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大衛艾登堡紀錄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大衛艾登堡紀錄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大衛艾登堡紀錄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大衛艾登堡紀錄片產品中有2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記得小時候,家裡有一部BBC的紀錄片《蔚藍星球》,那是我十分喜愛的一部作品:令人屏息的大海、五花八門的海洋生物、精美細緻的特寫畫面,以及悅耳和藹的正統英國腔旁白。這部紀錄片更堅定了我對於自然的喜愛,也讓我讚嘆於大海的無盡神奇,但我卻從沒想過那沈穩的嗓音是出自何人之口。 十多年後,我並沒有一如兒時的...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5的網紅IC之音 · 竹科廣播 FM97.5,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 看見台灣之後」活動,至 2020 年起,3 年深入 30 所學校,透過環境議題講座與同學 30 天的環保行動,喚起你我對於環境問題的重視,透過行動,帶來改變! 新竹市光復高中李心喬同學,小時後經常參加荒野保護協會的營隊,奠定環保意識的基礎,而長大後看到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大衛.艾登堡的電...

大衛艾登堡紀錄片 在 奶媽 Naima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5-30 14:04:17

【疫情期間,動物都活過來了】  昨天看到一則新聞,政府宣布全國防疫三級警戒,台北市立動物園暫時關閉,結果動物們全都跑出來曬太陽。  連一向害怕人群的雲豹也緩步走向沒有遊客駐足的玻璃窗前趴著,目光炯炯,精神抖擻。  動物園方表示,少了遊客干擾,生性敏感的草食動物們放下戒心,悠閒到活動場中央...

  • 大衛艾登堡紀錄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3 22:39:02
    有 1,287 人按讚

    記得小時候,家裡有一部BBC的紀錄片《蔚藍星球》,那是我十分喜愛的一部作品:令人屏息的大海、五花八門的海洋生物、精美細緻的特寫畫面,以及悅耳和藹的正統英國腔旁白。這部紀錄片更堅定了我對於自然的喜愛,也讓我讚嘆於大海的無盡神奇,但我卻從沒想過那沈穩的嗓音是出自何人之口。

    十多年後,我並沒有一如兒時的嚮往躍入大海,反倒走向深林,翻越一座又一座高峰。這時,我收到了《活在我們的星球》這本書,是當年令我印象深刻的嗓音主人:大衛・艾登堡爵士所寫的,是他這六十年來不遺餘力在世界各地拍攝紀錄片時,所見證的環境變遷,與對世人的建言。

    94歲高齡出書是件令人讚嘆的事,而去年在社群媒體圈轟動的大新聞:「大衛・艾登堡辦IG帳號了!」,也是為了這本書,與它目前正在Netflix上映中的同名紀錄片鋪陳。他也不愧是英國國寶級人物,帳號才開4小時,就寫下金氏世界紀錄,成為史上最快破百萬追蹤的「網紅」,迄今已超過600萬人追蹤,為他的傳奇人生再添上一樁趣聞。

    這是一本十分宏觀的小書,份量不大,一天就看得完。它很好看,也不好看。好看的是,唯有像他這種走遍世界、跨越世紀的生命歷程,才能寫得出如此廣博且厚重的觀點,帶領我們一起見證人類科技的發展與地球環境的巨變。不好看的是,這並不是部快樂的書,而是一本誠實的書,他以百年歲月的見證,深沈的呼籲世人正視這顆美麗星球的真實狀況,並且提供他的想法、省思與建議。

    這樣的書,往往會讓人感到焦慮與末世感,讀一半寧可闔起來,看看窗外飛過的蝴蝶、搖曳的樹影、家裡呼嚕嚕的貓,半信半疑的自問到「應該沒那麼嚴重吧?」然後擺回書架上,繼續跟著地球旋轉。然而,艾登堡爵士的書與紀錄片,那種令人窒息的焦慮少了,更多的是一種和藹堅定的呼喚,全因字裡行間都是他六十年紀錄片歲月中,走遍世界所看見的變化,很真誠的與世人分享他的感慨,告訴我們:「就是現在,只要做點什麼,一切都還來得及!但如果繼續漠視,那再過不久,一切就糟了。」

    全球暖化深刻地影響著我們,比如說台灣已經三年沒有像樣的雪況、夏天高溫一再突破歷史紀錄,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議題,卻又無法透過我們肉眼可見的行動立即改善,常常讓人覺得遙遠而無力。不過,政府與大企業確實已經開始動起來做點什麼了,比如蘋果承諾2030年達到全供應鏈100%使用再生能源,比如主打永續、資助環境的產品,像圖中與Buy One. Plant One計畫合作的打火機,越來越為人所接受,更遑論各種賣爆的環保杯、限塑政策等習慣、制度上的革新,正一點一滴累積起來改變我們的環境。只要願意,每個人都可以透過微小的改變與關注,來加速這件事發生,這就是這本書後半段一再闡述的主張:認識地球的現況到底有多不樂觀,然後關注、實踐。

    在社群網路的年代,我們往往報喜不報憂,人們努力將自己最好、最美、最快樂的一面呈現到公開的網路平台上,讓世界看起來如同伊甸園般,好像可以永遠運行下去。這個時代氛圍下,大衛・艾登堡在他人生的最後一哩路上,運用積聚了一甲子的影響力,寫出了他對環境的關懷與展望,希望能喚起世人守護環境的心;並從個人生活做出改變,凝聚共識促使國家機器轉動,讓人類能邁向真正永續的家園。

    說實在的,人家今年都95歲了,要名有名,要利有利,還跟英國女王是好麻吉,地球就算明天爆炸也能心滿意足的離開,為什麼要特別出一本書、拍一支片,來呼籲世人正視地球的處境、動手實踐些什麼呢?我想,大概就是因為他真的很愛這個,我們唯一的美麗星球吧!

    對了,這本書對台灣人來說,最大亮點是
    #艾登堡在書中說臺灣是中國的鄰國
    #爽
    高寶書版

  • 大衛艾登堡紀錄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5 22:57:56
    有 382 人按讚

    如果說,近日有哪部電影讓我看了感動再三,且願意再多看幾次,肯定是《這一年,地球變得不一樣》(The Year Earth Changed, 2021),這是為了慶祝2021年世界地球日(4月22日)的自然世界與野生動物紀錄片(片長五十分鐘),由自然歷史學家大衛·艾登堡爵士(David Attenborough)口述。
    .
    既然是一部動物紀錄片,可愛動物從第一秒鐘秀到最後一秒鐘,無論是企鵝、鯨魚、水豚,或是獵豹(大貓)、圓滾滾的小鳥兒、奈良鹿等等,每隻動物的特寫,都能讓喜愛動物的觀眾,驚呼好想抱抱。
    .
    2020地球因為疫情,而讓人類不得不安靜躲在家中,但是,也讓所有野生動物,能夠自在地由森林野地,跨入城市邊緣,甚至進入人類世界。人類的安靜與退縮,讓野生動物獲得空間與時間,得以生育繁衍。雖然人類不斷少子,但是在2020這一年,動物世界卻反而生育率提升,繁衍成功率也大大提高。多虧疫情,才讓地球得以呼吸,動物得以生息。
    .
    這是部讓人類忍不住反思自我的紀錄片,而且也必須真誠地在後疫情時代,提出新的方式面對地球與野生動物。人類必須後退一步,讓出一些空間與時間,給野生動物生存的條件,才能獲得地球、人類、與生物的和諧與雙贏。
    .
    看完這部紀錄片,不得不說,疫情肯定是上帝送給地球母親的喘息休息日。
    .
    .
    #每天陪你宅在家看一部好電影
    #第47部電影
    #2021年8月15日
    #這一年地球變得不一樣
    #TheYearEarthChanged2021
    #疫情 #環保 #動物
    #covid19
    .
    《愛與城市光影》電影旅遊團,還是需要你的舉手之勞,填寫問卷喔。謝謝。:)https://tinyurl.com/yfcad4nl

  • 大衛艾登堡紀錄片 在 科學最前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21 19:45:43
    有 1 人按讚

    亮金金的好特別! 

    #科學最前線
    #把你的腦洞打開🧠 知識就是力量

  • 大衛艾登堡紀錄片 在 IC之音 · 竹科廣播 FM97.5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2-25 13:28:34

    「2020 看見台灣之後」活動,至 2020 年起,3 年深入 30 所學校,透過環境議題講座與同學 30 天的環保行動,喚起你我對於環境問題的重視,透過行動,帶來改變!

    新竹市光復高中李心喬同學,小時後經常參加荒野保護協會的營隊,奠定環保意識的基礎,而長大後看到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大衛.艾登堡的電影,「一定要積極環保的想法」也就此萌芽。希望透過不塑、惜食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
    透過小小的行動計畫「將綠色生活與世界分享」,讓大家了解可愛的綠色生活。

    #看見台灣之後
    #新竹市光復高中
    #環境保育

  • 大衛艾登堡紀錄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9-30 18:00:13

    本集主題:「減塑生活:與塑膠和平分手,為海洋生物找回無塑藍海」介紹
           
    訪問主編:邱靖絨
       
    內容簡介:
    如果我們不有所作為,塑膠絕不可能從我們的日常中自行退場!
      
    塑膠的殺傷力驚人,海洋首當其衝,愛海洋不只拒絕一根吸管,你還可以做得更多!作者邀所有愛海洋的讀者,一起行動。
      
    「那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這本書正提供最佳解答。
      
      海洋中的塑膠垃圾有一天會比所有魚類還要多?
      這已不是假設,我們必須採取行動,避免這一天的加速到來。
      本書榮登英國亞馬遜環保暢銷書第一名,
      全球最實用手冊——由英國綠色和平海洋部主任
      收錄最新研究和建議,
      以實用、有趣和簡易方法教你日常生活減用塑膠!
      
      每一年,大約都有1,270萬公噸的塑膠進入海洋系統,奪走超過一百萬隻海鳥和十萬頭海洋哺乳類動物的生命。到了2050年,海洋裡的塑膠總重,甚至會多過所有魚群。塑膠汙染是我們這個世代的環境大患,身處這個世代的「你」又可以做些什麼,反轉這股趨勢?
      
      《減塑生活》是本淺顯易懂的日常減塑指南,站在反塑運動最前線的作者,透過本書,告訴你如何經由生活中的小小改變,為這個世界帶來大大的不同。舉凡買個可重複使用的咖啡杯,或是自發性清掃自家附近公園或海灘環境等簡單的小動作,都可以輕易改變我們生活的整個大環境。
      
      作者威爾.麥卡拉姆是英國綠色和平海洋部主任,他不僅收錄最新研究與實用建議,以及相關領域科學家的軼聞,還有全球各地社區的成功案例,使這本書能成為一本實用手冊,教導人們如何在自家、社區和工作場所,開始終結對塑膠製品的依賴。書中提出的建議從用環保杯買咖啡等簡單動作,到較鮮為人知的方法:例如用洗衣袋裝衣物,減少洗衣過程中衣物纖維釋出等,無所不包。此外,本書也引導讀者一同監督大型機構如企業和政府等,迫使他們擴大施行減塑措施,為生活帶來最大的改變。
      
      我們必須動員數十億人跟我們一起行動,以聚沙成塔的力量,將這股減塑的風潮推及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本書要給世界各地每天為這股塑膠汙染浪潮奮戰的每一個你!
      
      這本書是喚醒大眾守護環境的一記警鐘——
      希望能藉此串連起世界各地的力量,
      終結人類對塑膠的依賴。
           
    作者簡介:威爾.麥卡拉姆Will McCallum
      英國綠色和平組織海洋專案的負責人。過去三年,他一直在反塑膠運動中扮演核心角色。他常常拜會政府和各家公司機構,懇求他們協助處理這場塑膠危機。他還領導全球的綠色和平組織,在南極洋創立世界最大的保護區。近年他和他的團隊在南極洲駐守了一個月,打算了解塑膠汙染是否已經入侵這個星球最偏遠的地區。他熱愛長跑,也常常划海洋獨木舟探索英國海岸。他認為他之所以會如此鍾愛大自然和戶外活動,都是受到他祖父母、兒童文學《杜立德醫生》(Doctor Dolittle)影響,和英國BBC自然紀錄片之父大衛.艾登堡(David Attenborough)影片的啟蒙。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