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大班寫數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大班寫數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大班寫數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大班寫數字產品中有9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970的網紅Sandy 仙娣小秘密,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又驚又喜😆😆 開學快四周了我才發現,老師說露西他們今年這一班全班都是大班生!(大部分公幼都是中大班混齡上課)難怪最近開始拿一些數字跟注音符號回家寫,這樣子大家的進度會比較相同,老師也說會有一些幼小銜接的課程,接著收到這學期的繳費通知單竟然才 $5450,大班的政府補助又更多了,覺得CP值整個爆炸高!...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昨天的少年理想很多,尋覓四海天涯,找天邊烏托邦……」老調輕哼。 穿梭過棟棟靜舊高樓,擦身與芸芸平庸婦人,來到老邨的一個天井處。驚詫,這裏宛如曲中的樂土。並非澄空藍頂,也無花馨鳥喃。怎麼說,眼前是琳琅一片,左方有疏落竹葉,右方堆砌了木製廢料及輪胎,說是廢料,它卻是經過一番修飾,加上正前方的一塊木匾,...

大班寫數字 在 藍橘子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6-03 00:59:06

每次,當我們跟「牆內」的小粉紅罵戰,除了「你媽死了」就會被罵「廢青」… 那到底牆內的年輕人有多勤奮呢? 近月中國在大陸一篇網絡文章《躺平即是正義》引起網民熱烈討論,雖然很快就被平台刪除,但已引發一大班年輕人追隨「躺平主義」。 最有趣的是,中國官方媒體《光明日報》、《南方日報》、湖北經視電...

大班寫數字 在 lovelife皮蛋樂活誌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2-19 13:05:11

育兒雜記DAY1 早上温昂就回去賺錢了 媽媽自立自強新年第一天上工就開蕊😂 這猛烈的開場讓我覺得害怕 早上先帶著兩隻做練習本 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幼幼啟蒙8的玩加減給Q寶做 我覺得很適合大班的孩子 圖像式很好學習,內容不難,數字也大 孩子做起來很有成就感 我一天讓Q寶做4-6面 帶著他...

大班寫數字 在 薏淳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3 15:48:45

- 當學生時愛頂嘴,當通勤族反而抱著書。 以前老愛頂嘴:「我以後買菜會找錢不賠錢就行,為什麼非得要學數學?」 「到底背年代表要幹嘛?公民課的那些立委席次跟我有什麼關係?」 ⠀⠀⠀⠀⠀⠀⠀⠀⠀⠀⠀⠀ 現在才知道,這些東西在生活上也挺有用的,表面上看似遙遠又無關緊要。 (不過我還是支持國民教育有更多元的...

  • 大班寫數字 在 Sandy 仙娣小秘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7 11:36:54
    有 65 人按讚

    又驚又喜😆😆 開學快四周了我才發現,老師說露西他們今年這一班全班都是大班生!(大部分公幼都是中大班混齡上課)難怪最近開始拿一些數字跟注音符號回家寫,這樣子大家的進度會比較相同,老師也說會有一些幼小銜接的課程,接著收到這學期的繳費通知單竟然才 $5450,大班的政府補助又更多了,覺得CP值整個爆炸高!

    而且最近他們都到國小的操場去踢足球、賽跑,真是太棒了,其實我不大在乎小孩有沒有在學校學注音,我覺得先好好運動比較重要❗️

    如果說在學齡前有什麼事是一定要讓孩子做的▶️ 我一定會說多讓孩子運動+多接觸大自然!感覺統合、平衡感、手眼協調一定要從小打好基礎,不然長大比較難跟上,肢體不協調別說做任何運動,甚至只是走路都很容易跌倒呢⋯⋯ 連未來寫字、讀書、肢體表達都影響很大!

    照片是最近剛換20吋腳踏車的露西,雖然好像還是有一點大,但是他還是能騎得很順,順便告訴大家千萬不要用有輔助輪的腳踏車,從引導露西的經驗我得到了證實,只要小時候把滑步車騎熟悉了 (約從2歲開始自己騎而已,其實也不用上課),平衡感練好之後就能直接換兩輪腳踏車,完全不用走過痛苦的拆輔助輪的那一關喔!順暢~~

  • 大班寫數字 在 地方爸爸與他的小幫手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5 08:06:32
    有 279 人按讚

    每次寫到一些大女兒的商業觀念文章時,常常會有人留言稱讚說:「生意囝歹生」
     
    其實我自己倒不覺得對於金錢的概念與直覺僅僅來自天生,因為我在女兒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跟她們聊「錢」的觀念,甚至有不少實際體驗的活動
     
    所以趁這次分享書單的機會,也一併說說我的一些想法跟做法
     
    ______ #你跟孩子談錢嗎 ______
     
    我們小時候的父母觀念,好像大多是覺得「小孩就好好念書,沒事講什麼錢!這種事大人操心就好」
     
    可是我自己當了爸爸後,我是覺得:
     
    「這整個世界處處依靠著金錢與經濟活動在運行著,而活在這樣的世界中,每個人隨時都得做出各種決定,如果孩子連基本的『金錢概念、經濟活動』都沒有足夠的認知,那又怎麼能期望他們在關鍵時,能做出正確的決定呢?」
     
    基於這樣的想法,我大概從女兒們幼兒園小班的時候,就開始會跟她們聊,關於很多「錢」的概念
     
    以下,我就聊聊過去我陪伴女兒們的經驗
     
    ______ #對學齡前的孩子 ______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他們對於外在世界的理解跟認知其實蠻有限的,所以如果要跟她們解釋「錢」這種其實有點具體又有點抽象的概念,其實是蠻困難的
     
    在女兒們幼兒園的時候,其實我嘗試過很多次直接用口語的方式去跟她們解釋「錢、賺錢、花錢、存錢...」的概念,不過因為總是會牽扯到一些孩子還沒體驗過的事情,所以她們聽來也是懵懵懂懂。
     
    也因此,我在大女兒五歲的時候,就讓她去實際進行產品銷售活動:
    由她自己在我家附近的路邊擺攤,義賣她在幼兒園做的陶土作品。(我負責坐在後面當不說話的保鑣)
     
    在這樣的實際體驗中,她從產品定價開始(思考東西的價值怎麼定義),
     
    再到體驗實際銷售過程(我是真的讓她自己一個人負責跟客人介紹商品、包裝、收錢,而且她發現很多人只是問問,但是不會買),
     
    再到感受付出時間與收入的對照關係(她擺攤兩個小時,但是只賣出一百塊錢。收入已全數捐贈給台東哈拿之家)
     
    最後在討論這個活動的心得中,她開始了解原本我跟她解釋但是她卻聽不懂的部分(例如原本她想幫她的產品定價12塊錢,我說你不如賣15塊或者10塊錢)
     
    也是藉由這樣的實踐活動,她整個人對於金錢的感受有了很大的改變。
     
    不過現在在疫情期間,我想應該大家也沒辦法讓孩子去做類似的嘗試,所以不如還是找個能幫助孩子理解金錢概念的書,先閱讀看看:
     
    📍《小兔子學理財》(有注音,適合中大班到一年級)
     
    實際閱讀過這套繪本的內容後,我覺得這套書確實是針對中大班到小一的孩子所編撰(年紀再大一些可能會覺得太淺;年紀太小又擔心孩子可能還沒有數字概念)
     
    藉由繪本中兔子媽媽跟小兔子的具體解釋,讓對於「零金錢觀念」的孩子,可以大概理解「賺錢、花錢、存錢、捐錢」的概念是什麼。
     
    對於不擅長跟孩子解釋概念的爸媽,我想這套書應該可以幫上你們的忙;
     
    對於「擔心孩子無法體會父母的付出,認為想要的東西只要說一說就可以得到」的爸媽,我想這套書也是一個很好的開端,讓孩子開始準備認識這個由經濟活動組成的世界。
     
    ______ #對中小學的孩子 ______
     
    上了學後的孩子,我覺得最好的金錢觀訓練就是:「找個適合你孩子情況的時機點,開始固定給他零用錢」
     
    因為孩子有的自己的錢,你才能開始讓他練習很多實際的事:想要與需要的差異、物慾的控制、消費的規劃、甚至是破產的感覺....
     
    同時,父母也比較容易觀察到自己孩子目前的金錢觀,是否有需要特別引導的錯誤認知。
     
    隨著孩子開始有一些對於金錢的認識與看法,這時也可以給予一些解釋更深入的讀物
     
    📍《理財小達人》(無注音,適合中高年級) 
     
    這套書共有四本,從「錢之於個人」開始,更深入的說明了錢是什麼?人為什麼要存錢?如何讓我的錢愈變愈多?
     
    到「錢之於家庭」,講述一個家庭的收入與支出
     
    再到「錢之於國家社會」,讓孩子開始初入經濟的概念來看國家的錢怎麼來?又花到哪裡去了?當國家缺錢時,印鈔票可以解決困難嗎?
     
    最後再到「錢之於世界」,以更宏觀的理解「貨幣、金融...」的最基本概念
     
      .
    經過了上面這樣的概念衝擊後,孩子年紀再大一點或許會開始回頭思考,想著「所以我自己的定位是在哪呢?我的未來?我的工作?」,這時我就很推薦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無注音,適合中高年級到成人)
     
    如果要細講這套書好在哪,又會是一篇長文,所以大家就回頭看去年我寫的介紹文吧
     
    https://bit.ly/3nGcQWT
     
    ______ #書團備忘錄 ______
     
    ▶團購賣場連結:https://bit.ly/3zYtJiF

    ▋ 開團時間
    9/14(二)至 9/16(四)晚上11:59

    ▋ 注意
    產品頁上顯示的是非團購的折價,你要把產品放進購物車中,才會看到實際團購的折扣價格喔!
    購物未滿$800元,需付運費$50(本次團購無法寄送海外)
     
    ▋ 滿額贈
    消費滿1999元加贈「鬼滅之刃撲克牌」,限量100份

  • 大班寫數字 在 V媽教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4 15:41:01
    有 84 人按讚

    【 V媽碎碎唸 】我只是把困在石頭裡的大衛釋放出來了

    以前剛開始進體制內小學當老師、自己還沒有小孩的時候,遇上學習態度不佳、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的學生,總會覺得為什麼在家的時候那麼長,家長怎麼沒有好好教?有一次發現小五學生不會綁垃圾袋、丟垃圾時仙女散花滿天飛,整個大傻眼,當天給孩子的回家作業就是學習倒垃圾。以前總覺得,孩子就是家庭教育百分百的照妖鏡,孩子在學校如何地展現可以說就是家長的成績單,而在學校,就是調整人際關係與社交領域的範圍、以及智育上的學習。以上,是我在還沒有生孩子前的想法......


    我有兩個孩子,家庭教養方式是相同的、我和先生在理念上大致上也是一致的,但孩子們在本質上、個性上、學習方式上、言語理解上.....有很大很大的不同!極大的不同!也因此,我開始打從心底堅信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遇見,即使在同一家庭,教養方式不偏倚,每個生命與天俱來的特質、吸收到的內容就是那麼的獨特與不同。以上,是我生了兩個孩子以後的想法......


    在學校裡有些生獨子或獨女的同事,偶爾會唸一下學生「搞不懂這爸媽怎麼教的」,我會無奈的笑了一下、尷尬的說:「相信我,你生一個的時候你會以為你可以像上帝一樣,完全把一個生命個體形塑出來,你會以為所有學生都是這樣被家庭完全影響長大的;但你生兩個甚至更多以後,你會發現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樣子和藍圖,我們最重要的任務是要負責守衛小苗、適時修剪、看情況澆點水施點肥,看看這土壤適不適合他,偶爾對他的夢想煽風點火一下,當個稱職園丁!相信我,這些小孩的爸媽也搞不懂他們怎麼教出這些小孩的?!」


    正男從小就是一個偏理工的直男,言語發展很慢、五歲還很臭奶呆,但可以感覺他邏輯數理、語言規則學習等等非常清楚有條理,也可以感受到他對理工機械的興趣。大約在四五歲時,就很主動想學認字,當老師的我清楚地知到這個年紀過早不能教,且我跟爸爸都忙,小小年紀的正男看到爸媽在智育上都不理他,就開始有憂患意識,走在路上拼命的口齒不清的問:「把拔,那個怎麼唸!」「馬麻,這個怎麼唸!」雖然我們還是避免讓他過早接觸知識,但孩子主動問,你總不能視若無睹,只好不主動、他問一個我們說一個的應付下去,所以就這樣,在正男大班時,走在路上招牌的字,七成都可以唸出來。記得在他小四時,我在檢查他的數學應用題學習單作業,一整面的應用題只有答案、沒有運算過程,我以為他抄同學的答案,於是一題一題問他怎麼想的,才知道他在腦袋瓜裡已清楚的跑過所有流程、他只是把答案寫出來而已。因為有此發現,我開始需要他跟我講解,當時我花很多時間陪伴他「努力表達出腦袋的流程」,這個歷程對他來說很艱辛,但對正男來說很需要練習溝通。 記得當時很多同事總以為我教他很多,其實他太敏銳、會推敲,因此他是「主動吸收」很多、而不是「被教」很多。當時身為他的阿母實在有苦難言,不過沒關係,幸好........有阿妮!


    阿妮從小就是個偏圖像思考、情感豐富的夢幻女孩,言語發展較快,且可以感覺她在藝術方面、言語表達部分很有她自己的特質(老粉絲們應該都有看過阿妮畫的L夾吧)。相較於哥哥在智育上的清楚認知,妮妮則是完全相反的展現,在認字上很無所謂,多一撇少一撇都可以,小二時大字不識幾個,數學減法運算時堅持不借位,她的理由是,「沒有錢就不要花啊!不用跟別人借啦!」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孩,不只在認字部分要用許多的象形圖像來幫助記憶,在數學解題部分也想像力大開!例如講約分聽不懂、講數字減肥才開心聽懂; 小數點乘法一直搞不懂點點要放哪裡,跟她畫出小不點精靈才開始開心算數學....太多太多這有趣的歷程,讓同事們知道,我們在家其實完全沒有提早超前部署教小孩抽象知識,而是每個生命有他自己的發展速度與藍圖規劃。我們在旁邊做的,真的就是對每個生命的樣貌保持有興趣、開放、好奇的心,在一旁看著守護著、陪伴著支持著,如此而已。


    一開始會以為孩子像泥塑般會被爸媽、被老師好好塑形出來
    其實...
    每塊土的質地、天使製作土初時就設定好的生命藍圖會大大影響形塑樣子
    就像,
    米開朗基羅說:我只是把困在石頭裡的大衛釋放出來了
    身為一個日夜守護生命的園丁
    很榮耀能與這些生命相遇!

    ----------------------
    感恩蛋殼上裂縫的存在,因為有裂縫,光才能走進來~歡迎分享、留言互動喔!大家願意來看來留言來給讚就是對V媽最大的鼓勵~
    ---------------------
    🔸V媽小學不再唉唉叫線上講座火熱報名中
    https://page.cashier.ecpay.com.tw/forms/6Y3
    🔸V媽線上讀書會:療癒我們的孩子火熱報名中
    https://page.cashier.ecpay.com.tw/forms/7b3
    🍎 放學後放電好物,彎板、慢慢刷現貨搶購中
    https://vmashopping.cashier.ecpay.com.tw/
    🔸V媽教室line群組,講座團購不漏接:https://line.me/R/ti/p/%40uwr7373l
    🔸V媽教室Podcast:https://reurl.cc/Y1jkVx

  • 大班寫數字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11-06 14:00:02

    「昨天的少年理想很多,尋覓四海天涯,找天邊烏托邦……」老調輕哼。
    穿梭過棟棟靜舊高樓,擦身與芸芸平庸婦人,來到老邨的一個天井處。驚詫,這裏宛如曲中的樂土。並非澄空藍頂,也無花馨鳥喃。怎麼說,眼前是琳琅一片,左方有疏落竹葉,右方堆砌了木製廢料及輪胎,說是廢料,它卻是經過一番修飾,加上正前方的一塊木匾,以扭扭歪歪的字體,寫了「盛記麵家」數字,倒覺玩味。越過第一扇門,猶踏進了一個小花園,有盆栽、有素畫、有藤椅。倘若此算桃源,她必然存在於世內,非脫俗,卻寫意。
    桃花源主,是一名身穿青裳的大叔,人稱B哥,名字撇不清的江湖味。他說,市井就市井,反正小店只是瀝源邨的一個六十餘年老井,他則是井裏的蝌蚪,一直守護着小井,假如有人來打水,小蝌蚪無任歡迎,僅此一輩子。

    仙境為何
    「昨天的少年期望一天,成就美好所有,過活在蓬萊……」趟開玻璃門,暗忖蓬萊何貌,嗯,或許如斯。
    右則一幅貼滿黑白照的牆身,夾雜着好些勵志句子。B哥興致不錯,前來解說。照片是隨心亂鋪,字句則出自他與家人手筆,雖然是偷改前人的名言,但旨在引導眾生,以正能量面對前路,滿懷信望。他領頭往前走,沿路上,身旁飾物擺設盡是單車輪、破椅、殘鐘、舊畫框,看得出樣樣都經過精心修補,重填油漆,他坦言,這裏所有裝置都是沙田街坊的廢物,他們有家品要丟掉,都會聯絡小店。這樣一來,悅目裝潢就不用加諸於食物價格之上;二來,他強調環保不是信口雌黃,而是以身作則。說着說着,已置身於數列書架之間,猶如圖書館,這些書籍都是供借閱,這裏可以自由出入,任意把書籍拿走,毋須登記。他徑自拿起一本書,自顧自地解說:「其實每本書,你一個人睇完之後,放喺屋企係冇意思,作者都希望你傳閱開去,愈多人認同愈好。」長此下來,街坊都習慣把看畢的書本拿到小店,支持這股心思。本來經營一家麵店,專心賣食物,輕鬆得多,但B哥非得要把所有空餘時間來弄東弄西,為的,就是老街坊一張張滿足的笑臉。


    此舉,其實是愛屋及烏。B哥步入廚房,打開鍋子察看炆煮已久的牛腩,說他喜歡下廚,還不如喜歡沙田。對於一地的鍾情,由一九六二年開始。娃兒於沙田落地,當時還未有這個屋邨,至於小店,早於五十年代,由他祖母開辦,取其父親「張盛」之名,叫「盛記」,同樣於沙田土生土長。小屁孩由睡山上受蚊叮蟲咬,不知自來水為何物,再看着這裏填海﹑建屋,直至這條邨落成,瀝源邨,是沙田區的第一個屋邨,當時是七十年代。一家人決定把小店遷來天井處。當時,這裏共有六間食店,賣燒味的、賣糖水的、賣小食的,他們則賣雲吞麵,反正沒有競爭,大家關係要好。他猶記得,當年要當沙田區居民,三個月就審批完成,他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居民搬至,畢竟是四十年前,以前八人住一個單位,現時人口大減,賺到錢的已經搬走,剩下的,都變成七旬老人。


    約十五年前,食店亦開始收縮,由六家減至只剩一家。滄海桑田,唯一不變的,是感情。這個屋邨實在殘舊,很多老人需要幫忙,多年一起成長,一同生活,B哥自覺要尊重這些老人:「佢哋為咗生活,都去執罐仔同紙皮,好辛苦。」當時一位八旬婆婆,每天都來這裏拿啤酒瓶,賣給同區五金鋪,五毛錢一個,他眼見婆婆吃力地推着小車子,瓶子愈多,車子愈重,她反倒更開心,於是B哥嘗試給她錢,着她不要那麼辛苦,她卻一口拒絕,他模仿那老氣橫秋:「B哥,我唔係嚟乞錢㗎,我希望用自己勞力交換少少錢啫,你畀我啦。」這下子可啟發了B哥,既然老人家也如此有尊嚴,不貪小便宜,他能否做點甚麼呢?於是,便有了開心長者日。「如果世上多一點愛,仙境已存在……」唱片機轉動之時,已經是早上九時正。

    世內桃源
    廚房早已炊煙裊裊,準備迎接門外湧湧老人。啊,今天是九月的首個星期天,正是每月一次的開心長者日。由九時開始到十二時許,免費為長者提供午膳。這個善舉由二零零八年開始,開初因為能力所限,限制一百個名額,如今有大班義工幫忙,再沒有限額。魚貫的長龍陸續進入小店,公公婆婆排久了,總有爭吵,左一句插隊;右一句催促,火花四起,臉上卻是漾着笑意。畢竟多是獨居長者,冷漠孤獨,平時連吵架都沒有機會。坐到席上的老人,有的盯着餐牌,有的老練地點餐,他們吃的東西可自己選擇,並非小店限定。

    故此,B哥及其大哥凌晨四時半就回來炆煮,五兄弟姊妹在此幫忙,確保店子運作順利,及保持質量,他嚴肅謂:「雖然係免費,但都唔可以要人食品質差嘅食物,所以我好忙。」語畢,他就為一名婆婆端上一碗熱騰騰的雲吞麵。只見,婆婆邊吃着麵,邊口沫橫飛,聊着哪裏東西便宜、今日吃甚麼餐、哪裏看醫生好,老街坊難得相聚,猶如趁墟。反倒是B哥,幾乎沒有停下來的時間,因為除了吃麵外,他還要準備送給長者的小禮物,有生果、包點、麵餅,臨近中秋還有月餅。與此同時,他要求義工團多與老人聊天,看他們有甚麼需要,例如家居問題,找可以幫忙的朋友或機構,上門幫他們處理。他希望幫助老人家之餘,同時讓年輕一輩多跟老人家溝通,這是身教。
    這世上,沒有完全的人,縱是桃源,也不過在人間。這俗世啊,多少還是會有人質疑B哥。總有人問他,是否想做區議員、做政客。他也不介懷,只笑笑地回答:「我賣麵㗎咋,字都唔識多隻,善長人翁都太抬舉我。」他自嘲麵店不算大,日頭生意不太理想,於屋邨內賣麵食的也賺不了多少錢。不是說說,這位老闆打拼多年,現時仍然住公屋,踏單車上班,但他不會因此而覺得羞愧,因為他所做的事,只想令身邊的人更有尊嚴,看到老人家一個滿足的笑容,他就十分開心,就是如此簡單。是的,所有人和物都是一步一步地歷煉成長,B哥也不例外。

    那時,年少輕狂。回想起自已二、三十歲時,也曾心雄過,想擁有跑車、想賺大錢、想住豪宅。他人生中,有兩個死黨,認識了四十多年。仍然深刻,他們一起追女仔、賺錢、計劃未來,他調侃:「一齊諗要揸咩車,仲想起樓,你住A座,我住B座,佢住C座,你哋今日煮咩餸,今晚攞嚟我度一齊食。」他們心野,卻念舊,有空就相聚於沙田唱卡啦ok,反覆唱着 Beyond的「海闊天空」,提醒大家不要背棄理想。青狂由他們起,清心也由他們生。記得十年前一個晚上,那是十時許,他們仍在聊是非,朋友忽而說心口不適,B哥着他回去休息。翌晨五時許,B哥接到電話,他走了。頭尾才不過七個小時,好端端的聊天,怎麼會走。受了打擊的B哥停止了手上所有工作,到山上送別朋友,他問朋友,為甚麼那麼快就走,明明甚麼都未實現。就在這霎眼間,他叮一聲想到了:「人生到底要啲咩?係咪錢?係咪名譽?咁多年,我掌握到啲咩?」他才悟到,原來富貴與否不重要,可以令人歡樂,做到想做的事情,才是無價。「紅日照月兒俏,開的心真的笑,就是世內桃園……」他喃喃哼哼,細唱塵世沒有兩全其美,他,選擇放棄物慾。

    送別最後一位公公,義工團已經圍到桌前,執筷吃午飯。B哥仍然忙於收拾,背影盡見疲憊,今年五十有六,說老倒也不老,只是比起年輕時,力有不逮。他邊洗擦爐具,眸裏卻是一片前塵:「生老病死係必然,執玻璃瓶個婆婆都過世啦,有開始有終結,係唔知幾時啫。」對於命運,他已經處之泰然,如今只餘一個願望,就是讓這家無後繼的老店,留低最好的印象,方才離開。
    終於完成工作,他抹抹手,關掉喇叭。唱片機停下以前,留下這麼一句小調:「願昨天的少年,來日一天,明白人間天堂,就在心的深處。」
    惟願,歲月靜好,生生歡顏。

    盛記麵家
    地址:沙田瀝源熟食中心5號鋪
    電話:2692 6611
    營業時間:6am-4pm;6pm-11pm
    詳情: http://bit.ly/2PVaXBC

    採訪:黃寶琳 拍攝:胡浩賢﹑謝本華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