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大腸癌四期轉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大腸癌四期轉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大腸癌四期轉移產品中有3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304的網紅當玫瑰綻放(毛毛的抗癌故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人生的選擇題~ 每個人出生到死亡,就是一連串的選擇題,從學業,工作,愛情,生活,甚至是健康。 但是罹患癌症從來不是選擇題,他就是硬生生的告訴你,生或死,癌症病患不是療程治療完之後就算了,要不停的追蹤,檢查,每個癌別治療完後,也都會有不同的副作用。 這次住院遇到一個一樣是大腸癌的姊姊,她是四期生...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原發性肝癌在香港常見癌症中排第五位,根據醫管局最新數字,2017年有1,834宗新增個案,但原來繼發性肝癌,即身體其他部位的癌症擴散至肝臟,在臨床上亦十分常見。港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名譽教授潘冬平表示,以本地頭號癌症大腸癌為例,有四成患者的癌細胞會擴散至肝臟,演變成繼發性肝癌。 不只大腸癌,其實胃癌、...
-
大腸癌四期轉移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0-19 23:45:09原發性肝癌在香港常見癌症中排第五位,根據醫管局最新數字,2017年有1,834宗新增個案,但原來繼發性肝癌,即身體其他部位的癌症擴散至肝臟,在臨床上亦十分常見。港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名譽教授潘冬平表示,以本地頭號癌症大腸癌為例,有四成患者的癌細胞會擴散至肝臟,演變成繼發性肝癌。
不只大腸癌,其實胃癌、胰臟癌以至乳癌等也有機會擴散至肝臟。但由於大腸的血液必須經過肝臟,再流到身體各處,因此大腸癌擴散除了影響局部淋巴外,最大機會是影響肝臟。潘教授解釋,當癌細胞由一個器官擴散至另一器官,可稱為晚期癌症,從前會認為難以治癒,大多會進行姑息性治療,即以盡量紓緩患者的痛苦為本。但近20年不少研究顯示,採取較為進取的治療,先切除或消融已轉移至肝臟的腫瘤,再加有效的化療,部份患者能成功痊癒。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大腸癌 #肝癌 #胃癌 #乳癌 #腸腫瘤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
大腸癌四期轉移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8-02 08:00:00原發性肝癌在香港常見癌症中排第五位,根據醫管局最新數字,2017年有1,834宗新增個案,但原來繼發性肝癌,即身體其他部位的癌症擴散至肝臟,在臨床上亦十分常見。港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名譽教授潘冬平表示,以本地頭號癌症大腸癌為例,有四成患者的癌細胞會擴散至肝臟,演變成繼發性肝癌。
不只大腸癌,其實胃癌、胰臟癌以至乳癌等也有機會擴散至肝臟。但由於大腸的血液必須經過肝臟,再流到身體各處,因此大腸癌擴散除了影響局部淋巴外,最大機會是影響肝臟。潘教授解釋,當癌細胞由一個器官擴散至另一器官,可稱為晚期癌症,從前會認為難以治癒,大多會進行姑息性治療,即以盡量紓緩患者的痛苦為本。但近20年不少研究顯示,採取較為進取的治療,先切除或消融已轉移至肝臟的腫瘤,再加有效的化療,部份患者能成功痊癒。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
相關影片:
【瑞士最靚學校】30萬一年酒管學校讀啲乜?同總統子女做同學 五星級宿舍有情侶房 (果籽)( https://youtu.be/0fspyD1XI7s )
【白化病】全身白色途人見到即彈開 白化三兄弟:變相唔使排隊都幾好 (果籽) ( https://youtu.be/eZfM1wgm84w )
【肝臟權威】唔使食補肝品 72歲港大教授黎青龍飲酒兼夜瞓 「我個肝仲幾好」(果籽) ( https://youtu.be/c3ik8wTN1g8 )
【臭豆腐烈女】喪母後拜師成全港唯一女師傅 獨門醃法不授徒:如果佢反骨我點交代 ( https://youtu.be/nOnn7uQCxIw )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
【筲箕灣東大街】魚蛋河名店對決!名廚食評人實試 王林記魚蛋有水準 安利切腩似湯渣(飲食男女) ( https://youtu.be/vYjGxQtbgxU )
【大廚出軌實錄】居酒屋大廚挑機做小炒 堅持飲住酒開工 蟶子炒到又燶又韌 自家製辣霸鮑魚好惹味 (飲食男女) ( https://youtu.be/hdKT95_zh3E )
【借貸逾10億】葉玉卿以愛共闖「面子關」承認老公申請破產 (蘋果日報 ) ( https://youtu.be/3Gle3Uo0WzI )
#果籽 #大腸癌 #肝癌 #化療 #肝臟 #腫瘤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
大腸癌四期轉移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3-20 16:15:52大腸癌現有發生率、年輕化趨勢與晚期轉移三高特徵,且已連續10年成為國內癌症榜首,每年新增逾一萬五千名病例,長期宣導大腸瘜肉預防的台灣癌症基金會,近日於「大腸瘜肉問題與生活聚落調查」中發現,大腸瘜肉患者依生活習慣差異,存在腸瘜肉好發聚落。進一步以飲食、工作、睡眠等不正常的生活習性來分析,更歸納出「腸『瘜』4操人」族群。在國際腸癌防治月之際,台灣癌症基金會透過此調查同步宣告「2018年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與「529腸胃健康日」正式展開,並提倡「正腸3步驟」,建議多吃蔬果少紅肉、菌相平衡補好菌與主動篩檢勤運動等三項主張,提醒職場上班族在工作忙碌之餘,也要預防自己的腸道悄悄地成為棲「瘜」地。
「腸瘜4操人」 亂作息惹瘜
台灣癌症基金會針對全台2,565位二十五至五十九歲上班族進行「大腸瘜肉問題與生活聚落調查」,有194位上班族表示曾發現大腸瘜肉,同時也歸納出大腸瘜肉好發四大聚落,包括:路邊攤/夜市、工業區/科學園區、沙發、電影院。對此結果,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萬芳醫院內科教授—賴基銘醫師表示,腸瘜肉患者常有飲食不定時定量、工時超長、喜愛熬夜等生活型態,依其不良作息,歸類出以下「腸『瘜』4操人」:
「亂食控」:亂吃晚吃腸瘜侵
調查顯示,有47.9%患瘜上班族有吃消夜習慣,比未罹患瘜肉者多了19.9%;另外,患瘜上班族也常見用餐時間不固定,亂食狀況亦比一般人多出17.3%。綜合上述可見患瘜上班族嗜吃消夜、吃飯時間不固定等亂食現象叢生,不正常的飲食習慣讓腸道堆積負擔,成為名符其實的「亂食控」。
「超時苦工」:工時超長瘜上身
高達90.2%發現大腸瘜肉的上班族,每周工作時數超過40小時。而有7.7%患瘜上班族每周工時達60小時以上(相當於平均每日工作達12小時以上)。此外,全體受訪者中近四成上班族都有加班情況,其中患瘜上班族更高達5成5,比未發現腸瘜肉者多了20.5%,加班超過4小時比率,亦為一般上班族的2.26倍。工時長狂加班,「超時苦工」實至名歸。
「沙發王」:熬夜上網漸患瘜
現代人熬夜情況日趨嚴重,調查發現73.7%患瘜上班族有熬夜上網習慣。細究其熬夜情況可知,患瘜上班族中,一週有3天以上熬夜至12點後才睡的人,即高達70.6%,較一般人多了13.3%;其中更有36.1%的人表示,已養成熬夜習慣。晚睡、久坐、攤在家,莫怪乎成為「沙發王」。
「夜影俠」:夜半看戲瘜來驚
26.3%的患瘜上班族表示會到電影院看午夜場電影,相較於無瘜肉者的16.8%多了近1成。患瘜上班族睡眠時間普遍較短,未睡滿6hr者,佔66.5%,較一般人多了12.8%。
「正腸3步驟」 防腸瘜棲身
另針對腸胃情況進行調查,有超過四成上班族表示有便秘、消化不良等困擾,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張瑀芳表示,上班族因生活忙碌,常出現飲食不均衡情形,建議民眾飲食上可遵循「蔬果彩虹579」的原則攝取足量蔬果外,也可以透過具國家健康食品認證的優酪乳,搭配高纖維的蔬果如香蕉、地瓜等補充好菌的方式保養腸道,維護腸道菌相平衡及健康。
「正腸3步驟」:
1.多吃蔬果,少紅肉:飲食均衡、用餐定時,減少高油烹煮習慣與紅肉的攝取,並提高蔬果攝取量。
2.菌相平衡,補好菌:提高排便順暢度,攝取促進腸道蠕動的食物(例如優酪乳、地瓜及香蕉等高纖維質食物),縮短腸道吸收糞便毒素的時間,改善腸道菌相。
3.主動篩檢,勤運動:無論是否有大腸癌或大腸瘜肉家族史,建議五十歲以下年輕民眾主動進行大腸癌—糞便潛血篩檢,提早發現異狀及治療;並養成運動333習慣(每周運動3天、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平均心跳達每分鐘130下以上)。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大腸癌四期轉移 在 當玫瑰綻放(毛毛的抗癌故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人生的選擇題~
每個人出生到死亡,就是一連串的選擇題,從學業,工作,愛情,生活,甚至是健康。
但是罹患癌症從來不是選擇題,他就是硬生生的告訴你,生或死,癌症病患不是療程治療完之後就算了,要不停的追蹤,檢查,每個癌別治療完後,也都會有不同的副作用。
這次住院遇到一個一樣是大腸癌的姊姊,她是四期生,我一直鼓勵她積極治療,有天我們在聊天時,他突然問了我。
這十年來妳怎麼過的?
雖然我算幸運,腫瘤並沒有再侵犯我的身體,但是我卻長期飽受腸沾黏併阻塞所苦。
醫師也說了,我的身體除非必要,已經不適合再動手術,就是保守治療,而且我腸道的問題,最主要就是功能性的障礙,也就是所謂先天不良+後天失調。
(當初會罹癌除了基因突變之外,有一部分也是這樣的原因)!
十年來接近上千天待在白色家的日子非我所願,但既然我遇到了,就勇敢💪去面對它!
也謝謝一路陪伴照顧我的家人和男友❤️。
✨雖然如此,但我還是想要透過各種方法去改善,或許需要再多一點的時間與耐心,繼續堅持下去👊。
病友姊姊問我說,如果讓妳重新選擇一次,你還會想要過這樣的生活嗎?
✨我說沒有如果,因為沒辦法選擇,而且發生過的事情就是發生了,你也無法改變。
既然無法選擇,也暫時無法改變太多,就順期自然,該做的都做了,努力過,堅持過,靠著意志力克服疼痛或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到現在甚至是習慣疼痛,然後享受(聽起來很變態,可是疼痛久了有些痛也就不那麼痛了)。
話雖如此,但我還是很希望小玫瑰能夠聽話一點。
照片是前幾天出院在回家的路上拍的,其實我的重點在意我臉上的痘子,不知道是口罩痘,還是護目鏡痘,希望痘子趕快退散,我還是很愛漂亮的女人。
(放錯重點嗎?)誤…..XD
大腸癌四期轉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現在疫情期間,
我們最擔心的事情,
❗️一些重大疾病的患者,
他的治療沒有辦法持續,
其中癌症患者就是。
很多癌症患者也告訴我,
因為疫情,
所以都不太敢看醫生,
提醒大家,
❤️在自我防護做得非常完備之下,
然後配合醫院的安排,
能夠及早檢查以及繼續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這位肺腺癌的病人,
併發骨頭轉移,
又合併放射治療後的肺部發炎,
從去年年初開始到我這裡接受治療,
沒有任何的間斷,
這次回診,
她的電腦斷層顯示殘餘的腫瘤非常小,非常穩定,
她自己生活品質也維持的非常好,😄癌細胞顆粒指數CTC原本一直上升,
後來配合積極的營養療法加上持續以高C注射,
現在降到0,
她很高興,
我很滿意。
這讓我想到去年的時候有另外一位案例,
他被診斷出大腸癌,
後來因為疫情的關係,
他不敢去醫院接受治療,
過了半年,
再跑到醫院去的時候,
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肝臟,
從原來的第二期,
一下跑到第四期,😫
後來不但切了腸子的腫瘤,
肝臟腫瘤也動了手術,
後來化療劑量就增加,
當然後來找我的時候,
我也積極的用營養療法介入,
目前也算穩定。
所以提醒各位好朋友,
🙏重大疾病如果可以的話,
還是要盡量配合持續的治療,
🙏輕症的話就可以先在基層診所的醫生接受持續以及密切的追蹤。
✴️另外癌症患者是否可以注射新冠病毒疫苗?
我的建議是可以,
👌但盡量在放射治療結束後一個月,
評估沒問題再注射,
而化學治療期間,不太適合,
建議在化療結束完四星期之後,
免疫力大致恢復正常,
再注射疫苗效果會比較好,
❗️詳細情況還是必須與您的醫生親自討論。
早安各位好朋友。
#癌症
#持續治療
剪報來源:人間福報
大腸癌四期轉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3/20舉辦的黑色素瘤跨團隊研討會,終於有時間整理重點分享給大家了!
1. 目前台灣黑色素瘤病人以標靶或免疫治療的病患約15%。這個比例偏少的原因是
目前第三及第四期病人才會用標靶或免疫治療: 組織有BRAF突變者用雙標靶(台灣人黑色素瘤有BRAF突變僅約15%),無BRAF突變者,至少經過一次全身治療(通常是化療)無效者可申請免疫治療。
2. 黑色素瘤的輔助治療: 黑色素瘤有BRAF突變者的病患,第三期已經切除原發部位(IIIa需轉移淋巴結1mm以上,因1mm以下復發機會較低)可申請雙標靶藥物(一年為限)以預防再發。
雙標靶(Dabrafenib 泰伏樂+Trametinib 麥欣霓 )可減少副作用。泰伏樂主要副作用是發燒關節痛,麥欣霓(需冷藏)會增加泰伏樂效果,罕見有眼底積水副作用。雙標靶可延長癌症無復發期11.4個月,單標靶只能延長7.3個月。
標靶藥物優點有效比例高且效果快(57%有效, 相較免疫治療對東方人肢端黑色素瘤反應率僅約16.8%) 第一次使用雙標靶仍有10%病人無效,算原發抗性(primary resistance)。
3. 雙標靶並非各科癌症皆適用,以大腸癌而言就是只用單標靶(泰伏樂)效果就很好!
4. 免疫治療副作用較大,>7%的病人30天內發生。輔制治療既然是為了預防復發,必定是以安全性為第一優先(合併兩種免疫治療的病人1.5倍的機會因治療死亡),其次才是有效度。
5. BRAF組織檢查方法: 染色(IHC)只能檢查到V600E這種突變(無法檢查到V600K,但V600K突變型式較常在經常曝曬陽光處,東方人少見)。PCR(聚合酶連鎖反應 )兩種都檢查得到。至於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 可能會有過度敏感的問題(偽陽性)。
6. 台灣人足底黑色素瘤約占58%,此種腫瘤已知腫瘤內部異質性(intratumor heterogenecity)較強,也就是說同一顆腫瘤裡面可能對治療會有不同反應出現。
#希望黑色素瘤病人有更好未來,雙標靶終於有健保給付(晚日本好幾年)
#北榮血腫醫師鄧豪偉醫師說:當你在治療病人時覺得guideline怪怪的,很有可能就是guideline有問題! guideline也需要一直更新! 與會醫師醫師一致認為IIC病人其實比IIIA病人預後更差! 最新臨床試驗也證明IIC的病人有輔助治療可預防復發。
#現今的IIC在AJCC6th是算第三期,後來才編到第二期
#免疫腫瘤協會會長張文震醫師要帶領我們制訂台灣黑色素瘤自己的治療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