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0
心海潛探計畫5:喜歡一個人是幸福,相戀是無法估計的機率
/
(計畫官的故事詳見上圖,同步更新於方格子)
/
我的生命故事
▋如果我是男生就好了
我也是一個生理女性,心理上認同自己是女性這個事實,但很多時候不想當個女生,比如說月事來的時候;比如說每天出門要挑衣服的時候;比如說被人...
2020.10.30
心海潛探計畫5:喜歡一個人是幸福,相戀是無法估計的機率
/
(計畫官的故事詳見上圖,同步更新於方格子)
/
我的生命故事
▋如果我是男生就好了
我也是一個生理女性,心理上認同自己是女性這個事實,但很多時候不想當個女生,比如說月事來的時候;比如說每天出門要挑衣服的時候;比如說被人規定「女生應該要……』的時候,還有千千萬萬種時候,我都不想要當個女生,但也不代表我想當個男生,或者其他的多元性別認同、性傾向。「如果我是男生就好了」是我小時候的願望,我很清楚這個今生無法實現的願望,很大一部份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
弟弟跟我差了八歲,也許是照看著他漸漸長大的緣故,我特別愛他,人家說「長姊如母」果然不錯,多年過去,我仍然記得懷抱襁褓小兒的溫暖、記得將他扛在背上的甜蜜。然而弟弟出生前後,是我初懂世事的年紀, 聽得懂「傳宗接代」的觀念,也感覺得到連生兩胎女孩的母親就像眾矢之的,而母親四十歲求子的艱辛,更看在小小的我眼中。懷孕後期,母親安胎住院,我們很少看到她,唯一的一次探望,只見媽媽大腹便便,基本上下不了床,手上打著許多點滴,憔悴的模樣令我暗自神傷。臨盆之際,原先胎位不正的問題好不容易解除,胎兒的頭部卻在剖腹產的過程中,再次朝上,甚至讓醫師抓不出來、緊急劃下第二刀,加上子宮肌瘤的影響,母親大量失血、命在旦夕。在家守候的我,並不全然理解大人們在電話裡說的話,但是我很害怕媽媽就此離開我們,心慌意亂地向上天祈求。在那之後,總是自責自己「不是男孩」這件事,單純地認為「如果自己是男孩,家裡就會完全不一樣,媽媽就不用這麼辛苦了」。到了大學以後,早已不再如此天真,理性告訴我「即使我是男孩,家裡的問題還是在」,不曾想,這種「覺得自己的存在就是錯誤」的想法竟深入潛意識,有一次在昏昏沉沉的狀態中,向心理師吐露「我想消失」的念頭——不是「死亡」,而是「消失」,也就是不曾存在,沒有擾動過世間的一粒塵埃。
我相信不管性別為何,都有各自的辛苦之處,尤其在社會的條條框框之下,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承擔著一些什麼。但是,自從我記事以來,家裡的女性長輩總是如同陀螺一般打理著家事,男性長輩在多數的日子裡就是甩手掌櫃,至今依然如此,唯一的不同就是我的爺爺在幾年前逝世了,農務基本上就落在奶奶肩上,更加繁忙。我們這代受的是「性別平等」的教育,這讓我和妹妹很難諒解,尤其是我國中的時候,家裡沒有一天停歇的爭吵,讓我很氣自己的無能為力,甚至因此開始出現自傷行為。可能是從小到大看見的婚姻彷若「囚籠」,我與妹妹對愛情無感,也追求「不婚」。
▋相愛是一種緣分
喜歡一個人是一種幸福,茫茫人海裡能夠遇見他,已經是非常小的機率。相愛則是一種無法估計機率的緣分,世界那麼大,人類何其多,你的愛可以被對方回應,你也願意享有對方的愛,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
好不容易,我遇見了一個人,知道我的疾病、了解完整的我,他跟我告白,那是第一次我不排斥戀愛,喜歡有他這樣一個高大、溫暖的人能夠安心相倚,我們的未來規劃裡有了彼此,甚至許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願望和承諾。那一陣子,我很喜歡《當》這首歌,他會用二胡拉給我聽,我也會用鋼琴彈主旋律給他聽,我好像能懂得小燕子和五阿哥、紫薇和爾康的感情,是什麼樣的。能夠以本來面目被喜歡,是世界上最難得的幸運和幸福。
好景不長,也許是我們缺乏溝通的緣故,導致一場世人眼中的「約會暴力」,我的初戀不到半年就以這種不平凡的形式落幕了。然而,這件事情的背後,沒有像所有人想的那麼簡單,我們各自努力地緩解這件事帶來的衝擊、修復著心理的傷口,直到大四下學期,我們終於有辦法對話,去釐清兩年前的種種細節,分享彼此的想法、感受,這無疑對我們而言,是一種解脫。我們一直努力往前,某部分的自己卻殘留在過去,現在,我們終於擁有完整的自己。
我們的故事並不是電影,覆水難收,沒有感人肺腑的世紀大復合,但我很喜歡我們現在的關係,不是戀人,也不算普通朋友,是我們自己的默契,世上沒有一個詞語可以定義。他會記掛著我的病情,經常傳訊息問我好不好;如今他進了軍營服兵役,我也惦念著他。也許,今生無緣再次相愛,但是,依然可以在彼此心中留下一定的份量吧。
#心海潛探計畫 #愛情
#性別 #性 #家庭 #感情 #交換故事 #精神疾患 #躁鬱症 #焦慮症 #憂鬱症 #恐慌 #ptsd #解離 #選擇性緘默症 #心理學 #以病為師 #海希
大量失血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贈禮喔
抱歉讓各位久等了,回購率超高的「#康定酵素極萃洗髮乳」來囉!
這次不是漲價,是綠色經典罐一律只開新的 750ml大罐裝,方便大家把補貨的時間給拉長。
老朋友補貨去:https://bit.ly/3Eau6t1
每次朋友問我康定洗髮乳好不好用的時候。我都很難回答,因為每個人對洗髮乳「好用」的定義不一樣。
但以我穩定使用康定超過一年的時間,我敢說它對我來說是非常好用的,甚至達到救星等級那種好用。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使用康定洗髮乳前,我真的用遍超多品牌與價位的洗髮乳,最貴甚至美髮沙龍那種一組洗潤護全套加起來台幣好幾千元的髮品,我也因為設計師的大力推銷而狠心把卡刷下去。用完一組覺得效果沒有想像中好,又被設計師以需要持之以恒再刷了一組回家。
三、四個月的時間裡花了超過萬元在髮品上,而且還成效不彰,讓我非常沮喪,後來索性就都買開架式一、兩百元一瓶的,反正用起來感覺也差不了多少。
直到遇上康定!
在團購平台來找我試用前其實我早就看過很多人介紹康定好用,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心情讓我欠缺主動買來用的動力,即便後來團購平台問我,我也是老實回覆說本人的頭髮世界無敵難搞,各種頭皮頭髮可能遇上的問題,我幾乎通通經歷過,而且大多持續發生中。
💢頭皮容易出油發癢,甚至長痘痘
💢頭髮粗糙毛燥分岔嚴重經常打結
💢頭髮細軟又是自然捲難以做造型
💢撥個頭髮就像聖誕節般雪花滿肩膀
💢洗完頭吹個頭掉髮嚴重到以為自己有病
💢就算冬天也得天天洗頭因為頭皮太會出油大概半天髮根就塌了
最初康定只有經典罐(綠瓶),或許我之前頭皮頭髮長期缺乏保養,受損太嚴重的關係,剛開始用康定時的第一週,除了洗後吹乾覺得頭皮尤其清爽無殘留外,並沒有其它太明顯的感受。
喔對了因為康定 #加入大量蒜頭酵素,所以洗時味道會有點酸嗆,初次使用的話會需要一點適應。但洗完吹乾後,那味道就像毛毛蟲蛻變成花蝴蝶般,宜人的淡淡花香可以持續將近一天。
第二、三週持續使用後,我開始感受到十分明顯的不同,過去是上午出門前才洗了頭、下午便開始出油,後來改用康定則是洗了之後可以撐到將近兩天不用洗頭,髮根照樣澎澎挺挺的不扁塌,且頭皮乾癢與頭皮屑、嚴重落髮...等問題,也隨著使用的時間愈長而不復存在。
使用康定也是需要有長期使用的耐心,但這個長期不致於讓您荷包大失血,而且對我來說最棒的一點是用完康定之後不需再而額外潤髮或護髮,長時間下來的我頭髮甚至比以前更不易毛燥乾澀或髮尾分岔。少了潤髮品與護髮品的花費,說真的使用康定一點也不貴。
洗康定有一點我必須提醒再提醒的,是請「#洗兩次」、「洗兩次」、「洗兩次」!
先以溫水沖洗頭皮與頭髮上的灰塵髒汙與油垢,第一次洗髮主要是清潔帶走附著於頭皮、頭髮的油垢髒汙,以指腹清潔頭皮頭髮沖淨後,接著進行第二次的洗髮。
第二次的洗髮有兩個重點,首先是以指腹加強按摩頭皮,緊接著讓搓出的泡沫停留至少 2分鐘以上再沖淨,以使頭皮頭髮充分吸收養分與精華。
曾經我有幾位朋友向我抱怨說康定沒有想像中的好用,後來經我抽絲剝繭詳易詢問他們使用方式後,才發現所有的關鍵都是卡在「沒洗兩次」這個步驟上。
除了 #康定植萃經典款(綠罐)外,大家還有進階版的「專業酵素養護系列」可選擇,這系列除了大量蒜頭酵素,還添加人蔘、米糠,或檜木精油...等對頭皮更有益的成分。
三款商品分別適用於不同的頭皮與頭髮狀況:
#極萃滋養洗髮乳:乾燥髮/敏感頭皮適用
#極萃豐盈洗髮乳:細軟髮/油性頭皮適用
#極萃活化髮根養髮液:滋養及強固髮根
首次接觸康定的朋友若問我該從經典款或進階版入手?我會建議您視自己的狀況而定,若您感覺自身頭皮頭髮問題屬於重症等級,那當然從「專業酵素養護系列」用起會比較好,待感覺問題獲得舒緩,再改用價格更為實惠的經典款即可。
如果您怕等不到我下次開團優惠買想要經典款與進階版都先囤一些,那請務必先用完一罐再開下一罐,原因是康定內含大量天然酵素萃取精華,一旦開封接觸空氣後,會建議半年內用完以免變質。
另外也請千萬不要為了想省著點用而自行加水至康定洗髮乳中,因為這樣會很容易使產品變質喔!
哩哩拉拉分享那麼多,希望對還沒用過康定的新朋友能有所幫助。然後為了感謝各位一路看到現在的朋友,此次我決定自掏腰包贈送進階版「專業酵素養護系列」的「#極萃滋養洗髮乳」與「#極萃豐盈洗髮乳」正罐(300ml各一)喔!
有需要的朋友請於本貼文按👍,並留言分享您的頭皮/頭髮困擾,或直接告訴我您是乾性或油性頭皮,以利我判斷要贈送哪一瓶給您喔!
下單去:https://bit.ly/3Eau6t1
本團依照慣例也是台灣本島一罐即免運(限台灣本島購買敬請見諒),提供貨到付款,與多罐組信用卡3期免息服務。
商品將於9/19結團後 3-7個工作天寄出,礙於中秋連假,本次會於連假後依下單完成付款順序出貨,如想及早收到的朋友建議及早下單喔!感恩感恩~
其它尚在優惠的還有:
☑好評延長,NICONICO UV砧板消毒機!
下單:https://bit.ly/3kZSDYU
詳細分享:https://bit.ly/2WZJgAg
☑有趣又實用,健康水果冰這樣吃
下單:https://bit.ly/3hd88Mc
使用分享:https://bit.ly/3tqlQQJ
☑好評新款加開,IKIIKI 360 度遙控循環立扇
下單:https://bit.ly/3l0zTbO
☑大面積超服貼,戴上散發明星氣場的MIT魚型口罩
廠商賣場:https://bit.ly/3sF5EdL
實戴參考:https://bit.ly/3kuDPkI
☑台灣製,一盒 50入, 十盒只要 999元含運,平均一片不到 2元的醫療口罩
廠商優惠:https://bit.ly/38UCZbA
大量失血定義 在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Self-taught Gourme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疫情趨勢 #請大家戒慎恐懼
COVID-19(武漢肺炎、新冠肺炎)肆虐至今,台灣還能過上日常生活,我們必須懷抱戒慎恐懼的心。
每天睡醒滑看新聞,末日感敲醒腦袋。美國一躍成為確診案例最多的國家,攀升曲線驚人地陡直;義大利與西班牙居於歐洲疫情「領導地位」;全世界確診人數截至今日(3月31日)已經超過78萬人。封城鎖國也像病毒一樣蔓延開來,率先截斷餐飲業與旅遊業的命脈,人不來,錢就不來。
在台灣,我們還能出門喝咖啡、吃吃飯,三五好友聚餐喝酒,對於正在居家閉關的多國人民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平行世界。
其實我感到非常矛盾。
一方面,我身處的飲食行業就是鼓勵相聚與同享,美食與美酒聯繫起人、製造出體驗,我有許多朋友賴以為生,我作為「自媒體」也向來在驅動人們前往享受。餐飲業同時也是現金流吃緊的行業,今天賺的錢拿去投入明天的營業,業主其實沒有多少儲備與資產,在疫情已經開始打擊台灣餐飲業績的這當口,只要還有人願意消費,他們都會開門。
二方面,COVID-19是社交病,在欠缺特效藥與疫苗的情況下,唯有拉開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做好戴口罩勤洗手等防護措施,才能減緩傳播,壓平傳染曲線。人與人不該相聚,這又與餐飲業的本質相衝突。
到底該怎麼做才好?
#餐飲業可能天翻地覆
重災現場美國,餐飲業哀鴻遍野,疫情最嚴峻的紐約州3月15日宣布關閉學校、餐廳與酒吧,在紐約市以「Momofuku」系列餐廳起家的名廚David Chang早於政府一步關閉旗下餐廳。
《紐約時報》以「David Chang不確定餐飲業能否熬過COVID-19」為題,刊出一篇David Chang的專訪,他在其中直指「若無政府干預,服務產業可能完全消失」,最壞的情況還沒到來,即便政府進行紓困,也很可能幫助不到最需要幫助的人。他認為目前的情況和2008金融海嘯年正好相反,當年政府要救「大到不能倒」的企業,2020年受災的卻是「非必需」的行業且不具政策影響力。「我非常擔心,最後活下來的餐廳都是連鎖大企業,而我們會喪失美國餐飲市場活潑有趣的多元組合。」
David Chang呼籲美國政府擴大紓困,並將紓困往餐飲產業鏈的上層移動,好比針對房東紓困,讓房東願意減免餐廳房租,以真正幫助到餐廳。下一步則可針對餐廳的應付帳款紓困,「這個產業有一種向下遞延(trickle-down)的效應,我們有供應商、農夫、物流業者,是一個龐大的、緊密交織的系統」,如果餐廳付不出帳款來,問題會很大。David Chang也希望政府能補助餐飲從業人員每月1,000美元或500美元的基本薪資,以及一定程度的健康保險。
一般人又能怎麼支持餐廳呢?「打電話給你的議員」,David Chang大聲疾呼,美國餐飲業極需眾人齊發聲;再來,請支持任何有提供外賣的餐廳,「短期的解決方案是盡可能向餐廳購買商品或服務。」
#各國紓困方案
就在David Chang的專訪刊出的同一天(3月27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了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經濟刺激法案—2兆美元,相當於美國政府年度預算的一半。
對於餐飲產業而言,失業員工可以領取的給付包括:在原有失業保險給付以外,還可領每週600美元的失業救濟金,期間至少到七月底,這樣的金額等同全薪保障;年收入在75,000美元以下者,還可領取1,200美元的一次性補助。針對小企業,該法案還有一3千5百億的低利率貸款,用來支付房租、貸款、水電或其他義務的部分可以豁免償還,不過以一間餐廳平均月薪資的2.5 倍為上限。
美國領取失業救濟的最新人數(3月26日)是破紀錄的328萬人,再不救就來不及了。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政府當務之急不是刺激消費,而是預防大規模失業潮。根據《聯合報》與《紐約時報》的報導,丹麥的振興經濟方案,就是在預防大規模失業潮,只要公司行號不裁員,丹麥政府願意支付所有員工75%至90%的薪水,為期三個月。針對營收減少的公司,丹麥政府也願意支付房租等成本。
此外,荷蘭與英國也有類似措施:荷蘭政府針對營收減少20%以上的企業,支付員工90%的薪資;英國政府也將補助雇主80%的薪資。
法國已宣布政府將提供3000億歐元的貸款擔保,同時釋出450億歐元的紓困基金,歐盟已於3月21日批准此方案。
日本方面,首相安倍晉三3月28日表示將推出史無前例的紓困計畫,總額將達1350億美元(約新台幣4.115兆元)之多,尚須十天才能草擬完成。等不及了,日本餐飲界已發起請願連署:「飲食店倒閉防止對策」,發起人是大阪米其林三星餐廳「Hajime」的創辦主廚米田肇、大阪米其林二星餐廳「柏屋」的主廚松尾英明、餐飲行銷公司株)Office musubi 的社長鈴木裕子,希望日本政府能補助餐廳房租與員工薪資。
#台版紓困夠力嗎
在台灣疫情相對穩定、經濟動能尚未喪失的情況下,經濟部端出的紓困方案,比起上述各國就客氣很多。
3月13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中央政府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預算」,編定新台幣600億元用於紓困,其中20億元用於「辦理餐飲、零售、商圈、夜市、傳統市場的優惠措施」。
對於營收不斷失血的餐飲店家,這顯然杯水車薪。於是經濟部在上週末加開服務業座談會,《自由時報》於3月30日報導,經濟部將針對「服務業艱困企業」提出直接薪資補助:「方案將直接補助每月薪資最高5成,但上限2萬元,為期3個月;艱困企業定義為業績衰退達5成以上者,但前提是不得採『減班休息補助』方案、也不得減薪。目前初估整體經費將達百億元,預估至少有16、7萬人受惠;經費來源將在報行政院核定後統籌調配。」
夠了嗎?
飯店與旅行社的二大龍頭—晶華與雄獅—率先跳出來敲鑼打鼓。在《商業周刊》3月24日的報導中,潘思亮激動呼籲,除了防疫工作,政府對於經濟景氣也必須「超前部署」,不能讓消費信心的喪失傳染到其他產業,「4月一定要圍堵起來!」他將政府先前拿出的600億紓困金比喻為「感冒藥」,「你一個在加護病房插管的,感冒藥是沒有用的。」即便政府加碼100億,「如果從現在世界的這種紓困幫助方案,100億應該是用美元,不是(新)台幣。」
經濟部統計處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2月餐飲業營業額是584億元,相較1月大幅下跌16.97%,而2月還是疫情剛開始、最平靜的時期,3月的數據還沒出來,無庸置疑只會更糟。
台灣甚至還沒下達禁足令呢。
然而疫情仍在升高中,3月開始的一波境外移入大幅推升台灣確診案例數(3月31 日止為322例),雖然仍守住境外案例大於本土案例的防線,卻也有好幾例無法確認感染源的本土案例,零星的社區感染正在發生。
防疫措施是否會再升級?
評論家周奕成數度在臉書撰文,除了檢討政府目前的紓困措施規模太小、不見全貌,也呼籲政府「在防疫需要的時間點,全國非必要、非關鍵經濟活動暫停十四日。」政府同時準備巨量流動性,十四日一到,銀行對企業大量放貸,讓企業負債經營,恢復正常繳款繳稅,以保護經濟連帶。「關機重開,恢復流動。這就是大島方舟。」
#請保持社交距離
回到文章一開頭的兩難,答案很明顯了:為了不讓疫情擾亂生活、拖垮經濟,抑制傳染的有效手段就是隔開人與人,減少人與人的接觸,拉開社交距離。一定時間內絕對衝擊各行各業,餐飲業首當其衝,但這必須仰賴政府紓困,餐廳業者當然能變通應對試圖自救,消費者也只能在符合防疫原則的前提下支持餐廳。
請大家一定要時時刻刻戒慎恐懼,如履薄冰。做好拉長戰線一年至一年半的心理準備(依照專家預估的疫苗研發時間)。如果我們想在這一年繼續度過平靜小日子,那就請真的把日子過小來,不要呼朋引伴,不要揪眾吃飯,不要增加移動風險。
衛福部已經表示擬對未保持社交距離者開罰,目前正在草擬指引並將輔導落實,指揮官陳時中也在31日的記者會上直接說明:「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室外要保持1公尺,室內要1.5公尺,若沒辦法維持距離,要記得戴口罩。」
餐廳與客人必須一起遵守。
在酒精消毒與量體溫之外,餐廳應該採取進一步的防疫措施, 好比 貓下去敦北俱樂部&俱樂部男孩沙龍 已經宣布:
#限制人數:來客數以4人為限。
#增加桌距:室內外不論陰晴天,都保持門片開通,空氣流動,而每桌間距,室內外,都盡量保持1公尺以上。
#縮減桌位數量
#減少室內外的總來客數
客人也要嚴以自律:
#注意身體狀況:身體不舒服就不要出門,更不要去餐廳吃飯。
#不要舉辦多人聚餐:在政府指引出來前,參考貓下去的措施,我也建議用餐4人為限。
#勤洗手:尤其要用手拿起任何食物前。
#戴口罩
防疫就是拚經濟,我們要一起守護這個平行世界,並期許自己能對外伸出援手。
--
2020.04.01 更新:
衛福部已發布 #社交距離注意事項 :http://0rz.tw/JVEX9
大量失血定義 在 徐慶煌 - 一心為民 在地專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歹年冬搞蕭郎
台灣的警察很難當!
而我們傷心難過之餘
也要從事件中去學習📖
如果能保護自身並幫助他人
那就是值得的💪🏽
今天來分享:在外遇到攻擊事件,你可以怎麼做?-急救篇
原文很長幫大家整理個懶人包~
發生類似事件時可以做的事:
①、到安全地方撥打110和119(兩邊都要打):
一般認為只要撥打其中一支就好,但事實上兩邊都打方能準確傳達現場狀況。
傳達內容:事件地點(幾號列車、車廂)、嫌犯是否被壓制、有幾個人受傷、需要幾台救護車、最重傷者的地點(車廂或月台)等,越清楚越好。
②、待現場安全後,評估患者並施予急救:
找出血點加壓止血,沒呼吸就先CPR!
如不知道怎麼急救,請立即找會施救的人員幫忙,或是主動告知119救護員哪邊需要協助,相信大多數救護員會很樂意指導並感謝你!👍🏼
③、事件後因目擊現場極度感到不適,建議尋求身心科或心理諮商師專業的幫助,有創傷症候群是很正常的,不要覺得不好意思☺️
⚠️最重要的是⚠️
請勿逗留在現場圍觀看戲、拍照、錄影,恐會影響警察制伏歹徒的時機,慶煌呼籲大家要有保護自身及基本急救意識,拒當犯罪現場的三寶人!
在外遇到攻擊事件,你可以怎麼做?-急救篇
(防衛部份我非專業就不撰述,留給專業人士說明)
今日最令人難過的消息,莫過於「鐵路警察被旅客持刀砍死」這則新聞了,昨日晚間嘉義火車站自強號上,一位年僅26歲鐵路警察,在處理票務糾紛時遭到持刀攻擊,送醫時意識不清,臉色蒼白,5公分穿刺傷及大量失血,呈現低血容性休克,一度失去呼吸心跳被急救回來,但很不幸的是緊急手術及輸血一萬c.c後,今天早上還是宣告不治,得年26歲。
我相信許多人除了難過之外,一定也非常憤憤不平,恨不得第一時間在現場打爆兇手,也有的人問為什麼警察不開槍?我想除了近距離搏鬥使用槍械不見得適合外,車廂內部更有許多無辜民眾,應該也是警察未拔槍的因素。
未來對於警察的訓練提昇(警覺心、近身距離作戰),雙警出勤制度,非致命性武器添購(辣椒水、胡椒槍、電擊槍等),法規的鬆綁(警械使用條例),老實說這些都是非警務或民意代表人員很難去改變的,那我們一般民眾到底可以做什麼?「學急救」我想是更重要更值得探討的議題!
接下來我就以第一線緊急救護的經驗,分享遇到攻擊事件,第一時間一般民眾可以做些什麼應變?好以拯救無辜生命。
(一) 立刻報案
一旦發現攻擊事件有人受傷,請盡量先遠離攻擊現場再打電話報案,有超過兩位民眾的話,一位請打119,一位請打110,即便119和110之間有轉報機制,但往往受到轉報的資訊都非常不清楚,所以不建議只撥打單一報案電話,而是兩個都打最好。
119派遣員會問你現場狀況,請冷靜的說清楚,尤其幾個人受傷和確切地點至關重要,在攻擊事件中傷者可能不只一個人,像是鄭捷事件共有4死24人輕重傷,但第一時間的報案電話都沒有人能告知需要十台以上救護車,而是後來到達的119再請求支援,第二批到達的救護車可能會晚個5~10分鐘,這樣搶救時間也跟著一點一滴流逝了。
另外能跑到月台或是大廳都不是最嚴重的傷患,最嚴重的傷患早已躺在車廂內奄奄一息,所以如果沒有和119告知:最嚴重的患者確切地點是在車廂內,或是119到達時沒有帶領救護人員,可能最嚴重的患者就不會優先被得到救治。
如果情緒一時無法冷靜下來,或是現場不安全無法待在現場,和看有多少人受傷那沒關係,盡自己所能就好了,能打出119求救已經表現的很好。
至安全的地方正確的告知119/110現場資訊,是遇到攻擊事件最首要的應變事項。
(二)現場安全
如果你決定伸出援手,而不是轉頭就走,請先評估「現場是否安全」,現場是否安全是緊急救護的首要條件,在這種攻擊事件的現場,可能會分成以下三種狀況,每種狀況都要考慮不同的應變方法。
如果兇手沒有受到任何的壓制,且手上還持有武器,你也沒有武器或能力壓制兇手,建議遠離現場就好,因為去救患者極可能你就變成下一個患者,這樣不值得。
如果兇手已經正在被民眾或警察制服當中,但又還沒完全被制服,去救兇手行凶的目標還是會有一定的風險,那要不要去救他?就取決於你的勇氣和決心了,沒有標準答案,如果能救到他,請立刻將他帶離危險現場再開始急救。
如果兇手已經被民眾完全壓制或是警察已上銬逮捕,那現場就相對安全,請立刻幫患者施行急救。
(三)評估患者
接觸患者之後,首先評估患者有沒有意識及呼吸,有意識或沒意識但有呼吸,就找出血點做加壓止血,沒呼吸就直接壓CPR,(民眾版不教導明顯死亡定義或是大量傷患中的黑牌,沒呼吸就先CPR!) 詳細急救方式後面會撰述。
(四)施予急救
在攻擊現場的患者,可能會有穿刺傷、切割傷、撕裂傷等大量出血的傷口,止血之前如果能先戴手套最好,你可能一時找不到手套沒關係,去找塑膠袋當成你的手套,隔著塑膠袋幫患者加壓止血,如果真找不到,為了救他一命也只能徒手了。
持續性出血傷口的急救原則,就是「加壓止血」,首先你要先把傷口附近的衣物盡可能脫去,並用衣物將血漬擦乾,尋找出血點(可能不只1個),再用乾淨衣物.毛巾等(甚至昨天火車上有民眾很聰明將窗簾拆掉),覆蓋在傷口上方,並用盡吃奶的力氣壓住,在119救護人員到達接手之前,不要隨意放開,因為大出血的傷口只要一放開血就會繼續流!另外再介紹不同部位的傷口,可能會引起什麼樣的問題。
「顏面創傷」的血液可能會造成呼吸道阻塞,所以建議將顏面有明顯出血的患者呈復甦姿勢(頭側一邊),盡可能不要讓血液影響到呼吸道。
「胸部創傷」可能會引起開放性氣胸、大量血胸、心包膜填塞等致命傷勢,教導民眾判斷開放性氣胸和三面貼處置可能太困難,一樣看見胸部有出血點就執行加壓止血。
「腹部創傷」可能會造成大量出血、臟器外露,能做的就是加壓止血,如果臟器外露不要把器官塞回去,找乾淨的衣物、毛巾等覆蓋(可稍微加點乾淨的水保持濕潤),小心護住不要再讓它掉更出來就好。
「肢體創傷」可能會造成大量出血,請盡全力加壓止血,如果還是止不住就再找衣服、毛巾等覆蓋第二層再用力壓住,除非你有專門的戰術止血帶,不然現在已不建議使用皮帶、鞋帶等急造止血帶,因為皮帶上的皮革太硬無法有效的轉緊來控制出血,鞋帶則是太細會把壓力集中在同一個點上,容易造成神經的傷害,所以建議徒手用力加壓止血就好。
如果患者已失去了呼吸,請直接開始壓CPR,不用30:2,好好的壓2分鐘(5循環)找人換手就好,還有旁人可以協助的話,請一個人幫忙找出血點加壓止血,另一個人去找AED過來,並相互輪流換手做到119救護人員接手為止。
第一時間的急救止血,對於失血患者來說絕對是最重要的事情,想學習更多急救技能,可以去上EMT-1初級救護技術員的課程,另外也請關注FB粉絲專頁「安妮怎麼了」全民學急救,這是我日前參與拍攝的一個急救企劃,現在正在推廣民眾版的急救教育,接下來也會有民眾版的急救教育短片陸續上線,其中有一篇就是在講如何幫傷口止血。
(五)協助119
在這種攻擊現場,極有可能是多重傷病患甚至大量傷病患,第一時間不見得會有足夠的救護人員,能應付這種棘手的狀況,就算只有一位患者,可能也是多重創傷的患者,119救護員2~3人還是會需要協助,所以如果你願意拯救眼前這條正在消逝的無辜生命,請盡可能在現場協助119救護人員,到初步處置完成推上擔架為止,不知道要幫什麼沒關係,只要大聲的說:我可以幫忙!我相信絕大多數的救護員都會感謝你,並立即指導你該如何幫忙。
(六)心理健康
「事後的心理健康」,這點是多數急救教育不會提到的,但卻又是很重要的一點,因為如果你是非醫護人員,也沒看過任何血腥場面,在經歷過這種攻擊事件,事後可能會極度感到不適,害怕、哭泣、頭暈、嘔吐,甚至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等。
如果你經歷了這一切,請在一個人靜靜之後,找個信任的摯親聊聊你內心的想法,把情緒盡可能的釋放出來,以前我第一次遇到創傷患者,在我面前逐漸失去呼吸最後死去,經歷救不回患者的無能為力和失落無助,我第一時間也是打電話給女朋友,還有和學長聊聊。
如果事件後幾天,依然會一直回想當時的畫面、感到情緒低落、失眠等等,建議去尋求身心科或心理諮商師專業的幫助,請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因為每個人都會有需要協助的時候。
另外之前在做國外的大量傷患事件報告,發現2016年柏林恐攻後,第一時間除了警方、醫療單位到達現場外,還有心理衛生單位即刻進駐,為現場民眾、家屬提供第一時間的心理健康幫助,這方面是台灣非常缺乏的,也是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
以上是小弟的一些淺見,希望大家看完文章能學習到一些知識,有天真的遇到攻擊事件,拯救的可能不只是陌生人,而是身邊的親朋好友,在119還未到達的這段時間內,你就是患者的希望!沒有你生命會消逝的更快!你有正確的作為,可能就會因此拯救一條生命!
以上這篇也歡迎軍/警/EMT等專業人士留言討論指教,下一篇將分享個人隨身攜帶急救包內容物,包含一些戰術醫療用品,會介紹在什麼情況可以應用?又和一般的急救器材有什麼差別?敬請期~
公開貼文歡迎分享,分享時請點選「包含原始文字」哦!
#EMS議題
#急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