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當一個原住民,需要花多久的時間呢?是一個月、一年、還是一輩子呢?」
我在高雄市長大,尋常的那種集合式大樓;我父親的父親來自澎湖七美嶼,母親則來自屏東高樹鄉。也未曾有過多少跟原住民有關的記憶,只隱約記得母親說過,她和她的堂/表姊妹們,時有被「誤認」成原住民的經驗。
大學後進入了學運社團,開...
❖「練習當一個原住民,需要花多久的時間呢?是一個月、一年、還是一輩子呢?」
我在高雄市長大,尋常的那種集合式大樓;我父親的父親來自澎湖七美嶼,母親則來自屏東高樹鄉。也未曾有過多少跟原住民有關的記憶,只隱約記得母親說過,她和她的堂/表姊妹們,時有被「誤認」成原住民的經驗。
大學後進入了學運社團,開始頻繁地參與各種倡議、抗爭行動,當然,也包含了原住民議題。這一路上,為了尋找自己的著力點,竟也開啟了追索身分認同的契機。
我想起壢坵的小米田、想起大港口的龍的故事,想起破碎的、片段的族語單字嚼在嘴裡,原住民是甚麼樣子的?他們怎麼說話、怎麼想、用甚麼方式過生活呢?誰是原住民?那,我是誰?
這股隱晦的身分認同思索,隨著我來往更多村落、參與原住民議題更深,開始蔓延開來,形成日常的焦慮,反反覆覆。
❖「身為白浪,我很抱歉」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白浪,純純種種的白浪,甚至為此沮喪,在參與議題的時候,好像總是找不到一個適切的發聲和行動位置。與族人互動的過程中,又好像沒有能與族人搭上話或是獲得信任的基礎。
「作為一個漢人,我的確轉換過好幾次心情,從想親近到實際上疏離、從難過自己的疏離到恨不得把自己的眼窩挖深一點、鼻子隆高一點。」如果這樣就可以不必解釋自己是誰、為什麼在這裡。
於是當時以漢人身分作為認同的我,充滿原罪感,並帶著虧欠的情緒,在2013年的反核大遊行中把「身為白浪,我很抱歉」的字眼紋身在肩膀上。沒有想到,一個剛認識的馬卡道族朋友一臉何必地跟我說「妳不用這樣!」
我還在想那是什麼意思,結果,好不容易漸漸習慣了笑著自我介紹「我是白浪啊」,一個月內,就赫然得知自己的馬卡道族血統。
❖「被奪去名字的人」
最早我的家族住在屏東高樹鄉加蚋埔,也就是至今留有夜祭的村落,現在我外婆的幾個姊妹們都還住在附近幾個小村子。問過我母親,她說過去外婆的確曾告訴她,還有些親戚住在加蚋埔。
我的家族間從未有過跟「平埔」、「原住民」有關的耳語,後來我曾問母親,她阿公(被登記成「熟」的)長得像原住民嗎?她說:「一點都不像,他長得堂堂正正的!」
拼湊母系家族的拼圖是一場幽微的伏流歷險,除了衝擊,更有些微的憤恨。
末裔如外婆、母親與我,無從承繼馬卡道的文化、語言、信仰,不是因為我們在族別之間做了什麼選擇,而是因為其中某一些選項已經被抹除了。
我們好像以為現在的我們是自由的、依循自己的意志、掌握自己的生活,但事實上打從一開始,我們早已被剝奪了記憶自己可能/可以是誰的權利。
看到資料上用「漢化殆盡」來帶過這三四百年文化崩解的光景,都會忍不住想像,那是一個怎樣的過程?
我怎麼不曾設想過,他們有名字、有愛吃的食物、有情人、有憤怒和憂愁,怎麼在歷史的某一個斷點全數消失呢?
「台灣」用的是他們當中某一群人的名字、凱達格蘭大道用的是另一群人的名字,怎麼憑空蒸發,成為一個永恆的、空蕪的紀念碑?
這些名字的子民在哪一刻、甚麼情景下剝去獸皮綁起衣襟、放下獵槍拿起鋤頭、把壺瓶撤下放上媽祖像、說起一口台語,把母親的傳祀改成父親的姓氏?
如果可以,很想要把麥克風嘟到1850年代的某一個他們面前,你為什麼這樣選擇?你放棄了哪些?誰使你這麼做?你遺憾嗎?你感到羞辱還是驕傲?
一群被奪去名字的人。也許我越來越能夠想像,也許永遠都不。但我開始知道的是,這群人從未消失,只是隱姓埋名地生活著,其中一些,用一個全新的身世記憶自己;另外一些,則努力拼湊還原,只求無憾無虧欠於祖源。
❖「我花了21年學習如何離棄地土
離棄母親的語言
直到夢中的庄頭呼喚著我
沒有根的孩子
依憑殘缺的地景記憶走過一個又一個村落
找到赤腳的信仰之前
不會停歇
我是半人番啊」
經過了身分轉移走一遭,戲劇化地,看似得償所願。然而,舊的矛盾得到解決,新的思索也浮現出來。
首先,我明白原住民的課題就該是全台灣人的課題,是所有台灣人的尋根,而不僅是原住民自己的。
我將為我血緣裡原住民的成分感到驕傲和敬畏,也對漢人的成分感覺釋然,這個雜揉和混血的狀態,不就是這個島嶼的縮影嗎?
再者,如果文化早已斷裂,血緣又意謂了什麼呢?像我這樣,沒有了傳統、信仰、語言,一點點殘存的都模糊難辨,那股追尋母體的認同,究竟是誰的母體?如果我探源尋根,在我的生命經驗裡如同學習一種未曾認識的文化,「根」又何以為「根」?
所以,到底怎麼樣才是一個原住民?當我們說一個人是「原住民」的時候,究竟指的是什麼?
我明白的不多,「原住民」其實是相當晚近的概念,「平埔&高山」和「熟&生」也是統治者區分人群的方式,甚至於「馬卡道」這個族群名稱,屏東的族人都未必聽過;能確信的是,尋溯來時的銘印啊,是一生的課題。
從我身上,除了試圖去凸顯平埔原住民族的樣貌,我們從未消失,只是反映了被國家除名和與外來文化混血的結果;也想回過頭來,去挑戰政府透過行政體系與民族認定,為「原住民」所設下的族群邊界,看似保障、其實箝制了我們對原住民族的想像。
族裔其實沒有想像中重要,卻比想像中重要。
重要的不是你如何被歸類,而是你如何回應召喚、你如何選擇和實踐要成為誰。
現在有人問我是不是原住民,我都還未必反應的過來。然而,這是無數場記憶與遺忘的鬥爭,雖然有點晚了,偏有人要固執地記著。
#原住民族日 #沒有名字的人 #陳以箴
大道公與媽祖婆 在 水晶姐命理工作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是農3月23日天上聖母媽祖聖誕
水晶姐姐介紹媽祖給大家認識😊
✡台灣人的媽媽-媽祖✡
🌼【身世眾說紛紜】
關於媽祖的身世眾說紛紜,且神話與史實落差甚鉅,直到明末昭乘和尚著《天妃顯聖錄》之後,神話傳說才大致完成定版。據《天妃顯聖錄》之說媽祖乃宋代泉州府莆田人氏,父親任都巡檢,夫妻樂善好施卻單傳一子人丁單薄,於是虔誠向觀世音菩薩祈求子嗣,一日其母夢見觀世音賜予優缽花(或謂藥丸),吞食後懷胎十四個月產下媽祖。媽祖出世後逾月不哭,故取名為「默娘」。
媽祖自幼聰敏好學且朝夕禮佛,而後得到玄通道人授予「玄微祕法」,又得神人之「銅符」乃精通驅妖除魔之術。嗣後媽祖降服桃花山之妖怪千里眼與順風耳,並收為部將。廿八歲重陽節,玉帝來詔媽祖得道升天,可見媽祖信仰乃佛道之融合。
如按史料之載 ,媽祖原為巫祀信仰,原始文獻皆言媽祖為「巫」,眾人因其生前能預知吉凶禍福而祀之,後來才改稱「神女」、「龍女」。至宋徽宗賜其「順濟」廟匾乃轉變成神。宋代媽祖之封號為「夫人」、「妃」,至元代因航運日趨發達乃冊封為「天妃」,並成為全國性信仰。明初封為「聖妃」,明成祖因派遣鄭和下西洋,為安定軍心,將之封為「天妃」。清康熙年間原本冊封為「天上聖母」,至康熙廿二年因施琅攻克明鄭,假借媽祖神助之說,乃再冊封為「天后」。至此媽祖已成為地位最崇高之女神。
媽祖信仰自宋代的女巫轉變到清代的天后,揆其緣故乃因航運的發展造成信仰的普及,又因政治的炒作,藉宗教收服民心才日漸蓬勃。台灣移墾之初仰賴航海,而初闢地區又是「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治 理台灣的各個政府也都會拉攏媽祖,以証明政權的合法性與行為的正當性。傳說媽祖曾經協助鄭成功擊退荷蘭人,也曾幫助施琅將軍打敗明鄭,又曾助清廷平定林爽文、戴潮春、蔡牽之變,但這些傳說都只是統治者利用媽祖信仰鼓舞士氣、籠絡民心,減少人民反抗的托詞。
🌼【台灣媽祖的造型】
台灣的媽祖約有膚色、黑色、紅色、金色和白色等五種顏色。其中膚色是按人體皮膚顏色塑造。黑色則有二種說法,一說原本不是黑色,因為長期奉祀在廟中接受香煙薰染,久而久之就被薰黑;另一說則是黑面媽祖較凶悍,因此執行除煞、捉妖等鎮暴任務通常要請黑面媽祖出馬。紅色代表喜氣、祥瑞,一般在喜慶場合會迎請紅面媽祖坐鎮。金色則是神祇的象徵色彩。而白色媽祖一般都是近年來迎自 中國大陸,早期台灣鮮有「臉色蒼白」的媽祖。
台灣媽祖的造型通常塑造為中年婦女、身材豐腴(但胸部平坦)、慈祥高雅的形象。就台灣人的普遍認知,身材福態表示福氣,體態輕盈、身輕如燕並不符合福氣的象徵,而媽祖造型沒有胸圍是怕汙衊聖靈,因此台灣的女神除婆祖之外通常沒有「性徵」,而是以中性性別呈現;媽祖面容和藹、慈祥,表示其平易近人。
綜觀媽祖造型可發現,台灣人其實是根據「媽媽的形象」來塑造媽祖,台灣媽祖信仰之所以盛行,是因台灣人將媽祖當作我們共同的媽媽來崇拜,因此媽祖崇拜,就心理層面而言也反映「戀母情結」的心理因素。
台灣媽祖的構造可分硬體與軟身兩種,硬體媽祖全身以木材、石材或泥土雕塑而成;軟身媽祖則 是頭部、手足以木材雕刻,身體、關節則以藤條編成,再組合金身穿上衣袍。而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的神像除媽祖之外鮮有軟身製作的神像。
大陸媽祖造型是年輕的女性,乃依照媽祖昇天時(二十九歲)的形象來塑造,台灣的媽祖則是中年婦女的造型,是依照母親的形象來塑造;大陸媽祖體型纖瘦,台灣的媽祖身體微胖,顯示媽祖成熟穩重;大陸媽祖表情嚴肅,台灣媽祖慈眉善目、平易近人。造型的轉變,表示台灣人對媽祖觀念的轉化,台灣的媽祖不再是年輕女孩的形象,而是以母親的樣貌呈現。
媽祖原為航海之神,主要任務在保護漁民、航海者的安全。台灣最早的媽祖廟均面向大海、港口,來台之後的媽祖廟也有面向高山,因為要防範原住民出草獵人頭之故。在中法戰爭和二次世界 大戰期間,媽祖又有巡海岸、接炸彈、救軍伕的神蹟;且在颱風、洪水、地震、瘟疫頻傳的台灣,媽祖也有預警災難、阻擋震災、平息瘟疫等特異功能。從諸多盛傳的媽祖傳說及神蹟,可發現媽祖不但是自然災害的防護神,在人為的戰亂中,也擔負起護佑民眾的任務,祂與台灣歷史、民眾的生命歷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其本土化現象亦反映移民生活之歷程。
現在台灣的媽祖廟無所不在,媽祖的業務也無所不包,信徒舉凡健康、考試、事業、生育、農事……都會祈求媽祖庇佑。從媽祖功能的轉變,業務的繁雜,更可瞭解媽祖信仰在台灣已經成為民間最普遍的信仰。
🌼【媽祖的排行與分工】
媽祖祇有一位,但在一般媽祖廟中總會有許多尊媽祖神像,且有大媽、二媽、三 媽等排行。此乃媽祖深受民眾信仰,信徒每有入厝、治病、娶新娘、除妖、祭煞甚至選舉,都會迎請媽祖神像前往坐鎮;因此,廟方祇得雕塑分身以供信徒迎請,新雕媽祖的分身就賦與名稱、編號,以利辨識,其中稱大媽、二媽、三媽、四媽乃是依雕塑先後的編號。
所謂祖媽、開基媽、老大媽者通常是該廟最早的媽祖;而鎮殿媽則是在廟裡坐鎮不外出遶境巡視,也不接受信徒迎請出勤。
會媽、正爐媽、副爐媽之稱謂,則是表示爐主制度,許多信徒自組媽祖會,雕塑媽祖金身,以輪值或搏筊方式決定當年爐主人選,爐主、頭家通常以一年為度,每年定期搏筊或輪值方式迎請媽祖回家供奉。更換爐主則稱為「過爐」,舉行過爐儀式時,通常會聘請陣頭前導遊街,並演戲宴客以表隆重。
黑面大媽、金面二媽、紅面大媽、黑面三媽之類的稱謂是按照媽祖膚色、編號加以區分。
由於編號的不同,媽祖們也有不同職務。一般而言,廟裡的祖媽、老大媽、鎮殿媽、開基媽等「資深媽祖」通常祇在廟中留守而不外出,各項業務則由其他媽祖分配。台灣俗諺有:「大媽鎮殿、二媽吃便、三媽出戰」之說,意謂大媽鎮守在廟中;二媽沒有特殊任務祇接受供奉不必做事;而信徒有事相求通常迎請三媽前往處理,因此三媽經常在外執勤故言出戰。
大甲鎮瀾宮則有:「大媽鎮殿,二媽吃便,三媽愛人扛,四媽閹尻川」之說,意謂鎮瀾宮的大媽鎮守廟殿;二媽沒事做所以吃便;三媽即副爐媽是擔任進香的媽祖,因此喜歡受信徒扛著前往進香;四媽(正爐媽)據傳擅長醫理, 信徒如有重病難治或久病不癒,都會挖取媽祖神像底座的木屑放在藥包之中煎熬,作為藥引。
彰化南瑤宮媽祖則有:「大媽四愛吃雞,二媽五愛冤家,三媽六愛潦溪」之諺語,意為大媽、四媽非常靈驗,信徒許願有求必應,因此祭典時信徒供奉牲醴特別豐盛故曰愛食雞;二媽五愛冤家是指二媽會和五媽會信徒常有爭執、糾紛,日治時期常曾由霧峰林獻堂調停勸和,故曰二媽五愛冤家;三媽六愛潦溪前往笨港進香回程須渡過濁水溪,經常遇到河水上漲須涉水過溪,故曰「愛潦溪」。
🌼【媽祖婆的戀情】
媽祖與保生大帝大道公均為宋代人,二神均為福建人氏,一在同安白礁一在莆田湄洲,兩地相去不遠且雙方均未婚即昇天,因此民間盛傳大道公與媽祖婆的羅曼史。
民間傳說大道公與媽祖婆原係一對戀人,當大道公迎娶的花轎抵達媽祖家中之時,媽祖見母羊生產之痛苦狀,萌生悔意,毅然退婚;大道公無故被拋棄,心有不甘,於是每當媽祖婆誕辰遶境時,就施法降雨意圖淋下媽祖臉上的脂粉,媽祖也不甘示弱,每逢保生大帝出巡時,即施法颳風吹落大道公頭上的帽子。因此民間有「大道公風,媽祖婆雨」的諺語,意謂大道公誕辰(農曆三月十五日)都會颳風,媽祖誕辰(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就會下雨,顯示二人鬥法至今不休。
其實農曆三月正值梅雨季節,颳風、下雨乃自然現象,然而大道公與媽祖婆鬥法的故事反映民間豐富的想像力,此一傳說係將大道公與媽祖婆從人世間的愛情糾葛,轉至神界的法力交戰,而兩位神祇呼風喚雨的能力,更是海洋文化 的表徵。
早期台灣媽祖按分靈祖廟可分為湄洲媽、溫陵媽(泉州)與銀同媽(同安),媽祖的造型則是按照「媽媽的形象」來塑造。隨著移民時間久遠,目前各地的媽祖廟多由台灣本土所分靈,媽祖名號則有北港媽、大甲媽、鹿港媽、干豆媽、安平媽、新港媽或內媽祖(如彰化天后宮)及外媽祖(如彰化南瑤宮)等在地化的稱謂。
媽祖崇拜原為航海之神,但媽祖來台之後,也隨著民眾的移墾,職責也有所轉化,台灣媽祖的任務有防止「番害」、驅逐瘟疫、防颱救災和協助農牧等新的職務。在二次大戰期間美軍轟炸台灣,許多地區都盛傳媽祖炸彈化解戰火的神跡,也有媽祖巡視海岸的傳說,因此媽祖還承攬國防和海防業務。現在媽祖又包攬信徒的健康、考試、事業和感情等所有問題,媽祖已不僅是漁民、船員的守護神。
大道公與媽祖婆 在 水晶姐命理工作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水晶姐介紹天后媽祖婆給大家認識
💖台灣人的媽媽-媽祖💖
【身世眾說紛紜】
關於媽祖的身世眾說紛紜,且神話與史實落差甚鉅,直到明末昭乘和尚著《天妃顯聖錄》之後,神話傳說才大致完成定版。據《天妃顯聖錄》之說媽祖乃宋代泉州府莆田人氏,父親任都巡檢,夫妻樂善好施卻單傳一子人丁單薄,於是虔誠向觀世音菩薩祈求子嗣,一日其母夢見觀世音賜予優缽花(或謂藥丸),吞食後懷胎十四個月產下媽祖。媽祖出世後逾月不哭,故取名為「默娘」。
媽祖自幼聰敏好學且朝夕禮佛,而後得到玄通道人授予「玄微祕法」,又得神人之「銅符」乃精通驅妖除魔之術。嗣後媽祖降服桃花山之妖怪千里眼與順風耳,並收為部將。廿八歲重陽節,玉帝來詔媽祖得道升天,可見媽祖信仰乃佛道之融合。
如按史料之載 ,媽祖原為巫祀信仰,原始文獻皆言媽祖為「巫」,眾人因其生前能預知吉凶禍福而祀之,後來才改稱「神女」、「龍女」。至宋徽宗賜其「順濟」廟匾乃轉變成神。宋代媽祖之封號為「夫人」、「妃」,至元代因航運日趨發達乃冊封為「天妃」,並成為全國性信仰。明初封為「聖妃」,明成祖因派遣鄭和下西洋,為安定軍心,將之封為「天妃」。清康熙年間原本冊封為「天上聖母」,至康熙廿二年因施琅攻克明鄭,假借媽祖神助之說,乃再冊封為「天后」。至此媽祖已成為地位最崇高之女神。
媽祖信仰自宋代的女巫轉變到清代的天后,揆其緣故乃因航運的發展造成信仰的普及,又因政治的炒作,藉宗教收服民心才日漸蓬勃。台灣移墾之初仰賴航海,而初闢地區又是「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治 理台灣的各個政府也都會拉攏媽祖,以証明政權的合法性與行為的正當性。傳說媽祖曾經協助鄭成功擊退荷蘭人,也曾幫助施琅將軍打敗明鄭,又曾助清廷平定林爽文、戴潮春、蔡牽之變,但這些傳說都只是統治者利用媽祖信仰鼓舞士氣、籠絡民心,減少人民反抗的托詞。
🌼【台灣媽祖的造型】
台灣的媽祖約有膚色、黑色、紅色、金色和白色等五種顏色。其中膚色是按人體皮膚顏色塑造。黑色則有二種說法,一說原本不是黑色,因為長期奉祀在廟中接受香煙薰染,久而久之就被薰黑;另一說則是黑面媽祖較凶悍,因此執行除煞、捉妖等鎮暴任務通常要請黑面媽祖出馬。紅色代表喜氣、祥瑞,一般在喜慶場合會迎請紅面媽祖坐鎮。金色則是神祇的象徵色彩。而白色媽祖一般都是近年來迎自 中國大陸,早期台灣鮮有「臉色蒼白」的媽祖。
台灣媽祖的造型通常塑造為中年婦女、身材豐腴(但胸部平坦)、慈祥高雅的形象。就台灣人的普遍認知,身材福態表示福氣,體態輕盈、身輕如燕並不符合福氣的象徵,而媽祖造型沒有胸圍是怕汙衊聖靈,因此台灣的女神除婆祖之外通常沒有「性徵」,而是以中性性別呈現;媽祖面容和藹、慈祥,表示其平易近人。
綜觀媽祖造型可發現,台灣人其實是根據「媽媽的形象」來塑造媽祖,台灣媽祖信仰之所以盛行,是因台灣人將媽祖當作我們共同的媽媽來崇拜,因此媽祖崇拜,就心理層面而言也反映「戀母情結」的心理因素。
台灣媽祖的構造可分硬體與軟身兩種,硬體媽祖全身以木材、石材或泥土雕塑而成;軟身媽祖則 是頭部、手足以木材雕刻,身體、關節則以藤條編成,再組合金身穿上衣袍。而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的神像除媽祖之外鮮有軟身製作的神像。
大陸媽祖造型是年輕的女性,乃依照媽祖昇天時(二十九歲)的形象來塑造,台灣的媽祖則是中年婦女的造型,是依照母親的形象來塑造;大陸媽祖體型纖瘦,台灣的媽祖身體微胖,顯示媽祖成熟穩重;大陸媽祖表情嚴肅,台灣媽祖慈眉善目、平易近人。造型的轉變,表示台灣人對媽祖觀念的轉化,台灣的媽祖不再是年輕女孩的形象,而是以母親的樣貌呈現。
媽祖原為航海之神,主要任務在保護漁民、航海者的安全。台灣最早的媽祖廟均面向大海、港口,來台之後的媽祖廟也有面向高山,因為要防範原住民出草獵人頭之故。在中法戰爭和二次世界 大戰期間,媽祖又有巡海岸、接炸彈、救軍伕的神蹟;且在颱風、洪水、地震、瘟疫頻傳的台灣,媽祖也有預警災難、阻擋震災、平息瘟疫等特異功能。從諸多盛傳的媽祖傳說及神蹟,可發現媽祖不但是自然災害的防護神,在人為的戰亂中,也擔負起護佑民眾的任務,祂與台灣歷史、民眾的生命歷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其本土化現象亦反映移民生活之歷程。
現在台灣的媽祖廟無所不在,媽祖的業務也無所不包,信徒舉凡健康、考試、事業、生育、農事……都會祈求媽祖庇佑。從媽祖功能的轉變,業務的繁雜,更可瞭解媽祖信仰在台灣已經成為民間最普遍的信仰。
🌼【媽祖的排行與分工】
媽祖祇有一位,但在一般媽祖廟中總會有許多尊媽祖神像,且有大媽、二媽、三 媽等排行。此乃媽祖深受民眾信仰,信徒每有入厝、治病、娶新娘、除妖、祭煞甚至選舉,都會迎請媽祖神像前往坐鎮;因此,廟方祇得雕塑分身以供信徒迎請,新雕媽祖的分身就賦與名稱、編號,以利辨識,其中稱大媽、二媽、三媽、四媽乃是依雕塑先後的編號。
所謂祖媽、開基媽、老大媽者通常是該廟最早的媽祖;而鎮殿媽則是在廟裡坐鎮不外出遶境巡視,也不接受信徒迎請出勤。
會媽、正爐媽、副爐媽之稱謂,則是表示爐主制度,許多信徒自組媽祖會,雕塑媽祖金身,以輪值或搏筊方式決定當年爐主人選,爐主、頭家通常以一年為度,每年定期搏筊或輪值方式迎請媽祖回家供奉。更換爐主則稱為「過爐」,舉行過爐儀式時,通常會聘請陣頭前導遊街,並演戲宴客以表隆重。
💟黑面大媽、金面二媽、紅面大媽、黑面三媽之類的稱謂是按照媽祖膚色、編號加以區分。
由於編號的不同,媽祖們也有不同職務。一般而言,廟裡的祖媽、老大媽、鎮殿媽、開基媽等「資深媽祖」通常祇在廟中留守而不外出,各項業務則由其他媽祖分配。台灣俗諺有:「大媽鎮殿、二媽吃便、三媽出戰」之說,意謂大媽鎮守在廟中;二媽沒有特殊任務祇接受供奉不必做事;而信徒有事相求通常迎請三媽前往處理,因此三媽經常在外執勤故言出戰。
✔大甲鎮瀾宮則有:「大媽鎮殿,二媽吃便,三媽愛人扛,四媽閹尻川」之說,意謂鎮瀾宮的大媽鎮守廟殿;二媽沒事做所以吃便;三媽即副爐媽是擔任進香的媽祖,因此喜歡受信徒扛著前往進香;四媽(正爐媽)據傳擅長醫理, 信徒如有重病難治或久病不癒,都會挖取媽祖神像底座的木屑放在藥包之中煎熬,作為藥引。
✔彰化南瑤宮媽祖則有:「大媽四愛吃雞,二媽五愛冤家,三媽六愛潦溪」之諺語,意為大媽、四媽非常靈驗,信徒許願有求必應,因此祭典時信徒供奉牲醴特別豐盛故曰愛食雞;二媽五愛冤家是指二媽會和五媽會信徒常有爭執、糾紛,日治時期常曾由霧峰林獻堂調停勸和,故曰二媽五愛冤家;三媽六愛潦溪前往笨港進香回程須渡過濁水溪,經常遇到河水上漲須涉水過溪,故曰「愛潦溪」。
🌼【媽祖婆的戀情】
媽祖與保生大帝大道公均為宋代人,二神均為福建人氏,一在同安白礁一在莆田湄洲,兩地相去不遠且雙方均未婚即昇天,因此民間盛傳大道公與媽祖婆的羅曼史。
民間傳說大道公與媽祖婆原係一對戀人,當大道公迎娶的花轎抵達媽祖家中之時,媽祖見母羊生產之痛苦狀,萌生悔意,毅然退婚;大道公無故被拋棄,心有不甘,於是每當媽祖婆誕辰遶境時,就施法降雨意圖淋下媽祖臉上的脂粉,媽祖也不甘示弱,每逢保生大帝出巡時,即施法颳風吹落大道公頭上的帽子。因此民間有「大道公風,媽祖婆雨」的諺語,意謂大道公誕辰(農曆三月十五日)都會颳風,媽祖誕辰(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就會下雨,顯示二人鬥法至今不休。
其實農曆三月正值梅雨季節,颳風、下雨乃自然現象,然而大道公與媽祖婆鬥法的故事反映民間豐富的想像力,此一傳說係將大道公與媽祖婆從人世間的愛情糾葛,轉至神界的法力交戰,而兩位神祇呼風喚雨的能力,更是海洋文化 的表徵。
早期台灣媽祖按分靈祖廟可分為湄洲媽、溫陵媽(泉州)與銀同媽(同安),媽祖的造型則是按照「媽媽的形象」來塑造。隨著移民時間久遠,目前各地的媽祖廟多由台灣本土所分靈,媽祖名號則有北港媽、大甲媽、鹿港媽、干豆媽、安平媽、新港媽或內媽祖(如彰化天后宮)及外媽祖(如彰化南瑤宮)等在地化的稱謂。
媽祖崇拜原為航海之神,但媽祖來台之後,也隨著民眾的移墾,職責也有所轉化,台灣媽祖的任務有防止「番害」、驅逐瘟疫、防颱救災和協助農牧等新的職務。在二次大戰期間美軍轟炸台灣,許多地區都盛傳媽祖炸彈化解戰火的神跡,也有媽祖巡視海岸的傳說,因此媽祖還承攬國防和海防業務。現在媽祖又包攬信徒的健康、考試、事業和感情等所有問題,媽祖已不僅是漁民、船員的守護神。
大道公與媽祖婆 在 相庭甲支綺張庭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人都說3月瘋媽祖其實這是信仰的傳承
#今年是媽祖誕辰1059周年紀念日 ⛩
#今天農曆3月23日是媽祖的生日🎂
民間習俗流傳媽祖生日當天會下雨,不過今天天氣特別好也特別炎熱🥵
為什麼會有這樣下雨說法呢?庭綺就來跟大家分享媽祖生日的小故事🤗
☔媽祖婆雨、大道公風🌪️
據傳媽祖與大道公兩者同為閩南人,就在他們昇天後還是常常會在沿海一帶上空巡視,如果遇有颱風翻船或是瘟疫流行時便下來救人。
因此,他們也時常見面,而大道公見媽祖貌美,竟然一見鍾情😳🤩😍
.
有一天,他們兩在巡視中再度巧遇,大道公突然向媽祖求婚(好突然😱)
但是媽祖回絕並且斥責了大道公,叫他不可亂動凡心。
結果大道公當下非常生氣😤,但又怕媽祖把這件事上奏玉皇大帝,所以只能隱忍不敢隨便發作。
事後大道公卻常常俟機報復,以洩心頭之恨。
.
就在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日這一天,媽祖出巡,這時大道公認為機會來了💡,便施展法術🔮
剎那間傾盆大雨,把媽祖淋了一身落湯雞,當時媽祖掐指一算知道原來是大道公搗鬼,所以也想藉機報復。
.
翌年三月十五日是大道公生日,換成大道公出巡時,媽祖也施展了她的無邊法術,刮起陣陣大風將大道公的烏紗帽吹到地上去了!
.
從此以後,大道公與媽祖的仇越來越深,聽說至今還未和好呢!
因此,每逢媽祖生日必定下雨,而大道公生日又必定刮大風,民間故有「媽祖婆雨、大道公風」的俗諺。
#大道公與媽祖婆鬥法的故事反映民間豐富的想像力
#但民間流傳小故事大家別太認真開心就好
#總是PO行程內容偶爾也要與分享有趣味性的
#庭綺跑遍了大大小小的媽祖廟宇祈求媽祖神威顯赫保佑大家都能健康平安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