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大燈高燈低燈分別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大燈高燈低燈分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大燈高燈低燈分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大燈高燈低燈分別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沈慧蘭-殺手蘭,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蓮花94帥 全新 Lotus Emira 疾速競化,純種英式手工跑車再掀新頁 • 全新中置引擎、後輪驅動設定,完美體現純種英式手工跑車的世代變革 • 雙版本動力配置車型:3.5 升 V6 機械增壓引擎、 2.0 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 • 提供手排、自排及雙離合器變速箱版本車型 • 0-...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moto1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由於上幾代的125、150綿羊仔乏力又老土,所以Hit唔起。但新一代台灣綿羊仔唔止造型賽車化,而且又好飛,改裝空間巨大,令騎士對綿羊仔刮目相看,近年更受惠於經濟不景氣,令到慳油又容易保養的綿羊仔賣到滿堂紅,並成為當紅外賣車,無論去到那裡都有她們的蹤影。如果讀者正考慮買部綿羊仔代步,又唔想到處撞款,可...

  • 大燈高燈低燈分別 在 沈慧蘭-殺手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14 10:32:06
    有 1,043 人按讚

    #蓮花94帥
    全新 Lotus Emira 疾速競化,純種英式手工跑車再掀新頁

    • 全新中置引擎、後輪驅動設定,完美體現純種英式手工跑車的世代變革
    • 雙版本動力配置車型:3.5 升 V6 機械增壓引擎、 2.0 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
    • 提供手排、自排及雙離合器變速箱版本車型
    • 0-100 km/h 加速 4.5 秒內完成,極速達 290 km/h
    • 總代理 Gama Lotus 即日起開放 Lotus Emira 訂車諮詢服務,首部車輛預計於 2022 中後正式抵臺

    英國手工跑車品牌Lotus,日前於家鄉Hethel正式發表全新量產車型:Emira。汲取Elise、Exige 和 Evora的成功典範,Emira 承襲前代車款的經典基因,採以中置引擎、後輪驅動的車輛布局,其極具辨識度的懾人風采、直覺純粹的操控性能、卓絕空力設計與前所未見的精緻車室內裝,成就「For The Drivers」臻於極致操控樂趣、無與倫比的絕佳駕乘體驗。Lotus Emira的誕生,代表品牌的一大躍進,其糅合傳統造車理念與顛覆以往的實用性、舒適性、功能性及與集團技術共用的創新思維,完美詮釋純種英式手工跑車的世代變革,也預告著極簡淬鍊的Lotus性能跑車正式邁入嶄新世代。
    「Emira 為Lotus開啟了全新視界。它代表品牌迄今為止在不斷革新演進的進程中,取得絕佳成就與長足進步;亦是我們邁向成為享譽國際的頂尖性能汽車品牌之路上,至關重要的里程碑。」Lotus Car 董事總經理 Matt Windle先生如是說道。

    Emira為品牌基於Vision 80 計畫所發表的首款全新跑車,旨在重新定位並擴展Lotus跑車營銷網絡,將為世界各地愛好者提供更完善的品質與服務;該計畫最終目標為帶領品牌在成立80周年 ( 2028 ) 之際,實現全方位革新。
    深入探究Emira 的命名 ( 發音為 “Eh-meer-ah”),源於眾多古老的語系,代表「指揮官」 或 「領導者」 的美名。意義非凡的車型名稱揭示著品牌最末款搭載內燃機引擎跑車的誕生,將引領Lotus逐步迎向能源永續的全新紀元。

    外觀設計與空氣力學優化
    作為首款承襲Lotus 首部頂尖超跑Evija全新設計語言的Lotus 跑車,Emira以別具一格的前衛外觀、簡潔流暢的車身線條以及堆疊著空力科技的車身細節,型塑其兼具英式優雅、狂野性能與宛若超級跑車外觀的珍稀魅力。
    帶領著創意團隊打造出一眼令人難以忘懷的絕色逸品,Lotus 設計總監 Russell Carr 與有榮焉的表示:「Emira具有可媲美超級跑車的絕佳外觀:較低而寬的車身比例,更擴張的輪距以及重心更低的車艙設計。這是一款完全滿足日常需求的出色車型,在性價中取得完美平衡,無疑是取代同級車款最完美的解決方案。Emira不僅以卓然之姿重新向全球觀眾展現Lotus品牌不凡,相信對駕控充滿激情的熱血愛好者來說,更深具吸引力。」
    Emira俐落流暢的車型、以獨特外觀實現空力優化的車頭進氣口、宛若精美雕塑的車門及車側進氣壩、嶄新全直列式Led大燈、靈感源於機翼的雙葉片車燈設計與寬闊圓潤的車尾,皆與Lotus Evija一脈相承。細品Emira車側細節,精心雕琢的車身折線,將氣流完美導入車門後方進氣壩,在提供引擎空氣的同時,並能起到降溫作用。C柱旁,則飾有標示著車型名稱的銘牌飾板。寬闊的輪拱標配20吋輪圈及專為Emira打造的Goodyear Eagle F1 Supersport輪胎,另可選配包含於Lotus Drivers Pack內、同為品牌認證的Michelin Pilot Sport Cup 2輪胎。
    車尾設計昭示著暗藏其下的空力科技。Lotus字樣保留傳統橫置排列的呈現方式,位於兩角的扁平C型尾燈,由中段的細長煞車燈連結。兩側明顯可見的排氣孔設計,讓經由輪拱的空氣於此處排出。車尾下部,雙排氣管分別配置左右兩側,以及有效提升下壓力的分流器設計。
    自1948年創廠以降,更臻卓越的空氣動力設計,便是Lotus不斷追尋的尖端造車技藝。無論行駛於賽道亦或是公路,空力科技與性能展現皆密不可分。肇於品牌成就極致輕量化的核心理念,全新Lotus Emira 雖無配載主動式空力科技套件,憑藉巧妙的車輛工程設計,Emira為同級距中,唯一可於任何速度下產生被動下壓力,並可依據車身動態及懸吊系統的幾何改變,完美平衡整車下壓力分佈的車款。這也意味著,下壓力將隨著車速而提升,在通過彎道時仍可提供精準預測與調節,以保有絕佳的抓地力,及迅敏、穩定的操駕表現。
    「在Lotus,任何新車款的研發從不曾僅單一專注於空氣動力學或車輛動力學方面,而是致力於與自然之力取得絕佳平衡,打造極盡完美的 ”Lotus dynamics”駕馭體驗。這就有如輕灑魔法仙塵,幻化出汽車世界中無人能及的駕駛體驗。Emira 擁有這樣的魔力,過之而無不及。」Lotus首席空氣動力學家Richard Hill如是說道。

    底盤與動力
    作為極致輕量化技術領域的先驅,Lotus Emira 建構於最新發表的 Lotus Sports Car Architecture 車體結構,採用初見於 Elise車型,由品牌獨家開創的擠壓式製鋁成型工法及使用特殊黏合劑接著而成的單艙式鋁合金底盤;生產於僅距離Hethel 幾英哩的 Norwich 全新工廠 Lotus Advanced Structures。此車款全新打造的車身尺寸為4,412 mm × 1,895 mm × 1,225 mm,軸距為2,575 mm。
    Emira提供兩種底盤調校與懸吊系統設定。Tour系統,適用於一般公路駕駛,完美平衡極致動能與操駕樂趣,提供舒適優雅的駕控感受。另可選用包含於Lotus Drivers Pack內的Sports系統,採以較硬派的懸吊設置,帶來更競技化的動態駕馭體驗。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則帶給駕駛者更直接的路面反饋及純粹的駕駛激情。
    動力方面,Emira 提出兩款動力配置規格車型。預計 2022 年春季開始,陸續於全球交付的首批全新 Lotus Emira,將配載承續 Exige 及 Evora 車型備受歡迎的強勁心臟— 3.5 升 V6 VVT-I 機械增壓引擎。另一搭載與技術夥伴AMG 攜手打造的全新 Lotus 2.0 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車型,則預計將於同年夏季正式亮相。為激發 Emira 最極致的車輛效能,Lotus 為此款動力裝置進行了多項革新,包含中置橫向動力裝置布局、配置後輪驅動設定,並重新打造進氣與排氣系統。此車款並提供手排、自排及雙離合器變速箱 ( DCT ) 選擇,滿足全球熱血愛好者截然不同的駕控需求。
    保有品牌車系傳統的剽悍性能,Emira 可輸出最大馬力達 360-400 hp 及 430 Nm 峰值扭力,0-100 km/h 加速在 4.5 秒內完成,極速可達 290 km/h。如此進化的車款同時符合最嚴苛的環保法規,優異的碳排放表現低於 180 g/km;在現行車輛安全規範的限制下,為完美體現品牌極致輕量化造車理念,更達成最輕目標車重 1,405 公斤的極佳成就。

    內,在在體現了新世代Lotus跑車全新 Lotus Emira 疾速競化,純種英式手工跑車再掀新頁

    • 全新中置引擎、後輪驅動設定,完美體現純種英式手工跑車的世代變革
    • 雙版本動力配置車型:3.5 升 V6 機械增壓引擎, 2.0 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
    • 提供手排、自排及雙離合器變速箱版本車型,滿足全球熱血愛好者截然不同的駕控需求
    • 0-100 km/h 加速 4.5 秒內完成,極速達 290 km/h
    • 總代理 Gama Lotus 即日起開放 Lotus Emira 訂車諮詢服務,首部車輛預計於 2022 中後正式抵臺

    英國手工跑車品牌Lotus,日前於家鄉Hethel正式發表全新量產車型:Emira。秉持不與世俗妥協的造車哲學,汲取Elise、Exige 和 Evora的成功典範,Emira 承襲前代車款的經典基因,採以中置引擎、後輪驅動的車輛布局,其極具辨識度的懾人風采、直覺純粹的操控性能、卓絕空力設計與前所未見的精緻車室內裝,成就「For The Drivers」臻於極致操控樂趣、無與倫比的絕佳駕乘體驗。Lotus Emira的誕生,代表品牌的一大躍進,其糅合傳統造車理念與顛覆以往的實用性、舒適性、功能性及與集團技術共用的創新思維,完美詮釋純種英式手工跑車的世代變革,也預告著極簡淬鍊的Lotus性能跑車正式邁入嶄新世代。
    「Emira 為Lotus開啟了全新視界。它代表品牌迄今為止在不斷革新演進的進程中,取得絕佳成就與長足進步;亦是我們邁向成為享譽國際的頂尖性能汽車品牌之路上,至關重要的里程碑。」Lotus Car 董事總經理 Matt Windle先生如是說道。

    疾速競化,開啟嶄新時代
    品牌革新進程與車款命名
    隨著Emira在全球車迷的驚嘆聲中震撼亮相, Lotus 同時在品牌轉型的重要變革中,邁出成功一步。 其為品牌基於Vision 80 計畫所發表的首款全新跑車,旨在重新定位並擴展Lotus跑車營銷網絡,將為世界各地愛好者提供更完善的品質與服務;該計畫最終目標為帶領品牌在成立80周年 ( 2028 ) 之際,實現全方位革新。
    深入探究Emira 的命名 ( 發音為 “Eh-meer-ah”),源於眾多古老的語系,代表「指揮官」 或 「領導者」 的美名。意義非凡的車型名稱揭示著品牌最末款搭載內燃機引擎跑車的誕生,將引領Lotus逐步迎向能源永續的全新紀元。

    外觀設計與空氣力學優化
    作為首款承襲Lotus 首部頂尖超跑Evija全新設計語言的Lotus 跑車,Emira以別具一格的前衛外觀、簡潔流暢的車身線條以及堆疊著空力科技的車身細節,型塑其兼具英式優雅、狂野性能與宛若超級跑車外觀的珍稀魅力。
    帶領著創意團隊打造出一眼令人難以忘懷的絕色逸品,Lotus 設計總監 Russell Carr 與有榮焉的表示:「Emira具有可媲美超級跑車的絕佳外觀:較低而寬的車身比例,更擴張的輪距以及重心更低的車艙設計。這是一款完全滿足日常需求的出色車型,在性價中取得完美平衡,無疑是取代同級車款最完美的解決方案。Emira不僅以卓然之姿重新向全球觀眾展現Lotus品牌不凡,相信對駕控充滿激情的熱血愛好者來說,更深具吸引力。」
    Emira俐落流暢的車型、以獨特外觀實現空力優化的車頭進氣口、宛若精美雕塑的車門及車側進氣壩、嶄新全直列式Led大燈、靈感源於機翼的雙葉片車燈設計與寬闊圓潤的車尾,皆與Lotus Evija一脈相承。細品Emira車側細節,精心雕琢的車身折線,將氣流完美導入車門後方進氣壩,在提供引擎空氣的同時,並能起到降溫作用。C柱旁,則飾有標示著車型名稱的銘牌飾板。寬闊的輪拱標配20吋輪圈及專為Emira打造的Goodyear Eagle F1 Supersport輪胎,另可選配包含於Lotus Drivers Pack內、同為品牌認證的Michelin Pilot Sport Cup 2輪胎。
    車尾設計昭示著暗藏其下的空力科技。Lotus字樣保留傳統橫置排列的呈現方式,位於兩角的扁平C型尾燈,由中段的細長煞車燈連結。兩側明顯可見的排氣孔設計,讓經由輪拱的空氣於此處排出。車尾下部,雙排氣管分別配置左右兩側,以及有效提升下壓力的分流器設計。
    自1948年創廠以降,更臻卓越的空氣動力設計,便是Lotus不斷追尋的尖端造車技藝。無論行駛於賽道亦或是公路,空力科技與性能展現皆密不可分。肇於品牌成就極致輕量化的核心理念,全新Lotus Emira 雖無配載主動式空力科技套件,憑藉巧妙的車輛工程設計,Emira為同級距中,唯一可於任何速度下產生被動下壓力,並可依據車身動態及懸吊系統的幾何改變,完美平衡整車下壓力分佈的車款。這也意味著,下壓力將隨著車速而提升,在通過彎道時仍可提供精準預測與調節,以保有絕佳的抓地力,及迅敏、穩定的操駕表現。
    「在Lotus,任何新車款的研發從不曾僅單一專注於空氣動力學或車輛動力學方面,而是致力於與自然之力取得絕佳平衡,打造極盡完美的 ”Lotus dynamics”駕馭體驗。這就有如輕灑魔法仙塵,幻化出汽車世界中無人能及的駕駛體驗。Emira 擁有這樣的魔力,過之而無不及。」Lotus首席空氣動力學家Richard Hill如是說道。

    底盤與動力
    作為極致輕量化技術領域的先驅,Lotus Emira 建構於最新發表的 Lotus Sports Car Architecture 車體結構,採用初見於 Elise車型,由品牌獨家開創的擠壓式製鋁成型工法及使用特殊黏合劑接著而成的單艙式鋁合金底盤;生產於僅距離Hethel 幾英哩的 Norwich 全新工廠 Lotus Advanced Structures。此車款全新打造的車身尺寸為4,412 mm × 1,895 mm × 1,225 mm,軸距為2,575 mm。
    Emira提供兩種底盤調校與懸吊系統設定。Tour系統,適用於一般公路駕駛,完美平衡極致動能與操駕樂趣,提供舒適優雅的駕控感受。另可選用包含於Lotus Drivers Pack內的Sports系統,採以較硬派的懸吊設置,帶來更競技化的動態駕馭體驗。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則帶給駕駛者更直接的路面反饋及純粹的駕駛激情。
    動力方面,Emira 提出兩款動力配置規格車型。預計 2022 年春季開始,陸續於全球交付的首批全新 Lotus Emira,將配載承續 Exige 及 Evora 車型備受歡迎的強勁心臟— 3.5 升 V6 VVT-I 機械增壓引擎。另一搭載與技術夥伴AMG 攜手打造的全新 Lotus 2.0 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車型,則預計將於同年夏季正式亮相。為激發 Emira 最極致的車輛效能,Lotus 為此款動力裝置進行了多項革新,包含中置橫向動力裝置布局、配置後輪驅動設定,並重新打造進氣與排氣系統。此車款並提供手排、自排及雙離合器變速箱 ( DCT ) 選擇,滿足全球熱血愛好者截然不同的駕控需求。
    保有品牌車系傳統的剽悍性能,Emira 可輸出最大馬力達 360-400 hp 及 430 Nm 峰值扭力,0-100 km/h 加速在 4.5 秒內完成,極速可達 290 km/h。如此進化的車款同時符合最嚴苛的環保法規,優異的碳排放表現低於 180 g/km;在現行車輛安全規範的限制下,為完美體現品牌極致輕量化造車理念,更達成最輕目標車重 1,405 公斤的極佳成就。

    內裝多處使用柔軟內飾展現英式工藝的優雅不凡,營造出Lotus獨有的性能跑格。車內細部保留傳統設計,以「technology with soul」致敬輝煌的賽場成就及傳承自賽道的純正DNA;如:與Esprit車型相呼應的排檔桿定位以及可見於V6車型的未包覆式手排變速箱齒輪連桿。全新打造的引擎起停按鈕,以紅色保護蓋賦予每一次駕乘更觸動人心的濃厚儀式感。

    突破性的奢華座艙配備著12.3吋的全數位儀表板及10.25吋的中央觸控螢幕,用於集成可支援Apple CarPlay 和Android Auto 的信息娛樂系統,同時搭配與英國 KEF聯手打造的10聲道高階揚聲系統。這也是享譽盛名的英國品牌 KEF首次與汽車工業攜手合作,此音響系統採用標誌性的 Uni-Q™️ 同軸共點技術,提供更縈繞、臨場感十足的無上體驗。

    Emira配備的多項先端科技集中體現了不同以往的豪華與實用特質。帶有細緻金屬裝飾的平底運動型方向盤,整合了各項控制功能。其他配備含括:無鑰匙啟動、定速巡航、自動感應雨刷、電動收折後視鏡、可選配的前方停車雷達與標配後方停車雷達、防眩後視鏡、側邊安全氣簾、包含於Lotus Drivers Pack 選用配備中的起步控制系統、防盜系統以及多項駕駛輔助系統。

    打造Emira的初衷,始終專注於滿足日常駕駛需求,並能支持輕鬆愜意的長途駕駛。更廣闊的前擋設計無論在一般道路或是激烈賽場皆能提供全方位的良好視野。專為此打造的兩個座椅確保每位駕乘者在車輛高速轉彎時的橫向支撐,並能盡享旅途舒適與寬敞。標準配備的電動座椅提供4向調節;亦可選配豪華運動型座椅,駕駛座及副駕駛座均享有12向電動調節功能。比擬超級跑車設計的低座椅位置,使該車款相較同級距車型擁有最佳的頭部空間及便於出入的車艙。

    完善的儲存空間同樣至關重要。Emira配有兩個挾帶著手機置物空間的中央置杯架、兩側門邊可分別放置1瓶500ml的水瓶。絕佳的實用性亦來自手套箱、排檔桿前的置物盤以及中央扶手下方,配有USB與12V電源插座的儲物空間。在座椅後方設計有 208 公升的置物空間,車輛後部的行李廂空間則有 151 公升,可容納一個標準尺寸的登機箱或一整套高爾夫球具。

    源於 Hethel,純種英式手工跑車
    自1966以來,Lotus 所有跑車均在家鄉Hethel的工廠注入新生命。基於勇於突破、不斷向前的精神,Lotus投資英國的生產基地斥資逾一億英鎊,一步步實現品牌在技術、品質、效能及可持續性的全面革新。為此,Emira將遵循純種英式手工打造的傳統,輔以全新造車流程及工藝技術,於嶄新的Hethel工廠完成生產製造,實現超越過往的產品質量與生產效率的雙贏。

    品牌初次採用全新高科技自動化的噴漆車間,大幅提升了車輛產能及產品品質。該車間並應用其他多項創新技術,包含:結合底漆和清漆生產線的全新系統,能確保不必要的能源消耗、防止汙染,同時提升效能。此外,全新Hethel廠房也導入了嶄新的半自動車身組裝系統,由自動化機器協助黏合劑塗著;車身鈑件並通過AGV自動導引車 ( Automatically Guided Vehicles ) 在既定路線上高效移動,人員僅需專於組裝工作本身,從而大幅提高生產效能。
    擁有輝煌歷史的Lotus以不斷淬鍊的車款進化,及追求「For The Drivers」更臻極致的嶄新駕馭體驗在車壇樹立全新里程碑。

    輝煌的賽場成就及傳承自賽道的純正DNA;如:與Esprit車型相呼應的排檔桿定位以及可見於V6車型的未包覆式手排變速箱齒輪連桿。全新打造的引擎起停按鈕,以紅色保護蓋賦予每一次駕乘更觸動人心的濃厚儀式感。

    突破性的奢華座艙配備著12.3吋的全數位儀表板及10.25吋的中央觸控螢幕,用於集成可支援Apple CarPlay 和Android Auto 的信息娛樂系統,同時搭配與英國 KEF聯手打造的10聲道高階揚聲系統。這也是享譽盛名的英國品牌 KEF首次與汽車工業攜手合作,此音響系統採用標誌性的 Uni-Q™️ 同軸共點技術,提供更縈繞、臨場感十足的無上體驗。

    Emira配備的多項先端科技集中體現了不同以往的豪華與實用特質。帶有細緻金屬裝飾的平底運動型方向盤,整合了各項控制功能。其他配備含括:無鑰匙啟動、定速巡航、自動感應雨刷、電動收折後視鏡、可選配的前方停車雷達與標配後方停車雷達、防眩後視鏡、側邊安全氣簾、包含於Lotus Drivers Pack 選用配備中的起步控制系統、防盜系統以及多項駕駛輔助系統。

    打造Emira的初衷,始終專注於滿足日常駕駛需求,並能支持輕鬆愜意的長途駕駛。更廣闊的前擋設計無論在一般道路或是激烈賽場皆能提供全方位的良好視野。專為此打造的兩個座椅確保每位駕乘者在車輛高速轉彎時的橫向支撐,並能盡享旅途舒適與寬敞。標準配備的電動座椅提供4向調節;亦可選配豪華運動型座椅,駕駛座及副駕駛座均享有12向電動調節功能。比擬超級跑車設計的低座椅位置,使該車款相較同級距車型擁有最佳的頭部空間及便於出入的車艙。

    完善的儲存空間同樣至關重要。Emira配有兩個挾帶著手機置物空間的中央置杯架、兩側門邊可分別放置1瓶500ml的水瓶。絕佳的實用性亦來自手套箱、排檔桿前的置物盤以及中央扶手下方,配有USB與12V電源插座的儲物空間。在座椅後方設計有 208 公升的置物空間,車輛後部的行李廂空間則有 151 公升,可容納一個標準尺寸的登機箱或一整套高爾夫球具。

    源於 Hethel,純種英式手工跑車自1966以來,Lotus 所有跑車均在家鄉Hethel的工廠注入新生命。基於勇於突破、不斷向前的精神,Lotus投資英國的生產基地斥資逾一億英鎊,一步步實現品牌在技術、品質、效能及可持續性的全面革新。為此,Emira將遵循純種英式手工打造的傳統,輔以全新造車流程及工藝技術,於嶄新的Hethel工廠完成生產製造,實現超越過往的產品質量與生產效率的雙贏。

    品牌初次採用全新高科技自動化的噴漆車間,大幅提升了車輛產能及產品品質。該車間並應用其他多項創新技術,包含:結合底漆和清漆生產線的全新系統,能確保不必要的能源消耗、防止汙染,同時提升效能。此外,全新Hethel廠房也導入了嶄新的半自動車身組裝系統,由自動化機器協助黏合劑塗著;車身鈑件並通過AGV自動導引車 ( Automatically Guided Vehicles ) 在既定路線上高效移動,人員僅需專於組裝工作本身,從而大幅提高生產效能。

    臺灣總代理 Gama Lotus Taiwan 即日起開放Lotus Emira訂車諮詢,首部車輛預計於2022中後正式抵臺

    #GamaLotusTaiwan
    #Lotus #Emira

  • 大燈高燈低燈分別 在 夏金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6-17 21:50:50
    有 419 人按讚

    各位,夏金剛團購來囉!我和太太已經用了四個月,太太是天使,我是非凡,我們感到非常滿意!

    今天要推薦一款由美國眼科醫生設計的「愛德華醫生潤護眼燈」,給所有像我ㄧ樣長期在電腦桌前拼命修圖改圖的人。

    2011年,美國眼科醫生愛德華針對白內障和弱視人員進行一系列分析之後,研發出新一代健康光源,能有效將有害藍光減少至安全等級。

    它的光色是4000K,大約是日落前的陽光顏色,很舒服,燈一開,就好想拿本書在燈下閱讀(真心)

    再來,光源前加了一片高級濾光材質,讓原本的直射光,透過潤光板折射之後均勻散發出來,降低眩光的傷害。

    除了光質大大改善,降低藍光眩光的傷害之外,我也喜歡燈頭可以靈活調整角度。

    這燈有三款,分別是天使之光、非凡之光、睿智之光。

    天使屬於一般的檯燈。非凡和睿智比較像麻將燈,需要固定夾在桌邊,但是個頭比較大,燈臂比較長,適合專業人士和設計師,我用的就是非凡之光(太太是天使)。

    睿智之光則是在環狀燈頭的中間多了放大鏡,同樣對於專業設計人士或年長者閱讀很有幫助。

    藍光會導致視網膜黃斑區疾病,引發視覺模糊、視覺疲勞、擾亂退黑激素的分泌,打亂睡眠秩序,進而導致各種健康問題。

    而且我在使用之後,可以在電腦前工作更久的時間,且注意力相當集中,我這才發現,光比燈重要太多了。

    這次商品的試用期長達3周,若不滿意可以退貨。

    3個月內發現商品有瑕疵包換,而且保修3年。

    同時,再贈送「LASSAN蘿莎雙耳湯鍋」和「Solac負離子陶瓷吹風機」兩樣禮物,市價超過五千元。

    眾所周知,金剛對團購的商品一向要求嚴格,都會親自試用好一陣子才會推薦。

    總之,我們夫妻真心希望大家都能體驗到好的「光質」有什麼不同,請先拿回家試用看看,就算要退,也只是一通電話的事情,很簡單的。

    如果不是對這款燈有信心,廠商也不會同意這樣的做法是吧?

    😍😍😍😍😍

    😄優惠期間:2020年6月13日 ~ 6月27日23:59

    😄優惠內容:凡購買下列任一商品,皆可獲得雙贈品!

    1. 天使之光 定價 6,800 優惠價5,800
    2. 非凡之光 定價 7,800 優惠價6,800
    3. 睿智之光 定價 8,800 優惠價7,800

    🥰贈品:
    1. Solac負離子生物陶瓷吹風機(市值1,280)
    2. LASSAN蘿莎雙耳湯鍋24"(市值3,980)

    😄送貨方式:提供台灣本島、離島宅配到府服務,且免運費。

    😄付款方式:貨到付款。

    😄訂購連結:https://forms.gle/1gqmivcvKFWhriCU8

    😄詳細使用心得:https://shiakingkong.com/led/

  • 大燈高燈低燈分別 在 自助旅行達人密技大公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9-05 22:23:14
    有 78 人按讚

    #西班牙 #葡萄牙 #安道爾 #2019
    #西葡安道爾詳細交通攻略含自駕
    #文末附超實用交通小秘訣👍
    #Cabify三趟都折三歐優惠碼秘訣
    (主選單頁面找到Discount code輸入折扣碼按確定即可,可跟旅伴朋友互相分享折扣碼)
    (以下的Cabify價格都是已使用3歐折扣的價格)
    #自駕和大眾運輸攻略

    📣2019西葡、安道爾最詳細最實用租車交通攻略之一💪
    (分成1、2人和3-4人出遊)

    🌅巴塞隆🌅

    1-2人:
    ✈️機場到住宿、住宿到景點✈️
    💰超激省方案💰
    (怎麼覺得像電信廣告啊🙈)
    走路+大眾運輸為主
    (T10交通卡:10.2歐,可搭乘10次,可多人使用,第一航廈外的TOBACCOS商店有售,不好找,市區比較好買)
    機場到住宿:46號巴士、N16/17/18夜間巴士、R2N火車
    (使用T10卷,只要1.02歐)
    住宿到景點:T10卷/走路
    ⚠️Metro L9機場地鐵不可使用T10卷
    ⚠️T10卷、單程票:75分鐘內免費轉乘其他交通工具

    💆🏼‍♀️超舒適方案💆🏼‍♂️
    爽搭Cabify、Taxi,不過有點貴

    3-4人:
    大眾運輸、Cabify(5-6人以上記得要選擇大型的6人座車款喔)
    ✈️機場到住宿✈️
    💰超激省方案💰
    46號巴士、N16/17/18夜間巴士、R2N火車
    (使用T10卷,只要1.02歐)
    剩下的路程再走路過去🚶🚶‍♀️

    💆🏼‍♀️超舒適方案💆🏼‍♂️
    (以下價格估算為住宿在擴展區或近西班牙廣場的交通費用)
    機場到住宿:Taxi
    (如果要搭Cabify要去三樓Departure離境大廳那找往停車場的出口,那層有很多航空公司check in櫃檯,司機會在那等)
    費用:20-28歐
    (機場快捷巴士Aerobus單趟就要5.9歐還要自己走或轉車到住宿地點個人覺得不划算)

    🚌住宿到各景點🚌
    💰超激省方案💰
    T10卷/走路🚶‍♀️
    💆🏼‍♀️超舒適方案💆🏼‍♂️
    (以下價格估算為住宿約在擴展區較近西班牙廣場的交通費用)
    Cabify(單趟約5-11歐,4人除下來一人單趟約1.2-2.75歐)
    ✍️巴塞隆拿塞車嚴重,車道複雜車位不好找不建議在市區開車

    ⛰巴塞隆那<—>安道爾🇦🇩
    建議來個2天1夜或3天2夜遊,開車的話建議經過法國邊境幾個小鎮時下去晃晃很漂亮。有個山谷還可以看到好多的羊🐑

    🚌大眾運輸🚌
    來回巴士票51歐元
    (記得來回都要在巴士站換票)
    之後轉搭L1/2/3/4公車到你要去的城鎮或景點(滑雪季可能會需要搭纜車)公車的話可以上車後再向司機購票,路線可以問飯店青旅員工或是上網查詢。
    如果你就住在安道爾老城區購物街那可以考慮用走的過去🚶🚶‍♀️

    🚕計程車🚕
    從巴士站到安道爾老城區住宿的計程車單程約6-10歐(4人平分後不會很貴)
    可請巴士站工作人員/飯店人員代叫車

    🚗自駕方案🚙
    巴塞隆拿機場租車價錢:一日約2千台幣
    來回油資(看車款很難計算)柴油一公升約4.04歐
    過路費:沒記清楚來回大約20歐吧!
    老城區停車費:約一天8歐,也路邊停車格或一小時2-3歐元的停車場可使用
    ✍️租車的話建議住在有免費停車場的地方

    🌇馬德里🌇

    1-2人:
    ✈️機場到住宿、住宿到景點✈️
    💰超激省方案💰
    走路+大眾運輸為主

    機場到住宿:
    拿完行李後,往箭頭指示的方向走,轉搭地鐵、火車等等...
    (因為我就住在火車站附近所以搭火車最方便)
    機場到市區火車站票價:3.1€(搭乘地鐵那些更貴)

    住宿到景點:交通卡/走路
    ✍️馬德里卡儲值地鐵T10卷:12.2€,僅供地鐵使用
    ✍️機場搭乘地鐵會有3歐機場附加費
    ⚠️C1-C9火車不適用馬德里交通卡,需要在機台上操作購買
    ⚠️搭乘公車可以上車後再向司機購票

    💆🏼‍♀️超舒適方案💆🏼‍♂️
    搭火車到市中心,再爽搭uber
    (可在台灣練習uber怎麼搭)
    Uber一趟3.93-7.92€,四人平分下來一人只要0.9-1.9€左右
    ⚠️沒事不要站在鬧區街上會被小偷、搶匪、假警察各種人纏上,我們就是先被假警察纏上,我假裝聽不懂英文,幸好後來他們終於轉移目標了...後來我們就躲在蘋果專賣店裡等uber司機來載我們,真是被馬德里嚇到了

    🚌馬德里<—>托雷多
    來回車票9.99€(現場購買)
    🏦購票地點:地鐵站4樓,搭乘處為2樓
    🚂托雷多城市導覽列車:7歐附耳機和語音導覽
    (如果你不想走到離古城中心2公里外的爬坡上去山上俯瞰托雷多古城再走回來的話,建議搭乘這種觀光列車,如果你體力很好很會爬山的就不用了🤣)

    🚌馬德里<—>塞哥維亞:
    來回車票8.125€(現場購買)
    🏦購票地點:地鐵站地下1樓,搭乘處為2樓

    ✍️要去塞哥維亞、托雷多就搭公車過去就好,那裡超難停車也不太好開車,不建議開車去,建議到那那再招計程車/坐公車到老城區就好如果你懶得走太遠哈哈😂我們是都用走的,從巴士站到老城區10多分路程就到了。

    ⛰馬德里<—>Bilbao和其他北部城鎮
    🚂火車:約5小時但是更貴
    🚌巴士:5小時,約20€
    (火車、公車班次都很少建議以自駕為主)
    🚗自駕:費用可能比巴士特價票貴但是行程安排更自由,多人出遊首選方案👍

    🕌格拉納達🕌
    全程用腳走累死人了:0元
    (我們採用的方案😂)

    🚕Uber:市區住宿<—>機場約10歐(每人分攤下來一人2.5歐)
    🚌公車
    馬德里<—>格拉納達公車:19.27歐起(車程約6小時)
    (我是用ALSA apps購買的)
    格拉納達市區巴士:向司機購買公車票,一人約3歐

    ⛰馬拉加、隆達、南部小山城⛰
    這幾個地方的老城區都蠻小的,可以用走的就走完了(1公里以內的路程我幾乎都會用走的)
    公車、自駕開車到這裡之後慢慢逛到處拍照就可以了👍👍👍
    真的很懶惰不想走的可以叫Uber/Cabify...😅一人平均下來單趟約1歐左右
    (我們這次都住在比較靠近市中心景點的地方...不用走很遠)

    ✍️自駕有一個很大的好處是有冷氣吹...六七八月熱浪來襲室外溫度40度以上根本不敢不想離開有冷氣的地方😅😅😅雖然我知道夏天西班牙南部很熱,但是我還是很想去看看...果然不虛此行👍

    🚌上述這幾個地方公車都有到,但有些山城巴士的班次很少,所以自駕會相對方便很多
    ✍️推薦幾個CP值很高的漂亮白色小山城:Pampaneira、Bubión、Capileira、Frigiliana

    🚗西班牙自駕溫馨小提示:
    ✍️建議開到景點區的免費停車格/停車場、住宿附近的停車格之類的就去四處走走(實在找不到就停藍色停車格、付費停車場吧,總比被罰錢好)
    😵馬拉加真是超級鬼打牆,我們要開去對面的大型市場,結果繞了10多分鐘還繞不過去,也找不太到停車的地方,一堆單行道、窄巷、臨時封閉的道路...後來就放棄了,以後還是住宿附近停完用腳走就好了...😭😭😭

    🚙🚗西班牙南部兩日自駕費用
    租車費用:約台幣6900(含租租車安心全險)
    油資:413公里,37.5歐元
    0高速公路過路費👍

    💃塞維亞💃

    七八月的西班牙南部太可怕了,我以為我眼花看到一個電子屏幕顯示42度...熱到你在外頭一分鐘都覺得快融化了...所以決定機場還車後搭Cabify 回市區😵

    🚌Cabify (這裡uber比較貴)
    ✈️機場還車點到夜巴車站費用:3.44€(4人平分...)
    市區內交通
    (折扣後一趟0.8-5.4€,4人平分不貴)最遠的就是都市陽傘

    ✍️夜巴候車室有冷氣、有電視看、有屏幕顯示巴士停靠的月台號碼、後方還有很大的置物櫃一次投幣3-4€就可以用好幾個小時用到你上車為止(4€置物櫃超級大,可以塞兩人的行李)

    🚌塞維亞<—>里斯本夜巴:16歐起跳,車程約6小時,可劃位(我是用ALSA apps購買的)

    「葡萄牙交通、租車」

    🏞里斯本🏞

    里斯本市區基本上也是走走路、搭個uber之類的就搞定了。
    Uber(里斯本住宿—機場):15.75歐,一人約3.93歐
    因為很趕時間所以直接搭uber

    ✍️買里斯本卡那天可以順便搭升降梯、電車、輕軌之類的、貝崙區一日遊,參觀付費景點。

    ✍️里斯本機場租車
    先去航廈裡面的租車櫃檯跟櫃台刷訂金拿租車合約
    可以花一點錢租電子ETC或是選擇都用現金/刷卡也行,不過葡萄牙的高速公路過路費系統比較複雜,有些甚至回國後才會被扣款...(我們也有被扣)

    之後到它的隔壁棟(租車櫃檯往大門走出來後往右手邊走)坐電梯下去後,在停車場會有一個取車小櫃檯,把單子給他就會把車鑰匙給你。
    ✍️旁邊有一台機器可以抽號碼牌,記得選英文櫃檯
    ✍️歐洲無論哪國的租車都會需要有凸字的信用卡做刷訂金動作,最好跟租車時刷的是同一張
    ✍️記得帶國際駕照、租車單

    ⛰辛特拉⛰ ⚠️必看⚠️

    🚂火車:里斯本出發來回約8歐,用里斯本卡免費
    🚙自駕:
    如果是租車,建議開過去停在他們火車站附近的免費停車場
    🚌當地觀光巴士:
    單程票就要3.9歐!超貴!可上車後再購買
    ✍️組合套票門票則需要去辛特拉車站內的窗口向專人購買

    🚕Uber:
    後來我們發現uber比他便宜很多又很舒服,有些司機甚至還放糖、水、充電座給你享用超棒!
    Uber單程為3.75-8€
    (一人只要0.95-2€,不知道為什麼網路上攻略都只有寫搭tuktuk跟搭公車這兩個選項...

    ✍️如果你是一人去就搭當地巴士
    ✍️如果你是2-4人請搭uber
    👍開車會很累山路又窄又彎,而且上面怕沒有停車位(佩那宮那停車位超少,而且開那些山路至少要2小時以上蠻遠的而且常常網路沒訊號)

    🏝羅卡角🏝

    我們離開里斯本後,時間安排的比較緊湊所以都開車居多。羅卡角可以從辛特拉搭乘公車過去,也可以自駕過去。

    ⛪️孔布拉⛪️

    葡萄牙中部知名的大學城,不過老城區並不算很大,不太需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孔布拉有好幾個免費停車區可以使用👍
    ✍️Aveiro雖然很多人推,但我覺得現場看起來很小很cheap,一堆塑料電動船,跟威尼斯的感覺差十萬八千里遠,老實說沒很推

    🏝葡萄牙南部海岸⛰
    例如:Benagil sea cave
    建議自駕🚗🚗🚗
    我有看到有人分享三天兩夜還是兩天一夜套餐,從里斯本出發,一人成行,如果不方便自駕又想去南部海岸的可以去參加這種團

    ⚓️波多⚓️

    🚌大眾運輸:
    有當地復古電車可以搭,不過我們都用走的居多。我最推薦的是他們的metro系統,尾端超遠大約離市區40km吧!車廂很新很舒適👍👍👍

    🚇Metro🚇
    如果你想去Vila do Conde這種離市區大約33公里的景點,可以搭乘metro到你要的地方
    (單程3.6歐左右)
    現場有機器可以買票,選擇自己景點對照的zone區即可,即便沒有走海線的朝聖之路也可以用這方式看到海線的漂亮風景

    🚖Uber:
    機場還車區到市區:13.38歐
    市區內:4-5.84歐(四人平分很划算)

    🚙自駕:
    波多上方有好幾個很棒的小鎮可以去逛,建議開車上去晃晃。或是坐巴士、火車、metro也行
    例如:Vila do Conde、Viana do Castelo...等。
    (因為葡萄牙朝聖之路的關係,我才能體會這麼險為人知的美麗風景,雖然很可惜因為身體天候因素沒走完,但是我相信以後還是會有機會的,給要走朝聖之路的朋友們加油💪💪💪)

    ✈️機場還車點✈️
    還車就是直接開進去每個機場租車公司還車處即可,通常就有員工來幫你簡單驗車一下,退刷訂金簽名即可(沒員工來可以去跟找他)

    ✈️波多—巴塞隆那✈️
    機票價格:19.99-29.99€

    🚙葡萄牙總自駕費用
    租車費用約台幣11300元
    里程數:約614km
    葡萄牙3天油費:65.99歐
    北中南過路費:約30歐
    租車公司收高速使用費:4.9歐

    ✍️如果你真的比較趕時間的話就叫cabify、uber吧,省掉地鐵迷路時間和班車延誤時間,有時候起碼可以省下2-30分鐘,西葡叫車並不貴...
    ✍️葡萄牙租車:里斯本機場租,波多機場還最方便,畢竟他們的老城區開車除了塞車以外,有時候有點太...刺激了😂當地uber司機也會不小心開到死巷跟差點卡住的地方...你會很慶幸開車的人不是你...
    ✍️如果你要買東西盡量過海關後在機場買或是在巴塞隆納買,伏林、瑞安之類的都很容易把行李弄丟,不要把貴重物放行李箱以免不見,我旅伴就丟了十萬元$
    ✍️如果真的很想排摩洛哥大概就是從格拉納達搭飛機來回吧,單程機票四百台幣起跳,不過看你們天數決定吧,太趕就不要了,可以參加當地團也不錯(如果你想參加中文團怕英文不好,淘寶就有賣這種團...)
    (也有評價很好的當地英文團)
    ✍️油價高低:葡萄牙>西班牙>安道爾:柴油價格分別大約是4.84€/升、4.42€/升、4.04€/升(我當天看到的價錢僅供參考
    ✍️葡萄牙機場租車通常都直接接高速公路很好開,老城區開車的有時候會被電車追或是跑到很窄差點卡住的窄巷很可怕
    ✍️老城區以外的區域常常路邊停車免費,但我怕停錯地方都會去找免費停車場停(有寫P的)
    ✍️藍色停車格是收費車格,一次最多可停兩小時左右,在附近的收費機投零錢繳費拿單子,放在擋風玻璃內即可。有些晚上八點到隔天早上九點就不收費了可能要注意看收費機上的公告或是附近告示牌,星期日一般不收費。
    ✍️白色停車格是免費停車格,其他顏色的車格別亂停會被罰錢!
    有寫長得像Reserve、Resident這個字,都不要去停,也不要隨便在路邊、橋上亂臨停,被抓到可能被罰很重(破千台幣)
    ✍️Stop標誌表示要先熄火停下來(不要超過線)然後才能繼續開,沒有這樣做會吃罰單。
    ✍️進圓環、(三角形)讓路標示、閃黃燈紅燈的路燈要懂得先行後行、全天開大燈、禮讓行人、盡量不要超速,這些都要在租車前就要看好。各國交通規則自駕要多研究一下。
    ✍️Sygic 導航很好用,可以租車當天在下載來試用五天,記得要下載圖資。(有WiFi的地方下載比較好)
    ✍️探圖離線地圖也不錯,他也有測速提醒功能但是沒有Sygic可以閃避車禍塞車或是避開某些被封閉的路線的功能,租車自駕不要省那個軟體錢,罰單更貴...
    ✍️Orange SIM卡在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收訊都很好,如果你跟我一樣很懶得去想這間店賣的合不合理會不會是有問題的SIM卡,也可以跟我一樣在淘寶買好
    ✍️安道爾不用買SIM卡,當地WiFi就很快速很好用了
    ✍️有人在收保護費的停車區建議不要去停...
    ✍️租eco油電混合車既環保又省油建議大家租看看,我們省了不少油超棒的,可以的話盡量跟櫃台說要租這種車。(葡萄牙uber有時候也可以選這種車搭)
    ✍️報警(車子出事、被偷)
    葡萄牙報警:112
    會講英文的警察(機場駐警處、地圖搜尋policia de turismo,波多、里斯本有這種警局)
    西班牙報警:112
    會講英文的警察(機場駐警處、National Police station)
    ✍️google maps 有一個新功能可以看這段路上下坡的幅度,我覺得蠻好用的,太陡的坡有時候上去好累(尤其是你身上一堆家當)
    ✍️地鐵數站數決定何時下車,公車、輕軌則可以看Google Maps決定哪一站下車
    ✍️有些車廂需要按紐或是弄開拉門把手才可以上下車。
    ✍️自駕建議同一國家異地還車,但不建議跨國還車會增加兩三千台幣以上的費用!
    ✍️google maps 也會顯示部分交通工具和uber之類的搭乘費用及時間,可供參考。
    ✍️里斯本有一些住宅區規定只有taxi、當地人的車可以進去,uber之類的開進去會被罰錢,你也不能開你租的車進去...如果你訂Airbnb之類的可以問房東是否這區有這個規定(房東特別提醒我們)

    有問題歡迎與我討論👏👏👏

  • 大燈高燈低燈分別 在 moto1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8-10 15:42:56

    由於上幾代的125、150綿羊仔乏力又老土,所以Hit唔起。但新一代台灣綿羊仔唔止造型賽車化,而且又好飛,改裝空間巨大,令騎士對綿羊仔刮目相看,近年更受惠於經濟不景氣,令到慳油又容易保養的綿羊仔賣到滿堂紅,並成為當紅外賣車,無論去到那裡都有她們的蹤影。如果讀者正考慮買部綿羊仔代步,又唔想到處撞款,可以考慮歐洲風味的「大轆羊」—PIAGGIO MEDLEY S 150 ABS。

    顧名思義,「大轆羊」配置大直徑輪圈,而一般綿羊仔多採用10吋、12吋、13吋或14吋輪框;就過去的標準來看,採用14吋輪框的綿羊都可歸納為「大轆羊」,而新抵港的2020 PIAGGIO MEDLEY S 150 ABS採用前16吋、後14吋輪框配搭。

    事實上,今次介紹的2020 MEDLEY S 150 ABS屬於一部Facelift版(改良版),而舊款大概在19年初面世。雖然兩部車看起來分別不大,但細節有不少改動,例如新版本採用新設計的鬼面罩及新款LED車頭大燈、掣動升級菊花碟、採用新款液晶大屏幕儀錶,取代舊款三圓指針式儀錶、尾避震轉用象徵Racing的鮮紅色彈簧、煞車卡鉗改用黃金色,尾乘客腳踏及輪框都是新設計,晶片車匙降低偷車誘惑之餘,更具有搵車功能,只要一按,指揮燈亮起,告訴車主正確位置。

    2020 PIAGGIO MEDLEY S 150 ABS採用水冷單汽缸四衝程155cc OHC 4汽門引擎,馬力輸出15ps/7,750rpm。該引擎採用綠色能源i-get系統運作,使用無碳刷摩打的綜合起動著車(Integrated Start),令傳統的著車聲近乎消失,Start & Stop System讓車子停車約3秒後自動熄火,令耗油量進一步減少,在油價高企年代尤為重要,騎士只要扭動油門,引擎就以繁捷身手著車。另一方面,新款LED頭燈在自動熄火情況下,扯電量較舊款的鎢絲頭燈低,可減低電池負荷,使電池壽命更長。

    「大轆羊」是專攻歐洲市場的綿羊仔,極受通勤騎士歡迎。相比細輪框,大輪框的優點在於直路行駛更穩定,試想像馬路上有個拳頭般大小的坑洞,要是小輪框輾過後更容易令車身產身強烈震盪;大輪框卻從容不迫地輾過,換句話「大轆羊」處理爛路的能力更高,行駛凸凸凹凹的路面更穩定,並且更容易駛上路壆泊車,理論上與爬山車的大直徑輪框有異曲同功之妙。

    一般來說,大輪框的轉向反應未必及小輪框靈活,然而「大轆羊」針對市區通勤之用,因此廠方為了讓「大轆羊」更靈活,所以配備較窄的輪框,以MEDLEY S 150 ABS為例,採用100/80-16吋前胎及110/80-14吋尾胎,比一般綿羊仔更窄,況且MEDLEY S 150 ABS子只有132kg濕重,個人覺得要做到笨重的轉向反應,比起要做到好靈活更高難度。因此在交通擠塞下扭軑轉彎或攝車罅,倍感輕鬆。亦因為身輕如燕關係,在高速公路行駛難免會有飄的行駛感。

    亦因為MEDLEY S 150 ABS配置大直徑輪框,以及座位下可以擺放兩頂大頭佛的實用空間,所以MEDLEY S 150 ABS的座高達到799mm,因此身高5呎6吋高的編者難免吊腳,可是駕駛時雙腳較舒適,唔駛屈住屈位,前方視野高度像駕駛一部400級的綿羊。再者PIAGGIO MEDLEY S 150 ABS採用較堅固的高拉力鋼管車架,所以形成凸字型地台,騎士要運戴大型物品就要花一點心思。

    雖然MEDLEY S 150 ABS只是150級綿羊仔,但加速表現卻有200級綿羊的影子,加速反應輕快,除非要接載體身超過170磅乘客(當日接載體重超過170磅同事),所以上斜較吃力,否則可滿足日常單騎駕駛需要。MEDLEY S 150 ABS的油門反應暢順好輕,跟VESPA的油門反應非常相似 (她們同屬一間母公司),引擎在著車及行駛其間很寧靜,再者MEDLEY S 150 ABS擁有Stop-Start功能,引擎在燈位停車後大概三秒自動熄火,只要扭動油門,引擎便由熄火狀態迅速回復工作。雖然起動反應較正常情況下稍稍延遲,不過只是未習慣而矣,但該系統能夠更節省汽油,根據官方公佈的參考數字,1升油可行走46.7km,因此為了節省汽油及環保,還是啟動Stop-Start功能。

    跟其他同類型擁有Stop-Start的綿羊相同,MEDLEY S 150 ABS也提供開關功能,讓一些不喜歡車輛在靜止狀態熄火的騎士,保持引擎運作。編者體重約150磅,個人認為MEDLEY S 150 ABS的避震設定雖然偏軟,不過就好舒適,原因香港的路況偏差,避震再軟一點編者都不介意,可是雙騎情況下(編者與攝影師共重320磅),當輪胎輾過較差路面時,避震或會出現觸底情況,而她的煞車系統頗強,在整日駕駛中給我好大信心。

  • 大燈高燈低燈分別 在 moto1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9-21 13:48:31

    2019 VESPA GTS 300 HPE Super Tech-集科技、品味、跑格的復古羊

    其實VESPA都有跑羊,就是GTS系列,她們的加速力及車速堪稱復古羊的一哥,而新一代GTS分別有GTS 300 HPE Super、GTS 300 HPE SuperSport及GTS 300 HPE SuperTech,三部車均採用新一代HPE高性能引擎,起步及省油均比舊款優勝;此外,今次介紹的GTS SuperTech是首部採用彩色液晶儀錶的VESPA綿羊,可謂緊貼潮流脈搏,成為一部集復古、速度及新潮於一身的玩羊。








    2019 VEPSA GTS 300 HPE Super SuperSport SuperTech

    VESPA GTS 300 HPE Super、SuperSport及SuperTech意羊大派對

    2019 Vespa_Primavera 150

    2019 Vespa Primavera 150 改良版抵港│5種顏色選擇

    2019 Vespa Primavera

    Vespa Primavera 2019

    繽紛色彩系列正式抵港





    MotoPlex Hong Kong

    九龍土瓜灣道373A地下 G/F., 373A Tokwawan Road, Kowloon

    Tel : 2385 0181



    其實VESPA都有跑羊,就是GTS系列,她們的加速力及車速堪稱復古羊的一哥,而新一代GTS分別有GTS 300 HPE Super、GTS 300 HPE SuperSport及GTS 300 HPE SuperTech,三部車均採用新一代HPE高性能引擎,起步及省油均比舊款優勝;此外,今次介紹的GTS SuperTech是首部採用彩色液晶儀錶的VESPA綿羊,可謂緊貼潮流脈搏,成為一部集復古、速度及新潮於一身的玩羊。



    ●(左)第一代VESPA GTS 300、(右)第二代VESPA GTS300

    vespa



    ●2019 VESPA GTS 300 HPE Super Tech

    2019 VESPA GTS 300 HPE Super Tech

    2019 VESPA GTS 300 HPE Super Tech

    ●全車採用LED照明及燈具。



    vespa

    ●VESPA GTS 300儀錶進化、(左起)第一代、第二代,及新款GTS 300 HPE Super Tech



    2019 VESPA GTS 300 HPE Super Tech



    屹立73個年頭的VESPA是復古羊的代名詞,也是復古羊的正宗,牌子本身已有獨特的魅力,所以新、舊款的VESPA成為好多復古羊迷的首選。而VESPA的招牌是盾牌式鬼面罩、圓型大燈以及充當車架的鐵製車殼,這構造與一般採用鋼管車架(龍骨)的綿羊有天淵之前,VESPA從古到今都未放棄過這設計,所以VESPA得到鐵殼羊的稱號。



    回想以前手動轉檔的2衝VESPA,由於好多用家安裝鐵殼大尾箱載貨,有些用家更插入一部手推車,所以VESPA有濃濃搵食味,即使獨特的Mod文化扎根香港多年,但由於相對小眾關係,所以無法中和VESPA的工商形象。直至活潑可愛像玩具的ET8 150在90年代尾誕生,再者是自動波,操控好容易,縱使ET8的座位偏高,仍然吸引好多女騎士駕駛,成功俘虜年輕一代騎士,使VESPA在香港的銷量直線上升之餘,形象逐漸年輕化,玩味開始浮現,日後推出的新款946及PRIMAVERA等等,使VESPA的形象更高貴優雅。

    多年來,VESPA主攻細排氣綿羊市場,宗旨是方便用家穿梭橫街窄巷,所以大馬力不是VESPA造車的先決條件,這對一些重磅而又喜歡復古羊的騎士來說難免失望。不過VESPA在2003年總算行出第一代,推出水冷散熱兼配置4汽門引擎的GT200,馬力輸出比過去的版本多,並且轉用12吋輪框,行駛更穩定,因此動力及裝備方面,GT200對VESPA來說是一部劃時代的鐵殼羊(舊一代VESPA採用風冷及2氣門引擎,以及10吋輪框),。



    2005年,VESPA推出更大排氣量GTS 250;相隔三年之後,VESPA在2009年推出史上最大馬力的GTS 300,外型富有ET8影子,這不僅對重磅復古羊迷來說是喜訊,對一般玩家而言,可在高速公路上更暢快地飛馳,市區起步更凌厲。其後,VESPA追加GTS 300 SUPER SPORT及GTS 300 TOURING,兩部車的基本規格相同,只是配色及裝備略有不同。而第二代GTS 300在2015年面世,外型更時尚,廠方還加入ASR循跡系統、ABS防鎖死煞車系統及新款前避震,與及新增Piaggio Multimedia Platform (PMP)多媒體系統,騎士利用藍芽連接手提電話後,可查看油耗及車速等資訊,並具備導航功能。

    新一代 2020 VESPA GTS 300

    外型方面,心水清的讀者,又或者是VESPA忠實粉絲,必定認得新款GTS 300 HPE SuperTech採用PRIMAVERA 150的設計;事實上,PRIMAVERA 150的外型設計源自媲美藝術品的VESPA 946,所以編者覺得新一代GTS 300 HPE SuperTech跑得之餘,還多了一份高貴及優雅氣息。而今次介紹的GTS 300 HPE SuperTech採用近年十分流行的淡灰色,但廠方為了突顯運動性能,所以鬼面罩的魚鰓、前避震彈簧、座墊縫線及車身拉花等等均採用檸檬黃,使車子低調得來卻不失活力感。



    一如舊款GTS 300,新版本配置了多件復古羊不可或缺的電鍍部件,但新車的大燈、尾燈及指揮燈均改用LED。電子方面,GTS 300 HPE SuperTech採用4.3吋彩色液晶儀錶,騎士可使用VESPA開發的Vespa Mia系統連接手提電話,實時展示油門角度、車速及轉數等行車資訊,當然還有導航功能。設於左軑把的遙控桿更可以控制接收來電、取消通話、選擇歌曲及調校音量,方便騎士在行駛期間使用。與上一代GTS 300相同,新款同樣擁有防止尾輪打滑的ASR循跡系統及ABS防鎖死煞車系統,可保障騎士駕駛安全。



    各大車廠面對越來越嚴格的環保法,因此VESPA早年已推出i-get引擎,好處是有更高燃油效益及減低污染。但隨著更嚴格的歐五排放標準即將實行,車廠必須花更多資源研發更環保引擎,而新款GTS 300 HPE SuperTech配置新一代HPE高性能引擎(High Performance Engine),包括盤頂、活塞、凸輪軸、燃燒室、燃油噴注系統及傳動系統等等與舊款截然不同,即使引擎的278c.c.水冷單汽缸4氣門規格不變,可是據廠方公布新引擎輸出24ps馬力,比舊款增長12%,而26Nm的扭力則比舊款增加18%。此外,廠方公佈續航力也由舊款的29.4km/1公升氣油提升到31km/1公升氣油,比舊款更省油。

    VESPA ET8是本地騎士的集體回憶之一,編者在10多年前花了幾千蚊買了一部高咪數的珍珠白ET8代步,跟車有一個原裝尾箱,自己又買了一頂幾百元的椰殼頭盔配襯,總算實現玩復古羊的願望。雖然ET8只有150cc,但動力對於當年剛獲得車牌的編者來說頗充沛,操控好容易又靈活,在超擠塞交通又易於攝車罅,話咁快過海上班或回家。雖然ET8的座位較高,編者雙腳也會吊腳,適應之後沒有不便,只是嫌ET8的車轆太細(前/後10吋輪框),要駛上較高的路肩較吃力。



    其後有機會試駕第一代VESPA GTS SUPER 300ie,在東廊走了一轉的感覺是加速力很勁,飛得好爽,暢快到不得了,至今仍然記憶猶新。即使在擠塞的銅鑼灣行駛,向油門一質,車子立即飆前,起步反應相當凌厲,就算GTS SUPER 300ie較ET8重及大,座位同樣好高,操控感依然好靈活及輕巧,油門亦都好輕。此外,由於GTS SUPER 300ie配置12吋輪框,所以高低車速、轉向及直路行駛比ET8更穩定,這是編者第一次感受到大、小排氣量綿羊的分別。再者VESPA GTS SUPER 300ie的外型處處流露ET8的影子,登時成為我的Dream Bike。但編者都要儲了好幾年錢,才有能力從朋友手上接來二手VESPA GTS SUPER 300ie。

    編者今天可以駕駛新款GTS 300 HPE SuperTech,心情相當高興。而這個配色用於復古羊身上好新潮,還有精緻的彩色液晶儀錶,感覺好有型。座姿方面,編者騎上GTS 300 HPE SuperTech之後,感覺上半身較舊款稍稍前傾,但整體而言分別不大,依然保持畢直舒適的騎姿,但雙腳依會有吊腳情況(座高790mm,編者身高5呎6吋),所以好多嫌座位高的騎士,都會選擇座位較低的Primavera 150。



    新款GTS 300 HPE SuperTech的排氣是278.3cc,與舊款相同,但新引擎達到歐五環保規格,然而廠方公佈新引擎的馬力及扭有不俗增長數字。的而且確,新引擎的低扭更強,起步反應更爽,爬頭更得心應手,油門操控也較舊款順滑及精準。亦因為GTS 300 HPE SuperTech沒有風擋關係,並可以輕鬆加速至100km/h,再者車子很輕,因此騎士在高速公路上要抵受較強風阻。雖然GTS 300 HPE SuperTech的車速頗快,但前、後碟煞掣動可以滿足此車的需要。此外,編者好喜歡GTS 300 HPE SuperTech的避震設定,整體偏向舒適型,個人甚至覺得軟硬適中,頗適合香港路面使用。



    論實用性,VESPA未必及得上豪華型綿羊,既沒有平地台,尾箱只可以擺放揭面式頭盔,可是VESPA已經進化至玩牌子、玩樣、玩品味、玩個性的產品,即使市場湧現多款排氣量相近的綿羊,未必會對VESPA構成太大威脅,原因是VESPA本身是一個好有魅力的牌子,無必要跟其他車款比較。

  • 大燈高燈低燈分別 在 moto1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6-25 17:15:42

    新款Xciting S 400的外觀比上一代有型煞食,像機械人的車頭富有電影感,眼神比舊款更兇悍,而經過修改的流線型車身顯得更時尚,新設計的八字型尾燈與同廠旗艦大羊AK 550一脈相承。除了披上新包圍外,新Xciting S 400還加入多項實用功能,操控性能亦有所提升。

    KYMCO當年十分勇敢,在2005年推出第一代Xciting 500,嘗試以單汽缸力量挑戰TMAX。儘管彼此的實力距離較大,但Xciting 500卻以低於日本250的價格、豪華裝備、巡航車的穩定感、舒適雙騎座椅及大排氣等等優點,在新興大羊市場站穩陣腳。



    相隔五年後,KYMCO在2010年推出全新面貌的Xciting R500i,而當年抵港的橙金色車身配紅色鮑魚版本更凸顯Racing味。同年,代理引入更輕更靈活,針對市區路況設計的KYMCO DOWNTOWN 300,抵港後隨即大受歡迎,的確搶去同門師兄Xciting R500i不少風頭。



    隨著Xciting R500i的受歡迎度漸退,競爭對手日增,KYMCO亦針對其弱點改革,在2013年推出新一代Xciting 400i,但500及400的外觀其實很相似。事實上,400版本推出後不久,500也逐步停產。



    即使新Xciting 400i的排氣量較500低,但馬力及扭力輸出卻與Xciting 400i不相伯仲,同樣輸出38ps馬力,原因本地代理引入的Xciting 400i是海外版,較台灣版多2ps馬力,再者400的車重遠低於500,體積較細,在此消彼長下,400的整體加速表現不下於500。亦因為Xciting 400i更輕關係,不管在單騎或雙騎加速、以及推車、起大架及彎向表現,比500版多了一份輕盈感,並且保持著巡航車般的穩定感,以及更省油,平均油耗1升可行駛約24-26km(視乎路段)。結果,新Xciting 400i抵港後成為熱賣車款之一。

    眨眼間,上一代Xciting 400i已經面世五個年頭,當全新Xciting S400在2017年曝光後,終於在2019年農曆新年前抵港,本誌也借來上一代比較。先簡單介紹新款Xciting S 400多了甚麼功能,新風擋提供手動四段高度調校,對經常行駛高速公路的騎士來說十分實用,而舊款風擋沒有調校功能。照明方面,新車採用全LED,舊款大燈卻採用普通燈膽,但指揮燈、車頭日光燈及尾燈均採用LED。



    新款Xciting S 400採用全新設計儀錶外,並加入已應用於其她KYMCO綿羊上的Noodoe系統。用家只需使用手提電話下載專用Apps,然後連接車輛,儀錶中央屏幕就變成導航,並可以顯示來電及WhatsApp等訊息,避免手提電話日曬雨淋。此外,舊款泊車手掣設於匙膽右下方,騎士需要彎腰伸手才可拉動,但新泊車手掣已移送至左軑把,使用更方便,並可騰出更多空間,使新款Xciting S 400多一個前置雜物箱,而左則的雜物箱內置USB充電插頭,取代舊款12v圓型插頭。當騎士鎖軑後,兩個前置雜物箱均不可打開,具有防盜作用,舊款則可以打開。



    座椅下的儲物空間,新、舊款的容積分別不大,同樣只可以容納一頂大頭佛及雨衣等物品,如果騎士經常雙騎及需要擺放兩頂頭盔,無可避免要安裝尾箱。至於新車的車架、可調尾避震、引擎及輪胎呎吋等等的規格,新、舊款大致相同。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