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大武崙建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大武崙建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大武崙建案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619的網紅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交通處、公車處業務報告|基隆捷運、停車問題、公車營運改革】 5月7日(五)是大家都很關心的交通單位:交通處與公車處的業務報告,我也特別針對 #基隆捷運 規劃進度、 #停車問題與停車管理基金 以及 #公車處營運改革方向(要降低虧損才能永續經營!),並也特別建議太陽能板智慧站牌的設置。 🖥交通處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2的網紅張耿輝,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基隆市議會第19屆第四次定期會 #業務報告 #都市發展處 1.針對本市的建案建商市府在核發證照應徹底的檢討,不該一個建案拖延時間1-2年導致投資者財力不堪負荷,盼未來都發處要有一套的SOP凖則,只要民間的建案是依法申請就該給予協助輔導而不是百般刁難,需將心比心考量建商貸款、人事開銷的經費很可觀,...
-
大武崙建案 在 張耿輝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1-16 20:42:49#基隆市議會第19屆第四次定期會
#業務報告
#都市發展處
1.針對本市的建案建商市府在核發證照應徹底的檢討,不該一個建案拖延時間1-2年導致投資者財力不堪負荷,盼未來都發處要有一套的SOP凖則,只要民間的建案是依法申請就該給予協助輔導而不是百般刁難,需將心比心考量建商貸款、人事開銷的經費很可觀,更要站在對方角度去設想,不希望以後有類似的投訴案建再次發生。
2.耿輝非常感恩都發處團隊的帶領下,也聽到我們民代的聲音,本席及議會同仁一值很關心的六堵工業區、大武崙工業區,該如何提高容積率、建蔽率,以協助現有廠房增樓層,帶動廠商投資意願並帶動地方產業、就業機會。
3.前陣子中央內政部政策五層樓老舊公寓電梯補助,可惜名額之少,盼貴處能向中央反映增加名額,以便讓行動不便年老長者優先申請。
4.先前中山一、二路拓寬工程完工,但附近住戶公寓老舊問題都更緩慢,影響市容觀瞻,貴處應多重視並對全巿各區都更腳步加速推動,讓全巿市容景觀脫胎換骨,讓市民有感!
————————————————————
動動手指👋訂閱🙏
基隆市七堵區市議員張耿輝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tVLwa7P0UKpKnAZpn5qqA
大武崙建案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交通處、公車處業務報告|基隆捷運、停車問題、公車營運改革】
5月7日(五)是大家都很關心的交通單位:交通處與公車處的業務報告,我也特別針對 #基隆捷運 規劃進度、 #停車問題與停車管理基金 以及 #公車處營運改革方向(要降低虧損才能永續經營!),並也特別建議太陽能板智慧站牌的設置。
🖥交通處與公車處業務報告D-live
上午:https://vod.kmc.gov.tw/k_video/video/1100507DR_0.mp4
下午:https://vod.kmc.gov.tw/k_video/video/1100507DR_1.mp4
🚆#基隆捷運現在到哪裡 #通勤族影響如何評估
「基隆南港間通勤軌道建設計畫」也就是去年好不容易進入綜合規劃階段的基隆捷運全名,然而基隆捷運規劃的進度從去年北北基軌道政策溝通平台後(四長會議)定調八堵-南港段的規劃、運量增加並與民生汐止現整合。目前基隆-八堵間在技術層次還沒定案,可能會是增建第三軌的三軌方案(捷運運行兩軌、台鐵運行一軌減少每小時班次)或「四軌」甚至「換路廊」等方案的討論。
我不論是在議會上、在相關記者會上都強調,基隆捷運之計畫目標之一為改善「通勤便利」,但從輕軌道捷運整個規劃階段沒有相關資訊來跟使用者說明,並沒有嚴謹的通勤族起訖調查並明確點出受影響使用者,來考慮他們的需求,就更不可能讓計畫更完善。在去年四長會議定調後,這半年多來,我們仍沒有看到任何資訊說明,也沒有看到比當時可行性評估更完整的使用者調查。
因此,上個月我們煩請立法委員邱顯智辦公室向鐵道局要求捷運規劃與進度等資訊公開,並要求通勤族相關資料。而後從鐵道局提供的簡略資料來看,從台鐵基隆、三坑站上車後,南下出站的比例以台北站最高,南港站第二高,第三高是松山站,也有一定比例是從萬華站、板橋站及樹林站出站。
從這些數據看起來,捷運的路線選擇,會影響到至少「三分之二」以上南下使用者的轉乘次數和搭乘習慣,然而由於資料太過簡略,相關的轉乘資料無法整握,確切的狀況還需要更嚴謹的調查。因此,在這次交通處的業務報告上,我特別詢問市府是否可以協助輔以實際使用經驗需求調查來讓分析更貼近市民需求?也有利於未來在溝通平台討論時,市府可以為基隆市民發聲,評估最符合效益、使用需求、未來發展的捷運方案。
👨💼交通處長回覆說:目前捷運規劃皆由鐵道局規劃,基隆市政府也很難有經費與能力來協助相關的調查。
🚕 #停車問題及停車管理基金
整個基隆的停車問題非常嚴重,市府近幾年投入心力於市中心周遭增建停車空間,但在住宅區、如安樂區的大武崙地區,以及國家新城、安和一街、崇德路、麥金路周遭等沒有設置地下停車場的老公寓,停車問題也非常嚴重。
根據交通部2019年的統計,基隆平均每戶持有小客車數量達1.3輛,家裡有一台車的家戶比例則超過七成,但是因為私人住宅設置停車空間相當少,自有停車格和租用停車格的比例仍遠低於持有的狀況。因此,我特別在議會上詢問交通處,在市區、觀光重點改善區以外,尤其在住宅區的停車問題改善規劃是什麼?
另外,在都市規劃的各種研究中,都顯示不管蓋再多停車場、畫再多停車格,如果市民的私人運具持有成本很低(不像日本要求買車需要有嚴格的審核且需要有停車位且違停的罰金非常高)、車輛持有數量沒有下降,甚至可能因為停車場興建、公有停車場低廉的停車成本,而變相鼓勵市民添購、使用私人運具,更加劇停車空間需求遠大過於供給的問題。
要從根本解決問題,我們需要具體透過提升市公車等大眾交通運輸(捷運要等九到十年了),來降低私人運具的使用與持有,目前這部分的規劃,我也請交通處說明。
而在平等的交通規劃中,會提到提升佔用道路容量卻無法有效運輸的私人運具成本應該提升,並藉由政府的相關規劃,將公有停車費、違規費用等挹注到大眾運輸的改善上。過去中華大學進行的「提升基隆市公車營運效能研究」裡面,也是基於公平的交通政策規劃提出大眾運輸永續財源的建議——成立本市「停車管理基金」來收取私人運具佔用公共建設的成本並挹注大眾運輸發展,讓大眾運輸的品質能提升,我也跟前處長提過無數次,但始終沒有得到過正面回應,這次特別希望新任處長可以針對此進行回應。
👨💼交通處長回覆:住宅區持有車輛的議題會透過都市計畫與都審會來把關、要求新建案須提供每戶1輛或每戶1.3輛的停車空間。而市府先前已透過基礎的停車調查掌握住宅區的停車議題(但沒有提到要怎麼改善)。市府目前已有爭取許多中央補助興建停車場,停車收取的費用大多都納入大眾運輸的補助,成立基金還是會有稅收的議題,不一定需要這樣做。
🚌 #基隆市公車營運改革的規劃進度
基隆市公車虧損嚴重的議題,在我和議會幾位議員的關心下,終於在去年市長提到會來檢討無限制的社福卡制度、檢討重複路線、研討跨區公車的可行性並成立與議會一起討論的「公車營運改革小組」,將公車營運議題定期檢討。(我參加的議會民政小組是由在議會坐我隔壁、同樣也很認真厚話的王醒之議員代表本組進行討論。)
根據公車處回應我的業務詢問,目前公車改革營運小組研議的改革方向包括「檢討重疊路線」、「跨區公車」、「社福卡使用調整規範」和「站牌間距」。
然而公車處的營運成本是否能確實反映在收入(票價)甚至討論票差補助符合實際狀況,就得透過運價來進行實際討論,而如雙北都有運價評議委員會,我特別提問運價與票價的計算與改革是否可以列入營運改革小組討論議程中?
而在公車營運改革小組的討論中:檢討重疊路線、跨區公車、社福卡這三項檢討改善,其實都需要有精準的上下車刷卡資料來進行分析,也就是必須加裝上下車刷卡機,我也特別請交通處說明加裝下車刷卡機的評估如何?
接下來,針對社福卡使用規範調整的部分,牽涉到社會福利相關業務,除了法規調整外,還有點數制是否需要結合其他公共服務或場館設施等,都需要與社會處和其他單位討論合作,我在議會上問了非常多次,但目前都沒有看到相關相關的研議進度,市長的施政總報告也沒有回應去年市長的宣示,我除了詢問社福卡的點數制度,更建議除了市府和議會的改革小組會議外,希望能夠建立起局處間的討論平台,儘速研議改善的方向。
👨💼👨💼交通處和公車處回覆:目前基隆市公車如中華大學的研究提到,成本每公里達76元,運價要到36元,這是由於公車處還得協助站點維護更新或政策支援等非一般業者的業務使得成本相當高。針對精確旅運資料,不論是自籌或向中央爭取,會朝向下車刷卡機安裝的方向來努力。另外在社福卡檢討與點數制還在討論中。
☀太陽能板智慧站牌設置規劃
每年公車處都會和中央爭取智慧站牌之設置,而在設置的過程中可以看到需要較大的腹地且工程需要挖掘人行道已安裝電線與網路管線。目前許多縣市使用的太陽能板智慧站牌可以在白天時儲存太陽能並用於電子紙顯示各路線公車的到站時間,其相關資訊也可以使用wifi來連線,大幅降低設置的時間成本、並可以便利更換與利用腹地,希望公車處可以納入新技術,加速智慧站牌的設置並減少行政與時間成本。
另外我也特別提醒,其實有設置「太陽能智慧站牌」的台北市,從2012年到2020年,只有一年的平均日照時數高於基隆,整體來說,基隆的平均日照時數是高於台北市的,因此基隆真的可以來評估使用這樣節能又方便的新技術。
👨💼公車處回覆:會來了解相關的技術並來評估可行性。
大武崙建案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市長施政總檢討|氣候治理、能源轉型、淨零碳排】
(和大武崙森林公園試玩與參與式設計)
市長於5月5到6日進行施政總報告由議員來進行施政總檢討,這次的第5次定期會,市長的施政總報告來到180頁左右,並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才念與闡述完,看完市長的施政總報告,我們其實準備了非常多市長「沒有」寫到、但卻無比重要的議題—— #在地能源轉型政策 與 #氣候治理架構——來進行討論!
在進入能源與氣候治理政策的檢討前,我在今天總檢討的最後把握議會要準時下班的16:58,利用30秒的時間,和市長確認施政報告中沒寫到、而我們一直非常關心的🎡 #大武崙森林運動公園 🎡 第一期工程的使用者試玩、試用意見收集,以及第二期工程中的參與式設計程序,感謝市長的正面承諾兩項都一定會來執行。
--
作為一座海洋城市,基隆的居住及產業環境很容易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目前更正在面對興建第四接收站填海造陸的問題,但我在市長厚厚一本的市政總報告中,並沒有讀到任何和氣候治理、能源轉型的政策討論,甚至連對海洋環境、生態保護相關的內容都非常少。市長的報告中不只一次提到基隆作為海洋城市、國際城市,但是作為一座國際城市,我們的能源轉型和氣候治理政策規劃是什麼呢?藉這次市政總檢討,我和市長討論本市的能源轉型、淨零碳排、氣候治理政策檢討和規劃。
⚡️淨零碳排目標如何達成?
市長在昨天的報告中提到蔡英文總統宣示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其實淨零碳排有非常多工作可以做,但市長只談到尚未興建的市政大樓,沒有其他目標與政策規劃。我想要強調,不論是能源轉型、淨零碳排或是氣候治理,都不只是中央政府的責任,城市、地方政府必須要有因地制宜的政策推進。我詢問市長,未來基隆的其他建案、大型公共建設審查條件規範是否有要比照市政大樓調整?市府對於產業、交通運輸規劃的淨零碳排政策方向又是什麼?
⚡️能源轉型,地方先行:地方氣候治理
針對氣候治理的地方責任,能源轉型聯盟和各地的議員、團體共同提出了六大訴求,我先挑出其中的兩項來建議,市府應該「訂定具體可行而且因地制宜的長期氣候目標和策略」,還有「完善氣候治理架構,並且編列氣候治理預算」。簡言之,地方政府要訂定因地制宜的目標、設計政策架構、訂定法規搭配並編列預算執行,讓各局處有統合的目標,提升公民參與和認知,讓大家一起動起來。以能源轉型為例,已經有8個縣市訂定地方能源自治條例、11個縣市成立能源主責單位,能做的事情非常多,真的不是只靠一棟綠建築。基隆過去在能源轉型政策評比中,得到最後一名落後其他縣市,希望未來在淨零碳排和氣候治理上,我們能夠迎頭趕上。
⚡️過去能源/減碳計畫檢討
我曾在去年第十二次臨時會提出提案,要求市府針對能源轉型及減碳相關的「低碳永續家園、溫室氣體管制執行方案、縣市共推住商節電行動計畫」進行檢討,到今天已經過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卻還沒有收到回覆。我們只能從業務報告詢問中收集資料,以「溫室氣體管制執行方案」的2018年到2020年的實施達標情形來看,沒有任何一個局處完全達標,少數局處的達標狀況則非常不好,而部分指標其實就是局處本來在做的業務,應該重新檢討是否確能達到減碳的效果(例如:提升種植山藥的面積)。我具體要求,市府盡速檢討過去能源/減碳相關計畫實施成效及目標訂定。
針對我的提問,總結上、下午的市長回應分成三部分跟大家說明:
1⃣️氣候治理政策規劃、能源轉型過去計畫檢討
市長強調氣候治理、能源轉型和淨零碳排是很大的課題,接著列出《能源轉型白皮書》上已經揭示的六大面向,回應在「能源效率」、「民主治理」和「綠色能源」等面向是本市要加強的。而針對「地方氣候治理」相關提問,市長則展示了他最近在閱讀的書籍《如何避免氣候變遷》(by比爾蓋茲),並討論油價(化石燃料過於便宜)、水費、電費,也表示我們應該檢討是否要持續將資源投注在家電汰換節能補助這樣的政策上(但是,市長,我就是一直等不到檢討的成果啊!)對於地方的氣候治理政策規劃,市長沒有明確回覆。
2⃣️能源轉型檢討與改善
市長認為基隆在能源轉型政策評比雖然是D組但應該不是最後一名,也不清楚遠低於其他縣市平均的20幾分是怎麼計算出來的。他強調,每個城市的狀況和面臨的問題不一樣,不能用同一條線來劃分。針對幾個建議改善項目,市長認為「局處資源整合」、「提高推動行政層次」是基隆需要加強的。而「地方能源自治條例」要近一步討論內容要訂什麼,「成立納入民間社會力委員會」則需要先釐清委員會的目標、組成、工作內容,並向我承諾這兩項會來推動。
劃重點✏️ 市長承諾 #訂定地方能源自治條例、 #成立納入民間社會力的能源轉型委員會
薇仲建議💬其實本市有低碳永續家園、溫室氣體管制還有工商節電等計畫,這些計畫也都有以市長或是秘書長作為召集人的組織架構來推動,甚至設有外部專家的諮詢委員,只要整合好這些平台並納入民間專家或團體進入決策體系,就可以立刻來進行討論與政策規劃了!
3⃣️淨零碳排具體政策
低碳運輸的部分,市長也認同要減少使用私人運具,雖然我已經強調低碳運輸不只有電動公車一項工作,且其設置目標是市府先前在溫室氣體管制方案中列出的,但市長仍多次針對目前沒有電動公車做說明,表示市府做過相關評估,由於中央補助的門檻以及本市的經費及場地限制,後續還需要考慮整體的能力和狀況,並且開始推銷捷運。建築的部分,市長則認為,如果市府不先開始做,很難要求民間開始做,因此把零碳排放入市政大樓的建築規劃中。對於蔡英文總統宣示的2050淨零碳排目標的相關政策規劃,市長則表示目前中央的政策、計畫和預算都還不清楚,需要中央、地方、民間一起合作,並強調節約能源是我們要努力的面向。
大武崙建案 在 張耿輝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基隆市議會第19屆第四次定期會
#業務報告
#都市發展處
1.針對本市的建案建商市府在核發證照應徹底的檢討,不該一個建案拖延時間1-2年導致投資者財力不堪負荷,盼未來都發處要有一套的SOP凖則,只要民間的建案是依法申請就該給予協助輔導而不是百般刁難,需將心比心考量建商貸款、人事開銷的經費很可觀,更要站在對方角度去設想,不希望以後有類似的投訴案建再次發生。
2.耿輝非常感恩都發處團隊的帶領下,也聽到我們民代的聲音,本席及議會同仁一值很關心的六堵工業區、大武崙工業區,該如何提高容積率、建蔽率,以協助現有廠房增樓層,帶動廠商投資意願並帶動地方產業、就業機會。
3.前陣子中央內政部政策五層樓老舊公寓電梯補助,可惜名額之少,盼貴處能向中央反映增加名額,以便讓行動不便年老長者優先申請。
4.先前中山一、二路拓寬工程完工,但附近住戶公寓老舊問題都更緩慢,影響市容觀瞻,貴處應多重視並對全巿各區都更腳步加速推動,讓全巿市容景觀脫胎換骨,讓市民有感!
————————————————————
動動手指👋訂閱🙏
基隆市七堵區市議員張耿輝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tVLwa7P0UKpKnAZpn5qqA