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孔想縫在攻擊民進黨的台北小強,今天又烏賊噴墨了,說民進黨為了轉移焦點,又拿「馬維拉」出來背書。
小強指的是行政院蘇貞昌院長說的:「觀塘三接站是馬政府時期的規劃」,這是拉馬英九轉移焦點嗎?各位觀眾,蘇院長說的是事實,小強才是轉移焦點。根據維基百科(t.ly/FpDO):「政府核定台灣電力公司在...
一直想孔想縫在攻擊民進黨的台北小強,今天又烏賊噴墨了,說民進黨為了轉移焦點,又拿「馬維拉」出來背書。
小強指的是行政院蘇貞昌院長說的:「觀塘三接站是馬政府時期的規劃」,這是拉馬英九轉移焦點嗎?各位觀眾,蘇院長說的是事實,小強才是轉移焦點。根據維基百科(t.ly/FpDO):「政府核定台灣電力公司在大潭發電廠增設三部燃氣發電機組,......,因此於2014年決定在大潭電廠隔壁已經通過環評審查的觀塘工業區(港)設置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並在 2014/8/29 由馬英九政府經濟部長杜紫軍主持的「油電經營績效改善小組」會議後,確定由中油興建。
然後台北小強為了加濃轉移焦點的墨汁,又拿「國光石化」出來背書。但是他話講一半。
小強說國光石化是 2005 年當時的行政院院長蘇貞昌、副院長蔡英文聯手推動的計劃,但是他沒告訴你,這是延續國民黨執政時期的八輕投資計畫。
小強又說馬英九親自參加「反國光石化餐會」,但是他還是沒告訴你,這場活動蘇貞昌、蔡英文也去了,而且相對於蔡、蘇的立即表態反國光石化,馬英九上台後兩度被換掉麥克風、還被群眾嗆聲、主持人辱罵,但依然堅持不簽署。
小強又說馬英九能停國光石化,但他卻沒告訴你,國光石化的環評給出「有條件通過」與「不予開發」兩案並陳,而且因應國際能源情勢出現大變化,股東們自己發現做下去會虧死。但大潭三接站是環評通過,而且是為了讓國內電力多元發展。
小強甚至抹黑蔡總統選前說「藻礁永存」,當選了卻要破壞藻礁,但他就是不告訴你,小英說了以後,桃園市就設置了觀新藻礁保護區,而且把國民黨馬英九執政時期規劃的 232 公頃的三接站縮減為 23 公頃,而且是在既有已完成的基地上。
更重要的是,台北小強拿「國光石化」出來噴墨汁抹黑「大潭三接站」,但是他沒告訴你的是,國光石化是要營利的石化投資案,但是大潭三接站是為了國家民生的電力基礎建設。
話不要說一半,#台北小強話只說一半假正義 #掩飾不住禍藏腹肚的真搞亂
#羅智強 #馬英九 #蔡英文 #蘇貞昌 #國光石化 #大潭三接 #觀塘藻礁 #藻礁
大潭發電廠英文 在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全台大停電 815李世光部長下台 513總統道歉 誰來負責?」
高雄興達電廠4部機組昨天(13)下午2點37分無預警跳機,造成全台大停電。造成約400萬戶、1139萬戶次受影響,又逢國內遭受疫情嚴峻的挑戰,台灣正陷入缺水、缺電、缺疫苗的困境,但蔡英文總統的「中央廚房」竟然發哽圖,意圖洗腦國人說台灣不缺電,只是跳電,還要國人不要陷入中共的「認知作戰」圈套。
國民黨團今(14)上午召開記者會,痛批蔡政府台灣正面三缺的困境,還在大作哽圖洗腦國人,無預警停電突襲國人,還需要中共打過來嗎?錯誤的政策、無能的政府,靠著意識形態治國,沒有任何配套措施就押個2025非核家園時間表,屆時關掉所有核電廠,哪來足夠的電?根本就是欺騙社會、欺騙國人。
國民黨團要求經濟部長王美花必須下台,蔡英文總統、行政院蘇貞昌必須向國人有所交代、負責!
書記長鄭麗文表示,國民黨的立場很清楚,支持非核家園必須要完整的配套措施,完善的替代能源方案與可行性,必須100%讓電源供應正常運作無虞。但是昨午的大跳電、大停電,全民遭到蔡政府的突襲,讓各行各業措手不及,造成程度不一的各種損失,街頭號誌停擺、受困商辦大樓電梯內、餐廳無法營業,尤其在疫情嚴峻的當下,無疑雪上加霜。這是人禍,不是天災,現在才5月,接下來的酷暑將長達5個月之久,昨午的停電讓全民「剉咧等」,蔡英文總統口中的台灣不缺電神話,就此破滅、破功!
鄭麗文指出,台電調度處長對外說,原預測5月中旬尖峰負載約3,500萬千瓦,但昨為3,670萬千瓦,高出170萬千瓦,剛好林口電廠3號機、麥寮電廠3號機及核3廠1號機都在歲修,缺水也讓水力發電減少80萬瓩,鄭麗文嚴厲質問蔡政府,這樣哪裡不缺電?
鄭麗文痛斥,只有第三世界才會缺電,台灣卻一而再,再而三發生,就是因為錯誤政策、因為政府無能、一再用大內宣謊言粉飾太平、不面對問題,一再置全民於缺電危險中,台灣這樣缺水、缺電、缺疫苗,難怪被《經濟學人》封為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還需要阿共仔打過來嗎?台灣自己問題這麼多,每天被自己人偷襲、突襲!
鄭麗文質疑,昨天跳電所有損失台電要賠,蔡政府忘記台電是百分之百國營事業,是人民出的錢,不到4年前大潭電廠跳電,時任部長李世光下台一鞠躬,民進黨信誓旦旦保證不缺電,會檢討供需不平衡,結果咧?民進黨就是意識形態治國,什麼配套都沒有就押2025非核家園時間表,到時候所有核電廠關掉,哪來足夠的電?騙肖吔、欺騙社會,根本就缺電!
鄭麗文指出,4年前815跳電,蔡英文還說要供電分流,當時的經濟部長李世光道歉下台。4年後的513再度全台大跳電,蔡英文當年的承諾呢?供電狀況改善了嗎?根本就是全面惡化,國民黨團強烈要求王美花下台,民進黨政府必須全面承擔、負責,錯誤的政策比貪汙還可怕數倍,敬告民進黨政府不要只顧分贓、不顧難看的吃相,蔡英文、蘇貞昌請給全民一個交代!
首席副書記長陳玉珍表示,昨午無預警大停電,讓許多公司行號電腦資料儲存流失、交通號誌失靈、民眾受困電梯間,甚至手機都暫時收不到訊號,而當民眾生活作息受到嚴重影響的當下,蔡政府的「中央廚房」不忘做哽圖,強調絕對不是缺電,只是「高雄市路竹路北超高壓變電所匯流排故障」,意圖帶風向強調不缺電,只是跳電,洗腦民眾,讓民眾「相信政府、相信黨」、粉飾太平,民進黨副秘書長還呼籲民眾不要陷入中國「認知作戰」、不要相信假訊息。
陳玉珍痛批,真實的無預警停電,還會有什麼陰謀論?關「認知作戰」什麼事?陳玉珍指出,一個輸電配電系統出了狀況就導致全國輪流大停電,這是相當嚴重的國安危機,在蔡政府的施政下現在台灣缺水、缺電、缺疫苗,不缺的是滿街的「慶記」、黑道和詐騙集團,難道連人民最基本的安居樂業,蔡政府吝於給人民嗎?蔡政府除了會最做哽圖、洗腦國人,是把台灣人民當作笨蛋嗎?
來自台中選區藍委楊瓊瓔沉重的表示,當潘朵拉的盒子打開後,看到的就是「騙、騙、騙」,在昨天下午大停電之前,台電的備轉容量呈現綠燈的10.01%。造成停電的興達電廠只占全國的總發電量為3.8%,為什麼電廠出狀況會導致全台跳電?到底是哪裡出了什麼問題?不是總統、部長出面道歉就了事,必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告訴全國民眾。
楊瓊瓔強烈質疑,台電官網上顯示的每日備轉容量上的數字都是「假的」,4年前815大停電時,備轉容量為3%,燈號顯示紅燈,然而513當天從早開始,備轉容量率都亮的都是大綠燈,又怎會造成全台大跳電、大停電?難道是台電在做假?請問蔡政府,當年815大停電之後,說好的分散式供電輸送系統在哪裡?
楊瓊瓔感嘆地表示,中部人用水已經是供5停2,全世界最大的燃煤火力發電廠也在台中燒好、燒滿,被迫用肺發電,反而還要遭到跳電、停電之苦,台中45萬戶遭到停電的損失蔡政府怎麼賠償?
大潭發電廠英文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高雄興達電廠機組瞬間跳脫,造成通霄電廠同步跳脫,影響全台約6%電力;台電分區停電數已超過數百萬戶;立委和專家判斷電網電壓不穩是最大風險;經濟部預估晚上9點40分以後,可全數恢復供電】
今(13)天下午2時27分,全台手機都收到一封警訊通知:高雄興達電廠因事故全廠停機,目前系統供電能力不足,預計下午3點將開始緊急分區輪流停電。台灣各地包括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台東縣都出現部份區域停電情況,影響遍及全台。
行政院政委兼發言人羅秉成之後立即表示,政院已掌握狀況,請民眾鎮定不必驚慌,而總統蔡英文也在下午3點47分對外表示供電將會陸續恢復,請大家放心。而經濟部長王美花在剛才晚間記者會與台電主管一同向社會大眾鞠躬致歉,她指出,本次事件影響C組、D組約400萬戶,經向台電了解,現已開始送電,大約在晚上7點10分以後,影響戶數會逐漸減少,今天晚上9點40分以後,預計可全數恢復供電。
今日出狀況的興達電廠,位於高雄市永安區與茄萣區交界處,隸屬於台灣電力公司,共有4部燃煤機組。台電指出,興達電廠今日發生機組跳脫時,亦造成苗栗通霄電廠部份機組跳脫。總跳脫機組當時發電量約220萬瓩,而台灣今天最高尖峰負載約3,670萬瓩,影響約6%。此次興達電廠疑似機組故障,由於有部分電力是南電北送,連帶波及北部供電。
■各地受影響情況
無預警停電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記者會直播全黑中斷、各縣市出現部份路段紅綠燈無法亮燈;不少大學今天因疫情升級改採線上上課,有的老師在改為線上上課第一天就遇到停電,得同時因應疫情與跳電之災。許多店家仍開店營業,但店裡全是暗的,幾乎沒有客人上門,店員紛紛打開窗戶通風或走到門口等待電力到來。
各地工業區也受到部份影響,晶圓代工廠台積電與聯電部分廠區,均產生短暫的壓降現象,台積電指出部分廠區產生短暫壓降現象,現正常供電,也已採緊急應變措施將影響降到最低。聯電表示,南科廠有壓降情況,未影響生產。竹科管理局指出,竹科區內並無停電或壓降情況;南科管理局指出,接獲部分廠商反映受分區供電影響。
而此次停電事件所造成的事故,消防署指出以電梯受困案件為大宗,目前各縣市分隊皆以已出勤救援。據統計,台北市和新北市分別出現24起和18起受困案件、台中市7起、基隆市5起、嘉義縣4起、桃園市、宜蘭縣和雲林縣皆為2起,其餘苗栗、新竹、花蓮與屏東等地則各通報1起受困事故。而彰化縣、嘉義市、台東縣則出現部分停電,但無受困案件。
興達電廠指出,機組確實有降載跳脫情形,但究竟是電廠內的問題,或是外圍輸配電線出狀況,仍由第一線人員緊急釐清。並強調廠區內並無事故或意外事件發生。
根據台電下午4點半緊急召開記者會指出,因高雄市路竹路北超高壓變電所匯流排(編按:指在輸配電系統中,配電盤、配電箱、變電站等使用的導電的銅線或鋁線,用以連接同一電壓的線路)故障導致,興達電廠電力無法輸出而跳機,連帶廠內4部機組跳脫,影響約1,600千瓩電力,系統頻率驟降。為確保電網安全,立即啟動低頻卸載,並採取分區輪流供電機制,同時緊急搶修設備,將會陸續恢復供電。
下午4點前有部份停電區域陸續恢復供電,但台電也採取分區輪流供電機制,針對C組與D組進行輪流停電。第一輪限電時間15:00~15:50,限電戶數約200萬戶。第二輪限電時間15:50~16:40,限電戶數約193萬戶。第三輪限電時間16:40~17:30,限電戶數約224萬戶。第四輪限電時間17:30~18:20,限電戶數約229萬戶。是否進行第五輪限電,需視恢復供電情況而定。由於限電戶數可能重疊,台電仍在統計受影響的戶數。
■發電機組瞬間跳脫,顯示電網穩定性和靭性不足
「這不是缺電,」熟悉電力議題的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表示,全台灣的備轉容量其實有350萬瓩(備用容量約用電量3,500萬瓩的十分之一),但今天興達電廠跳脫的量大概只有200萬瓩,跳脫的量遠低於備轉容量,代表其實電廠跟電都是夠用的,是電廠事故造成電網的電壓和頻率不穩定。「就像是你有3,500塊(存款),突然要你掏出2,000塊現金出來,不是沒錢,但一時之間拿不出來,」洪申翰解釋,電網跳脫會造成電壓頻率不穩定,電廠會自動啟動風險管理的低頻卸載。
洪申翰認為,將來可以檢討的部分會是電網穩定性,興達電廠和電網之間的設計,「為何一個匯流排故障,就可以導致全廠跳脫?」
為何南部電廠事故會影響到北部?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表示,台灣就是大電網設計,這就是跨區送電的風險所在。理想的情況應該是走分散式的小電網,例如各地區發展再生能源,各區能夠自己供電;但在走到分散式電網的過渡期前,只能就既有電網部分去檢討和改善。
長期關注電力政策的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也指出,興達電廠事件並非整體備載容量的不足,問題是發生在輸配端上,這凸顯出台灣整體電網的韌性不足。
要改善這樣的困境,趙家緯認為,在電網分散調度上應有所變革,例如需要提升在儲能方面的政策支持。此外,也要建立分散式的電力系統,才能讓這類意外事故的衝擊減低到最小。
■上一回無預警大停電是2017年大潭電廠,同樣是瞬間跳脫
無預警的大停電在過去5年間最大的一次,是在2017年的8月15日,桃園大潭發電廠的天然氣管線供氣閥被關掉、意外停止運作,電廠6部機組全部跳停,導致全台灣無預警大停電,約670萬戶受影響。洪申翰指出,當時的情況跟今天一樣,都是因為發電機組「瞬間」跳脫。上次事故後,曾做過電網系統的檢討跟改進,但以今天又發生事故來看,確實有必要再度檢討。
台電曾在今年4月26日公開表示,3月底來,台灣的電負載量一路攀升,在3月29日至31日這3天,尖峰負載打破了歷年3月份的用電紀錄;而4月份光是4月1日至22日,供電量就超越同期約10億度(去年為127.9億度,今年同期為137.7億度,增幅逾7%),台電當時預估今年夏季用電尖峰可能再創新高。
至於未來幾個月是否有限電的心理準備?台電表示,今天是特例突發狀況,說限電仍言之過早。
依照台電輪流停電的規劃,限電方式分為「緊急(緊急分區輪流停電)」與「計畫(計畫性分區輪流停電)」2種,全台用電戶並被分為A、B、C、D、E、F、H、I、J等9組,其中A、B組被歸為緊急限電組,C、D、E、F組則被歸為計劃限電組。H組為國防、交通、醫院與政府機關等要地,I組為特高壓工業用戶,J組則是台電電廠配電線路的變壓器饋線與周邊用戶,H、I、J組將優先排除限電。
台電指出,共分6個輪流分區停電組別,每組約200萬戶左右,上次815大停電是停電A組及B組,因此這次停電C組及D組。所在區域何時會進入限電時間,建議民眾可查詢電費帳單上之分組資訊,或前往台電官網進行停電查詢:https://bit.ly/2RQstwI
(文/曹馥年、林雨佑、孔德廉,攝影/張家瑋、林彥廷、鄭宇辰、余志偉)
#報導者 #停電 #限電 #興達電廠 #台電 #分區限電 #電網 #發電廠 #跳脫
大潭發電廠英文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對於三接外推方案之聲明】
※以下文長
針對桃園觀塘天然氣第三接收站與藻礁公投的爭議,5月3日行政院舉行記者會,提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外推方案」,將工業港再往外推455公尺至離岸1.2公里之處,不浚挖且取消原本的21公頃外海填區,縮短防波提,預計2025年6月供氣。
對於政府願意持續修正三接方案的態度,綠盟表示肯定,期許這將是各界開始尋找公投僵局出路的開始。本篇聲明之目的並不是簡單地表態藻礁公投「贊成」或「反對」,綠盟的立場始終都是盡可能詳盡地呈現藻礁與三接議題所牽涉的複雜能源轉型面向,希望大眾在投票日做出選擇時,都可以充分理解每一個方案背後的成本與影響。
🔸 有助減緩藻礁衝擊與能源轉型影響的方案都值得討論
綠盟在過去的聲明( https://pse.is/3eym9l )中也曾強調「能源議題不該被公投簡化、更不該變成政治對決」,雖然公投無法解決能源議題的多元與複雜性,然而這不代表公投一旦成案就注定得以零和對立的結局收場,反而雙方應該更為積極地溝通,充分地討論爭點與可能的解決方案。
因此即使公投已然成案,綠盟仍積極呼籲政府部門、民間團體、專家學者之間的對話,以期可以將各種替代方案的可行性、細節都再往前推進。雖然公投日當天的選票只有「贊成」與「反對」的選項,但在直到那天之前的政策討論、社會溝通並不應該僅局限於此,任何有助於減少對藻礁生態、能源轉型與減煤減碳期程衝擊的方案,都值得包括政府、民間團體及公民社會在內的所有人好好討論,而這當然也包括了行政院所提出的外推方案。
綠盟肯定政府願意朝著對藻礁影響更小的方向修改、調整自己的政策。在第三接收站與藻礁公投的議題上,綠盟向來主張天然氣是能源過渡時期必要的選項,但觀塘藻礁生態的保存也是重要的保育價值,2018年時我們也曾在環保署外抗議環評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強調政府應該負起責任,妥善評估各種替代方案、落實資訊公開以及與民間團體有更多的溝通對話,這些立場與主張,綠盟從未有所改變。
🔸 三接緩建不缺電,更與核電存續無關
台灣目前正處於能源轉型的重要十字路口,除了2025年非核家園之外,更重要的是加速減少燃煤發電,尤其是台中火力發電廠、高雄興達電廠都有燃煤機組除役或是停機備用的規劃,這不只有助於改善空氣污染、重金屬危害,對於台灣達到2050年淨零碳排來說也是非常關鍵的任務。在能源轉型、加速減碳的雙重挑戰下,短期內台灣需要透過提升天然氣占比來加速減煤,因此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興建絕對有其必要性。
許多人擔心,藻礁公投一旦通過,三接需要擇地重建,台灣恐將面臨缺電危機。但綠盟必須強調,三接緩建確實會對電力供應造成ㄧ定程度的壓力,但並不等於缺電。根據未來的電力供需預估,裝置容量224萬瓩的大潭電廠8、9號機如果因為無氣可用而無法如期供電,對於電力備用容量率的影響約為6%,會使得2025年備用容量率落在11%到8%之間,低於法定的15%,但這並不等於缺電,過去綠盟曾經強調,台灣在2014年到2018年間的備用容量率也都低於15%,其中更有三年低於11%,除了2017年因為人為操作疏失所導致的815大停電之外,過去二十年來並未出現限電危機。簡言之,雖然三接緩建確實可能造成未來供電壓力提高,但這並非缺電,也可藉由更好的尖峰用電抑制政策來調適。
因此,在昨日的記者會上,經濟部長王美花不斷談到「三接必要性是核電除役後的電力缺口」,我們認為這樣的說法容易誤導,讓民眾誤以為天然氣與核電是可以互相取代的,似乎「核電不除役就可以不蓋三接」,但這絕對並非事實!過去民間團體早已不斷強調,2025年非核家園是老舊核電屆齡除役、核四未完工不發電的自然結果,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興建與否跟核電存續議題完全無關,其最重要的任務是加速減煤,而非彌補核電缺口。
🔸 三接緩建恐影響減煤進度,中火、興達首當其衝
我們認為「缺電」其實是整個三接爭議中相對沒有疑慮的議題,三接緩建最大的衝擊在於對於減煤期程的影響。換句話說,重點不在於「缺電」,而是「缺少用來減煤的電」。
根據評估2025年需要2620萬公噸的天然氣供應,而第三接收站的預計供應量為300萬公噸天然氣,假如第三接收站未能如預期在2023年至2025年供氣,估計在該年將會有140萬噸的天然氣缺口,約等於100億度的電力。根據經濟部的說法,則是直接扣掉大潭電廠8號機9號機的137億度電,不過也有專家認為8號機9號機既然建好,應仍可利用有限的氣源進行調度發電,不至於完全無發電貢獻。
不論是100億度電或是137億度電缺口,最大的影響都不是「缺電」,而是短缺了原本要用來取代燃煤發電的電力。2025年的能源轉型目標是將燃煤發電占比從現在的45%降至27%,假設到2025年的年用電成長都如去年ㄧ般為2%,則2025年時燃煤發電需較2020年減少440億度。主要的減煤貢獻將來自台中火力發電廠的四座燃煤機組轉為備用,以及高雄興達電廠的兩座機組除役、兩座轉備用,2020年時興達1-4號機毛發電量約114億度,中火1-4號機毛發電量約83億度電,這總共約197億度的燃煤發電量,將近是2025年減煤任務的一半。倘若2025年前三接無法順利供氣,最大的影響恐怕就是台中、高雄的煤轉氣時程。
🔸 台灣社會對展綠、節能的決心有多少?怎麼做?
很多人會問:三接緩建對減煤期程的影響是無法克服的嗎?是否能用綠能、節能取代?專家學者指出,因大潭8、9號機組無法發電或發電貢獻降低而帶來的100億度燃氣電力缺口,可以藉由例如提高2025年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目標以及加強節電來作為彌補。若臺灣2025年時太陽光電可由原定20GW目標,更全力衝刺至25GW,則可補上約50億度的缺口,此外,2017年至2020年間的「新節電運動」的節電成效達到46億度,若可將社會大眾對藻礁保育的關注,進一步引導到對電力消費外部成本的意識上,再輔以充足的節能預算資源時,進一步壓低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則有機會藉由節能面補上另外50億度的缺口。
蔡英文總統日前因應國際情勢以及國內各界期待,終於宣示「2050年淨零碳排也是台灣的目標」,如果要達到這個目標,那麼面對未來幾年內可預期的電子業用電需求增加,不能僅強調「供電穩定」,而更需要思考如何進一步抑制尖峰用電、強化需量反應措施、加強高耗能產業的能效規範與氣候責任,以提高產業能源使用效率。
因此,除了本文提到的2025年光電目標、尖峰用電抑制、節電政策、產業低碳轉型等,包括「電價正常化」、「碳費」等管制工具也應該被整體性地納入台灣的能源轉型、淨零路徑的政策討論中。這些是不論三接爭議如何發展,原本就需要更大幅度地向上提升、用最大的力道去落實的無悔能源政策。假如表態支持藻礁公投的各方—包括國民黨與支持核電派—都能對此有所認識與決心,不分朝野全民一起致力於落實這些作為,除了有利於台灣達到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才可以讓我們較有餘裕可以去彌補、調度因為藻礁公投而帶來的各種影響。
🔸 直面能源轉型實際困境,召喚更強的社會共識與政策力道
當然我們也需要誠實面對當下的眾多挑戰,以及瞭解這些無悔政策本身所需要的巨大社會共識與政策力道,並非一蹴可及,甚至並非當前社會大眾理解與支持的方向。
例如2020年所預計達成的6.5GW光電裝置容量最終並未達標,僅完成約5.8GW的光電容量,這意味著要在2025年時將光電目標再往上提升5GW將是個更為艱鉅—但絕對必要—的挑戰。在地面型光電案場屢屢發生爭議與反對聲浪的情況下,2025年20GW的光電目標中的屋頂光電先由原本的3GW提高至6GW,再於2020年提高至8GW,地面型光電目標則由17GW調降至12GW。換句話說,要追求更為積極的光電目標,包括政府與社會在內都必須願意支持光電發展,且在屋頂型光電目標已三度提升、但地面型光電進度目前仍停滯在2GW的情況下,政府也應盡速建立地面型光電完善而有效的開發機制,才可能有機會在2025年達到甚至超過20GW的目標。
在抑制電力消費成長上,過去三年間中央挹注了高達70億經費來推動縣市共推節電計畫,然而今年之後這筆經費將暫時沒有著落,倘若沒有足夠且穩定的資源,地方的節能節電動能恐怕會遭遇巨大斷層,要延續、強化過去幾年的46億度節電成效也將十分困難。
另外,佔整體用電50%以上的製造部門用電在這幾年絲毫沒有減緩的趨勢,過去十年間的電力消費成長更是有75%來自製造業部門,在現在政府與整體社會氛圍皆高度期待護國神山半導體產業帶動經濟發展的情況下,藉由節電50億度來彌補三接緩建衝擊的任務也同樣需要高度的共識與政策力道。
在這此情況下,大家必須瞭解讓台灣邁向永續的能源轉型原本就荊棘滿路,在政策資源、社會動能與時間都有限的情況下,三接緩建的選項確實伴隨著不可忽視的成本。例如上述「光電創能50億度、節電50億度」的政策假若能落實,原本可以讓台灣從2025年能源轉型的基礎進一步挑戰2050淨零碳排,如今則有可能僅能勉強幫助我們確保2025年的減煤目標不至於延宕。
因此,在守護藻礁的目的之下,任何能夠為台灣能源轉型盡量爭取到多一點時間的作法,我們認為都是值得嘗試、值得討論的。
🔸 外推方案是政府、社會正面溝通的起點,而不是終點
在「守護藻礁」、「減煤減污」、「淨零碳排」的多重目標與多元價值之下,綠盟認為政府願意研擬與提出三接外推方案是較過去更為進步的作為,除了試圖進一步減緩工程的生態影響,也將對減煤時程的影響控制在2年半之內,這部分必須給予肯定。
當然針對外推方案,各界也還存在相當多的爭論,包括離岸1.5公里之外是否確實沒有藻礁生態、外推方案是否依然會有漂砂影響、突堤效應、觀塘風象狀況是否如何影響外推方案等,這都需要後續更為全面的資料釋出,包括政府目前掌握的鑽探資料,以及持續性的政策溝通對話。
同樣地,綠盟也呼籲政府仍需積極評估各種方案的可能性,任何「減少藻礁生態衝擊」、「減少能源轉型衝擊」的方案都應該被更細緻的討論,並且以「維持加速減煤目標」為前提,提早規劃因應假如「公投通過,三接緩建」後對能源轉型的衝擊,這些因應作為除了提高再生能源目標之外,也包括經濟部記者會上所提出的過渡時期因應對策,例如提升燃氣機組調度、強化節能與需量反應等等。
如此,不論8月底藻礁公投最終結果如何,才能確保可以將公投對於藻礁生態、能源轉型的影響降到最低。三接與藻礁爭議是「環境與環境之間的價值折衝」,雖然公投結果只有「通過」與「不通過」兩種可能,但藉由公投前的政策對話,我們依然有機會產出更好的替代方案、配套措施與因應對策,將上述兩種結果的影響都控制在最輕微的程度。
🔸 能源轉型是跨越世代的持久戰,爭執過後仍需重建共識,共同努力
最後綠盟要強調,經過這段時間的對焦與討論,我們深刻體會到政府與民間都極爲辛苦地思考各種方案,努力試圖在這個過程中將正面的環境價值向前推進,因為藻礁公投而來的壓力,推動政府研擬出減輕影響的方案不該被簡單地批為「摸頭」,這是議題推動的結果,也許不能讓所有人願意接受,但肯定政府外推方案不代表遺忘初衷,堅持不接受方案的團體也不應被標籤為頑冥不靈。今年8月底的公投是能源轉型的重要關鍵,核四重啟公投更是攸關我們能否阻止台灣走上過時、危險又昂貴的核能老路,但能源轉型是放眼2025年、2050年的持久戰,這一路上我們需要的不只是資源與時間,更需要夥伴與朋友。
符合永續價值的能源轉型是一個龐大的社會工程,需要台灣社會所有行動者的協力,這個過程並不簡單,不同的價值之間勢必有所摩擦與扞格,我們所必須做的就是在每一次的爭執、衝突與撕裂之後,努力重建信任與合作基礎,尋找新的共識與行動方案,再繼續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