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大腸手術後便秘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大腸手術後便秘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大腸手術後便秘產品中有3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醫院的急診檢傷站,兩個老人急匆匆將一個小男孩送來,男孩的臉色蒼白,肚子鼓的很大,沒有胃口吃不下飯,也大不出來已經兩個禮拜,幾乎沒幾滴又深的跟茶一樣顏色的尿,他肚子以下肢體發白無血色,腳趾深紫色至發黑,左邊的小腳趾斷了一截,小男孩很虛弱,頻頻嘔吐,吐得都是酸水,虛弱地連話都說不清楚。 急促的奔跑腳步...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平日大家常常說的盲腸炎,而李醫生指盲腸鮮有發炎,大家說的其實是「闌尾炎」。這份台灣研究指,切除盲腸手術後1.5至3.5年間,患直腸癌的風險會提高,和沒有接受手術的族群相比風險增加14%。李醫生就指盲腸炎和腸癌可能只有關聯性,而非有因果關係。「譬如便秘,會阻塞闌尾出口導致闌尾炎,便秘亦是早期大腸癌症狀...
「大腸手術後便秘」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大腸手術後便秘 在 林凱鈞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大腸手術後便秘 在 林凱鈞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大腸手術後便秘 在 火燒的Gmail | 局妹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大腸手術後便秘 在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腸手術後便秘 在 婦產科 沈煌彬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大腸手術後便秘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大腸手術後便秘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大腸手術後便秘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大腸手術後便秘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大腸手術後便秘 在 林凱鈞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12-14 14:17:20
前陣子我們認識了「薑」的好處,這回就趁著冬令產期,順勢分享同屬薑科的明星食材「薑黃」吧! 薑黃(Turmeric),是薑科薑黃屬植物,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應用歷史,又有「廚房王后」和「生命香料」的稱號。主要生長在南亞、印度一帶,薑黃的根部與地下莖可被磨成粉做成調味料、天然色素、製藥等用途,就連咖哩...
大腸手術後便秘 在 林凱鈞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0-07 12:49:14
【凱鈞話趨勢】擺脫頻繁脹氣、放屁之苦!解析「益生菌」對人體的重要性與好處,怎麼挑、怎麼補一次告訴你 現代人因為生活忙碌、工作壓力大,飲食習慣不是暴飲暴食,就是攝取不均衡,加上缺乏運動等原因,很多人都有容易脹氣、便秘的困擾。想要擁有好的膚況、維持好身材,其實都跟腸胃道健康與否息息相關,市面上許多訴求...
大腸手術後便秘 在 火燒的Gmail | 局妹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4-21 12:53:40
#幫器官寫故事 #浪浪人 上次說過的奶晶片,原來還有其他專利。是說誰沒事會用力拔胸部練拔河?或是當夜歸國高中生情侶,補習班下課後在捷運站的擁別,抱到像是地球快滅亡的時候,因為彈性專利設計得太好,導致擠太大力的時候,胸部撞到扁桃腺和大腸,嗆到便秘又變聲 好想把全身各個關節都植入晶片,幫器官寫詩,當一...
-
大腸手術後便秘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1-07 03:30:00平日大家常常說的盲腸炎,而李醫生指盲腸鮮有發炎,大家說的其實是「闌尾炎」。這份台灣研究指,切除盲腸手術後1.5至3.5年間,患直腸癌的風險會提高,和沒有接受手術的族群相比風險增加14%。李醫生就指盲腸炎和腸癌可能只有關聯性,而非有因果關係。「譬如便秘,會阻塞闌尾出口導致闌尾炎,便秘亦是早期大腸癌症狀。兩者有共同的風險因素,但未必有直接關係。」
要是確診盲腸炎,醫生通常都會建議盡快切除,因為如不及時做手術,可能會腸穿肚爛,嚴重更會致命。不過最近有一份台灣研究指出,切除盲腸後患直腸癌的風險會提高,又指盲腸是腸道益生菌的避難所(safe house)。
那到底患盲腸炎時,應否施手術切除?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宇聰指出,腸癌跟切除盲腸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如患上盲腸炎應盡快切除勿拖延。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盲腸炎 #直腸癌 #闌尾炎 #大腸癌 #便秘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
大腸手術後便秘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9-25 18:30:01*看預告解析就抽電影票!只要按讚+留言,並於FB公開分享此影片,再填寫此表單:https://forms.gle/iQzwHJErGCevHQY26
會於7日後抽出三位幸運兒得到電影票!一人兩張讓你不孤單!
如果像我一樣是邊緣人...那就看兩次吧XD
*支持蒼藍鴿持續製作優質內容:
加入會員享福利▶ https://reurl.cc/j7lLdn
訂閱方格子文章▶ https://vocus.cc/bluepigeonnn/introduce
購買蒼藍鴿新書▶ https://ppt.cc/ffUrkx
追蹤Podcast▶ "蒼藍鴿的醫學通識"
最重要的▶按讚留言並分享出去!
#工作細胞 #預告分析 #影評
#動畫 #漫畫 #動漫 #血球 #擬人 #迷路的乳酸菌
#癌症 #大腸癌 #闌尾炎 #盲腸炎 #惡性腫瘤 #化療 #手術
【蒼藍鴿的熱門影片】
關於『癌症』的真相!
► https://youtu.be/tYKIhSoBIrg
大胃王吃了這麼多為何不會胖?網路真相揭密!
► https://youtu.be/StGteShJaLM
為何早餐店奶茶是「地表最強瀉劑」?網路真相破解!
► https://youtu.be/B37Dek2u1lY
實測挑戰!你看得懂醫生寫的病歷嗎?
► https://youtu.be/mgxRuDbSV88
失眠淺眠怎麼辦?這幾招讓你一夜好眠!
► https://youtu.be/28fdCrV6EKo
念醫學系真的好嗎?一路上的心境歷程有什麼變化?
► https://youtu.be/a9z4YK1qH38
癌症新療法「免疫治療」有多貴?原理是什麼?
► https://youtu.be/TJduprv5uhQ
【追蹤蒼藍鴿】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bluepigeonn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luepigeon0810/
▶Twitter https://twitter.com/bluepigeon0810
歡迎蒞臨討論,別忘了按讚跟追蹤!影片也歡迎分享!
【關鍵字】
蒼藍鴿/醫師/醫生/醫學/醫學系/健康/保健/蒼藍鴿聊醫學/工作細胞 -
大腸手術後便秘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8-04 04:00:09平日大家常常說的盲腸炎,而李醫生指盲腸鮮有發炎,大家說的其實是「闌尾炎」。這份台灣研究指,切除盲腸手術後1.5至3.5年間,患直腸癌的風險會提高,和沒有接受手術的族群相比風險增加14%。李醫生就指盲腸炎和腸癌可能只有關聯性,而非有因果關係。「譬如便秘,會阻塞闌尾出口導致闌尾炎,便秘亦是早期大腸癌症狀。兩者有共同的風險因素,但未必有直接關係。」
要是確診盲腸炎,醫生通常都會建議盡快切除,因為如不及時做手術,可能會腸穿肚爛,嚴重更會致命。不過最近有一份台灣研究指出,切除盲腸後患直腸癌的風險會提高,又指盲腸是腸道益生菌的避難所(safe house)。
那到底患盲腸炎時,應否施手術切除?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宇聰指出,腸癌跟切除盲腸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如患上盲腸炎應盡快切除勿拖延。
果籽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相關影片:
【白化病】全身白色途人見到即彈開 白化三兄弟:變相唔使排隊都幾好 (果籽) (https://youtu.be/eZfM1wgm84w)
【肝臟權威】唔使食補肝品 72歲港大教授黎青龍飲酒兼夜瞓 「我個肝仲幾好」(果籽) (https://youtu.be/c3ik8wTN1g8)
【百萬豪裝公屋】寧花巨款裝修都唔買樓 月入10萬夫婦:供樓會好辛苦|2020-06-18 (壹週刊) (https://youtu.be/Z7sJex8wYHM)
【TVB奸人背妻偷食】戴志偉與保險女同事Candy出軌回春 發爛回應再護花|2020-04-10 (壹週刊) (https://youtu.be/yVZiQRRw98Q)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筲箕灣東大街】魚蛋河名店對決!名廚食評人實試 王林記魚蛋有水準 安利切腩似湯渣(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vYjGxQtbgxU)
【大廚出軌實錄】居酒屋大廚挑機做小炒 堅持飲住酒開工 蟶子炒到又燶又韌 自家製辣霸鮑魚好惹味 (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hdKT95_zh3E)
【借貸逾10億】葉玉卿以愛共闖「面子關」承認老公申請破產 (蘋果日報 ) (https://youtu.be/3Gle3Uo0WzI)
#果籽 #盲腸炎 #直腸癌 #闌尾炎 #大腸癌 #便秘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大腸手術後便秘 在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醫院的急診檢傷站,兩個老人急匆匆將一個小男孩送來,男孩的臉色蒼白,肚子鼓的很大,沒有胃口吃不下飯,也大不出來已經兩個禮拜,幾乎沒幾滴又深的跟茶一樣顏色的尿,他肚子以下肢體發白無血色,腳趾深紫色至發黑,左邊的小腳趾斷了一截,小男孩很虛弱,頻頻嘔吐,吐得都是酸水,虛弱地連話都說不清楚。
急促的奔跑腳步聲,他的爸爸媽媽衝到病房一進來就責罵男孩貪吃吃壞肚子,怪罪父母怎麼把小男孩照顧成這樣,直到看到小男孩發黑發紫的下肢,以及斷掉的腳趾,才沈默不語。這個醫院每一個角落都好似瀰漫著自責內疚,似乎每一個人都可以小聲聽到小男孩爺爺奶奶啜泣聲,
「要不是妳說我們兩個工作那麼忙,沒時間照顧小孩,讓爸媽來照顧,也許就不會這樣….」
「怎麼又怪我了?不是你說你要專心準備論文,有兒子在會影響你的嗎?」
可悲劇已經發生了,黑掉的雙腳,只能截肢了,責怪誰又有何用呢?
小男孩從出生後就被託付給爺爺奶奶,他的爸爸媽媽也很少回來看他,電話裡總說因為工作太忙……
男孩只知道爸爸媽媽在好遠的地方,
「我爺爺說:我爸爸媽媽是超人!我爸爸媽媽好厲害的呢!他們要保護地球,有好多好多任務打敗壞人喔!」
小男孩的爸爸媽媽,一個正在念博士班,一個教授助理,實驗研究加寫論文占滿了他們的生活,陪伴但卻沒有留給自己兒子一丁點,合理的無可奈何。一開始每個禮拜都回來看小男孩,但後來有時三個月才回來一次,起初爸媽要離開的時候,小男孩還會喊著爸媽,滿臉依依不捨,「爸爸媽媽,你們要早點回來看我喔!什麼時候我們一起住啊?」;後來小男孩只是自顧自地玩玩具,好像爸媽只是客人,好像與他無關一樣。
小男孩的照顧自然就落在兩個70多歲老人身上,換尿,餵奶、餵飯,洗沾滿泥的褲子衣服、教著怎麼開口說話,
「哎呀我們小寶的小雞雞露出來了!我們換布布囉,啊!!又尿在我的臉上了!」
「哈哈哈,反正童子尿養生,你多吃可以老當益壯啊!」
爺爺奶奶總是圍著小男孩調侃彼此。
從教小男孩穿衣服、拿湯匙到自己吃飯,從被推著娃娃椅到騎三輪車,磕著碰著冷著熱著,都是爺爺奶奶的無微不至。爺爺奶奶下地幹活,種田種菜養雞鴨豬牛,小男孩總在旁邊當個小跟屁蟲,學得有模有樣,小男孩發燒生病了,爺爺總用祖傳藥水,這組祖傳神藥還真有效,以前的生病總沒留下病根。
但是這一次不知道為何,小男孩肚子脹氣嘔吐,喝了祖傳藥水幾個月都沒有好,常常半夜肚子痛到地上打滾,爺爺奶奶不知所措,只抱著他一起哭。便秘越發嚴重,大便顏色從暗褐色變到紫黑色,鄰居街坊聽聞小男孩生病,都說小男孩一定是吃了放太久的食物。儘管神藥苦不下嚥,爺爺總是逗著布偶戲,布偶演的有聲有色,為的是博得小男孩臉上的一笑。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小男孩骨瘦如柴,更加皮包骨,骨頭肉眼可見,一下子彷彿滄桑了十歲,而擔心的爺爺奶奶臉上也是憔悴不堪。
以前每次小孫子挑食時,奶奶講故事,一人演三角,學著狗叫貓叫大象叫,學著豬走路、猴子爬樹哄小孫子吃飯。爺爺陪小孫子放風箏,風箏落在地上,被狗叼走了,爺爺追狗時還摔了一跤,
「爺爺你好笨喔!我跑步都不會跌倒,我不管!今天一定要把我的風箏撿回來,不然我就不回家!」
「好好好,爺爺再給你做一個好不好,還是,你想不想學怎麼做風箏呀?」
「想要!我要學做風箏,這樣我以後只有一百個風箏、一萬個風箏可以玩了!」
其實這祖傳神藥就是去廟裡祈求的符水,幾月來小孫子喝著沒有改善,爺爺就越求越多符混水給小孫子喝,爺爺奶奶沒讀過書,也不識字,家裡以前窮的買不起電視,生活就是農活以及些偏方。
好長一段日子,爺爺奶奶儘管不會智慧手機,還是戴著老花眼鏡,找到電話按鍵,給男孩的父母報平安;孫子生病之後,由於知識有限,並沒有把小男孩病情傳達清楚。他們所住的深山幾乎沒幾戶人家,鄰居彼此親近但又住的遙遠,一天小孫子忽然叫不醒了,全身蒼白鐵青的瘮人,爺奶半夜衝到鄰居家,請鄰居幫忙,終送去醫院。
父母到了醫院第一件事是句句數落,每句責怪都像刀一樣紮在爺爺奶奶的心臟上。小男孩診斷出得了胃癌,合併腸子缺血性阻塞,急需開刀並截肢。
「都是我不好!我好笨,我們沒有讀書,我的愚昧無知害了小寶!」爺爺槌著胸口拍著腦袋,奶奶坐在椅子上手按這心上,低頭不說話,眼淚一滴、两滴、三滴、四滴落在鐵椅及醫院地板上。
數次開大刀的術前術後,爺爺奶奶寸步不離,他們細心的為小男孩擦澡,用棉花棒沾水在嘴唇上,為他換衣服,他們輪流躺在醫院又小又硬的陪病床上。手術小男孩的胃被切掉了三分之二,同時切掉三分之一的小腸,腿保住了部分,左腳踝以下截肢。在等腸子恢復好的期間,婁管接到小腸裡提供營養,另一個管子直接到大腸,等於他的肚子上有兩個洞,一個是食物進去,另外一個是排洩物出來。兩個月後,小孫子能靠著拐杖下床,但是走路時肚子前的袋子會有摩擦聲,沙沙作響,儘管爺爺奶奶鼓勵,但小孫子還是覺得很丟人,不肯走出病房的門,只是在病房內緩慢走動,復健老師每天來陪他,這兩個造婁管就像他的心結一樣,好難移除。
奶奶開始有了坐骨神經痛,或許是因內疚,每一秒都想陪在小孫子旁,捨不得去看醫生去復健,爺爺給孫子買遙控飛機,在有限空間及高度的病房裡,遙控飛機不上不上著飛著,小孫子終於露出久違的笑。
遙控飛機不小心撞到了桌子,打翻了爺爺的安眠藥、心臟藥及胃藥,奶奶的止痛藥、高血壓藥、糖尿病藥整包藥袋連同鋁箔包裝的藥都滑了出來。看著面前的藥,小孫子臉上凝固沉思:以前爺爺奶奶身體硬朗,起早貪黑,從不用吃藥,而現在一大堆的藥……他們也為我操碎了心,明明全身都痛,卻願意陪他睡在又小又硬的陪病床上,好幾個月。 小男孩似乎瞬間長大,每天認真復健,義踝也裝上了…….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爺爺奶奶也老了;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我們的父母頭髮也白了。他們承擔的我們的苦痛、我們的幼稚、我們的叛逆。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大腸手術後便秘 在 婦產科 沈煌彬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肌瘤也會導致腰痛和腳麻】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婦產部副部長 沈煌彬醫學博士
肌瘤往前壓到膀胱會造成頻尿和尿失禁。肌瘤往後壓到大腸會造成便秘和時常有便意感。一般人不知道肌瘤也會壓到神經。
43歲獸醫,準備要去開脊椎手術。意外發現10公分肌瘤,我建議她先處理肌瘤,因為脊椎開完要休息很久,不利肌瘤的處理。達文西手術之後第二天就出院了,因為家裡一堆貓咪等著她照顧。後來腰痛自然痊癒。
48歲家庭主婦,月經正常,長期背痛,健檢意外發現很多顆肌瘤。達文西手術之後,背痛也好了。
40歲老師,子宮頸旁長了一顆1.8公分的腫瘤,大腿內側長期都會刺痛。初期以為是子宮頸癌,一化驗原來是肌瘤。手術後第二天,大腿刺痛感一下子就消失了。
如果長期有背痛,除了看骨科以外,也可以來婦產科做一下超音波檢查。
🥰🥰🥰
大腸手術後便秘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不會。痔瘡通常是用力解便時掉出來。
一般人會有這樣的擔心主要是因為深蹲和解便姿勢看似很像,都需要閉氣用力。只不過和解便時不同,深蹲時,我們除了閉氣用力外,核心肌群會往外推,骨盆底肌維持一定張力,肛門括約肌反射性的收縮關緊,如此一來才能撐起重量蹲下去。而蹲廁所時,我們的核心肌群是往內收縮,骨盆底肌和括約肌反而是得同時放鬆,才能順利讓大便解出。因此,當大便較硬時,腹部得使用更大的力氣,閉氣的時間又更長,痔瘡當然會從放鬆的括約肌中掉出來。
會產生痔瘡,主要是肛門壓力過高、下半身靜脈回流不好。所以常久坐久站的上班族、長期便秘、體重過重的人皆是罹患痔瘡的高危險族群。因此預防痔瘡除了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吃足夠的高纖食物(蔬果、全穀雜量)和多喝水以外,最重要的是擺脫坐式生活、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其中又以下半身的肌力訓練幫助更為顯著,因為強壯的大腿是人體的第二顆心臟,可以幫助靜脈回流,促進下半身血液循環。
另外孕婦因為體重增加、腸胃蠕動變慢容易便秘,加上子宮又壓迫到下半身的靜脈回流,是痔瘡的好發族群。隨著週數變大,腹壓增加或生產時用力,痔瘡都可能會掉出來,因此許多產後媽媽甚至會發現痔瘡的痛,比傷口還難以忍受。
也就是這樣,我認為孕婦更應該保持活動量,加強下半身肌力,避免久坐久站。不過大家也不用擔心,痔瘡並不會影響自然生產,掉出來的痔瘡可藉由藥膏、早晚溫水坐浴和軟便劑舒緩,大多在產後滿月大多會縮回去,無需手術。
簡單來說,重訓不會讓痔瘡變嚴重,規律的運動反而可降低痔瘡發生的機率。當然痔瘡大發作、腫脹疼痛時,就不適合再運動,可諮詢大腸直腸專科醫師,評估手術之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