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數學選A?選B?】
108課綱學測分為數AB兩科
許多同學會私訊老師
「如果只準備數B可以嗎?」
「我想要的科系不看數A,那要準備嗎?」
之前老師也有調查大家的意願
考數A、考數B、數AB都考的投票比例
差不多是1:1:3
以下老師提供5個數AB都考
以及3個只考其中一科的理由:
一、數...
【學測數學選A?選B?】
108課綱學測分為數AB兩科
許多同學會私訊老師
「如果只準備數B可以嗎?」
「我想要的科系不看數A,那要準備嗎?」
之前老師也有調查大家的意願
考數A、考數B、數AB都考的投票比例
差不多是1:1:3
以下老師提供5個數AB都考
以及3個只考其中一科的理由:
一、數AB都考的理由
1. 111年分科考試刪除數乙考科
111年開始分科考試(舊制指考)刪除數乙考科
本來會參採數乙的科系
到了111年就只能採計學測成績或不採
意味著想要讀這些科系的同學
只有一次考數學的機會
如果多考一科數A或數B
那在分科測驗時可以多一些選擇機會
而不會考差就只能將就或明年重來
2. 考2科分散風險
因為考試會有不確定因素
例如考試的狀態、考題的難度、是否考到自己有讀到的地方等等
未必數A、數B哪科一定會比較好
如果2科都考就能分散風險
不會有「早知道都考就好」的遺憾
3. 準備2科不會增加太多成本
就數A學生選修數B的學生來說
在高三只需要補修6小時的學分即可跨考
而數B學生則要補修48小時的課程
就網路上的資料和老師的了解
大部分學校好像都希望大家先選擇數A
因為再準備數B門檻其實很低
退一步言
數A和數B內容重疊的部分如下
數A有、數B沒有的部分約佔30%左右
數B有、數A沒有的部分約佔20%左右
也就是說即使是選數B的同學
最多只要多準備30%的內容就能多考1科
當然這30%內容確實會比較難一點
但比起其他科
整體而言還是相當划算的一個投資
4. 部分學群可能參採「數A或數B」
學測共有634個科系採計數A、
405個科系採計數B
而也有72個科系採計數A或數B皆可
例如台大外文系不論考數A或數B都能夠報考
如果剛好數A沒考好、但數B不錯(或相反過來)
這樣仍然可以順利申請
5. 暖機當成練筆
這和舊制的指考的道理一樣
有些同學會把先考的那一科當成練筆
讓自己進入考試狀態
也或許前一科考試的時候發現有地方沒讀熟
中午惡補一下下午就考出來
不過要提醒的是目前考程尚未公佈
所以假設和指考一樣是同一天考數AB
仍須以大考中心公告為準
二、只考數A或B一科的理由:
但不可諱言的
主張只考其中一科的同學也有其道理
例如
1. 明確不會選填採數A或數B的系
這部分可以上大學招生委員會網站
查詢自己有興趣的幾個學群
就可以知道需要準備的考科
如果目標非常明確 確實不必2科都考
例如
採數A的學群通常是:資訊、工程、、數理化、醫藥衛生、生命科學、生物資源、地球科學等學群
採數B的學群通常是:社會心理、教育、財經等學群
但以上僅是大概的狀況
還需要看每一個系有不同規定
可以確定的是
台大所有科系都要採計數學
而政清交、醫學系也有90%的科系要採數學
只是採計的是數A或數B的差別
因此若要完全放棄數學
可能就要有
即便其他科考得再好
也與這些學校無緣的心理準備
2. 多準備一科會增加很大負擔
誠如上述
數B雖然只要多準備30%的數A內容
但是如果會增加很多準備時間
這樣可以採取只考一科的策略
不過其實相較110學測以前的考生
撇除少數新增的考點(因為也有刪除)
整整少了一個章節(二次曲線)
較以往學長姊準備內容其實不會更多
但仍要評估自己狀況做調整
3. 連續考2科數學覺得燒腦會影響下一科表現
有些同學會認為考2科不一定有暖機效果
反而容易增加當機的機率
不過這就要看每個人的狀況而定
如果真的有這樣的情況
可以依照自己認為最佳策略備考
以上提供5個數AB都考的理由
以及3個只考1科或皆不考的理由
希望能提供一些判準供大家做較好的決定
#高均數學 #111學測 #108課綱 #數A #數B #學測數學選A選B
大考中心心理測驗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學測後,最想把命題老師塞進新冰箱!
#社論
大學學測落幕,考生一片哀號。許多老師、學生和解題團隊普遍反應,今年除社會科外,幾乎科科考題都太難;國文被認為「近五年最難」,數學更被評為(舊課綱)「史上最難」。因此,成為熱議話題的國文寫作題目「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就有考生嘲諷:最想把命題老師塞進新冰箱裡!
去年學測題目因太過簡單,缺乏鑑別度,導致大考中心主任張茂桂請辭負責;因此,考前許多老師和學生已預期今年一定會變難。沒想到,今年面對的是鐘擺大幅擺向另一個極端,幾乎科科「難到爆」。儘管客觀的難易分布情形仍待分數出爐統計,但以數學考科為例,不僅許多考生哀嘆不絕,不少老師也坦言自己未必能夠限時完成解答。
前兩年學測考題太簡單,今年考題又太難,兩極擺盪,讓學校師生無所適從。前年學測因試題缺乏鑑別度,加上採計科目五選四新制,引爆了「超篩之亂」。這不但增加大學端的選才困難與負荷,也讓許多考生高分落榜,沒把握的學生往下搶填志願,高分群的混亂往下遞延,人數最多卻被忽略的中分群學生備受擠壓,惶惶不安。至於低分群,則早就放牛吃草,反正不愁沒大學念。去年學測試題更簡單,數學滿級分暴增,透過校系新增分科篩選或增加參採科目等方式,才略為減緩超篩問題。
但今年學測風向驟變,艱澀無比。這雖有助於鑑別高分群考生,讓菁英學生容易「各就各位」;但對廣大的中等程度考生卻很不友善,且不具鑑別意義,各科級分恐怕「糊成一片」。可以預期的是,後續的繁星推薦和個人申請,許多中分群學生只能蒙眼打混仗。尤其,這一屆是舊課綱的末代考生,明年與新課綱配套的考招新制上路,重考將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也因此,學生莫不希望今年學測一役定江山,心理壓力已經很大,卻還得面對史上最難考題的打擊。
大考中心已有多年辦理學測與指考經驗,也專責研發精進試題,命題竟然忽易忽難,穩定度不佳、鑑別度不夠,讓每年的考生只能像賭博般碰運氣,實令人難以想像。學測作為大學選才的重要機制,試題如此難易擺盪,顯然研發不備、檢核不足、題庫不彰。許多老師和教團更指出,命題教授不熟悉教學現場,不僅有超出課綱的現象,並與近幾年來為銜接新課綱作準備的教學與命題趨勢背道而馳。
試題太難或太易,都會失去鑑別度,備受煎熬的學生無法適才適所,大學端也增加許多選才的困難和成本。試題難易不均,影響最大的,就是教學現場無所適從的師生。在難以擺脫考試引導教學的宿命下,接下來,更將對新課綱的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向造成干擾。
對明年的考生而言,他們已經是新課綱的白老鼠,面對考招新制,也會因此變得更加前景未明。尤其,這屆考生出了學測試場,還可準備直攻指考。但明年指考改為分科測驗,不考國文和英文,如果考生學測國文英文受挫,面對參採這兩個考科的校系,就只能徒呼負負了。
大學考招幾乎年年變革,年年在不同環節出問題,年年引發考生焦慮。今年學測國文寫作主題「新冰箱」引發熱烈討論,有人說「舊冰箱沒壞,為何要換新冰箱?」當然,如果因為容量、功能、節能、環保等理由,的確應該考慮換新冰箱。不過,也許應該塞進新冰箱裡的,不只命題老師,還包括那些高喊改革卻眼高手低、脫離現實的專家吧!
大考中心心理測驗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學測深不可測 學子進路難測
王延煌/高中校長(彰化市)
一一○年學測甫落幕,等不及下個月成績公布,數學科即被斷定為九九課綱實施以來最難的一年,對比史上最簡單的一○九年學測,這樣的鐘擺效應超出預期甚多。一項已實施廿七年的考試,專業能力年年被質疑,實在不堪。明年的新型學測,挑戰更艱鉅,大考中心似乎要重新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問題一:學測定位與計分模式。依據目前學測所訂的目標,其主要目標在測驗考生「是否具備高中生應有的基本學科知能」,其次是了解考生「是否具備接受大學教育應有的學科知能」。明年學測開始適用一○八課綱,就十二年國教的精神,應優先評定高中生「基本」的知識和能力水平。既稱之為「基本」,比較適合採用「標準參照」模式來進行分數處理,畫定基本線,訂定標準分數;目前的學測係受託於大學招聯會,是為招生,於是採行常模參照來分高下,但因級分設計之故,常被批評無法精確篩選。一一一年的大學申請入學,學測占分比將不會超過百分之五十,沿用現行計分模式,是否有助於大學選才及學力監測?值得深思。
問題二:素養試卷與信效度。一份專業的測驗至少要有良好的信度與效度,也就是可靠性(穩定度)與正確性(準確度)。學測在測知考生的學科「知識」和應用學科知識的「能力」程度,以目前的學測試題取材自課程綱要,要測出知識與能力,其信效度沒什麼問題。但明年的新型學測首重素養導向題目,不只要評知識、能力,更要評態度。依學理要測驗個體的態度、素質、涵養、意識等心理特徵,通常都用標準化測驗。一一一年仍要用入闈兩周編製的「非」標準化紙筆成就測驗,來評定出具備三面九項的素養程度,其信效度恐怕不容易讓人信服。況且還要用在大學選才,難度真的不低!
問題三:試卷品質與鑑別度。作為升學之用的學測試卷品質,除信效度外,難易度與鑑別度尤其關鍵。近年數學科滿級分人數忽而兩千人、忽而一萬四千多人;好幾年的國文科頂標與前標分數都一樣,且有近九成的學生分數集中在八到十三級分;自然科也高達八成八的分數集中在五到十三級分。級分制本意在模糊化原始分數,舒緩升學壓力,卻因欠缺鑑別度,造成壓力倍增。一一一考招連動,可說是這波教改的最後一哩路,新型學測居其關鍵,再不提升學測的專業性,奢談學子能夠「適性揚才」。
大考中心心理測驗 在 你運動對了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編輯推薦
文/謝至平(臉譜出版主編)
大家小時候應該都有上過體育課吧?但我們對體育課的印象,可能大多停留在打球、跑步、做體適能測驗等運動相關的活動,以及在大考前被其他「主科」老師借去考試、趕進度……,但體育課真的就只該是這樣嗎?而除了運動以外,體育課又能上什麼呢?
其實,曾帶領國家隊、已經近20年運動健護教練經驗的KENNY甘思元教練認為,我們從小上的體育課,都只是「運動課」而已。體育課在英文裡稱為「PE」(Physical Education),也就是「身體的教育」,除了運動之外,我們更該學會如何動可以健康不受傷、如何恢復/保養疲勞的身體、運動前中後該如何飲食……,這些我們本該在體育課中學會的知識,卻都在學校的體育課裡缺席了。而《KENNY甘思元運動健護全書》這本書,就是要幫所有人補足這塊重要卻被忽略已久的知識。
KENNY將他從美國及德國引進的「運動健護」概念,統合成為一個獨創的四合一THE VIGOR健康方程式,也就是本書的四大主軸:想法調整APM(Mindset)+體能訓練APF(Fitness)+恢復保養APR(Regeneration)+營養管理APN(Nutrition),讓我們透過整套最基礎也最受用無窮的運動健護觀念,學會如何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從心理到身體打造真正的健康。
在台灣,我們已進入了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14%),且很有可能在十年內成為「超高齡社會」(上述比例達20%)。但如果在步入超高齡社會前,社會可以建立起運動健護的觀念,將可能幫我們避免社會極大的醫療照護負擔,以及身心疾病對個人及其家人的煎熬。「運動健護」或許將成為未來十年內在健康領域裡的熱門關鍵詞,想理解到底運動健護是什麼、可以如何幫助我們,還有要怎麼從內到外打造專屬於自己的健護生活?這本書將是你我必讀的絕佳指南。
📍 #新書講座
▎時間:9/14(五) 19:30~21:00
▎地點:力格運動健護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433849180078319/
🛒 新書上架 🛒
《KENNY甘思元運動健護全書:17個關鍵認知×7大功能性動作檢測×45種功能性訓練×42種矯正訓練,國家級教練教你自主訓練,全方位啟動健康人生》│https://goo.gl/eDeVBN
【全書收錄100支功能性訓練動作影片,QRCODE隨掃即看】
近20年國家教練經驗 × FMS功能性動作檢測示範 × 100支訓練動作影片
心態・評估・訓練・恢復・營養・生活 6大方針
台灣第一本為每個人寫的全方位運動健護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