话号码。

    7. 目的地详细地图和交通设备地图

    8. 指南针 – 这个很重要。有了地图,却看不出方向,还是没用。尤其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很多路标不完
    整、不清楚,甚至错误的。有个指南针绝对较少迷路的次数。

    9. 手机/手提电话 – 我想,现代人已到了一种没手机就无法过日子的时代。我不提大家,我想大家还是会带
    的。更重要的是,这也是个和外界或家人联系有效的渠道。唯,出国前,要向手机公司询问,你到的目的地
    是否也可搭上线。如不可,到了目的地可买一张短期或”pay as you go” 的手机卡 (现在的手机大部分是世界通
    用的)。我去国外,通常都会买一张手机卡,因为比较便宜和划算。最重要的是,记得通知家人你在国外的手
    机号码。

    10. 手表和小闹钟 – 虽说手机有时间和闹钟的功用。我通常还是会带手表和闹钟的。在路上,把手机拿进拿
    出地看时间有点显眼,容易引起小偷的注意,也容易遗失。手表在手腕上方便多了。晚上睡觉,我也不喜欢
    整晚开着手机以当闹钟,手机要常充电很麻烦。

    11. 手电筒 – 最好是轻便、聚光强和防水的手电筒。我和Ed有的是可带在头上的小灯。不知中文叫什么,英
    文是headband light。也很实用。

    12. 少量干粮 – 巧克力、饼干等的。有户外活动的朋友,一定明白干粮的重要性。即使是在城市行走,一时
    迷路或错失交通,气候转变而卡在一处等,包包里有些干粮可帮助解饥寒。

    13. 通用转换插头 – 每个国家的插头插座的标准都不尽相同。带了需要的电器却发现无法使用是很恼人的
    事,在外地要买也麻烦。最好备有一个世界通用的转换插头。

    14. (通用) 充电器 – 带了相机、手机、MP3 Player, 却发现忘了带充电器,我一定会发疯!哈哈!所以,一定
    要记得带各个充电器。听说市场上有一种是通用的,所以不用带上多个不同的充电器,一个就行。我是听
    说,还没用过。精通电器的朋友,你们觉得呢?

    15. 一个实用的日用包包 – 一个可装得下水瓶、一些干粮、旅游指南、地图、小笔记本、笔,甚至雨伞、帽
    子、防晒膏(如果烈日)、手套围巾(如果天冷)等的日用包包。

    其他有用的旅游物品
    以下可依个人爱好、需求、习惯或目的地等来决定是否要携带 : –
    相机 – 如果你是摄影狂人,那么要记得带多一张额外的 memory card。
    MP3 player 和一本杂志或小说 – 坐长途交通最需要到。出发前,记得输满最喜欢的音乐或podcasts。
    money belt 和小锁头– 尤其是去扒手多或不太安全的国家。

    耳塞 (ear plugs) – 尤其是不易入眠、住在青年旅舍多人间,或靠近繁忙马路的旅店的朋友。
    多功能刀具 (Swiss Army style pocket knife)
    木塞、洗衣粉和衣架 (cloth hanger) – 这个听起来好像很奇怪。可是,我去自助游时,尤其住在没洗衣机
    的青年旅舍,我都自己在冲凉房洗衣。即使是旅店,我还是习惯自己洗袜子、内衣裤的,洗了挂一个晚上,
    第二天就干了。常换洗,也可省下带多双袜子或多套内衣裤。这只是自己的习惯,看你们啦!:)
    雨具 – 我去伦敦时,人人提醒我带雨伞!:)
    笔和笔记本 – 旅途上写写笔记做纪念。
    外语小字典 – 去到一个语言不同的地方,最好有一个口袋型小字典以帮助沟通。
    防狼器 – 这是一人旅行的女性要带的

    想要投稿可以Inbox 我们。
    想要留意更多旅游资请Like 我们的粉丝页
    https://www.facebook.com/Travelblogmy/

    #行李箱
    #背包
    #旅行
    #Travel
    #travelblog
    #旅游达人

  • 大量的英文不可数 在 顏艾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07-04 23:38:10
    有 3 人按讚

    一本了不起的杂志
    ——《一行》创刊30周年纪念
    徐敬亚

    《一行》,就是那本刚刚还摆在我们桌上的“外国”杂志吗,就是那个一袭白衣皂靴的黑脸汉子吗,就是那一行行飘飞在太平洋上空的神秘幽灵吗……30年了,当鸡毛蒜皮也变成文物之际,我们翻开记忆,辨认它走过的每一页白纸,如同紧盯着一位失散多年的兄弟。
    我们也老到有资格纪念30年前的事儿了吗。
    30年有多长?二战光复到文革中止,几乎30年——内中的起伏逆折纠结,漫长得像100年;1889光绪帝亲政到五四,整30年——多少兴亡,多少荣辱,像跨越了古今百代;从五四到四九,又30年——刀光剑影,血肉贲张,如同天和地全翻全覆。30年,自然界可以把大河从东方移动到西方。30年,人类的沧海桑田里足以容纳一个甚至几个王朝。
    我不会去管什么狗屁文学史。我们是360行中最末的一行,我们是一行人中要么走在最前面要么走在最后面的那一行。我们只是摸着自己的脉,走回不耻于史的记忆。
    那不是一本普通的杂志。那不是官府的告示和文书。那是我们自己人凑的银子,自己攒的力气,是自己的纸自己的墨,自己写的诗,印上了自己的青葱生命与灵肉,那是一代人30年的刻痕与编年。

    缘起:它成为收割九十年代诗歌最大的一把镰刀

    30年前,诗歌猛然大热!
    先是朦胧诗用一个又一个瞬间点燃了中国。之后数年,官方动用国家宣传机器围剿——于是,历史上演了一幕“好产品+好广告”的巨大营销盛况。哪个民族能遭遇攀爬血泪上升的快感,又有哪个国家舍得用一版一版白银为诗歌积年累月地推销。
    对于当年诗歌,无论你怎样学术,也只能被迫使用“盛况”这个虚幻形容。中国历来没有理性与数据。几十年了,即使在大数据里人们只能也找到这一条:“全国2000多家诗社和千倍百倍于此数字的自谓诗人……至1986年7月,全国已出的非正式打印诗集达905种,不定期的打印诗刊70种,非正式发行的铅印诗刊和诗报22种。”——哈哈,上述统计,是我1986年举办“两报大展”时从一份记不清名字的民刊上转抄后发布。没想到,这组数字便成了后来被不断频繁引用的最权威数据。
    权威总是可疑的。没办法,历史上冒名顶替的东西太多了。
    不管怎样,它总算给了我们一组煞有介事的阿拉伯。我现在不关心诗集,我要的是民刊。按上述统计“打印加铅印”两种诗刊,总数99种。与“两报大展”公示的64个流派基本吻合。但,这些年我不断发现,当年被大展遗漏的诗人和流派太多太多了!
    怎么办,八十年代的诗歌民刊、民报,到底有多少?
    被当事者们模糊过的历史,后世能够给予补救的惟一方法,也许就是收藏。
    目前,中国两大诗歌民刊收藏馆,一个是“世中人汉诗馆”,一个是姜红伟的“八十年代诗歌纪念馆”。按收藏者统计的数据之大,足以令我们这些过来者震惊。
    世中人汉诗馆内收藏的非公开印行的刊物约3000种( 时间不限于八十年代。品类为综合统计)。这个数字是世中人刚刚微信发给我的。世中人称,他几乎攒全了《一行》,只差两期,严力已答应帮他补全。哈哈,这本宝贝杂志已经珍贵得达到历史邮票的地位了。
    “八十年代诗歌纪念馆”的收藏。按姜红伟发布的统计:全国大学生各类诗刊、诗报(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末)大约300余种。此外,八十年代全国各地中学诗歌社团创办的诗歌报刊大约200种。请注意:中学生社团报刊是一个极易被忽略的品类。
    好了,按上述两家诗歌馆的藏品计:八十年代诗歌民间报刊,种类应不低于500种。
    明晃晃的收藏品,以物理性的真实,无声地保留着历史,如同出土文物,考古证据般的权威性无可辩驳。
    我之所以统计这些遥远的数据,只是为了给《一行》杂志的出世,考证一个宏大的诗歌背景。我们的面前是:煌煌500种民刊,泱泱500乘N首诗、500乘N行诗……
    现在,我让一束强光只照亮那一行。
    相比于500家群峰并起的民间报刊,《一行》铺起摊位的时候,那个风起云涌的集市即将打烊——直到1987年,几乎在现代诗盛行于中国的10年后,这一行才在遥远的地方出现。但由于它混血般的出身和纯净编风,这本杂志犹如一只最强的聚光灯照亮了中国未来十多年诗歌的血灰色天空,在500家报刊中,成为收割九十年代诗歌最大的一把镰刀。

    发轫:一种美国式的AA制艺术公社

    1987年5月,诗画刊《一行》在纽约创刊。
    然而,无论从诗还是从画的内在视角,都纯属诗画之外的偶然——虽然历史向前挪了百年,大清国的年轻子民对遥远大陆的神秘向往不但没有减少,而且一窥究竟的愿望几达历史之最。一批又一批以留学方式远抛他乡的窥视者们,不经意地裹带了浓度不低的诗歌因子。正是生存背景的移动,意外地带来了中国现代诗一次额外的分蘖。
    作为《一行》的主创者及灵魂的严力,在苦苦的海外生存两整年之后,及时发现了自己体内的诗歌发酵,又在一座城市中与未来的合伙人相遇,并以合并诗画的恰当方式升华了一批流亡艺术家共同的内心愿望。OK,一个以汉语、汉文化为纽带的团体、一家以中文诗歌为主体的艺术季刊就登场了。
    在500家民刊中,这无疑是一家萌芽过晚的两栖诗刊。但谁也没想到在随后13年中,与大陆层出不穷但屡屡短命的民刊相比,《一行》展现了强大的生命韧性。从1987年至2000年共出版了25期(1994年之前为季刊)。加上全国各地诗人在每年的《一行》周年的10期纪念年刊,整整35期《一行》杂志,横跨了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在与新世纪相交后,完成历史使命般地恰当停止在一个明暗之间的节点。
    《一行》之所以能够完成了13年跨国绵延,并不事声张地成为彼时中国诗歌的高端集散地,有三点独特的内在依据:

    1、主导传统:朦胧诗派与星星画派的宿将合流
    诗歌辈份很高的严力,其实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作朦胧诗的一个艺术载体。空降异邦的孤独生存,使这位留学者几乎完整保留了此流派的执着、纯真的使命感信息。于是,朦胧诗的后期传播与升华,并不是由北岛、芒克等原创者完成,而恰恰是那位当年《今天》中的小兄弟,作为老牌诗歌的记忆载体,化成一柄得天独厚、飘扬过海的蒲公英。同时,严力的另一个《星星》画派的老牌双栖身份,使他准确地迎合了纽约这座诗画合璧的留学城市,并把这两股相得益彰的棉纱,搓成了一根美妙缠绕的长绳。正是主创者严力内心中诗画的高远传统,使《一行》自认死理地严格秉持着最高的诗歌准则,以一种国内混乱诗界无法达到的清静、单纯的高标,非世俗地照亮了一盘散沙的现代诗,成为九十年代中国现代诗最权威的集结舞台。

    2、艺术公社:美国式的AA制诗画基金
    和大陆现代诗人凌乱的生存相比,纽约人的生活几乎可以称为正人君子者流。稳定的生态背景,极易使人产生按部就班的稳定节奏,这与国内诗人们朝不保夕的动荡形成强烈对比,这其实是《一行》杂志恬淡、从容、持久的、类似哲学般的大背景与大依据。此外,《一行》杂志独有的、AA制的集资模式,使它具有了一种类似股份制、合伙人的某种艺术公社味道:20几位成员每个季度拿出一天的工资,有的每季度出50元,有的100元,还有两个医生,因为工资高,出200元——一举解决了每期1000册、1500美金的印刷费用。这真是纽约人才能想出的集资方式。应当记住这些被称为“离人”的名单:严力、王渝、郝毅民、艾未未、张伟、秦松、李斐、非马、斯仲达、艾伦金斯堡、安晨、王福东、姚庆章、方家模、张宏图、邢菲……严力说,有的成员每三个月甚至拿出5天以上的工资。
    近代,有军事学家拆解战争的制胜因素时指出,决定一场战争成败的,不仅是战略与战术,更常常是武器的较量,甚至是给养与后勤的比拼。当土八路们背着粮袋生火煮饭的时候,装备精良的八嘎牙路们吃的却是美味快餐与刚发明出来的鱼肉罐头。同样,在《一行》以丰盈稳固的资金运作之际,大陆的游击战士从来没逃脱艰苦卓绝的挣扎。《一行》创办4年后,由芒克、唐晓渡主编的《现代汉诗》横空出世。这个与《一行》并驾齐驱的著名民刊,最终倒在了日益匮乏的白银面前。作为其编委,1994年,我代表深圳出资1000元,由欧宁主办编辑了最后一期《现代汉诗》,宣告分封制式的各城市轮流作庄方式的中止。
    因此,《一行》证明:由若干合伙人共同集资的、同仁式的基金方式,可能是中国现代诗民刊的长治之道。

    3、代理人制:类似现代营销的集散中心
    勤勉而谦逊的严力曾写道:“在一行漫长的道路上,国内各地诗人组织及策划稿件的负责人包括:莫非、贝岭、李松樟、瓦蓝、梁晓明、伊沙、肖沉、古冈、孟浪、付维、朱凌波、杨春光、蓝皮等,没有这些诗人在创作之余的努力,一行就不可能完成如此的使命和对中国现代诗歌的贡献。”
    正是上述中国现代诗中坚力量的加入,使《一行》形成了一个遍及中国的集稿中心与发行基地。这其中的每一个名字,在当年都是一个恒星与行星环绕的诗歌星座。这种弟兄般的借力,由几个城市扩展到了十几个省市的辐射,北京、杭州、天津、大连、西安、长沙……这相当于《一行》在中国大陆同时开办了多省市的派出机构。诗人之间的江湖传播,常常以几何基数发展。
    据严力的精确统计:“13年间《一行》共集结了780位大陆、港台及海外诗人、画家。其中港台及海外诗人160名,中国大陆诗人535名,插图或插画作者85名。”这是一串长长的名单,几乎涵盖了当代两岸几地华语诗人的大部。这并不包括大量暗中的名单。大凡有据可查、显现出来的事物永远不是全部。可以想见,在经过严格筛选后的存品背后,它的外围是一个多么大的隐形落榜者与庞大的阅读群体。
    值得后世研究者们注意的是:《一行》不但形成了海外向大陆的派出,代理诗人们甚至还额外产生了一种扩展与再生的能力。只要严力一声令下,或者代理者们一个漂亮的建议,一本冠以“一行”全部符号标识的刊物便在大陆上印刷发行。当然,施发号令的严力还需要在纽约为这些印刷物寻找美金赞助。据严力统计,这些总名为“周年纪念版”的《一行》共策划、出版、发行了10种,自1994年一直延续到2000年。这件事有点怪,仿佛一个总部设立在纽约的海外诗歌出版社,莫名地赐出了一个个“书号”,代理者便获得了一种加盟者的主体地位,以《一行》的名义进行工作。这样的出版发行事实,证明当年的《一行》已经产生了一种全国性的品牌效应与加盟店的色彩。
    在我写此文的昨天,身在纽约的严力通过微信发来一句话:“这是众人的一行史,是众人的一行诗。”
    这是实话。没有一批诗歌力工、诗歌买办、诗歌编外股东,就不会有《一行》这家以最小诗歌细胞命名的民刊10多年的风行天下。

    辉煌:那条窄路上的一束强光

    我很喜欢本文标题中的“了不起”三个字。
    今年春“红皮书”再版,我写了一篇名为《一本了不起的书》的再版序言。我说:“一切了不起的事物,如同英雄。首先必备基础性的优秀因素,同时它还必须意外地得到历史的青睐。”
    1987年创刊,《一行》已显不同凡响。
    我可能是大陆较早的见者。从大胡子孟浪手里接过《一行》创刊号,见惯了民刊的我仍然为之一震。黑白分明的设计,使它那么洋气,那么现代,又那么另类。深圳与香港人熟悉的电脑繁圆体表明了它确凿的海外华侨身份。更有一堆又一堆没人细看的英文,让人想象着华尔街的阔绰与体面。在当年,我们哪里知道留学生和海外人士们精致而艰难的生活。在大陆青年人心目中,只要沾上了USA的人似乎百分百全是富翁。而严力、非马、艾未未、马德升、孟浪、郁郁、黑大春、李冰、金斯堡……这些诗人、画家的集体亮相,标明了这是一家语言标高线非常敏感的现代杂志。
    两年之后,一场从天而降的精神核爆吞噬了一切。《一行》开始发光。

    1、在最黑暗的时刻,它上演了辉煌
    “1989,肉体般致命的一击,重重地落在心猿意马的诗群上……内在背景被突然抽离,热度浓浓的脏器突然空空如也。诗人们一刹那站在原地发呆,“想”和“写”在根本方式上发生了犹疑……几乎所有的人暂时放下了笔,四散而逃,怀着凄苦、破败、无聊的心情……一种模模糊糊的倒塌,一种自怨自艾的无奈与悲凉,缓缓而升……人文主义的脖颈,在苍凉中微微挺起……诗的力度,在病弱中出现了一股伤残雄性的气息……”(本人作《隐匿者之光》)
    那一年,诗歌江湖崩盘。鸟与兽一哄四散。而此时,创刊两年的《一行》刚刚完善了它与大陆现代诗各路英雄们的秘密联络图。
    就在大陆地下民刊纷纷偃旗息鼓的时候,一期又一期的《一行》仍然如约而至。在诗人们遭受着复辟的革命词语重度侮辱的岁月,它像一行黑白分明的光,跨过太平洋那苦难之水,照亮了国家与诗歌共同的那条窄路。
    那是一束丝毫也没有中断的强光,处于鼎盛期的《一行》,在洪水肆虐的时候,充当了一次诗歌的诺亚方舟。随着《一行》在各省市的推广人逐渐到位,这本杂志在最黑暗的时刻达到了它的辉煌。
    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一本杂志带给诗人们的慰藉。它带来的几乎是死亡中的生命暗号,它使人们相信,即使在最苦闷的日子,只要天空中还有一行鸟在飞行,也足以使黑云重压下的天空充满了弹跳的想象。
    这是一次诗的幸运,也是族类的幸运:所幸的是,世界毕竟不只一个大清朝。所幸的是中国诗歌预先在远方埋伏了一彪人马……

    2、它参与了中国人重建日常精神生活的自救
    “被我称为“灰暗而平庸”的乏味的九十年代,可能恰恰是伟大的10年!……历史的辉煌都是英雄们创造,历史的创伤却是由平民百姓一天天愈合……整个九十年代,它的确是用一种正常生活困境中的苦闷感,默默消化着前朝的一切!”(本人《诗歌回家的六个方向》)
    1989之后的数年内,大陆一片萧杀。那是一段中外精神反差最大、意识形态对抗最激烈的岁月。仿佛从天而降的《一行》,带着一种异邦的人文尊严与艺术公正,无可替代地成为了中国诗人的诗歌集散地,甚至精神家园。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官员们哪里知道,再次引导精神航标的仍然是那些落魄的诗人。在禁锢的精神重压下,在窘迫的生存逼迫下,诗人一天天收拾着破碎的心情,重新编织着内心的秩序……翻看一下那些年的《一行》可以看到,无论老诗人还是新诗人们的作品中,充满细节的生活画面在苦涩中一点点缓慢升起,大量的日常经验一天天回归生活,而新鲜的口语逐渐不可阻挡地涌现出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一行》参与救助了中国人重建日常精神生活的履历。这不是救世主的恩赐,而是诗人的自救。像一块高挂在天空的诗歌告示,在中国现代诗被扼住喉咙的那些年,《一行》持续地发出它的独唱,带领着它从千百件诗稿中遴选出来的优秀诗人。
    十九世纪中叶,俄国流亡作家赫尔岑曾在伦敦建立了“自由俄罗斯印刷所”并出版《北极星》和《警钟》期刊。当时那些刊物也曾被大量秘密运回俄国——与这类流亡回流的政治宣传品迥然不同的是,《一行》的出版印刷基地虽设在异国,但它的作者与读者却都是百分百的华语诗人。它不是流亡者的观念输入,而是一种与母体息息相融鱼水关联。从刊物属性来说,《一行》不是一本大陆的民刊。同时,它也绝不是一家纯种的美国杂志。它发动的所有自拉自唱的战争,主战场其实一直在中国大陆。它只是把指挥所放在了遥远的太平洋彼岸。它有点像中国现代诗伸向海外的一只手,它收集的仍然在自己的雨水,然后它把这盆水再次泼回到中国的大地。
    这样的事,历史上还能再次发生吗——中国现代诗在美国安装了一台诗歌的透析机,由一支支自来水笔制造的汉字划痕,乘着飞机到达地球的另一端。似乎经过了某种化学药剂的过滤与溶解,它们再以铅字的形式飞回故土的时候,仿佛已经沾到了某种仙气与灵光,用来医治这个国家的精神创伤。一行行诗,一个个最微型流亡因子,在两大半球之间往返飞行、航行,经年累月,周而复始。

    3、它一直保持着诗歌的操守与尊严
    现在想,很有意思。《一行》独有的,不过是纽约的编辑与印刷,这一点儿小小的特殊身份,当年产生了无限的神秘感。不过是几张普通的纸,由于其背后的巨大普世权威,获得了诗人们由衷的信任。在举目无亲的九十年代,《一行》就这样成为现代诗一位海外归来的阔绰亲戚。据严力介绍,乘机飞回来的,只是作者的两本样刊。在太平洋的波涛中,每期满满的8大箱《一行》仍在向这块大陆缓缓移动——那是经严力周旋,由纽约佩斯大学东亚历史系主任郑培凯先生资助的海运美金在移动。它们要两个半到三个月才能抵达中国。
    奇怪的是,《一行》似乎从来没有被阻拦。它那莫名的假洋鬼子的出身和道貌岸然的纯艺术姿态,使它带上了一种类似外交官一样不可侵犯的神秘。它的存在,使人充满了想象,而想象往往通向神秘。有人曾跟我说,严力是不是有美国政府的背景啊。
    在那些最难忍受的日子,在“有一双眼睛注视着现代诗歌像注视着凶器”(严力)的险恶年代,这本刊物给中国诗人签发的“诗歌签证”,使囚禁者以另一种方式越洋布道,如同在蜡纸上一行行刻写黑暗中的《挺进报》。
    说到挺进,我一直敬佩《一行》的艺术定力与对诗沉浸的深度。只有《一行》自己知道,它必须怎样不挺进而才方得挺进。它默默地进行着战略上的自我说服与修正。在身边最严厉、最嘈杂的国际声浪中,他们小心翼翼地秉持着一种纯正的艺术理念,以一行行诗纠正着世界。这使《一行》一直稳稳地保持着诗歌的操守与尊严。

    道场:一次在国际背景下的华语诗歌盛宴

    我相信,即便没有《一行》,中国现代诗的脚步也不会停止。
    《一行》,是中国现代诗一个时空跨度最大的“道场”。假如没有《一行》,汉语诗歌至少缺失以下三种局面:

    1、罕见的诗歌道场:中国地下诗歌几代人同时在场
    《一行》的意义是,它不仅使诗通过了那条忧伤的窄路,顺畅地维系着应有的水准。同时,《一行》着意推举了一批新诗人,对下一个世纪的口语诗歌产生了首发式的推动。
    在《一行》连续35期、横跨13个年度的版面上,即使不是职业的评论家,读者也能非常清晰地看到一条由朦胧诗→第三代→口语诗→下半身……之间的流派过渡线索。
    创刊之初,《一行》的主力诗人阵容,仍然包含着一些朦胧诗和海外的老牌诗人作为支柱。很快,以孟浪、默默、黑大春等为代表的第三代诗人开始更多地占据舞台。再后来,伊沙、萧沉、梁晓明等口语诗人逐渐渗透而出。最后,下半身的诗人沈浩波等出现……也包括九十年代大放光彩的俞心樵。通过《一行》,也可以看到很多重要诗人在九十年代的转变轨迹,如于坚,如王小妮,如韩东。
    在中国现代诗门派分争的当年,很少有刊物能形成民间与知识分子等不同风格流派的汇集。同时,中国地下诗歌几代诗人的同时在场的版面,也显示了《一行》道场的最大包容。这的确需要一统天下的纯正诗歌气场。

    2、惟一的诗画道场:口语诗与现代画的大合奏
    对口语诗人的发现与扶植之功,应首推《一行》。
    当年,它一度作为中国第一权威诗刊,对口语诗的兴起充当了某种国家级伯乐的功效。而使诗人的年龄不自觉地呈现着由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嬗变。
    这些,并非《一行》有意为之。以严力为主体的编辑小群体,既不在国内的诗歌圈子之中,也没有足够的大陆诗歌经验,他们所秉承的是对中国现代精神本质的把握,对汉语诗意的执着寻找。高标与公正,这两点编辑宗旨一旦祭起,刊物上呈现的必然是大陆诗歌的原始自然生态。
    从诗歌美学上看,反英雄、反理性、反文化,是八、九十年代中国现代诗的主潮。而对日常生活的简化,对繁琐修辞的屏蔽等,正是口语诗的主导观念——这恰与《一行》的美术画风相吻合。严力、艾未未、马德升、曲磊磊等“星星画会”的主力画家赴美后,画风一直不断趋于抽象与超现实。正是由于艺术观念上的志同道合,才造就了中国当代诗人与画家在《一行》上演绎了一场历时数年的现代诗画大合奏。

    3、国际艺术道场:华语诗歌几大版块的融合
    朦胧诗后,中国现代诗与国际社会产生了更多的接轨。但在《一行》之前,华语诗歌的几大版块,从来各自孤岛,各行其是。
    《一行》是一个真正国际化的诗歌艺术道场。这个以诗歌为主凝点的刊物,以其足够的磁力,牢牢地吸附了中国大陆、港台、东南亚及部分国际诗人的创作。
    今天,重新浏览《一行》那洋洋780位诗人画家的作者名录,我想到的一个词是“史诗级的名录”。这是一张遍布全国乃至世界的华语文学地理版图。在电脑上,以五号字排版,它仍然达5页之多。当年,它不但发表了大陆地下诗人的作品,还包括了严力、艾未未等星星画派主力画家的最新画作,还有国际诗人金斯堡的诗,甚至崔建具有冲击力的歌词也是第一次在《一行》上发表。形成了大陆、港台、国际诗人、画家们频频的同台演绎与融合。
    伊沙说得好:“《一行》的使命在于度过黑暗期!它起于民刊兴旺之年,止于网络兴起元年,是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与诗歌大任!”台湾诗人陳克華写道:“于当时我这个蛰居台湾的年轻诗人而言,无宁是打开了阅读和创作的一扇视野开阔的窗,知道了华文现代诗的诸多样貌。”
    在这个意义上,《一行》称得上一本真正的国际诗歌杂志。几个大型汉语地理创作源的汇集,不是人为的邀稿、拼凑,而是出于一种千载难逢的时空凝聚。在纸媒日渐式微的当下,这种跨国的诗歌盛宴,后世几代人都不容易出现了。

    显性的历史,从来都是一惊一乍的变态。
    1986年由我发起并主持的“两报大展”,以典型的、惊悚的方式,冲破了主流意识形态禁锢,人为地使第三代诗人集团性地一夜间登上了诗歌舞台。现在看,这一暴动般的诗歌推广事件,不但基本结束了官方出版对于现代诗的封锁,也使中国现代诗一惊一乍的急切心理得到了相当大的缓解。因此大展之后的几年,诗歌水面一片平静、一片生长。数百家民刊民报相安无事地新陈代谢。
    历史其实有两种,一种是一惊一乍,一种是安步当车。
    安步就是两次惊乍的连线。在惊乍之间,流淌的就是正常的日子。正是在那些平常中一点点积累着不平、不常,才注定着下一次的历史惊厥。一条河流不可能全是瀑布与急流,在两条瀑布之间,就是历史的基本身份,是它的稳态。《一行》,像它的简约、朴素、多方向的命名一样,正是以最基本的诗歌单元,一行一行地稳步书写着历史。
    人间不太公平。爆炸性的大展,不但充分震荡了诗界,甚至还不断得到后世的宠爱。2006年起,大展不断地被纪念,20周年、25周年、30周年……真是纪念得让人嘴软笔软,连我这个早年爱出风头的人都不得不惊呼:“写诗人的这件事儿,不可能没完没了纪念下去吧!”(《大展30年后说》载《诗歌月刊》2016-11)。
    没办法,历史总是偏爱惊涛拍岸。而隔岸观火的后世人们,又总喜欢围观那些祼露着的伤口。这也是我执意要为《一行》写一篇长文的内心动因。仿佛为了洗清那莫名受宠的主观故意,仿佛为了从不公正者那里讨回一点过时的歉意。
    2000年,《一行》中止。
    我相信,它仍然活着。那一行黑白分明的大雁,只是恰如其分的收拢了翅膀。在完成了最有意义的使命后,默默地与诗、与生活、与生存构成特殊的同步。
    一定有一座纪念碑,向这本了不起的杂志致敬。它可能是声音的,可能是语言的,也可能是默默的,通向记忆的深处。

    2017-7-3深圳

  • 大量的英文不可数 在 Spark Liang 张开亮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0-23 19:00:05

    【美元崩盤是真的嗎?什麼原因導緻美元崩盤? 】

    今年全球經濟受創
    而美聯儲實行無限量化寬鬆QE
    大量地印鈔票
    使得很多的新聞報導都說
    明年美元有可能會崩盤
    如果美元崩盤的話
    那就就等於全世界的金融系統崩盤
    美元崩盤全球都遭殃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美元崩盤到底是不是真的?
    有什麼原因導緻美元崩盤?
    如果美元崩盤的話
    美元未來走勢會如何?
    比特幣可否取代美元
    成為美國的儲備資產呢?
    按耐不住好奇心的你
    不要錯過這精彩的影片哦!

    影片概括:
    0:00 Start
    0:20 什麼情況造成美元有可能會崩盤?
    5:25 美元崩盤這件事情會不會發生?
    7:18 比特幣是否取代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的地位??
    10:28 總結
    .
    獲取我的獨家理財貼士
    http://bit.ly/get-spark-financial-tips
    .
    【免費】股票投資工作坊 - 從0開始學股票
    http://bit.ly/join-free-webinar-now
    .
    🔥點擊連結瞭解更多詳情或購買🔥
    https://valueinmind.co/zh/sparks/
    .
    我們需要人才
    我們需要你
    向我們展現你不可多得的能力與實力
    數不盡的各種公司福利就等你
    點擊鏈接提交求職申請:https://valueinmind.co/join-us/
    .
    🔥【Etoro】Spark 投資組合和表現 🔥
    http://bit.ly/31FPXEz
    .
    全世界都可以用

    eToro申请链接
    简体
    https://bit.ly/3keGmOG

    繁體
    https://bit.ly/37rsz3F

    英文
    https://bit.ly/3dQbce3
    .
    免責聲明:
    高波動性投資產品,您的交易存在風險。過往表現不能作為將來業績指標。
    視頻中談及的內容僅作為教學目的,而非是一種投資建議。
    .
    👇更多相關影片👇
    90%的人都做錯了!股神巴菲特:分散投資是傻子
    https://bit.ly/2FNb5U0
    .
    亂花錢! ?
    https://bit.ly/3keM4Qt
    .
    美股 vs 馬股,為什麼我不投資馬股?
    https://bit.ly/3o3UNaI
    .
    ⚡ Spark 的 Facebook 很熱閙
    http://bit.ly/2X3Cgwr
    .
    ⚡Spark 的 YouTube 很多教學
    http://bit.ly/2KMqMvR
    .
    ⚡Spark 的 Instagram 很多八卦
    http://bit.ly/31YMLon
    .
    ⚡理财交流站
    http://bit.ly/finspark-group
    .
    ⚡美股交易交流区
    http://bit.ly/finspark-foreign-stocks

    #美元崩盤 #美元危機 #美元未來走勢

  • 大量的英文不可数 在 Spark Liang 张开亮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0-02 19:00:20

    【现实与数据不相符, 為什麼你看到的通貨膨脹率是假的?】

    根據美國勞務部的數據
    近20年以來
    美國的通貨膨脹率都維持在2%左右
    這個數據看似非常低
    但是怎麽跟現實的感覺不一樣呢?
    現在的物價是越來越高了
    怎麽看通貨膨脹不只有2%吧!
    難道我們所看到的通貨膨脹率是假的?
    美國政府在欺騙人民嗎?
    其實
    這就跟計算通貨膨脹率的CPI有關了
    而且現在美國狂印鈔票
    也導致了通貨膨脹越來越嚴重
    想知道美國政府是如何計算通貨膨脹率CPI的嗎?
    而通貨膨脹會帶來什麽影響呢?
    你的財富又怎麽在無形中被偷走了呢?
    想知道就快快點擊影片觀看吧!


    影片概括:

    0:00 Start
    0:28 什麼是通貨膨脹?
    2:06 為什麼美國瘋狂印鈔,美元指數依然堅挺?
    5:13 美國印鈔太多,我們如何應對?
    6:35 總結
    .
    獲取我的獨家理財貼士
    http://bit.ly/get-spark-financial-tips
    .
    【免費】股票投資工作坊 - 從0開始學股票
    http://bit.ly/join-free-webinar-now
    .
    🔥點擊連結瞭解更多詳情或購買🔥
    https://valueinmind.co/zh/sparks/
    .
    我們需要人才
    我們需要你
    向我們展現你不可多得的能力與實力
    數不盡的各種公司福利就等你
    點擊鏈接提交求職申請:https://valueinmind.co/join-us/
    .
    🔥【Etoro】Spark 投資組合和表現 🔥
    http://bit.ly/31FPXEz
    .
    全世界都可以用

    eToro申请链接
    简体
    https://bit.ly/3iiBXbG

    繁體
    https://bit.ly/36mfU1x

    英文
    https://bit.ly/3cKrnsZ

    .
    免責聲明:
    高波動性投資產品,您的交易存在風險。過往表現不能作為將來業績指標。
    視頻中談及的內容僅作為教學目的,而非是一種投資建議。
    .
    👇更多相關影片👇
    拖延症是病嗎?4招教你擺脫拖延症
    https://bit.ly/3jjhTHr
    .
    神級繞口令,Spark能挑戰成功嗎?
    https://bit.ly/3cFaAaK
    .
    17分鐘看懂中美貿易戰,它們到底在打什麼?
    https://bit.ly/2S0OAh1
    .
    ⚡ Spark 的 Facebook 很熱閙
    http://bit.ly/2X3Cgwr
    .
    ⚡Spark 的 YouTube 很多教學
    http://bit.ly/2KMqMvR
    .
    ⚡Spark 的 Instagram 很多八卦
    http://bit.ly/31YMLon
    .
    ⚡理财交流站
    http://bit.ly/finspark-group
    .
    ⚡美股交易交流区
    http://bit.ly/finspark-foreign-stocks

    #美國通貨膨脹 #cpi指数 #美國狂印鈔票

  • 大量的英文不可数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5-01 23:27:49

    预言家VS未来穿越者,2020年是大转折,我们熟悉的一切都将改变!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一般我们私下闲聊讲“国外预言”的时候只要说到珍妮狄克逊都会同时同比重的说到另一位欧洲龙婆、盲眼灵媒,就好像我们说袁天罡自然提到李淳风一样。就是1911年出生在保加利亚巴巴万加,比珍妮狄克逊小7岁。最著名的预言是:恐怖啊!恐怖!美国的一对兄弟被铁鸟攻击双双倒下,狼群对着灌木丛嘶吼咆哮,无辜的鲜血洒满大地。听得出来是911吗?一对兄弟是双子塔、铁鸟代表飞机、狼群对着灌木丛嘶吼咆哮就有点”暗藏玄机”灌木的英文bush正好是小布什的姓…但是她跟珍妮说话的风格不太一样,听起来更像那种原始萨满巫语言方式。原本也是一位健康的小女孩,12岁的某天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超强龙卷风人裹挟上天!灾难过后父亲全力搜救在几公里外发现了被尘土遮盖、奄奄一息的万加,由于大量的泥沙尘土进入眼部未能及时救治,自此永久性失明却意外获得了预知能力。也就是五感中的视觉丧失,心觉自动的补充进来了。人跟人还不一样啊,大多数是增强其他感官,比方说失明之后听觉补偿、触觉补偿。另外也有万加这种相对较少的第六感顿开获得“心觉”,所以在中国民间印象中是很容易把盲人和算命先生联系在一起。

    跟珍妮狄克逊的”闪念”不太一样万加是通过梦境预判世界即将发生的大事件,通过触碰某个人洞悉他前世今生的命运。1996年85岁死于乳腺癌,生前就是传奇曾与希特勒会面,但没有人知道具体聊了什么,只听说希特勒出门的时候脸色很难看。也精准的预言了斯大林的死亡日期…死后更是留下众多预言并纷纷应验,除了911事件,还预测了库尔斯克的沉没、东南亚大海啸、美国第44任总统将是一位黑人、英国脱欧之后整个欧洲会陷入巨大的经济危机、美国的衰败和川建国同志会生某种怪病而后失聪,同样也预言了中国的崛起。但其实我并不是那种内心期盼别人倒霉衰败,而为听到关于自己的一两句美言而无比得瑟的人,这其中当然会有一些看似对我们相对负面的预言,我不敢说而已。但是我盘点一下,名字你们都知道了有兴趣就可以自己查。这同一个类型的预言家还有很多比如英国灵媒汉密尔顿帕克,预言19年底的澳洲大火、2020东京奥运会被迫延期,这个很厉害啊,因为这是一个极小概率的事件。再有印度的通灵少年阿比亚准确预言了全球疫情的爆发以及几个特别重要的时间节点,据说5月29日是一个转折,但并不是结束。所以无论预言界、医学界、流行病学的专家,仿佛一直在有意无意的给我们做一些心理建设,现在这样的生活可能是一种常态。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我一样的感觉啊,从2018年底开始整个世界的氛围不太一样了,到了2019年就越来越明显的感觉那些历史性事件发生的频次越来越密集。到了2020年彻底不装了,我摊牌了!就仿佛19年是在跟我们很熟悉的那个时代告别,20年开始我们将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全新的时代。那些我们习惯的、熟悉的将逐渐离场,我们将承受非常剧烈的震荡与挣扎去适应这个时代。就像仅仅2岁的小小壮仿佛认为出门就是要戴口罩,这是理所当然的,哪怕不接触任何人。就像一个月的时间美股四次熔断,就像石油-37美元,就像在家上课在家办公,我也一直在想,玛雅人所谓2012真的不存在吗?可能从那一年的12月22日新纪元真的开始了,只是这个世界的运行有着非常大的惯性,足足花了7年的时间使其减速后猛然转弯!而且巧合的是每一种类型的预言,仿佛都把指针瞄准了这两个年份。

    我们之前讲的都是超感官知觉,接下来讲讲“未来人”,近些年比较火的国际案例真真假假有很多,我给大家罗列几个比较典型的:美国从2036来到2000年的约翰提托详细的描述了时光机器的运行原理,在众多的问答当中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美国国旗会从50颗星变成5颗星,还有视听娱乐会被彻底打散,仍然有电影有电视但是更多的是网络上的自媒体这是2000年哦,我还在玩帝国时代1呢!下一位:日本从2062穿越到2010年的无名穿越者所以大家都叫他2062,在日本论坛留下一句“爬到山上去”结果311大地震引发巨型海啸,之后人就消失了一段时间,2011年再出现说自己违反了“规定”说了不该说的话被星际警察带走了,这种鬼话…我还真信了!接下来说自己会在2016年4月15号回来,但是这一年的四月份会发生一件大事,什么事我不能说,但是大家要做好准备,结果4月14日熊本大地震2062再也没有出现。下一位:日本YJ从2075来到2018年,有什么对于未来的问题请随便问吧!首先你要让我们相信你吧?先预测一个今年发生的大事吧,YJ说今年会有一颗卫星坠落,结果一语成谶大量网友抱着小板凳前来吃瓜,于是就有了与提问者的一长段问答:简单跟大家说几个有代表性的2021年日本成功登月,这个很容易验证啊,2031年人类将实现与死者通话,日本会将首都从东京迁往冈山。所以身在日本的小伙伴要仔细的了解一下YJ,如果你自己能够相信他是真的,赶紧投资冈山房产。未来人“超感官”不太一样,如果他们真的是从未来的某个年份通过时光机穿越虫洞回到现在,那这个人一定是那个时代某方面比较优秀的人,超级特种兵特警或者有军方背景的科研人员,肯定不会大街上随随便便弄一个打酱油的。而且在执行任务之前也一定有长时间各种科目的培训,这其中一定有这一段时间的历史纪年的大事件列表,当然也可能有很多禁忌的规定就是那些事儿是不能做的。那么这里面呢就会有一个现实悖论,大事件列表中的事件有没有可能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发生或者延迟发生?如果平行宇宙这个概念存在,就是有可能。当然也包括之前那些预言家准确率的问题…这个世界的确有一条无形既定的轨道在向前推进,但是如果真的同时出现几位能量场极其强大的人,又在某种巧合之下指数型的将这个人的能量放大,这个世界原有的轨迹就是会被改变,比方说:王莽和刘秀,而某个预言家没有播捉到这个变量的存在是极有可能,甚至这个变量在有意识的隐藏自己骗过预言者,来执行另一个任务。好,说了这么多国际上的未来人,讲讲本土的。

    当然我知道那个小up阿超、骚气的tree,但是我想说的不是他们这种。是2019年出现在豆瓣自称来自2060年的KFK,据他描述自己是2020年出生在上海静安区,由于时间穿越是不可以来到自己出生后的年代的,就是自己跟自己不能同时代。所以他要赶在自己出生前的时间点离开…2020之后他也就再也没出现过,所以今年静安区产男宝宝的妈妈可能要注意一下。他的对话也很多,我还是挑出几个我自己觉得有意思的跟大家分享分析一下:首先2000年到2030年是他们非常怀念的时代、川菜分别连任、KFK对吴亦凡隐约有一些印象是因为一个巨大的热点事件,可是我想问的是您“罗志祥”这个名字还有印象吗?苹果公司逐渐衰败,智能眼镜植入眼球,互联感知技术破除语言障碍,中国开始回归繁体字的应用,2038年高考将不在那么重要,2048年-2051年会有一次全球性的战争。好,这是我觉得有意思的,接下来跟大家说点有用的。在他们那个时代房子不在贵重,听老人说以前的房价有多贵感觉非常不可思议,所以啊90后00后,还没有买房子的年轻人根本不用着急,2060年的时候房子就已经不值钱了,随便买买…那个时候你们也才5、60岁嘛。上证指数未能超过20000点,我想想啊,40年未能突破20000点,这个KFK和提问者可能都不太懂A股…从现在算起40年间能有一些零星的时间点超过10000万就已经是奇迹了,不是经济成长的问题是那个指数运算方式决定的。然后生机农业的经营者和他们的亲属都非常的有钱,所以接下来年轻人创业真的可以往农业方面去思考,因为那里确实还是知识、技术与互联网的行业洼地,而且中国始终是粮食进口大国,如果新一代的年轻人愿意用自己的智慧去修补这个缺口,应该是很容易成功。看了这么多“未来人”的问答,讲了这么多预言,我觉得如果我匿名开一个账号,我也行!而且准确率不会太低。接下来讲讲战争,这一小段我在国内会把它剪掉,无论未来人还是预言家还是我自己看到的现状,我其实真的有切身的感受到战争离我们越来越近,这不是好事儿!那些网络上整天叫嚣打这个打那个的喷子,他其实根本不知道这到底意味着什么,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尽可能的把这个温度降下来,因为现代的战争跟一战二战可是不一样了。况且纵观历史战争从来都没有真正解决过问题,只是少数野心家的贪欲而已,这个世界绝大多数的人热爱和平,他们有父母妻儿有可期盼的生活。而且所有人都要明白,这个世界没有必胜的战争无论对手是谁!2062和YJ都曾说2031年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主战双方是中印。当你没有听到这个说法之前,你去想象我们会跟谁有军事上的摩擦,可能你想一圈都不会想到它,我问了很多周围的朋友各种答案都有就没有它,但是当你听到这个说法之后再仔细琢磨一身冷汗。希望世界和平最好不要打仗,跟谁都不要!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