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大班招聘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大班招聘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大班招聘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大班招聘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942的網紅單媽美國奮鬥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七月求職季》 眼看著新學年又要開始 有志於公立學校就職的朋友們 現在正是一年當中最多公校職缺釋出的時候 為什麼七月是教職求職旺季呢? 因為美國公校是一年一聘 七月正是學校續聘眾多教師的時期 合約的格式如圖一Grace跟學校本年的合約 美國教師是一年一聘 所以到月底開學之前 會陸續有老師因種種...

大班招聘 在 Simon Shen 沈旭暉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4-28 09:53:50

【#專訪】這是早陣子《蘋果日報》財經版的訪問,概念曾在其他地方介紹,深入討論似乎尚待機會,但此刻百花齊放,當拋磚引玉。 以下為原文: 「年青時不願留在英美,曾經天真相信香港屬於我們,以為真的能夠一同建立這個家。」畢業後,回到中文大學執教鞭、當信報國際版主筆、成立智庫、加入李澤楷旗下的盈科拓展集團任...

  • 大班招聘 在 單媽美國奮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7-08 07:46:53
    有 189 人按讚

    《七月求職季》

    眼看著新學年又要開始
    有志於公立學校就職的朋友們
    現在正是一年當中最多公校職缺釋出的時候
    為什麼七月是教職求職旺季呢?

    因為美國公校是一年一聘
    七月正是學校續聘眾多教師的時期
    合約的格式如圖一Grace跟學校本年的合約

    美國教師是一年一聘
    所以到月底開學之前
    會陸續有老師因種種因素決定不回任
    於是學校會趕緊上網開職缺補人
    有想換學校的老師去應徵上了
    這名老師又跟原本的學校說不回任
    於是原本的學校又開缺
    這些變動 促進就職市場的活絡

    當然也有學校因年度新生人數變多
    因而擴班需要補新老師
    或是決定新開學科
    需要找特殊才能的教師

    美國的教職員種類太多了
    不論人事、櫃檯、校護、IT、廚房阿姨等基本款
    比較特殊的有升學諮詢、語言職能師、物理治療師
    等我沒想過的專業人才在校內

    所以就算你不是教育專業
    有志在公校服務的話
    其實可以到學校的招募網頁看看
    說不定會有意外的驚喜

    Grace自己一直有定時瀏覽這些網頁的習慣
    久了發現公校的中文老師其實有兩種
    一種是雙語或語言浸潤班的老師
    一種是國高中外語課的中文老師

    第一種通常服務的年紀群比較低
    多半在國小期間
    但偶爾有國中也有這樣的班級
    若有國中班
    這些學生通常都在小學時期
    已經一路在這樣的特殊班級學習上來
    中文的程度已經很好
    招聘範例可以見Grace貼出的圖二

    在這些班級上課的老師
    其實是用「中文」教其他學科
    如數學、科學、美術
    所以在上課期間
    其實不需要特別著重於講解中文的文、語法 詞性
    而是讓學生自然而然習慣用中文學術語言思考問題

    Grace沒有在這些學校教學的經驗
    倒是有在實習教師期間
    用英文上學科的經驗
    因為Grace的研究所主修科目是TESOL
    所以得在ESL English language leaner班級實習
    班上的學生都是墨西哥、亞洲或非洲新移民

    Grace認為最大的挑戰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因為你說的內容對他們是鴨子聽雷
    學生可能一開始只能理解20%-50%左右的內容
    而且還是從圖片跟你的手勢猜到的
    所以他們十分鐘之內注意力就會潰散

    要帶這樣的課堂
    Grace建議儘量把塊狀知識敲散成小片
    一次餵養一小部分
    口說速度減慢 伴以手勢
    也可以用影片輔佐
    課堂中多安排迷你活動
    隨時抽驗學生的理解
    確定他們瞭解了再往下移

    一堂課要傳授中文+學科
    對老師的挑戰是雙倍
    相信上軌道後的成就感也是雙倍

    另外一種的國高中外語課的中文老師
    是Grace現在的工作 範例見圖三
    這樣的班級的教學技巧
    Grace在其他文章都有提
    所以這裡不贅述了

    工作開缺普遍以高中居多
    會有國中缺的地點
    通常是該學區高中推廣中文教育多年有成
    應家長要求往下扎根
    所以從國中開始開中文課

    網友們如果有機會在這些國中任教
    別忘了去拜訪同學區的高中中文老師
    好好謝謝他們前人種樹
    後人乘涼的功勞!

    *有在看新聞的朋友
    應該會好奇新冠肺炎對美國新學年的影響
    Grace 目前聽到的消息
    大部份的公校都會如期開學
    然而因為美國人個人自由主義跟宗教的關係
    絕大多數學校不強制要求學生戴口罩
    以社交距離、乾洗手等措施取代
    也有學校推拆散大班分時上課等措施

    並且開放害怕疫情的學生家長
    讓學生待在家上線上課程的自由

    所以這會是對老師們非常煎熬的一年
    因為老師要上實體課、編排組織線上課
    還要擔心自己暴露在被感染的風險😔😣😖

    ———
    我要特別感謝這個專頁有一位朋友記掛我,從台灣寄MIT口罩給我,謝謝妳🥰

  • 大班招聘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2-03 19:35:19
    有 6,622 人按讚


    【#專訪】這是早陣子《蘋果日報》財經版的訪問,概念曾在其他地方介紹,深入討論似乎尚待機會,但此刻百花齊放,當拋磚引玉。

    以下為原文:

    「年青時不願留在英美,曾經天真相信香港屬於我們,以為真的能夠一同建立這個家。」畢業後,回到中文大學執教鞭、當信報國際版主筆、成立智庫、加入李澤楷旗下的盈科拓展集團任高級副總裁、擔任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不知從何時起,理想成了妄想,「一切都是一場夢,兩制是一場騙局。」

    不再是「發夢」的年紀,但沈旭暉仍有想像力,期盼有天真的能夠光復香港,「假如海外有幾個小型新香港,保存元氣,一個像東印度公司、香港文化協會鞏固身份認同,只要國際形勢改變,總有一日可以光復香港。」

    記者:孫樂祈

    政權不見讓步迹象,上周科大生周梓樂重傷不治、大搜捕泛民議員,無力感充斥每個香港人。經歷過2014年傘運,最令沈旭暉恐懼的是散水,「再一次重演,會好傷。2014年後好多人好down,咩都唔理,繼續搵錢算數。」

    更可悲的是無散水黨,全因警暴令港人髮指。他反覆強調不能鬆懈、不能絕望,「今次爭取到,都唔等於贏,一國兩制侵蝕繼續不斷發生;雨傘時爭取唔到,都唔等於失敗,唔係一無所獲。」

    黃色經濟圈雛形已成

    梁天琦2016年提出的「時代革命」,今天就真正發生,「今次咁多人響應,係香港人嘅創意,呢個時代喺bottom-up方向去諗。身邊好多朋友都搞緊黃絲經濟體,背後係去中心化,減低對政府、大財團的依賴,社會唔再top-down咁控制。一班目標一致的朋友,互相支持去打這場持久戰。」

    今次不論政府會否讓步,黃色經濟圈的雛形已長成,經濟圈由罷食吉野家、支持大班麵包西餅開始,逐漸生出黃藍店名單、黃色招聘平台、網購平台,試圖擺脫靠攏內地的生意模式。

    其實藍色經濟體早已建立並連結內地,至於遲來的黃色經濟圈,自然連往世界,「呢個外國勢力唔係政治,純粹係做生意,黃絲在能力、語言、價值觀都容易plus in去國際,文宣組甚至連藍絲都讚。加上100萬海外香港人,佢哋更加唔易受壓,有極大潛能未釋放。」

    擺脫「人血饅頭」關口

    內媒取笑香港人不自量力,沈旭暉以數據反駁,「200萬香港人,每人用1萬蚊去支持、消費,已經200億,係好大生態鏈,都未計滴漏效應。唔一定真金白銀,你放工寫文宣都有價值,係生態鏈一環。」事實證明,過往多次眾籌登報都能夠迅速達標,甚至有人說今次運動最不缺的就是錢。

    不過要打仗,先要擺脫心理關口,五個月以來,無數香港人犧牲前途,為抗爭流出鮮血,這個環境下標榜自己是黃店圖利,是在吃「人血饅頭」、發國難財,沈旭暉提醒要擺脫這種思維,「要提供誘因,先可以令人持續參與,唔可以永遠靠捐錢,總需要自給自足。」

    目前的黃絲經濟圈仍相當初步,但沈旭暉認為一旦有系統處理捐款,就能生出更多可能性,「只要做多一步,有個App可以俾人做prepayment(預付),就可以產生穩定現金流,亦可以串連到海外資金。」網購平台「光時」於訪問之時剛成立,平台設立的禮品卡功能,以實現預付的說法。

    去中心化成世界潮流

    在沈旭暉的沙盤推演下,發展下去甚至能取締銀行,為黃店提供借貸周轉,協助它們生存,「去中心化的世界潮流下,唔一定要大銀行。例如穆罕默德.尤努斯憑microfinance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佢喺孟加拉借出小額貸款畀當地人做小生意,成功幫助好多人脫貧。香港本身金融體系成熟唔需要,但呢個環境下,好多人有心支援,又有批人經濟上有需要。」談到去中心化,不能避開加密貨幣,「假如發展更成熟,可以提供更保密的交易工具,同樣是去中心化一環。」

    比起看不見的金融系統,香港人最關心的始終是地產,「唔少地方已經好似sim city(電腦遊戲模擬城市)咁起樓,用3D打印出嚟再砌,成本、時間都慳咗,基建唔係以前門檻咁高。」香港買地成本以億計,沈旭暉出身國際關係,想法不局限香港,他大膽建議在海外建立新香港,「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aul Romer教授其中一個概念,就係Chartered City(特設城市)。佢講當初香港俾英國管治,使用完全不同附近環境的法律,由零開始建立城市,其實模式可以複製;今日世界上大國依然有好多荒地,可以複製同一樣嘢,咁點解唔可以海外複製香港部份功能,等我哋有一條生路?完全複製香港梗係唔容易,但其實BVI都係幾萬人,已經喺國際金融佔一席位,香港人冇理由做唔到。」

    看似天馬行空的想法,早於1989年已有人提過,而且今日比當年更迫切,「當年如果蘇格蘭西岸搬遷計劃成事,中國政府可能會在自由問題讓步,亦能刺激蘇格蘭的經濟發展。其實當年也有北愛爾蘭、達爾文等地的方案,並非天馬行空,關鍵是有沒有人具體執行而已。」

    他指英國脫歐、配合BNO議題,是另一個海外建港的機會,加拿大有國際非政府組織正在倡議,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四國國民相互自由入境、並在任何一國就業的簽證限制,最終達成類似歐盟內部人口自由流動的格局,「四個國家共同消化持有BNO的港人,比全遷往英國更可行。」

    強調自己非鼓勵移民

    向外國勢力租地,外交部、黨媒豈不馬上跳出來,指責外國勢力粗暴干預乜乜乜?沈旭暉說新香港其實是多贏局面,與北京保持適當距離,關係可能反而更好,「須知特設城市背後的國家,不可能完全不顧中國態度,因此北京更毋須擔心港獨;有了距離,香港人釋去切身憂慮,得到真正的一國兩制,更容易與北京保持良好關係,對各方其實都是多贏。」

    他同時強調自己絕非散水黨,不是鼓勵移民,「要移民的人你不用鼓勵也會走,假如真的要走,也依靠網絡維繫香港人社區,把資金、能力去中央化,化整為零,繼續支持留在香港的真香港人,大家才能構成一個整體。別像上一代消極地到溫哥華成為唐人街廢老。」願意留下來的固然很好,像投資移民平均要購買最少500萬港元的房子,一萬人這就是500億,「這些經費,用來做一個主權基金,甚麼也能達成了,到了最後,才能有國際能量,光復香港。」

    作為中間派,竟建議海外建立新香港,訪問近乎無底線,沈旭暉嘆口氣指,「不論黃、藍,正常一個人,當然明白香港發生咩事。老一輩想安享晚年、想湊孫可以理解,但我哋呢個年紀,未退休,又易流動,咁都無反應,就成個社會都無反應。」

    蘋果日報 2019年11月11日

  • 大班招聘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2-03 19:35:19
    有 6,552 人按讚

    【#專訪】這是早陣子《蘋果日報》財經版的訪問,概念曾在其他地方介紹,深入討論似乎尚待機會,但此刻百花齊放,當拋磚引玉。

    以下為原文:

    「年青時不願留在英美,曾經天真相信香港屬於我們,以為真的能夠一同建立這個家。」畢業後,回到中文大學執教鞭、當信報國際版主筆、成立智庫、加入李澤楷旗下的盈科拓展集團任高級副總裁、擔任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不知從何時起,理想成了妄想,「一切都是一場夢,兩制是一場騙局。」

    不再是「發夢」的年紀,但沈旭暉仍有想像力,期盼有天真的能夠光復香港,「假如海外有幾個小型新香港,保存元氣,一個像東印度公司、香港文化協會鞏固身份認同,只要國際形勢改變,總有一日可以光復香港。」

    記者:孫樂祈

    政權不見讓步迹象,上周科大生周梓樂重傷不治、大搜捕泛民議員,無力感充斥每個香港人。經歷過2014年傘運,最令沈旭暉恐懼的是散水,「再一次重演,會好傷。2014年後好多人好down,咩都唔理,繼續搵錢算數。」

    更可悲的是無散水黨,全因警暴令港人髮指。他反覆強調不能鬆懈、不能絕望,「今次爭取到,都唔等於贏,一國兩制侵蝕繼續不斷發生;雨傘時爭取唔到,都唔等於失敗,唔係一無所獲。」

    黃色經濟圈雛形已成

    梁天琦2016年提出的「時代革命」,今天就真正發生,「今次咁多人響應,係香港人嘅創意,呢個時代喺bottom-up方向去諗。身邊好多朋友都搞緊黃絲經濟體,背後係去中心化,減低對政府、大財團的依賴,社會唔再top-down咁控制。一班目標一致的朋友,互相支持去打這場持久戰。」

    今次不論政府會否讓步,黃色經濟圈的雛形已長成,經濟圈由罷食吉野家、支持大班麵包西餅開始,逐漸生出黃藍店名單、黃色招聘平台、網購平台,試圖擺脫靠攏內地的生意模式。

    其實藍色經濟體早已建立並連結內地,至於遲來的黃色經濟圈,自然連往世界,「呢個外國勢力唔係政治,純粹係做生意,黃絲在能力、語言、價值觀都容易plus in去國際,文宣組甚至連藍絲都讚。加上100萬海外香港人,佢哋更加唔易受壓,有極大潛能未釋放。」

    擺脫「人血饅頭」關口

    內媒取笑香港人不自量力,沈旭暉以數據反駁,「200萬香港人,每人用1萬蚊去支持、消費,已經200億,係好大生態鏈,都未計滴漏效應。唔一定真金白銀,你放工寫文宣都有價值,係生態鏈一環。」事實證明,過往多次眾籌登報都能夠迅速達標,甚至有人說今次運動最不缺的就是錢。

    不過要打仗,先要擺脫心理關口,五個月以來,無數香港人犧牲前途,為抗爭流出鮮血,這個環境下標榜自己是黃店圖利,是在吃「人血饅頭」、發國難財,沈旭暉提醒要擺脫這種思維,「要提供誘因,先可以令人持續參與,唔可以永遠靠捐錢,總需要自給自足。」

    目前的黃絲經濟圈仍相當初步,但沈旭暉認為一旦有系統處理捐款,就能生出更多可能性,「只要做多一步,有個App可以俾人做prepayment(預付),就可以產生穩定現金流,亦可以串連到海外資金。」網購平台「光時」於訪問之時剛成立,平台設立的禮品卡功能,以實現預付的說法。

    去中心化成世界潮流

    在沈旭暉的沙盤推演下,發展下去甚至能取締銀行,為黃店提供借貸周轉,協助它們生存,「去中心化的世界潮流下,唔一定要大銀行。例如穆罕默德.尤努斯憑microfinance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佢喺孟加拉借出小額貸款畀當地人做小生意,成功幫助好多人脫貧。香港本身金融體系成熟唔需要,但呢個環境下,好多人有心支援,又有批人經濟上有需要。」談到去中心化,不能避開加密貨幣,「假如發展更成熟,可以提供更保密的交易工具,同樣是去中心化一環。」

    比起看不見的金融系統,香港人最關心的始終是地產,「唔少地方已經好似sim city(電腦遊戲模擬城市)咁起樓,用3D打印出嚟再砌,成本、時間都慳咗,基建唔係以前門檻咁高。」香港買地成本以億計,沈旭暉出身國際關係,想法不局限香港,他大膽建議在海外建立新香港,「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aul Romer教授其中一個概念,就係Chartered City(特設城市)。佢講當初香港俾英國管治,使用完全不同附近環境的法律,由零開始建立城市,其實模式可以複製;今日世界上大國依然有好多荒地,可以複製同一樣嘢,咁點解唔可以海外複製香港部份功能,等我哋有一條生路?完全複製香港梗係唔容易,但其實BVI都係幾萬人,已經喺國際金融佔一席位,香港人冇理由做唔到。」

    看似天馬行空的想法,早於1989年已有人提過,而且今日比當年更迫切,「當年如果蘇格蘭西岸搬遷計劃成事,中國政府可能會在自由問題讓步,亦能刺激蘇格蘭的經濟發展。其實當年也有北愛爾蘭、達爾文等地的方案,並非天馬行空,關鍵是有沒有人具體執行而已。」

    他指英國脫歐、配合BNO議題,是另一個海外建港的機會,加拿大有國際非政府組織正在倡議,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四國國民相互自由入境、並在任何一國就業的簽證限制,最終達成類似歐盟內部人口自由流動的格局,「四個國家共同消化持有BNO的港人,比全遷往英國更可行。」

    強調自己非鼓勵移民

    向外國勢力租地,外交部、黨媒豈不馬上跳出來,指責外國勢力粗暴干預乜乜乜?沈旭暉說新香港其實是多贏局面,與北京保持適當距離,關係可能反而更好,「須知特設城市背後的國家,不可能完全不顧中國態度,因此北京更毋須擔心港獨;有了距離,香港人釋去切身憂慮,得到真正的一國兩制,更容易與北京保持良好關係,對各方其實都是多贏。」

    他同時強調自己絕非散水黨,不是鼓勵移民,「要移民的人你不用鼓勵也會走,假如真的要走,也依靠網絡維繫香港人社區,把資金、能力去中央化,化整為零,繼續支持留在香港的真香港人,大家才能構成一個整體。別像上一代消極地到溫哥華成為唐人街廢老。」願意留下來的固然很好,像投資移民平均要購買最少500萬港元的房子,一萬人這就是500億,「這些經費,用來做一個主權基金,甚麼也能達成了,到了最後,才能有國際能量,光復香港。」

    作為中間派,竟建議海外建立新香港,訪問近乎無底線,沈旭暉嘆口氣指,「不論黃、藍,正常一個人,當然明白香港發生咩事。老一輩想安享晚年、想湊孫可以理解,但我哋呢個年紀,未退休,又易流動,咁都無反應,就成個社會都無反應。」

    蘋果日報 2019年11月11日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